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旅游网红旅游城市的优势
⑴ 武汉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优势
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武汉年平均气温15.8℃-17.5℃,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8.1℃(1977年1月30日)。
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总辐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武汉市,长江中游特大城市、湖北省的省会,总面积8494平方千米。被誉为“百湖之市”,拥有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地,也是国内科教名城,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
辖13个行政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
武汉是一个多民族散杂而居的城市。截至2014年,武汉共有5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9个,共5.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7%。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2万多人),其次是土家族(1万多人)。
(1)武汉旅游网红旅游城市的优势扩展阅读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市郊黄陂境内的张西湾古城遗址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重要遗存。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
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西汉时期有庶民在邾县(今武汉新洲区)孔子山掘出一块石碑,上刻“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八个秦隶大字,淮南王刘安遂就地建庙征召学士讲学,是为“问津书院”。
⑵ 旅游界崛起的武汉,接待游客数全国第二,为何旅游收入却不及成都一半
因为目前的武汉有着超高的人气值和热度,但是旅游行业还没有被彻底开发出来。后续的购物力度不足,可以让游客们带走的纪念品或者“礼物”并不多。所以导致武汉的人气热度高,旅游收入却一直上不去。
现在的武汉只有着超高的人气值和热度,但是没有相匹配的消费拉动力。所以才导致武汉人气高,但是旅游收入只有成都的一半。
⑶ 旅游业的优势与劣势有哪些
优势:
1、促进城市之间的文化与交流
2、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3、促进了人专们思想观念属的转变
劣势:
1、给城市的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2、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
⑷ 城市旅游有哪些优势
城市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拉动外来消费。城市对于旅游本身的几个基本要素都已经具备,一是吃,城市中吃的选择比较多,二是住,住的选择也会比较多,三是游,那就要看城市内的景点规划的如何,四是购,城市中购物比较便利。五是行,交通便利肯定是要优于其它非城市景区。做好旅游城市,首先在前期规划上政府就需要有这样的思路,一座楼,一个广场,一个花圆,一个雕像等等都是购成一个旅游城市主题概念的基本要素,还要看这作城市有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后天开发的资源,需要可以设计出多种人群需要的旅游产品,包括组团旅游,自驾旅游,自助旅游等等。
⑸ 谈武汉市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端在新洲区柳河乡将军山,西端为蔡甸区成功乡窑湾村,南端在江夏区湖泗乡刘均堡村,北端至黄陂区蔡店乡下段家田村。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通称武汉三镇。周边与湖北省黄州、鄂州、大冶、咸宁、嘉鱼、洪湖、仙桃、汉川、孝感、大悟、红安、麻城等12个市、县接壤,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彩蝶。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与长沙、郑州、洛阳、南昌、九江、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相距700公里以内,与京、津、沪、穗(广州) 、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特快火车基本10小时左右都可到达
地形
武汉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少量低山丘陵以及岗地。
分类 平坦平原 垄岗平原 丘陵 低山
百分比 39.25% 42.56% 12.32% 5.85%
平坦平原:位于长江、汉江及其支流两岸以及湖泊周围。是棉花和蔬菜产区。
垄岗平原:位于湖泊周围和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带,盛产水稻和鱼。
丘陵:分为三列,均被林木覆盖。
北列:分布在新洲区、黄陂区北部
中列:横穿城区
南列:分布在蔡甸区、江夏区北部
低山:主要分布在黄陂区和新洲区东北部,海拔在200米~500米以上。黄陂区和孝感市交界的双尖峰,海拔873米,是武汉最高点。
气候环境
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总体气候环境良好,近几年30年来,年均降雨量1269毫米,且多集中在6-8月。年均气温15.8℃-17.5℃,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
水系
