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度假景点 » 白石山景点介绍

白石山景点介绍

发布时间: 2021-01-02 12:22:37

❶ 白石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

该栈道位于白石画廊的双雄石至飞云口绝壁栈道1.5公里处,2014年5月回10日开建。据河北新闻网消答息,从涞源白石山景区获悉,目前国内最长最宽、海拔最高的悬空玻璃栈道建设已进入尾声,预计2014年9月中旬对外开放。
国内最长最宽悬空玻璃栈道,位于保定涞源县城南15公里处白石山景区,全长95米左右、宽2米、海拔最高达1900米。白石山玻璃栈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3.2厘米厚的双层夹胶玻璃与不锈钢龙骨架巧妙结合,每平方米承重达1000公斤,为游客游览风光带来别样体验的同时保障安全。
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景区“国内最长悬空玻璃栈道”建成并向游客开放,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景区日均接待量达3万人次,远远超过接待能力。由于景区摆渡车、索道载客能力有限,致使部分游客长时间滞留景区入口。
2014年09月24日,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景区“国内最长悬空玻璃栈道”建成并向游客开放。

❷ 白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点景观

在白石山森林公园内有峰林、云海、日出、佛光、瀑布、森林等自然景观,还有明长城和义和团活动遗迹等人文景观。同时公园附近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许多遗址。如白求恩做手术的孙家庄小庙遗址、雁宿崖战役遗址、黄土岭战役遗址。到白石山森林公园旅游即是“绿色之旅”,更是“红色之旅”。 白石山景观齐全,集峰林、怪石、绝壁、峡谷、瀑布、森林、云海、佛光、长城、庙观等景观于一体,地貌奇特,结构复杂,极具观赏游览价值。白石山是我国古代“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被认为是神仙的居所。因为夏季出现云雾机会较多,经常有“佛光”出现。经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等有关部门论证,2001年被国土资源部列入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中。
白石山因山体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上部的白云岩盖层形成于10亿年前的海洋环境;地壳运动使这块白云质大理岩产生了两组以上的垂直节理,在后来亿万年漫长的岁月里,风化作用使垂直裂隙不断扩大,岩层变成了根根柱立的奇峰;而且,这些柱立如林的奇峰又正好伫立在稳固的花岗岩基座上,使得这些又奇又险的峰林在不断的地质运动中能够被保留下来。
白石山最壮观的景致,即是以峰林地貌著称。其核心部位的大理岩峰林是我国惟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是我国峰林地貌的一种新的类型。景区的精华部分,由100多座高低错落、相对独立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2096米,高出周围群山数百米,几乎在涞源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她。白石山高大的山体,奇峰林立,巨壑纵横,断崖峭壁如刀削斧劈,棱角分明,少有曲线,堪称山岳景观中奇与险的代表。中国泛旅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考察白石山后这样评价:“白石山北山南象,平朴中见诡异,雄奇中见秀丽。”黄山公司总经理看完白石山的峰林、森林后认为,“品位极高,独具特色,不可替代,极具开发价值。”许多旅游专家评价白石山:“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张家界之秀。”因白石山其形其韵酷似黄山,故被游人称为“北方黄山”。峰林奇观,深藏在绝壁环绕的峡谷之中,路径艰险。多少年来,人们只能遥望她的高大雄奇,很难接近感受她的壮美。