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市场规模
❶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怎么样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点已发展成为全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接待人数接近全国旅游业接待人数的1/10。农村的产业结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田地里的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销售,绿色蔬菜、水果成为市场的宠儿。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32.0%、26.2%。其中,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4%;营业总收入已达48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2%,可见,乡村旅游市场后劲十足。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正成为发生频次极高的旅游行为,特别是围绕城市周边开展的周边游、农家乐等形式正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
❷ 目前国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如何
随着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增多和升级,以及城乡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休闲旅游经济呈现巨大的市场潜力,出现以农民为主体,社会资本热情参与的局面,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各地积极探索与农民互惠共赢的产业发展和利益分享机制,农民不仅仅是流转土地或做打工仔,有的已通过土地、庭院、设施等资产入股的形式,以股东身份从产业发展中分享收益。不少地方还催生了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协会、专业合作社、休闲农业联盟等新型经营主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
许多地方结合当地的特色,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探索形成了高淳国际慢城、陕西袁家村、北京农业嘉年华、陕西泾渭茯茶特色小镇等形式多样、特色各异的新类型,开辟了产业发展的新途径。让市民享受青山绿水带来的视觉愉悦,感受田园和农耕生活,充分享受返璞归真的喜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唯美乡村&返乡互助平台上,各地的实践证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一些地方农区变成了景区、田园变成了公园、民房变成了客房、劳动变成了运动、产品变成了商品,农村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了,农民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也活跃起来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农村的朝阳产业。
返乡的青年、中年、企业家,乡村欢迎你们回村,父母亲等待你们回家,“返乡互助”助你一臂之力。你们回家了,乡村才有希望!返乡创业看起来美做起来难。怎么办? 关注"返乡互助“微信公众平台!
❸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一)国外发展历程
1.萌芽—兴起阶段,在19世纪初,城市人开始认识农业旅游价值,并参与了乡村农业旅游,如法国、意大利。
2.观光—发展阶段,在20世纪中后期,乡村观光农业发展,形成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新产业,如西班牙、日本、美国;
3.度假—提高阶段,在80年代以后,观光农业由观光功能向休闲、度假、体验、环保多功能扩展,如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
(二)国内发展历程
1.初创阶段(自发阶段)1980年代中后期-1994年
农家乐兴起
1986年,成都“徐家大院”的诞生标志着“农家乐”旅游模式拉开了乡村旅游的序幕。
1989年4月,“中国农民旅游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协会”
1994年,“1+2”休假制度颁布并实施。
2.全面发展阶段1995-2001年
乡村假日经济
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1999年又将春节、“五一”、“十一”调整为7天长假。
2000年,国务院46号文明确了“黄金周”的概念。
1995年“中国民俗风情游”旅游主题与 “中国:56个民族的家”宣传口号带游客深入少数民族风情区;
1998年“中国华夏城乡游”旅游主题与 “现代城乡,多彩生活”宣传口号吸引大批旅游者涌入乡村。
3.纵深发展阶段2002-2006
助力“三农”问题解决
2002年,我国颁布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开始走向规范化、高质化
2006年,明确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将乡村旅游的角色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时尚”全面推动乡村旅游提升发展。
2006年8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乡村旅游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
2005年国家开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06年我国健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
提升转型与
4.可持续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产品转型,产业升级
2007年国家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08年健全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克服了乡村旅游发展受土地制度制约。
2007年,“中国和谐城乡游”和“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提出带动了农村风貌大变样。
2007年,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2008年,三次长假调整为“两长五短”模式及带薪休假制度法制化。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多样化。
2009年,《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❹ 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1.乡村旅游发展的政府推动力将持续增强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乡村旅游作为活跃地方经济、宣传地方形象、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从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可窥见端倪。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乡村旅游在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将愈加明显,政府从税收、土地、管理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也将持续增加。
