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的城市化
㈠ 旅游城镇化模式有几种旅游城镇化模式包括哪些
不是所有城镇化都必须进行旅游化,但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旅游化手法,可以使城镇化获得更好的效果。小型地级市、县级的中心镇和建制镇,带动性相对于大中城市较弱,但易于形成鲜明的主题性特征,可以走特色化的旅游城镇化之路,这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镇建设模式。
对于本身就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中小城镇,可依托自然资源,实现旅游特色化发展,形成滨海城镇、滨河城镇、滨湖城镇、冬季度假城镇、夏季度假城镇、温泉城镇、滑雪城镇等等特色城镇;基于文化资源,可以打造文化名城名镇、休闲古城古镇、民族风情城镇、民俗风情城镇、艺术城镇、工艺城镇、创意文化城镇、商贸购物城镇、电影城镇等;依托旅游景区,可以打造各类接待型城镇,借力景区的泛旅游延伸,还可以打造会展城镇、运动城镇、休闲农业城镇(葡萄酒、桃花梨花等等);依托于特色资源、特色工业、特色批发市场等,还可以打造酒城、玉城、家具城。泛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使得我们打造特色旅游城镇的可能性空间大大提升,特色旅游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为城镇化打开了全新的路径。什么都可以是吸引核,只要地方有什么特色资源或优势产业,就可以结合旅游发展成什么泛旅游城镇。
对于一些没有这么强劲的吸引核的小城镇,需要挖掘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寻找泛旅游产业发展的契机,推进旅游城镇化。
㈡ 旅游业发展对于城镇化建设有哪些促进作用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工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乡镇工业发达,基础设施较好,以工业小区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农民通过“离土不离乡”的途径实现城镇化,例如苏南、浙北地区;
(2)集市贸易促进型,这类小城镇的发展特点是以市兴城,属于传统商品的集散地、集市贸易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改善,拓展市贸范围,增大城市密度,进而发展成为以市场交通为主的区域性小商城,如浙江义乌等;
(3)旅游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都是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形成小城镇,如黄山的西递、宏村等;
(4)交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处于交通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利用流动人员较多,运输成本低下等条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5)城郊型,这类小城镇地处大中城市近郊,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借助大中城市,发展服务型行业或大中城市扩散的工业,进而发展成为卫星城。
(6)工矿服务促进型,这类小城镇或农村大多处在大中型工矿企业附近,通过建立为工矿企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成为为工矿企业服务型的小城镇,如淮南、淮北地区的矿区等。
从理论上看,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1.旅游业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为提高各古村落之间的可达性、各旅游景点的串联性,解决随旅游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升旅游层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如开发商等)在旅游区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兴起为古村落的居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顺畅的通讯等。旅游业通过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3.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在开发初期,村民在旅游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较低下,不能很好胜任这一工作,所以开发商和政府在开发前期将对村民进行培训以提高村民的素质进而适应旅游的需要。
4.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村民的从业结构由原来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向农商结合的模式发生转化。
5.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多种文化的冲击,使农民的视野得到开阔。旅游业的发展会使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在当地村民与游客的长期接触中所产生的。村民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会不断探索与适应游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村民们的认识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为城镇化的发展打下思想基础。
事实上,旅游业的发展除了对城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它也会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在二者的关系处理上要有明确的立场和态度。
㈢ 想出去旅游,推荐几个城市化比较高,美食比较多的地方。
如果是想去城市化比较高,美食又多的地方的话,成都 重庆一线是你的不二选择,这专里既有现代化属的城市气息,又有历史沉淀,并融合了各种各样的美味,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如果是喜欢环境好点,美食次之的话,你可以去广西北海看看,那简直是一个园林式的城市,非常漂亮
㈣ 特色小镇与旅游城镇化有什么区别
按城乡统筹,农业农村一体,打造新型城镇化范式,以特色小镇为统领,以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科技、路径为支撑,统筹小镇的发展战略,立足现代农业产业基础,与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农产品加工、公用设施等发展水平衔接,统筹区域经济环境、交通区位,分析小镇的空间布局,合理分析配套建设支撑体系、产业链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农业休闲旅游融合城镇生活空间,游憩空间,以系统化,智能化,休闲化,地域化经济模式为内涵,打造成为新型城镇化典范。中农富通城乡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设计案例中明确了在村镇体系统筹基础上对居住环境、配套设施、休闲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科学综合规划。 特色田园小镇规划应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筹规划,融合农业产业发展,把农业产业的规划布局,发展方向,重点项目内容,在全域范围进行城镇空间协调,市政基础设施协调规划。通过现代农业+小城镇,构建产城一体,农旅双链,区域融合发展的生态发展经济态势——新田园特色小镇(来源: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观点)。按城乡统筹,农业农村一体,打造新型城镇化范式,以特色小镇为统领,以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科技、路径为支撑,以农业休闲旅游方式经济模式为内涵,打造成为新型城镇化典范。统筹区域经济环境、交通区位,分析小镇的空间布局,交通规划;最后,统筹小镇的发展战略,立足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合理分析配套建设支撑体系、产业链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与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农产品加工、公用设施等发展水平相衔接。
