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乡村生态旅游现状
❶ 举例简述世界各国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和现状
(1)意大利。意大利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在意大利的旅游业中,农业旅游属于新兴的生力军,是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旅游产业。意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形成了早期的农业旅游。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期和90年代的成熟期,到1996年为止,意大利全国20个行政区,已全部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其中尤以托斯卡那大区最为突出,每年接待国内外农业旅游者高达20万人次。
(2)法国。法国既是欧洲第一农业大国,也是世界旅游业大国,这为法国的农家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0世纪70年代,法国国内掀起了建造“第二住宅”的风潮,并开辟人工菜园活动。各地农民积极响应,纷纷推出了农庄旅游,并组建了全国性质的联合经营组织。近年,法国人又推出了全新的“农庄旅游”业,将农业旅游彻底产业化,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以供游客体验农家生活乐趣。1988年,法国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并结合此后法国农业经营者工会联盟、国家青年农民中心和法国农会与互助联盟等专门农业组织,联合成立了“欢迎您到农庄来”的联合经营组织,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旅游。现在,这种农业旅游能够为法国农民带来每年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
(3)西班牙。西班牙是欧洲除瑞士之外山地最多的国家,发展乡村旅游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西班牙的乡村旅游在1986年前后开始起步,1992年以后快速发展,目前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海滨旅游,成为西班牙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西班牙人非常重视乡村旅游,有36%的西班牙人的假期是在1000多个乡村旅游点度过的。乡村旅游使西班牙的农村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也使农村的设施和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班牙农民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但农业产值却很高。过去5年里,西班牙的乡村旅游增长了93%,其中89%的游客是西班牙本地人。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年有超过200万的西班牙人远离城市到内地的农村旅游。
(4)美国。在美国,农业旅游业被称为是“乡村旅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旅游业逐渐成为了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并且持久不衰的产业。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乡村旅游就开始在美国长盛不衰。
这是由于一方面,美国政府发现乡村旅游与传统的工业相比,投入更少,收益却更大;不需要大量的破坏环境,甚至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对于员工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低。美国农村一直地多人少,开展乡村旅游不仅弥补了农业劳动力的短缺,还能帮助农场主就近推销农副产品。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对于乡村生活的猎奇、回归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满足于对美国几个窗口城市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他们更加想要深入了解美国内部地区的文化、历史、风光。再加上人口普遍老龄化,使得乡村旅游在美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美国的农业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振兴农业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农场主在乡村旅游的内容和项目上不断推陈出新,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除了采摘果品、饲养小动物、垂钓比赛、露营野炊等传统活动,还新增了绿色食品展、珍稀动物展览、农场博物馆、乡村音乐会等活动,引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
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美农业地区经济普遍下滑,但农业旅游成了唯一有所增长的领域。根据美国旅游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46%的美国成年人在2005—2007年间曾参加过乡村旅游。在美国夏威夷,2005年全州有4800多座农场从事乡村旅游,其产值达到3500多万美元,其中38%左右来自农产品的直接销售。
(5)马来西亚。1985年,马来西亚根据农业部的计划,建立了一处农林旅游区,作为农林示范、农林生态保护,开展农业旅游参观。从1992年起,将7月2~9日定为一年一度的“花卉节”,以花卉为主题,发展农业旅游。随着花卉生产的兴起,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实现了花卉的基地化、产业化,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使马来西亚旅游业连年创下佳绩。1994年旅游业外汇收入达到90亿马币,成为排名第三的产业。1995年,马来西亚成功举办了国际花卉展销会,成为东南亚地区权威性的国际花卉展。
(6)日本。相对于欧洲,亚洲的农家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其中,日本的农业旅游发展相对较早。其特点在于各地的农场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设立贴心的富有特色的服务设施,以此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日本的农家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旅行社组织游客参与春天下农田插秧、秋天收割、捕鱼捞虾、草原放牧、牛棚挤奶等一系列体验性极强的务农活动。参加的人员有研究人员、学生、职员、公司白领等。
在日本的岩手县有一座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民间综合性大农场,名为小井农场。自1962年以来,农场先后开辟观光农田40公顷。农场中分立了多个主题的区域,动物农场专门用来饲养各种家禽家畜以供人们观赏逗玩,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定的饲养知识;游客在欣赏完牧场馆挤牛奶的表演以及奶油的加工过程后,还能购买到新鲜出炉的奶制品;别具特色的农具馆,展示了各种各样新奇古怪的农业用具,从日本古代的耕作工具到现代化的机器工具都一一陈列于其中,游客们能够在这里了解到日本农业发展的历史。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展,在日本也兴起了很多的观光型农庄。人们只需要购买一张门票便能够在农庄内自由的观赏各种瓜果蔬菜、花草树木,同时也有一些农庄提供了采摘乐趣的体验活动,欣赏之余还能够带走自己采到的新鲜蔬果。
