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奇村周边游

奇村周边游

发布时间: 2020-12-17 15:16:07

① 从北京自助游忻州芦芽山、奇村温泉,怎么安排行程

北京开车走京港澳到大同入山西。二广高速到新广武下高速去芦芽山。不建议去奇村,15年以前很红。去河北白鹿或者太原凤凰山庄。网络可搜!

② 忻州有什么旅游景点

忻州主要旅游景点介绍
五 台 山;雁 门 关;赵 杲 观;芦 芽 山;禹 王 洞;娘 娘 滩
杨忠武祠;古城代县;阎锡山故居;奇村温泉·顿村温泉;老牛湾
忻州其它旅游景点介绍:
忻府名胜

忻州明代城楼:忻州城原有四门,城门上均有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 ),由于历史的原因,仅有北城门楼幸存于今。城楼总高28米,宽七间,深四间,四周围廊重檐三滴水(明三层,暗三层),歇山式屋顶,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连接严实。城楼阳面三层高悬一巨大匾额,上书“晋北锁钥”四个雄伟浑厚的大字。整个城楼,红柱蓝瓦,画栋雕梁,富丽堂皇,甚为壮观,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登高俯视,市区景观,尽收眼底。抬头远眺:南倚石岭、赤塘之险,北扼忻口、云中之隘,位居全晋后藩,他当交通要冲,定襄、静乐分峙东西,宁武、雁门环山拱后,既为三关内障,更属四塞要地,由此才知“晋北锁钥”四个大字的分量。以“锁钥”形容山关要隘的只有两处:一是山海关的联语:“两京锁钥无双处,万里长城第一关”;再就是忻州北城楼上的匾额:“晋北锁钥。”然而山海关还经过人为的修葺加工,而忻州则纯粹是自然地貌,更为难得。

元好问墓:元好问墓位于忻州市城南五公里韩岩村西北。元陵砖砌拱形大门门额上书以“元墓”两个大字,系清朝乾隆年间忻州知州汪本直的手迹。元墓一侧,碑碣林立,详细记载着先生的生平业绩。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忻州市韩岩村人,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七岁能诗,20岁写下《箕山》、《琴台》等诗,名震京师。31岁中进土,官至行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金朝灭亡后,不再做官,专事著述。他的诗歌创作颇丰,被认为是“少陵(杜甫)之后无此作”。史学方面,他作为金朝元老,编成了野史《壬辰杂编》、《中州集》等,成为后来编纂金史的重要史料。元氏家族庞大的墓群距今七百多年,经过历代修茸,保存完好,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秀容书院:秀容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当时忻县称秀容县,故以此得名,为忻州市第一所学府。原书院东边是文昌寺,后书院逐渐扩建,文昌寺并于书院中。在书院西坡上先后修建三个风景亭:正中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六角亭为三亭中之最,每边长约三米,亭高约九米。六角亭旧称寥无阁,为全城最高点,立于亭上,可俯瞰全城。原六角亭前有一砖拱门,称天之衢,意取书院读书人,通过天之衢,登上寥天阁,飞黄腾达。

貂蝉故里: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貂蝉故里在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于从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产木耳,故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千年灵芝,遂改名叫木芝材。村中传闻,早在貂蝉出生前三年村里的桃杏就不开花了,至今桃杏树依然难以成活,是说貂蝉有羞花之貌的缘故。村中原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现在旅游景点叫貂蝉陵园,是近年乡民在墓地原址上复原筑砌的。门檐上悬“貂蝉陵园”横匾,两侧有“闭月羞花堪为中国骄傲;忍辱步险实令须眉仰止”金文机联。乡民传说,桃园三兄弟得势后,便把貂蝉送回故里,老死后就埋在这里。又说貂蝉扑剑自戕,关羽得知后将遗体护送回故乡安葬。所以后殿有关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蝉演戏的戏台,都是报答关羽拒杀和护送之恩。另在定襄县东南的中霍村是吕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马”、“歪脖子树”等民间传说,都与吕布有关。所以民谚有“忻州没好女,定襄没好男”,是说因为有貂蝉和吕布之故,从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帅气的男人了。