㈤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结合的优势都有什么
随着中国城镇化飞速发展,旅游业已经和城镇化进行全面融合,形成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旅游助推新型城镇化,以旅游产业集群为城镇发展核心动力,旅游带来消费动力能直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山合水易】认为旅游产业在拉动消费、产业融合、提升环境、幸福指数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将成为城镇发展的核心引擎。旅游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给出高效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下面4个方面:
第一、产业关联意义
在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主体,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联动的产业格局,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升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产业集聚意义
旅游产业集聚带动城镇经济发展要素集聚。要素集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高效产业组织,加速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要素集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的频率和速度,带动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拓展。随着旅游产业集聚,逐渐形成具有集聚和辐射双重功能的城镇中心,形成区域经济、文化、生活中心。
第三、文化生态意义
区域文化和生态的保护,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区域文化和生态需要传承和保护。这一要求与旅游开发中生态环境和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促进消费意义
旅游产品包括会议会展、养生养老、运动、娱乐、游乐和休闲农业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依托旅游,把游客从客源地搬运到或输送到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旅游集聚形成消费集聚,消费集聚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推动城镇发展,最终形成新型城镇。
㈥ 旅游业会影响城镇化经济增长效应吗
一、城市化的基本含义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全球性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突出表现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与聚集。对城市化的内涵,不同学科有各自不同的理解。经济学认为
㈦ 如何用一个指标将旅游业与城镇化联系起来
历史经验和经济运行的规律证明,城镇是旅游业最有效的依托,凡是以城镇作为支撑点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就高,旅游活动内容就丰富,吸引的游客就多,旅游业发展就迅速。相反,如旅游业无城镇作为依靠,旅游活动就单调,旅游服务就会欠缺,势必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城镇是旅游业发展的后勤保障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土壤,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城镇化的有序推进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反过来,旅游业又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因为旅游业的带动性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活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带动了相关产业
及城镇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虽然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但是城镇发展必然要侵占山林与良田,使得自然生态环境绝对面积不断减少,并使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在很大范围内发生质变,同时,城镇旅游生活接待区内兴办了许多旅游服务设施及与旅游有关的工业企业,会产生环境污染,这都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发展旅游业与促进城镇化有时又是矛盾的
从理论上看,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旅游业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为提高各古村落之间的可达性、各旅游景点的串联性,解决随旅游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升旅游层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如开发商等)在旅游区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兴起为古村落的居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顺畅的通讯等。旅游业通过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3.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在开发初期,村民在旅游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较低下,不能很好胜任这一工作,所以开发商和政府在开发前期将对村民进行培训以提高村民的素质进而适应旅游的需要。
4.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村民的从业结构由原来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向农商结合的模式发生转化。
