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化演变机制及其影响研究
1. 演变机制与演变趋势是同一个概念吗
演变机制和演变趋势的话,他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2. 急求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论文参考文献
1/35
【题 名】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景区公司成长模式研究——以天龙旅游开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作 者】李乐京 陈志永 梁玉华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63-6265
2/35
【题 名】以六大转变推进我省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 者】纪根立
【刊 名】今日浙江.2007(11).-50-51
3/35
【题 名】25年来秦俑馆旅游生命周期与结构变化研究
【作 者】孙根年 薛刚
【刊 名】干旱区地理.2007,30(2).-283-288
4/35
【题 名】山东省旅游饭店人才对策深层透视
【作 者】孙凤芝[1] 秦绪霞[2]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2Z).-275-275
5/35
【题 名】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
【作 者】马聪玲
【刊 名】旅游学刊.2007,22(3).-6-7
6/35
【题 名】西部旅游企业高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 者】王香茜
【刊 名】商业时代.2007(6).-104-105
7/35
【题 名】中国六大遗产地旅游非线性成长及比较研究
【作 者】孙根年 吴晓娟
【刊 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07-111
8/35
【题 名】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
【作 者】强亦锐
【刊 名】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3S).-43-44
9/35
【题 名】成长期的自助旅游与迎合策略
【作 者】曹宇
【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6).-657-660
10/35
【题 名】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成长研究
【作 者】何喜刚 高亚芳
【刊 名】开发研究.2006(5).-85-86,73
11/35
【题 名】旅游是重心 文化是品位——答龙源期刊网记者问
【作 者】季成家
【刊 名】丝绸之路.2006(9).-66-73
12/35
【题 名】试论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构建
【作 者】冯淑华
【刊 名】商业研究.2006(14).-165-168
13/35
【题 名】甘肃省旅游产业中的市场成长问题研究
【作 者】彭睿娟
【刊 名】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48-51
14/35
【题 名】制度、技术、管理:中国旅游产业化成长的制度安排
【作 者】沈和江
【刊 名】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3).-90-94
15/35
【题 名】企业成长理论与我国旅游企业并购的路径策略
【作 者】胡春林
【刊 名】特区经济.2006(4).-195-196
16/35
【题 名】旅游与家教
【作 者】裴毅然
【刊 名】家庭教育.2006(02S).-22-23
17/35
【题 名】数字化与企业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以温州旅游企业为例
【作 者】汪升华[1] 刘洋[2] 顾文静[2]
【刊 名】经济管理.2006(3).-64-66
18/35
【题 名】浅议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
【作 者】杨亚娟
【刊 名】农业职业教育.2005(6).-26-26
19/35
【题 名】对发展苏州博物馆旅游的思考
【作 者】于萍
【刊 名】苏南科技开发.2005(11).-39-40
20/35
【题 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
【作 者】谭白英
【刊 名】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118-119
21/35
【题 名】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作 者】聂献忠[1,2] 张捷[1] 刘泽华[1] 章锦河[1]
【刊 名】人文地理.2005,20(4).-65-68
22/35
【题 名】我国旅游企业并购混合路径偏好的实证研究
【作 者】胡春林
【刊 名】旅游学刊.2005,20(3).-48-52
23/35
【题 名】浅析假期旅游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作 者】邓宇凡
【刊 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25(1).-59-60
24/35
【题 名】旅游社营销中心的成长档案
【作 者】韩阳
【刊 名】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2005(04X).-22-23
25/35
【题 名】推动旅游学科发展与中国旅游产业共同成长——著名旅游学者杜江教授评介
【作 者】文武
【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5(3).-220-223
26/35
【题 名】旅游业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以成长中的“泛珠三角”为例
【作 者】秦学 张伟强
【刊 名】思想战线.2005,31(2).-128-133
27/35
【题 名】基于战略联盟的旅游企业组织创新
【作 者】张显春
【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1).-28-29
28/35
【题 名】浅议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 者】王旭科 宋健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2005(1).-56-57
29/35
【题 名】国外自助旅游图书的细分市场策略
【作 者】易晓春
【刊 名】编辑学刊.2004(6).-72-76
30/35
【题 名】区域旅游业时空演变形式与机制探析
【作 者】秦学 邹春洋
【刊 名】学术交流.2004(11).-83-88
31/35
【题 名】旅游市场呼唤品牌和声誉投资
【作 者】符国群
【刊 名】销售与市场.2002(01S).-31-31
32/35
【题 名】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对策
【作 者】贾生华 邬爱其
【刊 名】旅游学刊.2002,17(4).-19-22
33/35
【题 名】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分析
【作 者】卞显红
【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3).-30-35
34/35
【题 名】实施六大战略 培育支柱产业——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思考
【作 者】薛荣哲
【刊 名】山西旅游.2001(6).-4-7
35/35
【题 名】过渡区旅游空间成长初步研究
【作 者】卫旭东
【刊 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3).-223-225,229
3. 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谓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从而就业、生活、文化、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与城市逐渐趋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的,主要有;(1)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2)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从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形成了一些显著特点。
按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20万~50万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为大城市,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