忻口战役遗址:忻口是晋北通往太原的门户,保卫太原的重要屏障。它依山傍水,铁路、公路从中通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初期著名的忻口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忻口战役纪念碑在忻口村北一里处的公路旁、战备窑洞前,1986年忻州市人民政府立。石碑上款书;“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备窑洞在忻口村北的后沟至红崖湾,1935年至抗战爆发前,用款11万余元,共筑成窑洞47孔。每孔窑洞宽约3米,高约4米,深约20余米。石头水泥结构。洞门若城门状,门洞之上有石垛,垛下有“第X号”字样的横匾。忻口战役进行期间,中国军队充分利用这些窑洞,指挥作战、储放军火、安置伤员、隐藏战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郝梦龄将军指挥所设在忻口后沟的第九号战备窑洞内,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将军曾在这里指挥作战。10月15日夜,郝将军偕同第54师师长刘家骐从这里出发,奔赴前线指挥作战,同在疆场壮烈殉国。罪证碑是指日军侵占忻口后,分别于忻口村和下王庄村的公路旁,为炫耀其“战迹”所立的两通石碑。立在忻口村东公路旁的石碑上书“忻口镇战迹”;下王庄公路旁的石碑上书“忻口镇战迹”(正面)“昭和十三年一月北川部队建之”(背面)两通石碑,这无疑都是日军侵华的罪证。

原平名胜

天涯石鼓:从原平市驱车东行十余里,过滹沱河大桥,即是天涯山风景区。重峦叠嶂,山势险峻,奇峰怪石,峭壁耸峙。山尖似箭,直插云霄。天涯山西北山麓,有一妙峰,形似莲花,称莲花山。莲花山东南有一奇石,称石鼓。县志记载:“天涯山有石,形似鼓,不待琢以成器,惟应观而像园,鼓非革生音,从石中发清虚之雅奏,超尘溘似和鸣。”诗人无好问诗赞其曰:“焕起山灵槌石鼓,汉女湘妃出歌舞。”莲花山麓,有原平市著名古庙石鼓神祠。据县志载:元代有张显之夫人延氏,娘家介休县。延氏乐善施舍济贫,在莲花山下大路旁修建舍药院,并供奉绵山介子推神灵保佑。一天夜里,忽闻人语马嘶,隔窗闻问,答曰:“介神驻兵。”翌日,见院内石上留有马蹄印,随后将舍药院改为介神行宫,即石鼓神祠之前身。现存石鼓殿牌匾落款为“大元国延佑四年”。可以肯定,神祠最迟创建于元代。在石鼓神祠周围,还有石人瀑布、滹沱吞食、早种晚收、天涯扫雪等景观。

五峰山:五峰山距原平市区26公里,旧为著名的八景之一,称“地角枕流”。建在中峰之上的寿宁寺,山门悬匾“五峰圣境”。接官厅面宽三间,内部陈设唐代以来各种佛像45尊。圣母殿亦为三间,有圣母等塑像六尊。传说,此圣母由原来民间贤淑善良的线姑娘坐化,主管风调雨顺,座下一眼山泉,历史上原平境内逢有大旱,乡民多来此处祈雨,流传众多美妙的故事。而令,这里风景优雅,成为人们欣赏大好河山的旅游圣地。寿宁寺内,还保存有清康皇帝御笔“五峰化宇”真迹。五峰山外围练家岗村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济寺。寺庙座北向南,创建于唐,重修于宋,建筑完整,其中正殿为宋代建筑。神台上有宋代彩色泥塑10尊,造型优美,线条流畅,与五台山中心区宋代彩塑别具一格,跟太原晋祠宋塑属同一流派,是研究五台山外围佛像艺术的典型实物。大殿内,还保存有宋、明时期木雕像150余尊,姿态各异,刻工精细。殿内悬有联匾,上书:“宝殿巍峨,已接三清法界;天香缥缈,如游九府神宫。”五峰山周围,是原平市杏子的集中产区。每逢杏熟季节,香飘十里,吸引着许多远方商贾。

普济桥:俗名南桥,横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普济桥创建于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以后历代曾予补修。至今仍保持了宋、金时期的石桥雄姿和瑰丽艺术。桥用行錾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桥全长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两端各有一引桥,二小券,以分洪水。大小券口均为石料横旋,券口之边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券口的两边,中间雕有石狮头,余者均匀分布雕有故事人物的浮雕组画16幅;小券口边上雕有皎龙出水及九针图案。浮雕均典雅古朴,寓意深远,造型优美,精巧别致。

朱氏牌楼:亦名朱氏石坊,位于原平市城西14公里的阳武村。是晚清中议大夫陕西延榆绥兵道加盐运使武访畴为其母朱氏所修的节孝牌坊。武访畴10岁丧父,32岁中进士,仕途顺利,为官清正,颇受好评,晚年讲学于西河书院。武访畴母亲朱氏,阳高县人,28岁时丈夫不幸亡故,朱氏矢志守节,抚育孤儿,享年73岁。武访畴为官陕西时,朱氏曾随衙居住,经常教诲儿子做官要做好官,是被礼教认为标准的道德楷模,所以在道光十五年,清宣宗圣旨特加“旌表”。朱氏牌楼原为三座,现存两座,主楼座落于村中,配楼建于村外,两牌楼均为石建。其主牌楼为四柱三楼,总高10.54米,面宽15米。牌楼面宽三间,主体由四根霸王柱承负支撑,霸王柱之间镂雕二龙戏珠雀替联接,活龙活现,雕刻精致。上下檐额雕有二十四孝图案,并配雕龙凤花卉等吉祥之物。朱氏牌楼,远看高大宏伟,气势磅礴,十分壮观;近观玲珑剔透,雕镂精细,工艺逼真;细析结构严谨,比例适当,用材恰到好处。实属山西省境内石雕艺术之精华。

