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城市
① 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有哪些城市,总面积多大国家投入多少资金
以下资料会对你有所帮助
泛北部湾无疑是世界港口富集区,区域内东盟国家共有各类港口100多个,其中印尼40多个,马来西亚33个,越南43个,菲律宾24个,以北部湾和南海连成的海域为中心呈马蹄型分布,其中越南的胡志明港、海防港、锦普港,马来西亚的巴生港、民都鲁港、柔佛港、槟城港,印尼的丹戎普瑞克港,菲律宾的马尼拉港、新加坡港等,都是年吞吐量超过千万吨的大港,新加坡港更是世界四大港口之一。
泛北部湾中国区域港口涉及广西、广东、海南以及香港等地,包括广西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广东的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海南的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等;香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港口,跻身世界前三名。
如此众多的海港,加上大量内河港,作为泛北部湾地区经济通道的重要节点、产业基地和产品配送中心,对亚太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同时,数量繁多的港口之间,存在着多层面的竞争,为争当所在地区的航运中心或经济枢纽,这种竞争甚至呈现白热化状态。
竞争的最低层面为局部范围的港口之争。最突出的莫过于多年来广西北部湾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由于共同具备“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地域特点,为争夺货源一直明争暗斗。铁矿石一直是北部湾港口的大宗货源,防城港以30元/吨的价格承接业务时,其他两港甚至以这一价格的一半与货主签订合作,抢揽货源。这种竞争直接影响到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定位,从而波及沿海产业布局。为争集装箱,上马集装箱码头,为了不让散货流失,兴建散货码头,各个港口变成典型的“小而全”,这种功能混杂的港口设施虽然缺乏专业服务性,却成为各地对外招商的“优势”,使得产业布局混乱,不能按照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发展。
竞争同样也存在于省际之间。广西三港内部恶斗,同时三港与毗邻的湛江港也存在角逐,由于货源地雷同,服务对象一样,广西北部湾港口与湛江港的公开竞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防城港工作人员说,每年在西南各地联系货源,广西广东的人常常碰到一块,互相间“躲躲闪闪”。广西“三港合一”的消息传出时,在湛江港一些人员眼里,成了一种“联手”对付湛江港的对策。
更高层次的竞争出现在国家之间。由于泛北部湾地区港口距离不远,相邻国家的港口往往就成为竞争对手。面对新加坡港口的繁荣,隔海的马来西亚就大兴土木建设巴生港,希望将到新加坡港卸货的马来西亚货轮拉回本国港口。
这种竞争,在一定阶段,无疑对促进港口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增强,但到了一定程度后,其负面效益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变得扁平,产业格局、供应链的架构重组,对港口通过能力以及港口对资源的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化的港口服务成为全球航运越来越强的需要,那种以我为主,各自为政的港口发展显然与之不相适应,已成为对经济发展的阻碍。马来西亚的巴生港作为东盟国家第二大港,与新加坡港的角逐更加激烈。
——多种因素制约泛北部湾港口合作
专家认为,泛北部湾港口可划分为北部湾港口群、马六甲海峡港口群、菲律宾沿岸港口群。三个港口群目前主要功能各不相同:广西北部湾港、广东湛江港、海南的港口和越南海防港、砚港、胡志明港等呈“S”型分布的北部湾港口群,以大宗散货吞吐为主,集装箱比例逐年上升;新加坡港和马来西亚、印尼的部分港口呈带状分布,形成马六甲海峡港口,是传统的集装箱大港聚集区域,以集装箱运输为主;菲律宾沿岸港口群基本呈带状分布,与马六甲海峡港口群呈平行分布,港阔水深,但内陆交通系统不够完善。
与世界其他大洋海岸的港口“步调一致”相比,泛北部湾港口的整合远为复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使得港口资源作为国家经济重要支柱的基础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除了新加坡、香港等少数港口,到目前大部分仍然属于中小型的港口。
在东盟10国中,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十分突出,既有发达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和相对较好的泰国、菲律宾、印尼,还有正在崛起中的越南,而缅甸、柬埔寨、老挝则明显滞后。经验表明,处于经济不平衡状态的地区,先行者为了保持优势,后来者为了迎头赶上,使得竞争往往大于合作,在港口建设上着眼于“求全”而不是“求专”,参与合作分工往往让位于短期竞争的需要,几成必然。
除了经济不平衡,泛北部湾地区的港口合作,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是历史上国与国之间存在的领土、领海争端;二是民族、文化、宗教的冲突;三是作为资源富集地,外部政治、军事势力的介入,这些因素在不断变动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容易造成局部不稳定;四是一些国家内部政治矛盾激化,影响对外合作。
东盟各国在政策和法律的制订和具体实施管理中,存在较大差异。而对于提供货物集散服务的港口而言,流畅的物流链,恰恰在信息、技术标准及海事、保险、司法等服务上要求相互紧密衔接。一些专家预测,世界经济持续增长,海事贸易在2020年的规模将是现在的三倍。技术的发展、贸易的模式、战略、航运议程、路线,对于港口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调整港口结构,进行合理定位,实现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促进港口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成为泛北部湾港口的共同要求。
——以新模式推动“港口一体化”