武汉境内的长江、汉江、倒水河、滠水河和举水河等5条河流的水质均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郊区县水质基本达到天然饮用水标准。以城区为中心,以长江为主干构成的庞大水网,保证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态环境。长江由汉南区进入武汉市,自西南向东北流,到天兴洲又折向东南,在左岭附近又折向东北,在新洲区大埠出境,流程150.5公里。长江武汉段水量大,年平均7100亿m3、汛期长、水位变化显著。河道比较平直,但有丘陵逼近江岸,控制河道,使河道受约束,产生了天兴洲、白沙洲等淤积而成的沙洲。长江武汉城区最窄处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宽1100米;最宽处位于青山镇,宽3880米。汉江从蔡甸区进入武汉市,在南岸咀注入长江,在武汉境内河道弯曲达22处。
地域面积
武汉市地域面积8467.11平方公里,为全省(湖北省)土地总面积的4.6%。武汉总属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黄陂、新洲北部属中低丘陵地区,为大别山的绵延部分。河流水系由北部丘陵向南发展,注入长江。平原部分湖泊众多,地势低平,近代冲积层厚达30-50米,是很好的农耕地区。
自然资源和行政区划
武汉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在国内外大城市中不多见。一是充足的水资源。我市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入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全市共有水域面积2205.0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5.79%,居全国大城市之首。二是取之不尽的物产及生物资源。我市素有渔米之乡美誉,粮食作物,共24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共50种;鱼类资源,共11目11科88种,水生动物,共有8目14科45种。三是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市现已发现38种矿藏,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4种(不含地下水),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种的30.38%。累计探明储量96125.65万吨,保有矿产储量79829.75万吨。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建筑材料用石英砂岩、砖瓦用粘土、制灰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和冶金用白云岩等,其中膨润土、冶金白云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储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储量规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数384处,其中大型矿产地有4处、中型矿产地有10处、小型矿产地有43处、矿点327处。
截止2003年底,武汉市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13个区。前7个为中心城区。下辖108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15个乡,群众组织3140个,其中社区居民委员会1107个,村民委员会2033个。
人口规模
200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81.1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7%。男性人口402.99万人,占51.6%,比上年末增长1.7%。;女性人口378.20万人,占48.4%,比上年末增长1.7%。农业人口306。21万人, 比上年降低0.8%; 非农业人口474.98万人,比上年3.4%。 2003年人口出生率7.16‰,人口死亡率5.01‰,自然增长率2.15‰;净迁移率 15.99‰。计划生育率98.80%。
交通
城际交通
武汉位于江汉汇流处,水运便利,明清时期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称。近代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陆续建成,使武汉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之一。
公路和铁路
国道:316国道、318国道、106国道、107国道在此交汇。
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汉十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武汉市内有天河机场高速公路、武汉外环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
武汉是全国最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位于京广铁路、汉丹铁路、长荆铁路、武九铁路、武麻铁路交汇处。京广铁路穿城而过,京九铁路从市东北角的新洲区穿过,另有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和合武快速铁路在建。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和在建的武汉火车站构成了武汉客运枢纽。武昌南编组站、江岸西编组站和市北郊在建的武汉北编组站构成了武汉货运枢纽。有全国18个铁路局(集团)之一的武汉铁路局。
汉口火车站列车大多往北。
武昌火车站列车一般向南较多。
航空和水运
武汉是华中地区航空中心,有武汉天河机场,机场与市区有天河机场高速公路相连。
武汉是长江的重要港口。有武汉港、阳逻港等。武汉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但随着长江航运的衰落,武汉港也逐渐转变功能而成为长途汽车站,有发往郊区的旅游专线以及省内及省外的长途客运。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长江水运的开发,“黄金水道”又有了复苏的迹象。湖北省及武汉政府也加大了对武汉港口的投资力度,加上香港方面等外资的引进,武汉港口的硬件设施将会在未来的几年里有一个质的飞跃,新增加大型船只泊位(5000吨级)以及现代化的掉臂,以便为武汉的各个开发区的大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运输服务。这样也为武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内交通
