南乐景点介绍
Ⅰ 南乐的古迹名胜是什么
南乐旅游
文 庙
南乐文庙即孔子庙。俗称“黉学”(学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称孔庙为“文宣王庙”,元明以后简称“文庙”。
赫胥陵
位于县城东北二十公里的福堪乡宋耿落村南,土冢,占地1000多平方米,为东汉公侯墓群。经1978年、1999年两次挖掘,出土国家一级文物l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多件,是河南省最大的汉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古 槐
南乐城内原有八株古槐,相传是唐朝人所植俗称“八大槐”。今仅存1株,位于县城东北,高约15米,树围4.8米,枝繁叶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大景”
南乐县曾有“繁水荷花、方山夕照、傅潭秋月、演教晨钟、黄河晴波、翠香古亭、梦山三峰、古塔联岚”八处独具特色的景观,随着自然变迁,这些景观现巳不复存在。
黄泥岗
位于南乐县五花营村西北,《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就发生这里。
宋耿洛汉墓群
宋耿洛汉墓,位于南乐县东北23公里福堪乡宋耿洛村南300米处,这里有三大土家,呈“品”字形,最大冢高10米,面积1000余平方米,俗称“赫王坟”、“冢垌堆”。明《正德大名府志》、《南乐县志》均称其为赫胥陵,说是上古赫胥氏陵墓。
仓颉陵庙
仓颉陵 位于南乐县西北18公里的梁村乡吴村,在漳河故道之北,仓庙之东。仓颉陵为一高5米的大土丘,占地约2700平方米。
朝天门 仓颉庙头门名“朝天门”,原为硬山三间,后改建拱券三间三门。朝天门外有石华表一对,威武的石狮蹲卧两侧。大门正中石匾额书:“史皇圣庙”。大方碑 朝天门里有两通大方碑,高大挺拔,皆为明朝天启年间立石,东侧方碑刻“三教之祖”,西侧刻“万圣之宗”。八个字皆近二尺见方。方碑是奉了圣旨而立的。
Ⅱ 明天去濮阳了,哪些景点是来濮阳必玩的地
市区周边景区 世锦园 濮上园 鸵鸟园 八都坊 帝舜宫 中心阁 回銮碑 子路墓祠 张挥公园 唐兀公碑 铁丘遗址 瑕丘古迹 汉宣防宫遗址 高城古文化遗址 咸城古文化遗址 程庄古文化遗址 颛顼避暑地长乐亭遗址 濮阳海洋馆 濮阳清真寺 濮阳耶稣教堂 濮阳天主教堂 姚家暴动纪念地(濮阳县两门镇姚家村北街) 濮阳东北庄--中国杂技南故里 中原油田发现井碑 中华第一龙纪念地 南乐景区(中国仓颉文化之乡) 仓颉陵 康王坟 谷那律墓 南乐牌坊 南乐文庙 南乐三娘子台 宋耿洛汉墓群(郝胥陵) 清丰景区(中国孝文化之乡) 清丰亭 清丰普照寺大雄宝殿 中原红都--单拐革命旧址(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 范县景区 闵子墓 濮城遗址 十字坡遗址 李桥渡河处 郑板桥纪念馆 毛楼生态旅游区 台前景区 将军渡(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处) 大河神祠 晋城遗址 玉皇岭遗址 张庄排灌站 唐代乡贤张公艺墓
Ⅲ 南乐西湖的描写
南乐县引黄调蓄工程位于大广高速引线杏园桥北,南北长1976米东西宽490米,以马颊河为轴,专东扩滩地、属西靠新外环,水域面积900亩,新增储水400万方。库区周边至外环路规划为300余亩的滨湖公园。库区和滨湖公园是规划中的马颊河吉西闸至平邑闸国家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区。
工程建设可增强河道防洪排涝功能,改善下游20余万亩耕地的灌溉条件;为工农业发展提供水源,减少地下水开采;避免对高速公路沿线2000多亩农田的破坏;撬动服务外包项目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味;为南乐人打造一处集休闲娱乐健身观光为一体的活动场所。