河曲名胜

河曲护城楼:位于河曲县北城墙下的北园村中。城楼单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21米,南北宽20米,高12米,为砖石结构。楼门前有一约高三米的大月台,楼内结构为九窑十八洞。楼顶长18米,宽约17米,四周均有垛口和了望孔。楼顶原有寺庙一座,其大部已拆,现存照壁一通,其正面雕一大“佛”字,背面雕一大“镜”字。并留有“乾隆丙戌岁”等款式。护城楼为晋西北唯一留存之精华,其造型之朴实,结构之严谨,艺术之精湛,确系古代砖石建筑之结晶。

天桥急流:在晋陕峡谷中黄河水面时宽时窄,形成许多险滩和急流,天桥急流便是其中之一。天桥急流,位于河曲县石梯村和水寨岛之间,全长20公里。峡深水涌的急流,边绵不绝的峰峦,构成一幅壮观的奇景,使人惊叹不已,心旷神信。“雾迷浪”险滩,横拦在峡谷中部,河心屹立着几座犬牙交错的巨石,急流从石洞冲击,浪花飞溅,水雾腾空,遮天蔽日,令人生畏。天桥村附近,冬季积冰成桥,冰桥下急流滚滚,涛声震耳,故而谓之“天桥”。大桥急流下游,现已建成天桥水电站。

岱岳殿:岱岳殿,位于河曲县城东五公里的岱岳殿村西南梁上。坐北朝南,南北长65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中轴线建筑四层,现存各种建筑15座,除日月宫为砖砌洞外,其余均为木结构。据碑记,此寺创建年代,最晚为天会十二年(公元1133年),以后历代修复。主体建筑保存较好,大部为明清所遗。该寺各殿壁画,分门别类,绚丽多彩,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石径禅院:石径禅院,位于河曲县城东北25公里的石城村。创建于民国八年。石径弹院东、西、南三面石圪梁环抱,依山傍水,有大小、上下院落三进。整体建筑全部为砖面结构,坐东朝西,寺庙东北开一小门,过砖砌小洞,自然石阶、独木桥和“悬空界”,便是黄河悬崖绝壁上通往弥佛洞的悬空石径,其长百余米。登临五径,俯视黄河,河水波涛汹涌,咆哮万里,惊心动魄。两岸百丈峭壁,俨然屹立。相传峭壁上仍有大禹治水的痕迹。弥佛洞,坐落在一处三面环山的土原上。是河曲古刹中的奇迹。它的大部分是两层共七排砖石砌成的拱形窑洞,内供如来佛、地藏王菩萨、财神、八洞神仙等塑像。弥佛洞的另一面缺口直接向黄河开放,垂直河面约有百丈之高,是峭岩倒挂、飞鸟难栖的绝地。

海潮庵:位于河曲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旧县村南门外。创建于大明万历年间,明末被农民起义军烧毁,清顺治年间重建。海潮庵随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寺庙坐北向南,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小巧玲珑。寺外山环水绕,古槐参天,寺内松柏常青,香烟缭绕。海潮庵风景秀丽,气势宏伟,寺内佛像栩栩如生,石质栏杆工艺精细,壁画、供桌古色古香,碑碣石刻记载了寺庙的历史沿革,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

其它县区名胜

西河头地道:位于定襄县西河头村,于1947年动员五百余人经40昼夜挖成,在打击阎锡山军队的战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已开辟为旅游景点。地道全长10里,三条大干线由东向西,五十多条支线纵横交错。地道分三层,二层有指挥所、休息室、储藏室;三层有机要室、武器库、会议室。地道有出入口、出击口、卡口、翻口、迷魂阵、迂回枪眼、暗枪眼、陷阱、翻板、地堡及高房工事等装置设施,能防水、防烟、防毒。

万家寨引黄工程:位于偏关县万家寨,其右岸与内蒙准格尔旗相邻,是一项大型跨流域引水项目,也是山西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之一。

