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乡村旅游
『壹』 国家旅游局拟定哪10大乡村旅游目的地
北京延庆区,延庆区地处北京市西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生态环境优良,是首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其历史久远,名山胜水,钟灵毓秀。有巍峨壮观的八达岭长城、有离现代大都市最近的松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还有经一亿四千万年进化形成的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风景众多,美不胜览。
农民不只是种地的收入,还加上了旅游的收入,这样的旅游景点能更多一点更好。
『贰』 皖南古村落开发的 意义
皖南古村落旅游的深度开发研究
黄成林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近些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市场的古村落旅游蓬勃发展,以江苏周庄、同里,安徽宏村、西递,浙江乌镇、西镇,上海朱家角,江西流坑,湖南张谷英村等为代表的古村落,已经成为江南最重要的古村落旅游目的地。
皖南旅游区是安徽七大旅游区中最重要的旅游区,包括黄山、池州、宣城三市,虽然其面积仅占安徽的22.2%,人口占安徽的9.1%,但其旅游接待要占全省的25%左右,旅游收入要占全省的35%左右。皖南旅游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工业经济不发达,林地的主要功能已由过去的经济目的转向如今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目的,种植业因山多平地少受到限制,发展以古村落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就业结构,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农民生活和居区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皖南旅游区古村落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目前已开发古村落旅游地近20处,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徽州区、绩溪县、旌德县、祁门县(表1)。从旅游资源影响力来看,皖南旅游区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是以黄山、太平湖、新安江为主体的山水风光,其次是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景观,第三是以九华山佛教文化、齐云山道教文化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景观。但是,按旅游目的地数量,古村落已经成为皖南旅游区山水之外第二大类旅游目的地;按旅游接待规模,古村落已成为皖南旅游区仅次于山水观光的第二大旅游目的地和超过宗教文化旅游地的第一大文化旅游目的地;按旅游品牌影响力,皖南古村落旅游已经成为安徽第二张王牌旅游产品。
表1 皖南主要古村落旅游地基本情况
村名 代表性资源品质特征及名称 营销主题形象 公路里程(km)
宏村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宏村 世界文化遗产 至屯溪65,至黄山55
西递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递 世界文化遗产 至屯溪55,至黄山37
南屏 祠堂群,《菊豆》等电影外景地 至屯溪62,至黄山52
关麓 联幢民居群 至屯溪63,至黄山55
历溪 水口园林、祠堂、目连戏、陵园、悬棺葬 至屯溪105,至黄山150
江村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溥公祠、父子进士坊 伟人故里,千年古村 至黄山50
唐模 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唐模村 中国江南园林的故乡 至屯溪28,至黄山61
呈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坎村、罗东舒祠 至屯溪32,至黄山55
潜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口民宅 至屯溪24,至黄山57
棠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棠樾石牌坊群 至屯溪27,至黄山77
蜀源 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井 养生休闲 至屯溪32,至黄山65
渔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渔梁坝 徽商之源 至屯溪32,至黄山80
一、开发条件分析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
皖南古村落是以明清时期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以宗族观念为社会基础,在徽州文化熏陶下造就出来的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村落。皖南古村落的家族性、布局的整体性、民居的艺术性、建筑的历史性、景观的独特性,早已为专家学者所认同,为影视界作为影视的外景地。
皖南是徽商的发源地。徽商是我国明清时期10大商帮之一,形成于明成化、弘治年间,兴盛于明嘉靖至清嘉庆年间,衰落于清末。皖南也是我国清代最鼎盛的三大学术中心之一[1],读书入仕博取功名厚禄者为数很多。如清代,仅徽州(大体包括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黟县、歙县、徽州区、屯溪区和宣城市的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就考取进士516人,其中状元18人,略次于苏州,居全国第二,若以县计,休宁县状元13人,居全国第一[2],由此还出现了“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兄弟九进士、四尚书”、“同胞翰林”、“同胞状元”等佳仕途奇迹。由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加上受“聚族而居”、“叶落归根”、“荣归故里”及风水说的影响,这些因经商或仕途功成名就者往往回家乡大兴土木,“遍察山水形胜”,辟基拓产,营造鳞次栉比且十分讲究的民居,并且资助家族修建祠堂、水口园林、书院、牌坊等公用设施和纪念性建筑。由于民居乃至整个村落建筑质量非常高,虽然年代久远,这些古村落还基本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以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纷纷成为旅游开发的对象。
皖南古村落主要由水口园林、牌坊、祠堂、学堂、民居、古桥、古井等景观单元组成。
水口园林位于村落流水出口之处(即村口),集保瑞、避邪、屏障、导向、观赏、界定、美化等功能于一体,类似于村民共享的乡村公园,主要由古树名木、小桥流水、风雨亭、魁星楼、石质牌坊、石板大道、宗教祭祀建筑等部分组成。游人尚未进村,即被水口园林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建筑所折服:“随山采形,就水取势,隐僻清奇,闲雅质朴,巧如因借,无中生有”,与苏州、扬州园林明显不同。
几乎皖南每个古村落都有牌坊,一个村落多座牌坊并非鲜见。如歙县棠樾村有7座牌坊,稠墅有4座牌坊,高约10m的石质牌坊,或矗立村口,或矗立村中,龙凤牌上或“圣旨”,或“恩荣”,或“敕建”,无声地记载着村落的辉煌、坊主的荣耀、家族的光荣,具有启迪、教化作用。虽然不少牌坊饱含着封建礼教牺牲品——妇女的斑斑血泪,具有封建的一面,但其将建筑造型艺术与雕刻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集匾额、楹联、书法于一身,有的古村落还数座牌坊成群分布,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主要用于祭宗祀祖、正规教化、族长议事之所的祠堂,宽通面大进深,雕梁画栋,形制恢弘。遍布古村的“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民居平面和立面结构蕴涵着吉祥,室内陈设充满着儒雅。由于建筑是古村落的主体,因此作为装饰构件的木雕、砖雕、石雕遍布民居、祠堂、牌坊之中,每一个雕件都寄托着主人的心愿或期盼。明清时期,皖南盛行风水说,以致每个村落、每幢民居在选址、布局、朝向上都慎之又慎,村落形态或牛形,或船形,或棋盘形,或龙形,或塔形,都有其特定的趋吉、景观、宗教、宗族和环境意象[3]。
