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乡村旅游散文

乡村旅游散文

发布时间: 2021-02-14 02:57:52

⑴ 大理田园风光 散文

大理田园风光

大理在我的想象中本就是一座美丽文明的古城。很早就知道大理的“风花雪月”,感觉别有诗意,不由心向往之,再加上武侠小说的熏陶,飘渺峰、天龙寺、六脉神剑……让“大理”二字多了几分奇幻与神圣。
大理也的确是座美丽文明的古城。汉代称叶榆,唐代建南诏国,宋朝建大理国。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大理留下了点点印迹。著名的崇圣寺三塔可算是大理的标志了。这三座塔始建于南诏丰诺年间,至今已两千多年历史。主塔名千寻塔,高69.13米,为16层方形密檐式塔,其外观似西安的小雁塔,都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南北两座小塔高43米,是10级密檐式八角形砖塔。三座塔历经风雨仍岿然耸立,气势庄严雄奇,就如主塔塔基上所题的“永镇山川”一样,大有威震四方的磅礴气势。杨导指着中间那座塔说,当年段誉就躲在那后面。尽管这只是小说,但当年确实是佛教盛行,大理已成佛国。只是后来咸丰年间原“天龙寺”(即崇圣寺)寺宇被毁,仅存三塔。现在三塔背后,沿着苍山往上,逐渐修葺了许多庙宇,香火越来越旺盛,但在游客眼中恐怕依然只有那三座塔。在崇圣寺南北两面百米处各有一倒影公园,是拍摄三塔倒影的最佳去处。可惜我在那里并没有拍到满意的片子,倒是在正面和快出门的侧面拍了映在蓝天下的巍巍三塔,竟也别样壮丽。

大理古城在崇圣寺南面,是我们在大理的第二站。这是一座颇有韵味的古城,外雄内秀。城为方形,城墙敦厚,城四面建城门楼,四角建角楼,基本保留了明代的风格,显得古朴大方。而城内街道纵横交错,一律的大理白族建筑,青瓦白墙,尤为别致。苍山的雪泉流过古城,走街串巷,清可照人,流水叮咚,顿时给整条街道增添了几分雅致意趣。走在古城里,有一种清新明亮、一尘不染的感觉,让人舒适得不愿离去。偏那杨导催命似的,害我们只走到水景街便狂奔而回,古城的大部分都还在视野之外。遗憾哪!

蝴蝶泉在白族人民心中是一个象征爱情忠贞的泉,每年农历四月十五都要举行传统的蝴蝶会,四方白族青年齐聚,用歌声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可是在杨导眼中,蝴蝶泉实在算不上什么景点。照他的话:“一直往前走,可以看到郭沫若写的‘蝴蝶泉’三个字,再往前走,走到头看到一个池子,一棵树,那就是蝴蝶泉了,看见之后就可以回来了……”其实他说的也没错,我们来的时候并不是蝴蝶纷飞的阳春三月到五月,见不到徐霞客所说的“连须钩足”或郭沫若说的“首尾联接”的奇观。走过一条竹林茂密的绿荫小道,穿过那扇郭老题着“蝴蝶泉”三字的门,走到尽头,确实只有一个池塘和横斜水面的合欢树。泉水从岩缝沙层中浸透而出,水质清冽。在这个潭的下面又修了三个一个比一个大的水潭,将水引入五个龙嘴喷出,流入潭中,让这个公园映着山光水色,显出了几分秀美。

大理西枕苍山,东临洱海,不仅风光怡人,而且四季如春。尽管夏季多雨,但很快雨过天晴,且有“一雨成秋”之说。雨后的大理既清爽明丽,又神秘变幻。城中的一切明艳照人,四周的群山却笼罩在茫茫白雾中,虚幻而飘渺,我不由又想起了飘渺峰,暗叹其名之贴切。

洱海在这种风云变幻之下就没有这么温和明亮了。洱海是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属澜沧江水系,西有点苍山横列,东有玉案山环绕,水光开天,山色拥翠,被称为“银苍玉洱”。这里都将湖泊称为海,但洱海确给人以汪洋浩荡,烟波浩渺之感。也许它真的太大了,海水看上去深得幽暗。但在近岸水浅处却是碧波万顷,如一面玉镜,倒影着田畴阡陌,映衬着青山白云,蓝天碧海交相辉映,如诗如画。

随气候骤变,洱海也呈现出万千气象。海面不再平静,激流暗涌,黑浪翻腾。大雨将阴沉的天色压得很低,群山环抱下的洱海完全笼罩在厚厚的乌云之下。狂风暴雨过后,天边放晴,山间云雾顿生,如一条白色的飘带萦绕在山腰上,美哉!

洱海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时间有限,我们只上了南诏风情岛,其他景色大都在巡游途中一晃而过。风情岛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岛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阿嵯邪观音广场上的那尊观音像。大概是用汉白玉碉的吧,观音像十分洁白高大,体态婀娜,面向洱海慈祥微笑着。每艘游船停靠小岛的时间很短,时间一到就会离开,我们也只能来去匆匆,生怕误了船。

上了船,正好赶上第二场三道茶表演。三道茶是白族传统的待客礼仪,每逢喜庆佳节或贵宾相敬,白族人便举行三道茶仪式,依次向客人敬献苦茶、甜茶、蜂蜜,其意义为“头苦、二甜、三回味”。头道茶是以大理特产的散沱茶为原料制成的;二道茶则以大理名食乳扇、核桃仁片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感通茶”煎制的茶水;三道茶以蜂蜜加少许椒、姜、桂皮为佐料冲入以“苍山雪绿”煎制的茶水。

品完三道茶,结束了歌舞表演,我们的游船没多久也靠了岸。我们大概在海上漂泊了两小时,上岸时已六点半。全车游客除了我们三和一个十五六岁的高中生外,其余的皆被杨导忽悠去看大型歌舞表演“蝴蝶之梦”了。杨导对此推崇备至,他说到大理啥都可以不看,就是不能不看“蝴蝶之梦”。从我们下火车开始,一天游遍大理大大小小七八个景点,外加翡翠玉石、大理石等购物场所,不仅我们疲惫不堪,导游也吃不消了。杨导对这种旅游十分不屑,以至于认为这些景点实在没啥好看,远不如“蝴蝶之梦”来得经典。我却觉得那些游客实在可怜,六点半上岸,正饥寒交迫,浑身乏力,却还得继续忍受着饥饿,在剧院熬两个小时!

大理风光无限,奈何我们时间有限,期待下一次没有导游的旅行……

⑵ 名家散文精选

1、《背影》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2、《春》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

《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3、《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4、《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是巴金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

5、《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⑶ 旅游文章

这是我博客里面的,有时会有这些稿子
是在一些旅行社的介绍
或者有很多人是旅游发烧友的
还有一些人的博客里也有去那些地方旅游写下的感想
玩转世界,带您畅游天下。大家好,这里是广播台玩转世界栏目。我是。

:我是.很高兴大家准时守侯我们的节目.在这一期的节目中.我们又将带大家去感受怎样的异国风情呢?

:现在就由我来揭晓答案.这个地方位于南半球.是一个非常美丽.纯净的地方.猜到了吗?

:这么说来,恐怕只有新西兰了.新西兰拥有开阔的空间,美不胜收的景色、靓丽的海滩、壮观的地热与火山活动、温和的气候以及让人迷恋的动植物生态, 无怪乎这里的纯天然环境对世界各地的游客会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

:而到新西兰观光的最大好处是,这些迥然不同的风景、环境与生态系统都融于方寸之地,彼此相距都不远。在北岛的日出时分沿着空旷的海滩骑马. 在森林中漫步健行, 浸泡在热水的温泉中. 和那些野生鸟儿的歌唱陪伴. 去参加热气球飞行, 在云端漂浮, 脚下就是辽阔坎特伯雷平原 - 你人生中一次全新的欣赏角度. 让你们的心情得到满足, 是这些美的足以令人晕眩的火山, 壮丽的峡湾, 您可以遥望到金子般和黑色钻石般闪闪发光的沙滩.

: 在北岛有巨大的松树, 在罗吐鲁亚有冒着热气的温泉口 -这么多地点都是纽西兰的世界遗产区.驾车行驶在一段风景优美的路程, 每一个角落都可以仔细欣赏. 追寻美食或者葡萄酒的轨迹, 美术和工艺品的轨迹. 不要独自一人去参加葡萄酒旅程或者与本地居民聊天, 从遥远的北岛到南岛的顶端, 您将发现新西兰人们真正的热情友好, 比如一个大大的拥抱.