1979年,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提出的以“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为基本理念的一村一品运动,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振兴了大分县的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项运动中,很多村庄都将自己的传统风俗文化作为特色品牌大力宣传和弘扬,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慕名而来。
近年来,务农旅游在日本也逐渐升温。东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和秋天的收割为中心,组织游客去农村体验农民生活,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去沿海地区的旅游团还可以参加捕捞虹鳟鱼和采集、加工海带等活动。
(7)韩国。韩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近几年,在一些大城市周边的渔村出现了很多“观光农园”和“度假乡村”。这些农园提供城市居民可以休闲、体验、收获的活动,满足了城市人放松身心的需求,农民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有特色的是,在一些渔村中有规定20人以上的团体游客在村内的食堂用餐,而零散的游客则会被分配到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户家中去享受农村式的聚餐,让游客吃得开心、吃得健康。这些观光农园最初多是农民自发组建的。随着韩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年轻人都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农村劳动人口下降,仅依靠种植粮食获得的收入也不断减少,而很多农户的一些房屋被闲置。于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一些农村居民搞起了农家乐一类的乡村旅游,让城里人来农村吃吃饭、参与劳动,之后收取客人一定的费用。没想到,这样的农家旅游一下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热烈欢迎,周末或节假日来农村进行这样休闲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由于生意的红火,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效仿这种形式的农家旅游,经营着自己的农庄。不久之后,韩国的农业部门也发现了这种旅游模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道路,于是大力提倡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提供的资料表明,韩国农村观光和民俗市场的规模,2001年约为28400亿韩元,到2005年达到了51100亿韩元。
❷ 乡村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首先跟你说一下。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自然资源比如说奇山、瀑布、喀斯特地貌等等。人文历史资源有历史遗迹、古董书画。等等~~比如说鸟巢和水立方现在也成为了人文历史资源了,供游客参观。你家用的一个普通吃饭的碗,如果能好好保存下来,一千年后也许也可能成为古董了。你这里所提到的乡村风俗应该是属于人文历史资源,个人分析人文历史资源开发起来难度比较大。目前开发的现状及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前期投入资金比较大,人文资源不像自然资源那样本身就可直接供游客欣赏,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风吹雨打,保存完好的遗迹基本上就没多少了,所以必须从新修葺,恢复原貌,修复的东西始终是没有原汁原味的那种感觉。2、这跟人文资源的分布地域有关系,人文资源是以点分布的形式,比较散,而且比较小。比如说某某地方有个古村,某某地方有栋古建筑。3、旅游资源不丰富,仅仅开发乡村民俗资源就太单一,没有什么比较吸引人的地方。这样回头客就比较少了。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也许把各地的风俗习惯,建筑特点聚在一起进行开发倒是可以。4、跟交通发达与否有关系,往往人文历史环境保护的好的地方都是交通比较闭塞,要想富,先修路是非常有道理的。5、投入多少不等于回报就有多少。投资商不可能会做亏本生意的,如果是对古镇进行开发可行性还是比较大的。建议搞生态农业一体化,可能比开发乡村民俗旅游更合适。
❸ 简述我国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自1998年国家旅游局把该年的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为主要内容的农家生态旅游的风潮在全国兴起了。国家旅游局随后推出的“99生态旅游年”,“2004中国百姓生活游”以及2006年推出的“中国乡村游”等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后来逐渐形成在北方以北京为中心,长江中下游以上海为中心,东南沿海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西南地区以成都为中心的建设格局。目前我国各地的农家生态旅游开发正朝着集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
从2009年10月11日举行的“中国(安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层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休闲农业与农家生态旅游正呈现迅速发展的喜人态势,截至2009年8月,仅经营农家生态旅游的农户即已接近130万家,形成了806亿元的年经营收入,带动近200万城乡人口就业,安排农民就业159万人,实现农民增收257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亿元。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休闲农业园区达到43035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有2823家。仅在地处中部的江西省,就已有各类休闲农业和农家生态旅游园区或企业1467家,直接安排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80320人,间接带动农民就业60540人,年营业收入超过48亿元。农家生态旅游正日益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缺乏工业或不能搞工业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半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❹ 临桂县乡村旅游
作为旅游业中的后起之秀,广西乡村旅游却已成为广大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临桂县蝴蝶谷瑶寨生态旅游景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开发“农家乐”旅游,开创了景区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新农村 新风貌 新旅游
