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旅游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
1. 山西旅游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山西省是旅游资源来大省源,不论人文旅游资源还是自然资源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从人文资源来看,山西是中华民族和黄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从自然资源看,山西河流山川众多,丰富的资源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资源不等于产品,要把资源转变成产品就需要开发。前几年,山西旅游业之所以滞后,并不是因为没有资源,而是没有做好从资源到产品的开发工作。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量还是太少,开发的层次还不高、深度不够,没有形成吸引力很强的主导产品,山西旅游景区资源开发的主体形象不够鲜明,不够突出,致使山西旅游接待量占全国的市场份额难以快速攀升。
近几年,随着政府对山西旅游业开发力度的加大,山西的旅游业已经迅速发展,如:佛教圣地——五台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外景拍摄地乔家大院和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等景点,已经深入民心,每天来此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山西的旅游资源众多,如果要同时开发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就出现了旅游景点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不过我相信随着政府和大家的努力之下,山西的旅游业将会有一个很美好的前景。
更多咨询请登陆山西旅游热线等山西本地旅游门户网。
2. 1.谈谈你对旅游资源分类的看法,并对家乡(山东聊城)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你是说寒假生活指导上第21页的题吧。要调查爷爷,爸爸,我这几代的住,电器,交通工专具和通讯工具有怎样的变属化。
爷爷、奶奶小时候:住房:草房。 家用电器:留声机。 交通工具:骑马。
通讯工具:寄信。
爸爸、妈妈小时候:住房:瓦房。 家用电器:电视。 交通工具:自行车。
通讯工具:电话。
我小时候:住房:高楼大厦。 家用电器:电脑、空调。 交通工具:汽车。
通讯工具:手机,上网。
望采纳。
希望能帮到你,也能帮到其他人。
3. 聊城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哪些开发现状如何
聊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聊城是山东省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聊城市辖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省辖市临清市。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聊城被誉为“江北水城”,“南有西湖西子秀,北有水城胭脂美”,水造就了生命,也造就了文明,成就了聊城独特的民俗风情。郎庄面塑、马官屯泥娃娃、张飞庄牛筋腰带、雕刻葫芦、木版年画等丰富的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工艺,增加了聊城的文化内涵。2008年利用暑假时间,选取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先后前往聊城市东昌府区于集镇、“中国葫芦第一村”——东昌府区堂邑镇路西村、临清市,调查了熏香、工艺葫芦、哈达等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情况,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发。
一、聊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现状
聊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旅游业成为新兴产业。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开展,利用聊城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逐渐形成了以京剧之乡、豫剧之乡、杂技之乡、剪纸之乡、书画之乡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文化旅游线。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内旅游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通过几个代表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发现聊城,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它们的价值,而且开始开发和利用它们的价值。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取得和一系列的成就。下面就根据调查的情况简单的介绍一下:有的做得比较好如:于集的熏香。改变了传统的加工工艺和生产方式,采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加工,即增加了产量,也增加了
二、聊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聊城市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民间手艺得到挖掘,转化成为商品。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创造了就业机会。但是也有一些因为没有很好的市场价值而消失。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政府重视不足,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现状堪忧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虽然当地政府认识到传统民俗文化是本地区的一个特色,也偶尔组织艺人参加传统手工艺比赛。但由于经济条件不发达、观念落后等原因,政府对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重视不足,只有个别能为当地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的传统民俗工艺才被民间自发的保留下来。政府很少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保护,更不用说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了。这就使得一些传统手工艺消失。因为从事这种行业不能挣到钱,就不能养家糊口。首先要生活下去,这是最重要的。