岩山寺:原名灵岩寺,位于繁峙县城南峪口五台山北麓天延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屡有修茸,除南殿外,其余均为晚清到民间年间的建筑。寺内青松郁郁,古殿峻峨,壮观幽谧,仿佛镶于山野的璀璨明珠。南殿为文殊殿,殿内残留金代彩塑水月观音、胁侍、天王和文殊坐骑等。内壁四围有金代壁画,现存总面积约90平方米,完工于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由金代宫廷画师王逵所绘。壁画内容,都是以佛教经传故事为主题的。西壁所绘为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东壁描绘了养生太子割肉孝敬父母的故事;北壁绘制了一组塔寺和五百商人航海遇难,罗刹女营救他们的故事;南壁绘有楼阁人物和供养人像,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无论帝王将相、宫妃才女、小农工商,还是宫廷楼阁、磨坊酒肆、旗仗车辆等,都是北宋社会的形制。其中许多画面应该说就是宋、金时期社会生活的缩影。是研究宋、金历史、社会、宗教、建筑、美术的珍贵资料,与永乐宫壁画堪称山西壁画的“双壁。”

定襄关帝庙:关帝庙大殿,俗称无梁殿,亦曰关王庙。位于定襄县北关南。关帝庙大殿为金代原构,面宽三间,进深四间,歇山顶琉璃脊饰。前檐明间特宽,平柱约与后檐次间中线相对,柱头栏额肥大,次间栏额伸至明间砍成雀替,犹如门楣形制。该殿斗拱特殊,其结构形制达八种之多,前椽补间三垛,两山及后檐各设一攒,用材较厚,出挑偏长,为别处所未见。据专家鉴定,此庙为我国北方现存最早的关帝庙,具有较长的历史和较高的艺术及科学价值。
迤西洞:迤西洞位于偏关县城东南35公里迤西村东北处的石洞洼内。石洞内,有洞三个,南一北二,以沟隔壑。南边的因坐南背阴,故称“阴洞”,相传有险,所以只留洞口,里边已堵死。北边一洞,其口窄小,内径极浅;另一洞因坐北朝阳,故呼“阳洞”,也就是迤西洞。迤西洞深约五公里,洞内蜿蜒曲折,高低有错,宽窄悬殊。高处足有十几米,低处则只尺许,阔处若小型剧场有余,窄处只能侧身而过。洞内洁白似雪的钟乳石,琳琅满目,钟乳石笋奇形怪状,挺拔滴翠,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洞内还有清澈见底的“青龙地”神泉水潭;有怪石交错的“仙人桥”凌空飞架;有粒细如面的“明沙梁”熠熠闪光;有巨大的“钟鼓石”;有白嫩圆润的“控马柱”似幢独立。另有一小洞,形若盆状,洞口处冷风嗖嗖,可闻水声。相传此处即为神仙之宅。

③ 有“水乡”之称的荷兰鲁斯德雷奇村,为什么要拒绝中国旅行团参观

因中国旅游团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导致荷兰乌得勒支的鲁德勒奇村"水乡"拒绝中国旅行团参观。在荷兰的旅游数据中,中国最喜欢的景点是海牙海文根摩天轮、梵高夜光路、杨角村等。为什么这么多中国游客集中的地方,其中可供选择的路线却变少了呢?有一个尴尬的理由:就是荷兰有很多景点,是不允许中国旅游团参观的。

拒绝中国旅行团参观会损失一些收入,比如门票或购物等等,但这样做换来的却是安静、祥和的度假环境。此外,至少被鲁村拒绝的中国旅游团不是针对整个中国人的,所以想去鲁村的朋友可以自由选择旅行,体验鲁村的美景和宁静。

