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水乡常常开发适合一日游的旅游对象
『壹』 江南水乡第一镇甪直镇,古镇里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甪直镇保留了从春秋到清朝以来的众多名胜古迹,镇内各个时代、各种式样的古桥,流露着淳朴、宁诗、幽雅的气息。
直镇地处苏州城东南25公里,是吴中区的东大门,享有“神州水乡第一镇”的美称。甪直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镇保留了从春秋到清代以来的众多名胜古迹,尤其是各个时代、各种式样的古桥,有着几百年前古老生活的意韵。
金牌点评:
一、今天自驾去的,导航导到的是游客中心,停车场写着大车专用,便拐进了对面的小马路,两旁也停满车,看到一家维纳斯酒店,写着前2小时免费,便拐了进去,停入地下车库,结果是与万嘉生活广场共用的车库,共停了4小时,收费8元。 江南古镇大同小异,选择甪直是想避开人流。确实人不算多,上海9点出发11点到,只想随意走走,没买联票,直接从景区大门进去。古镇很干净,一进去就看到甪端,然后沿左道河边逛到廊桥奥灶面,味道不错。随后便是随意走走停停了,享受春日的阳光,闻一闻臭豆腐的香味,走累了进拐角的隐约茶吧,点上自带的沉香,押一口啤酒,听听音乐聊聊天,这就是我想要的悠闲假日。返程前到春香斋带点传统小吃:小青团、甘草梅饼、鞋底酥等等。 甪直的与众不同在于古镇连着一个不小的园林-江南文化园,小桥流水假山廊桥,呈现出文化的底蕴,虽是新建的,但绝对是景点开发中加分的一笔。
二、驱车两百多公里,来到向往已久的古镇-甪直,镇入口处有甪端神兽镇守一方水土,进入景区便仿佛展开了历史画卷,叶老笔下《多收了三五斗》里的万盛米行,脑海里浮出那挤挤挨挨的粜米敞口木船,还有带着毡帽的佃户和阴阳怪气的米行账房,深感旧时的农人生存不易。坐在河边长廊小憩,吃一碗奥照面,在观望着河道里船娘摇撸行船而过,河面上泛起一道水辙。填饱肚子,一路顺河边前行,去了沈宅,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的老师王韬纪念馆,保圣寺里的九尊唐塑和1500多年的需四名成人方可围拢的古银杏树,诉说着过去,坚守着未来,还有叶圣陶先生纪念馆,江南文化园,历史文物馆,等等这些,不胜枚举。这是个有些丰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的一处精致的水乡古镇,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了解历史,来此一游为颇值得。
『贰』 古镇旅游景点大全
中国十大水乡古镇
第一名十大水乡古镇第一名:周庄
十大水乡古镇第版一名:周庄......
详细权内容...
第二名十大水乡古镇第二名:西塘——梦里水乡古镇(浙江*嘉兴)
十大水乡古镇第二名:西塘——梦里水乡古镇(浙江*嘉兴)......
详细内容...
第三名十大水乡古镇第三名:同里——东方威尼斯(江苏*苏州)
十大水乡古镇第三名:同里——东方威尼斯(江苏*苏州)......
详细内容...
第四名十大水乡古镇第四名:乌镇——最具文化气息(浙江嘉兴)
十大水乡古镇第四名:乌镇——最具文化气息(浙江嘉兴)......