5.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多种文化的冲击,使农民的视野得到开阔。旅游业的发展会使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在当地村民与游客的长期接触中所产生的。村民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会不断探索与适应游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村民们的认识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为城镇化的发展打下思想基础。 事实上,旅游业的发展除了对城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它也会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在二者的关系处理上要有明确的立场和态度。
㈧ 旅游业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什么意义或者说是有哪些促进作用
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工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乡镇工业发达,基础设施较好,以工业小区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农民通过“离土不离乡”的途径实现城镇化,例如苏南、浙北地区;
(2)集市贸易促进型,这类小城镇的发展特点是以市兴城,属于传统商品的集散地、集市贸易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改善,拓展市贸范围,增大城市密度,进而发展成为以市场交通为主的区域性小商城,如浙江义乌等;
(3)旅游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都是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形成小城镇,如黄山的西递、宏村等;
(4)交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处于交通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利用流动人员较多,运输成本低下等条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5)城郊型,这类小城镇地处大中城市近郊,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借助大中城市,发展服务型行业或大中城市扩散的工业,进而发展成为卫星城。
(6)工矿服务促进型,这类小城镇或农村大多处在大中型工矿企业附近,通过建立为工矿企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成为为工矿企业服务型的小城镇,如淮南、淮北地区的矿区等。
从理论上看,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1.旅游业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为提高各古村落之间的可达性、各旅游景点的串联性,解决随旅游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升旅游层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如开发商等)在旅游区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兴起为古村落的居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顺畅的通讯等。旅游业通过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3.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在开发初期,村民在旅游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较低下,不能很好胜任这一工作,所以开发商和政府在开发前期将对村民进行培训以提高村民的素质进而适应旅游的需要。
4.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村民的从业结构由原来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向农商结合的模式发生转化。
5.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多种文化的冲击,使农民的视野得到开阔。旅游业的发展会使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在当地村民与游客的长期接触中所产生的。村民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会不断探索与适应游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村民们的认识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为城镇化的发展打下思想基础。
事实上,旅游业的发展除了对城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它也会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在二者的关系处理上要有明确的立场和态度。
㈨ 旅游是城镇化建设的源动力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认为旅游强大的动力效应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其将在城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旅游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了超越一般行业的特殊效应,特别是对区域运营中的产业集群化及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过多年对旅游经济社会效应的研究,绿维创景将其简单的概括为“旅游七大效应”,即三大动力效应与四大社会效应。
(一)旅游的三大动力效应旅游产业的经济本质,是以“游客搬运”为前提,产生游客在异地(或异住宅生活区域)进行终端消费的经济效果。这一搬运,把“市场”搬运到了目的地,游客在此,不仅要进行旅游观光等消费,还涉及交通、饮食、娱乐、游乐、运动、购物等等,进一步可能涉及到医疗、保健、美容、养生、养老、会议、展览、祈福、培训等非旅游休闲的延伸性消费。通过游客的消费,目的地的消费经济及相关产业链发展就被带动起来了。
1、直接消费动力1)旅游的直接消费,带动相关产品供给,形成“出游型消费经济”,带来巨大拉动效应,对经济、就业、税收等有很大的贡献;
2)旅游通过搬运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做了很好的匹配,因此在一些偏远地区,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得到了更多的体现,在消除贫困、平衡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3)与此同时,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层次多、涉及面广、市场广阔,对整个社会就业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2、产业发展动力旅游不同于其他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能够产生更加深远的带动作用。这主要在于其产业要素为复合型架构,包括了交通、餐饮、娱乐、游乐、观光、购物等服务性以及旅行车船、旅行装备、旅行服装、旅游酒店配套用品、旅游纪念品制造等生产性两种不同性质的产业类别及多种要素。每一要素,都能单独构成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在泛旅游产业整合的架构下,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形成本地化产业的集聚。比如茶叶、竹笋、奇石、饰品等等作为旅游特产,基本都依托于旅游的带动,形成优势化的集群产业。可以预测,进入十二五后,中国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成就一方经济。
