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龙颈乡村旅游规划
㈠ 急求在龙源期刊网下载文章
蓬莱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探讨字数:3143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年37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规模迅速膨胀,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了良好的开端,蓬莱应抓住这一机遇,打造 “葡萄采摘、酒堡度假、加工体验、美酒品鉴”为一体的葡萄酒文化旅游新业态。
关键词:葡萄及葡萄产业;旅游业;融合发展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international, instrial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become irreversible trend, penglai grape and wine instry scale expands rapidly, and tourism instry have made a very good start, Penglai should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build "fort wine grape picking, vacation, processing experience, wine tasting," as one of the wine culture tourism new formats.
Key words: grape and the grape instry; Tourism inst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美丽的山东蓬莱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着世界“中国葡萄酒名城”之美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规模迅速膨胀,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了良好的开端,蓬莱应抓住这一机遇,以发展精品酒庄游为主线,开发“葡萄采摘、酒堡度假、加工体验、美酒品鉴”为一体的葡萄酒文化旅游新业态,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
加快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发展葡萄酒旅游的设想,但是市场和投资条件还不够成熟,葡萄酒旅游停留在概念分析阶段。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旅游业作为蓬莱的两大支柱产业,都在蓬勃发展,二者融合发展已经具备了条件,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旅游市场迅速壮大,为产业融合坚定信心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综合国内外形势看,旅游业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2年全球跨国旅游仍将以3%-4%的速度继续增长。从国内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可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从蓬莱旅游市场看 ,2012年接待游客525万人次,综合收入实现50亿元,表明葡萄酒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2、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蓬莱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上,要求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模式转变,加快与文化业、工农业、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融合,拉长加宽产业链条。2012年是蓬莱旅游提升年,提出发展“葡萄与葡萄酒地域风情板块”,以酒庄集群,打造特色采摘、加工体验、美酒品鉴、文化推广等旅游产品,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
3、旅游者旅游观念转变。随着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旅游休闲的要求不断更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日益成为一种新时尚。蓬莱积极探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葡萄酒乡村游、葡萄酒工业游),每年数十万游客到蓬莱参加葡萄酒旅游,感受葡萄酒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对葡萄酒旅游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二)葡萄及葡萄酒产区迅速发展,为产业融合奠定基础
1、蓬莱葡萄酒产区发展迅速。至2011年底,葡萄种植面积16万亩,葡萄酒生产企业70家,葡萄酒产量1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利税5.7亿元。已成为国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先后荣获“中国葡萄酒名城”、“最具竞争力葡萄酒产业之都”、“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等荣誉称号,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发展葡萄酒旅游奠定了基础。
2、精品酒庄集群各具特色。蓬莱目前已建成酒庄9个,在建酒庄7个,新建酒庄6个,各具特色的酒庄依托自身的优势条件、各自的背景和文化底蕴,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酒庄建筑群,引领蓬莱产区葡萄酒向着集群化、优质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具备了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万事俱备只欠“旅游”。
3、葡萄酒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新一轮消费结构的调整升级,葡萄酒消费呈不断增加趋势,仅2009年至2010年间就增长了33.4%,未来二三十年,亚洲,尤其是中国葡萄酒市场将呈现巨大的消费增长,而蓬莱是亚洲唯一的海岸葡萄酒产区,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就是蓬莱葡萄酒旅游的潜在客源。
二、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蓬莱,葡萄酒旅游还处于开发、探索阶段,没有真正形成互动互连的葡萄酒旅游产业链,葡萄酒旅游业也存在的很多问题。
(一)资源整合不够完善
目前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酒庄、酒堡及其他葡萄旅游项目,都在积极的建设、完善之中,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游客参观酒庄,不止看重葡萄酒、酒厂,还需要周边其它配套景点、娱乐设施。如健身、美食、购物、生态居住、体验庄园风光、浪漫乐章等等雷同现象比较多,并且停车场、游客能恰当使用的功能性卫生间、配水点、座椅、一间品酒室等设施为游客着想不到位,安排游客参观其它酒厂酒窖、预定餐馆、宾馆等一条龙服务欠缺。
(二)产业间连贯性缺乏
尽管葡萄酒产业和旅游业在吸引游客并给游客提供独特的经历方面有共同目标,但实际上这两个行业之间缺乏整合和连贯性。主要原因:一是葡萄酒旅游业的不成熟性,正处借鉴国外经验处于探索阶段。二是在葡萄酒生产企业中,葡萄酒旅游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它的目是为了借助旅游的优势增加知名度和葡萄酒的销量,而不是为了提供葡萄酒这一独特的吸引物,开发葡萄酒旅游。三是葡萄酒产业缺乏旅游业运行的经验,不管在营销和旅游知识、旅游人才方面都不成熟。
(三) 专业服务机构缺位
随着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壮大,同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竞争、广告竞争、价格竞争、终端竞争、经销商竞争……竞争手段越来越多。没有专门的强有力的行业组织穿线搭桥,葡萄酒旅游也必将步履艰难。葡萄酒旅游作为新成长起来的旅游产品,需要全行业共同的参与营销,如果只是生产企业级的推广,不仅社会效果差,局限性也较强,专业的旅游机构的缺位,是未形成实效的葡萄酒旅游产业链的主要矛盾。
(四)葡萄酒文化氛围不浓
葡萄酒文化是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根本原因,和国外葡萄酒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是,我们的酒庄缺乏有生命力的酒文化,酒庄以及葡萄园只流为一种展示品,没有独特文化内涵。酒企多了,酒庄多了,并不能代表酒文化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我们的酒文化,过于浅显,过于利益化。
三、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蓬莱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但长期以来未能与旅游业接轨,经济效益及知名度受到严重制约。所以我们应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葡萄酒旅游运作模式。具体建议如下:
(一)政府引导,做好专项策划
通过认真分析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要素投入的能效比、经济文化的结合点,制定《蓬莱葡萄酒庄聚集区整体规划》,《规划》以“一带三谷”为框架,在传统的“生产型酒庄”和现有的“旅游度假型酒庄”的基础上,引入“消费型”酒庄的概念。根据“一带三谷”的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及现有的产业基础,划分不同功能的酒庄聚集区,以优化产业布局。同时加快建设葡萄酒旅游餐厅、酒吧、配套景观小品、户外休闲平台、导览标识、电瓶车等服务设施;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酒庄旅游接待功能。
(二)多方融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拓宽引资渠道,采取政府、集体、社会、个人等多元化投资方式进行投资,抓好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建立地区葡萄酒旅游业协调机构及开发葡萄酒产地的旅游线路等,着重完善交通、水利、电网改造及旅游等配套设施建设,把配套设施建设与产业项目建设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加快解决产业发展颈瓶问题,逐步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网络体系。
(三)创新手段,拓展营销渠道
首先强化蓬莱形象宣传。建立葡萄酒旅游的营销组合,在主流媒体、主要客源城市持续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名城整体形象宣传活动;加大商务考察、企业年会、贸易洽谈等高端会议的引进力度,通过开展各种专题研讨会等节会活动,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络在线推介、预订、支付等一条龙服务。
(四)完善管理,培养人才资源
葡萄酒旅游业要用到葡萄酒业和旅游业两个行业的人才,具体包括三类人才:葡萄酒业的专业人才,如专业的酿酒师、品酒师以及葡萄酒种植专家等等。旅游业的专业人员,如旅游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员和导游等等。所有的人员都要求对葡萄酒业和旅游业的知识有所了解,在专业知识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行业,因此,培养和打造一支了解并掌握葡萄酒业和旅游业的专业知识和运作情况的葡萄酒旅游人力资源队伍是开发葡萄酒旅游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有福.卢大晶;《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优势和问题探讨》 《农业科学研究》 2008、2
【2】王跃伟;陈航 《辽宁省滨海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海洋信息》2010、2
【3】王芳. 《品味生活品味葡萄酒》.《经济》2012.4
㈡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规划思路