Ⅳ 濮阳旅游景点
1、戚城遗址
戚城遗址的地址在濮阳市区内,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城市,内戚城遗址还被叫做“孔容悝城”,戚城遗址是中国重点保护单位,景区内,有周长为1520米的古城残壁,面积庞大,占地约为1440平方米。地下则保存着仰韶文化和汉代文化等不同朝代的历史古迹,现在的城址内经过考古钻研,还发现了城门,道路,水井、夯土台以及宫殿遗址等风景遗迹。
2、仓颉陵
仓颉陵位于濮阳市梁村乡吴村西侧,仓颉陵是一个高约5米的大土丘。陵墓下有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古代文化遗迹,陵墓前建有石坊,上面题有大大的”仓颉“。仓颉,史皇氏,是现在濮阳市的南乐县的吴村人。
3、毛楼生态旅游区
毛楼生态旅游区是一个具有黄河田园风光的旅游景点,观赏黄河的位置非常好,是一处布局合理,动静皆宜而又可以体验惊险刺激的一个旅游景点。
Ⅳ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的景点和特产是什么
仓颉陵、文庙、古槐,西邵春天的杏花、秋天的莲藕也可一看。特产:苹果、粉条、草辫,特色食品:灌肠。
Ⅵ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的特产和景点是什么
文庙
乐文庙即孔子庙。俗称“黉学”(学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称孔庙为“文宣王庙”,元明以后简称“文庙”。
文庙位于南乐县城东南隅“一篑山”旁。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南乐县主薄叶伯瑾始建,当时规模不大。永乐五年(1407年)知县吴文质、正统四年(1439年)典史周郁相继扩建学基,使之形成一规模宠大的建筑群,东南两边至城墙脚下,西至大道,北至净土寺。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寝殿、戟门、棂星门、月新斋、时习斋。嗣后比试弘治、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都做过增修扩建,增添了东西两庑,凿泮池,环以石栏,扩建“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牌坊等,使文庙初具规模。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翻修。清未整个建筑群尚且完好。民国以后,圮毁日甚,至建国初,仅存大成殿和寝殿,俗称“大殿”和“小殿”。
大成殿,以北宋哲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而得名。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九脊顶,斗拱及殿内原木建筑结构基本完好。柱基为石质覆盆式,殿外有月台1.3米,殿顶为黄色琉璃瓦古色古香,是宫殿式与民间建筑相结合的艺术产品,寝殿位于大成殿后,歇山九脊顶,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清代典型的民式建筑。整个大殿宏伟高大,飞檐凌空,古朴壮观。周围树木葱郁,景色宜人。1980年以来,河南省文物局拨款维修文庙大成殿,成为人们游览参观的胜地。
赫胥陵