3、城镇化动力以旅游为主导,整合农业、商业、文化、运动、会议、康疗、养老等相关产业所形成的泛旅游产业结构,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而旅游带来的消费,直接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1)旅游要实现市场搬运,除了核心吸引物的开发外,同样需要交通、医疗、安全、行政管理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
2)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必须为滞留游客提供大量的休闲项目,比如温泉泡浴、游乐场、酒吧、餐饮、购物,从而在核心吸引物周边,形成休闲集聚区;
3)旅游者要过夜,就会带来以度假酒店(公寓)、周末休闲的第二居所住宅区、避寒避暑养生养老的度假住宅区(第三居所)等为主的土地开发,另外,还要为旅游从业者提供住宿、为拆迁居民提供安置社区等,由此形成了居住社区的配套开发。
可见,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开发、公共配套开发、居住开发,从而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全面结合,形成了一个“旅游核心吸引区+休闲聚集区+综合居住区+配套服务”的非建制的城镇结构。
(二)旅游的四大社会效应1、价值提升效应旅游能够提升产品的价值,一方面,旅游将消费者带来了原产地,使得产品的销售直接面向市场,省略了中间流通环节上的费用,能够按照市场终端价卖出,从而获得了比批发价出售更高的价值,我们称这一部分价值为终端消费带来的价值提升。另一方面,游客在进行旅游消费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不同于一般购物过程的新型体验和服务,使得产品的最终价格高于一般市场上的价格,我们将高出的这部分价值称作体验性消费带来的附加价值提升。
2、品牌效应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能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转变为吸引物,使游客感受、体验,并迅速的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会大众前来,进行消费、留下记忆。另外,旅游的外向性和美好性,也能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带动整个城市或区域的品牌价值提升,并最终使得城市里的人、商品、资产等的价值得到提升。
3、生态效应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这对旅游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大有可为。
因为旅游是一个审美活动,想要发展就必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提升环境,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外,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旅游产业的能耗比重远少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是低耗能产业。在十八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之后,旅游的生态效应将得到最大化的呈现。
4、幸福价值效应当我们抛弃了“唯生产力论”的思维方式,站在科学发展观立场,追求和谐社会发展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把旅游产业,纳入幸福导向型产业中去考虑。旅游产业,不仅能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还能给旅游者带来视野上的开阔、生活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末,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2年,广东省在全国首个发布《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行动计划》,并把“休闲旅游”纳入八大幸福导向型产业之一。旅游的幸福效应已经开始慢慢被社会所认识到,并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上发挥着切切实实的作用。
综上,我们的结论是:旅游不仅仅是一种产业经济,一种城镇化促进经济,还是一种社会综合协调经济。第一,旅游产业,具备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巨大作用,在未来的5-10年内,旅游将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保持中高速度增长的动力源之一。第二,旅游产业的带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动力源的经济带动,还以提升幸福指数、增加就业人口、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居民收入、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促进城乡统筹等综合社会价值,成为中国未来发展中最具魅力的产业。
㈩ 怎样的城市化是可取的
西安居民住房新变化
从居民住宅的变迁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西安市城调队近期调查表明,西安居民住房不仅趋于宽敞、舒适,房产不断提高,而且对居住环境有了新的要求。居民住宅面积越来越大
调查表明,西安居民户均住房建筑面积近60平方米。西安商品房建设步入快车道,90年代全市住宅竣工面积不断提高,1991年竣工面积为95.84
万平方米,1993年增至144.88万平方米,1995年再上新台阶,达到252.85
万平方米,1997年为286.05万平方米。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为西安居民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保证。 居民户均占有房产约8万元
西安市城调队和有关房地产评估机构联合,依据居民住宅的地理位置类别、相应地段的土地出让金多少、房屋的竣工年代、房屋的结构、建筑面积等指标,对全市抽中居民的房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居民户均房产近8万元。 居民住宅愈来愈讲究
据调查知,有97.6%的居民已住进了多层或高层楼房,只有2.4%的居民住在平房中,且大多在市内。住宅成套率也有很大提高,87%的居民住进水卫设施齐全的单元套房。从居室分布来看,一居室户占5.4%,二居室户占64.8%,三居室户占25%,四居室户占1.4%。从居民住房结构分,砖木结构占2.4%,砖混结构占93%,钢筋混凝土结构占4.6%。据调查,74.6%的居民家中拥有不同的取暖设备;88.1%的住户使用气体燃料;70%的家庭拥有电话;1999年西安市人均室内装饰品支出50.73元。
调查表明,市民对居住地周边的教育学习、娱乐休闲、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人文环境倍加关注。尽管西安南郊的众多商品房每平方米高出全市平均价100多元,但购买者仍然踊跃。
西安地铁
2011年,地铁将从千年西安古城之下呼啸而过。它不仅将给西安人的出行方式带来变革,更重要的是将给西安人带来巨大的财富机遇。
“两年后,西安首条地铁将运行!”西安市地铁办副主任、总工程师雒继锋日前透露。西安地铁的脚步,真的近了。四年后,两条“十字形”的地铁主线路将形成!
