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乡村旅游开发计划
① 生态公园之二:自然或人工生态恢复与提高区
一、概述
张建萍著《生态旅游》一书在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中提出了“景观生态恢复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根据这一观点,我们提出“自然或人工生态恢复与提高之生态公园”的概念。生态系统对地球自身而言,无优劣好坏之分,沙漠、湿地、森林、土地肥沃的农业区,都是它表面的景观,对其存在、发展都无影响。但对人类而言,这些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的支持力却大不相同,人类必须依靠农业区、草原、湿地等才能生存,沙漠、戈壁、岩漠、盐碱地等不能成为人类生存的空间。于是从人类的需要出发,各类生态系统便有优劣高低之别,从而又产生了生态系统恶化、恢复或提高的概念。所谓生态系统的恢复,是指原来对人类生存非常有利的优良生态系统,因为某种原因退化成为对人类生存不利的生态系统。例如草原或耕地变成了沙漠,肥沃的耕地变成毫无生产力的盐壳,良好的耕地因侵蚀成为岩石裸露的岩漠,这便是生态系统的恶化。然而这些恶劣的生态系统,可以重新转变成对人类生存有利的生态系统,这就是生态系统的恢复区。川西平原在修建都江堰之前,受岷江的威胁,经常遭受洪灾,修建都江堰之后,成为天府之国。
生态系统的恶化、恢复与提高,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太湖流域、川西平原、榆林地区沙漠改造、陕北黄土高原的绿化,都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对生态的恶化、恢复与提高作用是大范围的,如气候的干旱潮湿、冰期与间冰期、地面和海面升降等变化。但自然原因引起的改变,在时间上很长,以人类的短暂生命难以观察。因而对生态系统的改变,将主要依靠人为的努力,依靠人类对生态环境恶化的防治和建设。为此需进一步探讨导致生态环境优劣的诸个因素。
生态环境的优劣由3方面的因素决定:
1)水是基础,其丰歉直接决定了生态环境的类型,水患洪灾的多发区—湿地—雨林—森林—疏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沙漠戈壁等荒漠的变化系列便是由水资源由多变少引起的。
2)土地同样是基础,由优质土地到土地消亡有两个变化方向:①由平原到山区因水土流失和侵蚀引起的变化,即广阔、厚实、肥沃的平原土地—大片坡地—瘠薄零星坡地—岩石裸露的石漠区;②因水资源由多变少引起的分带,即水灾多发区—湿地—盐碱化土地—肥沃土地—干旱沙化土地—荒地—沙漠戈壁等荒漠。
3)气温(能量)(雨量充沛时)引起植被的分带: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灌丛—草地—冰雪原。
用三维空间图解表示水、土、气温3个因素的作用比较困难,且不清晰。为此,以气温与海拔高低为横坐标,以水资源丰歉为纵坐标,将土地有无、规模及支撑植被的能力分不同类型置于该坐标系中,以示生态关系,共分出16类(图7-1):①水资源丰富平原土地区;②盐碱化多发土地区;③湿地和水稻种植土地区;④洪涝灾害多发区;⑤大面积坡地区;⑥严重水土流失区;⑦瘠薄零星土地区;⑧土地消亡的石漠区;⑨土地或有或无的冰雪区;
图7-1 生态类型关系示意图
数字所示生态区见文字
在我国9类自然保护区中,前5类可代表生态系统区,其与本书用土地表示生态区的关系如图7-2所示。此5类生态区按其支撑人类生存能力所划分的优劣顺序为:湿地>森林>草原>海洋海岸>荒漠。其余动物、植物保护区可出现在图7-2所示5类中的任何一类中,而地质遗迹与古生物遗迹则不属于生态范畴,故图7-2中仅列5类。在上述顺序中,森林实为适于森林生长的区域,在我国主要为耕地,故优于草原。
图7-2 5类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按自然保护区所划分的5类生态区,并不是全部的生态区,因为它们只代表需要进行保护的5种生态类型。图7-1所示的16种生态类型,基本可以代表我国的生态现状,但其中没有森林生态类型,因为森林可出现在冰雪区、草原、荒漠草原、海洋等5种生态类型以外的11种类型中,而且良好的耕地更是适于森林生长。仅因我国耕地过于紧缺,凡可耕种的土地均不应造林,故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位于严重水土流失区、瘠薄零星土地区、石漠等类型中,这也是我国的现实。故增加森林系统后,共有17个生态类型。
粮食对于人类社会极为重要,故按这17个生态类型对人类提供食物能力的大小来排序:湿地和水稻种植区>水源丰富平原耕地>滨海土地>大面积坡地>洪涝灾害多发区>盐碱化土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干旱缺水土地>草原>土地沙化区>森林>零星土地区>海洋>荒漠草原>石漠区>冰雪区>沙漠等干旱荒漠。在上述排序中,凡能从后面的位置进入前面位置者为生态的恢复或提高区;凡从前面位置退后者为生态恶化区。例如盐碱化土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区能改种水稻,如河南原阳、云南哀牢山区;石漠区能改造成森林,如贵阳黔灵山、河南济源、陕西榆林对沙漠的绿化……都是生态系统的大幅度提高。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干涸和胡杨林死亡,则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上述排序中,将草原置于森林和海洋之前,是因为后者单位面积提供的食物不如草原,但如果种植板栗、核桃等可食用果实树种,可将森林改造为多年生农业区。海洋大量种植可食用植物,大量养殖可食用动物,就可发展成海洋农牧场,则其生态位置将提升到草原之前。