随着竞争加剧,泛北部湾区域各港口正在寻求制订共同的“游戏规则”,同时,大型船舶增加,港口信息化服务发展,为港口合作也提供了条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内贸易发展,成为各港口的共同要求。
泛北部湾港口群目前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首先是政治秩序比较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泛北部湾各方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发展,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应对公共安全、维护地区稳定和促进区域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合作领域日趋广泛,合作机制日臻完善。
区域内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合作的动力之源。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增长,2006年达1608亿美元,预计将提前于2008年实现2000亿美元目标。区域内各方合作愿望增强,在连续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企业界人士普遍希望彼此市场更加开放,实现产业的对接。
区域内的局部地区已经看到了合作的趋势。广西今年将沿海三港组建国际港务集团,对港口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管理。广西港口加强与深圳盐田港的合作,加强与包括越南海防港在内的信息交流。一些港口通过互相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双边协调机构,加强了港口相关业务的合作。
专家认为,欧盟、北美两大自由贸易区以及西北欧的丹麦-瑞典,都为跨国的港口合作提供了经验。政府主导是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的基本保障,市场运作是港口发展的基本模式;加强宏观调控是促进港口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现港口一体化,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避免重复建设,防止恶性竞争,提高区域整体效益。
专家认为,泛北部湾港口群合作的重点领域应放在五个方面:一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港口物流与海运安全,三是临港产业开发,四是与海运相关的海洋环境保护,五是港口与海运安全。
对于政府主导,应成立区域性的港口协调机构,如泛北部湾港口群合作委员会,制订区域内港口发展总体规划,拟定具体合作政策,规划合作项目,统筹各方利益,各国政府对于港口公共基础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企业资产经营联合,推进区域内港口多形式多渠道合作。特别是推进检验检疫、海关、海事、边防之间的相互联合、协作,逐步制订区域内统一的标准,简化区域内货物流动手续,提高效率。
在寻求泛北部湾港口合作中,探索新模式尤其重要,如自由港、国民待遇、统一关税等制度。各国可以在重要港口划出一定范围,实行自由港政策;可以参照欧盟方式,在相互投资和人员就业方面给予国民待遇;还可以在业务合作中,采取一次进关,一次出关,不重复办理报关手续;此外还可以建立关税联盟,相互结算,避免双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
② 盘点北部湾这几座城市,哪一个潜力更大
北部湾
③ 北部湾哪个城市最有发展
设想中目标远大、启动时热火朝天,5年后却演变成增进友谊的“喝茶会”。环北部湾广东、广西、海南部分城市为主结盟成立的“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却日趋式微。
位于中越之间的北部湾,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北面是广西沿海诸港口,东面是广东的湛江市和海南省。由于种种原因,北部湾地区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其他沿海区域,成为沿海经济的“洼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面向 东南亚、背靠大西南的北部湾地区战略地位大大提升,沿海的湛江、海口、防城、北海等港口既是滇、黔、滇、蜀等西部腹地省区出海的便捷通道,又是我国距东南亚各国最近的口岸,北部湾作为中国东西部、中国与东盟两个“ 结合部”的地缘优势被普遍看好。
抓机遇谋发展的冲动,催生了“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 :2000年11月,湛江、北海、海口3市发起,“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在湛江宣告成立,成员还包括了广西的钦州市、防城港市,海南的东方市、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临高县,以及湛江港务局、柳州铁路局、海南海航集团公司3个经济实体,形成“9+3”的格局。
5年前的“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操作之规范、影响之广泛即使放在今天也绝不逊色: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设立常设机构,制定详细的组织章程、管理办法,设计有会徽,参加成立大会的成员单位“一把手”发表了《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千年宣言》,这一宣言还立石铭碑安放在成立地湛江。当时策划并参与北部湾合作组织成立大会的一位官员对记者感慨地说,“当时的场面绝对可以用‘盛大’来形容,成立大会采用的是国际惯例的圆桌会议形式,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但热热闹闹的开场戏后仅两三年,这一被普遍看好的机构就成了明日黄花。一年一度的年会,参加的领导级别越来越低,内容越来越务虚,在成员单位眼里,成了一块不折不扣的“鸡肋”。记者采访各成员单位,综合各方面的看法,大致有三个原因导致了北部湾合作组织的没落:
一,互不相让的“老大”心态。成立“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初衷之一是借助“北部湾区域”概念的冲击力,以联合舰队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有两个设想:一是打北部湾的牌子到国际上招商;二是到北京举办一个北部湾区域经济研讨会。在无法解决“谁牵头”的情况下,国际招商未能成行,拟在北京举办的研讨会也不幸搁浅。
二,缺乏共同关注的议题。“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 成立后,曾确定了旅游合作、广播电视节目互动、打击车匪路霸保障人员货物流通安全等议题,但“9+3”成员中,经济实力不一,各自当务之急不同,任何一个议题都很难成为普遍共识。到2003年,有的成员每年5000元的会费也不交了。
三,人事变动兴趣转移。几年来,湛江、北海、防城港、钦州、海口等主要成员单位一把手均变动,继任领导兴趣不同,参与热情大不如前。除了湛江市仍保留编制、设有办公室外,其他成员单位基本没有专人负责有关事务,一年一度的年会,随便派个人“应卯”,由最早的市长亲自参加到现在一般由副秘书长带队,级别越来越低,而且失去了连贯性,落入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
北部湾城市“龙头”之争加剧竞争战火
区域合作组织徒有其名,区域内交通互不衔接,港口间争夺货源,招商引资“让利比拼”,行政藩篱使“金三角”陷入竞争“泥潭”
“谁牵头”看似小事,却成了整合资源、加强协作的极大障碍。湛江市一位官员说,北部湾各城市的“龙头” 之争从未停止过,这个宣称自己是北部湾中心城市,那个说我是最大的出海通道,不乐意分出个座次来,争当“老大”的心态使合作只是停留在口号上。
北部湾是西南腹地最便捷的出海口,尽管成立了区域合作组织,但各城市间却暗中较劲,互不相让,纷纷提出要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的口号,“不让他人”的心态,使湛江、防城港和海口市形成的“金三角”城市港口群陷入了竞争泥潭。
人们常说,“两省交界处的路最难走”,这句话在北部湾地区再次得到验证。广西4年前就把渝湛高速公路修到了与广东湛江市高桥镇接壤的北海市山口镇,但广东迄今没有将由桂入粤后到湛江路段修通,山口镇成为渝湛高速公路西部进入东部的卡点。贵州、云南、四川、广西和河南、江西等内陆省份开往广东或海南的货车途经此地,运输的货物以水果、蔬菜居多,从山口出高速公路进入广东湛江境内,跑的仍是沥青路面的325老国道。来自贵州的一位卡车司机向记者抱怨:“北海和湛江各自都与省内的高速公路网连接,偏偏运输最繁忙的两广交界处是‘ 断头路’,‘环北部湾’根本‘环’不起来。”
港口之间恶性竞争战火不息。目前,湛江港、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都提出要打造大西南面向东盟市场最便捷的出海口,各个港口都想尽办法争取货源。湛江港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业务部副部长李国新说,铁矿石是北部湾各港口吞吐量最大的货物。为了获得货源,各港口大打价格战,装卸费从每吨40多元降低到20多元,一些小型码头甚至降到10多元,恶性竞争导致北部湾港口群陷入 “吞吐量大,利润率低”的怪圈。2005年湛江港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大关,达到3124万吨,同比增长30.6%,增幅高于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但是,湛江港港口集团的年度利润却只有1000多万元。
北部湾沿岸城市都把重化能源工业当作未来的发展重点,在新一轮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相同的城市定位造成港口资源的浪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湛江的东海岛、防城港的企沙工业区、北海的铁山港正瞄准我国钢铁、石油化工、电力等重化工业加快向沿海港口转移的趋势,纷纷提出要建立“国内外重化工业转移基地”。广西社科院副研究员吴坚指出,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热潮正在北部湾地区兴起,政府主导下的招商引资,使本应在成本导向下的企业投资行为与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行为合而为一,扭曲了市场信号,如听任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不仅损失地方财政,而且导致港口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
④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边缘区域、过渡区域分别是什么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通知强调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
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
[编辑本段]
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发展目标和任务
[编辑本段]
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是: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功能组团
[编辑本段]
根据空间布局和岸线分区,规划建设5个功能组团。
南宁组团。主要包括南宁市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首府中心城市作用,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商贸业和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成为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信息交流中心。
钦(州)防(城港)组团。主要包括钦州、防城港市区和临海工业区及沿海相关地区,发挥深水大港优势,建设保税港区,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成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
北海组团。主要包括北海市区、合浦县城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亚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滨海旅游和跨国旅游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海滨城市。
