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解说词开头
⑴ 陈村导游介绍词
陈村镇地处珠三角的中心和广佛都市圈群内,是广州、佛山、顺德、番禺、南海交通交汇处,是顺德的“北大门”,总面积50.7平方公里,下辖8个居委会和7个村委会,常住人口约15万人,流动人口5万多人。
陈村镇历史悠久,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花卉之地。自古人烟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兴旺、交通发达、自古即为商贾云集之地,曾与广州、佛山、东莞的石龙镇合称“广东四大名镇”,是珠江三角洲主要的商业中心,也是广州市郊主要的金融和粮食市场,有“陈村谷埠”之称;又因盛产花卉,素有“中国花卉第一镇”的美誉。陈村镇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北回归线附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
陈惠南纪念中学
陈惠南纪念中学(2张)
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21.9度,年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水陆交通方便,为各种植物、花草的成长提供了极佳的生长条件,为花卉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陈村镇是广州、禅城、番禺、南海、顺德五地交汇处,是顺德的“北大门”。随着广州大都会的南拓,佛山中心组团的建设,广珠西线、佛山一环的建成通车,太澳高速、广珠城际轨道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仅相距5公里的广州南站武广高铁的正式运营,陈村成为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域、珠三角的交通枢纽。
陈村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处于广州新客站带动的广州南部产业物流中心,西接禅桂新中心组团,南倚顺德大良中心城区的枢纽位置,交通网络发达。
其中105国道、佛陈公路、白陈公路、佛山一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省道纵横贯穿境内。距广州南站只有5公里,到广州新机场仅需45分钟车程,距南沙港、顺德港约20公里,距佛山港8公里,距北滘港10公里, 距容奇
陈村大道(航拍图)
陈村大道(航拍图)
港28公里,距三山港10公里,上述河港均有客飞翔船及集装箱船直抵香港或世界各地。此外,还有广珠高速公路纵穿境内,距珠海仅110公里,交通运输极为便利。目前陈村镇政府已全面启动佛陈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实现佛陈路全程无红绿灯,改造后陈村到禅城只需8分钟车程。计划建设的广明高速、佛山一环南延线、佛山轻轨二号线等重大交通设施都经过陈村。即将动工改造的佛陈公路、文登大道,对接广州南站,将为投资者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机械制造
陈村获颁“中国机械装备工贸名镇”
陈村获颁“中国机械装备工贸名镇”
陈村镇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多年积极推动机械装备业发展,已形成集研发、生产、上游配套、集约销售的完备产业链。2008年,在第四届中国(佛山)机械装备展览会上,陈村被中国机械工业联会授予“中国机械装备工贸名镇”称号。陈村镇机械装备制造行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5个、广东省著名商标4件。2009年机械装备及配套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60%,其中超亿元企业8家。陈村机械已成为广东省内重点的机械装备生产基地之一。陈村既有“千年花乡”的风情,又有现代城市的气派。近年来,高起点修编城市发展规划、现代产业规划、花卉世界发展规划,主动对接广佛都市圈、融入珠三角。以新城区、新商圈为“双核”,以佛陈路、白陈路为“双轴”,逐步建立主体功能明晰、布局合理的城市格局。新城区总规划面积2150亩,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旅游餐饮和商贸流通等行业。万科缤纷四季花园、顺峰山庄、商会大厦等高端生活性服务业项目相继进驻落成,建设中轴线水系公园、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活动场所,着力打造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新型生态滨水商贸居住中心。新商圈紧邻广州南站,总面积约1050亩,现已引入太平洋城市综合体,将打造珠三角高端商务活动聚集地。近年来,陈村突出产业转型、产业融合、产城互动的经济发展思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一产业亮品牌。陈村花卉是顺德“两家一花”之中的“一花”,曾成功举办中国第五届花博会、2006中国盆景赏石博览会等一系列大型展会。第二产业做精专。2008年陈村镇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式授予“中国装备机械工贸名镇”称号,已形成集研发、生产、上游配套、集约销售的完备机械装备产业链。第三产业有特色。万科地产、顺峰山庄、台湾太平洋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陈村。2011年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7.06亿元。 陈村以共建共享“绿色陈村幸福智城”为目标,坚持宜居安民、产业富民、福利惠民、改革便民、善政为民的理念,加快推进道路、教育、医疗、水利、环保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近年,陈村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建设宜商宜居的商贸名镇”为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喜人。2006年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中陈村镇名列54位。2011年,陈村实现GDP 110亿元,工业总产值27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商业总销售额122亿元,全镇居民储蓄余额108亿元。近年来陈村的物流项目接踵而来,全国最大的冷库群亦即将建成。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陈村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被授予了“国家卫生镇”、“省文明示范镇”、“省民间艺术之乡”、“省教育强镇”、“广东最美乡村自然生态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⑵ 如何写出好的乡村旅游解说词