根据湖北省政府下发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一是在后现代理论指导下确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跨越式发展的整体战略。强化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保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既展示出后现代的核心理念,又借助于后现代视野来扬弃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现代化的局限,借鉴并超越世界上先发国家的历史经验,避免现代化进程对资源环境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影响,实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是创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融资体制和利益机制。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欠发达而生态文化资源赋存的初始条件,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产力形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经济空间布局,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产品集成—产业集聚—综合效益”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形成支撑内生增长方式的原动力。在实施步骤上突出“交通先行”战略和“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重点,整合提升利用资源,形成新的发展机遇,实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呼应互动的“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 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基本原则为:
1、统筹规划,有序发展;
2、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3、改革体制,创新机制;
4、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5、资源共享,开放合作;
6、保护优先,和谐发展。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来召开了多次高规格现场会和工作会,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做了重要讲话,主要精神如下:
2009年7月9日至10日,在宜昌召开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省委书记罗清泉指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培育品牌、发展主体、强化基础、创新机制。他强调,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加强领导。各市州(林区)及省直相关部门的领导要拿在手上,亲自动手,下重手抓。要有专门的班子抓,要加强工作协调和联动。
常务副省长、省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宪生大会发言,要求正确处理好5个方面的关系,即规划与落实的关系、省与市州(林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突出旅游特色与促进全面发展的关系。他部署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颁布“一总三专”规划,全面推进规划实施;强化目标责任,着力推进12大工程建设;尽快出台扶持政策,改善和优化圈域发展环境;扩大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融资平台,完善投融资运营体系;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2010年6月21日至23日,在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十堰市沿线,召开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工作现场会”。会上,罗清泉说,一年多时间以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各项建设和发展取得突出成绩,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9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生产总值4980亿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2010年前5个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工业增长31.2%,城镇以上的投资增长41.5%,高于全省5-6个百分点。
省长李鸿忠因为防汛工作,在现场会上做了书面发言,他说,当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和发展面临一系列重要战略机遇。全省要更新发展理念,从省级层面规划统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交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由单纯的旅游圈建设成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示范区。
2010年8月11日至12日,就是前不久,在宜昌召开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现场会”,常务副省长李宪生部署:做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培育市场主体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引导市场主体有序参与,创造拓展市场主体发展的招商引资平台和融资渠道;策划打造十大核心景区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建立完善项目库并推进项目与市场主体对接。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关系,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总体规划与具体实施的关系,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关系;做强做大旅游龙头企业与培育中小企业的关系。对于中小企业,他要求体现“专、精、特、新”这四个字。 概括起来说,规划工作全面完成,配套政策和跟进措施稳步实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市场主体培育发展迅速。
关于规划,在宏观层面,形成了省“一总三专” + 市州林区“一总三案”规划体系。
在中观层面,编制了《湖北省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总体规划》,该规划在2009年9月30日湖北省政府召开的专题会议审定并下发实施。对武汉-武当山-神农架-宜昌-武汉沿线1139公里打造景观廊道,让游客实现边旅边游、旅就是游的享受。“生态景观工程”核心内容是“两段两区十村落”:
“两段”:武神生态公路(G209)房县城关至房县银坪乡龙洞沟,路段全长64.3公里;宜神生态公路(S312)夷陵区姜家湾(K11)至雾渡河集镇桥头(K58),路段全长47公里。
“两区”:改造汉十公路孝感服务区、武当山服务区。
“十村落”:打造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10个景观段各1个特色村落,分别为丘陵田园风格的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办车站村,重丘山林风光的随州市随县均川镇松树垭村,岗地田园风光的襄阳市襄城区张湾镇张家湾村,山林水库风光的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元和观村,低山林地风光的房县土城镇塘梗村,高山原始森林风光的神农架林区木鱼镇三堆河村,低山河谷风光的兴山县水月寺镇杉树坪,重丘风光的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赵家湾村,水乡田园风光的荆州市沙市区观音档镇丫角村,平原田园风光的仙桃市沙嘴街办叶家河村。
已实施完成一期工程。 造景5万余亩,改造特色民居4411户,竖立旅游交通标牌227块,还有山体水体和村庄环境整治及相应的环保工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建设项目,这是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交通先行决策的具体措施。2008年首战全长225.1公里武神生态公路改造,经过两年多的奋斗,从武当山到神农架由原来的6小时车程缩短到4小时,又将沿途打造为植树造景生机盎然,旅游标识标牌清晰明丽,特色民居改造鳞次栉比古色古香。全长173公里的宜巴高速公路2009年开工,将一线穿珠串起三峡画廊,昭君故里和神农雄峰,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随岳、十房、武荆等高速公路和一大批景区道路、三峡翻坝公路、宜昌—十堰等铁路工程、神农架机场、王昭君码头等“铁水公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建设,如火如荼,有的已经建成投运。据统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公路总里程已达123685公里,占全省的62.7%,其中高速路达1662公里,占全省的50.6%。根据审议通过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布局为六大综合运输通道、八大综合交通枢纽和一大综合交通信息系统。到2020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综合交通将形成“一线穿珠、路景相融、便捷舒适”的特色旅游交通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交通圈;“内畅外联、辐射全国、换乘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集约高效、安全优质、文明规范”的现代交通服务网络,交通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先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据统计,圈域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幅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达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旅游产业高位增长。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841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实现旅游总收入338.7亿元,同比增长31.4%。2010年“五一”及暑假期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主要景区景点接待旅游人数成爆发式增长。武当山、神农架、宜昌三峡人家及白果树瀑布、恩施腾龙洞等景点景区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都比2009年同期增长50%左右,有的甚至翻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先期启动的12大重点工程,总投资达1222亿元,其中,2009年湖北省政府专项投资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8.5亿元,撬动倍数达6倍多。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武神生态公路等“铁公机”交通项目、十堰武当山太极湖景区项目、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景区项目、宜昌嫘祖、屈原和王昭君故里景区及清江北纬30度岛之世外桃源项目、神农架整合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一体化运作的神旅集团公司重大项目、襄阳古隆中景区、习家池汉代私家园林等项目、恩施大峡谷等项目,洪湖岸边是家乡、乌林高端温泉等项目、荆门长寿之乡旅居项目、圈域7个旅游名镇、62个旅游名村等一系列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打造了《荆州风》、《三峡风情》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艺作品,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十堰国际武当武术节、宜昌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文化论坛、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有影响的节会活动,尤其是由湖北省牵头申报的“中国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已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靓丽的文化名片。(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组织机构保障和政策措施湖北省政府成立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领导小组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办公室,鄂西圈办机构编制和人员已于2009年9月中旬全部到位。
湖北省鄂西圈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的责任分工方案》。湖北省政府已经颁布《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产业优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后续政策已经起草完成,正在广泛征求意见,拟经过省政府常务会议陆续审定出台。