位于县城东北二十公里的福堪乡宋耿落村南,土冢,占地1000多平方米,为东汉公侯墓群。经1978年、1999年两次挖掘,出土国家一级文物l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多件,是我省最大的汉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古 槐
南乐城内原有八株古槐,相传是唐朝人所植俗称“八大槐”。今仅存1株,位于县城东北,高约15米,树围4.8米,枝繁叶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大景”
南乐县曾有“繁水荷花、方山夕照、傅潭秋月、演教晨钟、黄河晴波、翠香古亭、梦山三峰、古塔联岚”八处独具特色的景观,随着自然变迁,这些景观现巳不复存在。
黄泥岗
位于南乐县五花营村西北,《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就发生这里。
宋耿洛汉墓群
宋耿洛汉墓,位于南乐县东北23公里福堪乡宋耿洛村南300米处,这里有三大土家,呈“品”字形,最大冢高10米,面积1000余平方米,俗称“赫王坟”、“冢垌堆”。明《正德大名府志》、《南乐县志》均称其为赫胥陵,说是上古赫胥氏陵墓。
1978年冬,文管部门对大冢北侧一小冢进行发掘清理,证实它为东汉时墓葬,编号为宋耿洛一号汉墓。此墓为砖石结构,由甬道、墓门、前室、中室、后室及两侧面四耳组成。墓室东西长22.5米,南北宽19米,高5.25米,其规模结构,俨如帝王陵。
墓中出土文物148件,分陶器、石器、铜器三大类,陶器又分红、灰、釉、彩四种。其中银黄色釉陶仓楼,四层重檐,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结构复杂,匠心独具,为研究汉代楼阁建筑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此文物曾赴郑州汇报展出,又赴日本参加中国古代建筑模型展览。错金银铜带钩,用金丝金片、银镂银条镶嵌成图案,制作精美。带钩上还用银丝镶成“正月丙午日君立公侯”九字,是价值很高的艺术品,在郑州展出时,观众赞不绝口。
葬品中的盘龙三足纪年石砚,盖体俱全,镂雕精细,造型美观。砚盖浮刻六条出水飞龙,鳞须爪齿逼真,线条细腻流畅,翻波滚浪,栩栩如生。砚座为三足蹲兽,张目咧齿,犹负重荷。砚体周镌隶书四十二字“延熹三年七月壬辰朔七日丁酉君高迁刺使二千石三公九卿君寿如会石寿考为期永典启之研值二千。”它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带有纪年和价值的古砚。在郑展出时,轰动省城。《河南日报》说此砚是“稀有艺术品”,其工艺“令人叹为观止”。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珍品,独一无二,被称为“国宝”。盘龙三足纪年石砚,利用多种雕刻技法,制成飞龙、蹲兽、莲瓣、滚浪等图案,并用篆隶两种文体镌刻,为研究我国古代书法、美术、雕刻、造型及东汉思想文化史都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1984年夏,盘龙三足纪年石砚及错金银铜带钩应邀赴北京参加考古新发现展览,为国家文物部门所重视。
此墓主究为何人,现仍不得而知,仅从文字而知为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事,墓主官为刺使,或为公侯,年俸禄二千石,位列公卿,其为当时在朝显贵可想而知。至于《大名府志》、《南乐县志》及当地传说他为赫胥陵,则尚未证实。赫胥氏为上古帝王,晚于太吴,早于炎黄,距今有五六千年。史载:“赫胥氏,为上古帝王,其民鼓腹而游,含哺而嬉,莫知作善而作恶。”又言:“赫胥氏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故日赫胥,盖炎帝也。”是否为赫胥陵,因前两冢未有开发,不敢定论。若三冢为同一时期,则非上古赫胥陵。但或为东汉赫胥氏陵墓亦未可知。
