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景点介绍作文
Ⅰ 宣化鼓楼作文500字
今天爸爸带我去参观了宣化博物馆,使我见识到了许多的名胜古迹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们买票后,首先去了一厅。进入屋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缩小比例的模型城池,旁边写着六个大字——宣化明请城廓,反映的是宣化明清时期的城市轮廓,以及当时的各种古城建筑。里面有文清宫、玉皇庙、米市街……。再往里是百姓安居的地方,旁边则都是城墙。以及东、南、西、北四个不同方位的城门。
再往里走,就是一排排陈列文物的橱窗了。就见其中一个橱窗里陈列着一个和足球差不多一样大的蛋。看了下边的文字介绍,才明白这是远古时期的鸵鸟蛋,在2004年刚刚出土。接下来,又看到的是古人们利用武器捕捉野牛时的情景,而那时野牛的角,足有一只猪的大腿那样粗。而其中最让我感到好奇的是里面介绍的翁葬——就是用2、3片较大的陶瓷作成翁棺,里边是空的,把死了的婴儿或小孩放进去,然后再埋在地下,大多都埋在居民户附近。爸爸在一旁聚精会神的看,而我却在走马观花。不一会儿,就到了二厅,走着走着一个貌似木乃伊的木头小人把我迷住了,仔细一看介绍,原来是古时候的夫妻死了后合葬存放骨灰的东西。后来,我又看到了一个被箭射中的战俘的头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来到了第六厅,第六厅主要介绍的是解放以前的落后面貌以及当时的火车、汽车等和改革开放以后宣化的新发展和新变化。
Ⅱ 侗乡鼓楼的作文400字
考场作文写作技巧(开头技巧和结尾技巧)
中考作文开头技巧集锦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提炼中心,完整结构,吸引读者。它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令阅卷者倦处生神。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因此,作文时多花费点时间、多动点脑筋,写个好的开头,是十分必要的。请看来自中考满分作文的精彩开头:
1.落笔入题,总领全篇
例1.小时候,对印在连环画、贺卡上那些“挥着翅膀的孩子——天使”爱得痴迷。那纯洁的,绒棉似的白翅膀是一切美好的象征,它装饰着我儿时的梦。(重庆满分文《白翅膀装饰着我的梦……》开头)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交代自己喜欢白翅膀,并用“它装饰着我儿时的梦”既照应文题,又领起下文。这种开头能给人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的感觉。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序引题记,醒人耳目
例2.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叶子。(重庆满分文《翅膀,落在天上的叶子》题记)
这个题记采用比喻的方法来揭示“翅膀”和“叶子”的关系。“翅膀”和“叶子”怎么可以划上等于号呢?这个疑问,犹如一个谜团,一下子勾起阅读者的好奇心,只有当你读完全文才知道这是一篇“丑小鸭变成小天鹅”翻版的童话故事,作者用一个落叶代替“丑小鸭”,写他的无悔选择,写他的执著梦想,写他的美好心灵,新颖独到,让人耳目一新。
3.写景烘托,渲染心情
例3.又是炎夏了,开始有知了叫了。(北京满分文《动力来自那双眸子》开头)
这篇文章不落别人窠臼,独辟蹊径,从小处切入,从一双具体可见、可感的“眸子”切入,来写一位数学教师的目光情感的传达,给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所带来的阳光般的温暖和突飞式的进步。此处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既渲染了特定的气氛,衬托了人物的心情,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巧用对比,说明问题
例4.早晨8点刚过,一位怒容满面的妈妈就扯着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孩推开了张教授办公室的门。一进门,妈妈就开始向张教授数落孩子的不是。而那个男孩似乎满不在乎,总是抬着头看天花板,身体还在不停地晃动着。时不时的还回上一句表示反对。(山东莱芜满分文《其实并不是这样》)
文章开头大肆渲染母亲眼中孩子的“不好”,可到了教授那里,教授反而轻易地就指出了孩子的“优点”,这样的对比,只能说明一点,其实并不是孩子不好,是“母亲”的眼光有问题,教育孩子的思想有问题。
Ⅲ 作文家乡的古建筑鼓楼永昌
永昌抄,算数的应该是去袭过两次了。
永昌的标志是只牛,一只劲头十足的牛,这牛,也像征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不屈的精神。永昌地处河西走廊地区,现由金昌市管辖。永昌是河西古镇,虽然历史我知之不多,但是却能深切地感觉得到这片土地所蕴藏的历史韵味。永昌我知之所有名的游玩去处有三处,一是钟鼓楼。钟鼓楼大概成为西部一些城市所必不可少的建筑物了。匆匆一眼而已,未及细看,且不多说。二是北海子公园。公园为中心公园,虽未有一些特别奇特之处,却是这边人民唯有的休闲之地,玩的有趣的是其露天旱冰场,及一柱不高的土塔,其余平平。三是西武当。西武当在市区往后走。武当山名气大,西武当虽未及武当之盛名,却自有其风味。我是当时与同班同学一块去游玩,沿山有路,间有凉亭,上上下下,竟不觉累。至顶,名为玉皇顶,一眼望去,各中风景尽收眼底。想起那天,去也是高兴而来,尽兴而归呀。