㈢ 杨安娣:“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但是,在如何看待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上,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杨安娣认为普遍都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随着旅游大众化、全域化时代的到来,旅游市场是“需大于供”,不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宏观报喜,微观报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与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集中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与供需错配同时并存。一是旅游经济增速较快,但质量效益不高且发展不均衡。从全国看,吉林省旅游经济总量偏小;从全省看,区域结构严重失衡;从企业主体看,小、散、弱、差,缺少龙头和骨干。二是市场需求旺盛,但旅游产品号召力和吸引力不强。产品开发与项目建设呈低质化、同质化发展,造成产品结构单一,质量不高,热点不多,特色不鲜明。三是资源禀赋优越,但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不够。作为全国旅游资源大省,却是旅游产品小省、旅游品牌弱省。四是战略目标宏伟,但产业发展基础与之不相匹配。
去年以来,针对上述问题,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以冰雪旅游为突破点,率先实施了旅游业攻坚行动计划,产业地位得到实质性提升,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产业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但是,随着“冷”资源热起来、游客多起来、市场活起来,产品供给、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等短板问题更加清晰地暴露出来。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加强优质供给,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四)优化环境供给,营造浓厚发展氛围。市场主体培育工程。以实施“冰雪英雄榜”计划为载体,安排千万引导资金,扶持奖励旅行社、旅游航空、乡村旅游、旅游商品等市场主体提升竞争力。发展环境优化工程。投入千万资金建立旅游诚信基金,倡导“诚信回家”;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相关市场主体采取相应奖惩措施;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实行动态管理;构建旅游新型政商关系,主动真诚为企业服好务,既要树牢底线意识,又要牢记“亲、清”二字。人才兴旅工程。面向东北乃至东北亚区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选拔“吉林名导”;组织开展“导游面试考官培训”,继续开展“旅游企业人才业务提升培训”和以本省户籍从业人员为重点的“千人导服人员基础技能培训”。
(五)创新机制和平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保障。以“多规合一”为突破口,创新产业促进机制;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形成梯次有序的项目体系。创新市场推广机制,实施精准营销,整合全省资源,广泛开展交换季节等互动式营销推广活动,探索“智力支持型”服务外包的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统计运行机制,围绕解决“统什么、谁来统、怎么统”,衔接国家标准,制定符合吉林省实际的旅游统计模板,搭建覆盖全省的统计组织架构。
打造统一的宣传平台。围绕“22℃的夏天”和“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双品牌建设,充分运用各类媒体资源,统筹做好全省旅游形象宣传。打造统一的智力平台。建立核心智囊团队,提升智库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开展“送智下基层”行动。打造统一的融资平台。整合国家和省级各类产业扶持资金,加快推进设立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统一的招商平台。在省级各类大型推介交流活动中,集中对外包装发布项目、旅游商品、航空信息,提前对接,跟踪推动,提升招商引资成效。
㈣ 各部委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了哪些举措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2、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融合发展活力。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
3、主要目标。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二、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
1、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强化产业支撑,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稳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广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农林复合经营。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严格生产全过程管理。
3、延伸农业产业链。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扩大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促进其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加快消化粮棉油库存。支持农村特色加工业发展。
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优势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在各省(区、市)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
4、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在线营销能力。
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农业部、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林业局等负责)
5、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6、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
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和“星创天地”,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
三、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1、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
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开展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落实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农民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政策。开展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土地流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2、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引导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
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充分发挥农垦企业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推进垦地合作共建,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3、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优势。
推动供销合作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健全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支持流通方式和业态创新,搭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领域,由主要从事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4、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教育培训和品牌营销作用,开展标准制订、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在质量检测、信用评估等领域,将适合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移交行业协会。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联盟,支持联盟成员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5、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优化农村市场环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利用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农业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修复。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同等对待。
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要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四、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
1、创新发展订单农业。
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设立共同营销基金,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
2、鼓励发展股份合作。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户、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地方人民政府可探索制订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基准地价,为农户土地入股或流转提供参考依据。
以土地、林地为基础的各种形式合作,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方,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探索形成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切实保障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的收益。
3、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
鼓励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工商企业优先聘用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引导工商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与利益联结机制相挂钩。
4、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等计价方式。规范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行为,建立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分级备案制度。引导各地建立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并探索与农业保险、担保相结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契约意识,鼓励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体系。制定和推行涉农合同示范文本,依法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违法行为。加强土地流转、订单等合同履约监督,建立健全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五、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以县(市、区)为基础,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业物联网、价格信息、公共营销等服务。优化农村创业孵化平台,建立在线技术支持体系,提供设计、创意、技术、市场、融资等定制化解决方案及其他创业服务。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其健康发展。采取政府购买、资助、奖励等形式,引导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提供公共服务。