多关注一些旅游卫视微博、公众号、学习他们的解说表现形式作为自己的借鉴,多联系多看多写久而久之熟能生巧。
⑶ 乡村旅游培训师讲话稿
http://www.govyi.com/fanwen/peixunbanjianghua/201502/fanwen_20150202114250_226072.shtml
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讲话稿-培训班讲话-公文易
⑷ 乡村旅游名字大全
这要看那个地方了,结合本地乡土特色和文化,能够反应地方特色和文化的 符号 要素和词语。比如我们这里十二届人大代表申纪兰的家乡,我们就叫西沟旅行社,或者我们这里的太行山大峡谷旅行社,或者黄崖洞旅行社。以此为参考。欢迎组团来长治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⑸ 《游山西村》导游词
各位旅客复朋友好,今天咱们要游制玩的地方是山西村。那里除了有可口的乡村野味外,还有农家人特地酿制的农家酒等大家前去品尝呢。别看这山路崎岖盘环的,好看的景致都一处一处地等在那儿哩。一会柳暗,一会花明,这山西村哪,就在那柳影深处、花香尽头。大家赶快走啊,如果来得及,还能赶上他们山里人特有的拜社大戏呢。又敲锣、又打鼓,非常热闹,非常喜庆。还有他们那种古朴的民风,在如今争名夺利的社会里,这种古道热肠是多么的稀缺难得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种淳朴厚道吧!
⑹ 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写一段解说词
1. 婺源导游词
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江西来旅游!江西是个好地方,这里山青水秀、人美茶香。我们今天将去看看“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在唐代开元28年设县(即公元740年)是一个有着壹仟贰佰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县级行政区。因其“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
婺源与安徽、浙江相邻,这里文风鼎盛,古迹遍布,尤其是明清古建筑群更为经典,这里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自然风光如诗如画。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光。
全婺源县方园贰仟玖佰肆拾柒平方公里,现下辖十一个镇和十五个乡。素有“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说。
这里是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6.7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821毫米以上。婺源是现代中国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及生态农业先进县之一。拥有“全国绿化百佳县”和“全国民俗文化村”的桂冠。
这里是中国的茶乡,中国茶文化之乡…
婺源县在唐朝到五代时期隶属江南道歙州、宋代属徽州新安郡,元朝属徽州路,明清时期属徽州府…,这里是徽商的发源地之一,当年商人们在外挣钱,回家投资兴学,冲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斥商情结,走出了一条“以商养儒”、“以儒扬商”、“儒商互补”的生财之路。当年的婺源,行商的人多,读书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在“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的训示下,使婺源“-室之内,必有俊才”。在训示的影响下,婺源之人读书成风,并且久盛不衰。从读书好的氛围中走出了宋代文学家朱弁、南宋教育家理学家朱熹,走出了纂刻家何震、走出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现代大学者胡适,现代教育家江谦、现代著名医学家程门雪......。据史书上的记载:自宋代至清未,全婺源县考取进士的有550人,出任各级官吏的人多达2665人,出现过“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胜况…。
自古“无徽不成商”,然而在徽商之中的劲旅却是在婺源,当年在徽商里有“无婺不成徽”之说,来自婺源的商人是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盟主。这足以说明当年婺源商人的地位。
这也使得今日的婺源,明清建筑遍布全县。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乡民故居,应有尽有。这些建筑,有前堂后堂先后序列者,有数十栋连片者,街巷均由青石板铺成。石建筑以沱川、思口、江湾、流头、浙源、龙山、许村和清华等乡镇的某些村庄更为集中,此外尚有廊桥、路亭、门楼、店面、戏台等。 婺源是我国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间处处掩映着飞檐翘角的民居,这里是“最后的香格里拉”。
婺源物产丰富,当地的绿茶“婺绿”,是明清时期的贡品;独特的荷包红鲤鱼是钓鱼台国宴上的珍品;龙尾砚是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砚之一;被誉为“江南梨王”的是江湾雪梨。