作为旅游业中的后起之秀,广西乡村旅游却已成为广大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截至2009年底,全区建成常态性经营的乡村旅游点达300多个,“农家乐”500多家,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192个,分布在全区14个市80多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个,广西创建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在全国排第9位,在西部省区排第2位。广西旅游局还与农业、建设等部门合力打造了15条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了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目前正在积极建设的南宁―百色高速公路沿线和右江河谷沿线城乡风貌改造的乡村旅游村屯示范工作也初显成效。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广西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属较早兴起乡村旅游的省区之一。在桂林国际旅游的带动下,在浏览漓江回程中转地的阳朔,由外国散客及背包旅游者的推动,广西乡村旅游悄然兴起。由于国家和广西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政策的出台,桂林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多,80年代中后期,阳朔、龙胜等县的农家乐得较快发展,阳朔还产生了职业的服务于乡村旅游的农民导游。阳朔高田乡枥村和龙胜龙脊和平乡就是这一时期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阳朔、龙胜等地的带动下,桂林郊区及恭城、兴安、资源、灵川、灌阳,南宁郊区及武鸣、邕宁、横县,柳州的融水、三江、柳江、柳城,玉林的北流,钦州的灵山,百色的凌云等地均利用自身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展了以“农家乐”、民族村寨观光游为主要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后,国家和广西分别出台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政策,2004年以后,广西乡村旅游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发展规模和涵盖范围明显扩大,并成为广西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临桂县蝴蝶谷瑶寨生态旅游景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开发“农家乐”旅游,开创了景区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如今景区所在的临桂县宛田乡东宅江村的60户瑶族村民,不再以“种稻”为惟一的农业生产,养殖、种植也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自景区开业来,牲畜、家禽、蔬菜、杂粮是供不应求。由于景区优先保价收购村民的农副产品,所以保证了村民的收入。此外,村民还利用空闲时间,用祖辈相传的手艺生产草鞋、绣包等具有当地浓郁特色的手工艺品,自产自销。如今,瑶寨里有了村民投资的小卖铺、农家餐馆、农家旅馆,形成了一个围绕景区周边发展的经济带。村寨因开发旅游,修通了道路,原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竹子,因交通不便卖出的价钱很低,现在不仅有许多老板亲自到瑶寨里收购,价钱也由原来的3元涨到现在的15元。2005年9月至今,瑶寨农产品实现产值100多万元,比景区开发前同类农产品增加附加值60多万元。在蝴蝶谷景区的大力扶持下,东宅江村瑶寨每户的年均收入由原来750元提升到3100元,85%的家庭买了摩托车,有的还买了小汽车,部分家庭还配备了家庭影院。 我只能给你提供这些,给你作为考,
❺ 以下哪些是广西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业作我新兴产业,作第三产业支柱产业位容质疑 ,我现处旅游业力发展阶段 ,2020 ,我预计世界第目接待,且我旅游业发展前景乐观 旅游业发展 ,带其第三产业发展,推社进步 经济发展 民候水平提高 想面发展 我认错啊
❻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怎么样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点已发展成为全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接待人数接近全国旅游业接待人数的1/10。农村的产业结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田地里的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销售,绿色蔬菜、水果成为市场的宠儿。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32.0%、26.2%。其中,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4%;营业总收入已达48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2%,可见,乡村旅游市场后劲十足。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正成为发生频次极高的旅游行为,特别是围绕城市周边开展的周边游、农家乐等形式正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
❼ 山东省农家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怎样
山东省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旅游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从19世纪90年代末,在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尝试以“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做渔家活、享渔家乐”为主要内容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日照王家皂、烟台长岛县等。以日照为例,从1999年开始开展“渔家乐”农业旅游,从无到有,每年以百分之几十的速度递增,成为日照市旅游业的拳头产品。目前,日照市已经有20个村3000多户搞民俗旅游,接待总床位已经达到8万多张,平均每个“渔家乐”家庭年收入达4万元,多的达到10多万元。2004年14个村接待了300多万游客,旅游收入达4亿元,其中王家皂、任家台、桃花岛3个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日照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渔家乐”农业旅游基地;2008年1~9月份,日照市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666.0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7.4%,旅游收入为37.77亿元,同比增长了67%;特别是2008年“十一”黄金周,该市共接待游客5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0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5%和36%,在山东省分别排第4位和第1位,其中“渔家乐”功不可没。
同时,以农林种植和果蔬采摘为主题的农家乐旅游也纷纷兴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枣庄石榴园风景名胜区、肥城十万亩肥桃园、费县石林梨乡旅游区、沾化冬枣生态区、蒙山农家乐旅游区等。随着山东省农业旅游的深入发展,农业旅游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大致可以分为:
①传统民俗节日旅游。挖掘山东传统民俗和逐渐消失的娱乐游戏、戏剧等文化活动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淄博市周村民俗游、泰安市岱岳区下港乡马蹄峪民俗村、济南市朱家峪民俗旅游区、莱芜市王石门民俗村、滨州市惠民县胡集书会、潍坊市安丘石家庄民俗村等。
②乡村美景观光旅游。山东省农业资源异常丰富,粮食、果蔬种植面积在全国居首位,为开展乡村观光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莱阳梨花节、肥城桃花节、莱州月季花节、平阴玫瑰节等。
③乡村体验性旅游。农业旅游的最大吸引力莫过于给旅游者带来无穷乐趣的体验性旅游产品,如实地采摘果蔬、干农活、玩农村传统游戏、参与农村传统文化活动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平阴县圣母山葡萄采摘节、“中国冬枣之乡”沾化县冬枣节、烟台大樱桃采摘月、潍坊杨家埠年画民俗游、烟台牟氏庄园过大年主题游等。
2004年,国家旅游局命名了首批20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山东省有25家,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