南部地区的卡特林斯是充满了令人惊讶的天然美景的地区。

:这里还有库里奥湾神奇的化石森林,也有纳吉特角的海豹、企鹅和海狮。空气中弥漫着神奇的魅力,仿佛你坠入一个神奇的大门,走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一个喜欢旅行的人的博客里看到这么一段文字; 很多年以前,旅途中有人问我最想去的是哪里。看着车窗外平庸的景色,我脱口而出:到能感受到上帝存在的地方。然而,过了很多年我都没有遇到这样的地方,直到来到新西兰。这不是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旅游,而是一次休假和旅行,所以我把它称为“自由漫步”。

:新西兰这么多美丽的风景.估计一下也说不完,在本期节目中,我们着重来看看新西兰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卡特林斯.

:很少听说在新西兰有这么个地方,这个卡特林斯究竟位于什么地方呢?

: 新西兰有着长达15000公里的海岸线,喜欢大海的话可以沿着公路绕海而行,每走一步都能触摸到海的气息。北岛有一条孪生海岸线公路,这是一条旅游线路,贯穿新西兰东西海岸。在南部,沿着卡特林斯海岸的旅行因景色而著名。

:卡特林斯是南岛东南部卡卡角和福特罗斯之间的一个布满森林、乡村和海岸的地区。奥瓦卡是这里的主要城镇。卡特林斯地区的住宿富有地方特色,特别是你选择在床位加早餐、牧场和齐备齐全的别墅住宿时,就更加具有别样的风味。

:卡特林斯最早的居民是卡蒂马莫伊、怀塔哈和凯塔胡部落的毛利人。现在,他们统称为奈塔胡部落。卡特林斯没有正规的要塞,但有很多狩猎场。这个地区曾聚居着很多没有飞翔能力的巨大恐鸟,而森林中的木材是制作独木舟的理想材料。这里还有着非常具有喘气色彩的一段故事.

:欧洲捕鲸人于1800年代初来到这里,随后的定居者来到这里把土地开发成牧场并大量采伐这里茂密的本地森林。这个地区的名字取自爱德华德.卡特林斯船长,他在1840年从当地毛利人手中买下大量土地。然而,当局并没有正式把这些土地转移到他的名下,直到1873年才完成此事,当时,卡特林斯船长已于17年前死于悉尼。

:卡特林斯海岸对航海者一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这个地区堆积着大量的船只残骸。最具悲剧色彩的沉船事故发生在1881年,当时,塔拉鲁瓦号船撞在了怀帕帕角的岩壁上,导致131人丧生。这是新西兰历史上发生的一次最惨重的海上事故,为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在怀帕帕角建立了灯塔。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灯塔在纳吉特角建立,指引海岸另一边的船只航行。

:在卡特林斯森林和牧场地下,三叠纪和侏罗纪沙岩及泥岩隐藏着有趣的化石。在库里奥湾,你可以看到神奇的化石森林遗址,它们已有一亿六千万年的历史。化石树与现代贝壳杉和诺福克松树具有紧密渊源。

:另一个古怪现象是杰克鲸喷水孔,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已经坍塌的海蚀洞,导致了在空隙中间喷出海水。 在怀怕蒂海滩,你可以步行至一系列高大的海蚀洞,在低潮前后两小时可进入这些洞穴。

:在卡特林斯大多数地区,土地从海岸笔直升起,与内陆山脉连成一体。正是这个原因,这个地区的许多河流在接近海洋时形成了飞流直下的瀑布。普拉考努伊瀑布特别漂亮,分三层,每隔20米冲泻而下。最迷人的瀑布当属尼亚加拉瀑布,这个名字是一位幽默地测量员起的因为这里的瀑布落差不到一米。

:在卡特林斯观赏野生动植物的机会算是这里的主要旅游项目之一。在纳吉特角,你可以近距离观看新西兰最大的海豹聚居地之一。在这里也可以看到胡克海狮、海象、黄眼企鹅和蓝企鹅。可以看到的海鸟有斑点鸬鹚、灰鹱和塘鹅。海豚湾是经常可以看到赫氏矮海豚在水中追波逐浪的场面,你可以在海滩上或乘坐海豚观赏船观看。

:在旁纳维阿,一条步行道穿过高大茂密的本地森林和盐沼,在这里有机会看到很多本地森林鸟类,包括莫华鸟(新西兰金丝雀)、卡卡里基鸟(长尾小鹦鹉)、蜜雀和尾扇鸽。在湿地附近,你有希望看到长嘴涉水鸟、琵鹭、大琵鹭和白面鹭等候鸟。

:如果去新西兰游玩,可以考虑度假村或者其他精美的住宿类型, 都是坐落在真实生动的迷人田园景色和舒适招待的华丽环境之中. 你可以独自享用晚餐或者与其他客人共坐一张餐台, 在顶级热情招待的豪华环境下品尝新西兰优秀的烹饪手法和葡萄酒. 你将真正的感觉到你融入了新西兰文化并且成为其中一部分.

:新西兰有很有特色的背包旅馆. 如果您是背包旅行者, 新西兰有数百座的背包旅馆,您可以在那儿过夜,与其他背包旅行者交流心得.公共餐厅与客厅是认识朋友和交换心得的好地方。这些背包旅馆和青年旅馆都很干净舒适,绝对物美价廉!

: 对于新西兰来说,要向所有的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在毛利族manaakitanga的理念下迎接四海宾客,是一个具有新西兰特色的挑战。当您做客新西兰当地人家时,无论住在他们的农场、乡村客栈、景区旅店、或者主人家里,您都会发现从主人那里,您会从另一个侧面了解新西兰。除了向您推荐满意的野餐场所及优美的景区外,他们通常会邀请您去探险。旅行中,您可以如愿得到一间舒服、浪漫的卧室,浴室有个人专用或公用的。休闲室和餐厅通常与其他客人共用。多数情况下,早餐包括在内,午餐和晚餐自愿订,是收费的。这种居住方式有利于结交朋友,使您更有条件了解新西兰人和文化。

:我们也可以总结以下到这里不得不带回的几件纪念品:羊毛、羊皮制品,毛利人的手工艺术品、木刻,各种绿玉饰物和摆件,天然用品,健康食品。

:还有不得不品尝的美食:毛利人自制的传统石头火锅,新西兰的牛排、薯片、卷心菜、鱼、熏肉、芝士这类传统的食品几乎可以在新西兰的任何一个餐馆吃到。

:假如在你的蜜月旅行或者浪漫历险过程中, 你和你的爱人拥有了最令人难忘的一次体验, 让你们坠入爱河, 彼此相爱. 请不要为此感到惊讶, 这些都是因为新西兰, 新西兰的土地, 新西兰的人民和新西兰的文化.

:.好了,本期的玩转世界就要结束了,新西兰的美景是否让你留连忘返呢.

:没有关系,我们会继续带您畅游世界上每一个美丽的城市,要继续关注我们的玩转世界. 玩转世界,带你畅游天下.这里是广播台玩转世界栏目,我是.

:我是,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⑷ 表达思念故乡的散文

1.张抗抗《故乡在远方》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

我不知道。

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一百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

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的荷池莲塘,春天嫩绿的桑树地里透紫酸甜的桑葚儿,秋天金黄璀璨的柚子,冬天过年时挂满厅堂的酱肉粽子、鱼干,还有一锅喷香喷香的煮芋艿……

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屑于我。

我究竟来自何方?