由于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重随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2.1%上升到1997年的43.8%,市区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8.3%上升到1997年的17.7%。由此可见,我国市区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主要原因有: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更加自由、灵活,农闲时进城打工,形成了“打工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分农忙农闲长年在城市打工,逐渐发展到在城市就业、居住,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城市逐渐趋同,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小镇发展成为小市,小市发展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这一现象,体现了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规律。②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地区的非农业不断形成和聚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工厂的新建、扩建,高等级公路以及铁路的修建,城市的新建、扩建等大量用地,从而使一部分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由于耕地被占用转为非农业人口,这些人也加入到“打工族”行列,进城打工、经商、从事服务行业等长期居住、生活在城市,这就使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另外,新农村城市化,如大邱庄、华西村等,逐步与城市趋同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现象。实现农村城市化是我国所期望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其城市化是必然的。
2.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①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78年到1997年的20年间,城市由193个发展到668个,增长了246%;从行政区级来看,县级市增长较快,从92个发展到442个,增长380%;从地区分布看,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更快,从69个发展到301个,增长336%,而西部地区只增长了202%。从城市规模看,中小城市发展快于大城市,中等城市从60个发展到206个,增长243%,小城市从93个发展到381个,增长309%,而大城市只增长了74%。②城市水平与城市密度,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先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发达,现代工业发展较快,城市水平较西部高。③中等城市人口增加绝对量比大、小城市大,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坚持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是一致的。世界各国都在设法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在一些发达国家还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移动的趋势。④城市群、城市带逐步形成和扩大。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日益增强,我国的辽宁中部、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五大城市群;在沿铁路的京广线、津沪—沪杭线、京哈线、陇海—兰新线、焦枝—枝柳—湘贵线、浙赣—湘黔—贵昆线、宝成—宝昆线逐步形成过带状态的城市带;1990年在开发上海浦东新区的基础上,又开放芜湖、九江、武汉、黄石、岳阳、重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等城市,形成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区为龙头的沿长江黄金水道的城市带,它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横向中轴线。这些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使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为34.3%,高出全国18个百分点。又如日前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为38.2%,高出全国的22.3个百分点,该地区每0.27平方千米就有一个城市,是我国城市密度最大的地区。
3.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又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近来,国家和各省市出台了一些户籍管理的新措施,这些措施更加灵活,如在城市有了自己的住房,有稳定的职业,有稳定的收入,就可将户口转到所在城市。这样,使原来“打工族”的一部分就转为真正的市民,加快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促进城市化进程。另外,随着中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的开发者、投资商将不断地涌向中西部城市,使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城市不断增加。最近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发表文章透露,未来20年每年有1200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地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每年增设20个左右的新城市,设市坚持向中西部倾斜。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地区,这将大大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再过20年我国的城市将达1000个以上,城市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4.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留着地理寝室的是一个主要体现是什么?体现是正常。午休好地方别担多的
5. 如何理解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以下都是旅游经济理论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第一章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教学要求:通过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推动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了解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内容结构:第一节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一,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1.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2.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二,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1.第一个时期,初步发展时期2.第二个时期,蓬勃发展时期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国内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1.国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2.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二,旅游经济学的产生1.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的专门学科2.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率哟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2.旅游经济学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构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1.解释影响合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2.选择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3.为制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六,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旅游需求及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和调节机制旅游产品的消费旅游经济效益旅游经济结构与旅游经济发展第三节旅游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一,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二,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三,旅游经济学与其它旅游学科的关系第四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第二章旅游产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旅游产品和旅游产品特点,掌握旅游产品组合与旅游产品开发的涵义与原则.内容结构:第一节旅游产品的概念和构成一,旅游产品的概念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二,旅游产品的构成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可进入性旅游活动三,旅游产品的内外部关系及其转化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补关系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代关系旅游产品内外部的互补关系与互代关系的转化第二节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1.