2.缺乏开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观念以“中国葫芦第一村”东昌府区堂邑镇路西村为例,全村葫芦种植面积近万亩,拥有亚腰与异型两个大类30余个葫芦品种,基本涵盖了当今国际葫芦市场的所有品种。葫芦成熟的季节,万亩葫芦田里望不到边的各种形态的葫芦随风摇曳,不逊色于任何旅游景观。
再加上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所特有的文化性、参与性、立体性定能吸引大批市区旅游者,再加上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也非常适合广大农村地区。可惜的是当地政府还没有认识到这座“金山”的价值。只是扶植农民种植和加工葫芦。如果再进行旅游开发,成为旅游目的地,肯定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3.传统手工制作工艺逐渐被机器生产取代
在聊城“第一村”工艺葫芦加工厂,对工艺葫芦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品种样式开发的调查中,发现传统的刀刻、针刺工艺由于技术复杂、程序繁琐,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堂邑镇的所有葫芦加工场所都已改为电烙铁烙画。在有“中国葫芦第一村”之称的路西村,掌握手工刀刻葫芦工艺的艺人也仅剩郝东恩、郝春林两位老人。在东昌府区于集镇,熏香的制作也在几十年前发展为机器压制。这种情况对于临清哈达来说更为严重。临清的哈达手工制作现在已经失传所以没有得到调查资料。据资料记载:临清哈达,鲁绣的一种,是临清市生产的一种净地或织有宗教图案的丝织品。这一技术是在太平天国时由俄国传入,全盛时,从事哈达生产的有700余户,后来衰落。解放后得以恢复和发展,产品销往青海、甘肃、西藏、新疆、内蒙和东北等少数民族区。1954年,临清哈达在北京展出。1955年,12000余条带有蒙古国徽的哈达出口到蒙古人民共和国。1980年成立了专门生产哈达的工艺丝织厂,成为国家轻工部惟一的定点生产厂家。哈达成品,高档有官佛像、小佛像、丈帕,中档有花喜绫、八宝、福寿,低档有小白绢等。[1]
可以看出,机器生产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但精细、考究的传统手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4.家庭式作坊为主,缺乏大规模生产条件
虽然有实力的家族购买了机器进行小规模的机器生产,但聊城传统工艺品的总体特点还是各家各户独立生产、各自为政。比如,于集镇后罗村“老左家”是本村生产工艺香的大户,产品销往山东各地,但由于担心其他家庭作坊生产工艺低,影响自己的产品形象,老板明确表示不会与其他村民合作,也没有考虑兼并这些小作坊以建立正规的熏香加工企业。
三、聊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1.加强政府引导,提供政策支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性要求有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以便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为此,要求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联合对境内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依据其性质和等级进行合理分类,并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这样才能使得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到合理的使用和有效的管理,并使具体的开发与经营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包括旅游目的地可进入设施、旅游景点服务设施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在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村民的积极性,让拥有传统民俗技艺的村民做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人公,让村民尝到甜头,才能是旅游可持续发展。
2.依据社会需求,深入挖掘资源
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表象不似名胜古迹那样一目了然,要求根据社会需求有意识地去探查、挖掘和建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始、古朴的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必将对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要抓住当今旅游者求新猎奇、获取知识的心理,深入挖掘资源,开发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民俗产品,增强民俗旅游的参与性。如在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讲解和展示的时候,邀请旅游者参与到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
3.引入现代企业方式,使开发正规化、市场化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入现代企业方式,推广股份合作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可以有效的保护传统民俗文化。
4.做好广告宣传,提高知名度
没有恰当的广告宣传,缺少知名度,即使传统民俗工艺品再精致,民俗旅游景点再美,游客人数也不会很多。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要改变原来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变“酒香不怕巷子深”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利用中国江北水城(聊城)文化旅游节、电视广告、报刊广告、网络等多种传媒手段,做好广告宣传工作,提高知名度,让游客们知道民俗旅游点的确切位置、旅游项目的独到特色、旅游工艺品的文化内涵。只有宣传做好了,才能吸引旅游者的到来。
5.加强行业内合作,形成规模效益
现在社会各行业竞争压力很大,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然要加强与业内各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以其取得降低成本、提高知名度的规模效益。开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要打破小农观念,站在全行业的高度审视与其他竞争者的关系。尤其是小作坊式的生产,很难取得竞争优势,而民俗旅游工艺品的加工大多数就属于家庭式的生产。路西村的葫芦协会就是很值得推广的例子。有葫芦协会统一管理种植和加工葫芦就可以有更大的竞争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