皖南古村落的历史一般在1000年左右,鼎盛时期千人之村不在少数,村落中现存古建筑最早为明代。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我国元代及以前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非常罕见,明清两代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也非常少。在我国28处世界遗产中,西递–宏村是唯一的古村落类世界遗产。在我国12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古村落的只有20处,皖南的西递、宏村、呈坎、潜口、查济均属其中。千年古村实质上是明清时期皖南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见证,是凝固的史书或“活化石”。
皖南古村落的科学价值,特别反映在聚落规划、村落防火、人居环境、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整合等方面[4]。如传统古村落通常是“滚雪球”式的发展,即随着村庄的扩大,道路、水系无序状态非常突出,而皖南不少古村落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规划性,道路纵横有序,水系来去有常。从文化生态角度看,皖南古村落与皖南自然环境具有制约、适应、再现和选择关系。从文化景观角度看,皖南古村落观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向型气质、和谐型风格和伦理型内核。从文化整合角度看,皖南古村落是徽商经济实力和徽人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
由于皖南古村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旅游价值非常高,以致有的古村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西递–宏村;有的古村落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西递、宏村、呈坎、潜口、查济;有的古村落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如唐模、许村、湖村、陈村等;更多的是古村落的某一建筑物被列为全国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皖南古村落以文化景观为主,与皖南山岳型旅游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
(二)优美的自然环境
皖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丘陵、山地和山间盆地交错分布。总体上,皖南古村落大都依山建屋,傍水结村,远山近村,粉墙黛瓦,蓝天白云,白墙黑窗,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统一,无一不是最佳的人居环境,“山深人不觉,同在画中居”[5]。
(三)较好的市场区位
皖南是旅游资源高度富集区和资源型旅游地,拥有世界遗产项目2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处,4A级旅游地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2处。旅游资源高度富集,有利于形成景观群以吸引旅游者。游人以皖南为旅游目的地可选景点多,单点交通成本低,对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三大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之一,也是皖南最大的客源地。虽然皖南临近长江三角洲,由于客源地本身的古村落(如同里、乌镇、朱家角等)的“截流”作用和替代性竞争,仅凭皖南古村落难以成为皖南中远程国内市场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但是,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大都拱卫在皖南旅游区最具有市场引力的黄山周围,或者临近皖南最主要的游客集散地屯溪,或者位于游人进出黄山必经干线公路旁,这是皖南古村落发展旅游最主要的区位优势。如“伟人故里,千年古村”江村位于距南京、芜湖至黄山必经的主干公路205国道1km处,渔梁、雄村、棠樾位于杭州至黄山必经的主干公路104省道附近,潜口、唐模、呈坎地处屯溪经或岩寺至黄山主干公路205国道旁。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虽不位居旅游者进出黄山的必经之地,但本身有便捷的公路与黄山、屯溪相通。大体上,按照时间距离计算,除了龙川、湖村、历溪古村落以外,其他已经开发的古村落旅游地距黄山均在1~1.5小时车程以内,符合旅游者理想的旅行/游览时间比要求。
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期,黄山、屯溪为古村落旅游开发提供了机会市场,古村落旅游地以黄山、屯溪为依托,“借客出海”。今天,黄山依然是皖南旅游区中远程市场的首选旅游目的地,至少30%的黄山旅游者游览黄山前后要游览1~2个古村落。古村落已经成为近程市场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
二、所有制形式与经营模式
(一)所有制形式
从所有制形式看,皖南古村落景观的物质载体有的是国家所有,如潜口民宅、龙川胡氏宗祠;有的归集体所有,如古村落中的祠堂、牌坊、水口园林、水系、道路和土地改革时划归集体的大户人家的房产等;有的属于私有财产,如古村落中绝大多数民居;有的属于企业所有,如旅游股份制企业恢复的人文景观等。总体上,古村落景观的物质载体以集体所有和私有财产为主体。
所有制形式不同,权益关系不同。皖南古村落景观的物质载体相当一部分属于私有,古村落旅游开发者妥善处理好村民利益尤为重要。
(二)经营模式
皖南古村落旅游企业主要是内资企业,目前经营模式大体分为四类。在不同经营模式中,资产所有者的地位不同,收益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租赁经营。租赁经营者有的是国有上市公司或集团公司,有的是民营企业,大都以利润或税收包干加提成的形式租赁古村落最精华的古建筑作为景点以吸引游人。游览户和全体村民虽然都不同程度上享有古村落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收益,但村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租赁经营者,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或企业,本身有发达健全的营销网络体系,资金雄厚,开发力度大,能够迅速提高古村落的知名度,形成接待规模。
股份制经营。村集体或村民一方以有形旅游吸引物入股,另一方以资金入股。由于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股东之间容易形成合力,促进古村落的开发。
集体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一般由村办旅游开发公司负责开发、经营、保护,古村落旅游收入是村集体收入的一部分,游览户和全体村民都能充分享受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收益。根据需要和能力,一部分村民直接在古村落从事旅游经营活动。
国营。潜口民宅系文物部门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将散落在潜口周围不便保护的10座明代典型建筑集中建于一处而形成的村落型的明代山庄。文物部门将其辟为游览点,收入所得主要用于弥补文物保护和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所需相关开支。
三、古村落旅游开发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同类景点过于密集,主题基本相同,市场竞争激烈
旅游者选择旅游地首先考虑的是景点的知名度和特色。皖南古村落旅游地类型相同, 水口园林、牌坊、祠堂是古村落的共性特征,虽然有个性特征,如棠樾以牌坊群见长,唐模以水口水街闻名,宏村以“牛形”村落突出,呈坎以祠堂和“八卦形”村落出众,但总体上个性特征不足以弥盖共性特征,同时,众多古村落彼此之间相距很近(最近者不足5 km),都在挤观光旅游独木桥,客源市场的替代竞争不可避免,以致位于相对区位劣势的古村落进退两难,每年只接待旅游者1~2万人次,停滞不前。
要从激烈的客源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部分因资源特别出众、名流政要到访率高而成为最著名的古村落景点外,如西递、宏村、棠樾,其他古村落应该以古村落为基本依托,走自己的路,推出其他形式的旅游产品,出奇制胜,以互补竞争代替替代竞争。如徽州区蜀源村,以古村落为基本依托,结合青山绿水、山野田园风光、无污染食品、经济住房、古朴民风,推出了“休闲养生”旅游。由于游人逗留时间长,重游率高,每位旅游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过去观光游览的10倍。又如徽州区唐模村,在一般古村落游览的基础上,增加自助拓片、吃农家饭、看徽州民俗表演等很受旅游者欢迎的参与性项目,还将村幼儿园高年级班办在水口园林中的学堂里,不时传来着古装的幼童习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的朗朗声,给古村落增添了几分古韵。