从图7-1所示的关系中还可以看出,决定生态系统类型的3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恶化到一定程度,都可以使生态系统恶化,或一个因素的恶化会带动其他因素的恶化,共同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有时也可以是多个因素同时恶化,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相反,在恢复或提高生态系统时,也可以通过改善一个因素即可使生态环境改善,如耕地或草场干旱,通过调水灌溉即可解决,华北平原气温较低时,建设大棚即可种植蔬菜;有时必须同时解决两个因素,如改造沙漠需要覆盖土层以解决沙漠的流动性,引水灌溉以解决沙漠的干旱性。云南哀牢山哈尼族梯田,既将山坡改造成阶梯状的平地,又结合引水,能将整个山坡改造成为人工湿地。四川的梯田和北方旱作梯田都很多,但效果都远不如前者,原因在于没有结合水利建设。有的生态问题无法直接解决,例如山区的石漠化,局部小范围可填土恢复原貌,但不可能大面积恢复。然而加强水资源却可在石山造林,以弥补土地之不足,并进而建设荒漠型多年生农业;又如在盐碱化土地上种植水稻,可将盐碱随水排入大海。有些生态环境的几个因素之间还可以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或良性循环。例如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北缘的干旱,一般的观点认为是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形成现在的极度干旱却是高原与盆地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结果。因为秦汉时期塔里木河水量很大,正是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化,使高原北缘的降水量减少,进而引起进入盆地河流的流量减少,这又加速了盆地沙漠化的进程,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便加速了干旱的进程。若切断这种恶性循环,整个生态系统便会得到彻底的改善。例如在南水北调、东水西送的基础上,从腾格里沙漠经中央戈壁、昆仑山前的戈壁建设一条长约2500km的森林带(荒漠型多年生农业区)就能改善整个西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北缘的干旱现状,至少能恢复秦汉时的状态,甚至降水量达到华北的降水量。决定生态优劣的因子和美因子一样也有两极性。气温过低成为冰雪原,气温太高既不适合人类居住,也会带来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地面上升快,土地变少出现石漠,地面下降可使平原面积扩大,但又会受到海水入侵的威胁,如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问题;水太多会引起洪灾,水太少土地会失去生产能力,并经沙漠化而消亡。正是由于存在这种两极性,所以要把造成灾害的水调往缺水区,起到除害和兴利的双重作用。生态是个大系统,必须有同时全面解决各种问题的统一规划,如此,则我国的生态面貌可以彻底改善。960×104km2 的陆地和473×104km2 的海域都能提供生活物资,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国土资源。如能促成这一点,生态旅游的贡献将异常巨大。
恢复与提高的生态区,同样有与风景区复合以及纯生态两种类型,例如都江堰是有名的风景旅游区,是人为因素对生态的提高区;河南王屋山岩漠上的森林,贵州茂兰岩溶地貌上的森林,既是有名的风景区,又是自然因素对生态的提高区。但大部分地区的生态恢复提高并无大的旅游价值,例如榆林地区对沙漠的改造,河南济源市大沟河林场及其以西的石山造林,金沙江干热河谷的造林……都是人工对生态等级的提高,但它们只有科学研究、科学考察、交流生产经验的科学价值,并无旅游价值,因而属于纯生态公园,而不是与风景区复合的生态公园。
二、生态系统恶化区
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是目前我国生态系统恶化中最突出的问题。自从长江发生特大洪灾以后,国家重视了森林的保护,对退耕还林和人工造林都有补助奖励的政策,森林锐减情况已不是严重问题,相反有些地区生态系统还得到了恢复和提高。
1.沙漠化
(1)罗布泊的干涸
塔里木盆地东部有台特马湖、喀拉和顺湖和罗布泊,3湖间有河道沟通,总称罗布泊洼地。罗布泊过去的面积曾达5350km2 ,是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终端湖,由于塔里木盆地干旱程度逐年增加及塔里木河上游及沿途用水量增加,导致面积逐渐缩小,1942年为3006km2;1952年由于在拉依河口筑坝,只有孔雀河单独流入罗布泊;1962年面积仅为660km2 ,1975年水面消失。1952年筑坝后,塔里木河和东尔臣湖流入台特马湖,面积有150km2;1962年面积只有88km2;1981年主体干涸;1987年,罗布泊地区全面干涸,彻底荒漠化。
(2)居延泽和居延绿洲的消失
黑河是河西走廊中部最大的河流,尾闾形成居延泽,面积726km2 ,沿岸为居延绿洲,汉时驻重兵称居延塞。唐、西夏、元在此设集乃城。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明当时黑河还是大河。明洪武五年,朱元璋命冯任西征,集乃城守将不降,冯切断水源,从此河水北流,居延泽干涸,绿洲变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一部分。
2.石漠化