铁山港(龙潭)组团。主要包括北海市铁山港区、玉林市龙潭镇,充分发挥深水岸线和紧靠广东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铁山港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临港型产业,建设海峡两岸(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
东兴(凭祥)组团。主要包括防城港东兴市、崇左凭祥市城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通向东盟陆海大通道的门户作用,发展边境出口加工、商贸物流和边境旅游,拓展凭祥经济技术合作区功能,建立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
国家给与的政策支持
[编辑本段]
国家大力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明确给予五大方面的政策支持:
(一)是综合配套改革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支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市场体系、土地管理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
(二)是重大项目布局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在保税物流体系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在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
(四)是在金融改革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支持在北部湾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五)是在开放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发挥开放合作示范作用,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新的次区域合作,建立和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加快实施合作项目。
战略意义
[编辑本段]
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中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⑤ 北部湾具体指哪些地区
北部湾覆盖来范围包括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昌江县。
北部湾与琼州海峡和中国南海相连,被中越两国陆地与中国海南岛所环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临岸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组成了北部湾经济区,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北部湾开发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
(5)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城市扩展阅读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东临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沿海、沿边、沿江,是中国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区协作等国内外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⑥ 北部湾到底是哪里
北部湾(Beibu Gulf,旧称东京湾)位于中国南海的西北部,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湾。
东临中国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临广西壮族自治区,西临越南,与琼州海峡和中国南海相连,被中越两国陆地与中国海南岛所环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临岸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组成了北部湾经济区。
北部湾三面为陆地环抱,水深在10-60米,海底比较单纯,从湾顶向湾口逐渐下降,海底较平坦,从陆地带来的泥沙沉积在上面。
(6)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城市扩展阅读
北部湾城市群规划:2030年向国家级城市群跃升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17日在广西南宁公开发布,城市群将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培育一批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夯实产业基础,建设面向东盟、服务西南中南华南、宜居宜业的蓝色海湾城市群,力争到2030年,实现向国家级城市群的战略性跃升。
北部湾城市群包括粤桂琼三省(区)的22座城市,陆域面积11.6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4234公里。
背靠祖国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沿海纵轴最南端,是我国沿海沿边开放的交汇地区,在我国与东盟开放合作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城镇化处处长相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北部湾城市群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2015年末常住人口414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6295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01%和2.25%,无论经济总量还是发展水平都还有很大潜力。
