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度假理念
❶ 酒店管理概念
酒店管理是指酒店管理者用现代化的方法使其下属各尽其职,使整个酒店能够正回常运营。如客房部答经理的职责就是要使客房部的员工把客房的清洁服务工作做好,前厅部经理的职责就是安排前厅员工的接待工作,而销售部经理则要把酒店的客房、宴会、会议、娱乐和健身设施的销售工作做好。
这里特别指出的是:不是管理者自己直接去把工作做好,而是使其下属把工作做好。因为管理者自己没有这么多精力去做好这么多具体工作。酒店管理者要使下属把工作做好,自己必须做好下列九个方面的工作:
1
❷ 聊城天沐温泉度假村的经营理念
在经营的同时,天沐温泉特别注重挖掘温泉文化,倡导休闲、健康的生活理念。在环境上善用自然“真”山水,营造生态、自然、绿色环境,倡导“九步六法”的温泉沐浴礼仪,让人以虔诚的心态、纯洁的心灵去体验自然的馈赠,将身心释放,经受大自然的洗涤,最终清脱而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服务上突出个性化、亲情化,以“宾客第一、超前、细微、个性化的亲情服务”,让来天沐温泉度假的每一位宾客真正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❸ 一苇游学EwayStudy有哪些让你心动的点
能潜水能度假同时还能提高英语能力,重点是很经济实惠,反正我认为挺棒的。
❹ 谁有具体的酒店经营理念
酒店竞争的新生力:文化营销 其在酒店竞争中的优势 1、幽雅的环境是进行文化营销的良好条件 酒店进行文化营销的一个良好的条件就是具有幽雅的内外部环境,这给酒店发展文化营销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同时增加了顾客的停留时间。酒店独有的文化环境给来自各地的宾客独特的魅力,增加了宾客的住店吸引力。海南的三亚仙人掌酒店就是以其独特的内外部环境营造著称的。酒店的设计以墨西哥玛雅文化为主线,城堡式的楼型,大堂内几何图案的绘制、色块反差鲜明的运用、泳池中的金字塔、餐厅墙上的壁画等等都体现了玛雅文化这一人类土著文明的神秘史。为了名符其实,酒店在后花园内特地开出一块核心地带,移植了各种各样的仙人掌、仙人球、仙人鞭、仙人角、麒麟掌、龙骨等,使其成为让顾客驻足品味的仙人掌观赏园。酒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氛围与酒店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得益彰,有效地向客人传播了酒店的文化内涵和经营主题,借客人之口宣传与树立了酒店“风情度假乐园”的形象和特色。 2、文化营销在酒店细节之处尽显魅力 文化营销不一定需要很大的投入,一些细微之处的巧妙设计也会尽显酒店人的匠心。国外流行的“菜单文学”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通过菜单更好的宣传了酒店的经营理念和特色。在细小的地方显示出酒店的与众不同。美国爱荷华州哈兰市的米歇尔酒家,在欢迎顾客光临的菜单上写道:“我们高兴,因为我们能为您烹制全市最好的美食;我们感谢,因为您赐与我们机会,让我们展示自己的服务和好客;我们荣幸,因为您挑选我们来满足您的好胃口。感谢您对我们的信赖,我们将永远竭尽全力,不负您的友谊和惠顾。”法国一家餐馆在他们的菜单上对牛排作了这样的补充描述:“如一件跨越时空的艺术品,牛排追求着完美卓越。然而,这种完美惟有训练有素的欧洲名厨,以数十年不懈的成功探索加上质量叫绝的牛肉,才得以信手创造!结果如何?我们的厨师亲手烹饪的牛排杰作,其中美味,包您品尝之后难以忘怀,直到您再次光临。” 3文化营销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抓住特色做文章 不同的酒店在各自的资源方面各有不同,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特色做好酒店、搞好经营是每个管理者的卖任。在经营中注入文化的内涵,可以使得酒店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给宾客留下深刻的影响。在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沿威尼斯大运河(the Grand Canal)直下,沿岸尽是宫殿和教堂,然后转道“圣·马克”湖,在那里,闪耀在总督府建筑穹顶上的阳光分外美丽,使人流连忘返。位于“温达明”宫旁矗立着一座拥有4个世纪历史著名的“斯普列尼”酒店。酒店美丽的拱形窗框里正好映托出世界上最浪漫、最著名的“圣·马克”广场。虽然只有15个套间,“斯普列尼”酒店却透着私人寓所的高雅气质,在这里,远道而来的客人充分享受着酒店的丰富资源,以及那种经典般的豪华与舒适。虽然走上几分钟就到了喧闹繁华的水岸街区,“斯普列尼”这个回廊式酒店却永远那么高贵、安详和宁静,注解着威尼斯水城那历史而永恒的魅力。 四、文化营销在酒店业中的展开及发展思路 首先。文化营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给自己的酒店合适的文化定位,根据就在于酒店的主要接待群体特征、酒店品牌目标以及当前合适的文化最佳卖点。