(二)交通通而不畅,有路无车
以黄山、屯溪为结点,以黄山至屯溪的205国道或103省道为界,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大体上分为东、西两大片。西片主要包括宏村、西递、南屏、关麓、卢村等古村落。东片主要包括棠樾、唐模、潜口、呈坎、蜀源、槐塘、许村、雄村、渔梁等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大多数离国道、省道不超过5km。目前的交通状况是通而不畅,有路无车,即古村落至交通干线的公路等级不高,没有通达古村落景点的固定旅游专线班车,散客想到古村落旅游,要么临时成团跟旅行社团队走,要么包车,要么几经辗转,非常不方便。2001年,皖南旅游区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表明,散客占全部客流58.79%。有路无车,等于主动放弃了已经到达村口的古村落潜在旅游者。
必须以黄山、屯溪为结点,通过种种优惠措施,引导客运户开行东片和西片连接主要古村落旅游点的环行旅游专线客车,为散客前往古村落旅游提供便利条件。
(三)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无论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联合国机构和中国政府设立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不可多得的文化遗存。利用古村落发展旅游,可以为保护文化遗存筹集资金,改变为保护而保护的传统保护观念,但若处理不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有可能竭泽而渔。
古村落,一是古,二是村落,如果古气、古风、古韵、古朴、古貌不存,商贾遍地,古村落则变成了新集镇。少数古村落里的新景观,如充满现代气息的楼房,穿街过巷的电线,为了吸引旅游者新建的“古建筑”,杂乱无章的摊贩等,已经让人感到古村落的风韵正在漫漫消失。
要树立“保护第一”、“保护就是资源”的观念,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结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手段,加大保护力度,制订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和保护性、抢救性维修方案。
(四)主题形象问题
因为皖南旅游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在人们的心目中,皖南古村落肯定是一个山环水绕的山村,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桃花源里人家”的韵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古村落已经失去往日风采,山无往日浓郁,水无往日长流。恢复“山深人不觉,同在画中居”的山乡古村风貌迫在眉睫。也只有恢复山乡古村风貌,打“山乡古村”牌,做活“小桥流水人家”、“桃花源里人家”,才能与江浙等地的“水乡古镇”相区别。恢复“山乡古村”、“小桥流水人家”、“桃花源里人家”,必须从长计议,从眼前做起,搞好规划,加强绿化,注意美化,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四季流水潺潺。
皖南古村落之所以出名,一是古建筑,二是名人。皖南古村落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如清代医学家、“人痘接种法”发明者江希舜,民国北京市特别市长、代总理江朝宗,著名数学家江泽涵均是旌德江村人,革命烈士江上青祖籍旌德江村。名村得名人而活,名人使名村以传。如何依托古村落,打“名”字牌,如“名村”、“名人”、“名祠”、“名坊”牌,依托古建筑,打“祠堂之乡”、“牌坊之乡”牌,依托乡村名产,打“祁红之乡”、“枇杷之乡”牌,增加古村落的文化含量,推出明确的主题,是皖南古村落深度开发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五)村民利益问题
无论租赁经营或国营,还是股份制或集体经营,不论村民的民居是否是游人参观点,生活在古村落里的村民以及由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所构成的场景,是古村落旅游必不可少的环境,古村落的每个村民及其活动已经成为古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古村落旅游的灵魂之一。是否允许村民参与古村落旅游,村民对自己的家园发展旅游持何种态度,能否从旅游中获得合理收益,是旅游经营者必须认真考虑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没有广大村民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不妥善解决村民切实利益问题,不给村民因发展旅游而付出的代价(如古民居的翻修扩建和作为参观点的民居内部现代化改造等都受到限制,村民维修古民居希望外观整旧如新,而事实上旅游经营部门只允许其修旧如旧等)予以补偿,古村落旅游氛围将大打折扣,终究会危及古村落旅游开发。
『叁』 黟县的经济发展
2009年,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706万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9亿元,增长37.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4:41.4:39.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55.7%、40.6%。
2012年,黟县地区生产总值20.8亿元,同比增长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亿元,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亿元,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增长20.3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5.7:48.5:35.8。 黟县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已建成面积1.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入园企业58家,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5.4亿元,基本形成了以茧丝绸、果蔬食品、旅游商品、机电制造、高档纺织、木竹精深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
建国前,黟县工业基础薄弱,城镇以“三坊一店”(糟坊、酱坊、炉坊、糕饼店)为主体、其次是铁、木、竹、棕、缝纫、粮油(水碓、油榨)、织苎麻布加工业及石灰窑、纸槽等。焦福泰油纸伞、源头苎布、胡永兴蚊香、程三元毛笔为黟县较有特色的产品。民国14年(1925年),培本布厂开始使用人力铁木织布机。民国20年,城区创办私营光寰电气厂。民国31年县政府开办民生染织布厂,为黟县唯一的官办工厂。至解放前夕,全县没有一个烟囱,没有一台动力机。但县人旅外办实业、从工者很多,江西景德镇市就有11家工业企业为黟县人开办。
1952年,全民所有制的黟县酒厂和公私合营企业黟县电灯厂建成投产。同年,8名铁匠组成黟县铁业生产小组。1956年,全县35个手工业行业852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组成8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12个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成立黟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逐步把手工业的经济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67.6万元,比1949年增长8倍。1958年,为追求高级形式,把全县手工业按一行一业组建规模较大的生产合作社,拆点搬家,集中生产,统一核算,在大办工业的号召下,采掘、冶炼、机械、化工、轻工、纺织等工业企业竞相上马,计划比例失调,出现工业增产,商业积压的畸形现象。其间大办钢铁,县财政支出13.5万元,毫无效果。同时,西武、和平、东源、洪星、际联、渔亭、美黄7个乡的铁、木、竹、缝、棕5个行业的28个手工业单位281人,与各乡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四社合一”。县手工业联合社的农具厂、木器厂、机瓦厂、竹器厂、石灰厂和缝纫、五金、皮革、棕业、钟表等10个合作工厂(社、组)及美溪综合厂共393人,全部下放到公社。1959年,黟县、祁门县并县时,黟县手工业联社因所属10个手工业企业455人下放到黟城公社而全面解体。