凡地面上升或海拔稍高的山区、丘陵,流水都会引起水土流失,进一步的侵蚀,将把土层全部带走,剩下岩石裸露的石漠。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故石漠化是我国生态环境中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尤以西南地区最为突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五省(区、市)石漠化面积在亿亩以上,贵州石漠面积占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一。
三、生态系统恢复提高区
1.人工湿地区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已成为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其实水稻田(包括梯田)就是典型的人工湿地,建设梯田,就是建设人工湿地。稻田除具有湿地的一切功能外,在生态方面还有许多其他价值,最主要的有以下4方面:
1)抵抗流水对土地的侵蚀,减轻河道的淤塞。流水对土地侵蚀的能力,取决于降雨时形成的径流量和流速的大小,降水在坡地上形成的径流会携带泥沙造成水土流失和对土地的侵蚀。但径流进入水田后将变为静水,流速接近于零,所携带泥沙将沉积在水田内,减少进入江河的泥沙量。黄河年输沙量约为长江的3 倍,长江年径流量约为黄河的12.5倍,故每立方米的输沙量,黄河约为长江的37.5倍,除了黄土高原的黄土抵抗侵蚀的能力较弱外,长江水系的源区广布水稻田应该是更加重要的原因。故结合水利建设,在黄土高原周边广泛建设水稻梯田,有可能使黄河的含沙量降到长江的水平。
2)拦蓄洪水,错开洪峰,调节河流流量,减轻洪灾。降雨时,雨水积蓄在水田中,而后逐步进入江河,可以错开洪峰,使河流流量稳定。过去人们只注意湖泊的调蓄能力,事实上水田也有此功能。我国现有水稻田约38×104km2 ,如蓄水深0.5m,其蓄水量将超过我国东南部和云贵高原湖泊的总蓄水量,调节功能将超过湖泊,可以解决或减轻许多地区的洪灾。
3)稻田具有蓄水和农业生产的双重功能,能解决蓄水与种植之间争夺土地的矛盾。
4)在水库上游开发梯田,既可减缓淤库又相当于扩大了库容。
元阳梯田可作为一例。元阳全县无一平川,梯田全嵌刻在400~2000m的沟壑山岭之间,这里满山满谷坡坡相连、沟沟相嵌,全是梯田。因此处居住着哈尼族,梯田又被称为哈尼梯田。
水利和梯田统一建设,是元阳梯田技术的精髓。元阳开辟梯田的许多地方,地势很险要,公路边是悬崖,悬崖下是层层梯田,在坝达,哈尼人凿出了5000级梯田,极目之处,如同天庭垂下的天梯。农忙季节,为了省去往来路上的时间,当地人就住在田棚里,田棚如点点小舟,漂荡在浩渺的大海上。
2.减灾与灌溉两利的都江堰工程
分流调水能消除调出区的洪涝灾害,增加调入区的水资源,具有双重生态提高的效果,是减灾与兴利并举的措施。都江堰既是世界知名的水利工程,又是人们喜爱的旅游胜地。最初修建都江堰是为了解除成都平原的水患。因为岷江的流量大,涨水时成都平原会被淹,蜀国的宰相开明凿开宝瓶口,修渠将一部分江水引入沱江,这才消除了成都平原的洪灾。后来秦国灭蜀后,郡守李冰在都江堰原来的基础上发展灌溉,灌溉的经济效益高,使蜀国(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可见都江堰的修建同时提高了水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等级。
由于我国各流域发生洪灾的时间不同,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将都江堰分流的经验推广到全国,将各流域连接起来,互济互利,将洪灾时造成水灾的洪水引到其他流域,变成引入区的水资源。例如长江与黄河、淮河之间,松花江与辽河之间,都易于沟通。
决定生态优劣的根本因素是水,解决水的根本方向是将引起洪灾的多余的水引向需要的地方。于是沙漠内只要有外地的足够水源进入,生态等级便可提高,将变成绿洲。
3.水稻种植可将盐碱地提高为人工湿地
都江堰工程的许多技术,现代化水利工程望尘莫及,然而灌溉而使土地不盐碱化,才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精华所在。
在6000~7000年前,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平原,人们便懂得将河水引向农田,所以两河平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灌区。但灌溉并没有把这里变成肥沃的土地,却形成一片又厚又白的盐壳。都江堰灌溉系统,从表面上看没有采取任何解决盐碱化的措施,但运行2000多年来没有任何盐碱化的迹象,其原因在于它将岩石风化时分离出的易溶元素(盐碱成分)送入了海洋。都江堰灌区种植水稻,盐碱随水进入了大海,国内许多地方都利用这种办法改造盐碱地。例如20世纪70年代辽宁盘锦、营口一带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150多万亩,单产400kg,3~5年即可脱盐,提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等级。原阳曾是河南省盐碱化的重灾区,盐碱地占耕地面积的80 ,但改种水稻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一切可以大量引水的地方,都应采用这一灌溉方式。
4.储水地下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等级
