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全域旅游乡村特色线路

全域旅游乡村特色线路

发布时间: 2021-03-15 14:36:27

Ⅰ 全域旅游时代如何做好乡村旅游

全域旅游时代如何做好乡村旅游,这个问题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全域旅游大的区块下,乡村这一元素如何做好乡村旅游;另一种是全域旅游引领下的乡村全域、全面、全民、全时的发展。因此,勇先创景认为,全域旅游不是处处发展景区、景点,也不是发展超大型景区,全域旅游有五要素:旅游吸引物、旅游区、旅游交通、乡村、城镇,在全域旅游大的区块下,乡村的发展思路是:没有资源和旅游区依托的乡村,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加强旅游管理;对有资源和旅游区依托的乡村要开发独具自己特色IP(文化和旅游品牌),打“美丽乡村”牌。而全域旅游引领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是将乡村全要素进行统筹起来开发,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打破传统思维,落实居游共享等。

Ⅱ 如何推动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

找准区位优势,多方运用营销手段,别忘了物联网,荒东美街可借鉴

Ⅲ 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路径是什么

推进全域旅游,需要大力推进“旅游+”,通过“旅游+”产生适应全域旅游特征的旅游形态,+出新的全域旅游生活形态,形成新型的研学、养老、休闲和健身等模式。 全域旅游不仅要从空间,更需要从产业角度来认识理解。全域旅游的核心不在于空间上的各种“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改变以单一旅游形态为主导的旅游产业结构,构建起以旅游为平台的复合型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产业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型。各地实践表明,全域旅游正在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统筹推进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正在成为企业参与旅游综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正在成为社会广泛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舞台,正在成为居民和游客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
全域旅游是发展战略、发展模式,“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方法和路径,跨界融合是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旅游+”是互联网+思维在一个行业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是时代特征的具体产业体现,是时代语言的行业表达。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已经具有巨大的能量和越来越综合的功能。具有“搭建平台、构建渠道、促进共享、提升价值、提升效率”等综合功能。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大力推进“旅游+”,通过“旅游+”产生适应全域旅游特征的旅游形态,+出新的全域旅游生活形态,形成新型的研学、养老、休闲和健身等模式。旅游可以发挥巨大的市场力量,发挥拉动能力、渗透能力、融合能力和整合能力,发挥催化、优化、集成、放大作用。
推进全域旅游的一个核心就是推进“旅游+”,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通过完善提升旅游产业要素,增加旅游综合消费,摆脱过度依赖门票经济,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实现旅游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转变,形成旅游新产能。“旅游+”是全域旅游转型升级的创新空间和主攻方向,是旅游投资、旅游消费的新热点、新亮点,是拓展旅游发展的新空间,也是产品业态创新的主攻方向,是旅游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是整合资源的纽带。
培育旅游大产业,关键是要做好做足“旅游+”这篇大文章。乡村旅游、农牧旅游、水利旅游、工业旅游、林业旅游、商务旅游、研学旅游、医疗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增长点,是“旅游+”的重点领域。“旅游+”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旅游+”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条件。成功的涉旅企业,其创业传奇大都与“旅游+”有关。“旅游+”正在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日益深远影响,迎接一个新时代到来。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通过“旅游+”不断创造价值、放大价值的“+”,不断发生化学反应,“+”出新的价值、新的惊喜,产生“1+1>2”的效果。“旅游+”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发展,实质是通过人来实现“+”,又通过“+”更好地服务人。
推进全域旅游,通过“旅游+”大力发展会奖旅游、文化旅游、婚恋旅游、体育健身旅游等新业态,培育特色旅游基地。大力推进旅游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旅游休闲功能,形成一批乡村旅游度假区、水利风景区、国家农业公园、休闲渔业旅游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乡村旅游区、养生养老中心、研学旅游基地、房车自驾车营地等,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将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推进旅游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因地制宜发展邮轮、游艇、大型游船、房车、小飞机、景区索道、游乐设施、户外用品、旅游用品、垂钓钓具、滑雪、潜水、露营、探险等各类户外用品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建成集研发、生产、展示、销售、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休闲装备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推进“旅游+”,就是推动旅游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民航交通、体育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创新旅游发展新领域,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随着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发挥的效果越来越好、在国家外交战略层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旅游业从自循环向开放融合转变,“旅游+”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所言,“旅游+”与“互联网+”一样,具有“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之功能。互联网以其无处不在的技术力量,通过“互联网+”全面深刻地改变世界;而旅游则以其强劲的市场开拓力量、美好生活追求动力及人文交流优势,通过“旅游+”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

