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乡村旅游人次
A. 乡村旅游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占比多少算合适
去年我们全国农家乐的数量有170多万家,乡村旅游的重点村有10.6万个,全年接待游客将近10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800多亿元;而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占比10%;今年从趋势上来说,乡村旅游是有说增长的;占比应该是10%-20%左右。
B. 浙江乡村旅游取得了哪些成功
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按照国家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围绕建设浙江全域大景区和打造“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总体目标,把乡村旅游作为浙江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增长极”,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和发展载体,全力提升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与发展品质,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全省全年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2亿人次,实现旅游经营总收入300.7亿元,同比增长17.9%;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1个,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122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4个,省级精品民宿122个(其中白金宿6个,金宿17个,银宿99个);积极拓展农业多重功能,累计创建24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3个省级示范县,2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9个中国美丽田园,休闲观光农业总产值达290多亿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出官方的数据是:自2003年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起,截至2017年底,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全省建制村总数的97%。2017年,浙江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11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6元,同比增长9.1%,是全国13432元的1.86倍,连续3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C. 江西宜春的哪个村庄,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如今虽是炎炎夏日,但此番靖安之行,却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春意阑珊。在靖安县璪都镇东部,有这样一个村子,曾是百姓口中的贫困村,穷困潦倒,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人见人爱的旅游村,吸引了无数游人慕名而去。
漫步于乡间小道,有种重获新生的惊喜,大自然的美仿佛给予了疲惫的灵魂重生机会,此刻的我虽已不再年轻,但年轻的灵魂使我重焕活力,如果可以,我希望时光永远静止在这一刻,凝固于建筑之中。
D. 我国2011年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多少
2011年接待游客7.2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2160亿元
截至2012年底,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到2015年力争实现乡村旅游接待人数7.71亿人次,收入1145亿元,
E. 2017年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怎么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城市居民对于乡村自然田园风光的向往程度不断加深,乡村旅游也得以迅猛发展。
中国生态旅游项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表明,近5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依然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断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者创造需求就是其获取持久生命力的法宝。乡村旅游有大众化发展趋势;其次,旅游者对于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服务,以及乡村旅游产品的要求在提升,乡村旅游经营开始关注乡村旅游科学规划,进行分类指导,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铭智旅游策划做过很多乡村旅游规划方案。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一直被视为新时期居民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肩负着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关联广泛的类别,正切实发挥着强劲的带动作用。显然,繁盛的旅游市场和高度关联的旅游产业对于实现地区发展和民众的就业、增收都意义非凡。也许,这也是有关部门决心在2017年部署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前提条件之一。
放眼未来,按照既定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围绕三个方面13条具体政策措施,料想乡村旅游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F. 江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游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我省开辟乡村旅游创业绿色通道,对旅游创业人员申办从事个体旅游经营服务项目,便捷申请措施,材料齐全当场发照。2010年12月31日前新申请开办个体工商户的,一律免收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费、营业执照副本工本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可以分期缴纳,首次出资额不低于注册资金的20%(不低于3万元),余下部分在登记之日起两年内缴足。
本月举办乡村游人才招聘会
8月下旬,我省将在省人才市场组织一次乡村旅游人才专场招聘会,为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帮助,组织乡村旅游企业招聘人才。目前正处于筹备阶段。
本月,我省还将举办创建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镇)的负责人培训班和乡村旅游创(就)业培训班,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创(就)业人员给予培训补贴。
开办农家乐可申请贷款
乡村旅游主要有开办农家乐等12种就业创业途径,我省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政策。其中,通过发放惠农卡、大额农户贷款和生产经营贷款,支持农家乐、渔家乐、生态观光农业、特色旅游庄园发展和旅游饮品、食品、副食品生产加工。
通过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旅游用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品、手工制品等旅游商品、个性化旅游产品综合开发、营销,支持乡村旅游演艺娱乐、信息咨询、导游服务发展,支持企业打造旅游精品,提升旅游产品体系。(实习编辑:刘艳艳)
G. 法国乡村旅游占旅游业总产值的()
2011年接待游客7.2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2160亿元
截至2012年底,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内8亿人次,实现容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到2015年力争实现乡村旅游接待人数7.71亿人次,收入1145亿元,
H. 2017年休闲农业约乡村旅游全国首位的省
真正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管理实权的实在农业部门,即农委、农业局等,版因农口权每年有农业项目资金和大量立项可能。旅游局虽然在行政名义上分管乡村旅游,但大多是扶持层面,比如农家乐评级、民宿补贴等细的层面,涉农还是得看农业部门。
I. 2017年青海旅游人数和收入实现增长了吗
今年以来,青海省旅游系统努力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树立“全域旅游”“全季旅游”新理念,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得响的一流品牌,推动青海全省旅游业发展全面提档升级,全域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未来青海全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打造茶卡、龙羊峡、东峡、拉加、俄堡等青海全省10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和名镇建设,深挖乡村旅游资源,拓展全域旅由景区向乡村、由城市向农村广泛覆盖。
希望青海的旅游经济可以持续增长!