1961年后,关闭了全民所有制碧山野生植物油厂、黟县陶器厂;县办的石山砖瓦厂、雨伞厂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成立集体所有制铁业、木业、工艺生产合作社和白铁小组,缩小了黟县纺织厂生产规模;收回乡间名师巧匠396人,重新组建城乡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7个。1962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为1311元,1965年为3423元,年递增28%。1970年起,开始发展“五小”(小煤窑、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小农机)工业,小型工厂应运而生。至197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5.8%。
1979年,停办农药厂,新建黟县轴承厂;农村10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二轻系统划归社队企业系统,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工业企业经营由单一的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同年,在石煤综合厂和五金厂试点推行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1980年增加轴承厂、轻机厂为试点企业,1981年在全县工业企业中推开,取得显著效果。到1983年,黟县工业总产值达1310万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扭转了黟县预算内工业利润倒挂,依靠财政补贴的被动局面。
1984年,全县工业企业整顿结束,企业素质提高,黄山轴承厂202型轴承获1984年安徽省优质产品证书,县电力公司获安徽省电力系统1984年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黟县酒厂吉阳牌白酒获1985年徽州地区酒类评比第一名。
1985年,全县有电力、机械、电镀、轴承、石煤利用、汽车修配、五金、建材、森工、酿造、粮油、食品、饲料、制茶、印刷、塑料、造纸,制鞋、服装、缫丝、纺织、林化等20多个行业,79个工业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15个,集体所有制24个、乡镇工业40个)。全民所有制职工1280人,集体所有制职工765人,乡镇工业从业人员650人。工业企业有中、初级技术职称人员39人(其中工程师4人)。固定资产净值86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635万元,集体所有制87万元,乡镇工业143万元)。机械总能力19114千瓦(其中全民所有制16558千瓦,集体所有制639千瓦,乡镇工业1917千瓦)。工业总产值2047万元,为1949年的27倍。1985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9.02%上升为42.37%。
2012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30家,比上年增加4家,实现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13.7%。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轴承380万套,下降51.6%;罐头5220吨,增长22.7%;白厂丝599吨,增长8.8%;纤维板4951平方米,下降32.1%。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为189%,同比下降54.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109万元,增长4.6%;实现利税9017万元,下降12.7%;实现利润总额5505万元,增长6.8%。
2012年巩固扩大“12555”重点企业培育成果,中绣飞梭、新达机械、金坑源纸业等企业加速发展,特色工业初具规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增长12.5%。工业招商取得新成效,新签康师傅瓶装水、LED灯具、汽车配件等项目10个,协议投资4.2亿元。 丝织业 茧丝绸产业是黟县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八十年代初,从一个镇办集体缫丝厂起步,二十年后,黟县已发展有桑园4.5万亩,年产鲜茧2000吨;2013年有规模以上缫丝企业两个,年缫白厂丝400吨,其中华盛丝绸集团的生产规模名列安徽省第二;一个规模以上捻线企业,年产捻线丝260吨,名列安徽省第一。 黟县耕地面积8249.2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62%。农村经济以传统的林、桑、茶为主,粮食自给。桑、茶、果、竹、木等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以叶村为代表的蚕桑基地、以溪下村为代表的有机茶基地、以五里村为代表的桃业基地、以胡门村为代表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华盛丝绸、惠达食品、桃源罐头、千磨竹业、杉森木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竹针全国市场占有率70%以上,白厂丝产量居全省县域前列,五溪山毛峰、“AH2糖水板板栗罐头”等荣获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黟县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和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201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902元,增长15.5%。
黟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较多,有以生产糖水板栗、箬叶、微菜干、竹笋罐头等系列产品的食品企业,其糖水板栗产量在全国同行中名列第一,产品95%以上出口海外。黟县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等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产品,也从手工作坊里走进大型超市。黟县的茶叶制作久负盛名,其中以黄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递翠眉等品种尤为出名。
建国前,由于封建制度的限制,官、商的盘剥,生产方式的落后和自然灾害的侵袭,黟县的粮食单产只有100多公斤。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的《黟县志》载:“岁收不给三月”。民国23年(1934年)资料记载,全县粮食总产1262万公斤。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仅1079.18万公斤,单产100.5公斤;油料总产36.27万公斤,单产16公斤。农业总产值为634万元。
建国后,黟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采取各种改革措施,促使农业生产稳定增长。1949年,实行减租减息,1950年至1951年,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1952年,总产上升到1625.61万公斤,1953年至1957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农民依靠集体力量,开展农田建设,提高了抗御灾害能力,使粮食产量稳步上升,1957年,粮食总产达2036.07万公斤,1958年,由于左的思想路线的影响和工作上的失误,粮食生产下降,1960年,粮食总产只有1623.14万公斤。1962年开始,经过三年的恢复调整,粮食产量有了回升,1965年,总产达2296.13万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总产增长缓慢。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农村体制改革,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9533亩,单产302公斤,总产上升到3908.07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6倍,油料总产147.71万公斤,比1919年增长3.1倍;农业总产值达326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为1949年的6.38倍;茶叶、蚕桑、畜牧、水产及其他农副业生产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黟县从1953年起,粮食、油料自给有余,1953年至1985年,全县农民向国家提供商品粮食共26827万公斤,食用油脂297.84万公斤,和大量的猪肉、禽蛋、鱼、茶叶、蚕丝、苎麻、香菇等农副产品。