4. 结合当代旅游资源现状,谈谈对旅游资源保护的认识
旅游资源大多是自然及人类文化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不但具有易受破坏的脆弱性,而且还具有难以恢复的不可再生特点,而旅游资源又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旅游资源就成了保护自然、文化及旅游业的关键问题。
一、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球表面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是在人类大力开发下得以保存下来的经亿万年演化的珍贵景观。按其特点可以分为顺境自然生态景观、逆境自然生态景观和特异自然生态景观三大类。顺境自然生态景观指青山绿水的原始优良自然生态系统,如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和一些风景名胜区,这类景观多分布在高山深谷、人类难以到达的区域和宗教圣地。这种景观得以保存下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人类难以涉足;二是宗教的力量。而这类景观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往往位于脆弱生态带,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这种顺境自然生态景观成了旅游开发的资源对象,若开发不当或开发后管理不当,违反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很容易造成自然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破坏,数亿年演化留下的珍贵自然遗产将毁于一旦。逆境自然生态景观是指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逆向演化所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如由于自然形成的严重水土流失所造成的云南元谋土林和陆良彩色沙林风景名胜区,这类景观虽然是水土流失形成的,但若人类影响加大了这种水土流失的强度,势必影响这类景观的形态特征,甚至会导致这类景观从地球上消失。特异自然生态景观是指自然形成的以其奇特的特征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如喀斯特地貌中的云南路南石林、桂林山水、地下溶洞。这类景观的形成也是历经了亿万年,若不注意保护,如喀斯特造型景观的石芽被炸毁、地下溶洞中的石钟乳和石笋被敲断等,均使之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减小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也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完整度。可见,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二、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就是保护人类文化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祖先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灿烂辉煌的结晶,现在正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象,包括名胜古迹、园林建筑、民俗风情等。如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目前存在的规模最大的木质建筑群,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址。又如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军事建筑,被称为世界七大古建筑之一,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址。正如历史不可倒逆一样,古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一旦破坏,就不可能再重新真正原样恢复。别具一格的中国园林建筑,以效法自然为原则,采用了一系列建筑技艺,使原来的景观特色更为突出。如小河流水处搭上弯弯的小桥,形成了“小桥流水”的优美景观和诗意;山顶建塔,加大了景观的起伏、丰富了景观的层次,这种源于自然、优于自然的中国园林典范,也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淀积,一经破坏,难以恢复,即使复原重修,也会留下貌似神异的遗憾。至于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各个阶段的活的标本和缩影,是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留下来的文化现象,现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但若开发利用不当,一经流失,难以寻回。上述分析可见,人文旅游资源的实质是文化,破坏人文旅游资源就是破坏文化,从这个意义上看,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就是保护人类文化。
三、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优美而奇异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度假、娱乐等旅游活动场所,使旅游业获得经济效益。一个地区有了旅游资源才能发展旅游业,从这层意义上说,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大为提高,但由于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正确认识,工农业发展走的是一条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杀鸡取卵的道路,待遭大自然报复后方省悟过来,不得不走上“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弯路。从这一沉痛的教训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业虽被誉为“无烟工业”,但由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决不能再重蹈环境问题的覆辙。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一经破坏,吸引游客的魅力也随之消失,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直接受威胁;潜在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后备资源,若未开发就先遭破坏,旅游业就失去了发展的潜力,成了无源之水。可见,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