J. 江西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方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2006年全省土面积16689433.69公顷,其中,农用地14177621.11公顷,建设用地927221.16公顷,未利用地1584591.41公顷。农用地中,耕地2829202.96公顷,园地275505.71公顷,林地10325120.72公顷,牧草地3813.82公顷,其他农用地743977.9公顷。
图3 2000~2006年全省批准用地情况变化
2006年全省征用土地9332.88公顷,其中农用地6505.18公顷、耕地3538.86公顷,征地总费用190783.18万元,安置农业人口98120人。征地费用每亩1.36万元,比2005年降低0.08万元/亩。全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各项土地政策精神,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稳定的关系,切实把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摆在首位,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货币安置、农业安置、留地安置、社会保险安置和征地款入股等形式的长效机制,努力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3.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情况
全省在依法保障建设用地的同时,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年初基本农田面积2546897.06公顷,年末基本农田面积2546897.06公顷,保持了基本农田保有量不减少。全年整理、开发、复垦土地面积28001.19公顷,整理 21458.77 公顷,复垦234.72公顷,开发6307.7公顷。新增耕地8902.02公顷,投资额64955.02万元,平均单价0.16万元/亩,比去年降低0.01万元/亩。其中土地整理单价为0.12万元/亩,国家级项目24个,省级项目5个,市级项目2个,县级项目10个;土地开发为0.28万元/亩,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13个,市级项目7个,县级项目104个;土地复垦为0.25万元/亩,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1个。增加农用地9658.29公顷,整理增加农用地3637.32公顷,开发增加农用地5899.54公顷,复垦增加农用地121.43公顷。增加农用地中,土地整理占37.66%,土地开发占61.08%,土地复垦占1.26%。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现状
2006年全省矿产资源特点为:矿产种类较多,有色、稀有、稀土和贵金属矿产资源有明显优势;主要矿产分区产出,矿产储量主要集中于大中型矿床中,有利于规划布局和规模开发;多组分矿床多,有利于实现综合效益,但同时也增加了综合回收利用的难度;矿石杂质含量有高有低,矿石可选性有好有差,大宗用量的矿产资源储量不足,煤、富铁矿、富锰矿、富磷矿、铝土矿等资源短缺;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人均占有量较低。全省通过资源整合,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发展优势矿种和优势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效益、规模效益,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全年汇交地质资料62份,完成评审备案报告69个。
(二)地质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
2006年地质勘查总投入费用9837.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4026.2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1495.2万元),地方财政拨款2835.4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211.8万元),企事业资金2905.1万元(国内企事业2905.10万元),其他投入71万元。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55106米,坑探工作量3827米,平均勘查从业人员1477人,技术人员1178人,劳动报酬3803.2万元。地质勘查费用主要投向为:能源矿产2887万元,占总投入的29.35%;金属矿产3386.6万元,占总投入的34.43%;非金属矿产167万元,占总投入的1.7%;其他3397.1万元,占总投入的34.53%。矿产投入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其中,煤和铀占总投入的23.09%,铜、铅锌、多金属和金矿占总投入的25.83%。