201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完成56608万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21832万元,增长4.5%;林业产值13899万元,增长2.7%;牧业产值17543万元,增长1.3%;渔业产值519万元,增长11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15万元,增长2.2%。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业构成由2011年的37.8:24.7:32.1:0.4:5.0调整为38.5:24.6:31.0:0.9:5.0。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9950公顷,同比增长0.8%,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089公顷,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2890公顷,增长0.5%;蔬菜种植面积1444公顷,增长1.8%。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多减少。其中:粮食总产量27001吨,增长4.7%;油料产量4001吨,增长3.9%;茶叶产量1535吨,增长3.6%;蔬菜产量20048吨,增长1.9%;药材产量91吨,下降4.2%;瓜果产量1480吨,增长1.6%;糖料产量714吨,增长2.0%;水果产量2097吨,下降0.3%;肉类总产量5240吨,增长1.7%;蚕茧产量1759吨,下降4.5%;禽蛋产量663吨,增长1.4%;水产品产量560吨,增长16.2%。
2012年黟县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五里桃业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宏村镇、洪星乡竹笋基地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毛竹笋)标准化基地”。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7家,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4家。实现农业总产值5.7亿元。新增新农村建设“十有”达标村5个、基本达标村6个。 黟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黟县经济的主导产业。
全县共有景区景点13处,其中5A级、4A级、3A级景区各2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9家市级、旅游专业村8个,三星级以上饭店4处。拥有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省级1家;旅游商品个体私营作坊150多个,形成4大类、12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系列,多种旅游商品在国家、省级旅游商品博览会和工艺品设计大赛上相继获得100多个大奖。先后荣获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文化魅力旅游名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等称号。
2009年,旅游接待403.1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63亿元,旅游商品购物市场营业收入达6000多万元,旅游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超过20%。2012年旅游接待量完成1010万人次,增长31.7%;实现旅游总收入75亿元,增长32.5%。
『肆』 苏勤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安徽省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安徽与长三角旅游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05035025)
2.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与长三角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AHSK03-04D20)
3.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点项目子专题——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环境效应与对策研究
4.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全球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格局与发展模式的基础研究(2002.8-2005.8)
5. 安徽省人文社科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社区效应及其管理模式改革研究(批准号:2005sk069)
6. 安徽省黄山市旅游“十一五”规划(2005)
7. 黄山市屯溪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
8. 安徽省芜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
9. 安徽省沿江地区区域规划(2005)
10.安徽省黟县乡村旅游规划(2006)
11.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山风景区旅游安全问题及其预警系统研究(2003kj155)
12.安徽师范大学科研专项基金——旅游地环境影响作用机理与预警系统研究(2002xzx09)
教授课程:
旅游学概论、旅游管理理论与实践、旅游区域及企业管理、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伍』 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有哪些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
北京市怀柔区
天津市蓟县
河北省迁安市
山西省清徐县
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
黑龙江省宁安市
上海市崇明县
江苏省句容市
浙江省安吉县
浙江省嘉善县
安徽省黟县
福建省南靖县
江西省婺源县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
山东省荣成市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
河南省栾川县
湖北省恩施市
湖南省隆回县
广东省从化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
重庆市九龙坡区
四川省郫县
四川省蒲江县
贵州省桐梓县
云南省腾冲县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
大连市金州新区
宁波市奉化市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名单
北京市
北京御林汤泉农庄
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
北京交道富恒休闲农庄
北京华坤庄园
天津市
天津市东淀都市型现代农业核心区有限公司
天津诺恩渔业生态园
天津市松江乡村俱乐部
河北省
秦皇岛市北戴河集发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渔夫水寨休闲农业观光园
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现代农业休闲园区
山西省
昔阳县大寨村
山西省文水县苍儿会休闲农业园区
山西世泰湖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天福祥生态农业旅游区
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观光农业示范园
内蒙古香岛生态农业产业园
辽宁省
阜新桃李园民族文化村有限公司
葫芦岛葫芦山庄有限责任公司
凤城市大梨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
吉林省
吉林市神农庄园有限公司
关东文化园
长春净月经济技术开发区玉潭镇
黑龙江省
宁安市渤海上京旅游有限公司
甘南县兴十四村
漠河县北极乡
上海市
上海市奉贤区金色田园
上海马陆葡萄艺术村
上海五库农业休闲观光园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
江苏省
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苏州太湖胥王山休闲农业园
海门市海永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南京傅家边现代农业园