Ⅳ 乡村休闲旅游在全域旅游方面有何举措

(一)坚持规划先行

抓好重点区域乡村旅游整体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和形象设计,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尤其是九龙湖镇的汶溪村和长胜村片区,要突出地域资源特色,以市场为导向,迎合低碳、养生、健体的生活潮流,把握宁波本地白领、外国居住者、商务客人的重要消费人群的个性需求,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规划布局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

(二)加强政府主导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形成以政府主导,农村社区参与、企业经营的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区域旅游开发的组织协调、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组织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和规划;加强村民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营造良好的社区文明环境;加强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主要交通干线、停车场、标识系统等服务设施;。

(三)注重市场运作

在学习德清、桐庐等各地乡村旅游经营先进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镇海实际,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宣传推介,积极引进有成功实践经验的经营主体。尽早启动标志性乡村旅游景观和经营点建设,盘活现有房屋、庄园资源,以先进典型引导区域乡村旅游发展。

Ⅳ 如何做好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全域旅游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目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将会起到缓解突出矛盾、增强发展后劲、丰富发展内涵的独特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特色小镇的建设,由于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打造,无论是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还是生活设施、现代服务,都从现代化、人性化的角度着手建设,这必将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生态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2、壮大实业,提升地方经济实力。

国内外许多成熟特色小镇的运作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小镇的繁荣,必须有产业去支撑。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潜力巨大,每一项产业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不只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强小镇的发展后劲,进而提升整体经济实力。

3、提升旅游品牌,繁荣现代服务业。

国外许多特色小镇往往以动人的风景,或以迷人的花香,或以其数百年的沧桑故事,或以活色生香的艺术氛围,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而繁荣一方经济。我国虽然小镇众多,但由于功能定位不清晰、小镇风貌无特色、人文风情不诱人、承载能力差等因素,难以在发展生态旅游中起到助推作用。特色小镇的建成,将成为旅游新的聚焦点,将使目前的生态物质游,向生态文化游延伸,从而增强旅游业的活力和内涵,提升旅游品牌,并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全面繁荣。

4、增强商贸活力

特色小镇专业规划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商业设施完善,产品有特色,几乎是所有特色小镇的共性。目前许多小镇,由于缺乏特色,难以与旅游业融合,所以商贸业“发育”不全,除满足居民日常所需外,难有活力。特色小镇的“特色”经营,以及有旅游业的带动,必然地培育出活跃的商贸业,把产品贸易、特色农副产品贸易培育成一大支柱产业。

5、丰富经济发展内涵

特色小镇,不但要进行绿色产业体系建设,还要建立绿色消费模式以及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充分说明,小镇打造,其实质是要打造一种“生态文化”。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物质层面的发展,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发展。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标志,它的诞生与发展,也是一种文化形成与发展,未来更具吸引力。