旅游产品的价值2.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二,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服务价值量吸引物价值量第三节旅游产品的特性一,综合性旅游产品既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劳动产品,又包括非劳动产品和自然物.二,无形性旅游产品主要表现为旅游服务,具有无形性.三,不可转移性旅游产品的物流和商流是分离的,物流只表现为旅游产品信息的流动而不是旅游产品的转移.四,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旅游服务和旅游消费在时空上同时发生和同时结束表现为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五,游产品的不可贮存性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服务,因此不可贮存.六,旅游产品的易波动性旅游产品受季节,假日,气候以及政治,经济,战争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第四节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一,旅游产品的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全面全线组合专项系列组合专业性组合二,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根据目标市场需要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业人力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第五节我国旅游产品的发展历程(自学)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旅游产品及其特点,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原则第三章旅游需求与供给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需要与供给的基本规律与影响因素,熟悉需求与供给弹性及我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内容结构:第一节旅游需求一,旅游需求概念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而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二,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1.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支付能力;可支配的时间.2.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动机(心理类型,文化修养,年龄性别等)三,旅游需求规律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价格呈负相关.四,需求弹性和需求弹性系数旅游需求量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为需求弹性.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客源国方面的因素:总人口,人口结构,城市化和程度;目的国方面的因素:旅游供给因素(旅游资源,设施,交通等);通货膨胀因素;双方相关因素:经济距离,货币汇率,政治因素.六,旅游需求指标入境旅游人次;旅游者消费总额;旅游者人均消费额;旅游者停留天数或旅游人天数;旅游者人均数旅游出游率(旅游密度)旅游重游率(旅游频度)旅游开支率(旅游消费率)第二节旅游供给一,旅游供给的概念旅游供给是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旅游产品的数量.分为基本旅游供给和辅助旅游供给.二,旅游供给的内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供给规律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有能力向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将随着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增减.游供给价格弹性旅游供给价格弹性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容量当地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政策第三节中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供给的发展旅游饭店业的发展旅行社的发展旅游景点,景区建设旅游交通的发展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需求的发展1.入境旅游市场需求2.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三,中国旅游供求关系发展的阶段性1.限制发展阶段2.不协调发展阶段3.比较协调发展阶段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旅游需要的产生及运动规律和旅游供给的产生及运动规律第四章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经济活动的规律与特点,掌握旅游价格调节和市场竞争调节的机理,理解宏观调控对旅游经济运行的作用及其应用.内容结构:第一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与特点一,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旅游经济活动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关系.游客与旅游经营者之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构成旅游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等经济规律都也体现在旅游经济运行过程中.二,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特点旅游经济活动中物流与商流是分离的一次集中组合,多次销售需求的明显指向性和供给的常年性第二节旅游市场调节一,旅游供求矛盾的运动与主要表现旅游接待能力与游客总人次之间的矛盾旅游供求在地域上的矛盾旅游供求在季节上的矛盾旅游供求在结构上的矛盾二,旅游供求矛盾的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1.旅游供求矛盾的静态均衡2.旅游供求矛盾的动态均衡三,旅游价格调节机制旅游价格的概念与构成旅游价格的制定及其影响因素旅游价格的制定的目标与策略旅游价格的实现旅游竞争调节机制旅游市场竞争的目标旅游市场竞争战略与策略的形成第三节旅游经济的宏观调控一,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二,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1.政府管理部门2.行业管理组织三,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与内容1.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2.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四,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对旅行社业进行宏观调控对旅游涉外饭店业进行宏观调控对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进行宏观调控对旅游信息方面的宏观调控旅游发展规划方面的宏观调控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旅游供求矛盾的运动与主要表现,旅游供求矛盾平衡,旅游价格调节和市场调节第五章旅游消费效用理论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消费的特点,认识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的分析方法和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原则.内容结构:第一节旅游消费的性质与特点一,旅游消费的性质二,旅游消费的特点旅游消费是综合性消费旅游消费是一种以劳务为主的消费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生产交换的同一性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旅游消费是弹性较大的消费三,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旅游消费的构成一,旅游消费结构的概念和分类二,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游客的收入水平游客的构成旅游产品的结构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产品的价格游客的心理因素三,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1.要在旅游消费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结构的优化2.要有利于实现旅游消费市场供需的平衡3.要有利于旅游环境的保护第三节游客效用满足最大化一,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1.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无差异曲线在分析旅游消费效用最大化中的应用二,研究游客效用满足最大化的意义第四节旅游消费效果评价一,旅游消费效果的涵义二,评价旅游消费效果的原则1.