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景点介绍资料
㈠ 蒙古草原风景的介绍
湛蓝的天,洁白的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点缀其中内。这就是世上少容有的未被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 在内蒙古,你可以零距离接触草原民族,体验草原文化,感受民族风情。在这个成吉思汗曾驰骋过的地方,还有更多令人神往的古老传说,以及许许多多神秘的地方。
《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㈡ 内蒙古有哪些名胜古迹
一、汉长城遗址
汉外长城遗迹分为南北两线,现今公开出版的内蒙古地图上,在达茂联合旗、固阳县、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境内绘出有两条断续分布的长城。在茫茫的干旱草原上,这两条长城遗迹近代曾为自大青山后通往新疆商路上的坐标。
二、曼德拉山岩画
曼德拉山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孟根苏木境内,距离苏木所在地西南14公里。曼德拉最著名的是岩画。东西3公里、南北6公里的山地上,发现了4234幅岩画。这些岩画以其历史久远、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古朴粗犷的特点被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三、辽太祖陵
辽太祖陵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哈达英格苏木石房子村大布拉格山谷中,这里相传为契丹始祖发祥之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驾崩后葬于此。
四、昭君墓
昭君墓座落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五、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
㈢ 内蒙古有什么著名的旅游景点
内蒙古自治区的著名旅游景区和景点:
一、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 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 市70公里。 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 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 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 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
成吉思汗是位伟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 的吸引力。
蒙古包式的宫殿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 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 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 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 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 侧殿则似在雄鹰展开的双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 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 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 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这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 等珍贵文物。
壁画绘成吉思汗一生重大事件
在通连东西两个侧殿的走廊里,绘有壁画。西走廊绘成吉思汗一生 重大事件,东走廊绘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的事迹。
在成吉思汗陵东南角,有金顶大帐、侧殿、选汗高台、草原市场、 文物陈列馆、射击场、赛马场、摔跤场等设施。金顶大帐高13米,直径 18米,是一座蒙古包式的行宫,再观1206年成吉思汗登基时的情景。殿 内有成吉思汗宝座和画像,殿外有8辆战车,车轮高2米,可供游人瞻仰 观赏。选汗高台高8米,是历史上牧民推选可汗时的仿古建筑。
二、呼和浩特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三、格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位于乌兰察布草原深处,距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40公里,柏油路宛如一条黑色的丝带一直延伸到旅游点.属国线景点,自1979年向中外游人开放以来,共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4万多人,国内游客20多万人次。
如今的格根塔拉草原更加美丽动人,水草肥美,丘陵起伏,海浪似的马群,金色霞云的驼群和白云似的羊群在绿海中游动,骑马的牧人,手里拿者细细的套马竿,像矛头一样尖尖地指向天空。传统的蒙古包和现代的蒙古包相映成辉,为格根塔拉草原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每年的8月份,是举办那达慕盛会的季节。格根塔拉旅游点每年8月15---8月25日,都要举办旅游那达慕,这个时候也是避暑的极好时光。
这里每年定期举行一次隆重的大型庙会,每月一次小型庙会和一年一次的祭敖包活动,在祭敖包活动中,可见到蒙古族传统的摔跤,骑马,射箭等精彩竞赛。
四、希日塔拉草原
五、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因其旁边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区,出产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内蒙古地势高而平坦。境内有上千个大小湖泊。在广阔平坦的蒙古高原上,没有黄土高原的深沟、墚、峁等地貌。除了大兴安岭和大青山山脉之外,大部分是平缓的原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著名的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绿波千里,一望无垠,微风过,羊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草原风光极为绮丽,令人心旷神怡。
