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
㈠ 农家生态旅游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管理要完善哪些方面
旅游基础设施,是接待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保障。首先,要解决好交通问题,提高农家生态旅游区的可进入性,配备停车场,在村口、岔路悬挂木制指示牌标明路线,方便游客寻找。其次,修建一些简单的休闲设施,如树荫下的凉亭、石凳、竹椅等,以供游客休息。再次,修建医疗保健站、药店、小超市、茶室、理发店等配套设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在建筑方面要避免现代化,应与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材料以土木、石、竹等乡土材料为主,色彩、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和村落整体气氛协调一致,注意不要把农家生态旅游办成餐厅酒楼。
制定农家生态旅游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卫生管理。这方面成都市的做法值得借鉴。成都市旅游局发布了《农家生态旅游开业基本条件》和《农家生态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两项市地方标准,规定农家生态旅游必须持“四证”才可以开业,即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排污许可证,缺一不可。为了让游客吃上放心饭菜,成都市卫生局出台了卫生管理规定,要求农家生态旅游厨房面积大小必须与接待量相适应,最小使用面积不得低于12平方米,从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娱乐室及设施卫生、客房卫生、监督管理等七个方面对农家生态旅游提出卫生管理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将定期对农家生态旅游餐(饮)具、生活饮用水、空气、茶具、脚盆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及食品卫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将立即按相关规定作出处罚。
㈡ 为什么说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是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壮大的根本
农家的家庭成员一般是农家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主力。由于缺乏正规的训练,可能与旅游者之间存在沟通困难,甚至产生隔阂、矛盾,这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项目的评价,并通过旅游者之间的交流,最终对旅游目的地产生不良评价,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农家旅游产业的开发陷入停止、萎缩状态。因此,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与服务水平对于农家生态旅游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发展农家生态旅游过程中,必须由政府作为监督者、管理者,从长远角度考虑,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服务水平,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㈢ 应该如何使农家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更完善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家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本身的发展都是必要的。例如:近年来,北京市旅游局会同市农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园林绿化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就提高乡村旅游可进入性、改善农村生态旅游的生态环境、营造农村生态旅游特色景观、丰富农村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等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渐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