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

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

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那些神秘的森林居民给予我无比的亲切感,曾使我觉得自己也是否应该从此留在这里。

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飘泊动荡的青春年华。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二十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2、故乡

故乡的田野上有相互追逐的孩童,随风自由奔跑,在苍茫的金色麦海中玩捉迷藏,在空旷无垠的草地上玩老老鹰捉小鸡;收割之后,农家伯伯用枯黄的麦禾编织成可爱的稻草人;田野上飞来寻觅稻谷的麻雀,顽皮的孩童追赶着饥饿的小麻雀,嬉戏在故乡的田野上。

故乡的田野,金色的麦浪,小昆虫煽动着翅膀流连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鸟儿唱着丰收的歌谣盘旋在蔚蓝色的天空,享受着金色的秋。收获的季节,农家伯伯戴着草帽在毒辣的日头下默默的收割,无情的太阳光已把他们的皮肤由黝黑的黄色照换成古铜色,但造就了他们坚强的脊梁。

鸡的鸣叫声打破故乡安静的晨曦,村庄被一层层的雾气笼罩着,有一种朦胧的美;黑色的烟囱冒着晕圈,炊烟的味道弥漫在故乡的山川河流,不明白是哪位好妇在黎明破晓前已早起烧火为家君做饭,清晨的晶莹剔透露珠像一面洁白的镜子在太阳散发的微光中闪着亮色,映射着勤劳伊人的容颜。

故乡的风,温柔地抚动树枝,桂花散落地错落有致,桂花香飘荡村庄的每个角落,萦绕在鳞次枳比的瓦房的上空。

当我怀着憧憬毅然决然地离开我的故乡,告别生我养我的那一片热土,来到喧嚣霓虹灯闪亮的城市,展望自己闪耀的星空。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每一个寂寥无人的夜,我都会想起那故乡的生活;想起爱我的亲人,当我想他们的时候他们是否也会在昏暗灯光下的窗口挂念着我。

每当夜深人静一个人的时候,望着天尽头那边的故乡,我会情不由衷地唱起故乡的歌,想起故乡的人。

我想念的是故乡那灯火下的温情,那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温暖。不明白是从懵懂开始还是何时,我的奶奶就一向伴随在我的左右。童年时的我,在奶奶哼唱的摇篮曲里安慰地入睡;桂花飘香的季节,奶奶会和我一齐摇桂花,为我做甜蜜的桂花糕,那种甜蜜将在我的口中停留一生。

烛光下的奶奶,为我缝补破了的衣衫,透过烛光,岁月不动声色的力量已经为奶奶换了装;深凹的眼角,有了褶皱的脸,弯凸的腰,步履蹒跚。我在烛光中偷偷细数着奶奶头上的白发,不经意间落下一滴莫名的泪。

灯火下的温情,烛光里的奶奶;你是我的牵挂,你是我前行路上的光,不管前路是荆棘密布,还是海市蜃楼,我都会带着你的爱,走过萧杀苍凉的秋,走过寒风刺骨的冬,走向花开不败的春。

故乡的傍晚,红彤彤的火烧云映红了小村庄,晚霞的亮光照亮了河面打鱼归人的路。

也许你也会在茫然失措中想起故乡的那一片飘浮的云彩,也许你也会在被背叛伤害的痛彻心扉后唱起故乡温暖的南泥弯,也许你也会在暮入黄昏后想回到故乡落叶归根。不管我们走得有多远,有多大的辉煌,而我们就像是故乡厚重的大手中紧牵着的风筝线,从不会流浪异乡,亡命天涯。

当我们的肩上背负着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请不要害怕迷茫,请不要放下你肩上的行囊,看着前方指路的灯火,继续前行。不管以后要经过多少个转弯的路口,请不要忘记回家的路。

我想把故乡的一切装进我的口袋,让我无时不刻感爱故乡的温暖。

我从不在意别人眼中的所谓的海枯石烂的幸福,我只愿守护故乡那一砖一瓦的房屋,里面装载着我的回忆,墙上有我画的彩虹,挂着我童年时放飞的风筝,书桌上有我折的纸飞机,有我奶奶听花戏的留声机,有我的梦,有我的童话,有我的温暖。

唱起故乡的歌,说着故乡的事,做故乡的梦,拥抱故乡的晴天,想念故乡的亲人,双手合十祝福我们的故乡。

故乡是我温热我胸口的一首歌,故乡的歌,纯净如水,热情如火,灿烂如花,响彻云霄,温暖我的梦。

3、回望家乡

午夜子时,泡一杯香浓的咖啡,随着咖啡的氤氲,我的指尖飞快地在键盘上飞舞,我想到了我秀丽的家乡-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一个秀丽的水乡小城。

宁静的海池河,古色古香的八字桥,风景秀丽的水上森林公园,风韵犹存的老沙沟无时无刻不让我泪湿罗衫,魂飞故里。回想童年,踏着长满青苔的青石板路,穿过一条条静幽的小巷,跟着妈妈去备战桥下去洗刷被单,和同学一齐到秀丽的垛田春游,徒步到乌巾荡放飞风筝。

在一个城市生活久了,难免在语言上被同化,我是一个生在苏北长在苏北,地地道道的苏北人,虽然在外呆了十年,但语音里仍有浓浓的乡音。女儿自幼生活在南京,两岁时由于我调至外地工作,便托付给我婆婆照看,直至五岁才回到我身边。女儿刚来时的一口乡音此刻已经荡然无存,此刻讲的是一口标准的南普话(南京式普通话),偶尔回乡听讲快一点的苏北话还听不懂,学讲家乡话,更是怪里怪气,让我心痛不已。

和女儿一同回乡,都会带女儿到处走走。到我以前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看看。我带女儿去我小时候上的新华幼儿园(元老府),有名的元老府已重新修缮,我幼时的新华幼儿园那两扇厚重的大门居然还存在,铜门搭,一点没有改变,只是修缮后重新刷了层朱红色的油漆。我指着那高高的门槛,告诉女儿,妈妈很小的时候就是在那里上幼儿园的,一次放学脚没抬高,被门槛绊倒,整个前臂与地面摩擦,嫩生生的胳膊擦了一层皮,血肉模糊,至今还有印记。

带着女儿穿过长满青苔青石板路的儒学街,走过一路青砖瓦黛的上元巷,来到当初老家最繁华的牌楼路,那里有我们家乡最高学府,县中。我告诉女儿,妈妈当年小学毕业仅以两分之差与这个校园无缘。但妈妈小升初,初升高都是在那里考的,这是妈妈当年无限向往的校园,也是妈妈当年奋斗的目标。可惜由于城市规划县中已迁移,只留下了一些以前的痕迹。我围着老县中拆迁后留下的古树走了一圈,仰望根粗叶茂的枝干,不知大树是否还记得当年县中的林荫大道上曾有位肤色白皙,身淡薄影的女孩,行色匆匆地走在赶考的路上。

十多年前的傍晚,秀丽的海池河边经常有位长发披肩,素衣素裙的女子坐在河边或看书或对着水面凝望,看着河面泛起的一层层涟漪,看着黄昏落日渐渐西去,看着野鸭在河里戏水,那个女孩便是以前的我。经历了一场感情的波澜后,每一天清晨或傍晚都会围着海池河边走一圈,只有当我看到碧波荡漾的河面,看着潺潺的河水拍打着岸边的河堤,我的情绪才能得到片刻宁静,没有一切杂念,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落日黄昏陪伴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直至我离开老家,远走他乡。

虽然家乡的美景令我流连忘返,但生活在家乡的那些年,有太多让我纠结的记忆。当年生活在那里,我无时无刻不期望自己尽早离开那里,盼望离开所有的纷杂与繁琐,曾游走于几个城市之间,在那鞭炮齐鸣,万家团圆的日子我宁可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吃着方便面忍受着孤独和寒冷,我也不愿意回乡,我恨那里,我害怕我触景生情。但时间是疗伤最好的药剂,事隔多年,那些纠结的回忆已经淡忘,我的思乡情结越来越浓,小城的恬静,小城的惬意,让疲于奔波的我很想驻足停下来休息,每次休假回家总觉得时间太短,坐在回乡的车上,总觉得路太长,回到父母身边,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

年过古稀的父母,每次听到我回家的日子,每日都在倒计时地算日子。当我踏上家乡的土地,打电话给他们时,父亲便会直奔楼下等我,腿脚不利索的母亲会扶着门框,不停地张望。女儿远远地看到外公,必定会给外公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家人说说笑笑地进了门,大姐和嫂子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为我接风。但每次假期到了,我要回南京跟父母告别时,母亲总会泪水涟涟,我强忍着泪水笑着安慰母亲。常回家看看,这是父亲每次送我走时讲的最多的话。

春天时,想的最多的是家乡的垂杨柳;夏天时,想的最多的是北水关桥上手拿蒲扇纳凉的人群;秋天时,想的最多的是牌楼路上落下的梧桐叶;冬天时,想的最多的是挂在屋檐下的冻冻钉。我秀丽的家乡,我衷心的祝愿你,粮食丰产,经济腾飞,愿我的家乡越来越秀丽!