Ⅳ 家乡的鼓楼怎么写作文
家乡的鼓楼_250字
我的家乡从江,是一个山青水秀,物产丰富的地方。
我的家乡有世专界上最属高的鼓楼。鼓楼外形像个宝塔,它的中间是由四根千年大树支撑,三个小孩都抱不过它,外面由八根稍微小点的树支撑。鼓楼的中间还有一个用石头砌成的火塘,四周有木栏杆和给游人休息的长凳子。鼓楼里面还有一个木楼梯可以爬上去的。鼓楼第一层的上面还有许多苗族,侗族的画。鼓楼共有二十九层,最高一层的顶部还有一个宝葫芦,它象征着寨子的吉祥平安。鼓楼的每一层,还有翘起的几个角,它们都是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鼓楼的外面有个大广场,还有许多的健身器材可以给人们锻炼身体,四周种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空气也非常好。
我爱家乡的鼓楼,它真雄伟啊!
Ⅳ 鼓楼区的著名景点
鼓楼
开封鼓楼、钟楼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钟楼在鼓楼广场原鼓楼的位置上,鼓楼在“拆楼口”即省府西街眼科医院门前,通向迎宾路口的位置,东西对称,在一条线上,十分威严、齐整。明代后期,钟、鼓二楼上的钟与鼓互相调换,钟楼改为鼓楼,鼓楼改为钟楼。到了清代,钟楼已经破损、坍塌,康熙十年(1671年),钟楼被拆掉,从此开封就没了钟楼。拆下来的砖瓦、木料在大相国寺内建了藏经楼。
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时毁于战火,只剩下了一个基台,于1976年拆除。2013年10月16日,开封鼓楼重建工程圆满结束,鼓楼重新屹立在开封这片大地上。
开封中兴寺
开封市鼓楼区中兴寺位于开封市鼓楼区茶庵,开尉路西侧。现存天王殿三间、正殿三间等建筑。史料记载,该寺始建于隋唐期间,武则天称帝时,有僧十人,向武则天献<大云经疏>,内称武则天是佛菩萨化身。武后十分高兴,将经卷颁行天下,改年号为“天授”,并赐名为“大云寺”。唐中宗李显复唐,中兴唐室,又将大云寺赐名为“中兴寺”“为国行道”。三年后李显又将“中兴寺”赐名为“龙兴寺”。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九七六年)赐名“太平兴国寺”。并诏令寺内增设译经院,成为官设译经机构,是中国最早的官方译经机构之一。译经院后改名为传法院。为北宋朝廷主持佛典翻译、训练译经人才、刊印藏经之所在。至明朝改为护国寺,寺院规模宏大,占地甚广有五顷寺之称,其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在历史上影响较大。
龙亭公园
开封市鼓楼区龙亭是古城开封的一个著名游览点,也是开封文物古迹的一个代表。其实这不是亭,而是建筑在一座高达13米的巨大青砖台基之上的殿堂。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作为北宋王朝的都城达167年之久。当时的宋京极为繁盛,宫殿建筑很辉煌。可惜金人侵占开封时,宋皇宫建筑大部分被烧毁了。
在过去皇宫遗址上只留下了龙亭这座建筑物,而这座龙亭却是清代所建。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从地面到大殿有72级台阶。台阶中间是雕有云龙图案的石阶。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栏围绕。大殿是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游人登上平台,入殿观看陈列的文物后,可以在石栏前眺望开封古城景色。龙亭前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道旁有两个东西对峙的湖,东为潘湖,西为杨湖。龙亭,潘、杨两湖,以及龙亭后面的假山花园,都辟为龙亭公园。从龙亭前的大道,过潘、杨两湖,再往南,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两旁店铺林立,这条大道历史上是一条宽阔的御道。
清明上河园
开封市鼓楼区清明上河园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堪称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的<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该园占地面积500余亩,其中水面150亩,拥有大小古船50余艘,各种宋式房屋400余间,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宋代古建筑群。清明上河园作为集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趣味娱乐旅游和生态环境旅游于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突出体现了观赏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和情趣性等特点。
天波杨府