④ 芦芽山旅游攻略

2017年芦芽山参观游览介绍:芦芽山旅游区共有八大旅游景区分别是:芦芽山、(海拔高度2061米是华北地区第二高峰)、芦芽山汾河源头景区(是山西母亲河汾河的发源地)、万年冰洞景区(是形成亿万年前的地质奇观)、情人谷景区、悬崖栈道景区、悬空村景区、悬棺栈道景区、和天池景区。
主要由两条旅游线路将各分散景点串起:一条是南线 汾河源头 、芦芽山、马仑草原、情人谷、;一条是北线万年冰洞、悬崖栈道、悬棺悬空寺,两条线路各需要半天时间。您可以上午从目的的出发,之后抵达东寨镇(备注:这里是您住宿和用餐的唯一地方,其他景点的饭菜不是很好)之后下午先游览芦芽山南线路。第二天早晨之后游览芦芽山北线。
太原方向:从太原上高速——忻州下高速——行至转盘处左转——奇村——忻五线(旅游路) ——沿途经过杨胡——达达店——东马坊——分水岭,左转(11km)至东寨镇(芦芽山风景区旅游集散地)车程约3个半小时就可以抵达东寨镇。相对比较方便。
芦芽山东寨镇住宿的话相对而言比较便宜一些(价格30-60元一人就可以搞定)用餐的话不吃野味一人在20元就可以搞定了。
芦芽山在2013年开始实行了景区小交通制度,进入景区之后会需要乘坐景区小交通1人的价格为30元。
芦芽山旅游注意事项在芦芽山参观游览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穿运动鞋。而且最好不要穿网状的球鞋。这里湿度比较大。到马仑草原和芦芽山的话会穿过一片原始次森林。这里比较潮湿。而且到八月份左右。您要是自助游的话最好带一个指南针。到了马仑草原这边会起雾而且浓度非常之大。在东寨镇住宿的话您最好携带自己的洗簌用品。这里的卫生条件相对比较一般。到了晚上比较冷。最好让老板给加床被子。想不买汾河源头的门票的话可以早晨5点半到6点钟左右的时候先去这个地方。这时候当地的人喜欢锻炼的朋友会在这里锻炼身体。这时候进去是不需要买票的。到了10月中旬您就别去芦芽山了。这个时候芦芽山景区就彻底封山了。而且住宿的地方也不太好找。总的来说芦芽山景区是一个夏季旅游的好去处。