浙江省
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
中南百草园集团有限公司
湖州吴兴移沿山生态农庄
杭州同家乡村乐园
安徽省
安徽恩龙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肥西老母鸡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大浦乡村世界
福建省
龙佳生态温泉山庄
五龙农家乐
棋磐寨
永福高山农业旅游区
江西省
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
江西国鸿旅游管理有限公司
上饶市田园牧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山东省
昌邑市绿博园
沂南县竹泉村旅游度假区
烟台市农博园
阳信县金阳街道办事处
河南省
中国银杏嘉年华
河南省龙泉集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宁陵县刘花桥村
湖北省
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
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
武汉佳海——农耕年华农业风情园
湖南省
长沙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
沅江德群庄园
湖南锦龙生态农庄
长沙浩博农庄
广东省
广东陈村花卉世界休闲农业园
梅县雁南飞茶田景区
饶平绿岛旅游山庄有限公司
清远根本农业科技扶贫哟险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
北海田野生态农业旅游区
上思县十万大山金花茶观赏园
柳州农工商有限责任公司观光农业旅游区
广西乐业县草山王茶业有限公司
重庆市
重庆市永川区黄瓜山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农龙蔬菜科普休闲观光园
万州古红橘主题公园
大木花谷
四川省
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
华蓥山黄花梨度假村
四川省常乐酒业有限公司
绵阳市游仙区老龙山生态农业旅游区
贵州省
凤冈县中国西部茶海之心景区
湄潭县桃花江田园休闲度假区
云南省
云南省昆明市福保村
宣威市万松居民族园
丽江玉水寨风景区
甘肃省
庆阳市西峰区黄土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敦煌市阳关镇龙勒村
青海省
大通县桥头镇向阳堡特色果品种植观光休闲基地
乐都县洪水坪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
西宁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万义生态园
宁夏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华联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板房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吐鲁番皇家瓜园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
大连市
长海县大长山岛镇杨家村
青岛市
大泽山葡萄观光园
青岛市枯桃花卉实业有限公司
宁波市
宁波大桥生态农庄
宁波天宫庄园休闲旅游区
厦门市
小嶝休闲渔村
厦门五峰土楼生态庄园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石河子西部新丝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桃源农业生态旅游区
新疆新天冰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2011年度[3]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
河北省
涉县、围场县
山西省
长治市郊区
内蒙古自治区
额尔古纳市
辽宁省
宽甸满族自治县
吉林省
集安市、珲春市
黑龙江省
铁力市、宾县
江苏省
南京市江宁区、如皋市
浙江省
桐庐县、遂昌县
安徽省
绩溪县、宁国市
福建省
闽侯县、漳平市
江西省
井冈山市
山东省
沂源县、烟台市牟平区
河南省
鄢陵县、新县
湖北省
洪湖市
湖南省
张家界市永定区、岳阳市君山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恭城县
海南省
保亭县
重庆市
大足县
四川省
成都市温江区、汶川县
云南省
曲靖市罗平县
陕西省
西安市长安区、凤县
甘肃省
敦煌市
青海省
贵德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贺兰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县
山东省
青岛市平度市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名单
北京市
北京金福艺农番茄联合国
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柳沟村
北京鹅和鸭农庄
北京市密云蔡家洼休闲农业集聚区
天津市
蓟县穿芳峪镇毛家峪村
北辰区双街镇龙顺庄园
西青区杨柳青镇杨柳青庄园
蓟县下营镇常州村
河北省
邢台临城蓝天生态观光园有限责任公司
邯郸永年县文兰种养有限公司
山西省
临汾市尧都区卧虎山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区
晋城市城区仕帝生态农业观光园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成宫旅游景区
鄂伦春民族乡鹿鸣山庄
辽宁省
盘锦鼎翔农工建(集团)有限公司
辽阳新特现代农业园区
沈阳农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乐农庄园)
吉林省
吉林圣德泉亲水度假花园悠闲公司
吉林省扶余县官地泡生态园
黑龙江省
北大荒现代农业园
兰西黄崖子关东民俗旅游文化村
上海市
上海前卫生态村休闲农业旅游聚集区
上海淀山湖金龟岛渔村
上海联怡枇杷生态园
上海崇明明珠湖景区
江苏省
南通市海安县中洋河豚庄园
张家港市永联村
南京市高淳县银林生态园
泰州市江苏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浙江省
嘉兴碧云花园有限公司
台州市三特渔村休闲观光农业园区
温州市瓯海白云山农业观光园区
安徽省
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
蚌埠市禾泉农庄
凤阳县藤茶山庄
福建省
南安市香草世界度假村
南靖县云水谣
宁德市上金贝畲家寨
江西省
江西得雨生生态园
江西新光山水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省
山东冠县梨园生态旅游有限公司
山东莱芜吕祖泉旅游区
德州馨秋种苗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
固始华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郑州丰乐农庄有限公司
河南中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湖北省
武当道茶文化旅游山庄
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安福桃缘景区
京山丁家冲村休闲农业 观光园
湖南省
长沙市滴翠山庄
郴州市桂阳县奇秀山庄
岳阳市君山区虹宇生态农庄
常德市安乡县土生源避暑山庄
广东省
广东长鹿环保度假农庄
珠海市一棵树休闲农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北流绿满地提子观光园
三江侗族自治县丹州村休闲农业旅游区
南宁乡村大世界
梧州市藤县石表山休闲旅游景区
海南省
三亚小鱼温泉
兴隆热带植物园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
文昌文亭休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龙泉乡园)
重庆市
江津区四面山镇四面村
长寿区“福村”香耕村文化体验园
綦江县永新镇梨花山
四川省
成都双流县元聪万亩生态休闲农业田园区
西贡市自流井区飞龙峡景区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硐景区
绵阳市北川县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省
贵阳市开阳县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
遵义市务川自治县龙潭仡佬丹砂古寨旅游景区
遵义市湄潭县四品君旅游有限公司-茶海生态园
云南省
丽江拉市海美乐旅游度假有限公司
西双版纳傣族园有限公司
宣威市虹桥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省
汉中市城固县桔园镇刘家营村