开封市鼓楼区天波杨府位杨家湖畔,东依北宋皇宫遗址龙亭风景区,西临中国翰园碑林和清明上河园。占地2.6公顷,是为纪念和颂扬北宋忠臣杨家诸将业绩,于1994年重建的一座仿宋园林楼阁建筑。据史书记载,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因位于京城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为表示对杨家世代抗辽报国的敬仰,宋太宗赵光义曾下御旨:经天波府门,文官落轿,武官下马。杨业为国捐躯后,改为家庙,名曰“孝严寺”。
历经多次毁复,至民国废于日军战火。新建的天波杨府由东西中三个院落构成。中院为杨府主体建筑,依次建有大门、照壁、钟鼓楼、过厅、天波楼、东西配殿、后殿、回廊。陈展有杨家将群塑、佘太君庙、杨家兵器等大量实物资料。西院为杨家花园,由亭、台、假山、小溪组成。东院是校场,为杨家操戈练兵演武之地。设有点将台、帅旗、马厩等。
延庆观
延庆观位于包公湖东北部,是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宫观。建于元太宗五年(1233年)。原名重阳观,系为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吉吉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延庆观。现仅存玉皇阁部分。玉皇阁高13米,坐北朝南,采用仿木结构,均用砖砌成。外观下阁上亭,上圆下方,是一座集蒙古包与阁楼巧妙结合,具有元代风格的建筑。阁内供有真武铜像一尊,亭内为汉白玉雕玉皇大帝像。新修建有东西道房、三清殿等,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甘会馆
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市鼓楼区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达后裔的府第旧址上,以砖、石、木雕艺的三绝誉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会馆又称同乡会,是旧社会都市中同乡或同业的民间性团体。会馆之名始见于明代,清。会馆多是外省官僚士绅的组织,在商业城市,则是外地工商行帮的机构。开封的山陕甘会馆建于清乾隆年间。明末的崇祯十五年,黄河水患,汴城被淹,直到清初,开封城仍是废墟一片。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到乾隆年间,开封日渐繁华,南来北往的客商纷至沓来。起初是山陕两省的富商为扩大经营,保护自身利益筹结同乡会,后又加入甘肃籍商人,遂名山陕甘会馆。
包公祠
开封包公祠,它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城内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开封府
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开封府”,位于开封鼓楼区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
Ⅵ 一篇五年级描写南京名胜景点的作文
曾被誉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曾经辉煌一
时,这里的古建筑非常多。如:夫子庙、中山
陵、明孝陵、鸡鸣寺、紫金山天文台,等等。可
是,在这里,我不描写这些古建筑,我要写写南
京这几年刚刚崛起的新建筑。
南京的新建筑不少,例如:南京最高的金
鹰、鼓楼广场、汉中门广场、红泥大厦以及一幢
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长江二桥等等。这里我
要描写的不是金鹰,也不是长江二桥,而是我最
熟悉不过的爸爸工作所在的大楼——华泰证券这
所大楼。
这幢大楼位于南京最繁华的地区——新街
口。这幢大楼是欧美风格,楼的外表贴着一层咖
啡色的大理石,我听了心想,人们在造这幢造型别致的大楼
的时候,一定动了一番脑筋吧!这幢楼的顶端是
尖的,好似一幢钟楼,远远望去,就象一个大吊
钟耸立在市中心,随时随地地告诉人们时间,不
过,这也挺相似,因为这里面的叔叔阿姨都是从
事金融方面工作的,人们不是常说:“时间就是
金钱吗?”
走进大楼,明亮的灯光照得我的眼睛,有点
儿花,大厅里装潢得富丽堂皇,首先映入我眼帘
的是一台电脑,你可以通过电脑了解华泰证券的
一切,左斜角是服务台,你可以在那里咨询,再
往里,你可以发现一组沙发,沙发中间摆着一些
报纸,继续走,你便到了电梯间,那里有6个电
梯,供你登上任意层楼。电梯来了,我坐上了电
梯,按了23,电梯飞快地向上行驶,23楼到
了,我向左拐,那里是一个大办公室,我爸爸在
这里面的一个小办公室工作,这里的叔叔阿姨都
专注地看着自己桌子上的电脑,观察着股票行
情。整幢大楼都体现了现代建筑的风格,蕴涵了
现代气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已经迈进了21世
纪,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高科技的东西
在不断的涌现,电脑已经不算什么。如果说克隆
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表,那
么,建筑业的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不也是我们
这个时代的体现吗?