在风景分类中,我们把泉水风景作为江河的源头看待,因为每一个泉必然会有一个相应的溪流或小水沟,即使它因所处位置不利,不能成为一条江河的主源,也必定是江河的一个补给水源。地表降水时间短暂,而江河却四季长流,原因即在于降水渗入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在时间上均匀地供给江河。降水蓄积地下的事实在许多风景区都可以直接见到,例如贵州龙宫风景区,在龙宫的上游有地表水进入地下的漩塘;在岩溶风景区,到处都可见到降水进入地下的落水洞;在河南三门峡市农村,至今分布有较多的天井窑院。天井窑院是在平地挖6~7m深的坑,坑底四壁开窑,降雨的水和平时生活用水全部由院中的渗井进入地下。在天井窑院里可以凿井取水,说明其下是一个小型的地下水库,降雨时雨水渗入地下,储蓄在地下以供平时从井中汲水利用。因此,在黄土高原和其他缺水土地上建设集雨工程的同时再广泛建设渗井,将降水的绝大部分存入地下,再凿井取水,用于灌溉和生活,就可以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降水主要以泉水(清水)的形式补给黄河,还可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
山东淄博市大武水源地年允许开采水量为1.42 × 108 m3 ,实际平均年采水量为1.9 × 108 m3 ,枯水期地下水位降至-10m,其后由太河水库于丰水期向淄河滩放水,年补水量近1.3 × 108 m3 ,满足了当地工农业生产所需供水。
储水地下,是一种世界趋势。如德国柏林以地下水为饮用水,通过河岸过滤补充的地下水,占总水量的40~70。印度恒河流域,雨季洪水泛滥成灾,旱季洪水却不能满足需要,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建议,旱季大量抽取利用地下水,以腾出地下储水空间,把多余的河水储存至地下含水层中,实现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循环利用。
如上,地下储水可将干旱缺水土地的生态等级提高为水源丰富土地的等级。
5.石漠可转化为森林
茂兰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南部的荔波县,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世界上所有的岩溶地区,包括我国绝大部分岩溶地区,森林早已消失,只剩下光秃秃的石灰岩、白云岩荒山。然而在茂兰自然保护区2×104 hm2 的面积内,有1.937×104 hm2 为茂密的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92。与世界上岩溶地区的荒凉景象相比,这种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不能不成为稀世之宝,它给人类指出了利用“石漠”、征服荒山的方向。
保护区的岩溶森林,计有漏斗林、洼地林、盆地林和峡谷林各种类型,茂密的亚热带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完全是荒野原始林,延伸80km,宽20km,是地球上唯一的岩溶林区。无论是陡峭壁立的锥形山峰、峰丛和峰林,还是沼泽湿地,都覆盖着茂盛的常绿林。从空中俯瞰,宛如浩瀚的绿色海洋,波涛汹涌。森林遮天蔽日,几乎没有阳光能透过厚厚的华盖照到地面。
漏斗森林由30~40m的高大树木组成,这些树木分布在深100~200m、直径100~200m的漏斗型坑底上,并从陡峭悬崖上生长至崖顶。岩溶洼地巨大而平坦,可作为农田,森林则生长在洼地周围的岩溶锥形山峰上。盆地森林生长在开阔而平坦的盆地里,山谷里也生长着茂盛的树林,使之成为绿色长廊。
这里的岩石嶙峋峭立,形状各异,但所有岩石上都覆盖着绿色植物,树木沿着岩石的裂隙生长,发达的根系能够深深地扎进缝隙,有的树木的根在岩石周围发展成密密麻麻的根网,有的扎进岩洞里,蕨类植物和苔藓覆盖着阴湿的地面,一片绿茵。茂兰岩溶区能覆盖森林的原因,在于这里水源丰富,高处低处,地上地下,到处都有水。小河、泉水、池塘……提供着滋养森林的水源,才保证了植物能够在岩石上生长。
茂兰自然保护区、贵阳黔灵山公园是石灰岩质石漠,河南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是花岗岩和石英岩质石漠,河南马道岩生森林公园是花岗岩质石漠,河南济源大沟河林场和湖南株洲郊区的小山丘是砂页岩质石漠,其上都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证明在水量适度的条件下,各类岩石的石漠都可以成为森林,也就是说可以开发为荒漠型多年生农业区,即种植板栗、核桃等多年收获的新型农业。
石漠的岩石类型不同,解决水源的方式就不同。湖南龙山县的岩溶型地下水库,是石灰岩地区在地下河出口处筑坝形成,利用溶洞空间储水,溶洞出口小,筑坝费用低,水库又不淹地,无蒸发损失;库内水向四周渗透,能将潜水面提高到接近地表,保证岩漠森林对水源的需要。贵州如能推广这一措施,可将大部分的岩漠区开发为多年生农业区,使贵州的生态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6.人为努力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等级
一般地面海拔升到一定高度,森林带将被草原带取代,但是通过人为措施能提高森林带的上限。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稻城县人,在海拔38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培育出了延绵20km以上、占地3.2万亩的万亩青杨林,平均每人造林一亩多,杨树全部种在河滩的卵石堆上,原本一片灰黄色的荒滩变成了生命禁区里的生命带。国际林学界一致认为在高海拔地区造林成功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四川凉山州宁南县黑水河与金沙江汇合处的干热干旱河谷,号称死亡河谷,最高温度达42℃以上,地表温度可达78℃,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大障碍。1964年林业部在此试验育苗造林,经过对几十种树种的筛选比较,以木麻黄效果最好,后又从澳大利亚引进了银合欢,经全县人民共同努力,河滩和荒山坡披上了绿装,“这真是人类战胜干旱的奇迹”。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储存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约80 以上的碳,它的重要性无需多说,但我国森林覆盖率并不高。我国土地紧缺,没有足够的土地用于造林,因而在恶劣环境中造林为提高我国生态系统等级和森林覆盖率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② 云南七日游最好路线