榆林市神木县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
铜川丰润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阳光绿都休闲山庄
渭南市临渭区渭北葡萄产业园
甘肃省
甘肃省临夏州观滩沟生态旅游经济开发有限公司
酒泉市肃州区生态农业观光园
青海省
湟源县西石峡乡村生态旅游园
湟中县万聚源生态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金凤区盈南生态园
宁夏贺兰县宁夏园艺产业园
宁夏盐池县哈巴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阜康市瑶池休闲农业园
库尔勒市普惠休闲农业园
岳普湖县达瓦昆沙漠休闲风景区
昌吉市杜氏休闲农业庄园
大连市
普湾新区东沟农业旅游风景区
庄河市冰峪酒庄生态园有限公司
青岛市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晓望社区
青岛藏马山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地
宁波市
腾头村
宁海县欢乐佳田农场
厦门市
厦门市同安区丽田园农家乐专业合作社
厦门市海沧区青龙寨果园观光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农五师怪石峪风景区
2012年度[1]
河北省涉县、围场县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
吉林省集安市、珲春市
黑龙江省铁力市、宾县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如皋市
浙江省桐庐县、遂昌县
安徽省绩溪县、宁国市
福建省闽侯县、漳平市
江西省井冈山市
山东省沂源县、烟台市牟平区
河南省鄢陵县、新县
湖北省洪湖市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岳阳市君山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
海南省保亭县
重庆市大足县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汶川县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凤县
甘肃省敦煌市
青海省贵德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
青岛市平度市
2013年度[4]
北京市延庆县
河北省滦平县
山西省榆次区
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
辽宁省辽中县
吉林省抚松县、丰满区
黑龙江省虎林县
上海市奉贤区
江苏省盱眙县、兴化市
浙江省上虞市、江山市
安徽省颍上县
福建省长泰县、顺昌县
江西省靖安县、石城县
山东省沂南县、岱岳区
河南省确山县
湖北省谷城县
湖南省桂阳县
广东省新兴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
重庆市黔江区
四川省苍溪县、平昌县
贵州省雷山县、兴义市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弥勒市
陕西省平利县
甘肃省永靖县
青海省湟中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
『陆』 桃花节的安徽黄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用灵动的笔触勾勒出桃花绽放枝头的绰约风姿。
桃花是有温度的,它选择在阳春三月、春回大地的日子里盛开,将那份温暖传递,才有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绝妙佳境,才有了一年一度的桃花盛会---桃花节。
桃花节是我们与春天的烂漫之约,是我们迎接春天的仪式。
从第一朵桃花点亮娇蕊,就注定了满山遍野的燃烧、春光灿烂的盛世、硕果累累的丰收。
那是细雨中蓬勃的姿态,尽显了生命的张力;
那是阳光下绚丽的色彩,闪烁着耀眼的光亮;
那是惠风下摇曳的倩影,散发出幽雅的芬芳。
桃花将无限春光演绎于枝头,也将无穷的欢愉送给枝头下的寻芳人。灿烂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水墨的民居,悠闲的耕牛……如梦幻一般的美景,让人忘记了喧嚣,忘记了拥挤,忘记了浮华,甘愿在此间沉沦,甘愿醉倒在这片梦中的桃花源。
走过古街古桥静静的等待,推开关麓八大家厚重的木门,行在南屏幽静的古巷,来到深冲采撷绿意,奔向五里观赏春光……暮鼓晨钟,岁月更替,是梦非梦,追寻回归。
回归这画里依旧的秀美乡村,看耕田的老牛慢慢犁出岁月的痕迹,听老水车轻轻吟唱着春天的歌谣,细数那高高的马头墙下斑驳的身影,拍下桃花源里永恒的青春和欢乐。我们用镜头寻回这片遗失的世外桃源,留驻这些即将逝去的……
那些光影中留存的片刻点滴,会为我们拼接起一个秀美淳朴的碧阳,一个风韵万千的生态古镇,一个声情并茂的小城故事,一个幸福洋溢的桃花源里人家…… 2007年3月18日,黟县首届五里“桃花节”、深冲“开茶节”隆重开幕。节日里毛毛细雨中的五里、深冲仍然是一片喜庆的海洋;欢乐的舞龙舞狮队,优美的歌舞表演,纯朴的民间工艺品,民间特产食品展销进一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上午九点半,市公安局、农业委、旅游局、环保局、文化局、黄山卫校、黄山市人民广播电台等部门的领导、黟县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以及市内十六家知名旅行社负责人,参加了桃花节、开茶节的开幕式。市县领导为十一名“种桃能手”、“制茶能手”、“优秀经纪人”颁发证书,桃业协会茶业协会与经纪人签订的农产品销售意向合同,节会还邀请了市内外摄影爱好者采风写生。
五里、深冲是县城的两个近郊村,也是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享誉省、市内外,五里是以千亩桃园为主导产业的水果专业村,深冲是以千亩茶园为主导产业的茶叶专业村,两村境内桃花绽放、茶香四溢,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纯朴的民俗风情深深的吸引着前来踏青赏花的嘉宾和游客。此次桃花节和开茶节的主题是“桃花、茶香、寻梦,五里、深冲、休闲”,以花为煤,以茶待客,以节会友,通过节会把五里深冲向外推介,促进我县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8年3月26日,风和日丽,春风送暖。黟县五里村千亩桃花朵朵绽放,远远望去,宛如漂浮着粉红的云霞。第二届黟县桃花节第二届黟县桃花节(开茶节)开幕式暨“桃花源里赏花游”启动仪式在众人的期盼中隆重召开。此次桃花节由中共黟县县委、黟县人民政府主办,碧阳镇人民政府、黟县旅发委承办,杭州旅游集散中心、黄山华苑旅行社协办,旨在进一步展示黟县魅力和新农村建设风采、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启动仪式的广场上,停满了来自杭州市、黄山市等地的旅游大巴。此届桃花节黟县在总结上届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推出独具黟县特色的赏花-采茶体验游的乡村旅游产品,并和传统的旅游线路结合在一起,推介给广大游客;还创新了办节模式,使节庆活动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将节庆活动直接面向市场,由接待嘉宾为主向接待游客为主转变;二是将节庆活动作为旅游亮点推出,吸引媒体关注炒作,由宣传节庆本身向宣传中国画里乡村旅游目的地转变。通过市场宣传推介,在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网络和杭州市《今日早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黄山交通旅游广播电台、黄山日报·旅游周刊、黄山广播电视报等媒体的强势宣传攻势下,江浙游客纷至沓来,当天共接待游客20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
主办方为方便游客观景,在桃园观景的最佳地点搭建了一座“桃花台”;并且在五里、深冲游览线路的合适地点设置历代有关歌咏“桃花”“茶”的诗词标牌。游客漫步于桃林、茶园,如同穿越了时空,陶醉于传说的桃花源之中。
黟县县委书记吴文达;县委常委、副县长章德辉;碧阳镇人民政府、县政协、杭州集散中心、黄山华苑旅行社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还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桃花节将持续到本月底,预计共接待游客2万人。 本次黟县桃花节(开茶节)暨“桃花源里赏花游”活动以“走进画里乡村,阅尽桃源春色,体验徽州文化,品赏徽菜美食”为主题,对提升黟县的知名度、美誉度、外向度和深度打造黟县乡村旅游发展新平台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黟县县委、县政府已经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桃花节(开茶节),五里村的千亩桃园,深冲村的千亩茶园,乡村里遍野的油菜花是黟县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该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成功推出独具黟县特色的赏花-采茶体验-徽菜美食游等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为“采摘游”、“挖笋游”等乡村旅游精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为黟县传统旅游产品注入新内涵、新卖点。