旅游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一致性2.微观旅游效果与宏观旅游效果的一致性3.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效果与社会效果的一致性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旅游消费及其构成,旅游者效用满足最大化,旅游消费效果评价第六章旅游经济效益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了解旅游经济效益的内涵;熟悉旅游经济运行产生的乘数效应与收漏损现象;掌握旅游经济效益评估的方法.内容结构:第一节旅游经济效益的涵义与范畴一,旅游经济效益的涵义二,旅游经济效益的研究范畴1.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概念2.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第二节旅游经济运行的乘数效应一,乘数效应二,旅游收入的乘数作用收入乘数居民收入乘数就业乘数政府收入乘数进口额乘数三,旅游漏损1.旅游漏损的概念2.减少旅游漏损的途径第三节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估与测量一,主要旅游统计指标人均停留天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客房出租率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全员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人均实现利税利润率平均职工人数二,旅游微观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损益平衡分析法目标利润分析法最佳利润分析法成本结构分析三,旅游宏观经济效益分析游客消费及其影响衡量旅游成本估计旅游的纯经济效益第四节我国旅游经济效益测评一,我国旅游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效益水平二,旅游业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旅游经济效益的范畴,旅游经济运行的乘数效应,旅游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第七章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旅游产业政策方面的实践情况.内容结构:第一节旅游产业的构成一,关于旅游业构成的"局限论"与"宽泛论""局限论"中旅游业的构成"宽泛论"中旅游业的构成二,关于旅游业构成的传统认识三,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卫星账户中的旅游业的构成四,关于旅游业构成的理论分析界定旅游业构成的特殊性旅游业构成的约定性约定化思想需要统一可比的标准第二节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一,关于产业结构的基础知识产业产业结构研究的特点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产业结构研究方法的特性二,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中的困难产业结构优化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第三节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一,产业政策的特点及分类1.产业政策的特点2.产业政策的分类二,产业政策实施的手段及作用1.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2.产业政策的作用三,旅游产业政策实践四,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发展背景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制定的原则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旅游产业构成及其理论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第八章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分析,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及战略选择.内容结构:第一节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概念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类型超前型发展模式与滞后型发展模式市场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延伸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推进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四,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概括性阶段性相对稳定性特指性第二节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一,确定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依据我国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我国发展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1.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先导,然后向中心城市以外的地区逐渐推进的2.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向多种旅游产品推进3.旅游形式以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旅游居优势,团队旅游与散客旅游相结合的方向演进4.旅游设施建设以高级为主,有高等级向中低等级推进,最终形成以中等级为主体的高,中,低等级结合的设施体系5.旅游产业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主要进行微观的支持和管理向宏观的调控和管理演进第三节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一,世界旅游经济发展概况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世界旅游经济的产值不断增长世界旅游产业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不断增强二,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第四节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一,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经济动力型发展观双重动力型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二,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1.旅游经济发展战略2.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1.适度超前战略2.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章重点(重要问题):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其战略选择,我国旅游发展战略重点章节第一章:第2,4节;第二章:第1,2,3节;第三章:第1,2节;第四章:第1,2,3节;第五章:第1,2,3,4节;第六章:第2,3节;第七章:第2,3节;第八章:第2,4节.参考书目⒈[美]斯蒂格里茨,1998:《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⒉黄亚均郁义鸿,2000:《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⒊黄亚均袁志刚,2000:《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⒋林南枝,2000:《旅游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⒌张辉,191:《旅游经济学》,陕西旅游出版社⒍邹海梅,1998:《现代旅游经济学》,青岛出版社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旅游经济》⒏国家旅游局,1998:《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⒐魏小安,1993:《中国旅游业:产业政策与协调发展》,旅游教育出版社⒑张建春金世胜,2001:《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⒒罗明义,1998:《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⒓威廉瑟厄波德,2001:《全球旅游新论》中国旅游出版社⒔张伯山,1998:《旅游文献检索与利用》南开大学出版社⒕WTO.⒖Witt,StephenF.andLuizMoutinho.,NewYork:Prentice-Hall,1998课时分配章次章节名称总计课时授课课时辅导练习课时1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202旅游产品3303旅游需求与供给6424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4405旅游消费效用理论6426旅游经济效益6427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3308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6. 影响因素与演变机制