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坚持社员制、封闭性、民主管理原则,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鼓励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开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推动涉农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拓宽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范围。
3、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
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支持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藏、分级包装等新技术。
4、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中低产田。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持续健康和环境友好的新农村。
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设施,逐步健全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
5、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贫困地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农村服务业,实施符合当地条件、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扶持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合作,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项目。
六、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
1、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落实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积极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
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投入,中央财政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安排一部分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创新政府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研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
2、开展试点示范。
围绕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创新和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
3、落实地方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模式。县级人民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产业融合集聚。
4、强化部门协作。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密切协作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㈤ 关于某地区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前景分析,论文大纲。
我来自安阳,对安阳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相对较为了解,下面我就爱谈一下自己对安阳旅游业的一些认识和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安阳旅游业发展相当迅猛,继殷墟甲骨文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之后,又有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和现在争议热点曹操墓。我们安阳的旅游业可以说已成为安阳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但是与省内旅游业发达城市相比,安阳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不成熟,旅游业仍处在初期萌芽的后一个阶段。我查了一些资料:2008年,安阳旅游收入仅占全市GDP的5.03%,不仅比焦作低5.88个百分点,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95个百分点;同为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门票收入超过9000万元,而安阳殷墟还不到1000万元。明显的差距引起了关注安阳旅游的业内人士的思考,如何客观评价安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促进安阳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先说一下安阳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吧
1.安阳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机遇
(1)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名胜与青山秀水交相辉映
三千年历史,留下名胜无数。
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悠久历史造就了许多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像包括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市建设在内的殷商文化,周易发祥地的羑里城等。这块神奇的土地还哺育过文治武功、彪炳青史的名人贤士,周文王姬昌就是在羑里演绎出《周易》,民族英雄岳飞就出生在安阳市的汤阴县。
与名胜古迹相辉映的还有青山秀水。集“雄、险、奇、秀”为一体的太行大峡谷重峦叠嶂,平湖碧绿;被称为人间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原始质朴、风光奇特。
(2)地理位置优越
安阳历史上就是较为著名的商贸集散地,区位优势明显。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东望黄河近齐鲁,西依太行接山西,南经新乡达郑州,北隔漳河临河北,距省会郑州180公里,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境内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交通便利,辐射性强。京广铁路、汤鹤铁路、汤台地方铁路、即将开工的京港澳客运高速铁路和长日铁路连接四方;京珠高速、京港澳高速、安林高速、107国道、219国道、302国道纵横交错,通向四面八方。
(3)市场空间大,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从发展规律看,国内旅游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世界旅游业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旅游消费需求迅速膨胀,旅游业将出现爆发性增长。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河南省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预示着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国内旅游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从发展阶段看,旅游业转型升级方兴未艾。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旅游消费结构正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健身旅游并重转型,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发展空间大大拓展,蕴藏着弯道超越和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
(4)政策环境好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旅游业发展的底气更足、动力更强。2006年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两大跨越”的历史任务,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200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来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强大支撑。
2.安阳旅游业发展的劣势与面临的威胁
(1)尚未形成龙头品牌和拳头产品
品牌打造重点不突出,尚未形成在全国叫得响的拳头品牌和龙头产品。现有的殷墟博物苑、羑里城等景点规模较小,配套设施不完善,布局分散,可进入性、可逗留性较差,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这已成为制约安阳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
旅游项目设计和开发深度不够,产品单一,产业链条有待拉长。目前安阳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游客在文化娱乐和购物方面的消费还不够,其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还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安阳旅游景区大部分处于低层次的经营水平上,文化娱乐项目类同,缺乏娱乐性、参与性。旅游观光多以爬山、看庙、聊风情为主,休闲娱乐仅能提供简单的食宿和棋牌、钓鱼之类的活动,无法满足游客休闲娱乐、文化风情体验、学习考察等多种需求,吸引不了回头客。另外,作为旅游资源大市的安阳,旅游购物收入的比例一直徘徊在10%左右。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者的主要购物对象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和农村手工艺品,文化内涵不高,种类单一。
(3)对外宣传和推销力度有待加强,方法、手段有待创新
整体看,围绕旅游的对外宣传和推销力度小,方法、手段不够丰富。目前,除殷墟博物苑、红旗渠等少数景区外,安阳所辖各县景区的宣传推介工作较为薄弱,在新闻媒体上做广告的还不多。
另外,许多新的方法、手段还没有尝试,难以完全覆盖各种游客群体。与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4)旅游服务条件及环境条件不尽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设施不健全。通往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道路较差,景区之间缺乏专业旅游线路,停车位不能满足旅游旺季的需要等。二是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在一些景区,厨房、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对苍蝇、蚊子等缺乏有效控制。三是配套设施不健全。中高档次的涉外宾馆、饭店和能够为散客提供医疗保健、金融保险、加油检修等综合服务的游客服务中心较为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接待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限制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
(5)周边地市的“先发优势”给安阳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安阳周边地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占据了“先发优势”。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成功探索出了“焦作现象”、“栾川模式”等著名的旅游发展模式,打造出了郑汴洛“三点一线”沿黄文化游、太行山水游等精品旅游名牌。这一方面给安阳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榜样和区域联盟、共荣共赢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安阳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安阳人我深知安阳在旅游业方面还有很多任务等待我们这代人去完成。