4、故乡遐想

在北方,望见叶落絮飞的景象,便想起故乡,我的故乡在四川南方一个依山傍水的城市,那里有山的绿意和水的清凌,时常让我魂牵梦绕,寤寐思服,那是一个小城,无论是大江或是小河,一到了那里便舒缓下来,那水的样貌,伴着年轮缓慢地流进我的心里,长成梦的模样,若影若现,周围的小山和丘陵间常常在薄雾中延宕,这样的景致让我对故乡有些许的期望,期望她更加的温润,清亮,仿若是山里的摩登,或若是城市里的乡村,近年来,由于长期在外地工作,隔上一段时间,回到故乡,那里的变化,越来越让我感到亲切,而在以前的时候,这样的感觉是没有的,假期结束后,当我离开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愁绪和思量,但是,在北方呆久了,每当看到季节的变化,风里冷冽的气息,黄叶飘落满地的时候,心中故乡的蔓藤,像花儿一般在渐渐绽放,令我生出诸多的惆怅,来对映生命的眷念,思念就像长了翅膀,便在瞬间,回到故乡;

在南方,我的故乡,有众多的山峦掩映着绿色的衣裳,山下的河,像温柔的女儿,守护着那岸边的万家灯火,像神女峰的坚持,延续远古的梦想,河的蜿蜒,水的潺潺,在两河间的狭长地带,孕育了一方水土的儿女,生长出许多青绿,在蓝天白云与广阔的田野间弥漫;那里有农田的稻香,有瓜果的芬芳,有菜籽的金黄,有蚕丝的曼妙,还有那城市里的现代化大道与老城之间交映的历史和文化,当夜的黑来临的时候,河上、岸上的灯火,繁衍南方不尽的妩媚和安逸;

故乡的酒,散落在陋巷的酒馆里,酒馆里有简单的条凳,红黑相间的方桌,还有那酒缸里透出的味道,纯纯的,散发着谷物的绵柔,流连的芳香,酒馆里的人,或是乡里的农人,或是小街上的商贩,在川南俚语中,古往今来、奇闻异事、花鸟虫鱼、世界万象,如江水汩汩不息,仿若世界的这天,在酒与话中,变得这样的具象;偶尔的插科打诨、夹杂着对老板娘的戏谑,下午的时光在一个日头下,慢慢的地走向黄昏,斜进的阳光,照耀着尘埃,时光仿佛凝固,一切变得如此的静谧和安详,那样的日子,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此前的情景,飘若回声,过了,便是一晒;

时光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在故乡的平凡世界里,有的是人性完美的和百姓的善良,那里有太多的温存,用语言或笑声,来回应一点点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厚重;

向南便是赤水河,那里有泸州、宜宾这样的酒城,或许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故乡的微醺,便多了几分媚态,夹着川剧的高亢和撕裂,动人心彻,我常常穿梭在故乡小城的各类小巷,思考着这简陋设施的酒肆,里面藏着多少动人的故事和流淌着的关于酒的传奇;尽管在现代大都市概念中,那样的里巷渐次凋零,而我或许在某个清冷而微风习习的日子,去寻找故乡的味道,这味道中的酒意,在心里早就酿造好了,等待着某个时刻,散发开来,回应那些清晨和傍晚,在那里有我儿时的记忆,和对故乡无尽的缠绵;

故乡的书法,穿梭在现代与古代之间,尤以蓬溪的书法为最,我以前看到了书法之乡蓬溪的文化风起,一个亭台、一个楼阁、一个小桥、一个回廊,都是那样的墨香连绵,笔走龙蛇,意蕴若兰,那是黑色的艺术,在黑白之间的一次纵情奔放、或是一次人性燃烧的烈焰,交织的意象,在技术和艺术之间,留下太多飞白,让想象的空间得到了释放,那是动与静、黑与白、空间与时间等流向的表达,那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他的未来,有音乐的灵动、有诗歌的悲喜、有山水的跳跃,那是一个人对世界的一次巡礼;

山水的空灵,孕育了人性的清高,那些在书法路上的行者,持续着千年如一的姿态,守望者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每当看到各地的书法作品,心里闪耀的还是那故乡墨池里,溢出的墨香,那是不忘的记忆,那是故乡这片土地,对我成长的洗礼;

春天的时候,无论是阳光明媚或是风清水绿,坝上的风景在田埂间舒展,油菜的黄,连片似的,向着阳光奔跑,那是期望的微笑,那是金灿灿的绿,长在农人的烟袋里,流在水牛的呼喝中,还有那些乡间相望的鸡犬之声,透过薄雾的清晨,传递着收获的吆喝,从青砖黑瓦的农舍里,溢出的炊烟,夹着这南方的晨曦,四处蔓延开来,一份宁静和安详,让人长久的思量;

故乡的河,无论如何都是我无法回避的记忆,70年代在城西修了一条人工河,取名叫渠河,那是从渠江顺流而下,到了我的家乡便决堤围坝,沿着船山的脚下,水草相间的绿,是我对它长久的记忆,那是我童年的乐园,那是我对河流第一次的感知,那是对游泳概念的见证,我的童年、少年时代,在渠河的川流不息中,沉淀了太多的故事,这天,它变得很美,但是,我发现它老了,像个安静的中年妇人,静静地流淌,我想它必须会怀念它过往的青春和繁华时节,这天,它被现代灯光的修饰,变得时尚而秀丽,却失去了往昔的喧嚣,它的静是一种失去或是得到,让年轮给它一个答案吧;

人到中年总是想起过去的事,对家乡的热烈是近年开始的,每次看到故乡的变化,心里的感觉总是随着它的变化而起伏,欣然中那份浅浅的遗憾,总是在不经意间流动,过去的东西未必全好,但是,未必全不好,望见蜿蜒的滨江路上车水马龙、灯火辉煌,望见涪江沿岸,垂柳掩映、游人如织,望见连接中心岛与岸边的船,在来来回回之间奔忙,我觉得故乡在现代节奏中,疲于应付,难道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是故乡现代化的结果?我想故乡的美必须在人的心里,在每个灿烂的笑容中,甚至在家人相聚时浓浓的蜜意中,人的幸福应在故乡的梦里有一平平淡淡的模样,是每个人需要的温暖。

5、曲巷深处有我的家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玉钩双语燕,宝秋甃杨花卷。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题记

每一天傍晚的时候,我总会匆匆收起满身疲惫,和着夕阳的余晖,奔回自己温暖的家。

冬日的城市,有一种冰冷而陌生的感觉。挤杂的人群,匆匆地行进在旋着北风的街道,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我走在这一单色调的背景中,仿佛一向走在一部三十年代的无声的电影里,随着道路的切割转换,我慢慢融进这重重叠叠的都市夜景。

我疲惫但坚定的走着,像是有个声音在慢慢地牵引着我,我不由自主地朝着那个熟悉的方向走去。老房子就在幽静的巷子深处,那里有我温暖的家。

我的家是一幢旧式的两层老洋房,坐落在一个很老的巷子深处。这座德式的老房子有前后两个庭院,房子前厅应对的那条街道,此刻已被改成了的购物步行街。后院厅门,打开后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胡同街巷。每次回家,我从不愿经过前门大街,宁愿绕路也总是愿意拐到这条老巷子里。走在老巷长长的胡同,高高的灰砖砌成的墙壁上附满了爬山虎的藤,季节让这些密密麻麻的枝藤,叶落颓败,空留下细细的根抓,深深扎进斑驳的墙体,落成一片片由藤蔓构成的格子。

巷子里的路是那种青石板铺就的,从巷口一向延绵到我的家后院门口。石板铺就的小径缝隙上,在日久多年雨季的肆扰下,沉积了不少青苔,放眼望去仿佛是一条铺满绿意的路。石径的两边,紧贴着院墙载满了的槐树,槐树那粗硕的树干上,常常会落满浅褐色的山雀,山雀在枝叶间扑楞楞地飞进飞出。

这一切,让整个老巷子充满了另一种不同的生机,隐藏在高楼林立、繁杂喧嚣的都市里,显得那么优雅和质朴,很有那种“苍茫古木连穷巷”的意境。每逢春天到来,巷子里槐树那巨大的树冠会开满星星点点的白花。一阵风吹过,地上落着一片碎白的花瓣。小的时候,每当我走在巷子里,看到落花常常捡起来。晚上睡觉时,把衣服叠在枕旁,整夜都是槐花那清新的香。

石径尽头就是我家老房子的院门,院门前是由青石垒成的石阶,宽矮台阶在门前泛着几丝微凉,铭记着好几代人走过的步履。台阶一侧有一棵枝叶茂盛的棠梨树,这颗有几十年树龄的棠梨树孤傲长着。

探出老屋院墙的枝叶,掩映的窗子框起一汪橘黄色的馨郁,与街巷里的路灯相互映照,在重重叠叠的都市夜景里,如一幅闲情淡抹的油画。我很喜欢这棵老树,喜欢夏天的时候躲在树荫下,躺在一张老藤椅上,手拿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听知了的鸣唱。