影响区域地下水系统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是补给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天然补给量减少和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两个方面的共同影响,导致地下水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演化,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主要驱动因子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1.气候变化的影响
根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2007),近100年中国年降水量变化没有明显的长期增减趋势,但年代际波动较大。近50年来,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呈微弱减少趋势,平均减少2.9mm/10a,在1991~2000年间略有增加(丁一汇,2003),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北方区域水循环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新疆、河西走廊降水增加,50年降水量已经增加了50%~75%,平均值最大达到10%~15%/10a;而以整个华北地区为核心的区域,包括东北东南部以及陕西、甘肃南部,年降水量则表现出普遍性的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一般大于5mm/10a,部分地区达30mm/10a以上,华北平原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降水量减小最为明显(秦大河等,2005;丁一汇等,2007)。降水减少的同时,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面蒸发量经历了显著的下降过程,这种下降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水面蒸发量下降最明显的地区在华北和西北地区,黄准、江淮变化速率在-40mm/10a以下,新疆东部和甘肃北部变化速率则达-150mm/10a左右(任国玉和郭军,2006)。相应于降水和蒸发量的变化,河川径流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80×108m3,全流域的来水量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明显减少,相对多年平均来水量下降22%,黄河上游唐乃亥站1951~2000年实测流量基本上没有变化趋势,而中下游的三门峡和花园口站则显著减少,20世纪的最后10年明显减少,下游发生了频繁的断流现象(叶柏生等,2004)。根据刘春蓁等(2004)研究结果,在近20年的少雨期,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分区、滹沱河分区及滏阳河分区、永定河分区、潮白河分区及大清河北支分区天然年径流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达到了99%的显著性检验水平。总体来说,50年来,我国北方水循环条件向不利的方向发展,降水减少导致地表径流量随之减少,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减少。以河北平原为例,降水入渗补给量下降幅度23.6%,地表水体入渗补给下降幅度22.6%(张石春和张建平,2005)。
2.人类活动的影响
除了气候变化影响之外,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是对水循环条件的影响,改变天然径流和蒸发的时空分布及含水层的补给。如山区大量修建水库,地表水被截流,使平原区河道断流,河流补给地下水量大为减少,尤其是山前平原河流补给地下水量减少最大。水利化工程及配套项目建设的日臻完善,渠系入渗量减少,田间灌溉入渗量变化随着灌溉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入渗量减小。以河北平原为例,1991~2000年与1975~1984年相比,井灌回归补给量平均下降36.1%,地表水体渗漏补给量下降21.6%,其中,渠灌田间入渗补给量下降48.8%,地表水体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占地下水资源量的比例由19.7%下降到16.5%(张石春和张建平,2005)。
另一方面,人类对含水层的高强度开发直接导致地下水系统的加速演化,由于经济、人口的增长,各地区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图7.2),水位大幅度下降,包气带厚度加大,人为地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条件,造成降水入渗量大幅度减少。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范围逐年扩大,使盆地内第四系地下水系统的水动力场发生根本变化,已由单纯的自然系统变化为一个自然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复合系统。
图7.2 典型平原地下水开采量变化
(a)准噶尔盆地;(b)松嫩平原;(c)河北平原浅层;(d)河北平原深层;
可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了流域水循环条件和含水层的补排条件变化,影响了对地下水的有效补给和含水层系统的水量平衡,众多的水库及农业灌溉工程,改变了河流系统水循环的天然模式,减少了中下游地下水的补水与蓄水功能;城市化过程和工农业发展加速了深层地下水的消耗和水污染,降低了区域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导致地下水系统向非稳定状态演变,并相继出现渐变与突变现象。
7. 南京大学陆林教授简历
陆林,男,1962年11月生,安徽芜湖人。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并获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出站,1997年晋升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皖江学者,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中国旅游研究》编委,《旅游学刊》特邀学术委员,上海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大学“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财经大学合芜蚌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工业大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点负责人。现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和安徽省省部级项目5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在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2部。
主要研究领域:
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
主讲课程:
人文地理学、旅游规划原理;旅游社会学、旅游科学进展、地理学基本问题。
代表性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海滨(岛)旅游地发展特性及运行机理研究》(49871027)。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村镇型旅游地发展特征及运行机理研究》(40471035)。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旅游城市化过程及机制研究》(40771059)。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山地旅游发展过程和机制研究》(40971083)。
5、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非耕地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潜力和对策》(98BJY034)。
6、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03BJY084)。
代表性科研成果:
1、陆林.徽州村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陆林.旅游规划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陆林.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陆林,章锦河.旅游形象设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陆林,葛敬炳,苏静.基于制度变迁的浙江省民营资本旅游投资行为研究.旅游学刊,2008(5).
6、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地理科学,2007(4).
7、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地理研究,2006(4).
8、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经济地理,2005(3).
9、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王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地理科学,2004(6).
10、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地理研究,2004(5).
11、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人文地理,2003(5).
12、陆林,宣国富,章锦河,杨效忠,汪德根.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地理学报,2002(6).