大桥
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武汉桥梁众多。长江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军山长江大桥(长江五桥)、白沙洲长江大桥(长江三桥)、武汉长江大桥(长江一桥、公铁两用桥)、武汉长江二桥、天兴洲长江大桥(长江四桥、公铁两用桥、在建)、阳逻长江大桥(长江六桥)共四座公路大桥和两座公铁两用大桥。汉水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长丰桥、知音桥、铁路桥、月湖桥、江汉桥、晴川桥共五座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
公共汽车和轮渡
武汉最早的公共汽车是从双墩开往五福路的1路,发展至今已经有1、2、4、5、6、7、8、9字头公汽线路几百条,以及无轨电车线路7条。近年来,武汉市了实行城郊公交一体化工程,开通了编号为4位数的郊区公交。但是,由于这项工程牵涉到郊区中巴业主的利益,实行至今仍然阻力重重。
2002年,武汉市公共汽车公司、武汉市电车公司、武汉市轮渡公司、武汉市出租汽车公司、武汉市汽车轮渡管理所、武汉市公用客车厂组建成立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2003年正式挂牌。
轨道交通
2000年,国家批准长春、大连、武汉和重庆4个城市为首批轻轨建设示范城市之后,武汉轨道交通公司成立。2000年底,投资21.99亿元、总长约10公里的一期工程正式开工,2003年底具备试通车条件,2004年7月投入试运营。由于线路短、票价高、换乘不便、路线不合理等原因,在试运营期和正式运营初期,武汉轻轨载客量都较低。其后虽然武汉轨道交通公司采取降价措施以吸引市民,但是成效并不明显。
武汉市规划未来的轨道交通网由7条线路构成,总长222.8公里。除一号线吴家山至堤角30.5公里为轻轨外,其余6条线路都是地铁。分别为:二号线,常青花园至流芳,39.8公里;三号线,沌口至三金潭,32.2公里;四号线,永安堂至青山,29.3公里;五号线,青山至青菱,33公里;六号线,老关村至堤角,25.3公里;七号线,古田至野芷路,32.7公里。这7条线路中,二、三、四号线跨越两江,连通三镇;一、五号线分别贯穿汉口、武昌的东西方向;六号线沟通汉口、汉阳旧城及后湖新区;七号线则把汉口北部与武昌东南部联为一体。
过江隧道
(在建,2004年11月28日开工,总建设周期45个月)
武汉隧道为长江上的第一座过江隧道,长约3.6公里(含匝道),汉口越江点位在江滩公园附近,胜利街设右进隧道匝道、天津路设右出隧道匝道;武昌越江点位于和平大道,友谊大道设4条匝道连接。该工程为左、右道隔离的双向4车道公路隧道,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可抗6级地震和300年一遇洪水。
⑹ 武汉东湖作为旅游的优势和劣势
没啥优势和劣势之说,武汉市本来就无山无岭,全市千湖密布。
⑺ 武汉城市区位优势是什么
武汉区位优势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京广铁路与长江在武汉交汇,京九铁路也在武汉与京广铁路相联结,形成沟通华北、西南、中南、华东地区的铁路网络。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武汉交汇,沿长江的高速铁路即将建成,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也正在施工中,4小时可抵达广州。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与长江水运"柔性联运"的出现,将使武汉作为中国内陆市场枢纽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如果以武汉为圆心,以1000公里半径画圆,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大城市都在其中,武汉因此被誉为进入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武汉拥有赴香港、澳门、日本、韩国、泰国、法国的直航航班,武汉口岸拥有落地签证权。
⑻ 华中旅游区有哪些独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
现在华中旅游区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以及华东的江西省、安徽省和华北山西专省。
主要旅游城属市有:张家界、庐山(九江)、平遥、武汉、郑州、长沙、洛阳等。
热门旅游区有
1.世界遗产
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建筑群、黄山、武当山古建筑群、张家界、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明显陵、云冈石窟。
2.其他重要旅游景点
五岳的恒山、嵩山和衡山
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四大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和石鼓书院已毁)
三国景点:长江三峡(白帝城)、三国赤壁古战场、武侯祠、关林、虎牢关等
红色旅游:韶山、橘子洲头、井冈山、瑞金、罗坊、大别山等
还有晋祠、桃花源、嵩山少林寺、龙虎山、凤凰古城、五台山、九华山、仙女湖等景区。
⑼ 武汉入选新一线城市,武汉有哪些优势能得此殊荣
首先我觉得要彻底了解这件事情就需要去了解什么是一线城市,就我的理解来看一线城市往往都是在政治经济等范围之中有主导作用,并且能辐射周边城市的一些城市,并且这些城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往往也要比较的高,而在城市之中的人口数量也比较多,并且人均收入、生活平均水平也要在全国都数得上数才行。
而我认为武汉能称为一线城市首先是武汉做到了让自己称为“网红城市”,因而让其旅游业得到飞速的发展,配合网上和城市的营销与推广,让到这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更刺激了当地的旅游产业与经济产业还有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我觉得单凭这一点就很有作为一线城市的资本了。除了文化旅游,我觉得武汉留住游客的本事也很大,飞速建设的各种商业中心,游乐设施,再加上当地的自然风光、淳朴热情的民风、极为便利的交通更是大大的提升并刷新了武汉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眼中的地位,因此我认为武汉被选入新一线城市真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