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现已开放了“一区四线”20个旅游景区,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京剧老祖宗”徽剧的韵味、粗犷原始的“舞蹈活化石”傩舞、这有清纯迷人的山村姑娘的茶艺表演…。
清代商贾住宅群中的精品---延村
朋友们:延村 位于县城北偏西18公里处。是婺源现存的清代商贾住宅群中的精品,一座幽雅的清代庄园。
延村最早建村可上推到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5年),村里最早的居民是查、吴、程、吕四姓人。至明朝洪武年间,金姓从婺源的沱川迁入,后来金姓人丁渐渐增长,现在已占全村人总数的80%。
延村旧称“延川”,是因为村子面临着川流不息的清溪水,村里人期望着后世子孙能绵延百世,而得此名。随着岁月的更替,“延川”这个古老的名字被人们简称为“延村”了。
延村之中现在保存着商贾们建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的古民居56幢,占地面积多达25000多平方米。
延村古民居多是天井式民居。所谓“天井”,其实也是露天的院落,只是面积较小。这里炎热多雨而潮湿,多山地丘陵,人稠地窄,这里的民居布局多重视防晒通风,也很注意防火,布局紧凑,密集而多楼房。民居的基本单元都是以横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狭高的天井也起着拔风的作用;正房即堂屋朝向天井,完全开敞,可以看见天日;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在风水学说中称之为“四水归堂”,有财不外流的寓意。外围常耸起封火山墙,因其形状好象马头又称马头墙,他利于防止火势蔓延。马头墙是也南方民居中的一大造型特色。墙头都高出于屋顶,轮廓作阶梯状,脊檐长短随着房屋的进深而变化,多檐变化的马头墙在江南民居中广泛地被采用,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通常三价、四价更长见。封火山墙的砖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
延村民居的特点是 四合院、浅天井、二层屋、有门楼、白壁外墙、马头墙、 屋内多装饰。形成了建筑形体基本统一的格调,延村的古宅多是一层至三层是穿斗式木构架,屋四周由风火山墙围起,使风火墙高出屋顶。大门是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方柱石、格扇门窗、青石板铺地,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漫步其间,有如置身于艺术的海洋,真令人如痴如醉,延村是江西省古建筑群重点保护村庄。是2002年3月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公布的“全国民俗文化村”之一。
风格是民族的特征,也是时代的特征。各时代、各民族的建筑风格都凝聚着当时当地几乎全部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灵魂。因此,渗透进各种学说底层的“天人合一”宇宙观,镶嵌入每个老百姓心里的“传统风水”思想,他必然影响着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变化。
古老的婺源(延村),地处山区之中,耕地少,人口稠密,缺少粮食。为了解决这种生存予盾,许多人只有背井离乡,将本地资源丰富的木材、竹子、茶叶等运到山外去卖,渐渐地的徽商在奋起。当年作为古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的盟主地位的婺源商人,在发财致富以后,纷纷在老家造房子买田地,以示光宗耀祖。并为后代营造出发达的机遇。现在的延村人大都居住在前辈营造的祖屋之中。
眺望延村:仿佛在粉墙黛瓦,这黑白相间的颜色中,飘逸出一股淡雅质朴的清香。让我们感到清心悦目。
由于受封建时代的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尽管商人富可敌国,却永远不能拥有尊贵的社会地位。按当时建筑营造的规定,商人宅第不能在临街道开大门,只好另辟蹊径,开偏门设小院,更着力在房屋中用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来装饰屋子,将自已的追求、祖辈和自已的梦融入其中,将希望寄托于后人。因此进入古宅之中,就进入了高雅清新的艺术殿堂和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里。
2.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 °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市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独具优势。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资源独具优势。全市现已发现30多处陶瓷历史遗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地及世界通称制瓷原料高岭土命名地高岭、湖田古窑遗址、明清御窑厂遗址等等,分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景德镇市的风景名胜和景观众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戏台;有号称中国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县衙; 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战时藏身的红塔和瑶里的仰贤台、洪源仙境、太阳岛、月亮湖、阳府寺、历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镇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就在浮梁县瑶里镇,红十军的诞生地在乐平市众埠镇。1997年,我市被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推介为97’中国旅游年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 °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市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独具优势。