从消费群体特征我们可以分析他们的文化背景,他们希望酒店能提供的文化氛围以及不能容忍的文化形态,这就为酒店的文化定位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范围框架。然后从经营者的目标要求以及品牌所有者的品牌文化要求角度来对文化进一步加以限定。要求不能与品牌原先文化冲突,并且把酒店文化与酒店品牌建设结合起来,根据市场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根据品牌加强控制,因为品牌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化经营;也要根据经营者当前对利润、企业形象或市场等的目标要求做出有利有效的文化选择。此外,还可从当前比较合适的又符合当前消费潮流的文化焦点中选择。例如,目前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环保、绿色文化成为市场新卖点。香港日航酒店就抓住了这张文化王牌,并与自身的目标相结合,大打环保牌,在酒店内部贯彻环保文化,创意新颖,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其次,文化营销最主要的是对文化载体的一种优化组合,而文化最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实体文化:二是人际关系文化;三是制度文化。为此,在酒店的经营中就要从酒店硬件及其环境的文化装饰、产品包装、员工的文化培训、服务文化塑造以及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入手。从酒店的硬件环境建设来看,它包括饭店的实体形象、建设风格、建筑装潢、规模、设施设备、产品、用品以及内部空间环境的一种酒店文化的设计与凸现。例如,以汽车轮子为标志的假日旅馆集团,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品牌魅力;有些酒店建成轮船式样,让服务员穿上海员服,让产品与船文化结合起来,风格别致,经营奇特,也招徕了很多顾客。在餐饮上,可以对餐厅进行文化设计,体现一种或古典或现代、或民族或西洋的风格,也可以在菜单和食品上融入一些特色文化特征,以形成个性化、功能化的消费环境。如一位世界知名的餐饮专家所言:“我这里不仅销售美味佳肴,且与它们相关的形象、声音、色味、动作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再从内部空间环境上说,有些豪华酒店可以将它装饰得如宫殿一般,营造出一种高贵的宫廷文化气氛,来提高品位与档次;有些酒店规模小,但也可以在家庭文化、绿色文化、科技文化等方面做足文章。如绿色文化经营中,就是为了迎合素质较高的客人一种回归自然、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 再者,文化营销要求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从酒店文化角度去培训员工,进而将文化融入服务之中,真正让客人感受到这种文化的魅力。员工是产品的主体,是酒店文化的载体与传播者。因此就得让每位员工认识到酒店文化的内涵,认识到客人在心中对这种文化的反应,进而在服务中能够主动地去传播这种文化、营销这种文化。在此过程中,员工与顾客应该是可以自由、顺畅地沟通,共同认同这种文化,进而沉浸于对这种环境气氛的享受中。这同时也是酒店内部营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要求顾客与员工处于一种和谐交流的服务平台上,减少冲突,增强亲和力。当然,酒店的经营管理需要制度的维护与约束,员工的行为也需要制度的监督,这就要求将酒店文化融入到管理制度中,让员工更好地传播、实践这种文化以及服务,使制度体现这种文化的导向以及人文关怀精神。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反映,一旦酒店选择了特定的文化类型,自然而然地,它就会在经营理念与经营思想上体现出来,也间接地在制度上得以体现。 最后,文化营销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把文化因素渗透到市场营销组合中去,制定居于文化特色的市场营销组合。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产品文化营销策略。 把文化内涵融入酒店产品的设计之中,从客房的布置到酒吧的酒水名称和造型再到餐饮的菜式的安排,均体现酒店文化的主流。酒店的品牌与包装设计业要能够较好的体现酒店的整体文化氛围。再者要增加酒店的服务附加值。提高员工的素质,使其主动引导消费者购物和消费。 2、价格文化策略。 文化营销认为,顾客购买的是整体消费利益,商品定价应以顾客获得的总价值为准线。在文化营销的酒店中,不仅包括产品提供的使用价值还包括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顾客的一种心理体验,其价值大小的确定则以顾客的确认为基准。酒店产品定价应与市场定位相吻合,即与酒店产品所满足的文化需求相一致。 3、促销文化策略。 酒店应利用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及人员推销等促销手段向目标顾客传递有效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激发顾客购买酒店产品,实现酒店与外部顾客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文化的魅力经久不衰。