2.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容与形式将实现创新发展
我国乡村旅游起源于形式单一的“农家乐”接待,随着乡村旅游游客的需求不断升级,特别是众多资源品级并不突出但区位条件较佳的乡村加入乡村旅游开发序列,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涌现出了高科技农业园、农耕嘉年华、田园养生会所、农村创意产业园等多种新形式的乡村旅游产品,受到乡村游游者的喜爱。在未来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中,随着科学研究和知识引进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鲜理念将会灌输到乡村旅游项目设计上,乡村旅游产品会在更全面优化的乡村保护计划下,更注重产品的规模化、品牌化和特色化,不断满足游客需求,逐渐形成以观光农业、乡村休闲、农事体验、乡村度假等多层次的产品体系,进而实现乡村旅游产品从量到质的跨越式发展。
3.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要求更趋严格
乡村旅游的客源集中于村落所处区域内的主要城镇,主流文化并无明显差异,乡村地区独有的民风民俗与农耕文化特色就成为乡村旅游开发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传统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观光与农家接待对文化特色的挖掘工作尚不完善,游客进行乡村旅游活动所消费的农家饭、棋牌、垂钓等活动,除了所处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外,与在城镇消费无异。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缺失导致乡村旅游产品的可复制性增强,进而影响乡村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面对未来日趋激烈的乡村旅游竞争市场,特别是游客知识水平提升、文化消费意识增强,缺乏文化品味的低档次乡村旅游产品将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要求将更趋严格,成为旅游规划者、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❺ 当前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有哪些趋势
(1)规模壮大,结构优化
近年来,我国积极引导和培育了一批农、林、渔业的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为游客提供观光、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综合服务的乡村旅游点。使旅游业充分切入农业,实现了与"三农"的直接对接,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点已发展成为全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接待人数近全国旅游业接待人数的1/10。农村的产业结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田地里的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销售,绿色蔬菜、水果成为市场的宠儿,甚至在田地里耕作、采摘,体验磨米、磨面都变成了旅游活动。这一切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转变固有观念,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为"三农"问题的充分解决,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途径。
(2)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
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集休闲与求知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新的时尚。我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需要,发动和扶植有条件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利用乡村特有的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旅游产品。我国民族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各地乡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就民族而言,我国有56个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或能歌、或善舞、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内在,或以种植为主,或以游牧为生,或过着原始的渔猎采集生活,或以独特的生活习惯世代繁衍生存。这些为旅游者深入领略中华风情,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源泉。再以盛行于我国乡村传统的节日为例,汉族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藏族有浴佛节、雪顿节,苗族有"赶秋",彝族有火把节,壮族有歌墟,傣族有泼水节;伊斯兰教有开端节、古尔邦节等,五彩纷呈,令人神往。传统的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景洪族泼水节,贵阳苗族四月八,内蒙古蒙族的"那达慕",丽江的龙王庙会等都是深受中外游客欢迎的乡村民情风俗旅游资源。另外,盛行于我国农村的游春踏青、龙舟竞渡、摔跤、赛马、射箭、斗牛、荡秋千、赶歌、阿西跳月等各种民俗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我国的乡村具有美丽的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分布在没有工业污染的贫困的山村,而这些山村又是中国独特、神秘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留地,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正是具有多样性,不仅有民族特色,而且有地域特色,深深地吸引国内外游客,使旅游接待大大增加。
(3)设施逐步完善
我国乡村旅游区接待服务设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均已具备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标志牌等硬件设施。交通道路问题也很大程度的得到解决。公路越来越平坦,极大的缩短旅游者在路上所耽误的时间。公路也连接到各乡各村,大大提高乡村的可进入性,也为自驾车旅游提供了方便。如贵州已达到村村通公路,极大的促进了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各乡村旅游点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整齐划一。许多乡村旅游点建设起了乡村度假别墅、农家饭庄、售货点等旅游服务设施,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个性化需求,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扩大了乡村旅游经济内涵,增强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后劲。与此同时,我国还不断探索切合农村实际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逐步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