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的发改委负责人分别就本省(区)实际情况对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介绍了初步方案。
根据规划,北部湾城市群将打造空海航运体系,提升南宁、海口机场的国际化水平,实现与东盟国家主要城市航线全覆盖,优化沿海港口布局和分工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
突出海口港和北海港的客运功能,突出湛江港、钦防港群的货运枢纽港功能,突出茂名港和洋浦港的货运功能,强化港口集疏运体系规划建设,提高多式联运水平。
⑦ 北部湾指那几个城市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统称北部湾
⑧ 北部湾属于那个城市都说北部湾好现在那开发的怎么样
北部湾来一般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更大的概念是环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沿海、粤西沿海、海南省、越南等地区。
北部湾好不好这个问题。其实说老实话目前为止北部湾还不能算是特别发达的地区,不过照目前的趋势来看,五年后可能能发展成比较牛叉的中国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如果你是搞金融的,可以来。因为东盟自贸区在试点人民币作国际货币。
⑨ 北部湾有几个城市组成
规划覆盖范围包括广复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制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昌江县。
北部湾位于北部湾畔的我国港口城市有广东的湛江、广西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都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北部湾顶端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范围,同时包括内陆城市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
(9)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城市扩展阅读
发展定位:
建设面向东盟、服务“三南”(西南中南华南)、宜居宜业的蓝色海湾城市群。
在优化提升城市规模结构上,恢复梅菉市(民国初期经济特区)管辖湛茂阳北,创一线城市制高点;做大做强南宁、海口两省会城市;做强做优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儋州等重要节点城市,做多做精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做强做优重要节点城市,将强化北海、防城港、钦州、儋州(洋浦)对蓝色宜居湾区建设的支撑作用,强化茂名、阳江与珠三角城市群的联系,强化玉林带动粤桂交界地区发展和崇左带动沿边城镇开发开放的能力。
⑩ 北部湾哪个城市最有发展大家对北部湾的未来是如何看待的
设想中目标远大、启动时热火朝天,5年后却演变成增进友谊的“喝茶会”。环北部湾广东、广西、海南部分城市为主结盟成立的“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却日趋式微。
位于中越之间的北部湾,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北面是广西沿海诸港口,东面是广东的湛江市和海南省。由于种种原因,北部湾地区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其他沿海区域,成为沿海经济的“洼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面向 东南亚、背靠大西南的北部湾地区战略地位大大提升,沿海的湛江、海口、防城、北海等港口既是滇、黔、滇、蜀等西部腹地省区出海的便捷通道,又是我国距东南亚各国最近的口岸,北部湾作为中国东西部、中国与东盟两个“ 结合部”的地缘优势被普遍看好。
抓机遇谋发展的冲动,催生了“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 :2000年11月,湛江、北海、海口3市发起,“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在湛江宣告成立,成员还包括了广西的钦州市、防城港市,海南的东方市、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临高县,以及湛江港务局、柳州铁路局、海南海航集团公司3个经济实体,形成“9+3”的格局。
5年前的“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操作之规范、影响之广泛即使放在今天也绝不逊色: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设立常设机构,制定详细的组织章程、管理办法,设计有会徽,参加成立大会的成员单位“一把手”发表了《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千年宣言》,这一宣言还立石铭碑安放在成立地湛江。当时策划并参与北部湾合作组织成立大会的一位官员对记者感慨地说,“当时的场面绝对可以用‘盛大’来形容,成立大会采用的是国际惯例的圆桌会议形式,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但热热闹闹的开场戏后仅两三年,这一被普遍看好的机构就成了明日黄花。一年一度的年会,参加的领导级别越来越低,内容越来越务虚,在成员单位眼里,成了一块不折不扣的“鸡肋”。记者采访各成员单位,综合各方面的看法,大致有三个原因导致了北部湾合作组织的没落:
一,互不相让的“老大”心态。成立“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初衷之一是借助“北部湾区域”概念的冲击力,以联合舰队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有两个设想:一是打北部湾的牌子到国际上招商;二是到北京举办一个北部湾区域经济研讨会。在无法解决“谁牵头”的情况下,国际招商未能成行,拟在北京举办的研讨会也不幸搁浅。
二,缺乏共同关注的议题。“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 成立后,曾确定了旅游合作、广播电视节目互动、打击车匪路霸保障人员货物流通安全等议题,但“9+3”成员中,经济实力不一,各自当务之急不同,任何一个议题都很难成为普遍共识。到2003年,有的成员每年5000元的会费也不交了。