13、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地理研究,1997(2).
14、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1).
15、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1996(4).
16、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地理学报,1996(4).
17、陆林,焦华富.山岳旅游者感知行为研究——黄山、庐山实证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18、陆林,焦华富.徽派建筑的文化含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19、陆林.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地理科学,1995(1).
20、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季节性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地理研究,1994(4).
21、陆林.山岳风景区客流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地理学报,1994(3).
22、陆林.山岳风景区国际旅游经济效益探析——以黄山国际旅游业为例.旅游学刊,1991(1).
获奖情况:
1、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2001)。
2、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中国地理学会,2009)
3、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三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2006)。
4、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安徽省教育厅,2007)。
5、安徽省首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2008)。
6、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5)。
7、中国地理学会吴传钧优秀人文地理论文一等奖(中国地理学会,2008)。
8、中国地理学会陈传康优秀旅游地理学术论文奖(中国地理学会,2008)。
9、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新闻出版总署,2008)。
10、第七届安徽图书奖一等奖(安徽省新闻出版局,2007)。
8. 写一篇家乡城市化的变化的报告(1500字),
广东高要“进城”:一个中小城市的城镇化样本
城镇化被作为今年扩大内需的一个着力点
粤每年需推动近八十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双转移背景下的中小城市,如何应对这一特殊的人口迁徙?
高要“进城”
一个中小城市的城镇化样本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别于以往的一大内容就是强调推进城镇化。
会议提出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并将城镇化作为今年扩大内需的一个着力点。
在广东,来自省住建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我省的城市化率为63.37%,高于全国45.70%的平均水平。不过《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我省城镇化水平应达到80%。
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广东城镇化率须每年提高1个多百分点。也就是说,我省每年需要推动将近8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如何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并通过城镇化拉动内需,成为了摆在广东面前的一大课题。
最近,一份有关肇庆高要推动城市化的调查报告,引起了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的重视。高要———这个既位于珠三角、又属于山区的县级市———通过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推动城市化的先行先试,或许能给其他地区推动城镇化带来一些启示。
高起点规划打开城市框架
城乡规划编制花了2000多万元
走在高要城区,不时可以看到一幅大型规划图———《高要市新城区概念性规划》。在这幅图上,高要旧城区仅仅占了一个角落,而江滨新区和西江新城两大新城区则占据了绝大多数面积。通过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新规划的高要城区面积从原来的18.5平方公里扩大到38.8平方公里;不久前西江新城纳入规划后,城区面积将达到50平方公里。
站在离旧城区不远的象山之巅望去,与肇庆端州区隔西江而望的高要旧城区背后,有一片群山环抱的腹地,新兴江从中穿流而过。从3年前在同一位置拍摄的照片来看,当时这片腹地主要仍是荒地和池塘。而现在,崭新而整齐的住宅区已经占据了其中的大部,这就是高要“一河两岸”的江滨新区。
高要市市委书记武临黔说,虽然高要山多平地少,城市规模先天受限,但通过适度超前的科学规划,高要拉大了城市框架,而通过交通、市政设施的建设,先天的地理障碍将被突破,旧城区将与新城区联结成片,城区面积也将比原来扩大近3倍!
美好的蓝图背后,是对规划的高度重视和大量投入。
高要当地一位官员向记者透露,在高要市的大大小小会上,主要领导总是反复强调“规划”二字,“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邀请专家提意见的小会,他们都会亲自参加”。从2006年以来,高要仅投入城乡规划编制的总费用就达到2000多万元,这种大手笔的规划即使在珠三角地区也不多见。目前,高要除城区以外,3个中心镇、12个建制镇和6个主要工业园区、50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区也都已完成了总体规划。
省委政研室的报告指出,城市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高要如果没有通过高起点的规划,快速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就不可能产生对人口的吸纳集聚能力。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从“金陶园”到“金淘园”一字千金
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劲松表示,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能够达到80%多,远远高于东西北地区,与其发达的制造业密不可分。工业化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了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与专家的想法不谋而合,立足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成为高要推动城市化的重要抓手。
高要布局有金淘、金盛、金渡、西区、禄步、活道六个产业集聚基地和白金龙工业带的“六园一带”。“六园一带”工业园区落户企业550多家,引进资金300多亿元,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高地。