仓颉陵庙
仓颉陵 位于南乐县西北18公里的梁村乡吴村,在漳河故道之北,仓庙之东。仓颉陵为一高5米的大土丘,占地约2700平方米。
仓颉陵原有陵门,地叫朝天门(见“朝天门”),硬山式砖木结构,檐下有匾额,书“史皇林”三字。如今陵门已无,不知圮于何年。
陵前旧有石牌坊、石狮、石人等雕刻,为明朝隆庆年间南乐知县刘弼宽所建,可惜毁于“文革”时期。九十年代进行了恢复。一对汉白玉石望柱,盘龙缠绕,气势不凡,十分精美壮观。望柱北有一对高六余尺的石狮,蹲坐在汉白玉石牌坊前方。石牌坊四柱三楹,冲天柱上四只朝天吼,昂首端坐。坊座为束腰仰俯莲须弥座形状,抱鼓石上雕刻着十二生肖。牌坊正中书:“字圣坊”三字,为中共南乐县委书记张学义所书。两厢书:“天雨粟”、“鬼夜吟”六字,为南乐县长聂兆鹏题书。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人民共习之。这一天,天上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在此时,人们在夜里听到魔鬼的哭泣呻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这便是“天雨粟鬼夜吟”的来历。
恢复后的仓颉陵前有三通石碑一字排开,正中为国务委员陈俊生题写的巨碑,兽蚨龙首,宝相团花点缀两侧,十分精美。碑正面书“仓颉陵”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碑阴为聂兆鹏撰写的碑文,记载修复仓陵始末。
仓颉陵为圆锥形,有砖墙围绕,设计别具匠心。陵墓围墙周长36.5米,象征一年365天之数。围墙由砖垛界开,分12节,含意为一年12个月。每节长3米、3.1米或2.8米,其意每个月的天不等。
陵墓边沿较为平整,是游客步行踩踏而成。地方有一习俗,人们拜谒仓陵,必登上陵墓绕三周,说是可保不腰酸腿疼,身体隶健。当然,这仅是人们的良好意向,是人们崇拜字圣仓颉的表示。
陵上青草葱郁,人们称为儿女草。当地有“薅个草儿,生个小儿;刨个根儿,生个妮儿”的传说。谁家想生男生女,到仓陵取草,用红绳系牢,放入怀中,取一名字,一路呼唤至家,把草或根压人床上被褥之下,保你日后生下如意儿女。
习俗如此,灵验与否,没人考究。
仓颉陵后原有一高台,三丈有余,传为仓颉造书台。台上有古亭,名“仓亭”,亦名“六书亭”。因传说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等六种汉字造字法是仓颉的发明。当然,仓颉的造字,主要是象形,间有会意、指事字而已。六书之说是东汉学者许慎在编著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时总结出来的。
如今,造书台已因平整土地夷为田畴。书台不存,亭将焉附。人们为圣人着急,谁料1994年曾建六角两层木结构仿古亭一座,于1995年正月二十八为大风摧毁。
庙前古道侧畔原有下马碑一通,为明代刻石,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字样,今亦无存。
亭子碑 庙门西侧有亭子碑一座,四面各以不同雕刻技法刻成“字圣故里”、“魏州名邑”、“昌乐旧郡”和“万石君家”十六字。正面“字圣故里”,用的是平面起阳雕技法,为原北京市副市长郭献瑞题书,词意甚明,即指此处为造字圣人仓颉的故乡。东侧“魄州名邑”,平底雕刻,为原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孙汉章题书。南乐东汉时属魏郡,唐代重要藩镇,属河北五镇(魏州、黎州、澶州、莘州、毛州)之首的魏州。南乐时称昌乐,北宋时属北京大名府。唐时,魏州雄居中原,而魏州辖域内又以昌乐县为最有名,唐初出过一国公五宰相十刺史,中期曾出现过著名天文学家、音乐家、礼仪专家等,一时成为佳谈,故有魏州名邑之称。