5.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总结
中国旅游资源市场前景调查与分析报告(2009资深版)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旅游资源产品界定及分类
第一章 中国旅游资源市场主要经济特性
—、产品概述
1.产品分类
2.各类产品发展背景
3.产业链概述
二、旅游资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旅游资源行业经济运行环境
四、工艺技术发展状况
五、旅游资源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六、市场进入/退出壁垒
七、旅游资源行业盈利水平
第二章 旅游资源产品生产分析
一、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生产规模及增长速度
二、地区分布情况
三、2009-2012年旅游资源行业产量产能变化趋势
四、行业领导者的生产现状及产品策略
五、旅游资源行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旅游资源行业市场分析
一、旅游资源产业链
二、2005-2008年中国旅游资源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
三、影响旅游资源产品市场规模的因素
四、2009-2012年旅游资源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五、2005-2008年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及变化
六、旅游资源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七、市场需求发展趋势
第四章 旅游资源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一、2008年各省市旅游资源产品市场规模及占比
二、2009-2012年各省市旅游资源产品市场规模及占比预测
三、重点省市旅游资源市场状况深度分析
第五章 旅游资源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一、各细分产品的产品特色
二、各细分产品市场规模
三、2009-2012年各细分产品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四、重点细分产品市场前景分析预测
第六章 旅游资源产品价格分析
一、旅游资源产品价格弹性
二、旅游资源产品价格与成本的关系
三、主要旅游资源企业价位及价格策略
四、价格在旅游资源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五、金融危机对旅游资源产品价格的影响
六、2009-2012年旅游资源产品价格变化趋势
第七章 旅游资源产品竞争分析
一、竞争分析理论基础
二、旅游资源行业竞争格局
三、竞争组群分析
四、旅游资源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五、竞争的关键因素
第八章 旅游资源产品工艺技术发展分析
一、旅游资源产品工艺技术发展现状
二、旅游资源产品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第九章 旅游资源产品进出口分析
一、出口分析
1.我国旅游资源产品出口总量及增长情况
2.旅游资源行业经营海外市场的主要品牌
3.全球经济形式对旅游资源产品出口的影响
二、进口分析
1.我国旅游资源产品进口总量及增长情况
2.进口品牌对旅游资源行业的促进与影响
3.全球经济形式对旅游资源产品进口的影响
第十章 旅游资源上游行业分析
一、旅游资源上游行业发展状况
二、上游行业对旅游资源行业的影响
三、旅游资源上游行业发展趋势
四、金融危机对旅游资源上游行业的影响
第十一章 旅游资源下游行业分析
一、旅游资源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二、下游行业对旅游资源行业的影响
三、旅游资源下游行业发展趋势
四、金融危机对旅游资源下游行业的影响
第十二章 渠道分析
一、渠道形式及对比
二、各渠道对旅游资源行业的影响
三、渠道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因素
四、主要旅游资源企业渠道策略研究
五、各区域主要代理商情况
第十三章 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对旅游资源产品的影响
二、替代品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当前经济形势对旅游资源替代品的影响
第十四章 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对旅游资源产品的影响
二、互补品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当前经济形势对旅游资源互补品的影响
第十五章 旅游资源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
一、国家政策导向
二、相关行业发展
三、行业技术发展
四、社会需求变化
第十六章 旅游资源产品政策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
二、行业政策
三、金融危机引起的政策变化对旅游资源行业的影响
第十七章 重点旅游资源企业分析
一、行业前10家企业简介
二、行业前10家企业竞争力分析
三、行业前10家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第十八章 旅游资源行业风险分析
一、环境风险
二、产业链上下游风险
三、旅游资源行业政策风险
四、市场风险
五、其他风险
第十九章 旅游资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机会分析
一、旅游资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二、旅游资源细分市场机会分析
三、新进入者投资机会分析
四、旅游资源行业横向产业链投资机会
五、旅游资源行业纵向产业链投资机会
六、旅游资源行业总体机会评价
第二十章 相关策略建议
一、产品定位与定价
二、成本控制建议
三、技术创新
四、渠道建设与营销策略
五、投资策略
六、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形势
报告附件
规模以上旅游资源企业信用状况及财务数据。主要内容包括:主营业务活动、行业代码、年末从业人员数量、全年营业收入合计、资产总计、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工业增加值、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亏损总额、利税总额、应交所得税、广告费、研究开发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主要图表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
图表:2009-2012年旅游资源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预测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重点企业市场份额