利用文化来做宣传,定会触动顾客心灵的感知. 21世纪是文化营销的时代,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使得文化营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消费心理的研究表明,顾客作为社会个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文化影响下,他们会寻求特定的生活方式,确认奢华对自身形象的认同。因此,消费的需求将向文化型消费转变。每一个体的消费心里都体现了对文化的需求,这种消费心理决定了2l世纪的营销重点是如何满足人们文化心理的需求,即酒店应该以何种文化作为营销手段去开拓市场。21世纪将是文化营销的黄金时代。
❺ Starwood管理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在喜达屋,我们实现了崇高的目标。在创造一家卓越、杰出和特别的机构方面,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的“使命宣言”和“核心价值观”勾勒出一幅蓝图,时刻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1.喜达屋的使命
创造最成功的品牌、最全球化、最能彰显时尚生活方式的酒店企业,而我们将通过形成一个相互信任尊重的公司大家庭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致力于通过创新和革新来为我们的公司竖立崭新形象,并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具乐趣的工作场所。
2.喜达屋的核心价值观:
信任-尊重 协作-创新 义务-履行
在喜达屋,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在完成使命时指导、激励和鼓舞我们的原则。这些核心价值观不是我们做事的内容。相反,价值观描述了我们做事的“方法”。它们也正是喜达屋运营的精髓所在。
3.喜达屋的信念:
在喜达屋,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在完成使命时指导、激励和鼓舞我们的原则。这些核心价值观不是我们做事的内容。相反,价值观描述了我们做事的“方法”。它们也正是喜达屋运营的精髓所在。
3.喜达屋的信念:
(1)服务文化
文化不仅仅在于您做事的内容,而且还在于您做事的“方式”。 这是形之于内,表之于外的人生态度。
(2)人才决定成败
客户会注意到我们的创新设计、营销方式和产品,但对与我们员工的交流,他们则更会记忆犹新。每一职位的员工对客户的整体体验都很重要。 客户们欣赏的酒店是员工们为在这里工作而感到自豪!在员工的微笑中、在他们热诚的帮助中、在他们对客人需求的理解中、在他们超越期望的不懈追求中,我们的客人可以看到他们的自豪之情。
(3)改变的机会
作为喜达屋团队的一员,每个人每天都会有特别而有利的机会,对我们的客人和同事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真正的服务文化不是短期内速成的,也不是单方面的行为,那是在与我们的客人和同事的每次交流中不断地奉献,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的领导身体力行地支持与培育这一文化,我们的经理巩固这一文化,我们的员工与其息息相通——每一天。当您融入这样的氛围中时,会“感到”充满激情、朝气蓬勃。 每天都想有所作为,创造新意。
(4)良好的业绩
立足于强大的服务文化,不仅可令同事和客人获益,还将有助于提供我们的运营业绩。 服务文化不仅是销售服务,更致力于发展关系。正是通过我们的诚信、勤奋、善解人意和无微不至的态度,我们才在企业内外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关系。
4.喜达屋的信念: 多元化与包容性
(1)包容文化
在喜达屋,我们承认并欣赏多元化的员工、理念和文化,我们深信事业的成功需要各种不同的经验与人才。我们努力创设能够将多元化的员工、客户、旅客、所有者、供应商和股东们兼容并包的环境。我们支持包容文化,具有各种背景、文化和取向的每级员工都能在这里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我们热衷于吸引和留住最优秀、具有聪明才智的人才,让他们在这里尽情发挥潜能,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借助多元化观念,我们为旅客与客户提供一流的创新设计和服务,从而创造了空前辉煌的业绩。
(2)以多元化为基础