西安人的出行由此将进入憧憬已久的“轨道交通”时代,同时也必将进入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地下钱龙”时代。四通八达的地下快速交通网络,无疑是流淌财富的地下河流,而一个个地铁站口更加像是巨大的财富“漏斗”。
三年以来,从后围寨到纺织城,从北客站到韦曲的西安地铁沿线,尽管施工带来不便,尽管交通有所拥堵,但西安要有地铁的消息还是让人期待、振奋。
不过,更令西安人期待的或许还有一个地铁GDP“增长梦”。“地铁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革命,更重要的是一场经济革命。”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卢山冰认为,作为西安地铁的衍生和延展,地铁经济的发展绝对值得期待,在北京、上海两地的地铁发展当中,其实都已经获得证实,尤其是目前还处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时刻,就更显得意义不凡了。
据测算,如果西安地铁整个线网建成需要20多年时间,那么每年25亿至30亿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20年左右,无疑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有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广州等城市轨道交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已分别达到1∶11和1∶14,据西安市地铁办结合西安实际情况和铁路建设对经济增长1∶7.83的贡献率统计,西安地铁项目对地方经济的综合贡献率保守估算可达1∶7。如果简单以此估算,每年25亿至30亿的投资,将每年能带动175亿―210亿的GDP,地铁项目还将建设多年,而西安2008年GDP才2190亿元。
谈及地铁对经济的带动,西安市地铁办主任、地铁公司总经理陈东山也表示,地铁建设将支撑西安的总体规划,拉大城市骨架,增强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功能,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对拉动地方经济的作用不可小视。
西安地铁初期规划为6条线,总长300公里左右,服务范围覆盖全市61个主要客流集散点中的52个,线路直接连接或延伸方向辐射中心城镇和组团,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居民出行总量的25%。
规划中的西安地铁一号线
总工期:4年9个月(2009.1-2013.9)
时速:最高80公里
间隔:每2分钟一列,最短1分49秒一列
造价:每公里4.84亿元
票价:每人每公里0.45元
据专家预算,西安地铁一号线每公里造价将达到4.84亿元,各项配套设施完善,配车上尽量方便市民,所以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列车,而发车的最短的间隔只有1分49秒,让市民随到随走。
按照预测数据,2016年,西安地铁一号线日均客运量已经达到28.70万人,高峰期每小时客流量4.99万人,最拥挤情况下,每平方米容纳5.3人。一号线与二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保持一致,票价预算为0.45元/人公里。
西安地铁线网可新增就业岗位24000个
根据每公里80名工作人员的定员规则,全长约300公里的地铁线网将解决24000人的就业问题;地铁施工的材料设备大部分由西安本地提供,这大大提高了地铁建设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
一份15年地铁广告合约可实现收入150亿元
地铁媒体蕴藏着多大的经济能量,无人可以做出精确估量,以日前德高中国与上海地铁签订的户外广告15年合约为例,预期将实现广告收入150亿元人民币。综合
地铁族群作为新城市物种出现
他们年龄大都在18~35岁之间、受过大专以上教育、从事着职业化的稳定工作,通勤和消费成为乘坐地铁的主要目的,他们是现代社会的购物宝贝,熟知每个地铁口的商场和小店,对哪里打折消息灵通,精于货比三家,坐上地铁,他们的购物袋里装的是“物美价廉”的“牌子货”,玩的是最富挑战性的娱乐,买的是挂着地铁牌的房子。
这样一群人,我们叫他们地铁人,或者地铁族群。地铁不仅仅是他们的生活工具,还有可能已经上升到生存工具。对于城市来讲,与地铁族群紧密相关的职场经济、地产经济、商业经济拔地而起。
“有车族”逐渐变为“地铁族
汽车社会逼近极限的同时,越来越塞车的交通和越来越讲效率的社会博弈的结果就是布点广泛、准时高速的地铁成为公共交通的主流。即使对于“有车一族”,能源价格上涨、交通拥堵的影响加上接驳设施的逐渐完善,“宠车族”(只养车少开车、平时坐地铁)、“接驳族”(停车在城郊,坐地铁进城)渐趋庞大,同时,被地铁压缩的城市时空让“交通弱势群体”的出行需求也被激发出来,通勤方式的改变和通勤时间的减少带来更多的通勤出行,地铁族群将更加鼎盛和活跃。地铁串联起他们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空间,胜任他们各种身份的自如转换。
西安地铁二号线西安地铁的处女线
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于2006年9月29日在城北张家堡广场南环岛破土动工,这标志着古都西安进入地铁时代!