图表: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区域结构
图表: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渠道结构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需求总量
图表:2009-2012年旅游资源行业需求总量预测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需求集中度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需求增长速度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市场饱和度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供给总量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供给增长速度
图表:2009-2012年旅游资源行业供给量预测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供给集中度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销售量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库存量
图表: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企业区域分布
图表: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销售渠道分布
图表: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主要代理商分布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产品价格走势
图表:2009-2012年旅游资源行业产品价格趋势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利润及增长速度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销售毛利率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销售利润率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总资产利润率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净资产利润率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产品出口量以及出口额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出口地区分布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进口量及进口额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进口区域分布
图表:2005-2008年旅游资源行业对外依存度
图表:2008-2009年旅游资源行业投资项目数量
图表:2008-2009年旅游资源行业投资项目列表
图表:2008-2009年旅游资源行业投资需求关系
……
6. 国内对于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的研究现状
旅游开发是指以旅游资源开发为核心,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一项全面,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旅游景区(点)的规划与设计,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旅游景区(点)建设经营和管理,旅游景区(点)企业文化的建设,旅游地形象的建设与推广,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旅游社会氛围的营造等各方面的内容。
开发的内容
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某一单项旅游资源的开发、多项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某一旅游点或旅游地的开发。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 黄河水蚀浮雕
(一)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的交通联系及其内部交通交通条件的通畅和便利程度。 (二)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指主要为当地居民使用,旅游者也需要依赖的旅游设施。如供水、电、气系统;道路交通、车站、码头、机场等;医院、银行等。 (三)建设旅游上层设施(或服务设施):主要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服务设施。如饭店、问讯中心、旅游纪念品商店、娱乐场所等。 (四)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包括新景区、景点的开辟,也包括对原有景区、景点的改造和更新。 (五)培训服务人员
7. 旅游资源现状
8.2.1 旅游资源类型
从湖南省已知或已开发的旅游区(点)的资源特征、性质及类型来看,总结归纳有三大类型:第一类是自然界中地理环境和生物所构成的自然景观资源,风光和物象能给人以自然美感,并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光。其特征:自然风光中的山、水、石、洞、气、光、生物等,经过巧妙的天然组合,造成千变万化的旅游环境和景象,观光旅游者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生理过程,便可产生种种想象,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第二类是指古代人类社会活动的遗迹和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等为主要观光内容的人文景观资源。其重要特征:它是古今人类政治、经济活动的记录和文化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风貌和特征的集中反映,给人们以知识、教育、启迪和娱乐。人文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社会性质、意识形态和文化素养的支配和控制。第三类即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风光,两者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综合类型。
(一)自然景观资源