月圆的时候,喜欢沏一杯清茶,看那月亮从树隙中透过,清冷的光影斑驳、疏离,仿佛是满腹的思绪倾撒在地上。遥望明月中天,月光下渐浓的思情与太多的感触,总和这老树一样牵伴着我,而我,却在这盘根错节的老树的枝叶里渐渐沉没。喜欢这棵老树,更喜欢这棵老树的青春绽放。

生活就是这样漫步于此,在心灵之中重温自己成长所经历过的所有记忆,尽管有些往事已被岁月蚕噬的支离破碎,但人生的走过的路程仍历历在目。

我守候着这种平凡而满足的情绪,这些昔日的往事,仿佛又让我回到了过去。岁月本就是一张白描画,只看到以前的许多情节和往事被盛载在疾驶的时间列车上,离我渐行渐远,唯有那台阶和这棵老树伴随着我,和我一路成长,潜育着我的性情、人格与尊严,启蒙我的追求和努力。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痛苦的杯具,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意味”,幸福和痛苦的回忆是能够自己选取的。一向以为,人生如歌的豁然,能够宣告我很坚强。却不曾发现,那一份温暖只但是就在身旁。

夕阳落尽,当街灯一盏盏地亮了,家的温暖和窗子里透露出的灯光,会引领我一步一步走向回家的路。我走在这一背景中,把所有感悟搁在我的双肩。在金辉浮涌的灯海里,寻找一盏属于自己的梦想。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事发生,唯一不变的是我们都有着一个幸福的家。

(4)乡村旅游散文扩展阅读

描写故乡的散文借助作者对几个故乡情感的体悟,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一种理解,一种更深意义上的探求。作者笔下的“故乡”不只是指单纯的地域,更多的是指精神的家园。一个安放感情的地方。与其他类型散文相比,故乡系列散文,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⑸ 关于乡愁的散文

乌篷船 周作人

子荣君: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

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哆唆地多讲。

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

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也就可以不说了。

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小的为脚划船(划读如uoa)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

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央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

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

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吧?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

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上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

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象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至。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日总要预备一天。

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寥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我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薜荔8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

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们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

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

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

川岛君夫妇现在偁山1下,本来可以给你绍介,但是你到那里的时候他们恐怕已经离开故乡了。
初寒,善自珍重,不尽。



(5)乡村旅游散文扩展阅读: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段是交代写作缘起:给老朋友游览自己的故乡作“指导”,以略尽朋友之谊。作者提到自己故乡时表现得比较平淡。但字面上淡化对家乡的感情,并非实际上对家乡感情不深,后面的内容就表明了这点。文章开篇运用的是似淡实浓、明贬暗褒的逆笔手法。

第二段着重介绍故乡的一种“很有趣的东西”——乌篷船。这段介绍文字颇具特色。首先是说明精密,详略得宜。先总写大、中、小三种船,再重点介绍中、小船。介绍这种船的质地、构造和性能,比较精妙。

第二,在介绍时作者不是机械地叙述,而是带感情色彩地点染:“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虽寥寥数语,而情态宛如,意趣横生。可以看出作者沉浸在故乡景物特有的情趣之中。而这又是不经意地流露出来的。唯其如此,更觉情深意永。

第三,“打马将”的一笔插叙,看似无关紧要的“闲笔”,实际上表现了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无所拘束。可见闲笔不闲,别有作用。介绍小船的文字也匠心独运,别开生面。篷顶离头“两三寸”,言其矮小,“两手可以以搁在左右的弦上”,言其狭窄,“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言其灵活轻巧。“仿佛是在水面上坐”是写一种特殊感受。

第三段作者又以朋友兼导游的双重身份给老友乘船出游当“参谋”。先谈出游时间,劝告老友不要“性急”。这很符合旅游心理。虽是“玩水”,却似“游山”。

水光与山色相映成趣;以下历数游览的地点和场景,哪些地方“最好看”,哪些地方“颇有味”,哪些地方“千万不要去”,作者都了如指掌,仿佛心里藏着一张精密的旅游图,既是给别人导游,也是自己神游故里,陶然自乐。

这篇文章,通过写乌篷船等景物,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真挚情谊。文中向往那种“看随笔”、“喝清荼”、“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行动自如”的“理想的行乐法”,虽然也折射出对现实生活的某些不满情绪,但主要是反映作者的“士大夫阶级”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情趣。

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民旅斗争中,这种及时行乐的处世哲学,很客易导致政治上的消沉与动摇。

这篇文章写得潇洒自如。信笔所至,娓娓而谈。在状物叙事的同时,杂以艺术见解,寓以哲学意蕴,把知识性、趣昧性和哲理性融为一体。采用书信体,如老友重逢,推心置腹,既不避重复,也不重条贯。“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有份量。”(郁达夫《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序》)。

这是因为作者有意追求一种平淡自然的艺术境界。但文辞“絮语过多”而稍逊洗炼,行文讲究“涩味”而有碍畅达。

⑹ 名家写风土人情散文

<<风土人情之我说 人之我说>>

出国前,听到许多的人说,在外国,人与人的关系是冷漠的,相互间不可能有什么更深的交往。有的只是金钱关系。所以,在国外不能期望有任何人会像我们中国人一样的互相帮助的。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观念来到了加国。

可是,在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接连碰上的几件小事却让我的观念动摇了。

一天, 首次乘坐多伦多的地铁,车次方向搞不清,正一头雾水地查地图时,旁边一位老外过来问道:需要帮忙吗?我把地点告知他,他不仅在地图上指明了我要去的地方,还一直把我带到了站台旁。我想,要在国内,问路时还得找点看起来老实的人,否则把我指到爪哇国去也未可知啊。我还没有唱国际歌,就有朋友来帮助我了。倘若我唱了国际歌,恐怕天下朋友将会更多了。

在地铁里,一个小孩在临将关门的一刹那冲进车厢,车门忽然关闭,夹住了小孩的手臂。瞬时间,车厢里几个老外同时冲向车门,七手八脚的要拉开车门。而这时车厢里还有许多的黄皮肤的中国人,自始至终没有一点反映,麻木不仁地似乎在看一幕电影,与自己不相干的。更可气的是还冷不丁的听到一句粤语:“门不会关的,慌什么嘛。”

其实,地铁的车门如同电梯门一样,有障碍就会自动打开,本不用着急的。这道理不仅中国人知道,谁都会知道的,可出于一种本能,老外们会同时抢了上去。而号称会互相帮助的国人,不仅不表示出关怀,还要冷言冷语几句,一付见过大世面,闯过大码头的架势。看来,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祖训可谓深入国人之心的了。当然,这种事在中国国内也是司空见惯的了,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历史和现实都和移民的交流迁徙相关。应该说,由于这样的移民流动,使加拿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也使加拿大成为了发达的国家之一。

正是由于加拿大的这种特点,各种民族的大汇聚,也就形成了多种民族特色的性格特征汇聚。

美洲的开放,欧洲的矜持,非洲的粗犷和亚洲的猥琐,在加国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人的本性中,美洲的直率,欧洲的委婉,非洲的野性和亚洲的虚伪,在加国也是一样的竞相表现。

在与当地洋人的笑谈中,居然听到很不中听的一个列举:在加国最不受欢迎的人有四种:黑人、印巴人、越南人和中国人。这其中,亚洲人就占了三个。几个新结识的老外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他们不愿意和中国人打更多的交道,因为“中国人不讲信誉,”“骗人”。

黑人的强悍粗野,自是不必说的;印巴人的神秘诡诈,这也是不必说的;越南人的土匪海盗行径,早受到世人的鄙夷;可中国人又何处得罪了这些老外呢?