三,人事变动兴趣转移。几年来,湛江、北海、防城港、钦州、海口等主要成员单位一把手均变动,继任领导兴趣不同,参与热情大不如前。除了湛江市仍保留编制、设有办公室外,其他成员单位基本没有专人负责有关事务,一年一度的年会,随便派个人“应卯”,由最早的市长亲自参加到现在一般由副秘书长带队,级别越来越低,而且失去了连贯性,落入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
北部湾城市“龙头”之争加剧竞争战火
区域合作组织徒有其名,区域内交通互不衔接,港口间争夺货源,招商引资“让利比拼”,行政藩篱使“金三角”陷入竞争“泥潭”
“谁牵头”看似小事,却成了整合资源、加强协作的极大障碍。湛江市一位官员说,北部湾各城市的“龙头” 之争从未停止过,这个宣称自己是北部湾中心城市,那个说我是最大的出海通道,不乐意分出个座次来,争当“老大”的心态使合作只是停留在口号上。
北部湾是西南腹地最便捷的出海口,尽管成立了区域合作组织,但各城市间却暗中较劲,互不相让,纷纷提出要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的口号,“不让他人”的心态,使湛江、防城港和海口市形成的“金三角”城市港口群陷入了竞争泥潭。
人们常说,“两省交界处的路最难走”,这句话在北部湾地区再次得到验证。广西4年前就把渝湛高速公路修到了与广东湛江市高桥镇接壤的北海市山口镇,但广东迄今没有将由桂入粤后到湛江路段修通,山口镇成为渝湛高速公路西部进入东部的卡点。贵州、云南、四川、广西和河南、江西等内陆省份开往广东或海南的货车途经此地,运输的货物以水果、蔬菜居多,从山口出高速公路进入广东湛江境内,跑的仍是沥青路面的325老国道。来自贵州的一位卡车司机向记者抱怨:“北海和湛江各自都与省内的高速公路网连接,偏偏运输最繁忙的两广交界处是‘ 断头路’,‘环北部湾’根本‘环’不起来。”
港口之间恶性竞争战火不息。目前,湛江港、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都提出要打造大西南面向东盟市场最便捷的出海口,各个港口都想尽办法争取货源。湛江港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业务部副部长李国新说,铁矿石是北部湾各港口吞吐量最大的货物。为了获得货源,各港口大打价格战,装卸费从每吨40多元降低到20多元,一些小型码头甚至降到10多元,恶性竞争导致北部湾港口群陷入 “吞吐量大,利润率低”的怪圈。2005年湛江港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大关,达到3124万吨,同比增长30.6%,增幅高于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但是,湛江港港口集团的年度利润却只有1000多万元。
北部湾沿岸城市都把重化能源工业当作未来的发展重点,在新一轮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相同的城市定位造成港口资源的浪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湛江的东海岛、防城港的企沙工业区、北海的铁山港正瞄准我国钢铁、石油化工、电力等重化工业加快向沿海港口转移的趋势,纷纷提出要建立“国内外重化工业转移基地”。广西社科院副研究员吴坚指出,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热潮正在北部湾地区兴起,政府主导下的招商引资,使本应在成本导向下的企业投资行为与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行为合而为一,扭曲了市场信号,如听任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不仅损失地方财政,而且导致港口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
区域合作组织不是谋求地方利益的工具
GDP崇拜、画地为牢的行政区划,将自然、历史形成的经济区域割裂开来,区域合作组织成为谋求地方利益的“另类”工具。
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区域经济专家陈鸿宇分析认为,表面上看,许多区域合作组织走向没落的原因是“龙头” 之争,是贫富差异等问题,但问题的根本却在于“画地为牢”的行政区划观念。行政区划把自然、历史形成的经济区域割裂开来,每个行政区划都有自认为应该选择的行政目标,出于自我确定的这种目标,彼此不是以邻为友,而是以邻为祸,认为自己要做大做强,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压跨对方。参加区域合作组织的行政官员不是从区域统筹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奔着“政绩”而去,希望利用这个组织来壮大自己。
陈鸿宇说,从经济区域的形成来看,有三个层次的网络需求,最基本的层面是各成员方之间市场要素流通的网络;二是相对稳定的市场联系,各成员方各有自己的市场定位,有需求、有供给,互补互利;三是由自发的、丰富多彩的各种市场构成的自觉的经济组织形式,由民间或官方牵头成立一个经济组织,可能是一种协议,如CEPA,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也可能是松散走向紧密的一种经济组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框架协议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经济组织的初级阶段。
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的形成是必然的,从我国区域合作的现状看,一个大的经济区域往往横跨很多行政区划。而目前在省级、各地级市、县域经济中,强化行政区划的观念都强烈地存在着。为了留住企业,可以出台地方政策进行补贴,挖来别人的企业可以由财政给予高额奖励,富裕地区一方面抱怨自己的土地资源不足,呼吁扩大行政区域,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留住企业”,以行政的手段扭曲价格机制和产业转移的市场需求。
陈鸿宇认为,如果GDP崇拜不改、官员的考核任命体制不变,在区域发展中就很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区域合作组织很容易流于形式。让科学发展观真正转化为地方领导的观念,落实到区域协调发展中,才是根本上医治区域合作组织“作秀病”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