邑,与县意同。北侧“昌乐旧郡”,圆底雕法,为原浙江省委第一书记铁瑛题书,取北魏时期曾于此置昌乐郡之意。西侧“万石君家”沙底雕法,为原濮阳市副市长曹濮生题书。唐朝时昌乐人张文官至极品,与李勋(即徐懋公,因有功于唐,李世民赐予李姓)并列为宰相。其兄张文琮,任建州刺史。从弟张文收,官至太子率更令。子张潜,官魏州刺史;二子张沛,官同州刺史;三子张洽,官卫尉卿;四子张锡,在武则天时任宰相,工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员薪俸以粮食计算,张文一家所得俸禄每年在一万石以上,时人称为“万石君家”。五代时人张昭远、贾纬修纂的《旧唐书》,宋人欧阳修主纂的《新唐书》均有记载,也称“万石张家”。
朝天门 仓颉庙头门名“朝天门”,原为硬山三间,后改建拱券三间三门。朝天门外有石华表一对,威武的石狮蹲卧两侧。大门正中石匾额书:“史皇圣庙”。为清康熙年间南乐知县方元启题书。两侧书“文宗”、“字祖”四字,为康熙年间曲阜贡生孔尚义所题。孔尚义名气不大,只是南乐县丞,可他的哥哥却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该剧以明末清初侯朝宗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不同人物的不同立场。
大方碑 朝天门里有两通大方碑,高大挺拔,皆为明朝天启年间立石,东侧方碑刻“三教之祖”,西侧刻“万圣之宗”。八个字皆近二尺见方。方碑是奉了圣旨而立的。当时朝廷有吏、户、礼、兵、刑、工六大部,三部尚书参与了立方碑,即吏都尚书崔景荣,工部尚书李从心和刑部尚书李养正。参加立碑的还有内阁大学士(宰相)魏广微,监察御史梁天奇以及大名府知府并府属各县县令等百余名官员,举动可谓大矣。立碑的主持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叶青天”叶廷秀,更增加了游人对方碑的肃然起敬和对仓庙的崇敬之情。
仰圣门 方碑后为二门,也称重门,名“仰圣门”。硬山式建筑,三间,为清朝乾隆年间重建。二门内西侧,有石刻僧人抱“万善同归”石牌。故老相传,这就是和尚李保。李保原籍南乐县蔡庄村,明初与其母自山西迁来,成家立业。李保至孝,其母卧病,双目失明。李保百计求治,均未奏效,于是求拜仓颉,许愿说若得母病痊愈,情愿削发剃度为僧,永伴青灯。李保回家,果见母亲病愈,耳聪目明,行动如初。李保言之有信,便告别母亲妻儿,赴仓颉庙出家为僧。后来,李保成了仓庙主持,收了几个徒弟,活了九十来岁,死后,其徒把他安葬在仓颉庙西,并建石塔,名至孝禅师葬塔,俗称“李保塔”。今塔已不存,其他五座石塔和两座砖塔也已夷为农田。
万古一人殿 万古一人殿也称正殿,俗呼为大殿,因殿前檐下有“万古一人”巨大牌匾而得名。
正殿为明代建筑,由拜殿和正殿前后衔接组合,拜殿卷棚顶式,三间,明朝崇祯四年八月修建。拜殿前檐的两根方石柱擎托,石柱雕刻十分精美,堪称明雕佳品。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为“百王景仰治代结绳扶宇宙”,下联为“万圣崇尊文成书契整乾坤”。上下联均为阳刻,字体秀美。上联右上方阴刻一行楷字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汝南傅振商题”。
正殿为庑殿顶,四阿单檐,飞角凌空,古朴壮观,为明天启七年建筑。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八根粗难合抱的木柱安立在覆盆式石柱础上,支撑着四阿屋顶。木柱上大都有楹联,迎门一副为明代名士王九如题书:
上联:灵龟负书泄天地造化之秘功垂万世
下联:雨粟治字开圣贤道德之传文字一人
两厢亦有木刻楹联,为明朝叶廷秀题书:
上联:秉睿德而作书天地山川辟图画
下联:察灵文以造字帝王师相启渊源