2号线构成轨道交通南北方向骨干线,由铁路北客站至韦曲,全长26.4公里,设车站20座。2006年全线开工,2011年正式运营。
线路北起规划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西安北客站,向南经城运村,沿未央路经张家堡、方新村、龙首村、自强路至北门,线路穿越古城墙后,沿北大街经莲湖路,绕钟楼沿南大街至南门,穿越古城墙后,沿长安路经南稍门、友谊路、省体育场、小寨、八里村至长延堡,绕电视塔继续南行,经长安区长安北街、长安南街至终点西寨村,设终点站韦曲站。
二号线沿途站名
站点:北客站-北苑-运动公园-行政中心-凤城五路-市图书馆-大明宫西-龙首原-安远门-北大街-钟楼-永宁门-南稍门-体育场-小寨-纬一街-会展中心-三爻-凤栖原-航天城-韦曲南
二号线与一号线构成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十字骨架,是线网中的骨干线。
西安经济的展望
――工业生产在调整和改革中蓬勃发展
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解放初期,西安仅有西京电厂、西京机械厂、三桥车辆工厂、大华纱厂等为数不多的几家稍具规模的工厂和千余家手工作坊。经过50多年的发展,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20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564倍,平均年增长14.6%。全市工业行业有大类36个,占全国分类标准39个大类的90%,具有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
――农村经济全面推进
200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83.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倍。200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76.46万吨,是1949年3.9倍;油料总产量1.13万吨,是1949年的7.5倍;肉类总产量16.59万吨,是1949年的73.4倍,禽蛋产量12.88万吨,是1949年的109.2倍。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2003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203.43万亩,农田施用化肥69.64万吨,平均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725公斤。农业机械从无到有,2003年底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8.07万千瓦。
――城乡市场繁荣兴旺
商业网点星罗棋布。2003年,全市有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14.6万个,从业人员75.9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加20倍和8倍。200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05亿元,比1978年增加34.6倍,平均年递增15.2%,超过1950―1978年间平均速度7.3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1980年成立了西安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办公室,1985年成立了西安对外经济贸易局。1986年1月国家经贸部正式批准西安实行对外经济贸易计划单列,同年9月,西安市开始享有对外自营进出口业务管理权。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值23.09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1.7倍,年平均递增6.7%.
利用外资初具规模。截止2003年底,全市已建成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795家多,2003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6亿美元。外资项目的建成和实施,提高了全市的生产水平,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涉外旅游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的旅游业蓬勃兴起,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城市。2003年全市共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33.66万人,旅游外汇收入1.46亿美元。旅游业已成为带动西安经济发展一大主导产业。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发展迅速
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2003年货物发送量9392万吨,比1978年增加1.5倍,平均年递增3.8%。
邮电通讯发展迅猛。2003年,全市有电话交换机容量316.3万门,是1949年的2109倍。全市邮电业务总量65.79亿元,自1950年以来,平均年递增16.3%,其中1978年―2003年25年间,平均年递增27.9%。
――科技事业生机勃勃
建国后,随着国家在西安大规模重点建设投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西安的科学技术事业欣欣向荣,科研力量不断增强,科研成果不断涌现。2003年,全市拥有科研机构564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9万人,拥有9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43名,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2万人。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3位。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2003年底,全市共建成城市面积1275.9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203.77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10.26万人。2003年全市道路长度1274公里,道路面积2284万平方米。以西安为中心,以国道和省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触角的“米”字型的公路交通枢纽框架基本形成。
2003年,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288万吨,是1956年的72倍。2003年煤气、天然气用气普及率已达91.2%。2003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78年的27%增加到2003年的32.2%。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建国后,西安市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学校个数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结构趋向合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2003年,西安市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在校学生人数40万人,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列第四位;2003年中等学校在校人数达67.33万人;全国十大万人民办院校,西安占5所。2003年全市小学生升学率达97.26%、初中升学率80.26%以上,平均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人数分别为560人、939人和932人。
――文化、卫生取得新成绩
文化艺术领域欣欣向荣,一大批文学艺术作品及新秀脱颖而出。电影、电视、新闻、出版事业长足发展,对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形成。2003年末全市卫生机构数(不含诊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2495个,卫生技术人员50423人,床位数33518张。防病、治病水平不断提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体育设施得到改善,培养出了大批等级运动员和裁判员。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获得多枚奖牌。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居民收入增加。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8元,与1980年比较,平均年递增13.6%,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838元,是1978年的20倍,平均年递增12.8%。