西塘、凤凰、丽江、周庄等等一些古镇~一般店面都有:
1、小吃,当地的特产,进口的快餐,都是挺有市场的~
2、奶茶、咖啡,地方不大,但是要有特色~
3、酒吧,现在酒吧是古镇的特色~都很红火~
4、慢递,发现很多古镇都有慢递吧,例如猫的天空之城~有自己的明信片,提供代寄邮件,还有咖啡奶茶等饮品~
5、手工艺品,小玩意~
6、民族服饰,话裙子为主~
7、客栈,不一定多大,一般就三五间房,可以古色古香,可以欧式温馨的~
『叁』 南方的适合旅游的古镇都有哪些
重庆合川涞滩古镇
涞滩古镇其实应该叫涞滩古寨,距今已200多年,走过深排如何走进一幅泛黄的老照片,去寻找一种飘在空气中还有点潮湿的故事。听当地人介绍,从咸丰年间建成后,为了防范太平军入川和李、蓝起义,同治年间涞滩进行了一次浩大的加固维修,建成了环绕着整个古寨的石头砌成的防御设施,直至今天这道石头城墙依然可见其坚固,足以鉴证当年那一段历史。
浙江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京杭大运河西侧。地当水陆要冲,俗称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之地。乌镇原以市河(车溪)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据乌青镇志记载,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 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这儿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美丽。
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
云南和顺古镇
和顺古镇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长期的国际贸易、文化、外交、军事、宗教的交流,使这里一直是中国面向南亚的第一重镇。
江西婺源古村
婺源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它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安徽、浙江两省交界,刚巧处于黄山、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旅游金三角区域。
江苏周庄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九百余年的悠远历史,九百余年的文化底蕴,构成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旖旎的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间风情,令人神往,令人留连,无愧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无愧于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
围绕全镇有澄湖,白岘湖,淀山湖,南湖和三十多条大小河流,镇上有四条主河道,因此周庄自古有“水乡泽国”之称,总面积36平方公里,圆圆小镇,宛如飘在水面上的一片荷叶。周庄古称摇城,原系春秋时吴国太子摇的封地。周庄又名贞半里,北宋当地人周迪功郎笃信佛教,舍其故宅和200亩良田给寺庙当庙产,百姓们感其恩德,遂更名为周庄。
江苏光福古镇
光福镇是江苏历史文化名镇,距苏州城西25公里,地处太湖之滨,邓尉山麓。它是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岛。光福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人文资源又十分丰富。光福山水如画,花果遍地,古诗誉之为“湖光山色,洞天福地”。南朝梁大同年间九真太守舍宅为寺,取其“光福”两字,故名。
福建培田古村
培田客家古村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宣和乡境内的培田村,至今仍保存着(全国)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人称“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有“民间故宫”之美誉。 同里视角:古建筑
同里“老房子”特别多,镇内40%以上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这些老屋多数是木楼、木梁、椽子的框架结构,砖墙瓦顶,坐北朝南,完全保留了最正宗的江南建筑特色。徜徉在这些建筑之间,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辉煌的古老岁月。
西塘视角:廊棚
西塘的廊棚总长1000多米,是众多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廊棚就是带屋顶的街,西塘的廊棚有的临河,有的居中,里侧是商店和民宅,使商价贸易、行人过往无雨淋日晒之忧。廊棚中最为雅致出色的是“烟雨长廊”,顶上有“一落水”、“二落水”,有翻轩两层雕刻花纹,令游人叹为观止,成为西塘一道最独特的风景线。
南浔视角:百间楼
百间楼位南浔东北侧,沿老运河建造,因为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称“百间楼”,这一名称保存到现在。百间楼的特色是依河立楼,顿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楼房为传统的乌瓦粉墙,形成由轻巧通透的卷洞门组成的骑楼式长街,非常有特色,不可错过。
朱家角视角:水
朱家角因水而盛,因水而秀,朱家角的水犹如少女的长发,柔和平静,盈盈河水养育滋润了古镇。朱家角河港纵横,全镇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偎依着漕港条条支流,宛如一把张开的大折扇。朱家角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素有上海威尼斯之誉。
中国六大古镇都在上面了,周庄、同里、西塘、乌镇、南浔、朱家角;我又补充了几个,自己选择吧
『肆』 江南水乡六个古镇的特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去绍兴吧,那的抄房子都在水上。很漂亮的还有乌镇:作为江南水乡六大古镇 之一,乌镇距今已有1300年的建镇历史。除了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之外,乌镇更多地飘逸着一股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 景观特色:乌镇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辅以河上石桥,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乌镇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 乌镇旅游 ,充满了文化气息。在这座小镇,历史上曾经出过64个进士,161个举人。现代中国的文学巨匠——茅盾,也诞生在这个小镇上。 风味美食:乌镇是四乡辐辏的名镇,餐饮业十分发达,主要以鱼类、湖羊为主。镇内大小饭店遍布,菜馆以经营本帮菜的“首肉”、“荷叶粉蒸肉”著称的百年老店九江楼、三山馆,以山羊大面闻名的钱长荣菜馆;应家桥堍的三珍斋酱鸭店闻名遐迩。
『伍』 水乡古镇旅游什么时候兴起的
记得最早应该是周庄,到现在十多年了,当初定位为“东方威尼斯”,但很失败。本来就是嘛,干嘛非沾点老外,中国古朴的小桥流水人家,感觉多好!