⑤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首先了解山西这个城市。一方面说,古代祖先筑城兴市除了发展城市的政权职能外,客观上对城乡人民发展商品交换,
保护城内工商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使了城市人口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在城市的集聚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这不仅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也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城市逐步成为政治中心、
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成为先进生产力和文化的摇篮和载体。
人文历史文化古迹,山西是美丽的城市所以才回去开发旅游资源因为有它的优势,这里应该有当地的传说或故事吧 用这点都可以吸引人群。
以此成为令人想往的地方。人类的智慧、文化和历史就在城市打下了一连串的印记,并随着时光的流逝,
遗留至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宝贵遗产。这不仅具有考古的文物价值,而且,成为我们追寻祖先足迹的
极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旅游资源,是城市的孪生兄弟。
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旅游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初探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初探(引用)
一、山西旅游资源特点
(一) 自然旅游资源基础雄厚,但空间组合性较差。
山西自然风光秀丽,主要以名山、瀑布、泉水,野生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为主体构架,充分体现我国北方“粗犷、雄厚”的风光特色 。已开发的名山有五谷山、恒山、芦芽山、灵空山、绵山、历山、老顶山、灵帝山、卦山、天龙山、五老峰等。另外还有大同火山群,集中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火山近30余座火山,保存完整,是进行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天然水景资源以规模壮观的大河、流泉、飞瀑最为突出,著名的有黄河、汾河、桑干河,壶口、娘子关瀑布及汤头温泉,奇村、顿村温泉,夏县温泉等,位于运城盆地的运城盐地,不仅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是黄土高原上难得的湖泊旅游胜地。另外,山西境内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和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有省级自然保护区——蟒河自然保护区和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既可作为生态系统研究基地和丰富多彩的生物物种博物馆,又可作为一项不可多得的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旅游资源。
但是,从空间分布来看,山西众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中有近三分之二位于远离城镇,资源之间组合性差,很少有比较集中的景点群出现,加之交通不便、山区经济比较落后,从而使旅游景点吸引力降低,生命周期得不到延长,不仅给资源开发增加难度,而且也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了目前虽然旅游资源丰富,却很多是“养在闺中人未识”的局面。
(二)人文旅游资源以文物古迹宗教建筑为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资源上相似性大,吸引力相对较弱。
山西省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全国保存完好的地面古建筑属唐宋以前的,山西省就占70%以上,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国家保护级文物名列全国第3位。省级重点保护古迹300余处,县级保护的历史文物达2000余处,因而有“中国地上历史博物馆”之称,大部分文物古迹,壁画建筑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山西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者区。目前,有国家级及省级保护的革命纪念地16处,大部分已开发瞻仰、凭吊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构成山西省一项特殊的旅游资源。
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是不断发展的传承文化,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山西有许多民俗风情独具特色,如寒食节、添仓节、油糕节等民间节日;剪纸、面塑、皮影戏,身歌剧、民歌、地方戏曲、社火、灯展、庙会及丰富的地方特产,汇聚为山西民俗风情的海洋,目前,全省已建成了村、乔家大院、河边村等三处民俗博物馆,分别反映了全省南、中、北三个地区不同的民俗特色。
从总体评价,山西省人文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是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是:(1)山西缺乏象北京故宫、长城和西安秦佣那样资源垄断性高,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的古迹名胜。(2)全省人文旅游资源相似性大,宗教特色显著。全省仅寺庙、殿堂、道观就有3000处之多,这种状况不利于旅游活动层次的提高。(3)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相对分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资源的吸引力。
(三)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配合较好。
由于自然条件的特色和历史的原因,山西的自然旅游资源常常成为人文旅游资源的背景,两者在特定的环境中,紧密结合成统一的整体,使旅游地形成一种综合的组合形式,游客可以通过一景、一地的旅行和游览,既饱览了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同时又能达到考察研究、论古探奇、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壶口瀑布、北武当山和五老峰中,除壹口瀑布外,其余四个皆是在优美的自然风景中点缀有宗教建筑、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活动的效益,丰富了旅游项目的内涵,是山西旅游资源开发非常有利的一面。
二、 山西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一) 从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看山西旅游客源市场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市场呈现出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及康体等专项旅游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对山西的国际旅游业更为不利。山西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等观光旅游资源为主,而为满足各种特殊旅游活动如度假、休闲、娱乐、购物、寻奇、探险等专门层次需要的旅游资源较为缺乏,因而跟不上国际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虽然近年来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有关部门着手开发了几个旅游度假区,但是从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需求和应具备的区位条件来看,山西在短期内不可能建成有国际意义的旅游度假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外出观光旅游已成为居民消费热点之一,对于居民收入较高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居民更是如此。1996年,国内旅游区人数已达6.4亿人次,旅游业总产值达1600亿元,而且国内旅游业已超出国际旅游业产值。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00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9.5-10.3亿人次。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将成为山西旅游发展的有力拉动力。一方面,山西有着紧靠东部沿海地区的优越区位,“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另一方面,我国国内旅游业处于以观光型为主的发展初期,也就是说,现阶段居民出行旅游的目的地一般为优美的自然风景区和文物古迹旅游地,这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融合一体为资源特色的山西旅游业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机遇。
(二)从旅游客源市场看山西旅游业的地位
首先,山西国际旅游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国际旅游人数(包括外国人、华侨、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总的来说呈递增趋势(表1)。从1980年到1996年16年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70.66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12%,旅游外汇收入年增长率为20.4%,旅游业作为一项创汇产业在全省的外贸体系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全国国际旅游发展状况来看,山西国际旅游业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不含重庆)、自治区(除台湾)中,从1986年到1996年,山西省国际旅游人数及旅游创汇比一直在第24-28位间徘徊,即使是在较大增长的1996年,亦仅位次第26位,仅多于宁夏、青海、西藏、江西等省。其次,国际游客入境平均停留时数短,消费水平较低。1988年国际游客在晋停留天数为每人次1.43天,人均购物消费26元(人民币外汇券)。1996年增加到2.8天,但人均日消费仍低于同周边的河南、陕西等省。旅游商品销售额低,是影响山西省旅游外汇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山西国内旅游的市场前景看好。相对于国际旅游市场来说,山西国内旅游市场比较活跃,而且一直呈稳定增长趋势(表2)。1985年国内旅游人数不足400万人次,1996年增加到1318万人次,回笼货币相当于1985年的20多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和30%,而且国内旅游人数及回笼货币数额超过新疆、江西、吉林等省,与福建、黑龙江等省接近,这说明相对于国际旅游业来说,山西国内旅游业在全国还是具有一定地位的。
三、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及问题
(一)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条件