1.我认为安阳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创意策划和科学规划
我们可以邀请全国各地旅游业精英来安阳进行创意策划比赛,一是集思广益开发出新型旅游产品,二是起到吸引眼球、宣传促销的作用。在综合各路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安阳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高起点、高标准地抓好旅游景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科学制定规划,对旅游项目的投资方向和方式、产品开发、建设布局等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对各重点景区、星级饭店、大中型度假村的规划管理,科学安排景点、线路,注重周边环境和文化品位。
2.安阳的标志性的地物较少几乎没有,或者说不够显著特别,我们要塑造旅游形象
关机其实还是在于宣传,以便进一步用好独特的旅游资源——殷墟、周易、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等“四大品牌”,向外强力推介。借助我们这“四大品牌”的知名度打造代表安阳旅游形象的旅游符号和城市名片。
3.开发自己的旅游产品不能局限于门票。
可以重点建设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和旅游购物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借鉴香港迪士尼、深圳欢乐谷等国内外旅游景点的成功经验,在旅游六要素上做足、做好文章。用高水平创意实现产品创新,让游客得到超值体验和享受,从而延长逗留时间,超越“门票经济”。
4.强力宣传与推介,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
(1)利用多种媒介资源进行高频率、立体宣传,树立安阳旅游形象
一是策划与安阳名胜有关的电影、电视剧,提高安阳知名度。二是制作安阳旅游形象广告,在中央电视台、重要客源地及周边县市新闻媒体上投放,提高全国人民对安阳旅游的认知度。三是编印与安阳名胜有关的照片集、连环画册、书籍等,向更多的游客展示安阳独特的魅力。四是利用互联网、手机平台等新型渠道开展经常性的广告宣传,使安阳成为游客和旅行社关注的热点。
(2)定期策划、开展专题活动,宣讲和推介安阳旅游产品
一是召开专题活动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大河报》等重要新闻单位全程报道,使安阳旅游品牌逐渐在全国叫响。二是定期在重要客源地举办专题旅游推介、促销活动,如在郑州、北京、香港等地举办“殷商文化旅游节”、“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感悟红旗渠精神、走进安阳旅游”等主题活动,宣传推介安阳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走进安阳。
(3)加强与各地旅行社、旅游主管部门的合作,拓宽市场
一是加强与各地旅行社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安阳旅游。与重要客源地旅行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通过建立办事处、联络点和联营等多种形式,为安阳输送游客。
二是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主管部门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荣共赢的格局中。例如,联合新乡、鹤壁、济源、焦作、邯郸等城市,实施南太行旅游协调开发和统一营销,积极打造南太行联盟。
5.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重点投资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创造一个优良的旅游公共服务环境。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道路、通讯、水电以及食宿设施升级改造的力度。
6.加强旅游人才引进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一是引进、培养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人员。对于具备高度创意能力的新型人才,以引进“外脑”,为主;对于日常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靠自己培养。二是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尤其要对导游、宾馆接待、餐饮服务等一线从业人员进行旅游服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提高旅游开发者、经营管理者及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文化自豪感,以更好地实现旅游生态、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少不了与资金投入挂钩,这就关系到经济问题,徐哟其它产业包括重工业加工业等的相互配合,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力宣传,吸引外资的引入,在河南甚至中国越来越有影响力,这期间我们会有很多事情要做,对我们安阳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每一个安阳人的积极配合,尤其是政府的英明决策,这样安阳的旅游业才能够得到大力发展。
作为安阳人,为安阳的今天的蓬勃发展感到自豪,为安阳的将来和近期的努力感到欣慰,毕业后有打算在安阳发展的想法,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相信安阳的明天会更好,终会有一天,我走在安阳的大街上,五步能看到游客在拍照,十步有外国人在点头称赞。那是怎样一种美美妙的情景。
㈥ 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论文一篇,3000字左右就可以
我来自安阳,对安阳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相对较为了解,下面我就爱谈一下自己对安阳旅游业的一些认识和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安阳旅游业发展相当迅猛,继殷墟甲骨文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之后,又有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和现在争议热点曹操墓。我们安阳的旅游业可以说已成为安阳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但是与省内旅游业发达城市相比,安阳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不成熟,旅游业仍处在初期萌芽的后一个阶段。我查了一些资料:2008年,安阳旅游收入仅占全市GDP的5.03%,不仅比焦作低5.88个百分点,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95个百分点;同为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门票收入超过9000万元,而安阳殷墟还不到1000万元。明显的差距引起了关注安阳旅游的业内人士的思考,如何客观评价安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促进安阳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先说一下安阳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吧
1.安阳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机遇
(1)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名胜与青山秀水交相辉映
三千年历史,留下名胜无数。
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悠久历史造就了许多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像包括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市建设在内的殷商文化,周易发祥地的羑里城等。这块神奇的土地还哺育过文治武功、彪炳青史的名人贤士,周文王姬昌就是在羑里演绎出《周易》,民族英雄岳飞就出生在安阳市的汤阴县。
与名胜古迹相辉映的还有青山秀水。集“雄、险、奇、秀”为一体的太行大峡谷重峦叠嶂,平湖碧绿;被称为人间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原始质朴、风光奇特。
(2)地理位置优越
安阳历史上就是较为著名的商贸集散地,区位优势明显。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东望黄河近齐鲁,西依太行接山西,南经新乡达郑州,北隔漳河临河北,距省会郑州180公里,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境内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交通便利,辐射性强。京广铁路、汤鹤铁路、汤台地方铁路、即将开工的京港澳客运高速铁路和长日铁路连接四方;京珠高速、京港澳高速、安林高速、107国道、219国道、302国道纵横交错,通向四面八方。
(3)市场空间大,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从发展规律看,国内旅游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世界旅游业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旅游消费需求迅速膨胀,旅游业将出现爆发性增长。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河南省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预示着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国内旅游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从发展阶段看,旅游业转型升级方兴未艾。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旅游消费结构正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健身旅游并重转型,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发展空间大大拓展,蕴藏着弯道超越和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
(4)政策环境好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旅游业发展的底气更足、动力更强。2006年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两大跨越”的历史任务,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200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来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强大支撑。
2.安阳旅游业发展的劣势与面临的威胁
(1)尚未形成龙头品牌和拳头产品
品牌打造重点不突出,尚未形成在全国叫得响的拳头品牌和龙头产品。现有的殷墟博物苑、羑里城等景点规模较小,配套设施不完善,布局分散,可进入性、可逗留性较差,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这已成为制约安阳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
旅游项目设计和开发深度不够,产品单一,产业链条有待拉长。目前安阳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游客在文化娱乐和购物方面的消费还不够,其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还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安阳旅游景区大部分处于低层次的经营水平上,文化娱乐项目类同,缺乏娱乐性、参与性。旅游观光多以爬山、看庙、聊风情为主,休闲娱乐仅能提供简单的食宿和棋牌、钓鱼之类的活动,无法满足游客休闲娱乐、文化风情体验、学习考察等多种需求,吸引不了回头客。另外,作为旅游资源大市的安阳,旅游购物收入的比例一直徘徊在10%左右。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者的主要购物对象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和农村手工艺品,文化内涵不高,种类单一。
(3)对外宣传和推销力度有待加强,方法、手段有待创新
整体看,围绕旅游的对外宣传和推销力度小,方法、手段不够丰富。目前,除殷墟博物苑、红旗渠等少数景区外,安阳所辖各县景区的宣传推介工作较为薄弱,在新闻媒体上做广告的还不多。