正殿内正中为神龛,仓颉金身塑象端坐其中。仓颉四目灵光,方面长须,冠冕垂旒,俨然帝王一般。神龛两侧有两副楹联。外侧也是叶廷秀题书:上联:一时鸟羽开迹远;下联:千古帝功崇报隆。内侧一幅是著名历史人物宋朝名相寇准所题日月联,日联为:“盘古斯文地”,月联为“开天圣人家”。
堂堂历史名人寇准,何事何时在南乐仓颉庙题字留名?这事儿与澶渊之盟有关。“澶渊之盟”和约签定后,宋真宗大喜,作《契丹出境》诗一首,由寇准亲笔书丹,名匠刻石。这就是回銮碑。宋真宗班师回京,命寇准留下,负责大名府一带的善后事宜。
现在的南乐县,在北宋时期受大名府管辖。寇准入仕后,曾在大名做官,对南乐情况非常熟悉。辽兵退却后,寇准自濮阳北上,过清丰到南乐,看到辽兵所到之处一片破败,十分荒凉,心中不胜愤慨。九月里的一天,寇准在侍从的护卫下,渡过繁水河,来到仓颉庙。他拜谒了字圣仓颉夫子,又仔细观看了如林的碑碣,最后祭祀仓颉陵墓。陪同寇准前往的南乐知县告诉寇准,说字圣仓颉是南乐县人,正月二十四日生于庙前河南岸史官村,后来死在陕西白水,归葬桑梓(故乡),而在白水只设了衣冠冢。寇准说:“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接着,寇准又说,我在大名府任职数年,深知此地为秀杰之区,人文荟萃,贤哲递兴,代不乏人。可怜兵火连年,扰得黎民不得安宁,致使农桑凋敝,田畴荒芜,我深感责任重大。随后,寇准等人迈步转回仓颉庙大殿,望着仓夫子全金塑像,心潮澎湃,不能自已。为了表达他自己不畏强辽,矢志报国的决心和对造字圣人仓颉的崇敬之情,寇准命人笔墨侍候,挥毫题下了“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十个大字,接着又在上联顶端书一“日”字,下联顶端书一“月”字,表示我寇准誓死保卫大宋江山的决心日月可鉴。
对联写成后,南乐知县忙命人精工镌刻,制成木质对联,悬挂在庙内。
神龛东侧有一圆首石碑,为明弘治年间兵部尚书王越所立,上有仓颉画像,碑首阴刻“上古遗像”四个篆书大字。此仓颉画像早于明万历年间和崇祯年间的历代帝王画像,非常珍贵。碑阴记着仓颉陵庙四至:“东至莲花池,西至繁水县,南至五龙口,北至黑龙潭”。四至地理位置今说不一,但大致相同。
莲花池在庙东约两华里处,原为繁水河湾,水涸为池。其中碧莲丛丛,翠鸟翩翩,白鹅沉浮,红鲤隐现。人们于池周建一道百栏,栏外杨柳依依,栏内曲桥弯弯,确是游人频频乐往之处。古人所咏南乐八大景,其中的“繁水荷花”,即指此处。吴村人至今仍称其处为河湾地。莲花池于光绪年问被漳河冲决湮没,今仅余一道河湾。
繁水县为隋朝置县,唐初省,建昌乐,后又建又省,废置无常。繁水县城在庙西三里,即今边马镇,有“十步两眼井,四门三吊桥”之说。繁水县城于唐朝时为河水淹没,所以至今仍有“水失繁水县”的说法。
五龙口的传说不一。一说即字圣故里史官村(今吴村)正对仓庙的五条胡同街道,如五龙聚首,守护庙陵。一说仓颉陵庙四周有五色龙。青龙隐身庙南河水之中,黑龙藏匿庙北黑龙潭,白龙伏卧庙东莲花池底,赤(红)龙盘绕繁水城护城河内,只有黄龙雄居正中,驻守仓陵仓庙,为仓夫子坐骑。每逢仓颉生日(正月二十四),五龙齐聚庙南,向仓颉礼拜。当然,这些都是传说,无从考究。按四至所述方位,似乎第一说略近情理些。五条胡同街道正处庙南,面向仓庙,街道两侧农舍,一年四季炊烟袅袅,如同五柱青香,年年烟火不断。古人是否取意于此,理或然也。黑龙潭在庙北十余里,今名白水潭。黑龙潭为何演变为白水潭,或者与民间传说故事有关。相传白水潭原名黑龙潭,为黑龙住所。自龙原居莲花池,后莲花池为漳水湮没,白龙遂失居住之所,它即投靠黑龙,二龙同居黑龙潭。俗话说:“二龙不能同居”。不久,二龙发生争执,黑龙战败远遁,白龙入主其穴,遂改名白龙潭。后人因繁体龙字不易书写,为求简便,改龙为水,成为白水潭。当然,这只是村名由来的一个传说,与史实或有霄壤之别。但作为一种别有兴味的故事听之,不无益处。