Ⅶ 作文《名胜古迹——户县钟楼》450字
陇西是我的家乡。抄别看它小,袭但是又有许多名胜古迹。现在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讲我的家乡雄伟的大楼——钟楼吧!
钟楼位于陇西县城中心,应其楼上有四口大钟,每日风吹即响,故称钟楼。据说那四口钟,每一口平均要重400斤,那钟楼又被人们称做“威远楼”。
钟楼的底座为正方形,石砖砌成,楼为砖木结构,三层青绿色的屋檐的四角上翘着,上边刻有八只精致的木雕小兽,十分逼真。檐上檐下,有古铜色的木雕惟妙惟肖。楼层之间的红柱,红色的门扇与黄色的墙壁搭配在一起,显得很漂亮。
钟楼最妙的要数楼顶的狮子上巧夺天工的渡上了一层极薄的金箔,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远远望去,钟楼古朴,庄重,宏伟,壮观。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威远楼。你们家乡有这么宏伟的鼓楼吗?有机会来看看吧!
甘肃定西陇西县陇西县实验小学六年级:李博
点评:小作者按照顺序介绍了鼓楼的外形,抓住了鼓楼最有特点的地方来写,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用词丰富,如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等。建议,作为描写名胜的文章,可以适当介绍名胜的历史或者是简单介绍故事,在介绍具体的事物的时候,应抓住事物的颜色、形状、动态等做具体描摹,这样,笔下的景物才具体可感。
Ⅷ 2016年鼓楼南北街的作文
你好
早上五点,我们坐上旅游车出发了。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跑着,一版座又一座的权山从我眼前掠过,山上树木茂盛,山下绿草如茵,偶尔有几座吊脚楼零星地掩映在绿树丛中,好美啊!
经过八个小时的旅途奔波,我们来到了三江鼓楼。三江鼓楼是侗族鼓楼之最,它高高地耸立,共二十七层。听导游阿姨说:侗族鼓楼的层数都是单数,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四边檐角上都有龙,表示我们是龙的子孙后代。鼓楼的墙脚刻有许多图案:纺纱的、织布的、染布的;犁田的、耙地的、收割的;跳舞的、吹芦笙的等等,画面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当导游阿姨说这么雄伟壮观的鼓楼没有用到一个铁钉,全部是用木头互相支接时,我就非常佩服侗族人民的高超技术。
鼓楼前是一个小广场,它是用鹅卵石铺成的,上面拼有鱼、马、铜钱、太阳等各种形状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导游阿姨说,这个广
满意请采纳
Ⅸ 描写鼓楼大钟亭的作文,300~400字左右
北京的八角游乐园
署假的时候,爸爸让我的大姑领我去北京旅游。
爸爸给我大姑5000元钱带我去北京玩10天。我们坐上火车,来到哈尔滨,又从哈尔滨坐火车来到了北京。
北京,可真大呀!第一天去的是八角游乐园。那时,我大姑父还在北京工作。是大姑父领着我们去的八角游乐园。八角游乐园可真大呀!玩的项目很多,那么多的项目,我大姑和大姑父都领我玩了。
我们第一个玩的就是水上飘流。那是一条水流很急的河。我们坐在一个皮筏上,顺流而下,在山谷里飘到这边,飘到那边,很好玩呀。 第二个玩的东西是滑翔。天空中有一条滑道,给我穿上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工作人员一推我,我就在天空中滑翔了。也很好玩。
第三个玩的东西就是转轮。刚开始它转的很低,后来越转越高,越来越高,最后转到了最高点。玩完我东、南、西、北都不分了。第四个玩的东西就是瀑布飘流,坐在一个小船上往山谷里飘,飘到了瀑布那里,一下子掉了下去。真是太吓人太惊险了。第五个玩的东西就是一种很特别的电影,走到里面去,坐好了,系好安全带,就开始放电影。放电影的时候,椅子也跟着动,似乎一切都真的发生在身边。真是太吓人了。
我在北京的八角游乐园不止玩了这几个,还玩了许多东西,都很好玩,我喜欢北京,特别是八角游乐园。
Ⅹ 描写临汾鼓楼的作文
世传民谚:“平阳府有座大鼓楼,半截子插在天里头.” 坐落在临汾市区的大中楼,俗称鼓楼,龙盘虎踞,冲大而立,以其高大雄伟著称于世.千百年来,邑中父老引以为荣,外地游客有口皆碑,此楼实堪为帝尧故都古老文明的象征.大中楼因建于东、西、南、北四街的中心而得名.其基座乃正方形,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四向券砌门洞在其基座正中十字相交.