另外,许多新的方法、手段还没有尝试,难以完全覆盖各种游客群体。与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4)旅游服务条件及环境条件不尽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设施不健全。通往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道路较差,景区之间缺乏专业旅游线路,停车位不能满足旅游旺季的需要等。二是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在一些景区,厨房、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对苍蝇、蚊子等缺乏有效控制。三是配套设施不健全。中高档次的涉外宾馆、饭店和能够为散客提供医疗保健、金融保险、加油检修等综合服务的游客服务中心较为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接待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限制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
(5)周边地市的“先发优势”给安阳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安阳周边地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占据了“先发优势”。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成功探索出了“焦作现象”、“栾川模式”等著名的旅游发展模式,打造出了郑汴洛“三点一线”沿黄文化游、太行山水游等精品旅游名牌。这一方面给安阳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榜样和区域联盟、共荣共赢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安阳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安阳人我深知安阳在旅游业方面还有很多任务等待我们这代人去完成。
1.我认为安阳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创意策划和科学规划
我们可以邀请全国各地旅游业精英来安阳进行创意策划比赛,一是集思广益开发出新型旅游产品,二是起到吸引眼球、宣传促销的作用。在综合各路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安阳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高起点、高标准地抓好旅游景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科学制定规划,对旅游项目的投资方向和方式、产品开发、建设布局等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对各重点景区、星级饭店、大中型度假村的规划管理,科学安排景点、线路,注重周边环境和文化品位。
2.安阳的标志性的地物较少几乎没有,或者说不够显著特别,我们要塑造旅游形象
关机其实还是在于宣传,以便进一步用好独特的旅游资源——殷墟、周易、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等“四大品牌”,向外强力推介。借助我们这“四大品牌”的知名度打造代表安阳旅游形象的旅游符号和城市名片。
3.开发自己的旅游产品不能局限于门票。
可以重点建设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和旅游购物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借鉴香港迪士尼、深圳欢乐谷等国内外旅游景点的成功经验,在旅游六要素上做足、做好文章。用高水平创意实现产品创新,让游客得到超值体验和享受,从而延长逗留时间,超越“门票经济”。
4.强力宣传与推介,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
(1)利用多种媒介资源进行高频率、立体宣传,树立安阳旅游形象
一是策划与安阳名胜有关的电影、电视剧,提高安阳知名度。二是制作安阳旅游形象广告,在中央电视台、重要客源地及周边县市新闻媒体上投放,提高全国人民对安阳旅游的认知度。三是编印与安阳名胜有关的照片集、连环画册、书籍等,向更多的游客展示安阳独特的魅力。四是利用互联网、手机平台等新型渠道开展经常性的广告宣传,使安阳成为游客和旅行社关注的热点。
(2)定期策划、开展专题活动,宣讲和推介安阳旅游产品
一是召开专题活动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大河报》等重要新闻单位全程报道,使安阳旅游品牌逐渐在全国叫响。二是定期在重要客源地举办专题旅游推介、促销活动,如在郑州、北京、香港等地举办“殷商文化旅游节”、“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感悟红旗渠精神、走进安阳旅游”等主题活动,宣传推介安阳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走进安阳。
(3)加强与各地旅行社、旅游主管部门的合作,拓宽市场
一是加强与各地旅行社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安阳旅游。与重要客源地旅行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通过建立办事处、联络点和联营等多种形式,为安阳输送游客。
二是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主管部门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荣共赢的格局中。例如,联合新乡、鹤壁、济源、焦作、邯郸等城市,实施南太行旅游协调开发和统一营销,积极打造南太行联盟。
5.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重点投资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创造一个优良的旅游公共服务环境。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道路、通讯、水电以及食宿设施升级改造的力度。
6.加强旅游人才引进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一是引进、培养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人员。对于具备高度创意能力的新型人才,以引进“外脑”,为主;对于日常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靠自己培养。二是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尤其要对导游、宾馆接待、餐饮服务等一线从业人员进行旅游服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提高旅游开发者、经营管理者及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文化自豪感,以更好地实现旅游生态、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少不了与资金投入挂钩,这就关系到经济问题,徐哟其它产业包括重工业加工业等的相互配合,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力宣传,吸引外资的引入,在河南甚至中国越来越有影响力,这期间我们会有很多事情要做,对我们安阳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每一个安阳人的积极配合,尤其是政府的英明决策,这样安阳的旅游业才能够得到大力发展。
作为安阳人,为安阳的今天的蓬勃发展感到自豪,为安阳的将来和近期的努力感到欣慰,毕业后有打算在安阳发展的想法,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相信安阳的明天会更好,终会有一天,我走在安阳的大街上,五步能看到游客在拍照,十步有外国人在点头称赞。那是怎样一种美美妙的情景。
㈦ 怎样协调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乡村旅游规划设计院。作为乡村旅游设计与乡村度假开发的专业机构,山合水易拥有多位国家级休闲农业规划与乡村旅游设计专家,与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院、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CCTV农业频道等紧密型外部资源。
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有多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策划、规划与设计经验,对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对乡村发展产业模式、旅游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休闲化升级、乡村特色休闲及景观建筑设计、乡村游乐项目策划、农家乐升级、民俗村度假开发、古村落文化休闲开发、农业生态园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山合水易已经具备了大量休闲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意农业产业园区、高新农业示范园区、特色农业观光主题园区、休闲农业博览园、农业旅游教育科普园区、特色采摘度假区、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旅游示范村、新农村整体规划设计、特色新农村景观建筑设计、新农村风貌设计、乡村旅游景区规划、田园俱乐部、民俗村落规划、古村古镇、农家乐聚集区规划、乡村主题度假区、乡村会所、温室建筑、水库旅游开发等等项目的实践经验与案例;
目前已形成新农村旅游、新农村民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乡村旅游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研究、古村古镇古村落、郊野度假屋等多个专项研究报告,并已经结合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意见的最新精神,为北京、贵州、云南、广西、福建、湖南等地的多个乡村旅游项目提供了咨询与规划设计指导工作。
以旅游产品休闲化升级、度假区规划设计、乡土景观与生态建筑设计为核心竞争力。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多年专注于休闲产品设计与度假项目开发,积累了大量业界的知名专家、专业团队与专业技术合作伙伴,形成了项目总体实施、专业资源整合以及后续服务跟进的实战项目理念。
国家旅游局明确要求旅游业要发挥优势,服务三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建树,引导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城乡交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都能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是发展方向的引导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将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实现农民增收等方面的贡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乡村旅游发展要注重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相结合,促进城乡互动,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是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体现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良性互动关系。现有资料表明,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9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10.6个百分点,今后工业时代,第三产业将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农业发展应与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乡村旅游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风貌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优势。同时,乡村旅游与农业的发展互动,对丰富旅游活动,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是资源利用的依托关系。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有赖于乡村良好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以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田野风光、村寨文化特色、地方民俗风情等为吸引物,能够向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娱乐、学习购物等旅游活动。而仅仅依靠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挖掘是难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大发展的,因此乡村旅游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更依托于一定的农村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基础的配套服务设施。当前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不仅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阔了发展空间,更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在资源开发、活动开展、服务接待等各个方面也才能够得到有力的保障。