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资源独具优势。全市现已发现30多处陶瓷历史遗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地及世界通称制瓷原料高岭土命名地高岭、湖田古窑遗址、明清御窑厂遗址等等,分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景德镇市的风景名胜和景观众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戏台;有号称中国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县衙; 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战时藏身的红塔和瑶里的仰贤台、洪源仙境、太阳岛、月亮湖、阳府寺、历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镇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就在浮梁县瑶里镇,红十军的诞生地在乐平市众埠镇。1997年,我市被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推介为97’中国旅游年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⑺ 皖南古村落导游词
中文导游词: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安徽西递古镇导游词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落面积12.96公顷。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被世人称为明、清古建博物馆。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宏村导游词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宏村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广发达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至今仍为际联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旅游业,乔石、朱镕基等先后来宏村旅游考察,陈复礼、琼瑶、陈凯歌等先后来宏村进行艺术创作。进入九十年代,宏村入境游客人数每年以40.5%的速度增长,其中又以港台及海外游客为多。去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万人次,门票收入60.8万元,比上年增长8%。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附件: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导游词资料
西递的明清古建筑群是我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20幢明清邸宅。西递有着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塑造的“世外桃源”的生态环境和风情,该村落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
西递以其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精湛超群的徽派明清民居、朴实纯美的民俗风情,以及高超精巧的徽派木雕、砖雕、石雕,闻名于全国。最有特色的民宅有大夫第、膺福堂、敦仁堂、西园、瑞玉庭等。“胡文光牌坊”又称“西递牌楼”,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是西递的标志。西递村人杰地灵,培养出了明代荆藩首相胡文光、清代二品官胡尚赠、巨富豪商胡贯三等一批国家栋梁之材和儒商。
西递被专家、学者称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宏村为依山傍水的牛形古水系建筑村落,围绕水系而建的100多幢水榭民居,保存完好,古朴典雅,各具特色。月沼形如“牛胃”、南湖酷似“牛肚”,水清澈甘甜,九曲十八弯的水圳如“牛肠”穿庭入院。 人们在水圳濯洗菜蔬、衣裳是宏村特有的生活风景线。
宏村的古水系牛形村落堪称“中华一绝”,开《仿生学》之先河。有“民间故宫”佳誉的清代民居“承志堂”是宏村古村落代表性建筑,巧夺天工的“百子闹元宵”、“唐肃宗宴官”等木雕群及漏窗石雕《四喜图》奇美绝伦。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赞叹道:“黟县宏村建筑文物是国家的瑰宝”。
宏村有“中国画里的乡村”的美名。古宅老墙、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受到中外游客、影视、美术、摄影艺术家们的高度赞扬。
在西递、宏村马头高墙、石雕漏窗、门罩门额是常景;民宅厅堂内悬挂字画、楹联,摆设镜钟瓶是家家的习俗。西递还有着“抛彩球,选佳婿”的民俗。
⑻ 生态旅游导游词 云南某个景点
香格里拉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来,我怀着愉快的心情,以当地主人的身份,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到我们迪庆旅游、参观、考察,祝愿各位能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各位启程来迪庆之前,一定已经听说我们中甸、迪庆的一些传闻。要不然,各位怎么地不顾路途遥远,翻山越令,跨江过河,跋涉千里,来迪庆观光探奇呢?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在,各位已身临其境,就要亲眼看看我们迪庆了。首先,我要谢谢各位的光临,并用藏语向各位贵宾表示欢迎:“香格里拉!”
听了我的藏语欢迎词,您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怎么地用这句洋泾浜来欢迎我们呢?且慢,这正是我要告诉各位的,“香格里拉”是我们藏族的语言,意思是“老朋友,您来了”!即高兴地与您打招呼欢迎您,各位懂了这个意思,高兴吧?让我再说一遍“香格里拉”!“老朋友,您来了!欢迎您”!