万古一人大殿坐落在五尺高的月台之上,前部为祭台,周围环绕石雕栏板,正前方有几级台阶,皆为石条铺成。正殿为五脊、绿色琉璃瓦顶,水磨青砖墙,整体建筑气势宏大,庄严华美。正殿神龛后开一门,直通藏甲楼。阶前碑石林立,计有元碑一通,明万历元年、天启七年、崇祯八年、康熙十年、乾隆二十五年、咸丰十年、光绪某年及民国、现代石碑二十余通。今不少石刻散落村中,或为基石,或为墙堵,亟待收集保护。
藏甲楼 藏甲楼谷称后楼,为仓颉庙最高建筑,三间两层。绿琉璃瓦盖顶,通体红墙,坐落在一丈多高的台基之上,更显峻峭挺拔。
藏甲楼与各寺庙的藏楼意义和用途大抵相近,意为收藏经卷之所,而仓庙的藏甲楼则另有含义。仓颉造字,用契刀刻在龟甲兽骨之上,后人建此楼让字圣收藏甲骨契刻,故名藏甲楼。
楼阁正面辟门,开两窗。二楼亦同,只是在东西两侧各洞开一窗。楼正面檐下有一木匾,为颇有名气的大军阀孙殿英所题。孙殿英曾因东陵盗宝闻名天下,有“东陵大盗”之称。他于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年)任大名镇守使,为附庸风雅,而题此匾。
作为豫东北地区著名的古迹,自然有其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岁月的更替,风雨的剥蚀,给这一人文景观不断增加着年轮,抹上一缕古朴苍茫而又具神秘色彩的情调。长时间的管理不善使她日渐荒颓,逐步凋敝。正在使用仓颉创造的文字的人们,不少都在呼吁和祈祷:救救仓夫子吧!人们企盼着早日出现一个辉煌的栖“神”之所,迎接五湖四海的汉文字的使用者、伟大的仓夫子的弟子们的纷至沓来。
Ⅶ 河南濮阳有什么著名景点
戚城文物景抄区戚城文物景区袭
中原绿色庄园
市区周边景区 世锦园 濮上园 鸵鸟园 八都坊 帝舜宫 中心阁 回銮碑 子路墓祠 张挥公园 唐兀公碑 铁丘遗址 瑕丘古迹 汉宣防宫遗址 高城古文化遗址 咸城古文化遗址 程庄古文化遗址 颛顼避暑地长乐亭遗址 濮阳海洋馆 濮阳清真寺 濮阳耶稣教堂 濮阳天主教堂 姚家暴动纪念地(濮阳县两门镇姚家村北街) 濮阳东北庄--中国杂技南故里 中原油田发现井碑 中华第一龙纪念地 南乐景区(中国仓颉文化之乡) 仓颉陵 康王坟 谷那律墓 南乐牌坊 南乐文庙 南乐三娘子台 宋耿洛汉墓群(郝胥陵) 清丰景区(中国孝文化之乡) 清丰亭 清丰普照寺大雄宝殿 中原红都--单拐革命旧址(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 范县景区 闵子墓 濮城遗址 十字坡遗址 李桥渡河处 郑板桥纪念馆 毛楼生态旅游区 台前景区 将军渡(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处) 大河神祠 晋城遗址 玉皇岭遗址 张庄排灌站 唐代乡贤张公艺墓
Ⅷ 南乐一实小风景作文
走进来校园,一阵清自香扑鼻而来,那香味是从樟树上散发出来的。
那棵樟树算得上是一位樟树爷爷了,树干粗大,盘曲向上,形成一个大大的丫字。粗大的树干上有许许多多的树枝,树枝上新叶子嫩嫩的,绿绿的,微风吹过,叶儿就唱起了歌, 沙沙,沙沙沙。
草坪里的小草,像顽皮的孩子从泥土里探出小脑袋。一场春雨降临,小草在雨中摆动着身子,好像在说: 下吧,下吧,我要快快长大! 春雨过后,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再往里走,就看到了学校的花坛,那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鲜花,白的、红的、蓝的、黄的、粉的,等等。多得不计其数。那美丽的颜色,仿佛是春姑娘拿彩笔精心描绘出来的。风婆婆也赶来喝彩,它把清香送给了花姑娘,于是花朵姑娘就为风婆婆跳了一曲舞。一阵阵清香还引来了美丽的蝴蝶姑娘和勤劳的蜜蜂。蝴蝶们在花朵中玩起了捉迷藏,而勤劳的蜜蜂却忙着采蜜。
春天像是一位魔术师,将校园打扮得五彩纷呈。有时间的话,欢迎你们到我的校园去做客哦!