据悉,本次桃花节的赏花游及茶叶采摘炒制游客参与性活动,时间是2009年3月22日至31日,地点在五里村和深冲村 。首届“宴宾楼”杯徽菜厨艺大赛,地点在县城中城山庄。 2010年3月20日,春风阵阵,彩旗招展,黟县第四届桃花节(开茶节)暨桃花源里赏花游启动仪式在碧阳镇五里村隆重举行。县委常委、碧阳镇党委书记刘继敏出席启动仪式,碧阳镇长吴钱安代表该镇党委、政府对广大游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示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倾力打造新型乡村旅游经济。启动仪式上,以展示和弘扬桃花源里人家文化为核心的精彩文艺汇演,赢得了游客们的阵阵掌声。
仪式后,游客们踏着春天的气息,迎着和煦的春风,尽情欣赏春色满枝、娇艳诱人的桃花。鸟儿在桃树上欢跳,蜜蜂在花朵间穿梭,游客们或拿出相机拍照,或驻足凝视桃花朵朵,或踮脚远眺千亩桃园,欢笑之声不绝于耳,幸福之情映红桃花。据统计,20日来园观赏游客近万人次。
据悉,本届桃花节(开茶节),最佳观赏桃花时间为20日至28日,碧阳镇党委、政府本着“安全有序、隆重热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务实高效、打响品牌、营造人气”的活动原则,以“走进画里乡村,阅尽桃源春色,体验徽州文化,品赏徽菜美食”为主题,旨在以花为媒,以茶待客,以节会友,推出了独具特色的赏花-采茶体验-徽菜美食游等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为传统旅游产品注入新内涵、新卖点,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阳春三月,粉红的桃花吐露芬芳,这是黟城最美的季节。2012年3月19日上午,黟县第五届中国黄山五里桃花节(深冲开茶节)开幕式在黟县碧阳镇五里广场隆重举行。县政协主席胡林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义发,副县长陶平,碧阳镇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开幕式上,碧阳镇党委书记余强致开幕词,他说,举行桃花节(深冲开茶节)活动,旨在以花为媒,以茶待客,以节会友,充分展示黟县独特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纯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黟县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节庆与旅游的深度结合,打造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平台。
此次活动以“赏桃花景、品桃园菜、交桃花运”为载体,通过领一份桃花之帖;品一次桃花盛会,寻一回桃花之缘,悟一门桃花艺术,赏一段桃花和韵,听一曲桃花论坛等系列活动,打造这一项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优势的旅游产业。通过举办桃花节,最大程度地扩大碧阳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打造碧阳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加速推进碧阳五里周边的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碧阳旅游和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跨越。据了解,此次活动从18-20号,为期三天,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体内容有:“全民健身靠大家,跑进五里看桃花”长跑活动、“桃花依旧笑春风”开幕式、“美梦桃花缘”桃花运交友会、“画里画外梦桃源”书画展、“桃韵悠悠精品多多”旅游商品展、“共赏灿烂桃花、齐创美好未来”招商洽谈会、“圆梦桃花园”婚纱摄影活动等等。游客不仅可以领略桃源芬芳的郊外美景,同时还能亲身体验乡间野趣,品尝地道的农家美味,走进梦中的世外桃源。
开幕式中,还表演了舞狮、歌曲《桃花谣》、舞蹈桃夭、杂技转蝶、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民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采茶舞等等,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开幕式结束后,前来参加该县第五届桃花节(开茶节)活动的县领导和嘉宾们一起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桃韵悠悠精品多多”旅游商品展。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2012年4月2日,第六届中国黄山五里桃花节在碧阳镇五里村隆重开幕。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原副部长赵维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雷元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长蒋秋霞,安徽省旅游协会副会长杨力国,浙江省旅行社协会秘书长张建融,黄山市科协主席江近生,中共黟县县委书记吴文达,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义发,黟县政协主席汪倩平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碧阳镇镇长吴钱安主持,碧阳镇党委书记余强致欢迎辞。开幕式上,安徽省旅游协会副会长杨力国先生宣布了安徽科普旅游风光行暨摄影大赛启动,并进行“科普旅游摄影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最后,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原副部长赵维绥先生宣布“第六届中国黄山五里桃花节”开幕。霎时,礼炮响起,烟火漫天,桃花节在“好日子”的歌声中隆重拉开序幕!
随着桃花节大幕渐次拉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共享春天阳光下浪漫的桃源新生活。
此次桃花节以“寻梦桃花源”为主题,秉着简朴大方、热烈隆重、务实创新、打响品牌的原则,以“赏桃花景、品桃园菜、交桃花运”为载体,以“桃花源里人家”为主题形象,多方位展现世外桃源、画里乡村的醉人风光和风土人情,为广大游客打造一个舒心、放心、宽心的旅游节庆活动。
经过5年的打造,桃花节节庆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第六届五里桃花节活动比往年更丰富,主要有全城热恋桃花健身长跑活动、龙年龙形风筝展示、桃花节开幕式、“五里桃花杯”省科普教育风光行暨旅游风光摄影大赛启动仪式、摄影作品展、微博聚焦、桃花姻缘会、千面桃花摄影采风创作活动、徒步露营大会、过农家乐品农家菜等12项主题活动。主办方黟县碧阳镇还在“桃、茶”上做文章,在“乐”上想办法,该镇已着手组建农家乐合作社,以政府引导,村两委组织,农户为主体的形式,将五里打造成星级农家乐专业村。同时积极开展五里桃业和深冲茶业的采摘活动,通过4、5月采茶及6、7、8月的桃子采摘活动,展示碧阳镇特色农业,带动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据统计,桃花节4月2日开幕当天,有近两万游客进桃园赏花,农民因赏花经济当日收益近十万元。
碧阳镇在桃花节期间大力发展乡村游,将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贯穿节庆活动始终,尽全力打造农旅结合休闲旅游新业态,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历届桃花节为碧阳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搭建了新平台,促进了碧阳及黟县旅游和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
『柒』 黄山的资料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
『捌』 到石台旅游会是怎样的感觉
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我先后去了八次旅行,仙寓山适合人们隐居。
『玖』 初冬哪里有比较适合一个人旅游的地方
可以去三亚等地区,北方冬天干冷,适合在家,南方冬天湿冷,适合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