在高要还流传着一个通过主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故事。
金淘园区原规划为承接珠三角陶瓷产业转移,当时,金淘的“淘”其实还是陶瓷的“陶”。陶瓷产业占地大、单位用地产出少,2006年,高要对园区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收回了5300多亩原用于发展陶瓷产业的土地,并招商引进了高分子材料、不锈钢等产业。就此,园区从单一的陶瓷产业园转型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多元化现代产业园,土地价值比原来提高数倍。“陶”字顺理成章地改成淘金的“淘”后,这个故事也就被戏称为“一字千金”。
园区负责人介绍,金淘园区现有企业全面达标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00亿元,这就相当于再造一个高要的规模工业。金淘园区所在地———金利镇有关负责人还介绍,得益于园区经济的发展,金利镇城区面积从2003年的4.8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20平方公里。在镇区的15万常住人口中,外来工占到了7.2万人,已经超过了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54.95%,远高于高要全市平均水平。
高要市市长徐敏坚表示,工业化带来的不仅是就业机会,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经济总量的大幅增加,高要也不可能有能力推动大规模的人口集聚。
引进品牌房企带动人口聚集
珠三角和本地房企纷纷闻风而动
李先生是高要市政府的一名普通公务员,过去一家三口都住在与高要城区一江之隔的肇庆端州区。不过前年,他在高要城区买了一套商品房,举家搬了过来。李先生说,过去高要几乎没什么楼盘,不过近几年新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原来我就想换套大点的房子,正好现在高要选择多,而且房价比端州还便宜。搬过来后,上下班也方便多了。”
这种变化源于高要近年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采访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认为引进碧桂园和祈福两大知名房企,对提升高要房地产业整体水平,起到了关键的辐射带动作用。
2006年7月,碧桂园拿下象山前的一块荒地,兴建一批商住楼和别墅,2007年开盘后,销售畅旺。随后,祈福集团也顺利进驻。目前,碧桂园和祈福集团在高要共有3个项目,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进驻,使得珠三角和本地的房企闻风而动,一批优质楼盘冒了出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市民到高要安居置业。
来自于佛山的乐添房产经营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罗壮志介绍,早在2006年以前,乐添公司就进驻了高要并建有乐添大厦项目。“当时,几个月都卖不出去几套。而2009年我们公司的新项目丽景花园,预售仅几百套,一开盘就卖完了。”
目前,高要城区在建楼盘17个,施工面积达134.89万平方米,是几年前的10多倍。2009年1-11月,高要城区商品房销售面积3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8%。预计全年可达到40万平方米,增长200%。此外,目前来自高要以外的购房者已经超过五成。其中,来自肇庆端州城区的购房者更是占了很大部分。
房地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人口的集聚和服务业的兴旺。仅碧桂园进驻高要的消息传开后,一批在肇庆端州城区从事饮食娱乐业的业主,就纷纷出动到高要城区收购临街商铺。据统计,2009年全市饮食业、娱乐业、商贸业的从业户数以及个体工商户均是2006年的2倍多。推动城市化还需要做什么
视点1“让已经进入城市的人能有更加体面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居住条件,使他们能在城市定居下来,并且逐步享受到城里人的福利”
城市化从根本上说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把农村人口吸引到城市是城市化的必备条件,但也只完成了城镇化的第一步。
以珠三角为例,珠三角目前大约集中了全省80%的GDP,但人口却只占到全省的一半左右。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劲松指出,这就说明了有20%-30%的人口处于半城市化状态。他表示,城市化的核心就是要让已经进入城市的人能有更加体面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居住条件,使他们能在城市定居下来,并且逐步享受到城里人的福利。
目前,我省共有外来人口约3000万,他们多数从事一些较为低端的工作,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比有相当距离。有限的收入使不少外来工大有身在城市却被边缘化的感慨,揣着微薄的收入却不敢消费。宋劲松表示,城市化的进程中,既有拉力也有阻力。“拉力是指城市中就业、生活、服务的吸引力,阻力则是城市生活成本高、城市对劳动者技能的高要求等等。”以高要为例,前年高要实现农村教师收入与公务员相当后,镇级中小学教师人均月收入从2006年的1342元提高到现在的4139元,增长2倍多,农村教师因此开始有能力到城里买房。可见,收入的提高将大大增加拉力,对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并扎根,起到了关键作用。
让农民进入城市并斩断土根,还要保证他们有稳定的生计来源,有更强的职业技能。宋劲松认为,工业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互配合、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这将推动更多农民去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要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使他们获得在城里生活的技能。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也是推动城镇化的下一项课题。省委政研室有关专家指出,改革户籍制度,在制度上保证农民工从城市“边缘人”转变为“新市民”刻不容缓。
从1月1日起,我省开始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居住证持证人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七年、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依法纳税并无犯罪记录的,还可以申请常住户口。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指出,在户籍制度短时间内不可能取消的情况下,以居住证取代暂住证适度消弭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差异,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伴随着居住证制度的推行,非户籍人口的福利待遇也将随之提高。1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规定:流动人口在广东按规定享有职业技能培训、公共就业服务、传染病防治和儿童计划免疫保健服务等七大类公共服务,办理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还可以享有在居住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等四大类公共服务。不过即便如此,基本公共服务的享受待遇,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宋劲松指出,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与小城镇的财力有限有相当关系。未来,必须强化中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的公共财政能力和它们对于公共服务供应的水平。
