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假设
㈠ 管理学中关于人的假设有哪几种观点,请分别简要概述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
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2、社会人假设
认为在社会上活动的员工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是社会存在。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
“社会人 ”不仅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他在生活工作中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因此,“社会人” 的假定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的方向。“社会人”假设的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和麦格雷戈等。
3、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 Man)是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家马斯洛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4、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是西方现代管理学中关于人性的一种假设。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认为:人是很复杂的,不仅人与人之间在能力和需求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表现。每个人的需要及需要的层次都不尽相同。
(1)程度假设扩展阅读:
1、经济人假设的意义
认真研究“经济人”假设及其边界的演变规律,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借鉴,保证各个社会经济主体实现和谐的利益分配结构。
(1)把握斯密“经济人”假设边界中的“一般规则”,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
(2)把握好“经济人”假设的“白利”边界,有利于构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3)“经济人”假设中的“理性”到“有限理性”假设边界的位移培我们的启示——完善社套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与时俱进;
(4)准确把握“经济人”假设边界,可以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5)把握斯密“经济人”假设边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社会人假设的意义:
(1)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社会需求而引起工作的动机的,并且通过同事的关系而获得认同感。
(2)工业革命与工业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意义,因此能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意义。
(3)员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更比对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控制更为重视。
(4)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㈡ "假设"有哪些特征
假设是以一个可检验的命题形式陈述的。陈述的方式主要有3种
:①条件式陈述专,形式是属“如果A,则B”;
②差异性陈述,形式是“
A不同,B亦不同”;
③函数式陈述,形式是“y是x的函数”,或写作y=f(x)。
在社会学研究中,假设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能规划出研究工作的方向;研究者可以从假设中的一般关系推论到具体关系,而这些具体关系是可以设置指标加以测定的;通过对一系列指标的测定,证实或否定假设,就可以促进理论的发展,充实科学知识。
㈢ 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是表示( )。
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表示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选择C选项,P(拒绝H。| H。为真)=α。
显著性水平是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内,可能犯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
有这样一种情况,原假设正确,而我们却把它当成错误的加以拒绝。犯这种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统计上把α称为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 ,也就是决策中所面临的风险。
α表示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内,可能犯错误的概率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1-α 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其表明了区间估计的可靠性 。
显著性水平是假设检验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当原假设为正确时人们却把它拒绝了的概率或风险。它是公认的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值,必须在每一次统计检验之前确定,通常取α=0.05或α=0.01。这表明,当作出接受原假设的决定时,其正确的可能性(概率)为95%或99%。
显著性水平代表的意义是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程度假设扩展阅读
对显著性水平的理解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显著性水平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依据拒绝区间所可能承担的风险来决定。
2、统计上所讲的显著性与实际生活工作中的显著性是不一样的。
3、显著性是对差异的程度而言的,程度不同说明引起变动的原因也有不同:一类是条件差异,一类是随机差异。它是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事先确定一个可允许的作为判断界限的小概率标准。
㈣ 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是什么包括那些含义
亚当·斯密
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主要有三个:
资源稀缺性
含义:资源的稀缺性就是指,人们用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的资源,如土地、劳动和资本等一般来说总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表现在,他们在市场上是有价格的,其相对价格的大小和变动趋势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其稀缺程度。所以,稀缺性不是指一种资源的绝对多少,而是指相对于市场需求来说,其稀缺程度有多大。没有稀缺性的东西就没有价格,或者说价格为零,不会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凡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东西都有稀缺性。
理性人假设
含义: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学科,因此,其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人的行为的某些基本假定之上。“理性经济人”就是微观经济学对人在运用其资源从事经济活动时的行为的基本假定。这一假定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自利,他总是试图在其局限条件下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人的自利性表现在经济行为上,就是人们的经济决策和行为都是建立在这样的行为动机上: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或机会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如果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市场机制也就不会起作用。
有限理性
含义: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虽然是理性的,但是,人的理性能力又是有限的,即人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需要制度来帮助他作出决策,尽可能在有限理性的局限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市场机制就是这样一种机制,他通过相对价格机制帮助人们认识市场供求的变动趋势,从而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如果人的理性能力是无限的,他就可以在没有任何制度的帮助的情况下独立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也就不需要市场机制。有限理性的结论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组织。
如果上述公理不成立,那么,市场可能就无法有效运转,或者不需要市场机制;市场经济能够取得巨大的进展,也反过来说明了经济学假设性公理的合理性。
在上述三个公理性假设中,理性经济人是市场经济得以有效运转的人性基础,而资源稀缺性、有限理性则构成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局限条件。
㈤ 微观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设条件是
1、第一个基本前提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
2、第二个基本前提假设是信息完全假设。价格机制是传递供求信息的经济机制,信息完全假设具体体现在自由波动的价格上。最大化原则加上完全竞争假设才能推导出信息完全假设。
3、第三个基本前提假设是市场出清假设,它与前两个基本前提假设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是前两者的逻辑推论。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围绕着对这三个基本前提假设的反思而展开。西方经济学从以上三个基本前提假设出发,通过数学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5)程度假设扩展阅读:
一、产生与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二、方法发展
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长足发展,还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巨大变化方面。分析方法的变化带来的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深度的推进和广度的拓展。
可以说,20世纪西方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
方法论的变化对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方法的演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㈥ “假设”与“假如”意思一样吗
假设猜测的意思可能是正确的,例如做一道题你可以假设有什么可能,其实一个或许就是正确的。
假如是一种类似幻想一样的,期待着假如某天会变成怎样怎样,不一定会与现实的相同。
㈦ 研究假设的定义及其特征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其特征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有待验证的想像,而且还影响着确定研究活动的过程组织、研究逻辑和选择研究途径。
基于这一假设,要有一系列的经验测试问题与之相配合(有关受众接触大众传播习惯的一些问题的提问),并根据演绎法对研究假说进行逻辑检验。
如果具体假设成立,理论命题也就得到证实,那么就说明理论命题和具体假设是一致的。如果具体假设不成立,理论命题则被证伪。
随着新闻传播研究从主观判断式的研究阶段进入科学实证研究阶段,对研究假说的设定愈来愈重视其科学性。
(7)程度假设扩展阅读
课题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检验假设的过程,课题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假设。同时,验证假设的结果可以证实,也可以证伪。
需要注意的是,假设与课题设计的其他环节不同,课题包括关于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的表
述;而假设是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合乎科学的猜测,是对课题中所提问题的尝试性解答,因此,在研究工作中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例“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这个课题可以提出三种假设:
第一,接受教法一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教法二的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二,接受教法二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教法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三,接受两种教法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差异。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都可以从课题研究中得出研究结果,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㈧ 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a是( )。
在统计上,这种否定真实原假设的错误称为第一类错误,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记为a,称其为显著性水平,也称弃真概率。
㈨ 心理学的实验假设有什么要求
在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时,提出实验假设必须具备以下三种要求:
第一,科学版性。假设具有一定的猜测权性或假定性,但它更要以科学知识为依据,以理论为前提,以事实为基础,不是凭空瞎想,更不是迷信和幻想。
第二,预测性。这一基本性质反映了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观察力,预测的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题的进程与深度。
第三,可检性。一个科学的假设,最终必须能为实验所验证。假设与理论或结论本没有很大区别,只不过假设是有待证实的理论或结论,理论或结论是已经证实的假设。二者只有程度上的差异,没有性质上的区别。
假设的形成要靠科学知识。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出现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假设。这是由于假设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有限或不同。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这对他们的研究假设的形成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建立一个科学的假设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广泛收集信息、请教专家,拓展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