(1)名山:湖南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山地面积达10.4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9.56%。据统计,境内1500 m高的著名山峰有千余座。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峰,作为重要类型的自然景观,给人们提供内容非常丰富的观赏游览,每一座山都是一幅风景画。
(2)秀水:湖南省水系发育,拥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和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大小水库以及与水有关联的名井、名泉、地热温泉、瀑布景观星罗棋布。山以水秀,树以水青,景以水名,这就构成当今颇具魅力的赋情景观——水文化。
(3)奇洞:湖南省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出露非常广,岩溶地貌十分发育,使得湖南省洞穴资源丰富。可开辟旅游的溶洞有以下几种类型:纯天然洞穴、洞穴与石刻相结合构景、溶洞与古建筑相结合构景、特殊类型的溶洞。
(4)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林场:湖南省是一个森林资源大省,是我国南方所特有动植物科属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佳木奇花有75种,其中银杉、水杉、水松、银杏、珙桐五大植物活化石尤为珍贵。为了有效地保护、开发、利用森林自然景观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全省先后建立了62个自然保护区和35个森林公园。依地域和交通状况,全省可分为四片大的森林风景区:①以张家界为中心,包括天门山、猛洞河、桃花源、凤凰山的湘西北风景区;②以洞庭湖为中心,包括岳阳楼、君山、大云山、铁山水库、南湖的湘北风景区;③以韶山为中心,包括花明楼、岳麓山、桔子洲头、云阳山、炎帝陵、桃源洞的湘东风景区。④以莽山为中心,包括苏仙岭、五盖山、天鹅山、东江水库、九嶷山、舜皇山、那溪、云山、黄桑坪的湘南、湘中风景区。
(5)风景地貌景观:根据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貌形态等特征以及人文景观的艺术特征,湖南的风景地貌景观有4种主要类型:①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②丹霞地貌;③喀斯特地貌;④花岗岩地貌。
(6)野生动物资源:湖南省的野生动物资源在中国占据很重份量,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150种珍贵动物中,湖南省就占40种,为保护好这些世界珍稀动物,建立了两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东洞庭湖野生动物(白鳍豚及其栖息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张家界大鲵野生动物(大鲵及其栖息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三个省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江口鸟洲鸟类及其栖息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珍稀水禽自然保护区;目平湖白鹤及湿地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以及五个县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7)天象景观资源:湖南省的气候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春温多变、夏热且长、秋常干旱、冬寒甚短。全年无霜期260~300 d。因地形、气压和阳光作用,气候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四季分明,景象万千,使得湘楚大地上空中的日光、月影、风霜、春雨、冬雪、雾霭、云霞等重要的气候要素都成为天象景观资源之构景主体。
(二)人文景观资源
(1)古建筑类型:湖南省古代建筑保存下来的数量很多,它们分属各个不同朝代所建,不仅具有文物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岳阳的岳阳楼、衡山的南岳大庙、宁远的文庙、长沙市的岳麓书院,以及沅陵的龙兴寺、通道的回龙桥等。古建筑主要由楼阁、寺殿、祠庙、桥梁、亭台、坊塔等类型组成。
(2)古陵墓类型:湖南省境内的古陵墓数量比较大,历经的朝代较多,时间跨度比较宽,文物和历史价值比较高。有轰动世界的长沙马王堆古汉墓、有神州第一陵的炎帝陵,比较著名的古陵墓还有岳阳的鲁肃墓、汨罗屈原墓、永顺老司城土司古墓群、平江杜甫墓以及在中国近代史上历史名人的墓葬,如长沙市岳麓山上的黄兴墓、蔡锷墓、蒋翊武墓、曾国藩墓等。
(3)古遗址、古战场、古窑址、古城址:湖南省20世纪60年代在桂阳县境喀斯特溶洞中发现了一件古人类的遗物,经鉴定为旧石器晚期的刻纹骨椎,证实了湖南大地的确曾是古人类活动场所。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或村落遗址,先后在我省的许多地方发现,主要集中在湘北地区及洞庭湖一带。我省境内最重要的古战场遗址在岳阳的巴陵古战场。古城址主要有凤凰县黄丝桥古城、长沙天心阁古城、汉代北练城遗址、汨罗市春秋时代罗子国城遗址、桃源县战国时代采菱城遗址、常德汉代索县城遗址、邵东县邵阳城遗址,此外还有凤凰县沱江镇、道县道口镇、武冈城关茶陵城关也都保留有古城门和城墙。古窑址以长沙市望城县铜官古窑最有名,还有湘阴县的岳州窑、岳阳的鹿角窑以及衡阳唐代衡州窑。
(4)历史名人故居、纪念馆、祠、堂:湖南省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长沙的黄兴、邵阳的蔡锷、浏阳的谭嗣同等仁人志士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他乡贤达名士、骚人墨客留迹于湖南。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行吟于沅湘之野,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写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杜甫晚年流寓湖湘,赋诗多首。唐代书画家欧阳询,是今长沙市望城县书堂乡人,当地留有石笔架,洗笔池等古迹。还有司马迁、韩愈、柳宗元、朱熹、辛弃疾、米芾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湘楚一游。
(5)考古文物、石刻碑林类型: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上大垅的湖南省博物馆存放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出土文物、资料达十万余件,各市县级的博物馆,也都保存着本地区范围内各个历史时期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在湖南省考古历史上,最为轰动、震惊中外的要数1972年春发现和发掘的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之马王堆西汉墓。湘楚文化历史悠久,碑林石刻到处可见,在碑碣丛中,现存旷世古稀长沙岳麓山上的禹王牌。最长的碑文是祁阳浯溪石刻《大唐中兴颂》,文奇、字奇、岩奇,世称“三绝”碑。