喜达屋酒店及度假酒店集团是一家以多元化为基础的环球公司。 通过在 95 多个国家运营的七个卓越品牌:喜来登酒店及度假酒店(Sheraton® Hotels & Resorts)、福朋喜来登酒店(Four Points® by Sheraton Hotels)、瑞吉酒店及度假酒店(St. Regis® Hotels & Resorts)、豪华精选(The Luxury Collection®)、艾美酒店(W Hotels®)、W 酒店(W Hotels®)和威斯汀酒店及度假酒店(Westin® Hotels & Resorts),我们维持着如同全球人口一样多元化的员工和客户基础。每个品牌风格独具的引人之处使我们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位置,这些特点几乎能够迎合来自每种文化、具有各种背景的旅客的需要。因此,不仅要做到为我们的员工、客人和供应商营造一个包容的环境,更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我们的业务核心。
❻ 民宿怎么发展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此定义完全诠释了民宿有别于旅馆或饭店的特质,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因此蔚为流行。这股民宿旅游风潮(流行风),从一片原属于低度发展的行业中,创造出另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改写了旅游的型态。
民宿在台湾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大规模民宿发展的地区是垦丁国家公园,时间约在1981年左右 ,当初是解决住宿不足的问题。只是一种简单住宿型态,没有导览或餐饮服务。起因于游憩区假日的大饭店旅馆住宿供应不足
民宿
民宿
或缺乏服务,或登山旅游借住山区房舍工寮缘起,有空屋人家因而起意挂起民宿的招牌,或直接到饭店门口、车站等地招揽游客,而兴起此行业。
1981年原台湾省政府原住民行政局在其部落产业发展计划中自订规则,进行辅导原住民利用空屋与当地特有环境经营民宿,增加原住民收入。而除了原住民地区在非原住民地区,风景特定区、国家公园内及各观光景点亦有不少人将空置之房舍改建或以新建楼房出租旅客住宿。因民宿主人多半是在地人,藉此进而藉势推动当地的观光旅游产业,同年间农委会大举鼓吹「传统农业」转型「观光农业」,进一步刺激了民宿发展,成为台湾一个新兴的乡村旅游经济产业。
民宿业因平民化、平价化、亲民化而广受游客之喜好。惟初期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完善之管理制度,导致消费者权益毫无保障,政府于2001年12月12日颁定「民宿管理办法」,就民宿之设置地点、规模、建筑、消防、经营设施基准、申请登记要件、管理监督及经营者应遵守事项订有规范,设定为农、林、渔、牧业的附属产业,正式辅导台湾民宿产业合法化,期透过辅导管理体系之建制,以提升民宿质量与安全,促进农业休闲、山地聚落观光产业发展,至此民宿产业正式成为台湾一个农业的新行业。
❼ 民宿经济有多热:最小经营者仅19岁,房东最高年收入
一、民宿是什么
民宿的概念出现至少可以追溯至半个世纪以前,一般认为现代民宿起源于西欧,英国西南部与中部人口较稀疏的农家,为了增加收入开始出现家庭式的招待,即最早期的民宿。在英国,它被叫做B&B(Bed and Breakfast);在日本它被叫做民宿みんしゅく;在中国台湾,它被叫做民宿客栈。在台湾、日本等地,对民宿的定义有严格的限定。狭义的民宿强调主人文化,强调类似“回到家”这样一种温馨感觉,认为民宿并不是一种主业,而是主人利用自有空闲房屋,提供给游客当地文化与自然生态等乡野体验的场所,是不需要专业运营的。
对于民宿是什么的问题,在“民宿标准”这一文件中有明确的表述,“旅游民宿——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这里,我们重点关注三个关键词,民宿前的“旅游”二字、“民宿主人”、“住宿设施”。
首先,民宿应该是旅游语境下的民宿;
其次,民宿要有主人文化,但“民宿标准”中却将民宿主人的含义扩展了,按照3.2款中的表述理解,主人不一定是农宅、房屋本身的主人,而是民宿业主或经营管理者,这一点对于下一阶段鼓励发展民宿的用意显而易见,但就法条本身表述的“模棱两可”则有些啼笑皆非;
第三点,该文件将民宿归为一种住宿设施,但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民宿的产品属性是与生俱来的。
笔者认为在现代商业化社会中出现并不断演变的“民宿”,实际是一种扩大化的度假住宿产品,甚至可以近似理解为一定程度上“民宿化”了的精品酒店、旅馆,它突破了民宿主这一先天限定,不局限于民宿主人自营、也不限于自有房屋,但保留了“回家、返乡”这样一种回归的精神追求,笔者试图探讨的民宿是一种非标准化的度假住宿产品,这一点与“民宿标准”中的表述是基本一致的。
二、为什么民宿在近三年间快速兴起
(1)五位一体顶层设计下的宏观政策引导
国内民宿于2014至2015年间迅速兴起,尤其在十八大以后,国家提出五位一体顶层战略设计,把生态建设、乡土文明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出自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会议文件的一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几乎精准的概况了民宿产品的全部精神内核,从目前的市场现状看,最成功的民宿品牌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乡村,十三五开始国家从上至下尤其重视以创新手段引导乡村发展,民宿作为乡村记忆、乡村情感、乡村愿景的切实载体,恰逢其时。