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旅游业不断切入农业,实现与“三农”的直接对接,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内容丰富,旅游接待增长迅猛。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健康休闲、回归自然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新的时尚。我区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引导、扶持有条件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吴中特色乡村旅游正日益受到上海、杭州及周边省区、市游客的青睐,接待总量呈高速增长趋势。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乡村道路硬化率不断提高,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标志牌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各种乡村度假别墅、农家乐、休闲娱乐项目等旅游服务设施,既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又增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后劲。与此同时,我区还积极探索了星级农家乐等先进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发展热情日益高涨,乡村旅游后劲十足。现已建成的乡村旅游区(点)正积极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呈现出滚动发展的局面。新上乡村旅游项目竞相开工,抓紧建设。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途经,缓解了就业压力,拓展了致富渠道。如三山岛当年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从事乡村旅游开发。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旅游推进和谐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农村生活风貌,传播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得到显着提高,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环境条件逐步改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乡村旅游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资金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单靠政府投入明显不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由于乡村旅游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市场意识有待增强。乡村旅游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渐成气候,但是,有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与集体促销的积极性,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市场占有率较低。策划、管理人才匮乏。把握乡村旅游规划策划、设计包装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严重匮乏,造成一些乡村旅游区(点)规划布局不够科学。有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服务不规范,小农思想较重,缺乏全局和长远观念,有时甚至出现拉客宰客等现象。五是产品品质急需提升。目前,有的乡村旅游产品还比较粗糙,挖掘民风民俗内涵及体现知识性、参与性等方面还很不够。尤其是有些农家乐,“农”的味道不够浓、“家”的环境不够雅、“乐”的项目也不够多。
三、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目前,乡村旅游在很多欧美国家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旅游产品,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意义巨大。作为一个充满生机的新领域,乡村旅游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因而首先在政治层面得到有力扶持。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点:
1. 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部门要在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设置乡村旅游发展补助性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开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注重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扶持与发挥农民作用关系,发挥好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只有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将乡村旅游充分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 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结合。要牢固树立“先规划、后开发,无规划、不开发”的观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当前,发展乡村旅游要高起点规划,统筹城乡规划编制,抓好新型村镇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壮大特色经济;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构筑“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格局,开展“以旅助农、以旅兴农”活动,助推新农村建设。
3. 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和保持本色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要瞄准国际同类产品,本着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的原则,开发与国际水准接轨的高档优质旅游产品。吴中乡村旅游开发,应将吴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其中,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度挖掘吴地人文、民俗、历史内涵,突出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为乡村旅游注入持续旺盛的生命力。对于各种形式的“农家乐”,要突出特色化经营、规范化服务;对于现代科技、生态、观光、采摘等农业旅游,要按照“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准,突出地域特色和产品特色;对于现代新农村、古镇古村、生态农庄等,要以开发复合型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类旅游产品为目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附加值。
4. 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结合。“开发是最富成效的保护,保护是最具远见的开发”。发展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为主要吸引物的乡村旅游,要大力倡导“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强调保护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避免造成旅游资源浪费和破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大直接关系到游客和农民身心健康相关设施的建设力度,引导教育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民自觉养成讲卫生、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营造洁净、健康、卫生的旅游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把吴中乡村旅游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面对当前国际经济出现的困难局面,如何克服不利因素,保持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创新发展模式十分重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提升产业素质和扩大产业规模的关系。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素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要注重品质和效益的提升。要着力推动扬州市乡村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由单一依靠投入拉动向依靠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和内涵提升转变。要促进乡村旅游形式和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在满足游客需求、延长逗留时间和提高人均消费上做足文章。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市内外投资开发商的资金、品牌、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
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旅游咨询与规划设计,传统旅游项目的休闲化升级、城乡综合休闲商业与特色休闲街区开发、休闲度假地产、旅游服务区与集散中心、郊野休闲公园设计、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开发、休闲目的地规划与整合营销等已经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与跨专业合作的实践规划模式,突破常规,注重细节与创新理念是我们不变的理念。
理念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促进乡村旅游迈向新目标的动力。随着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进程,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规划制定、环境优化、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作用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产业投资、市场开发、产品营销、经营服务等方面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模式创新
面对当前国际经济出现的困难局面,如何克服不利因素,保持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创新发展模式十分重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提升产业素质和扩大产业规模的关系。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素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要注重品质和效益的提升。要着力推动扬州市乡村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由单一依靠投入拉动向依靠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和内涵提升转变。要促进乡村旅游形式和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在满足游客需求、延长逗留时间和提高人均消费上做足文章。
机制创新
推进乡村体制机制的创新,关键点应放在激活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活力上。要培育壮大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引导旅游企业以农民参与等方式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改变“大产业、小景点”的现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市内外投资开发商的资金、品牌、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
山合水易通过多年的旅游咨询与规划设计,传统旅游项目的休闲化升级、城乡综合休闲商业与特色休闲街区开发、休闲度假地产、旅游服务区与集散中心、郊野休闲公园设计、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开发、休闲目的地规划与整合营销等已经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与跨专业合作的实践规划模式,突破常规,注重细节与创新理念是我们不变的理念。