『陆』 暑假想去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推荐下行程路线
D1赴苏州游览 “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塔50】游断梁殿、剑池、千人石、憨憨泉、试剑石、剑池、拥翠山庄、万景山庄等景点;逛“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老街】(不进馆)历史悠久,人文汇粹,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就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此外,在《玉蜻蜓》、《三笑》、《白蛇传》等民间故事中,主人公许多的悲欢离合也发生在山塘,也可自费乘苏州游船,欣赏运河夜游,乘船欣赏苏州评弹,观山塘灯火,品位小桥、流水、人家的姑苏风貌。
D2早餐后,开始一天的“江南园林探索之旅”游览【狮子林24】、【拙政园63】、【网师园27】、【留园32】、【西园19】、【沧浪亭18】;游览于江南古典园林之中;探索江南古典园林的独特韵味…… 游览结束后观前街自由活动!
D3:早餐后,游览【盘门景区18】参观【苏州博物馆16】;下午1.5小时左右车程赴 “中国魅力古镇”——【乌镇】【东栅景区35】游览财神湾、江南百床馆、传统酿酒作坊、染布坊、江南木雕馆、茅盾故居、立志书院、千年道教胜地修真观、古镇小巷、传统商铺区等景点游览结束后赴【西栅景区60】;夜游水乡古镇——“宿在乌镇,枕水江南”夜宿乌镇;推窗临河,枕水而居,归家的感受,享不尽惬意与浪漫,欣赏水乡夜色,体味水乡古镇风情……
D4:早餐后游览三寸金莲馆、邵明书院、关帝庙、灵水居、白莲塔寺等;1.5小时左右车程前往浪漫爱情剧《非诚勿扰》拍摄地——【西溪湿地40】(不含游船 如需游船加35元/人), 这里自古就是隐逸之地属国家级湿地公园;游览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等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也可自费乘坐湿地游船穿梭于湿地河道之间感受人景合一的浪漫意境;
D5早餐后;上午自行联系参观【中国美术学院】;下午【船游西湖17】;观三潭印月、苏堤烟柳等西湖美景,听断桥动人的爱情故事,远观【雷锋塔】重现人间,游览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漫步在间株杨柳间株桃的【苏堤】上听许仙白娘子的爱情故事,车游【南山路】、【杨公堤】;逛【孤山公园】位于西湖西北角,四面环水,是观赏西湖景色最佳之地;而且文物荟萃;在此可游览文澜阁、西湖天下景、中山公园,有西泠印社、秋瑾墓、放鹤亭等。逛著名时明清仿古一条街【河坊街】外观【胡庆余堂】、可自费品尝杭州风味小吃、逛【吴山广场】体味当地风土人情……
『柒』 上海附近的水乡古镇哪个最值得一游
附近的古镇有朱家角,昆山的锦溪、周庄,吴江的同里,苏州的lu直
朱家角,同里我没去过,不能发言内
说说其他几个:容
锦溪:历史比周庄长很多,现在打的是“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牌,在古镇区有古董馆、根雕馆、名人馆、古家具馆、天文馆、紫砂馆、古砖瓦博物馆等大小博物馆10多个,门票是联票,60来元,从上海到锦溪单程路费约25元。现在来锦溪旅游的上海市民较多,因为比起周庄,锦溪人较少点,可以静下心来逛逛。
周庄:“中国第一水乡”,名声在外,它的古镇区水道是呈“井”字形的,主要景点有迷楼、张厅、沈厅、怪楼等,门票100元,去周庄,最好不要在国假或天热时,人多,我觉得周庄有必要去一下,但不在眼前。
lu直:lu直的lu,是“用”上面加一“丿”,有“神州水乡第一镇”的美誉。我比较喜欢lu直,因为他的水道、古镇布局比较大气,门票和锦溪差不多,镇上除了老镇区之外,还可去保圣寺、万盛米行看看,水乡味道浓一点,
还有稍远点的,如浙江的乌镇,我觉得也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那里的文化底蕴很足。
以上供参考!