(2)消费升级之后反向催生新的产品需求
目前,旅游度假为代表的服务性产业经过数十年的长顶拜雇之概瓣谁抱京蓬勃发展,广大中、上层社会群体的旅游消费习惯发生变化,逐渐抛弃星级酒店和低端农家乐这样两级产品,寻找不同的旅游体验感受。这一现象尤其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的有闲中产阶级群体,这些人生活条件优越,希望通过轻旅游、微度假,在时间成本不高的前提下获得精致的消费体验,民宿就是这样一种解决消费群体现实需求的产品,导致了以民宿或者主题精品酒店为代表的新型旅游度假产品迅速爆发。
(3)双创语境下,以中、小型企业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快速进入
非标住宿是一个市场空缺巨大的漏斗形行业,进入门槛低、口径大、模式灵活,乡村建设热潮来临,很多企业和资本开始关注,这是由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开发商在瞄准农村大量闲置房屋的同时,却发现宅基地无法买卖,很多租赁改建型的民宿产品便在这样的夹缝里迅速萌芽。在非标准住宿这样一个细分行业中,大型企业转型做深较为困难,所以很多互联网企业、小型公司甚至创业公司很快占据市场,这些小体量的公司一般有很强的模式更新代谢能力,会客观助推这个行业往良性方向发展完善。
(4)民宿的强品牌性决定了发展初期的产业爆发力
民宿热潮之前,我国经历了两轮农村改造建设热潮——新农村、美丽乡村,但这两轮当中突出的问题是重口号、轻内容,重单体、轻产业,乡村发展缺乏经济产业支撑。而想要迈出从空壳到产业这一步,品牌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比如莫干山洋家乐风、比如浙江特色小镇风、比如艺术家乡建风。因为品牌是精神食粮,能把产业喂饱,给产品讲故事,帮产品做内容。这样一比较,老百姓自发做起来的经营门类多是品质极差的农家客栈、农家院餐饮,虽然在模式上这些农家乐和现如今的民宿并没有颠覆性的差别,但是在本质上,精品民宿酒店对农家乐等产品形态做了精神层面的革新,通过软、硬件的提升达成了产品理念与认知升级的目的。
三、民宿将何去何从?
(1)市场热度会不断升温,驶入红海后的民宿利润空间将不复存在
国家从上到下对于乡村建设、民宿产业的热度持续升温,从经济学角度讲供过于求的情况会很快出现,但残酷的市场竞争不但不会降低经营成本,反而由于民宿本身的产品特殊性以及越来越多非专业运营团队的介入,会对这一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与标准化的酒店项目类似,除了投资成本,单体民宿项目的成本主要来自运营层面的人工、物耗、能耗三大方面,粗算的话,这三项大致占去了营收的一半,此外还有物业租金(浮动较大,在一、二线城市甚至可以高达20%以上)、维护维修费用和日常消耗等。同时,不可回避的是,民宿项目为了提升入住率因而亲密拥抱OTA平台之后拱手交出的10%-15%左右的佣金,这在民宿本已狭窄的利润空间里又是一击。对渠道的过分依赖,同时又不能很好拓宽自身的盈利视野、增加二销或产品附加值,民宿行业在驶入红海之后,首先在成本端将面临利润空间近乎完全被挤占的窘境。
(2)监管收紧之后准入门槛提高
即便利润空间狭小,但因为在风口之上,仍有试图短期攫利者络绎不绝的步入民宿的金字塔陷阱,而忽视了这一盈利模式本身的阶段性和政策风险,全国热炒背景下产品的打磨与建构周期被极大压缩,能否在很短的周期里一步登天是很现实的问题。对于政策风险,最典型的一个想象空间是对金宿、银宿的进一步细分,同时配合奖励、处罚措施的严格执行。类似近年北京把京牌以外共享汽车和黑车一刀切掉的做法,话语权回归政府似乎是野蛮生长之后不可回避的必然阶段。
(3)适应更多商业场景的标准细则会不断推出,对民宿产品的专业性要求不断提高
按照“民宿标准”文件的理解,民宿并不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情怀作品,国家俨然已经将其当做一种可以撬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门类,这就对于民宿在不同商业场景中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近几年伴随民宿发展迅速受到热捧的民宿股权众筹为例,在这一细分行业中,非专业人士往往关注点集中于项目的内容本身,而忽视了项目背后反映的商业潜力。从本质上讲,民宿的众筹与其他类型产品的众筹并没有太大差别,属于一种小众的投资选择行为。而在这种投资发生之前,首先要做的一项专业工作就是对民宿项目进行估值评定,看一个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未来的增长潜力,从而判断投资风险与获益水平。不过,民宿估值是个大命题,涉及与项目相关的方方面面,比如交通区位、占地规模、建筑面积、客房数量、房价、装修投资、运营情况(入住率、利润率、成本率等)、投资回收预测、品牌增值预期、管理团队价值等。这里的每一项几乎都可以独立为一门科学,所以民宿看似简单,其背后的跨界专业性要求却在伴随行业发展不断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