然而“香格里拉”在英语里却是另外的意思,“Shangri-la”即世外桃源。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我们的迪庆就是一个真正的Shangri-la,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要弄清这点,还得从英语一词Shangri-la的来源开始。1933年,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写了一本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开始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威的英国外交官与他的三个朋友乘坐了一架被劫持的飞机往世界屋脊。在飞行过程中,汽油烧尽,最后被迫降落在一个冰天雪地的银装世界之中。他们知道确切的位置,弹尽粮绝,走投无路。在绝望时刻,他们遇上进山挖黄连、贝母的藏族人。这些好心的藏族人见他们身处绝境,便接济他们,领他们来到家中,使他们有了安身之处,他们脱离险境,来到了藏民的居住地,第二天醒来,睁眼四看,惊奇的发现,这是个多么美丽神奇的世外桃源啊!--雪山环抱、土地肥沃、阳光明媚、民风淳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藏民的帮助下,他们踏上归程。当他们再想回来看看时,却再也无法找到确切地点了,只记得他们经常听到藏民说的一句话:“香格里拉”。《失去的地平线》--书中就把这个地方叫做“香格里拉”。并对这个地方的环境作了精彩的描写:中国西南部藏区是一个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那里有四面雪山环绕的草原,阳光灿烂,空气新鲜,有高深莫测的活佛,神圣静谧的湖水,辉煌神秘的寺庙,淳朴善良的康巴藏族。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生命在此可以得到永生……
此书出世,轰动世界,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英语词典里于是有了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
多少年来,香格里拉一直是许多欠,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人们所神往的“世外桃源”,无数探险家在中国藏区、印度、尼泊尔等地苦苦寻觅这神秘之地,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这上谜终于解开了,经过多方调查,充分证实,《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所创的“香格里拉""一词系迪庆藏语“老朋友,您来了”的意思。也引申“通往圣洁之地”,“心中的菩萨”之意。
现在我就把真正的香格里拉--迪庆介绍给各位。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西北边与西藏自治区为邻,全州面积23870平方公里,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居住有藏、傈僳、汉、白、彝、回、普米、功、怒等民族。
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国家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腹心地带,三江占两江,雪山占七成,形成三江并流风景区的主体。
迪庆州府中甸县距昆明640多公里。迪庆州是云南省的制高点,境内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著名的有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其余高峰有环立于卡格博峰周围的太子十三峰,太子雪山海拔5396米,白茫雪山海拔5137米,其余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峰还有10多座。
在雪山环绕之间,颁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了,这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牛羊骏马成群,特别是中甸县的小大中甸,真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五月的中甸草原,碧绿的草地和山坡上的杜鹃花、格桑花和数不尽的各种小花争相怒放,姹紫嫣红,争奇斗妍,宛如一块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骏马奔驰,牛羊滚滚,雄鹰翱翔,牧人在白云在蓝天下唱起牧歌,挥动长鞭,这就是人间仙境的生活,一幅活生生的美丽图画。
在雪山环抱之间,在草甸中间或边缘,镶嵌着一面大镜子--星罗棋布的天然湖泊。迪庆著名的风景湖泊有碧塔海、纳帕海、属都海等。这些神圣静谧的湖泊,照映雪山森林、蓝天白云,引来牧人畜群,挽留各种飞禽走兽,成为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乐园。
在群山环抱间,在草甸或山坡上,这里的各族人民建立起一个个村寨:藏族的厚墙、大盖顶、宽走廊的土掌房,彝族、傈僳、怒族、纳西族的木楞房,以及汉族的四合院,白族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都显得特色鲜明,引人注目。
我们迪庆,正如《失去的地平线》所述,江河为池,峡谷狭窄而深长。迪庆州,三江并流据其二,金沙江、澜沧江从青藏高原滚滚而来;在横断山区横冲直撞,裂岸穿石,造成了众多峡谷;许多地方,两岸同仁谷紧贴,急流险滩相连,无石不怪,无水不怒,险象球生,真是“有峡无路鸟难飞,猴子爬岩掉眼泪”。
在迪庆德钦县的澜沧江沿岸,您可以看到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的地质景观,您可以看到“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由立体气候产生的立体植物、珍稀动物、名贵花卉、名贵药材等。
香格里拉意人人间仙境,世个桃源,人人向往,于是世界上旅游界的有识之士便把世界上建得最好的酒店--五星级酒店称为香格里拉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