2000年,这里铺设了一条长7000多米,由7000多级台阶及栈道、隧道、索桥组成的步游路,可将游客带入白石山的精华部分。 园内植被分布随海拔变化,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主要植被类型有4个,即(1)落叶阔叶林带,分布在海拔1000—1250米的阳坡和阴坡;(2)杨、桦、栎林带,主要乔木有山杨和桦树,多分布在1100—1500米的阴坡和1250—1800米的阳坡;(3)湿生桦林带,主要乔木以阔叶红桦为主,多分布在1500—1950米的阴坡和1650—1800米的半阴坡;(4)亚高山灌丛带一五花草甸带,以黄花柳灌丛和苔草为主,分布在1800——2096米的阴坡。本区植被分为14个植物群系,他们是:(1)胡枝子群系;(2)山杏群系;(3)绣线菊群系;(4)核桃楸群系;(5)辽东栎群系;(6)白桦群系;(7)黑桦群系;(8)硕桦群系;(9)红桦群系;(10)蒙古栎群系;(11)山杨群系;(12)人工油松林群系;(13)人工落叶松群系;(14)草甸群系。此外,在沟谷中还生长有多种藻类植物,在溪边、阴坡等潮湿地面有很多苔藓植物,特别是在岩石表面及树皮上还有大量地衣生长,说明这里的空气新鲜,没有受到污染。每年雨季,林中有许多野生食用菌,这些野生菌不仅形态各异,颜色和大小也各不相同,成为园内一道特别的植物景观。园内植物种类极其丰富,四季景观多姿多彩。
由于不同种类植物花期不同,使得园内从春季到秋季,季季有花可赏,且花色各不相同,异彩纷呈。春季3—6月,有山桃(粉色)、山杏(粉色)、山荆子(蓝紫色)、蒲公英(黄色)、各种萎陵菜(黄色)、大花溲疏(白色),总体色调以粉白色为主。草花主要为黄色。夏季6—8月,开花植物种类多,花色多、变化大,以大面积的北京丁香(白色)、红丁香(红色)、照山白(白色)最为壮观。更有大量的河北大黄,花大色艳(先粉红色,后白色),景色诱人。此外还有美蔷薇(红色)、东陵八仙花(白色)、有斑百合(红色)、黄花菜(黄色)、木杨梅(黄色)、桔梗(蓝色)、黄花乌头、石竹(红色)点缀其间,色彩斑谰,美丽动人。秋季8—10月,开花植物大多为菊科植物,如翠菊(蓝紫色)、小红菊(粉红色)、狗娃花(粉白色)、紫菀(紫色)、胡枝子(粉色)、黄花龙牙、荆条(蓝紫色)、华北兰盆花(蓝色),构成了蓝、紫、粉、黄一片百花争艳的景观。秋季更有落叶乔木的叶色变化,黄、红、绿参杂,如诗如画,景色醉人。冬季松柏常青,雾淞 、树挂别有一番景致。 石山属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带,主要植物类型有亚高山草甸、针叶林、阔叶林、落叶灌木、山地干性灌草丛及栽培植被等。主要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油松、白桦、红桦、槲栎、蒙古栎、蒙椴、山杨、柳树等;灌木有六道木、荆条、榛子、胡枝子、短序胡枝子、三裂绣线菊、中华绣线菊、美蔷薇、大叶蔷薇、鬼箭锦鸡儿等;草本植物种类繁多,尤以禾本科、菊科为最突出;常见种类有白羊草、苔草、兰刺头、飞燕草等,夏秋时节各色野花竞相怒放,将草甸点缀得五彩斑斓有如天然花园,白石山还有多种菌类植物,如松蘑、云盘蘑等,多为可食菌,味道鲜美。
白石山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油松林多分布在海拔1000米—1500米的阳坡半阳坡,多为人工营造的幼年林。槲栎林分布于海拔1300—1500米的山脊及山坡地带;海拔1400—1900米的阴坡半阴坡生长有茂密的白桦林,甚至有些地段分布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阴坡,灌木林以六道木等为主,在白石顶西北向的阳坡还有成片的红桦林,林相整齐,景观独特,海拔高度1600—1900米,风景价值很高;在海拔1600—1800米的碾盘洼阴坡一带有大面积落叶松林,树姿挺拔,生机勃勃,林下落叶层厚达25公分以上,像地毯一样松软舒服;在落叶松林之上的山顶地带分布有亚高山草甸,植被繁密,种类众多。
白石山植被四季不同,季相丰富,山地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和较大的昼夜温差(可达25℃以上),使得各色野花和秋季色叶格外鲜艳,特别引人注目;悬殊的高差使得白石山春、秋季节颇有“一山兼四季”的味道,山顶与山脚物候期相差15—20天左右,同一季相景观从山顶到山脚出现时间被拉长,尤其是秋季景观的延长,层林尽染,彩若纷披。而不同季相的景观出现在同一时期:山脚早已浓荫匝地,山腰刚是桃花初绽,而山顶阴坡一带还是白雪皑皑……更是显得奇特而富有趣味。