Ⅸ 谁知道濮阳有那些名胜古迹
河南濮阳市名胜、古迹 濮阳市戚城(孔悝城遗址) 在濮阳市城北5公里。俗称孔悝城。春秋时卫国的重要城邑,卫成公六年(前629年)由楚丘徙都濮阳后,即成为各国诸侯7次会盟的名城,也是晋卫两国争夺的要地。城为正方形,周长1520米,有4门。城墙高出地面8.3米,最宽处为16.5米,大部分保存完好。与春秋记载的戚城情况基本相符。戚城上部为汉代加筑。城东36-80米处有东西并列的两个土丘,传系孔悝及母卫良娣墓。城东北700米处传为子路墓址。城址一带历代碑刻甚多。濮阳县回銮碑 在濮阳县城关镇。又称契丹出境碑。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兵南下,直抵澶州(今濮阳),威胁汴京。真宗在寇准的极力主张下,被迫亲征,进驻澶州。寇准亲自督战,大破辽军,迫使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和约签订后,真宗写即兴诗一首,此诗由寇准书写,刻于石上,即“回銮碑”。碑高2.3米,竖刻草体三行,字大如拳,秀丽流畅。新石器文化遗址 在濮阳县城关镇东南15公里的台上村。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在濮阳县城关镇。“中华第一龙”出土地 在濮阳县城关镇西水坡。忠陵墓 在濮阳县武忠陵村。咸城遗址 在濮阳县梁庄乡。程庄遗址 在濮阳县胡状乡。南乐县仓颉陵遗址 在南乐县。文庙大成殿 在南乐县城关镇。唐槐 在南乐县城关镇。文昌阁 在南乐县岳固村。皇姑坟遗址 在南乐县岳固村。元御史武良弼墓 在南乐县北坟村。辽将韩昌坟 在南乐县韩张镇。五代梁王彦章营垒旧址 在南乐县韩张镇。察院遗址 在南乐县谷村。谷那律墓 在南乐县谷村。古马场 在南乐县谷村。明万历帝老师王指南墓 在南乐县烟固屯。哑驴寺 在南乐县张果屯。凉书台遗址 在南乐县张果屯。三娘子台遗址 在南乐县梁村北1.5公里。明二仙堂 在南乐县近德固乡。清洪福寺遗址 在南乐县近德固乡。赫胥陵东汉古墓群 在南乐县福堪乡。寺卧寺遗址 在南乐县龙卧村。台前县晋王城 在台前县吴坝乡。传唐末晋王李克用在此筑军垒,后人称晋王城,简称晋城。野战军“孙口渡河处”纪念碑 在台前县孙口乡。张公艺墓 在台前县。清丰县普照寺 在清丰县城关镇。张清丰碑 在清丰县城关镇。张果老墓& 在清丰县。“六塔晓月” 在清丰县永固集村。为古清丰八景之一。范县春秋闵子骞墓 在范县张庄乡。丹朱墓 在范县辛庄乡。叶廷秀墓 在范县辛庄乡。明末榆园军起义旧址 在范县颜村铺乡。龙山文化遗址 在范县颜村铺乡。(有关龙山文化,见山东省章丘市的主页。)明文学家李先芳墓 在范县。明文学家苏佑墓 在范县杨集乡苏庄。明末农民抗捐纪念碑 在范县杨集乡陈庄。
Ⅹ 濮阳的好风景
市区周边景区
玉皇阁 世锦园 濮上园 鸵鸟园 八都坊 帝舜宫 中心阁 回銮碑 子路墓祠 张挥公园 唐兀公碑 铁丘遗址 瑕丘古迹 渠村分洪闸风景区 二贤祠 汉宣防宫遗址 高城古文化遗址 戚城古文化遗址 程庄古文化遗址 颛顼避暑地长乐亭遗址 濮阳海洋馆 濮阳清真寺 濮阳耶稣教堂 濮阳天主教堂 姚家暴动纪念地(濮阳县两门镇姚家村北街)濮阳东北庄--中国杂技南故里 中原油田发现井碑 中华第一龙纪念地
南乐景区(中国仓颉文化之乡)
仓颉陵 康王坟 谷那律墓 南乐牌坊 南乐文庙 南乐三娘子台 宋耿洛汉墓群(郝胥陵)
清丰景区(中国孝文化之乡)
清丰亭 清丰普照寺大雄宝殿 中原红都--单拐革命旧址(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
范县景区
闵子墓 范县毛楼生态旅游景区 濮城遗址 十字坡遗址 李桥渡河处 郑板桥纪念馆 毛楼生态旅游区
台前景区
将军渡(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处) 大河神祠 晋城遗址 玉皇岭遗址 张庄排灌站 唐代乡贤张公艺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