呼伦贝尔草原之所以声名远扬,原因有三,一是草原曾出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二是草场质量极好,割下来的草远销东南亚,三是盛产体格高大壮健的三河马和三河牛。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将它誉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没有污染的几大草原之一,真是当之无愧。
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可以骑马乘驼畅游草海,可以坐“勒勒车”环湖漫游,可以临湖垂钓,可以入林狩猎,尽享草原风光。
六、阿尔山温泉
阿尔山温泉
中国最大的放射性氡群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部、大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之中。分布在长500米,宽70米的地带上。共有大小温泉42个。各泉水温度不同,含氡量及其他化学成分不同,对于多种疾病有良好疗效。阿尔山海拔1000余米,空气清新,夏日阳光充足,凉爽宜人,是避暑胜地 ;冬季封雪期达7个月 ,可开展冬季运动和狩猎。温泉附近树多林密,苍松白桦掩盖峻岭,山珍药材遍地丛生。
七、嘎仙洞
嘎仙洞
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其地峰峦层叠,树木参天,松桦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相传为仙人洞府。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铭刻。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大武帝拓跋杰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五当召
五当召
五当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的五当沟内。山峦重叠,苍松翠柏的大青山深处,座落着一处气势宏伟、建筑规模盛大的召庙,即为五当召。
五当召原名巴达嘎尔庙,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召为“庙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是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错在此兴建的,逐步扩大始具今日规模。因召庙建在五当沟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人们通称其名五当召。五当召依地势面南而建。它是一幢层层依山垒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环绕,为苍松翠柏掩映,显得十分雄浑壮观。
主要建筑位于山谷内一处突出的山坡上,主体建筑由六殿、三府、一陵组成,两侧还建有一栋喇嘛舍房。全庙占地面积约300余亩,殿宇和仓房2500余间,整个建筑采用西藏式建筑风格,平顶方形楼式结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映照在蓝天、青山之下的白色外表,更显辉煌耀眼。其中最大的建筑为苏古沁独宫,里面供奉着最大的铜铸佛像,以及释迦牟尼,黄教创造人宗喀巴及历代佛师,苏古沁宫的西边为讲授佛教教义的却依林独宫。苏古沁宫东侧上面即为五当召的中心建筑,洞阔尔独宫,紧靠其后的为圪希德独宫,另外还有阿会独宫和日本伦独宫。除六殿外,三府为甘珠尔府、章嘉府、洞阔尔佛爷府,以及山坡最上层的苏波勒盖陵,即塔陵。
五当召有许多古老而美妙的传说,最吸引人的是这里的庙会。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全寺的喇嘛在苏古沁殿念“嘛呢经”;傍晚喇嘛们手持经轮,吹着法号,敲着羊皮鼓绕寺庙而行,队伍颇为壮观。庙会活动五花八门,跳鬼是其主要活动之一。蒙古族人民信仰藏式佛教、黄教,蒙古因此而建立了许多召庙,五当召是内蒙古四大寺庙之一。
五当召是享有特权的政教合一寺院,设有监狱、法庭,并有武装。且建筑本身以及各殿堂的壁画和雕塑,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有着辉煌历史的五当召,今天成为内蒙古自冶区游览胜地,吸引着四面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㈣ 内蒙古旅游景点有哪些
中文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
外文名称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别名
内蒙古、内蒙
行政区类别
自治区
所属地区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下辖地区
9个地级市、3个盟
政府驻地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大街1号
电话区号
(+86)0470~0482
邮政区码
010000-026000
地理位置
中国北部(97°E~126°E,37°N~53°N)
面积
118.3万平方千米
人口
2520.1万人(2016年常住人口)[11]
方言
汉语(官话、晋语),蒙古语,达斡尔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等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成吉思汗陵,鄂尔多斯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等
㈤ 内蒙古有哪些旅游景点
一般来旅游的人都走“草原--沙漠--成吉思汗陵”这条线。
第一天:从包头出发,开车或乘坐火车到呼市。
绥远将军的衙署做客---【将军衙署】,参观内蒙古最大的民族工艺制品厂--【蒙亮】。午餐后,到呼和浩特地区久负盛名的藏传佛教寺庙--【大召寺】,之后到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墓冢,去祭奠这位民族和亲使者的香魂---【昭君墓】
第二天: 早上从市区出发乘车赴希拉穆仁草原(车程约1个半小时)