❸ 白石山玻璃栈道主要景点介绍

峰林
白石山最壮观的景致,即是以峰林地貌著称。
其核心部位的大理岩峰林是中国惟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是中国峰林地貌的一种新的类型。景区的精华部分,由100多座高低错落、相对独立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2096米,高出周围群山数百米。因白石山其形其韵酷似黄山,故被游人称为“北方黄山”。
峰林落差可达600米,是所谓“雄”;峰林峥嵘,峭壁陡崖,是所谓“险”;峰林如兽、如塔、如剑、如笋、如仙,鬼斧神工,是所谓“奇”;而夏秋时节,海拔1800米以上(步游路的起点海拔就超过1800米)常常云雾飘渺,云海如梦似幻,若雨后初霁,波涌浪卷,飘渺难当,更是一个“幻”字。
白石山降水较多,植被茂密,涵养水份较多,泉眼多出现于海拔1300米的高度范围内,西麓和南麓的峡谷瀑布各具特色,以西麓十瀑布峡的双龙瀑、飞龙瀑最为别致壮观。长城从白石山北侧逶 通过,长约4000米,大部分敌楼和墙体保存完好,是全国长城中保存比较完好的地段之一。“敌楼修在城墙外”是白石山长城的一“怪”,它反映了长城建筑因地制宜的原则。
拒马源
拒马源泉群面积达6平方公里,泉水淙淙,白杨绿地,山水相映,环境清幽,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水乡风光。涞源县境内泉源多,水量大,已知泉眼102处,流量大于2升/秒的就有30余处,在全国许多名泉相继干涸之际,拒马源泉仍旧汩汩翻涌,是名副其实的泉城,泉中有城,城中有泉,因此可称县级泉城的精品和绝品。拒马源泉的水温基本与外界温差大而雾气蒸腾。因此拒马河是中国北方最长的不结冰的河。现在,白石山下部花岗岩峡谷中的溪流飞瀑、北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及涞源县城中的泉群,一并被划入了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范围。白石山在战国时期,一山分燕赵,在宋辽对峙时期,一山分两国。如今登上白石山巅,北俯田畴,东瞰狼牙(山),南览群峰,西望五台(山),似置身天外仙境,会由衷地生发出“祖国山河无限美“的感慨。
十瀑峡
十瀑峡是花岗岩构造的一条大峡谷,清澈的泉水从海拔1300米处的龙虎泉涌出,溪流跌宕,流连为潭,跳跃为瀑,常年流水不息。落差50多米的“双龙瀑”,第一叠落入潭中,折转90度再次跌落,姿态别致优美,为瀑布中的上品。“飞龙潭”瀑面开阔,散落飘洒,飞珠溅玉。“无声瀑”溪水从石板上滑落,如绸缎一般,亦动亦静,无声无息。十瀑峡花岗岩地貌与瀑布流水,构成了“泉、瀑、石、松”于一体的绚丽景观。山高水急的十瀑峡历来为游人青睐。山北麓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石山长城,是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段之一,毛感知切筑的墙体显现着岁月的沧桑。

❹ 河北涞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特色景点

白石山下部为肉红色的花岗岩基座,中部为白色大理岩的围腰,上部为灰色塔形山峰,红、白、灰三色一体,景观独特。白石山主峰高2096米,鬼见愁高2057米,观日台高2091米,峰多成丛、壁峭、形异。峰壁大都直上直下,有棱有角,陡直壁立,似刀削斧劈。山峰形态各异,有的峰上大下小,有的倾而不倒,有的状如叠块,有的深不可测。在花岗岩分布区又是一种景观,山体浑园雄伟,怪石参天,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白石山的白云质大理岩是白云岩经岩浆炽烤变质而成。白石山即因山体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上部的白云岩盖层形成于10亿年前的海洋环境;地壳运动使这块白云质大理岩产生了两组以上的垂直节理,在后来亿万年漫长的岁月里,风化作用使垂直裂隙不断扩大,岩层变成了根根柱立的奇峰;而且,这些柱立如林的奇峰又正好伫立在稳固的花岗岩基座上,使得这些又奇又险的峰林在不断的地质运动中能够被保留下来。大自然的种种巧合,造就出了白石山雄、奇、险、幻的地貌景观。

白石山十瀑峡中溪水流淌4000米,穿行于山石之间,十瀑连叠不断,瀑上有潭,潭泄成瀑,瀑布水花飞溅。飞龙瀑落差48米,瀑面宽3米,如银河倒挂,声宏如雷,气势雄伟双龙瀑分两级跌下,落差60米,落差大。干旱时,水流细,显的非常秀气;丰水期,银帘高悬,景色诱人。连叠不断的瀑布溪水,在绿色苍郁的植被衬托下,更显出生机勃勃,使游人流连忘返。 “鱼鳞坡”为花岗岩的节理,在风化时呈层形剥落,形似鱼鳞,谷中溪水漫流,晶莹诱人。

❺ 白石山的景点特色

峰多:在不到三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山脊山谷峰多成丛、成簇。
壁峭:直上直下,有棱有角,陡直壁立,如刀削斧劈。
形异:如柱、如帆、如笋、如剑、如人、如兽、如神仙鬼怪。势险:有的上大下小,有的倾倒而不倒,有的状如垒块。
白石山因山体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景观齐全,集峰林、怪石、绝壁、峡谷、瀑布、森林、云海、佛光、长城、庙观等景观于一体,地貌奇特,结构复杂。白石山是中国古代“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因为夏季出现云雾机会较多,经常有“佛光”出现。
“白石晴云“是涞源古十二美景之首,意思是说即使是晴天,白石山巅也会有云盘绕,白石山多云雾是由白石山特殊的地质结构决定的。
白石山的云雾胜境当属雨后初霁:沟谷之中生出烟云,成团成片,接着迅速弥漫,如万床棉絮,将谷壑填平,巨岩似浮岛,奇峰若仙山。
白石山峰云组合,是涞源的第一大美景。空气不断上升并有水气不断补充是形成云雾的条件。东南暖湿气流遇白石山爬升冷凝,并被拦贮在重峦叠嶂、溪瀑众多,水汽不断得到补充,从而极易形成云雾。因北来的气流往往占优势,白石山南的云雾难以越过山脊,往往在山顶上盘旋涌动。云雾在白石山南麓形成后,在东南风的推动下试图越过山脊,冷、暖气流往往在晴云峰一线交锋。随着冷、暖气流强弱的变化,云雾时升时降,时进时退,聚如幔卷,散如蝶飞,奇峰忽隐忽现。尤其是当冷、暖气流强弱相当时,在山脊上方相互胶着,云头壁立,一边阴暗如晦,一边艳阳当空,一线两重天。“风云际会”为白石山一大奇观。