㈧ 如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2、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融合发展活力。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
3、主要目标。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二、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
1、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强化产业支撑,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稳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广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农林复合经营。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严格生产全过程管理。
3、延伸农业产业链。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扩大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促进其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加快消化粮棉油库存。支持农村特色加工业发展。
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优势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在各省(区、市)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
4、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在线营销能力。
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农业部、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林业局等负责)
5、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6、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
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和“星创天地”,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
三、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1、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
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开展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落实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农民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政策。开展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土地流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2、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引导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
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充分发挥农垦企业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推进垦地合作共建,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3、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优势。
推动供销合作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健全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支持流通方式和业态创新,搭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领域,由主要从事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4、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教育培训和品牌营销作用,开展标准制订、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在质量检测、信用评估等领域,将适合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移交行业协会。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联盟,支持联盟成员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5、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优化农村市场环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利用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农业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修复。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同等对待。
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要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四、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
1、创新发展订单农业。
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设立共同营销基金,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
2、鼓励发展股份合作。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户、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地方人民政府可探索制订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基准地价,为农户土地入股或流转提供参考依据。
以土地、林地为基础的各种形式合作,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方,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探索形成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切实保障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的收益。
3、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
鼓励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工商企业优先聘用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引导工商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与利益联结机制相挂钩。
4、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等计价方式。规范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行为,建立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分级备案制度。引导各地建立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并探索与农业保险、担保相结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契约意识,鼓励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体系。制定和推行涉农合同示范文本,依法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违法行为。加强土地流转、订单等合同履约监督,建立健全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五、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以县(市、区)为基础,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业物联网、价格信息、公共营销等服务。优化农村创业孵化平台,建立在线技术支持体系,提供设计、创意、技术、市场、融资等定制化解决方案及其他创业服务。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其健康发展。采取政府购买、资助、奖励等形式,引导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提供公共服务。
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坚持社员制、封闭性、民主管理原则,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鼓励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开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推动涉农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拓宽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范围。
3、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
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支持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藏、分级包装等新技术。
4、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中低产田。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持续健康和环境友好的新农村。
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设施,逐步健全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
5、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贫困地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农村服务业,实施符合当地条件、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扶持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合作,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项目。
六、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
1、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落实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积极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
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投入,中央财政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安排一部分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创新政府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研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
2、开展试点示范。
围绕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创新和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
3、落实地方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模式。县级人民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产业融合集聚。
4、强化部门协作。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密切协作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