推荐以下4条路线,可以根据个人喜欢来选择,够你玩够七天了的:
1、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是一条云南旅游线路中比较经典的线路。这条线路的交通很发达,旅游信息很开放,随便咨询一个当地人,都是很好的资料提供者和向导。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融为一体,充分展示出云南的神奇与美丽。
沿线景点:
大理:洱海、南诏风情岛、小普陀、观音阁、苍山、清碧溪、大理古城、洋人街
丽江:古城四方街、黑龙潭、云杉坪、玉龙雪山、束河、白沙村
香格里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中甸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及佛教圣地-松赞林寺
2、昆明-西双版纳-中缅,西双版纳是世界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是中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区。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沿线景点:
西双版纳:傣族早市、傣寨、勐仑植物园、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傣族泼水、傣族歌舞表演
中缅:打洛独树成林、景真八角亭、边贸集市、国门、界碑,出境游卧佛寺、和平塔、大金塔、戒毒展览、人妖表演
3、昆明-石林-民族村,如果安排到云南旅游的时间非常非常短,可以选择昆明及周边游。石林是云南旅游的标志,而民族村则是集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为一体而建设的,并且全部都是招收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青年来服务和表演,使人感到不仅内涵丰富博大,园林风光优美迷人,而且真实亲切。
沿线景点:
昆明:市容、西山龙门胜景、大观楼、金马碧鸡坊、鲜花市场
石林:天下第一奇观--石林
民族村:海埂公园、滇池、民族村
4、昆明-建水-元阳,元阳以其壮观的梯田,绚丽的民族和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节日而著称。元阳有哈尼,瑶,苗,傣,壮,彝等民族。民族风情非常浓郁。在县城的街上就可以看到赶街的少数民族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很有味道。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在这里能深入到比较偏远的乡村,拍到美感十足的靓片。
沿线景点:
建水:建水古城、文庙、朱家花园、双龙桥、团山民居
元阳:哈尼梯田观日出和日落、菁口文化民俗村
③ 云南旅游线路
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会泽。
2、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丽江古城、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普达措国家公园、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昆明世博园。
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风景名胜区、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瑞丽江─大盈江风景名胜区、九乡风景名胜区、建水风景名胜区、普者黑风景名胜区、阿庐风景名胜区。
4、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禄丰县黑井镇、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剑川县沙溪镇、腾冲县和顺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孟连县娜允镇。
5、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
6、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中国南方喀斯特(昆明石林)、澄江生物群。
(3)元阳县乡村旅游开发计划扩展阅读
云南省临近热带海洋,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处于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之下,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具有水汽充足、降水量丰富的特点。全省年均降水量为1278.8毫米,折合水量4900亿立方米。
降水量地区分布十分复杂,西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年降水量较大;中部和北部的干热河谷(坝子)地区的降水量较少。从全省范围看,降水量分布规律为:山区降水量多,河谷、坝区降水量少;迎风坡降水量大,背风坡降水量小。