❻ 求白石山风景区旅游攻略

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张家界之秀”,被誉为“北方最美的山”。 白石山坐落在河北西部的涞源县

境内,这里群山环绕,远离都市,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纯净清新的空气,凉爽宜人的气候。暑期平均温度

只有21.7度。
白石山山体高大,奇峰林立,具有良好的天然生态环境。地貌景观独特,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集地

质、科研、教学、观赏、旅游为一体的天然地质公园。
白石山因山体遍布白色大理石而得名,核心的大理岩峰林处于原始自然状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观

赏价值。白石山海拔高,坡度陡,悬崖绝壁,最高峰海拔2096米,拥有我国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是我国峰林

地貌的一种新类型。峰林造型独特,千姿百态。夏季,山中多云雾,云海佛光频现,整个景区可以用雄、奇、

险、幻四个字来概括。
白石山植被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华北地区物种多样性中心区之一。不少专家认为白石山是一个集

“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张家界之秀”的旅游胜地。白石山不仅山奇而且水美,以高山、峡谷、溪流、瀑布

景观为主的十瀑峡景区是白石山脚下的一条峡谷。泉水在峡谷巨石之间流淌,跌宕为瀑,留连为潭,峡谷两侧

山体陡峻,怪石罗列,景观别致。到了晚上,一定要去拒马河源头的白杨绿地间走走,听溪流淙淙,看泽塘遍野

,走在其间,清凉绕体,暑意顿消。

❼ 白石山景区名称由来是怎样的啊

白石抄山景区位于河北省涞源县袭城南15公里处的白石山,又称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因山多,山体遍布白色大理石而得名。
白石山,山体多白色大理石,多为水平岩层的含燧石条带白云质大理岩,石柱顶面沿层面剥落,呈现一片白色
白石山,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最高峰云都峰海拔2096米,素有“北方第一奇山”之称,其风光酷似安徽黄山而被人们称为“小黄山”。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北方张家界”“北方小黄山”。
白石山景观多样,集峰林、怪石、绝壁、峡谷、瀑布、森林、云海、佛光、长城、庙观等景观于一体,地貌奇特,结构复杂,是中国古代“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作为名山的后起之秀,白石山不仅有奇绝的风光,更有近年在国内响誉盛名的全国最高玻璃栈道,是游客“赏奇景”“探奇险”的绝佳宝地。

❽ 白石山景区导游词

白石山景区导游。是一个人呀!可以去实地考察一下。

❾ 白石山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白石山因山体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景观齐全,集峰林、怪石、绝壁、峡谷、瀑布、森林、云海、佛光、长城、庙观等景观于一体,地貌奇特,结构复杂。白石山是中国古代“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因为夏季出现云雾机会较多,经常有“佛光”出现。
“白石晴云“是涞源古十二美景之首,意思是说即使是晴天,白石山巅也会有云盘绕,白石山多云雾是由白石山特殊的地质结构决定的。
白石山的云雾胜境当属雨后初霁:沟谷之中生出烟云,成团成片,接着迅速弥漫,如万床棉絮,将谷壑填平,巨岩似浮岛,奇峰若仙山。
白石山峰云组合,是涞源的第一大美景。

白石山
空气不断上升并有水气不断补充是形成云雾的条件。东南暖湿气流遇白石山爬升冷凝,并被拦贮在重峦叠嶂、溪瀑众多,水汽不断得到补充,从而极易形成云雾。因北来的气流往往占优势,白石山南的云雾难以越过山脊,往往在山顶上盘旋涌动。云雾在白石山南麓形成后,在东南风的推动下试图越过山脊,冷、暖气流往往在晴云峰一线交锋。随着冷、暖气流强弱的变化,云雾时升时降,时进时退,聚如幔卷,散如蝶飞,奇峰忽隐忽现。尤其是当冷、暖气流强弱相当时,在山脊上方相互胶着,云头壁立,一边阴暗如晦,一边艳阳当空,一线两重天。“风云际会”为白石山一大奇观。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