消费水平提高。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质量改善,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80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3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4.8%和37.6%。城乡居民的肉、蛋、禽、水产品的消费也都出现大幅度增加。2003年底,西安市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27台、电冰箱89.2台、洗衣机95.7台、空调器82.4台,部分耐用消费品在农村也得到快速普及。
居住条件改善。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2.1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8.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9平方米。
储蓄大幅度增长。2003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210.56亿元。
健康水平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已由1950年8.45‰下降到2003年的4.68‰,全市人口平均寿命2003年已达75岁,接近世界高寿水平。
西安建设规划篇
自建国60周年以来,西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如果从全西安上下来说的话那可说的就太多了。这里只从西安市的规划来说起吧。
原来的西安虽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但是由于原来的人们需要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并没有好好的保护西安的历史与环境,整个西安市也根本没有什么规划可言,整个城市杂乱无章,混乱不堪。
但看看现在的西安市,各个区域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着,井然有序。人们也渐渐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这一点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生活富足后,开始渐渐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活了。
下面再一个个看看西安各个发展区的情况。
首先是发展最早的高新开发区,吸引国内外企业在此发展,一个个高楼大厦下覆盖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让西安市不再只是一个历史为全部的城市,成为了西安的经济与科技中心。
下一个是曲江新区。本来只有一个大雁塔坐落于此,周围全部都是荒地,除了来西安旅游的游客外,几乎无人问津。而现在,由于大雁塔北广场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也相继开发了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成为了西安的文化中心。
再有就是最近才开始发展的北郊地区,新政府北迁,新火车站的即将建立,都拉动了北郊的发展,即将成为西安的政治经济中心。
最后是还处于刚刚起步的浐灞生态园区,表明了西安发展生态的趋势。
只是从西安的城市规划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建国60周年的变化,而城市规划的发展只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是人民生活变化的一个外在表象,我们通过城市规划的变化串联了几十年来城市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未来的西安,看到未来的中国。一个又一个翔实的对比数据,就像是一个流动画面,回放着一座城市60年的变迁。昨日,市长陈宝根在接受中省媒体“走三秦看变化”采访团专访时说,建国以来,西安市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群众,努力建设家园,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城市功能加速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陈宝根接受省媒体专访畅谈变化
2009年7月11日,西安市市长陈宝根接受省媒体专访,畅谈西安变化。
“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综合实力快速提升。西安经济规模印证了西安的变化。”访谈中,陈宝根首先用一组翔实的数据展现了建国60年来的发展。
“1949年~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从1.89亿元增加到2190.04亿元,60年间生产总值翻了10番,年均增速10.3%。尤其是改革开放的30年来,西安经济总量以年均12.3%的速度增长,2008年增速达到15.6%,创近15年来新高。60年来经济总量连上四大台阶:1985年生产总值上50亿元,1989年超100亿元,2004年过千亿, 2008年突破两千亿大关。据可查数据显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0年为 0.04亿元,2008年达到1906.19亿元,比1950年翻了近16番,比1978年翻了9番。”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完善”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来西安上学的时候,城墙圈内还有菜地。”陈宝根说,建国初期西安建成区面积仅仅只有14平方公里,局限在城墙圈内。而如今,建成区已经扩大到了369平方公里。同时城市空间布局逐步优化,目前已经从原来的东郊纺织城、南郊电子城、西郊电工城、北郊仓储区,转变为“四区两基地”新的产业布局和城市格局。
“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印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繁荣。”陈宝根说,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城市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到旱季,西安的用水非常困难,为此西安市下决心建设了石砭峪水库、黑河引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西安的水荒难题,目前全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80万立方米/日,至少20年内城市不会出现缺水的问题。
同时,西安的人均道路面积、污水处理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台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都大幅提升,如今的西安,一天比一天绿了,一天比一天更亮丽了。
“群众生活稳步提高,文化素质齐步提升”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这是目前衡量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昨天,陈宝根就用这一系数说明了西安普通市民生活的变化。
“西安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由1980年的53.3%下降到2008年的36.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3.5%下降到36.9%,这说明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明显提升。”
陈宝根说,广大百姓收入正在稳步增长。据可查资料,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7至2008年,增长了68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6倍。西安的教育、文化、医疗、科技、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全面进步,群众正得到更多实惠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当然更大的变化来自于市民精神面貌的变化。”陈宝根说,“如今追求真善、向往美好已经成为了广大百姓的追求,并转化成进一步建设家园的动力。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建国60年来,国家、城市、家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