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去的小镇
① 莎士比亚的生平简介和主要事迹
一、生平简介
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1601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
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
二、主要事迹
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而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 ,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
19世纪末 ,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 ,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
二十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今天很少有人谈乔叟、维吉尔、甚至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
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这一推测看来不无道理。
三、主要作品
1、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or,What You Will)
2、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哈姆莱特)(Hamlet,Prince of Denmark)、奥赛罗(奥瑟罗)(Othello,the Moore of Venice)、李尔王(King Lear)、麦克白(The tragedy of Macbeth)
3、正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
(1)一生必去的小镇扩展阅读
一、莎士比亚的故事
莎士比亚曾发现其二女婿 Quiney有婚外情,并使其他女人怀孕。并因此导致其夫妇二人被逐离教会。对此,莎士比亚颇为不满,并于在1615年3月25日修改了著名的“莎士比亚遗嘱”,只给女儿Judith300英镑的遗产份额,相比其大女儿,莎士比亚对次女显得异常吝啬。
在修改后的遗嘱中,把其二女婿 Quiney完全剥夺了莎士比亚产业承继权利。之后,莎士比亚把大部分财富留给了其长女一家。只留给其妻一张“次好”的床。
二、莎士比亚作品的内容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该剧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
《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不仅彼此相爱,而且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他们的爱情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
不怕做赎罪的羔羊,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从这个意义上称这出戏是乐观主义的悲剧,也就是人们惯说的悲喜剧。
② 如果一生只能去一次法国,那么必去的地方是哪里呢
必须去的就是埃菲尔铁塔,因为世界闻名,可以前去一睹它的风采,百闻不如一见,可以真实的去看一看他的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