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度假
A. 聊聊海南陵水的清水湾的美景有哪些
陵水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县内居住有黎族、汉族、苗族等多个民族。陵水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拥有南湾猴岛、吊罗山森林公园、分界洲岛、清水湾、椰子岛、麦迪卡斯水乐园等多处著名景点。陵水香水湾的沙滩是银白色的,本身海湾的形状就是弯弯的半圆形,在覆盖着银白细软的沙粒,海水清澈见底,从远处看海水和天仿佛连成一片,身处其中让人傻傻分不清现实与梦镜。
B. 从昆山驾车去海南陵水清水湾度假,晚上不开车住宾馆休息,中途如何安排比较合理
可以下载手机软件,美团外卖嗯,在上面搜索附近的宾馆或者旅店嗯,这样的话会比较方便的搜索到,而且住宿条件我觉得相比于在车上应该会更加的舒适
C. 海南乐东和陵水哪个更适合居住
两地都是北纬18度以南,冬季气温都比较温暖,陵水房价较高,现在好像回仅次于三亚了,开发的比较早,答外地人口相对多一些,乐东现在随着海南总体房价的升高,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对象。
但是总体配套开发等不如陵水,不过价格要便宜不少,具体情况还要看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对环境的喜好决定,因为两地的外来人口是不同的,本地人文也不同,好好考察一下吧。
D. 海南陵水属于什么区
陵水是海南的自治县,不属于某个区。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8°22′~18°47′、东经109°45′~110°08′。东濒南海,南与三亚市毗邻,西与保亭县交界,北与万宁市、琼中县接壤。陵水县是个以黎族、汉族、苗族人口居多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市县。
陵水县境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海榆东线公路和东线高速公路均从陵水县境内穿过,北距海口197公里,南距三亚65公里。辖11个乡镇、114个村委会、611个自然村,境内有2个国营农场和吊罗山林业公司。
(4)海南陵水度假扩展阅读:
1950年4月28日,陵水全县解放。1950年5月1日,县民主政府改称陵水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南行政区。1954年1月,原属海南行政区的陵水县划归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
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同年7月1日,陵水县人民政府改称陵水县人民委员会,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
1958年11月,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陵水、崖县、保亭三县并为榆林县,因地名重复,次年2月改称崖县,隶属海南行政区公署。
1961年6月1日,陵水从崖县分出,恢复陵水县建制。1962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恢复建制,陵水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7年12月,陵水县改称陵水黎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此期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销,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1988年4月,海南建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海南省。2000年至今,陵水建制未变,仍属海南省。
E. 清水的海南省陵水县清水湾
基本概况
清水湾位于陵水县东部沿海,跨越英州、新村两个乡镇,涂滩狭长,海岸线长约12公里,是1993年3月海南省政府批准的《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一城两区”赤岭景区中的滨海旅游景区,也是陵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旅游开发景区,景区东邻海南十大景点之一的南湾猴岛及新村港,南与赤岭景区相连,旅游度假地理位置较好,具有巨大旅游开发价值。
风景绝佳
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部,距东线高速路英州出口4.8公里。与土福湾一衣带水,南临三亚海棠湾和亚龙湾,北眺南湾猴岛,地跨新村、英州两镇,海岸线长达12公里。
风光指数清水湾风景绝佳。可同时观赏到清水、白沙、奇岭、怪石,最奇妙的是,其弧形海岸一半是礁岩,一半是沙滩,集合了海南东西两地截然不同的景观。
国际地位
北纬18°,世界上最美的一条纬度,它把夏威夷、迈阿密、加勒比海、巴厘岛……这些光听名字就能浮想联翩的地方串联了起来,而在中国的海南,这里有最清澈的海水,清水湾也因此得名。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海水一点也不比亚龙湾的差。据当地人说,清水湾的海水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海洋水质标准,能见度高达25米,沙滩平缓涉水200米远,水深也不过2米,是世界顶级的天然海滨浴场。由于海沙极细腻,走在沙滩上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唱歌声”,被誉为“会唱歌的沙滩”。一位外籍专家称,世界上只有三个地方拥有这样的沙滩:美国的夏威夷,澳洲的黄金海岸,还有就是中国的海南清水湾。
发展记实
背靠群山,湾抱大海。
清水湾之美正逐渐为世人惊艳,但湾内的跑马圈地由来已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清水湾作为旅游景区,1.2万亩土地全部出让给数十家企业。景区内几乎没有农田,全部属于闲置用地,附近的村庄也少,开发起来相对单纯。但很多企业交了定金圈地后就一走了之,开发之事成纸上谈兵。
而后,清水湾土地经处置由政府无偿收回。