④ 温州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发展城郊乡村旅游业的思考</b> 近几年,温州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发展近郊农村特色经济,拓宽致富门路,盘活地方资源,激活消费市场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自发增长期的乡村旅游尚存在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特色不显、内容不丰、规范不力、服务不周、规模不大、品牌不响等诸多问题。所以,政府要引导郊区乡村旅游成规模上档次,培育城郊区农村多种经济形式的重要力量,为城区市民提供丰富、舒适的休闲场所。本文对温州城郊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客观的评价,为发展城郊乡村旅游业开拓新途径作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一、 城郊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乡村旅游”有多种定义。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专家们对此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在法国,这种与乡村紧密结合的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或“可持续性旅游”。在我国,学者们对乡村旅游比较普遍的认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农家乐”的概念。日前,在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小安研究员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目前已形成5种模式:一是大城市近郊的“农家乐”;二是高科技农业观光园;三是农业新村,特点是经济发达、乡村城镇化,在发展中有意识地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目的地;四是古村落的开发;五是农业的绝景和胜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和云南的元阳梯田等。我国拥有56个民族,尤其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独具特色,保存也比较完好,具有发展高端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贵州的国际合作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已开始启动,将与新西兰、爱尔兰等专家一道,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施反贫困战略、乡村旅游的标准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寻求本土化、中国化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以农庄度假和民俗节日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在欧洲、美洲开展的历史达百年以上。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也已具相当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轨道。在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政府也从中也得到了丰厚回报。凡是在开发乡村旅游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国家,均制定了专门的乡村旅游质量标准,产品、管理和市场开发都比较成熟。二、 发展城郊乡村旅游业的条件。城郊乡村旅游是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旅游形式。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最关心的是健康,都愿意到郊区回归自然,体验一种纯朴、天然的生活情趣。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不仅是都市人追逐的一种时尚,也是一种朝阳产业。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依赖“三大外部条件要素”和“三大内部环境要素”。三大外部条件要素:1、良好的区位条件。一般来讲,能够形成农家乐专业村的,要么是沿路(省级以上的主干道),要么是傍城(毗邻人口稠密的县城或大城市),要么是靠近自然、人文景区。这种区位优势,可以为农家乐经营提供相对充足、稳定的客源市场。2、便利的交通条件。乡村旅游是一种休闲旅游模式,游客一般都将出游时间放在双休日或节假日。这就要求发展这种旅游产业,必须具备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这种便利的交通条件正好符合人们驾车出行的心理,是农家乐发展兴旺的基础。3、安定的社会条件。平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心理底线要求。