Ⅵ 全域旅游的时代,乡村旅游该怎么提升

乡村旅游在“三农”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发凸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中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近些年,乡村旅游在各地发展迅猛,正在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乡村旅游逐步由快速发展期进入到提档增效的新阶段,如何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同时创造更大的效益空间,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乡村旅游迫切需要提档升级。乡村旅游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但真正能拨动心弦、激发消费欲望的产品并不多。以旅游发展较好的浙江省为例,2015年省内游客每天人均消费为1279元,而乡村旅游仅为98元。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旅游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匹配,人们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很多上马的旅游项目仍然是靠人海战术、门票经济为生的观光型产品,靠综合消费、体验经济取胜的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不足。
乡村旅游的经营效益亟待提高。乡村旅游的投资势头强劲,但营收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导致数量增长迅速、效益相对缓慢。目前乡村旅游大多以餐饮、住宿、采摘为主,这些项目需投入大量资本用于餐厅、客房、设施大棚等经营场所的建设,还需聘用管理、服务、生产等类型员工维持运营,而人均百元的消费水平很难确保项目的良性运转。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对于已建成的旅游项目的产出、供给、效率和可持续的问题关注不够,这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要素错配,而且成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旅游业的一种特色业态,产业的发展既要深入挖掘农业农村资源,也要积极汇聚旅游、消费、文化、设计、科技等领域要素,用现代理念及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使之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在理念方面,由物质消费向体验消费转变。体验消费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环境为布景,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回忆的消费活动。随着体验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不再停留于物质需求阶段,转而关注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购买认为更有价值的体验。旅游与体验有着先天的耦合性,游客产生的休闲放松、探新求异、社会交往、自我完善等旅游动机,大多需要通过体验消费满足。因此,旅游不是单纯提供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
乡村旅游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应遵循体验消费的经营理念。当前乡村旅游经营的农家饭菜、乡村住宿、农产品等大多仍是以物质消费为主,虽然也不乏精品,但消费者无法从中满足其精神感受。而且这些产品即便离开了旅游目的地,消费者同样也可以获得,这就大大降低了产品价值。因此,经营者要转变经营理念,以乡村丰富的资源为载体,营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体验,以独具回味的感受吸引消费者,这才是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
在设计方面,由客体真实向建构真实转变。真实性是塑造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有一种观点为客观性真实,关注事物原形的真实,强调展示旅游客体固有的特性,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产品;另一种观点为建构性真实,关注游客自身感受的真实,强调按照游客的想象、偏好、理念等设计产品,让游客体验其所期望的体验。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会追问客体的真实性,而是追求可以沉迷于其中的理想意境,所以很多旅游产品会将美的元素与客体特性相结合,借助艺术的想象和手段营造旅游意境,满足游客的主观期望。
乡村旅游同样要围绕游客的期望设计产品。由于城乡资源、文化、环境的差异性,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景观环境等确实是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产品不是客观地体验这些原始产品,而是要利用这些资源营造出游客内心所期望的、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的体验。比如,在农业景观中,建造景观小品,烘托出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在农耕博物馆中,将农耕展品与百姓生产生活变迁相结合,唤醒游客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在农事体验活动中,营造热火朝天的劳作氛围,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的农耕文化。
在功能方面,由观光休闲向多元融合转变。产业融合是产业间不同资源、技术、市场、功能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衍生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开辟新市场的动态发展过程。近年来,旅游业倡导“旅游+”,在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基础上,逐渐形成“文、商、养、闲、情、奇”旅游综合要素体系,为产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同时,当相关功能与旅游相结合时,不但满足了功能需求,还通过旅游体验实现了功能效用的提升,由此增加了旅游的消费黏性。
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具有很好的基础。乡村旅游集聚了农村各类要素资源,拥有丰富的乡村体验载体,除了餐饮、住宿、采摘外,农业景观观光、农耕民俗体验、农事节庆活动等也是乡村独具特色的体验资源。但后者往往与游客的日常消费相距甚远,并不被关注。若能与相关产业功能融合,其价值就会得到凸现。比如,将农耕民俗体验与亲子教育、科普实践相结合,依托农耕文化、农业知识,在寓教于乐的体验活动中,培养孩子性格,感悟农耕智慧;将农业景观与娱乐活动相结合,依托田园风光,举办灯光节、篝火晚会、演唱会、露营等主题活动,使游客从中释放情感、表达个性。如果想了解更多 请关注北京中景合天