从山西旅游资源吸引范围分析,由于山西旅游资源属于国际吸引向性的国际级和国家级资源较少,目前只有五台山、壹口瀑布、大同云岗石崖、解州关帝庙、恒山、应县木塔等景区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而这些资源中又缺乏象北京故宫、长城、西安泰佣、广西桂林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景点。一些潜力大的旅游资源仍处于待开发状态,短期内也难以吸引大量的国际游客。相对来说,山西旅游资源中具有国内和省内吸引向性的旅游点服务,尤其是晋祠-天龙山风景区、五老峰风景区、历山自然保护区、黄崖洞风景区、管涔山风景区、灵宝山风景区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组合较好的景点,虽然目前还难以吸引大量的国际游客,但却能引起国内及省内大中城市旅游者的兴趣,发展国内旅游潜力很大。
从旅游区位条件来看,山西省地处中部地带,位于京津、西安、中原(洛阳、郑州、开封)三大旅游热点之间,这对山西旅游开发即是优势也是劣势。首先,由于缺乏便捷的国际交通口岸,加之距主要客源国较远,从入境海外游客的旅游空间行为看成为劣势。1995年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的资料表明,在来华旅游者中,只游览1-3座城市的旅游者占74.2%。就华北地区,京津、西安及中原地区是国际旅游的热点,1996年这几个地区的海外旅游人数为北京218万人次,陕西51.04万人次,河南24.2万人次,而山西只有9.6 万人次。由于缺乏与这三大旅游区竞争的高垄断性旅游资源,山西只能定位在上述旅游区的分流区层次上,而分流区的市场是较小且不稳定的。这种状况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估计不会有较大转变。另一方面,旅游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达的国际旅游离不开发达的经济水平及外向性经济的推动。而山西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薄弱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单一畸重的产业结构,以及山西“煤炭大省”对旅游资源的形象及游客心理的影响,也成为山西发展国际旅游业的限制因素。
其次,对于国内旅游客源来说,由于国内旅游的主体是大中城市居民,山西周围有京津、西安、郑州、石家庄、济南等大城市及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山东和河南省,有可观的市场潜力。随着太旧高速公路的开通,风陵渡,太阳渡黄河公路大桥的建筑及侯西、侯月铁路线的正式通车,山西与京津、冀、陕、豫的交通状况有了显著改善。目前,太原到原平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形成从京津冀到山西东部的旅游环形线路,京津冀地区的旅游者利用双休日到山西旅游已成为可能。所以,着力开拓周边地区客源市场,是山西近期内的主要目标。与南方旅游资源相比,山西旅游资源有着南方所不具备的雄深、粗犷的奇险的特色,而且众多的山水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都是消夏避署、回归自然的好去处,这些都可作为山西开拓东南沿海地区和南方旅游市场的有利条件。
(二)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存在的问题
首先,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盲目性,旅游项目建设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准则。近年来,地方政府和群众集资开发的旅游项目逐渐增多,说明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多、风险小”的行业特点已引起地方政府及群众的兴趣。但是,由于缺乏对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的科学分析和了解,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有些项目近距离重复,质量品位低,不适应市场需要。例如前一段时期在全国兴起的“人造景观热”影响到山西各地,很多地方的人造景观在内容、形式及制作上都显得粗糙、混乱,经不起推敲,令游人观一而三,游兴索然无味。这样的景点也许暂时能取得一些效益,但其内在的特性决定了其生命周期短,因而不会维持很久,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很多人造景观往往附着于原有的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之中,破坏了原有资源的特色和形象。因此,山西旅游部门急需理顺管理渠道,对全省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及全面的可行性研究,真正从长远着眼,运用可持续发展及永续利用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进行旅游资源的区域开发。
其次,在旅游资源区域开发过程中,管理机制不顺,缺乏整体协调,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在一个风景名胜旅游区内,可能有五个同等级别而又互不隶属的管理机构,分别是风景管理局、文物局(治)、宗教局(处)、旅游局及当地政府。由于各自管理体制不一,投资重点和利益也不一样,致使景区在投资、建设等方面不能配套协调。如壹口风景区是全国四十佳之一,瀑布属于风景局管理,投入大量资金,而与之一体的“旱地行船”和清长城是文物局管理,认为只是一般文物,不作重点开发,所以使景区建设一直不能整体同步进行,影响景区价值的发挥。这种管理混乱、效益低下的局面严重困扰着山西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其次,各旅游区之间缺乏区域间的联系和协调,造成了旅游区间的盲目竞争,同时也难以形成通畅的旅游线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极为不利。
四、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对策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山西旅游区域开发仍处于开发的生成期阶段。根据经验,在这一阶段中,旅游业的关键性举措主要是要丰富风景点结构,加强景区建设。具体开发对策如下:
(一)按照择优开发、保证重点的原则,采取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
由于旅游资源区域开发的财力和物力有限,不可能采取“全面开花,面面俱到”。所以在制定旅游发展政策,选取项目投资时,应该首先在资源质量高,旅游基础好的部分地区实行择优发展战略。山西每年可用旅游开发的资金约2000多万元,应把这些不同渠道来的资金集中使用,重点扶持重点景区的建设,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整体规划,统一布局。从全省旅游资源区域开发来看,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大同、扬州、太原、临汾 、运城为主体的八大旅游区格局,各旅游区资源丰度不同,开发程度也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单一腹地”开发模式
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的地区,只能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重点开发一、两个场所值大,等级较多的旅游景点,把集中开发的几个旅游地作为整个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通过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加和完善来带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单一旅游中心地——腹地体系的蛛网式结构。如吕梁旅游区处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吕梁山区,旅游业刚刚起步,今后应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风景区作为重点投资开发项目,建设配套设施,改善交通条件,扩大其影响,还可与距其不远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进行联合开发,以二者旅游规模的扩大来带动 梁旅游区的旅游发展。
2、“等级序列”开发模式
太原、大同、忻州旅游区属于旅游资源价值大,开发程度较高的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一个或几个多级别的旅游中心地,而且这些中心旅游景区在区域内已具有较强的集散功能。对旅游区的功能、规模及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这些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应以中心旅游景区为依托,在不断完善中心景区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和建设潜力大的旅游资源作为次一级的增长极,逐步形成旅游中心——次级旅游中心——旅游腹地的通道网落式的空间结构,从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全面发展。如忻州旅游区中,五台山风景区是忻州地区的一级旅游中心地,区内其它旅游景点虽也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但目前还未能达到象五台山那样的吸引规模。今后除继续开发五台山各个台顶,开通改造台怀镇至五个台顶的道路,配套完善各台顶的服务设施等项目外,应加快开发管渗山——芦芽山风景区及代县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它们同五台山景区的联系,形成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大旅游圈,推动忻州旅游区向更高层次迈进。
3、“多核一共生”开发模式
在拥有若干个特色各异,规模相似,功能互补的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区内,应充分发挥各旅游中心景区的功能特色和资源优势,形成多旅游中心——腹地网络式的中心集合体,共同带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如运城旅游区,区内存在着多个级别较高的旅游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 山)云(梦山)自然保护区。这些旅游景点都已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其次,近年来与河南省联合开发的“黄河游”项目也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因此,运城旅游区应继续完善“黄河游”及“关公故里游”等项目,大力开发五老峰风景区,历山自然保护区的观光、避署、休养、科考旅游,修复永济鹳雀楼及唐开元铁牛馆,舜都萍坂古城;加强各中心景区的联合,开发环状旅游线路,共同开拓国防国内旅游市场。
(二)选定目标市场,针对市场进行资源的开发及设施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遵循一定的市场原则,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市场,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营、所以,客源目标市场的正确定位是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山西而言,发展国际旅游业相对于国内旅游业说,短期内还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往往需要付出比国内旅游收入更多的成本,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山西不应再把重点放在国际旅游上,而应从实际出发,把眼光移到国内旅游市场的开拓,以国内旅游为主体,着眼发展大众化旅游,开创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旅游形式和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国内旅游者的宣传促销,为一般群众旅游者提供方便的旅游条件,同时积极创造发展国际旅游条件,以国内旅游带动国际旅游的稳步发展。根据山西省旅游资源状况、旅游业基本运营态势及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笔者认为,山西省旅游目标市场定位应该是:以国内旅游为主体,逐步培育进军国际市场的配套条件,以国内旅游带动国际旅游的发展。