如果一个地方事故不断,社会治安环境不好,缺乏安全感,就是生态环境再好,交通再便利,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三大内部环境要素:1、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乡村旅游的客源主体是都市人。因此,乡村旅游的经营首先必须能够提供符合都市人习惯的生活环境。其中包括整洁的住宿环境、干净的洗漱环境、卫生的饮食环境等等。这就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提出了严格要求。2、舒适便捷的硬件环境。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村内公用设施比较健全,有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娱乐设施、硬化道路等;二是从业户自身硬件设施比较到位,有标准客房、取暖降温设备、洗澡间、水厕等。3、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人之所以选择乡村旅游,除了对于回归自然的追求,关键还在于对农村淳朴、和谐的生活环境的向往。三、发展城郊乡村旅游业的重要意义乡村旅游作为城市周边短程度假,将是相当长时期内城市居民旅游休闲的时尚。而且,这种方式弹性小,重游率高,市场相对稳定。为“离土不离乡”的近郊农民提供了一条新的致富的道路。对农村的综合带动功能远远大于其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旅游业不仅可辐射周边农民致富,还可拉动较远距离的农民从事旅游运输、种植养殖和商品生产。因此,乡村旅游业作为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实施“以旅助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1、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兴起的农业旅游,拓宽了传统农业的内涵与外延,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促使千百万农民实现向非农领域的转化,部分农民的家庭住房变成了旅游接待的家庭旅馆,山场、农田、果园、池塘、老屋成为旅游吸引物,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首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形成以农家乐为中心的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分工。由农家乐延伸开的产业链包括:农家乐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甚至包括农家乐装修、建设的人员。其次,农家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村风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等为旅游内容的乡村旅游,使很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农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没有年龄限制,实际操作中大多以50岁左右的人为主。这部分人往往处于“种地难增收,出门无技术”的境地。乡村旅游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就业的舞台,而且让他们不出家门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超越工业化路径、直接进入三产服务业的新的产业形态,已成为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重要纽带。2、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加快群众增收,走向生活宽裕。乡村旅游的出现是对传统旅游景点建设的一种补充,每个农家乐户就如同一个小型旅行社。所不同的是,农家乐的经营方式更加灵活。一般来讲,一户投资2-3万元就可以营业,成本少,见效快,回报高。而且,他们置办的设施也是自己改善生活所必要的设施,有顾客时用于经营,没有顾客时自己使用,不存在闲置和浪费的问题。3、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基本条件。随着乡村旅游农家乐的开展,文明的语言、举止以及对卫生、环境的讲究正通过经营实践言传身教于农村和农民。许多农民的卫生意识已经渗透到他们接待客人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从业户对自身生活环境卫生的讲究,也极大地推进了全村内部环境的改善。另外,通过农家乐经营活动,有效地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减少了家庭矛盾,促进了邻里和睦。4、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旅游业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该说作用很大。据调查,所有发展旅游的农村乡镇,普遍整修了道路,装修了住房,修建了水冲厕所等,实现了环境卫生、村容整洁;城乡之间、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通过旅游加强了交流和沟通,既促进了城镇居民了解国情民情,也有利于农民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变革生活方式,加速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此外,还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农民主体意识,提升管理民主。