新查明矿产资源9种,资源量为铁33矿石万吨,铜10761金属吨,钼1896金属吨,金908金属千克,铌71053五氧化二铌吨,钽45125五氧化二钽吨,铷603747氧化铷吨,高岭土195粘土量万吨,地下水基础储量1213方/日。
(三)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情况
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情况
2006年全省颁发勘查许可证942个,其中,变更73个、新立540个、延续309个、其他20个。其中,能源矿产25个(煤4个),黑色金属138个(铁矿115个),有色金属459个,贵金属235个(含金矿190个),稀有、稀散、稀土矿18个,非金属矿产64个,水气矿产3个。其批准登记面积9252.83平方千米,探矿权使用费279.59万元,其中,国有企业291个,集体企业5个,股份合作企业17个,有限责任公司464个,股份有限公司37个,私营企业125个,中外合资企业1个,外资企业1个,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个。全年发证集中在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矿。
全年颁发采矿许可证6251个。变更525个、新立914个、延续3723个、其他1089个;其中,能源矿产786个(煤769个、地热4个),黑色金属矿105个(铁98个),有色金属矿185个,贵金属56个(47个金矿),稀有、稀散稀土矿产79个,非金属矿5009个(水泥灰岩190个、化工矿产165个),水气矿产31个。批准登记面积1053.68平方千米,采矿权使用费411.26万元。发证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采矿权证仍以非金属矿为主,能源矿中以煤矿为主,黑色金属矿以铁矿为主。其中,国有企业644个,集体企业247个,股份合作企业36个,联营企业167个,有限责任公司293个,股份有限公司118个,私营企业4739个,外资企业7个。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建设
2006年全省全面贯彻落实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切实完善国土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规范和严格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积极开展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调研,在个别市、县进行了试点,进一步实行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合理供地。
2.土地一级市场
2006年全省土地供应情况。划拨232宗,面积752.61公顷;出让3821宗,面积5952.05 公顷,价款1757879.65万元,纯收益752345.48万元;其他1宗,面积0.44公顷,收入201.6万元。土地供应仍以出让为主,划拨、租赁等形式萎缩,招、拍、挂形成主流,面积达2998.15公顷,占出让面积的50.37%,占供应面积的44.71%。土地供应收入稳步提高,达175.79亿元,再创新高,2002~2006年每年分别比上年度提高46.61%,45%,44.51%,18.88%,16.43%。
图4 全省土地出让面积图
从图4看,全省土地出让主要集中在:住宅用地31.64%、工矿仓储用地48.92%、商服用地18.39%。住宅用地中仍以普通商品房为主,但所占比例下降为80.89%。2005年住宅用地中普通商品房所占比例为94.52%,2004年为90.65%,2003年为91.83%。
2006年各市土地出让情况如下:面积最大的是南昌市1114.62公顷,其次是赣州市 1019.57 公顷,最少的是萍乡市141.31公顷;收入较高的是南昌市53.78亿元,其次上饶市21.85亿元;平均单价19.69万/亩,比2005年略有回落。与2005年相比,出让单价总体变化不大,略有波动。但除景德镇、新余、宜春、抚州、上饶市略高于2005年,其他各市均略低于2005年。单价最高仍是南昌市32.17万/亩,景德镇市26.11万/亩,最低为赣州市8.86万/亩;纯收益较高的是南昌市24.51亿元,较低的为萍乡市,纯收益占成交价款的比例平均是42.8%,比2005年减少9.42%(图5)。
图5 各市土地出让收入单价曲线图
3.土地二级市场
2006年全省土地使用权交易情况良好。发生转让19379宗,转让面积1546.47公顷,转让金额473998.61万元;出租2010宗,面积24.36公顷,租金980.13万元;抵押 3951 宗,面积10060.84公顷,抵押价款3679093.83万元,贷款金额1626844.26万元,占抵押价款的比例全省平均为44.22%,2005年为41.11%。与2005年相比,面积、金额均有小幅上升。流转交易比2005年集中,主要是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和住宅用地,占流转交易的99.96%,其中工矿仓储用地占72.5%。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2006年,全省加强了矿业权管理,促进矿业权市场建设。全省新设立的采矿权实行公开、公正、公平有偿出让,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工作已全面推进。同时加强矿业秩序整顿,全面排查了探矿、采矿违法行为及违法管理行为,处理了一批问题矿山和勘查项目,注销了一批矿山采矿许可证。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探矿权出让2宗,多金属矿,挂牌价格729万元。