⑥ 太原周边温泉旅游景点有哪些还可以登山的

太原周边温泉旅游景点有奇村和顿村 还可以去石家庄的白鹿温泉
但是没有可以登山的

⑦ 我在北京,五一3天假,想去山西旅游,不跟团,求一条经济实惠的山西旅游线路.

三天时间不是很多,建议去五台山吧,离北京很近。

火车
北京到五台山的列车:7095次6:37北京南站出发,15:17到达;N201次21:13北京站出发,3:39(注意:是夜间!)到达。返程:7096次13:01出发,21:13到达北京南站;N202次1:25(注意:是夜间!)五台山出发,7:53到达北京站。
公路
从外地来五台的游客可以先到太原,从太原汽车站有车可直达五台山风景区,在台怀镇和太原之间每日有班车往返。五台山六月大会期间(农历六月初至七月初十),是游人最多的时候,此间五台山周边县镇都加开到五台山风景区的旅游车。

五台山两日游
第 1 天
坐火车或汽车到台怀镇后,可先去北山脚下的罗侯寺,然后依次游览显通寺(门票6元)、塔院寺(门票4元)、菩萨顶(门票5元)。下行再由原路折回,进塔院寺东门。参观塔院寺后,出南门东行,可进万佛阁一游。晚上可以到台怀镇上的招待所住宿。
第 2 天
早上从台怀镇乘一日游的中巴车,游览南山寺(门票4元)、龙泉寺(门票4元)、普化寺、殊像寺。也可以选择清晨去东台望海峰观日出,然后游碧山寺。中午回台怀镇稍事休息,下午向南步行约5公里到镇海寺、普化寺、南山寺(寺内的佑国寺石雕很有名,为五台山一绝)。

五台山所在的台怀镇有许多招待所可提供住宿服务,价格中等,设施尚可。镇上还有许多农家旅舍,房屋一般为“一堂两卧”,即中间一间为堂屋,两侧的套间为卧室,每间设有床位四五张,房间内窗明几净,整洁清雅。许多家庭旅舍备有火炕,适宜于体弱畏寒的游客住宿,还有的家庭旅舍同时可为住客提供家常菜点,十分方便。一般只需几十元即可解决。
在南山寺附近有一片宾馆群,设施比镇上的要好许多,价格自然也要略高一些。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