或许,这是白种人的歧视吧。

<<[散文]长白山天池>>

??《中国国家地理》为山水选美。山山水水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完的,以往148页的杂志,在2005年第10期这里增至550页。感谢《中国国家地理》,增页不增价,仍是16元。杂志出来不久即告脱销,北京是全国脱销最早的城市之一,据说网上已拍到80多块了,不少读者为买不到杂志而生气,《中国国家地理》在其网站论坛发出总固顶帖,标题是《希望大家都冷静一些》。

《中国国家地理》列出十五组“中国最美”,按排行榜顺序依次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和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之所以要把这排行榜依次抄下来,是发现,不知因为什么,排行榜上,没有江河。也许有了峡谷,就不用再说江河了。一些年来,可能只有雅鲁藏布江还算干净,也许江河只能按峡谷那样分段看,整体上不太好说了吧。

此次评选,在最美名山方面,东北长白山入围,但没能进入最美十大名山之列。长白山没有进入最美十大名山,长白山天池却进入了最美五大湖,这让人感到欣慰。长白山没被选中,长白山天池却在长白山最高处,谁也不能把它搬到平地上去,要看天池,就得到长白山上来。

翻看这期《中国国家地理》,对榜上有名的山水风景或介绍,或品评,或欣赏,都有许多文字,杂志还请了著名诗人和作家舒婷、于坚和刘亮程先生分别为厦门鼓浪屿、苏州老城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写了文章。可是,就是到了长白山天池这里,在标题《长白山天池:盛怒之后的平静》周围,除了两张图片、59个字的专家评语和220多个字的说明,再就没有什么了。用一个现在流行的词,这让人有些郁闷,难道长白山天池就没有什么好说?可是转念一想,又高兴了,一年之中常是云遮雾绕,冰封雪掩,登长白山是不容易的,两千多年了,既少有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又没有帝王将相来此祭天封禅,满清皇帝虽把长白山册封为神山,也只能在吉林市温德亨山建望祭殿遥遥拜祭,这里没有为人们准备下现成的语言,从自然到人文,污染还少,想说长白山天池,不太容易。

杂志中两张长白山天池的图片,一张是夏景,一张是冬景,由此倒也看出编辑是用了心思。冬天爬到长白山顶峰看天池,少有人能够做到,一般人也没有机会,有位朋友冬天里上去过,多年后说起来还非常高兴,特为此写过一回游记。

和许多长白山天池的图片一样,《中国国家地理》两张天池图片,一张野花点点,一张白雪皑皑,但都风和日丽,天池的水真平静如同玻璃,纹丝不动。这样的图片多了,会使人产生误会,好像白山天池总这样好脾气。其实,冬天看天池不容易,夏天也未必就能看到天池,2001年7月,到长白山上走了一趟,车进山门,天已暮色朦胧,高山上显得矮了的天空已有了雨意,司机人很好,在山上时间长了,有些经验,他提醒说,应该抓紧时间赶快到天池上去看看,如果下起雨来,一天两天不容易晴起来,天池就会藏进云雾中去,要想看到,几乎没有可能。司机说,前不久,有国家要人来,在山上住了几天,天气一直不好,终于什么也没有看到。听司机的话,直奔天池,果然,到了天池边,时间不长,人就冷得哆嗦,山风越来越凶猛,黑压压的云雾从天池对面压了过来,眼看着把天池就吞没了。就在这个暮色朦胧的傍晚,我看到了和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天池,在围绕天池一十六峰的一峰之上,探头往下面看去,丝毫看不出以往人们所说和图片所显示的平静柔和的美,眼下的天池,阴沉沉地一动不动,好像在酝酿一个阴谋,好像要伸出手来把人拽下去,让人感到阴森,狰狞,恐怖,非常可怕。

手上有一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长白山古今揽胜》,书中介绍,满清帝王一方面把长白山封禁起来,不许人们走进,一方面也曾派人寻找过长白山主峰,公元1644年,清世祖福临进京后,尊“龙兴之地”长白山为“长白山之神”。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四月十五日,爱新觉罗·玄烨命大臣觉罗武木讷一行四人前往长白山拜谒,“详视明白,以便行祀礼”,同年夏,武木纳等人登上长白山,到达龙潭即天池,秋天回京禀奏。但是,据考证,武木纳此次拜谒并未真正见到长白山主峰,清人李廷玉在《长白山记》中说:“溯考康熙十三年,吴木纳查看长白,仅至讷阴地方白山东北。”李廷玉这里的“康熙十三年”有待商榷,但他说武木讷未至白山主峰,应该是对的,虽然武木讷也看到了一潭池水,长白山中的池水却不只一个。《长白山古今揽胜》收有武木讷拜谒长白山后写给皇帝的呈文,文中有关长白山天池一段是这样写的:“山顶有池,五峰围绕,临水而立,碧水澄清,波纹荡漾,池畔无草木。”了解长白山的人知道,白山最高处那个天池,周围可不是只有五峰,武木讷所见若真是长白山天池,他就是把其他十一座峰给隐瞒了。不管怎么说,武木讷虽非故意,却是把皇帝给骗了。

长白山天池,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3.5公里,湖水面积9.8平方公里,水边周长13.6公里,湖面海拔2185米,平均水深204米,最大水深373米,总蓄水量约20亿立方米,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和最深的湖泊,这是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10月版《吉林风物志》给出的数据。有人说,把一座大楼扔进白山天池,就像扔进一个火柴盒一样。事实上比这还要大,白山天池哺育出一条条江河,它是图门江、鸭绿江和松花江三江之源。也许可以这样说,图门江里小小的游鱼,鸭绿江边普通的草屋,松花江畔的大豆和高粱,都是白山天池养育的。2005年冬天,一开始以为是个暖冬,也真希望它是个暖冬,愿长白山天池流水多多,用它清净的水,洗去江河中的浑浊。

<<武汉夏夜街头的"竹床阵">>
夏至七月以后,酷热的夏夜把武汉市民从家中"赶"出来,不得不到街道两旁摆竹床露宿。密密麻麻的竹床一个挨一个,老者、儿童、青年、少妇乃至姑娘都躺在竹床上,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北方人或外地人看见少妇、姑娘身着短裤、裙子睡在街头上,大为不解,也十分感到新鲜。然而当地人却习以为常。
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城"之一,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左右。酷热难耐的时间长达两个月左右,使之形成了武汉特有的民习"竹床阵"。

2、吃粽子和赛龙舟?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中国许多地方的风俗。然而这一习俗是因从纪念屈原而来,使得屈原的家乡故地的湖北,此俗更甚。?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湖北各地赛龙舟、吃粽子遍及全省城乡。只要有湖、河、江的地方,人们早早就把龙舟修整或清理好,一至初五,龙舟便纷纷下水了,一条条"黄龙"、"白龙"、"红龙"、"青龙"劈波斩浪,箭一般前驶,锣声、鼓声、吆喝声、喝彩声响成一片,江河两岸观看赛龙舟人们黑压压一大片,那场面实在壮观极了。?
传说屈原投汩罗江死后,他的故乡乡亲秭归人做了一个梦,梦见屈原身体消瘦了,便用箬叶包米饭做成有角的角黍(粽子),用龙舟装上投入江中,因水中水族属龙管,以为是龙王送来的角黍,便不敢食。这就可让屈原食用了。这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的由来。
?
3、荆州花鼓?
荆州花鼓原是民间穷苦人乞讨谋生的"沿门花鼓"和薅草秧歌。这种"花鼓"是一人击鼓唱词,数人帮腔和调。?
近几十年来,荆州花鼓已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戏。1955年有一位老艺人搜集记录了花鼓戏的全部唱腔,整理出从未有过的第一套完整的花鼓音乐曲谱,并大胆地把二胡、板胡、琵琶、扬琴、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用来为花鼓戏伴奏,使花鼓戏结束了"一唱众和"和单纯用锣鼓伴奏的历史。如今,荆州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唱腔悠扬、甜美、悦耳,已有《家庭公案》、《水乡情》等几十个剧目,既取材于湖乡生活,又展现湖乡风貌。在民间,男女老幼走路、劳作,不时哼唱花鼓调,也有很大的"魔力"。有人说:"听了花鼓的哟喂哟,害病可以不吃药!""做活不唱花鼓戏,浑身上下无力气"。来到荆州地区,可以看到小学生放学时提着的收音机里。汽车里、商店柜台内,播放的全是荆州花鼓戏。

4、天门"三棒鼓"
在天门、沔阳一带,由于地势低平、多水,往昔水灾不断,民众身受其苦。为谋求生路,他们背井离乡,背起"三棒鼓",浪迹四方。许多人从湖北到中国西南部、印度、伊朗、中欧、西欧等地。也有些人经广东到菲律宾及其它东南亚国家,
他们背起的"三棒鼓"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人们称他们为"中国的吉卜赛人"。

5、通山山鼓?
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
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匠右手执扦击鼓,左手托着鼓的底部,配合用手指调节出不同的音色。一名技艺出色的鼓匠,一般能够打出数十种节奏迥然不同、情绪各异的鼓点子。山鼓之音响亮清脆,数里之外能闻其声。
通山山鼓主要分《挖山鼓》和《栽田鼓》两大类。此外还有一种《山锣鼓》。这种《山锣鼓》除鼓匠身背一面山鼓外,腰间还挂有一面铜锣,左手执钟打锣,右手拿扦击鼓。
山鼓的曲调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节奏性很强,加上旋律高亢激昂,质朴热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一种活跃劳动场面的艺术形式。1988年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电视比赛中,通山县改编的节目《喜耘禾》山鼓,荣获银杯奖。

6、崇阳人的老风习?
鄂南崇阳县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由于远离大城市,乡民们保持了许多民间传统老风习。当青年男女嫁娶成婚时,打造的家俱样式仍按古老的形式 。如睡觉的木制床为古式雕木的花床,床四周有雕花杆,床前面雕花板上方,有三层雕"滴水沿",床下前方有三层踏板。床入口处仅仅只留可两人并坐的"口子",床两头和后面用整块木板钉死。这种讲究的崇阳花床,实在是一种十分罕见的习俗了。?
此外,热情待客的崇阳人给客人泡的茶是花椒盐巴家焙茶,吃的菜是大块肉、大块鱼、红苕粉丝、煎豆腐四大菜。一寸来宽、二三寸长的大块烟熏肉,令城里人食一、两块就足够了。??