Ⅶ 中国最美的乡村的旅游线路

婺源景色优美,有东线、西线、北线三条著名旅游路线
东线。东线景区以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村落和田园风光为主,主要景区有小桥流水人家——李坑,钟灵毓秀的千年古镇——江湾,还有中国四大花海之一油菜花观赏圣地——江岭梯田和电影《暖》的拍摄地——庆源村。
北线。北线以原生态的山水风光见长,大鄣山卧龙谷景区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的高山峡谷景区。这里群山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 90.7%,景区四季变换不同的色彩。灵岩洞是一座亿年溶洞,常年温度保持不变,冬暖夏凉。乡居人家经典——严田古樟,一处被人遗忘的世外桃源。彩虹桥是一座有着八百多年历时的宋代廊桥,还有儒商第一村的思溪延村。
西线。文公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内有朱熹手植的千年古杉,还有朱熹的祖坟,景区内森林茂密,郁郁葱葱。

Ⅷ 对乡镇发展全域旅游有何意见建议

以“慢游、慢生活”为载体,推动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美丽乡村只有全域推进、突出特色,才能扮靓美丽常山,可在生态环境较好的乡镇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先行点,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力争到2020年全县创建2至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一是提升美丽乡村连片创建水平。以全域景区化”“村庄景观化”的理念,坚持农村建设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建精品亮点、串精品线路、成精品板块。将美丽乡村精品村培育建设与农家乐特色村、农房改造示范村等进行深度融合,加快串点成线。二是注重美丽乡村差异化打造。结合各创建村的产业、山水田园风光、历史文化等特点,集中建设一批特色明显、发展前景大的精品村庄,全面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把农村建成“来了还来、迷恋驻足”的特色美丽乡村。三是加强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充分根据地域特色文化,迎合现代人慢生活、健康养生的消费需求和心灵归依,结合民居改造,重点做好有特色的文化古村的保护和开发,开发民俗风情文化体验游产品。可探索“外引内蓄”机制,通过项目引导、贴息引导、税收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依托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助推文化集聚区建设,打造成重要节点。建议你多关注下北京中景合天就知道了~

Ⅸ 全域旅游下的乡村旅游应该如何规划

乡村旅游的规划,在解决了乡村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改造、旅游元素提升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乡村旅游价值的挖掘以及特色的塑造。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其具体规划应该归纳为六大要点。
第一、乡村旅游品牌与特色资源的塑造:乡村旅游规划着眼于乡村独特的文化、手艺、民俗、生态、环境等资源,并找到将乡村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特色的有效途径,将传统的乡村打造成乡村民居遗产、农村生态公园、乡下旅游度假区或者别致的乡村景观等多种旅游形态,将传统的村落变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村。
第二、对乡村的接待设施改造:对乡村闲置的接待设施进行改造再利用,通过重新设计、重新整理,将保持原有风貌下的乡村闲置农宅变成乡村独有的旅游接待设施。
第三、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活动。全域旅游下的乡村旅游塑造,应该遵循“随地是景,景即乡村”的理念,将乡村中传统的日常生活与传统的生产活动,经过一定程度上的深度挖掘,变成游客可体验的各种乡村旅游活动。
第四、乡村产业体系的转型以及升级:乡村旅游规划应该注重创意的开发,将乡村中的传统农牧业变成具有高附加值价值的休闲旅游农业以及阳光农业,例如生态茶园、手工作坊等。以此来实现乡村产业体系的转型和升级。
第五、乡村旅游应体现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乡村旅游规划要通过对传统的花草树木、传统物件以及老旧的生活用品等,转变成乡村中独具特色、属于自己的乡村景观,行程不同于传统旅游景区的乡村景观体系。
第六、乡村旅游的公共设施应该遵循“居游共享”的理念:乡村旅游规划应遵循“居游共享”的理念,在乡村公共设施上注重与乡村周边景观的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