对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来讲,他们直接面对游客、面对市场,是经营的主体,也是参与竞争的主体。他们需要在竞争中生存,就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强化主体意识。另外,由于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和周边环境息息相关,这就迫使农民群众更加关注集体事业,更加致力于在参与集体活动中表达自身的意愿和要求。乡村旅游开展较好的村子往往也是管理比较规范、民主的村子。四、 温州乡村旅游业的现状分析1、温州旅游产业概况。温州旅游业发展经历了由政府接待到产业化经营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8年至2002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数量每年以近100万人次递增,2002年,温州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10.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74.82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09%。排除2003年受到SARS的不利影响之外,温州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都呈逐年增长趋势(见表3-1)。但是也要看到与浙江省内其他城市比较,温州旅游业产业地位偏低,旅游总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直低于浙江省内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左右(见表3-2)。而且,从旅游增长速度来看,国内旅游增长态势平稳,且近年增长速度有所降缓。温州旅游接待总人数在浙江省内的名次不断下降,由1997年的第3位下降为2003年的第7位(见表3-3)。国内旅游收入在省内的排名由1997年的第3位下降为2003年的第5位;国际旅游收入在省内的排名也有所下滑,由1997年的第4位下降为2003年的第5位(见表3-3)。
⑤ 云南旅游路线
1、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是一条云南旅游线路中比较经典的线路。这条线路的交通很发达,旅游信息很开放,随便咨询一个当地人,都是很好的资料提供者和向导。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融为一体,充分展示出云南的神奇与美丽。
沿线景点:
大理:洱海、南诏风情岛、小普陀、观音阁、苍山、清碧溪、大理古城、洋人街
丽江:古城四方街、黑龙潭、云杉坪、玉龙雪山、束河、白沙村
香格里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中甸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及佛教圣地-松赞林寺
2、昆明-西双版纳-中缅,西双版纳是世界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是中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区。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沿线景点:
西双版纳:傣族早市、傣寨、勐仑植物园、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傣族泼水、傣族歌舞表演
中缅:打洛独树成林、景真八角亭、边贸集市、国门、界碑,出境游卧佛寺、和平塔、大金塔、戒毒展览、人妖表演
3、昆明-石林-民族村,如果安排到云南旅游的时间非常非常短,可以选择昆明及周边游。石林是云南旅游的标志,而民族村则是集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为一体而建设的,并且全部都是招收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青年来服务和表演,使人感到不仅内涵丰富博大,园林风光优美迷人,而且真实亲切。
沿线景点:
昆明:市容、西山龙门胜景、大观楼、金马碧鸡坊、鲜花市场
石林:天下第一奇观--石林
民族村:海埂公园、滇池、民族村
4、昆明-建水-元阳,元阳以其壮观的梯田,绚丽的民族和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节日而著称。元阳有哈尼,瑶,苗,傣,壮,彝等民族。民族风情非常浓郁。在县城的街上就可以看到赶街的少数民族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很有味道。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在这里能深入到比较偏远的乡村,拍到美感十足的靓片。
沿线景点:
建水:建水古城、文庙、朱家花园、双龙桥、团山民居
元阳:哈尼梯田观日出和日落、菁口文化民俗村
⑥ 云南旅游计划(急)
我们刚云南旅游回来,在网上找到戴美玉口碑比较好给我们接待安排的,很不错,在此我也推荐这位云南国旅戴美玉导游。我觉得您们去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就可以了,景色很美。我把戴导电话给你留下:0871-3581489你联系看看呀。或者再在网上看看大家对她的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