到达草原后,领略草原美景,可骑马(自费)访问纯蒙古族
家庭,品尝奶食品和奶茶;祭拜草原人精神的支柱---敖包山。
午餐时刻品尝风味手扒肉。下午自由活动,观看蒙古族男儿
三艺之摔跤、赛马表演。晚餐可品尝蒙古族招待贵宾及盛大
宴会时才享用的---烤全羊(自费)。席间刻聆听悠扬的蒙古
歌曲,接受蒙古族至高的哈达银碗敬酒礼节。
晚餐后观看篝火晚会和歌舞表演。住蒙古包
第三天:早从草原出发,前往中国三大响沙之一的---库不齐沙漠的东部边缘【银肯响沙湾】约3个半小时车程),途中经过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午餐时刻可参加鄂尔多斯民族盛大的婚礼。茫茫沙海,滚滚沙丘,让你感受大漠的魅力,可参加刺激的滑沙,沙漠冲浪车,沙漠火车,骑骆驼漫游沙海。
㈥ 内蒙古有哪些名胜古迹
成吉思汗陵园
成吉思汗陵园座落在鄂尔多斯中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尔草原上。占地55000平方米,四周围护着红色高墙,三座相互连通为一体的蒙古包式穹庐金顶大殿巍然耸立。中华民族史上威震天下、征服世界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长眠在这里。成吉思汗陵园坐北朝南,殿宇飞檐,金碧辉煌。主体建筑陵宫由正殿、后殿、东西殿和东西过厅6部分组成。正殿高25米,东西殿高18米,大殿东西总长100米。正殿中央是一尊高大的白玉石雕成吉思汗坐像,像前是酥油长明灯与各种祭品。后殿是寝宫,排列着三座用黄缎子包裹着的蒙古包,正中的一座中安放着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柩,左右两座中安放的是成吉思汗的两位胞弟的灵柩。东殿内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与夫人,即忽必烈的父亲和母亲的灵枢。西殿内供奉着象征成吉思汗战神的苏鲁定(长矛)和战刀、宝剑、马鞍等。大殿内绘有大型彩色壁画,形象地描绘了成吉思汗非凡的一生与元帝国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及其时的风土人情。 距成吉思汗陵园东西1公里,又有成吉思汗敖尔敦(行宫),这是仿照成吉思汗1206年即大汗位时的行宫布局而建造的,人们又叫它“元代村”。行宫由迎宾牌楼、大宫门、金顶大帐、左右侧殿、选汗高台、射猎场、赛马场等部分组成。
塞外名寺五当召
出包头市区向北行50公里,在连绵起伏的大青山深处,有一座气磅礴、规模宏大的藏式喇嘛庙,这是闻名海内外的五当召。它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齐名,是我国喇嘛教中的三大名寺之一。五当召有蒙、汉、藏三个名字。“五当召”是它的蒙古名,蒙语“五当”是柳树的意思,“召”就是寺庙,藏名“巴达格勒”意为白莲花;“广觉寺”是它的汉名是由乾隆皇帝亲赐。五当召有许多古老而具特色的习俗,最吸引人的是 这里的庙会。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全寺的喇嘛在苏古沁殿念“嘛呢经”,庙会活动五花八门,跳鬼是其主要活动之一。
漠南第一召
明万历年间,土默奉佛教。于1579年建成,阿拉坦阿汗晚年开始赐名为“大召”,“大召”,蒙语叫“伊克召”。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最早、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召庙当数大召。它是漠南各召庙之首领,又是漠北、天山北一带修建召庙的样本。召内现藏600年前珍贵的《甘珠尔》经百部;殿内雕塑、壁画光彩照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大召交街北端,它是封建上层人士供奉香火的寺院,为历代封建主所重视。从南到北,由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经堂、佛殿、九间楼以及东西配殿组万里呼和浩特市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
大窑文化
“大窑文化”遗址是呼和浩特市东郊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总称。内蒙古文物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并挖掘出数千件人工打制的石器、石片,经研究,它经历了从四五十万年前到距今一两万年前的漫长岁月,记载着整个石器时代极为丰富的历史。
辽太祖陵
位于巴林左旗境内,埋葬着辽朝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公元928年,辽太祖在东征途中驾崩,皇后述律氏主持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祖陵。祖陵由陵区和奉陵邑祖州两部分组成,陵区十分独特。由山门而入,四周群峰环抱。从里向外看,山门又象封闭一样,踪迹皆无。作为皇陵,可谓天设地造,独一无二。祖陵以其旖旎的山光水色和历史人文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人们在瞻仰一代枭雄的丰功伟业之时,又可在美妙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限乐趣。辽庆陵,座落在巴林右旗北部,是辽圣宗、兴宗和道宗的的陵寝。庆陵所在的庆云山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主干上。山势雄伟,森林密布,溪流纵横。三座皇陵依山就势,因峰显形,将巨大的山势和王者气概有机地融为一体,以表现皇帝至尊无上的主题。辽怀陵,建在巴林右旗境内一个袋状山谷之中,眺望谷内,云遮雾障,古木参天,溪流潺潺,宛若人间仙境。怀陵对面的山峰呈卧龙之状,观之似龙首微翘,龙目圆睁,龙须飘然,龙脊起伏。似乎随时都会腾空而起,跃然苍穹。怀陵是由奉陵邑、内陵区和外陵区组成的大型陵园,辽太宗和辽穆宗长眠于此。
昭君墓
民族团结的象征昭君墓,亦称青冢,西汉王昭君(王嫱)的陵墓,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自愿充当的亲使者,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昭君出塞和亲以后60年间,汉与匈奴两个民族和睦相处,王昭君也因此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呼清公路9公里西侧大黑河南岸,一座人工夯筑而成的大土丘,高达33米。如今,这座古墓巍峨高耸,四周芳草茵茵,花团锦簇,丛林叠翠,亭台雕塑新颖别致,被视为民族团结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