(4)乡村旅游后劲十足
乡村旅游后劲十足,已建成的乡村旅游区(点)正积极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新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也在竞相开工,抓紧建设。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的热潮。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秦皇岛市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5000人,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缓解了农村人口转移的巨大压力。望峪山庄景区建成后,外出打工村民纷纷返乡从事旅游开发,村民的就业门路扩宽了,直接收入也得到了相应增长,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000元增长到了5500元,土地年租金由每亩100元,增长到了1000元。相对于外国,中国的农村还处于落后的状态,这使得中国的乡村还保持着原来的风貌。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游客前来我国旅游的动机,虽名目繁多,但仍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即是仰慕中国悠久的游牧、农耕文明史以及围绕此而产生的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他们认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以满足其反哺归真的愿望的"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向应首推中国。由此,我们应认识到,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这是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赋予我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我国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后天优势。
(5)建设农村新面貌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风貌,同时也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环境条件逐步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❻ 贺州乡村旅游市场有前景吗
有的,贺州拥有丰富旅游资源,而且景区集中在县城以外的地区。贺州已经拥有回了良好的旅游行业基础,答农业较发达,交通体系完善后更会促进贺州的旅游业加速发展,乡村旅游投资不用太大,游客低消费,前景不错。个人观点,仅限参考。
❼ 浅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的新产业,横版跨一二三产业、兼权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发展前景广阔。
1、聚焦重点区域
依据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建设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区。
2、注重品质提升
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
3、打造精品工程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建设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
4、提升服务水平
促进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让消费者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买得舒心。
❽ 2020下半场,乡村旅游行业将有哪些发展新趋势
2020年旅游行业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整个行业一遍哀鸿,上半年旅游业基本停滞,下半年由于国内疫情控制得力,国内游逐步复苏。但由于国际形式恶化,造成疫情防控难度加大,旅游业又是人口流动性强,人口密集扎堆,不利于疫情的防控。
今年下半年,旅游这个行业也只能从夹缝中求生存,需努力想尽办法,补充趋利避害的旅游资源。其中乡村旅游是不错的选择。实现乡村旅游,避免人口扎堆前往著名的旅游景点,一是缓解疫情压力的一种比较好的办法。二是对提升旅游经济的一个补充。三是释放人们旅行需求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三,农村扶贫工作的大力开展,在思想上点化农民,利用自然资源,举办光观农业,结合旅游业推销过剩农产品,利用乡村优质农副产品出售,从而使旅行产品附加经济值得到提升,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服务三农。
农户通过对外开放旅游资源,城里人没有更多更远的地方出游,今年下半年,会有更多的人出游乡下,放松心情。在今年特殊形式下,两者对接,会更好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以上粗略地概述三点,是我认为今年下半年乡村旅游的新态势,希望我的解答有一定的意义,欢迎你开启乡村游,为发展农村经济助力。
❾ 乡村民宿如何助推乡村旅游市场升级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让乡村民宿业如沐春风。不过,乡村民宿多是在个人村民手中,存在民宿地域分布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经营状况难控制,宣传推广难等问题,所以对于民宿经营者来说,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其可以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乡村民宿和民宿企业合作,借力造力。乡村民宿作为新兴的势力,可以借助品牌短租企业的实力,在民宿的非标准化与标准化运营上制定规范,利用民宿企业的用户群来形成本民宿的粉丝群,借助在线短租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提高用户认知度。
2、乡村民宿邂逅现代科技,打造智能民宿。现在的民宿开始朝着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乡村民宿除了应该和在线短租科技型网站合作以外,还应该在软件、硬件上增加现代科技元素。
3、完善住宿为核心的服务,打造用户精致旅行体验。乡村民宿想要快速发展的核心是完善服务。在旅行中,住宿需求只是其中之一,游客还有观景、租车、预订门票、餐饮等其他需求,这就对民宿经营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综合来说,乡村旅游带动了乡村民宿的兴起,而乡村民宿更在经济和精神两大层面上造福当地人。因此,乡村民宿经营者应该深度发展民宿经济,支持有条件的古民居进行多元化开发,挖掘文化内涵,争取政府和短租平台支持,打造规范化、特色化、规模化的乡村民宿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