7、鄂西土家风情?
鄂西毗邻湘西、贵北和川东南,居住着数十万土家族居民。他们有着富有特色的生活习俗。独特、鲜艳的服饰。土族居民,特别是青年人,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如男青年,头上缠着一条长长的青头巾,外面上衣往往是白布上镶宽大的蓝边,传统布扣、裤子比较宽大。女青年,其头巾则是彩色布巾,上衣或红或绿,但领口、背肩、袖口、下摆等处都镶有美丽花纹的边带布。手上戴着金或银制的手镯。
山歌。唱山歌是青年土族男女中不可缺少的本领,有些上了年纪的土族人山歌也能唱上"一大箩"。在曲折蜿蜒的山道上,在田间、茶场、农舍、土塘旁,常常可听到阵阵悠扬的山歌传入耳中。更有山歌男女对唱,山族青年以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之心。木叶传情。土族青年用口含一青青的木叶,吹出美妙、动人、委婉的声音。这声音就是动人的情歌。小小的一片树叶,仅为男女传情表达出心声。 文章来自青藤文学网:http://www.7cd.cn,转载请保留版权!

这三篇 中外 山水 风土人情 都涉及到了
你用的时候可以有所取舍 选择需要的段落 删减你以为没用的
希望能帮到你

⑺ 临沧的四季 散文

临沧是中国内地经云南昆明通往缅甸仰光、进入印度洋的陆上捷径,在全省、乃至全国对外开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临沧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3年被评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临沧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以“构筑生态高地、成就大美临沧”为奋斗目标,以“世界佤乡、天下茶尊、恒春之都、大美临沧”为品牌定位,着力打造 “微笑之城、创业之城、森林之城、洁净之城”四城一体的美丽边城,全力建设“森林繁茂、水系发达、空气清爽、人文荟萃、经济循环”天地人高度和谐的“大美临沧”。
临沧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形成冬暖夏凉的宜居气候,年平均气温18.5℃,湿度75%。特别是立春后,全国很多地方还在冰天雪地时,临沧已春暖花开,气候舒适度9级,是全国少有的避暑避寒双宜的城市。优美的环境、生态的食品、恒春的气候,使临沧成为游客选择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临沧市海拔1460米,森林覆盖率达66.5%,水资源丰富,是环境、气候、温度、湿度都较为适宜居住和生活的城市。作为云南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临沧以四季恒春的气候品质,激情火热的佤族风情,深厚博大的茶叶情怀、和谐原生的人文环境构筑了“世界佤乡、天下茶尊、恒春之都、大美临沧”的城市品牌,以身处“两洋分水,太阳转身”为一体的独特地理标识,造就了“避寒避暑避霾,宜居宜游养生”和“春游四季”的资源天赋。
近年来,临沧市围绕“森林临沧”建设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理念,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两手抓,城市和乡村绿化同步发展,努力构筑滇西生态安全屏障。“十二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5%,森林蓄积量10599.5万立方米,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110.94亿元,临沧主城区负氧离子浓度超过2000个/立方米,滇西生态安全屏障效应正逐渐显现。
临沧注重做好民俗文化活动的打造,先后成功打造了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云县澜沧江啤酒狂欢节、耿马水文化旅游节、永德芒果节等一批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推出了佤文化摸你黑狂欢之旅、秘境边关风情之旅。未来5年,临沧力争森林覆盖率将达7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建成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打造滇西南生态养生旅游圈,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

⑻ 写景散文 急!!

凤凰城忆
烟雨朦朦,远山隐隐,流岚渺渺,映在一江春水里,缀上两岸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点点桃红,盈盈柳绿,坐在小船上,就如在一卷画中流淌,石畔,有裹着青头巾的阿婆在捣衣裳,一声一声槌捣在童年的清晨,曼妙的韵律是记忆里女性勤劳与温柔的注释。竹筏上,有着甜甜梨窝的苗族阿雅在放声歌唱,自然、清新,伴着啾啾鸟鸣,潺潺流水,幽幽水草,绕过青山流云,依着沱江春水悠然远去,消匿在吊脚楼檐角深处…… 几星细雨,数朵伞花,深深的青石巷里,是不是 也会走出一位紫丁香一样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她是不是也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她是不是也会投出梦一般的目 光 哦,这儿不是江南,不是戴先生的雨巷,这儿是沈先生的故里,这儿有的,是背着背篓,身段苗条的苗家姑娘,深色绣花对襟长褂,盈盈柳腰间系着绣花围裙,宽宽的裤角下隐 隐露出白皙的脚踝,石板路上,桥畔,河边,柳下,亭中,有她们扬起明净的脸,挂着纯朴而善意的笑,她们和小翠一样有着宝石般的黑色眼珠,她们能歌善舞,静若处子,动若狡兔,伴着她们身体的韵律,精致的银色头饰和脖子上的银链就叮咛作响,细碎的碰撞声像蝴蝶的翅膀吻过花的脸庞,给你一种轻柔的触动。 沱江两岸,几支木桩支起一座高高的楼阁,深褐色的外衣边角爬满了油油的青苔,在波光滟潋中见证岁月的痕迹。在这湘西古镇,梦里水乡,雕花窗户边,是否,有那样的女子,眉如黛,眸如烟,以雨为针,以柳为线,绵绵密密绣着那不老的相思?青葱细指在光滑的绸缎上纤巧的穿梭,一个针脚便是一缕幽怀,绣到眼泪的尽头,张开一嘴细细的白牙,偏着头,轻轻一咬,断了,这绵绵的相思。是否,有那样的男子,剑眉星目,清淡如竹,握一支醮着月光的笔,把水眼山眉描出清雅的韵致,把迢迢青山,隐隐绿水,绵绵相思化作无数清词丽句?那是一双修长的手,温柔地帮镜中的女子描着弯弯的柳眉,画着秋水般的眼睛,抹上鲜艳的唇彩,涂上淡淡的胭脂,给湖水般纯净的蓝色衣裙系上精致的蝴蝶结,而后,握她的青葱细指,微笑地、深情地望着她,看她的娴静,她的沧桑,阅的温柔,她的疼痛,懂她的快乐,她的忧伤,万般怜惜化作唇边一缕轻轻的叹息。那是一双神奇的手,万语千言在笔间流转,他将此情此景此人此物幻化成不朽的色彩和文字,他使一座城,在她走过的岁月里,有了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情节,而他手中的她,浅浅的回眸一笑,是如此的百媚千娇。 如梭的游人,不断亮起的闪光灯,似乎打不破凤凰的恬静。时间依着沱江水缓缓流过,滤下的便是深深的平和安宁。在这古老的长城上行走,也在凤凰的历史中行走,战争、叛乱,悠悠历史,茫茫苍生,世事沉浮,沧桑百年。泛黄的岁月,似水流年,烟雨旧事,几许幽怀,几多轻愁,几番离恨,伴着桃花流水,辗转零落。城楼的角落,阿婆手里拿着一串串花环,绿色的草,黄色的花,编得小巧精致,戴在头上,仿佛又成了那位天真的小姑娘,赤脚走在田梗上,高卷着裤管,顶着荷叶,衔着青草,嗅着稻香,看流岚暮霭,烦恼着何时才会长大?无忧的童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女,而今识得愁滋味的女子,前尘旧事,曾经以为的念念不忘终究还是被遗忘了