诸州置楼悬鼓,自崇始也.”李崇是北魏末山东兖州刺史,既然北魏从山东兖州开始,州州兴起了建鼓楼,那么作为晋州治所的平阳,于北魏始建鼓楼亦有可能.据史学界专家考证,平阳鼓楼有金代改建取名钟楼之说,现在的大中楼上亦悬有金明昌七年(1196)铸造的1口大铁钟.以此推断,此楼最晚建于北宋时期.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的发展,鼓楼的作用逐渐由防盗变为报时之用,且因鼓楼均建于城市中心,可发挥人文景观的作用,因此毁而复修次数越多,建筑形制便愈壮美.据方志和碑碣记载,在历史上临汾鼓楼共修过7次.自金改建往后,直到民国22年(1933)由各界人士捐资兴工,使鼓楼又恢复了原貌.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徐向前司令员率部包围了临汾城.在城内顽守的阎军,不顾市民的反对,将修复仅15年的鼓楼强行拆毁.自1984年9月至1987年5月,临汾市成立修复鼓楼委员会,按明代风格重新修复了鼓楼,并恢复了明代对鼓楼的称谓——大中楼.新修大中楼的门厅匾额,基本上选用了明清时的原有匾词.三层东、南两面“太行形胜”、“云天咫尺”由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西面“望于姑射”由前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作书;北面“窗宿斗牛”由军内著名书家李锋挥毫;二层4块门匾,东面“紫气东临”出自洪洞籍全国著名书画家董寿平老先生之手,西面“襟山带河”出自蒲县籍革命老干部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笔下,南面“乾坤楼阁”为大书法家舒同先生之作,北面“声和击壤”乃全国政协副主席、佛学会会长、大书法家赵朴初所书.真是:名人名匾悬名楼,尧都盛誉传九州.
门洞上方各镌有石雕匾额,依其四面分别为“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这一组按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原刻复制的匾文,苍劲古朴,概括了平阳府的重要地理位置.大中楼基座的东西两侧,均建有石阶门楼.登40级台阶,可上到近10米高的台坪,并由此入一厅,上二层,俯瞰全城.楼阁乃木构巨制,为二层、三檐、四级滴水,十字歇山顶明式建筑,总高43.75米.支撑两层楼阁的12根通天大柱,直径均在一米左右.游客睹之,无不惊叹:“非皇家殿宇无以比!”一层厅顶为天井式彩绘格板,精工描绘了孔雀开屏、祥龙盘旋的民族传统图案,金碧辉煌,犹如宫殿;二层梁架拱顶,形如八卦藻井,四壁皆为格棱窗,棱窗上部的木格部位,以帝尧传说为主,描绘上古故事60余幅:或尧王访贤,或大禹锁蚊,或许由洗耳,无不色彩古雅,笔墨传神.二厅外有回廊,出厅凭栏四顾,临汾之山光水色尽收眼底:鸟瞰市内,大街小巷姹紫嫣红,花果城中铺锦绣;放眼郊外,远山近水叠翠流碧,麦棉乡里溢金银.难怪登楼游客无不感慨地说:“不上大中楼,白来平阳游.” 大中楼究竟始建于何代,尚无文献确证.据《北史·李崇传》记载:“兖土多劫盗,崇令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便尔擒送.
现在的大中楼是临汾市举办出土文物和书画展览的场所.自1987年5月竣工之日起,市博物馆把在历史上曾3次出土的铁卧牛陈列于三层大厅的正中.临汾号称卧牛城,易守难攻,自古兵家纷争.这尊铁卧牛历尽沧桑,锈迹斑斑,千百年来静卧城墙之中,耳闻争斗之声,尝尽人间苦难,今逢盛世,得见天日,高居崇楼,接待游人,展现着尧都平阳丰富灿烂的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