(6)革命传统教育类型: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30年的辉煌历程中,湖南省被誉为中国的“革命胜地”。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左权等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为优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大批的革命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先进的革命民主人士,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为缅怀先烈们、先辈们以及英雄的三湘儿女的丰功伟绩,建立了(革命)故居纪念馆,修复和开辟革命活动旧址纪念地。这些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场所和文物,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课堂,供现代人参观瞻仰,构成了我省一项极为重要的人文景观资源,如韶山、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宜章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等。
(7)民族民俗风情: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境内除汉族之外,还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等42个民族。民族民俗风情,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生活在湖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是三湘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有独特的服饰,优美的歌舞,传统的习俗和民族风韵。在具有民族风格古建筑中,侗族的鼓楼、凉亭、风雨桥;苗家的吊脚楼;土家族的老司城等别具一格,建筑艺术价值高。少数民族妇女,精于耕织。纺织、穿、绣的工艺相当精美,显示出民族的特色。少数民族一般性格豪爽,耿直,富于灵感,易于触景生情,能歌善舞,出口成章。其舞蹈中有土家族的摆手舞、八宝铜玲舞、色古斯舞、苗族的芦笙舞、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等。
(8)现代工程及城市市容类型:现代工程中的公路建设,根据山区的地形地貌,设计很有特色且实用,如吉首市矮寨景观区“矮寨公路”,横跨雪峰山脊梁段的盘山公路,既是交通道路的基础设施,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湖南省境内的现代高速公路一般设计成双向六道全封闭,这些现代工程宛如一条银带,把自然界的景色串在一起,构成一道亮丽的景观资源。
在山水景观中,大型建设工程能成为构景主体的还有水库的大坝。湖南境内的大型水库工程,坝址选在江河幽险之处。每座大坝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造型及规模都不一样,但都表现出雄伟壮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大坝、水库里的水、周围群山共同构成极具特色的湖岛型的风景旅游区,既可以开展水上运动,还可依山傍水修建疗养基地与水上运动训练基地。
(三)综合景观资源
(1)园林风景:把山、石、水、花、亭、名楼、阁坊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依据造园的结合手法,形成一种景观艺术空间。
(2)田园风光:田园风光之构景主体为农田、耕地、果园、苗圃、农宿农宅以及山水等。湖南省农田耕地的特征表现为:山区以梯田为主,丘陵区为多边块田,平原湖区则为大面积方格网状田。在平原的洞庭湖区,具有湖区特色的田园风光处处可见。
(3)其它特殊类型景观:包括高校旅游、观看军事训练和表演、工矿企业旅游、科普教育旅游以及探险旅游等。
8.2.2 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1)广泛性:既有自然风光,又有能让旅游者体察感触到的民族风俗风情;既有历史遗迹,又有现代建筑,内容相当广泛,非常丰富。
(2)景观组合性和综合性:表现在一些旅游资源既具有旅游观赏价值,又有科学考察意义;既是自然风景区,又是人文景观区。它们相互联系又互为补充,具有构成景象组合特点。
(3)社会变异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或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政治上的寒暑表特征。
(4)地域性: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环境以及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5)不同层次结构的特点。
(6)地区分异性。这种特点反映了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性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制约。
(7)总体格局具有特色的“一线一片一带一源”。
8.2.3 旅游资源分区及现状
在研究分析湖南省旅游资源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分区,有利于我们对全省境内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有利于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并突出各个区的特征,进而为整个旅游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进行分区时,考虑如下原则:
第一,旅游资源类型的组合在地域上具有基本一致性;
第二,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特点以及交通条件的基本状况相似性,显示出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潜在力;
第三,区内资源开发现状、远景和发展方向上的一致性,以利于规划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第四,旅游网络的完整性,在同一地区内要有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骨干风景名胜地作为核心与依托,以此带动区内其他景点(区)的发展。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将湖南旅游资源分为Ⅰ—Ⅵ区,具体情况详见表 8-2。同时编制出1∶50万湖南省旅游资源分布与分区图(图8-1),该图表反映了我省旅游资源的总轮廓和基本格局,也体现了湖南省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
表8-2 湖南省旅游资源分区一览表
图8-1 湖南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