『捌』 请问上海附近水乡古镇一日游去哪里好
同里、复周庄相对上海的车程制距离差不多
周庄“神舟第一大水乡”,开发时间、程度都较早,商业气息更浓重些
乌镇靠近杭州附近,所以到上海的车程比较远,行车时间大概要3小时左右
乌镇的闻名于《似水流年》的拍摄,白墙黑瓦,宁静古朴。
谈恋爱的人去乌镇吧。和爸爸妈妈旅游或者同伴非常喜欢热闹的,爱淘些小玩意的,想拜拜佛祖的,还是周庄吧。想一个人散散心的,去同里。
『玖』 水乡古镇是江南地区城镇中一类独特的类群吗
江南水乡古镇以周庄为代表,是我国地域文化中极具完整性、区域性、多样性的典型传统城镇类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水乡古镇保护实践,是我国城市遗产保护历程的实践典范和发展的里程碑。在经历了所谓“旧城改造”的建设性破坏、旅游兴起后的过度商业化、居民外迁导致的社会变异、环境恶化等负面现象之后,进入新世纪,新问题新矛盾此起彼伏:全球化对地方特质的冲击,深度旅游对古镇文化新产品的需求,新的建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水乡古镇的保护和发展走到十字路口,该向何处前行?我们以江南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实践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历史城镇的保护与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讲演者小传
阮仪三
1934年生,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凭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再度获得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主持周庄、同里、甪直、乌镇、西塘、南浔古镇保护规划。主要著作有:《护城纪实》、《护城踪录》、《江南古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历史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姑苏新续》、《城市遗产保护论》、《古城笔记》等。
一、从“周庄模式”看城镇遗产的整体保护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大发展之时,在“要想富、先修路”、“汽车一响、黄金万两”的热潮下,江南河网平原上的大小村镇都鼓足了破旧立新的干劲,纷纷拆桥拓街、填河筑路,以期筑巢引凤。一大批具有鲜明水乡特色的古镇在这场城乡运动中遭受了风貌格局上的巨大破坏,如前州、偃桥、芦墟等。而周庄则因为与外界交通过于闭塞,发展较慢,才得以幸免。1986年同济大学为周庄制定的保护规划中明确提出“保护古镇,开发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的十六字方针,这在当时俨然是与热火朝天的乡镇改革反其道而行之,顶着前所未有的反对和质疑压力,开创了江南古镇保护的先河。
根据规划要求的严格实施,周庄古镇的保护在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效:保存完整且丰富多变的街河空间、小桥人家的玲珑闲适、清朴秀丽的民风民俗……对这些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精心保护,为周庄赢来了旅游观光的发展先机。更为可贵的是,1995年周庄古镇在旅游业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时,还及时建立了“古镇保护基金”,将每年古镇旅游门票收入的10%用于古镇保护,包括修缮历史建筑,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古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等。这种用旅游收入反哺古镇发展的做法,为古镇的良性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也获得了古镇居民的拥护,“古镇要发展、保护不能忘”的观念不仅是政府管理部门的点金石,更是取得了深入人心、全民参与的效果。这种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保护,强化历史特色开展城镇旅游,并将旅游收入回馈于古镇保护的做法,被人们简称为城镇发展的“周庄模式”。一时间成为全国上下拥有历史遗存的城镇争相效仿的对象。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水乡城镇更是纷纷以“周庄第二”、“小周庄”、“可与周庄媲美”之名自居。
遍布江南地区的水乡古镇是我国传统城镇中的一种独特类群。从聚落的空间构成上看,它们枕河而居、因河设市、夹岸为街、水陆两宜,构筑了人们心中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意境;从建筑特征上看粉墙黛瓦、水巷幽仄、山墙起伏、宅院四合,既不失传统中正的封建家族伦理秩序,又捎带着文人墨客的清寡、商贾小宦的偏适、衣食百姓的厚朴;而那乡里乡间土生土长、生生不息的稻米、桑蚕、纺织、印染等活动,则成就了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因地制宜的传统小农经济类型,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为这些水乡古镇构筑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共同语。
继周庄保护取得初步成功之后,西塘、乌镇、同里、甪直、南浔等古镇相继编制了总体规划和保护规划,并开始投身于积极的保护实践。这些古镇的保护,在把握江南水乡共性的基础上抓住各自特点,形成独特韵味:
周庄是前街后河的商业市镇,同里是恬静的水乡居家小镇,西塘是廊棚数里的黄酒之乡,乌镇是水阁楼枕河卧波,甪直以庙兴市、民风古朴,南浔的丝商留下了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杰作……正是这每一个古镇、每一处细微的不同,才使得江南水乡有着百看不厌、多姿多彩的魅力。古镇保护的重点也正是在于这种共性把握之下的特质挖掘。2000年,在联合国遗产中心专家的提议下,江苏的周庄、同里、甪直,浙江的乌镇、南浔、西塘,开始正式以“江南水乡古镇”的名义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此“江南六镇”开始作为江南水乡古镇这一群体的突出代表,为人们所逐渐熟知。
2003年12月,“江南六镇”由于在规划和保护上“对整个城市发展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留存了文化遗产,很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让人们看到了古代人的生活,同时很好地让今人生活在其中”,而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
以“江南六镇”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作为一种典型地域的城镇遗产类型的整体保护模式,已取得突出成就,影响和带动了江南乃至更大地域众多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上海的朱家角、枫泾、新场,苏州的木渎,宁海的前童,富阳的龙门等一大批古韵犹存的水乡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江南水乡古镇”作为一种遗产类群,也将最终成为祖国优秀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成员。
二、十字路口,古镇将向何处去
进入新千年,江南水乡古镇已成为长三角大都市区引人瞩目的休闲“后花园”,“保护古镇、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波及每一个水乡小镇,哪怕只是一条小街、两三顶拱桥、几座老宅,都受惠于这场古镇保护运动水乡的空间形态、历史建筑保存下来了;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小镇的商业旅游发展了。可是水乡那闲适有序的生活也变了味道,江南古镇的发展似乎又走进了使人们无所适从的境地。分析这些问题和现象,主要有以下若干类型:
1、旅游内容雷同,旅游产品相互模仿,古镇趋向同质化竞争。古镇旅游几乎都是走一条或几条老街,看几所大宅、花园,坐一日小船,吃一餐家乡饭;所买的旅游纪念品也无非是松糕、蹄膀、酱菜、米酒、蓝印花布等等。这些在相同地域文化作用下且分布相对密集的水乡古镇,在城镇景观上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另一方面,水乡古镇是传统经济生产模式下的产物,聚落尺度相对于现代的交通工具和生活节奏而言,往往只能开发为一日游、半日游的观光对象,再加上旅游经营缺乏亮点,旅游产品相互“克隆”,容易引起旅游观光者的体验疲劳,游客不会从深层次去细究水乡差别,更难留下深刻印象。
2、全民经商,破墙开店,古镇过度商业化成致命伤。从1998年到2002年,周庄古镇的店铺数从两百多家激增至六百多家,短短4年数百栋民居破墙开店。店铺泛滥不仅破坏古镇风貌,拉客现象、恶性竞争也使旅游环境日益恶化。不少居民开店后又租给外地人经营,“小桥、流水”依旧,而“人家”不在,水乡古镇的意境渐将泯灭。
3、节假日游客饱和,服务质量差,门票涨价却难达“限容”目的。据规划测算,周庄每年最佳旅游人数为60万,可2002年就达到了263万人次,高峰时每天近4万游客涌进古镇。2005年同里接待游客220余万人次。2007乌镇东西栅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预计2008年将翻番。与滚滚人潮相对应的是古镇门票的一涨再涨,即使这样仍难以控制容量,也许门票涨价的背后本也不是出于限制容量。这种高价而拥挤不堪的旅游体验,使水乡不再古朴静谧、可亲可近。
4、原住民迁出,社会结构变异;房地产运作,古镇日趋贵族化。一方面古镇保护区里的砖木房屋难以灵活适应现代化的生活需求,古镇生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导致古镇原住民流失和老龄化、空巢化的现象日益突出;而留在老屋中的房主也乐得将沿街或底层的房屋出租给外地人开店,赚取租金,水乡生活和人文环境逐渐变质。另一方面,古镇在修缮整治时,往往将保护区内的居民另迁他处,修缮完成后仅有少量居民得以回迁,大多数沿街住宅也都改造为店面,并采取市场化的招商进驻方式,古镇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一去不返。白天熙来攘往的街河,到了晚上则除了几家旅店外,灯火寥寥。
5、古镇周围土地用尽,楼宇包围,“盆景化”现象尽失水乡田园风光。随着古镇区商业旅游兴旺带来寸土寸金的丰厚利润,古镇周边的地价也水涨船高、一路攀升。几乎所有的水乡古镇都采取过以地生财的捷径。几乎每个古镇周边,旅游度假区、星级宾馆、高尔夫球场都在陆续兴建。在诸多现代化设施的包围下,水乡古镇成为新都市的缩微盆景,与小桥流水相伴相生的水乡田园无奈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6、古镇旅游经营权出让,主题化、公园化引发社会置疑。2006年香港世贸集团以每年2000万左右的资源使用费获得了同里古镇的经营权,全盘负责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古镇区的社会公共属性、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面临挑战,而垄断式的经营权行为,既存在政策风险,又引发社会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