⑼ 求一篇关于“生态环境”的文章

近年来,钦州市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针对钦州市水土保持的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从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出发,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抓好水土预防、监督和治理等各项工作,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使钦州市水土保持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一组心情沉重的数字 近几年来,随着钦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开山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也大量增加,对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观的破坏也随之加重,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直接加剧了洪涝灾害和生态退化,严重制约了钦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钦州市水土流失面积为557.49km2,占土地总面积5.14%,其中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395.8km2,占总流失面积的71%,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让人触目惊心,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一个良好的宣传氛围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都知晓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有关水土保持科技知识,钦州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渠道对水土保持法进行宣传。特别是从2003年始,全市掀起了水土保持宣传工作热潮,其中市本级于2003年就投入宣传经费达20万元订制了211块永久性双向固定标语牌,通过市交通局、公路局的大力支持和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协助,将这些标语牌全部竖立于市内各交通干线两侧和水土流失易发区。为全面提高钦州市水土保持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近年来,钦州市除采用以会代培和选派干部参加上级举办的水土保持培训班外,还积极聘请有关专家到钦州授课。 据统计,1995年以来,全市共印制水土保持宣传单10余万份,树立永久性双向固定标语牌322块,印制《钦州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工作简讯》近千份、《水土保持实用法律规范选编》3000本、《办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手续服务指南》3000本,挂历2100份,张贴临时性标语3万多张,悬挂过街横额725条,在本报等报纸刊登宣传文章365次,利用电视、网络宣传报道1362次。 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得到了各级各部门领导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也使水土保持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是巩固和发展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推动水土保持事业不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有效控制钦州市人为的水土流失, 1995年以来,全市共派出执法巡查组赴水土流失严重区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巡查231次,其中市水利局配合市政府办、市法制办开展执法巡查三次。全市共查处了65宗违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案件,发出水土保持违法行为通知书21份,依法制止了水土保持违法行为44起,对部分拒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不缴交水土保持规费的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同时,为确保水土保持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钦州市依法加大了对矿山开采等水土流失易发区的综合整治力度。据统计,五年来,钦州市共依法拆除了300多台套违法采(洗)矿机械,没收了800多吨非法矿产品,处罚50多名违法采矿人员。 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审批管理工作是有效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为有效防治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钦州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及有关规定,全面实施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工作。据统计,至今年5月,全市已编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项目有20个,正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项目3个,编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项目近400个,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钦州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还不定期地派出人员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没有按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施工的单位当即限令其改正。 通过强化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和规费征收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各开发建设项目业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项目开发建设中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有效地保护了钦州市的生态环境。。同时,水保部门利用征收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投入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中,并以此带动周边群众自觉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初步达到了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目的。有效的措施换来了理想的成果。据最新遥感普查资料显示,目前钦州市水土流失面积已得到初步控制,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已从原686.4km2缩减至557.49 km2。 到目前止,全市共完成水土保持投资2508万元,其中国债1664万元,地方配套844万元。共修建拦沙坝40座,坡改梯2475亩,种植水土保持林3.087万亩,经济林果0.65万亩,封禁治理13.0325万亩,疏残林改造0.8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1.91平方公里。对已完成治理任务的小流域,钦州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抓好水土保持设施运行管理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后续管理的力度,确保建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带动一方,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钦州港是个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是当年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中国“南方第二大港”。最近记者来到这一片宝地,专访了中共钦州市委书记黄道伟。 黄道伟说,钦州市要做好三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要建设好大港口、大工业。钦州港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港口规模和吞吐能力。现在正建设一条10万吨级的大航道,使钦州成为大港口,成为大西南的出海大通道。之后,利用大港口的优势,推动临海工业特别是临海大工业、大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全市的经济结构,提高全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二篇文章是以开发建设三娘湾旅游景区为重点,抓好山海、人文和生态旅游,构建大旅游格局。要把三娘湾建设成具有国家4a级标准的旅游景区,以此带动全市旅游景区建设,整合全市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形成具有钦州特色的大旅游新格局,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品位。 第三篇文章是以“一江两岸”为轴心,加大城市建设和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城市经济。通过对贯城而过的钦江的综合整治及钦江东西两岸的开发建设和改造,建设成以“一江两岸”为轴心的通江达海、人居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严把环保关口 如何做好三篇文章?黄道伟强调,一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处理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提出要建设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上项目,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要注意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把环保作为重要内容落实到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之中。钦州港是一个新开发建设的港口,因而也还是一张白纸,有利于我们画出美好的图画。为此,要做到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理智开发,建设好临海工业区,把它建设成沿海工业的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 二是要功能先定,环保先行,各居其位,协调统一。在钦州市的建设上,我们在做了总体规划的同时,还划出了各种功能区域,有港口工业区、旅游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在功能区划分之后,请有关部门对整个区域进行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行科学论证,这当时在广西来说还是先例。在招商引资上项目上,按照城市功能区划的要求,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进行布局,防止了随意乱上项目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三是项目起点要高,要求严格。钦州市要搞大工业,上大项目,要做临海工业的示范,不要像以前那样上一些技术设备落后而污染严重的小项目;同时要对这些工业项目把好环保关,所上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把审批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而危害海洋环境。 四是引入新理念,提出新要求,拓展新领域。钦州市在建设临海工业区中,不能停留在实行“三同时”不造成新污染就满足了的层面上,而是要用新的理念、新思想来指导企业,比如引导企业走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之路,促使企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政府也要在政策等方面给予引导扶持。另外,在功能区划的时候,也要注意做到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为另一企业的生产原料,做到在区域内实现循环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黄道伟书记最后说,钦州市做好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这三篇文章,产业结构将更合理和优化。我们要把钦州市建设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的海滨生态城市。 走进座落在群山环抱中的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樟木村,不仅是村庄道路的洁净,幢幢新楼的漂亮吸引你,更让你赏心悦目的是环抱樟木村的“那一片绿”。樟木村原是当地落后的集“脏、乱、差”为一体的“牛屎村”,2000年,该村开展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进行改厕、改厨、改路、改房、改水等生态家园建设,到2002年,全村141户共建设沼气池148座。从此村民告别了上山砍柴的历史,村后那光秃秃的山上重又呈现出绿色,同时该村还通过沼气综合利用种植水果,使全村种植的2100多亩荔枝、香蕉等水果长势旺盛。如今不论何时踏入樟木村,展现在你眼前的都是一片绿。“生机勃发漫山绿 ,樟木蓬春千里香”这是广西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古笛参观了樟木村后留下的题词。樟木村的变化只是钦州市大力发展沼气,打造绿色生态长廊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⑽ 有关游平和县高寨村的文章

平和县霞寨镇高寨村是一个老区基点村,距县城15公里、镇区4公里;全村有9个村小组1300多人,山地面积10000多亩,其中蜜柚种植面积5000多亩、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村庄建筑位于整片柚海之中,村民多居住于海拔400-600米的半山腰上,享有平和“布达拉宫”之美誉,2014年被确定为漳州市市级富美乡村创建村,2015年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2014年,县委提出 “东有三平、西有高寨”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创建目标,霞寨镇党委、政府着力实施,以蜜柚文化产业、生态乡村旅游为载体,打造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宜居宜游的“柚海人家、富美高寨”。 2014年,投入730万元,邀请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规划设计,建设完成2.3公里柚海健身漫道、柚海索桥、“百年香樟·情定一生”主题公园、三王庙景点、大型蜜柚形状观景台、村部观景台、休闲垂钓区及亲子戏水区、良坑组“红军窟”、旅游公厕、停车场、民宿、房屋立面改造、村庄整洁以及三线整治等项目。2015年,计划投资350万元实施富美乡村提升工程,已完成村部观景长廊、柚海漫道(长汀村段)的延伸、游客接待中心的修缮、夜景工程的提升、墙头组停车场的建设以及指向牌、店面牌、蜜柚小贴士的更新等。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高寨村接待游客达80余万人次,日均3000人次,2015年国庆长假日均接待量近万人,以闽南粤东游客居多,此外还有江浙沪港等地的游客,其中不乏有来自广西、江西、广东等地前来学习、交流经验的政府人员,带动当地群众创收近350余万元,成为我县又一个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接下来将积极向3A级景区的标准进一步开发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计划实施延长健身漫道、拓宽上山道路、增加观景台、提升夜景等工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报道、彩漫等形式获取关注、吸引外资,致力于将高寨打造成宜居宜游的城郊特色农业观光村落。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