2000年,陵水重新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把清水湾建设用地全部修编为农用地。当时,陵水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海洋产业。一时间,高位池养虾蜂拥而上。
2005年,陵水重新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又将清水湾修编为旅游景区。
此时,沿着清水湾绵长的海岸线,虾塘已星罗棋布,随处可见水泵、抽水井和排水管。当时,县国土环境资源局有一组数字:清水湾共有542口虾塘,养殖水面面积达3296亩,几乎占陵水虾塘数量的三分之二。
被撕裂的沙滩,并未影响清水湾的美丽。稀缺的热带海岸线,引来了投资商们惊喜的目光。香港恒基集团、三亚银湾公司等,都曾有意开发清水湾。
清水湾旅游开发项目土地开发面积约2万亩,其中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主开发商,将开发15000亩土地,开发年限为10年;其余约5000亩由陵水县通过招商进行开发。
风雨之后的清水湾,期待美丽绽放。
F. 海南陵水县属于哪个市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不属于市,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海南省。
1987年12月,陵水县改称陵水黎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此期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销,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1988年4月,海南建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海南省。2000年至今,陵水建制未变,仍属海南省。
陵水黎族自治县辖2个乡9个镇: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隆广镇、三才镇、光坡镇、文罗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8°22′~18°47′、东经109°45′~110°08′。东濒南海,南与三亚市毗邻,西与保亭县交界,北与万宁市、琼中县接壤。
(6)海南陵水度假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民国十年(1921)后,陵水县先后归属琼崖善后处、琼崖绥靖委员会公署、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委员公署海南特别行政区。1927—1931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建置4年。1945—1946年成立陵(水)、保(亭)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置2年。1948—1950年4月成立陵水县民主政府。
解放后建置 1950年4月28日,陵水全县解放。1950年5月1日,县民主政府改称陵水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南行政区。1954年1月,原属海南行政区的陵水县划归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
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同年7月1日,陵水县人民政府改称陵水县人民委员会,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1958年11月,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陵水、崖县、保亭三县并为榆林县,因地名重复,次年2月改称崖县,隶属海南行政区公署。
1961年6月1日,陵水从崖县分出,恢复陵水县建制。1962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恢复建制,陵水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G. 你去过海南陵水的清水湾吗你认为值得一去吗
还没去过,不过听说那里很漂亮,值得我们一去。三、清水湾还是值得一去的。到海南旅游需要注意做好防晒工作,因为这里紫外线比较强,稍不注意就容易备晒伤,出门带好防晒霜和太阳伞。进入景区需要保护好自身的人生和财产安全,照顾好自己的小孩,不要损害景区内的公共设施和设备。并且需要注意景区内的公共环境和卫生。
H. 有没有人去过海南陵水的香水湾酒店呀!!!
我去过香水湾海上的中国院子酒店,是坐的动车到陵水站,然后到酒店,大约专15分钟属吧,还是便利的。
到达酒店后,比较惊喜,院子内环境很独特,有点远离喧嚣的感觉,是复古的建筑物,据酒店管家说,是商周建筑群,以及战国城邦。
我很喜欢这有几个原因:
随手拍,都是大片的感觉,独特的建筑风格,让每张照片都有惊喜
我们当时一家人去的,4个大人,加一个3岁小朋友,住的二居别墅,有很宽敞的院子,孩子可以玩耍,院内还有泳池,惬意得很。
离海边特别近,而且这里的海人不多,不像三亚的海,下饺子一样。
还挺怀念的,下次再带家人去。度假是不错的选择。
I. 海南哪里适合养生,度假,养老
陵水最好,没有三亚的喧嚣,地处北纬18度黄金海岸线上,是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有发展前景!七彩的海水,令人心旷神怡!是养生及度假的最佳选泽!
J. 陵水有什么好玩的
陵水好玩的地方有分界洲岛、南湾猴岛、清水湾、椰田古寨。
一、分界洲岛
分界洲岛是国内最早开放的无人居住的海岛旅游区,这里景色非常优美,令人流连忘返,同时这里海水清澈干净,沙滩松软细白,自然环境保护得非常好,比起三亚市的几个海滩、海岛,这里拥有更为完整而美丽的海底风光,上岛就可以感受到这里海水的清澈,俯身即可清晰地看到海参、螃蟹等海洋生物,在海洋剧场还可欣赏到精彩的海豚表演。
四、椰田古寨
椰田古寨位于陵水县英州镇,这里主要聚集着黎族和苗族,小伙伴们可以在这里感受两族的传统文化,景区内的建筑既有黎族的金字屋、船形屋和寮房,又有苗族的吊脚楼。而这里的居民更是身体力行地展现着黎苗族的文化习俗。凉棚内有阿婆在织黎锦、粮仓边有阿公在编竹篓。
(10)海南陵水度假扩展阅读
旅游注意事项
1、爬山等户外运动带好必要的措施。
2、带好必需应急药品,比如创可贴,退烧药等。
3、酒店住宿的话,最好带好生活必需品,可以在淘宝上买一次性毛巾,床单等;观察一下逃生通道位置,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