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就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壹』 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总依据是什么
以乡村振兴战略文件为依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必须要规划先行,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规划将以乡村振兴战略文件为依据,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
具体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文件得到贯彻落实,政策得以执行落地。
(1)旅游局就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应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贰』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美丽乡村如何规划建设
首先,要明确县、镇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结合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总体指导思想综合确定县、镇域的乡村振兴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重点。规划涉及到综合发展内容,包括对农业产业、空间规划、基础设施、村庄居民点的建筑风貌等等,选公司建议也重点向这方面倾斜。
其次,如何正确理解县、镇域乡村振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不是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延伸,不应只注重村庄整治、环境建设;不是重新定义和论证村镇体系;更不是将城市的落后产能转接到乡村区域;也不简单是美丽乡村的集群组合。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不宜只是重新表述政策指导,也不是套用项目主管提出重点建设项目,更多应基于发展实际研究确定。
再次,县镇域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深度有较大不同,越往下编制应切合当下发展的计划和重点项目内容越明确,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越明确;编制周期也有所不同。规划编制内容重点是农业产业发展,既要更多考虑乡村发展实际,切实指导规划实施,切实指导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形成规划管理的依据。
最后,如何选择好的规划设计公司。选择编制单位最好选择那些具有农业科技支持,农业规划研究经验,在三农领域有规划经验的,乡村振兴规划核心是产业发展,如何做好产业发展,农业产业是关键,一般不推荐单项只做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咨询管理、旅游景观公司。
『叁』 乡村振兴战略第三十章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三十章 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要包括
1、 优先发内展农村教育事业容
2、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5、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肆』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理念,我们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任何国家都有两种农业,一种是国家力量来保障支持的、具有公众产品性质的回农业,所有人都答买得到、买得起的农业,这种农业要求数量充足、质量要高、价格低廉。
第二种农业,是融合农业,即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乡村的多功能性,以农业为载体进行融合,可以使农民获得比较高收入的农业。农业不是加工的环节越多越赚钱,是产业链越长越赚钱,最长的表现就是发展旅游,让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比如,黄瓜直接做成拍黄瓜。融合包括功能的扩展,产业链的延伸是纵向的,扩展是横向的。扩展为生活、生态、文化、教育等的功能,利用这些功能来为我们提高收入,实现增收的目的。从传统单一卖产品到提供综合服务,是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要做出特色农业,不是简单的做大做强,不是到处可以复制的农业。特色农业首先是有地域特色,还有文化特色,民族地区还有民族特色,赋予农产品特色的文化。
(来源: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 专家观点 )
『伍』 实施乡村战略的总要求是什么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专实施乡村振属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才能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5)旅游局就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扩展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