“双转移”:城镇化好途径
视点2“偏远地区的劳动力就近进入自己所在县城或中心镇就业,原来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都不会有太大改变,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阶梯”
高要推动城市化的做法激发了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劲松的兴奋点。在接受本报的专访时,宋劲松侃侃而谈。他不仅点评了高要城镇化的经验和启示,还为广东推进城镇化出了不少点子。
记者:实际上我们看到,高要的主要做法就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正好就是“双转移”的内容。
宋劲松:是的,“双转移”是推动城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相对落后的一些产业,需要腾出去为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但这些产业本身对社会发展是必要的,它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可能就是欠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为当地更多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这就能让农民就地城市化,让农民更多地向县城和中心镇工厂转移,找到新的就业岗位,开拓视野。当人口集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有完善的服务设施跟进,这些人的存在对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意义。
当然,偏远地区的劳动力要一次性进入中心城市有比较高的门槛,但如果就近进入自己所在县城或中心镇就业,原来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都不会有太大改变,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阶梯。因此借助“双转移”的东风,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民城镇化的第一站、桥头堡———中小城镇的发展,这能够大大降低城镇化的门槛和阻力。
记者:促进城镇化,您有什么建议呢?
宋劲松:首先,适当的行政整合是必要的。很多建制镇甚至是县城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城镇化的能力还很有限,所以能不能考虑对于小城镇进行一次整合,也就是行政拆并,将几个小镇变成一个大镇,大镇里面重点培育它的产业发展,强化它的城市功能、管理权限,这也是我们可以去做的。我们应该慢慢地对小城镇的布局进行一次梳理,使更多的小城镇既能够成为行政管理的中心,又能够将经济中心和服务中心的作用结合起来。
第二,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扶持城镇化的一个前提条件应该是对这些中小城镇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空气治理等环境治理设施作硬性要求。
第三是城市之间可以考虑结成联盟,类似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推行的对口帮扶一样,两地都能从中得到益处。在对口帮扶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发展生产的链条,比如大城市主要从事产业研发、提供生产性服务等;而中小城镇则是“制造业的厂房”,并且能共享一些税利。这些机制在对口帮扶的过程中要逐步健全,这也是进一步推进双转移要做的工作。
9. 城市化生成机制角度,分析中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模式选择
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人口向一定地域聚居的过程。
问题:
一、从195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大速推进,从原先城市人口的20%多,向1999年45%的变化,反应了中国城市化速度之快,势头之猛。但细思起来,我们的城市化仅是人口上的转变。也就是相当一部分农民变成了城市居民,但其思维和职业仍是从事农耕劳作,这是有悖城市化的实质的。
二、现在广泛流行的一句话是,换一批领导就得从新再造,也就是说我国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在设计之初缺乏一个长远发展的思考。有的道路规划规划年限是50年,但用了十几年甚至几年时间就被重新规划了,这样就造成了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严重浪费现象。国外有的建筑几百年都不动,而我国有的领导为了搞政绩,大肆盲目地搞新城建设,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三、城市污染问题。城市要发展就必然要发展经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还主要是考工业带动。近年来,我国有的地区大力引进外资,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不敢在本国搞的重污染、重毒素的工业拉到本地发展。这些工业往往是产业价值不高但却是既消耗了本国资源又严重污染了我国的环境,这样必然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些年来,水土流失,北京的沙城暴,江水和河水发臭充分说明了我国城市的污染问题之严重程度。
模式选择:
推动城市化的模式有很多,如增长极发展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圈层发展模式,也有大城镇重点论、小城镇重点论等。模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
至于具体的选择哪种,还是要看实际情况的。
10. 武汉市城市化发展的研究报告
武汉市城市化发展的研究报告
武汉市城市化发展的研究报告
未来五年,是回我市全面建答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我们面临着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双重历史重任。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将直接影响整个21世纪武汉在全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顺应全球城市发展趋势,把城市化作为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城市化进程,将为我市在城市竞争中赢得新优势、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迈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武汉市城市化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