全年采矿权出让1138宗,金额9984.54万元。其中行政审批722宗,合同金额875.26万元;招标10宗,合同金额102.56万元;拍卖7宗,合同金额180.83万元;挂牌399宗,合同金额8825.89万元。其中招拍挂所占比例如下:宗数占36.55%,合同金额占91.23%,比2005年有明显提高,特别是招、拍、挂出让金额已成为出让收入的主要来源。出让仍以非金属矿为主,除铁矿3宗、钒矿1宗为有色金属外,其余均为非金属矿,占99.65%,非金属矿出让多以小宗沙石、粘土和建筑用沙石为主。出让金额以冶金用石英、建筑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为主,分别占出让价款的9.48%,7.67%,37.31%,11.47%,五项合计占65.93%。
3.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全年无探矿权转让。
全年采矿权转让12宗,价款10.54万元。其中,出售7宗,价款8.6万元,其他5宗,价款1.94万元。包括建筑用灰岩5宗,3.34万元;建筑用砂1宗,0.1万元;砖瓦用粘土4宗,5.5万元;建筑用凝灰岩2宗,1.6万元。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用地3667件,涉及土地面积575.54公顷,其中涉及耕地177.86公顷。
全年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702件,涉及土地面积520.15公顷;已结案2773件(包括2005年未结案件),涉及土地面积474.45公顷;拆除构建物2424.93平方米,没收构建物286.64平方米,收回土地16.7公顷,其中耕地6.58公顷,收缴罚没款1869.99万元。
(二)地矿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538件,其中,查处无证开采232件,越界开采138件,非法转让采矿权24件,破坏性开采7件,其他违法开采的128件,不按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8件;其他1件。已结案519件,共吊销采矿许可证22件,收缴罚没款773.68万元。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本年申请行政复议14件,包括行政处罚6件,行政许可证3件,其他5件。本年受理11件,本年审结9件,其中维持3件,变更1件,确认违法1件,撤销2件,撤回申请2件。本年未审结3件,审结率75%。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截至2006年底,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共有从业人员3375人,行政管理人员1827人。全省行政管理部门从业人员中大本及大专学历是主流,占61%。全省各级机关直属机构513个,职工6753人;乡级土管所1236个,职工6073人,其中专职土管员5775人,占95.09%,基本为专职人员。
2006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经费收入共为50513.3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拨款33207.1万元,其他收入17306.28万元,没有取得中央财政拨款。
2006年度,全省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共有2411人次接受了政治理论、行政管理和业务知识培训,其中参加党校培训615人,行政学院44人,其他培训1752人(国外培训6人);接受学历教育的有929人,其中,博士生1人,硕士19人,本科273人,专科636人。
七、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建议
(1)继续执行最严格的基本农田管理和耕地保护政策,严格建设用地管理工作,确保全省耕地总量平衡和动态平衡,这是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2)完善土地市场建设,做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进行内部挖潜,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和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保障建设项目用地。
(3)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推进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矿业权市场建设,严禁探矿权、采矿权非法交易,全面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制度。
(5)加强队伍建设,充实人员,提高法制意识,自觉依法依规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