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
❶ 高校人才培养网络信息服务体系
网络和信息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要特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占有更多、更新的信息,就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高校图书馆肩负着学校教学、科研信息源和思想库的功能,在网络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已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图书借阅和资料查询功能。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校在校生人数增长速度很快,普遍出现了校舍资源紧张、实验资源紧张、图书资源紧张等等办学资源紧张状况,一些学校选择征地扩建的途径,相继又陷入了巨额债务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和信息资源优势,构建学校人才培养的网络实践实训平台,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增强高校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服务功能,提高学校的知识密度、信息密度和功能密度,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课题。
本平台的构建,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网络条件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实训环境。具体包括:第一,专业知识学习平台。内含有专业精品课程系统、专业课程学习案例分析系统、专业书籍和信息咨询系统、专业课程教师辅导系统和专业知识学习考评系统;第二,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内含有专业课程验证性实验系统、专业课程综合性实验系统、专业综合性实验系统、专业软件实验实训系统、专业实习综合实训系统、专业实验及实习辅导系统、专业实验实习综合考评系统;第三,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内含有成功创新案例备查系统、创新课题分析设计系统、创新课题资料数据查询系统和创新课题教师网上辅导系统。
一、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性与可行性
高等院校办学现状对网络实训平台建设提出现实需求。首先,从20 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相继制定和实施了高等教育体制“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改革思路。其中,合并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学科互补和规模效益,因地制宜地对某些院校进行合并。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公布的《1990年以来高校合并情况》显示,自1990年1月12日教育部下发合并西安联合大学的文件以来,全国共有1000多所高校进行了合并,组建成新一轮的400多所高校。高校合并使得多校区办学成为高等院校的普遍现象,这种多校区办学的现实状况决定了传统实体型实践实训设施建设已不再适宜于现实要求,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实训平台建设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其次,随着高等院校办学层次及办学方式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远程教学方式、开放式教学为主体的函授教育和电大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网络环境实现异地教学和实验实训成为现实需要;另外,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带来了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自1999年开始实行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呈“登阶状”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164万人陡增到2009年的600多万人,各高校校园面积、实验场所、实验设备和设施紧张已成普遍现象,完全靠建设新校区的外延式扩张既不利于国家的宏观投资控制,也不利于高校巨额债务负担下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实验实训平台,提高单位校园面积的知识含量、信息含量和功能价值的内涵式发展,才是广大高等院校的现实选择。
同时,高等院校优越的办学资源和条件为网络实训平台的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行性。一是以外网、校园网和各种类型的局域网构成了高等院校内外交互丰富的网络体系,为高校虚拟实验室建设创造了条件;二是高校图书馆不断提升的信息和知识服务功能,为网络实训平台建设中相关资料、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整合集成、充实和更新等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高校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性及利用网络的普遍性,为校园网络实训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且,网络实训系统的建设与运行,避免了实体实验室资源紧张及开放时间的限制,为学生随时开展实训活动提供了方便。总之,高等院校建设网络教学实训平台既是实际需要,又具有现实可行性。
二、人才培养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的内容构成
实践与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学生能力及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与课程教学计划紧密结合的原则;二是全面系统性原则;三是连续性原则;四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依据上述基本原则,确定高等院校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从“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出发,确定既有基础实践又有综合实践、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有开拓创新的实践教学内容,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依据上述原则及总体思路,可确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图4-8)。
图4-8 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系统设计框图
由图4-8中可以看出,从一名高中生进入大学开始,到最后完成学业,走出校园,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是一个完整人才培养和训练的系统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某一专业或学科开展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系统运行的关键环节。理论教学重点包括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这些内容构成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系统;实践教学是伴随着理论教学的逐步开展,依次开展理论知识验证性实验(包括课程单项内容的验证性实验和课程综合性内容的验证性实验)、学科专业知识综合性实验(包括专业知识综合性实验和学科知识综合性实验)、专业能力和素质创新性实验(包括课程知识创新性实验、实际应用创新性实验和科学研究创新性实验)。不同的实践环节承担着从知识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使命,应针对不同环节实践教学开展的目的和要求,配置相应的实验系统和环境。对于理论知识验证性实验是为了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应该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模拟教学软件系统;学科专业知识综合性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全面领会和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应选择社会经济活动中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而对于更高层次上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创新性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结合具体研究课题研究开发软件系统。
三、人才培养网络信息服务体系设计
依据上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系统的内容和要求,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在内外网络资源收集与整理、存储、加工与集成、参考咨询、联系与协作等方面的功能优势,构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网络实训平台系统(图4-9)。本系统包括以下五个组成部分:①网络虚拟实验室。根据用户规模,可以设计若干网络虚拟实验室,各实验室可依据实验内容和要求进行功能划分,学生通过不同的网络实验室开展不同方面的实践实训活动;②教学与实训中心。本中心按照功能要求划分为教学中心、实训中心、考核测试中心和共享中心。教学中心主要用于满足课程理论教学需要,实训中心用于开展各种类型的实验与实训,考核测试中心主要侧重于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估,共享中心可以通过校际共享,开拓校外实践实训资源;③实践实训平台。按照上述教学与实训中心的功能分区,依次设立了理论教学实训平台、验证性实践实训平台、综合性实践实训平台、创新性实践实训平台、理论教学测试平台、实践教学测试平台和校际共享实践实训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实现不同教学和实践实训内容及功能的模块化;④实践实训系统库。分别按照理论教学、实验实践、考核测试、创新能力培养、校际平台链接等方面设置专门系统库,以满足不同方面功能的实现。当然,本系统库可以根据不同院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际需要设计相应的系统库,如可以增加成功创新案例备查系统库、创新课题分析设计系统库、创新课题资料数据查询系统库和创新课题教师网上辅导系统库等;⑤图书馆网络信息保障系统。内含有信息收集与存储、信息加工与整合、信息集成与个性化服务、信息咨询与服务协作、系统维护与更新等功能,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网络信息优势,保障教学实训平台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建设、系统链接、系统的维护与更新等。
图4-9 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网络信息服务体系框架图
四、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优先和重点开展优势、特色和基础类学科专业教学实训平台的开发
高等院校包含有众多的学科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践实训平台的研究、设计与开发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专业全面开展,必须结合本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实践实训内容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优先和重点选取优势学科、应用面广、基础类的学科专业进行建设和运行。
2.通过校际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在各学校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开展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训平台开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校际联盟、图书馆之间的网络链接,如建立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网络实训平台系统链接,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扩大各个学校网络教学实训平台的应用规模和范围,提高学校教学实践实训平台的利用率,使得学校教学实践实训平台建设工作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意各部门的分工与协作
网络教学实践实训平台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图书馆、专业院系、实验实践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分别从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网络信息资源的搜集与整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训内容体系的确定和要求、平台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密切的分工与协作,才能保证学校教学实践实训平台建设和运行的顺利实施。
4.注意学校教学实践实训平台系统信息资料的充实、更新和完善
学校网络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训平台的实施和运行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客观形势的变化,对其相关结构和内容进行不断修订、充实、更新与完善,保证系统的适用性和持续性,实现系统不断更新和升级,以满足学校学生教学实践与实训活动的开展。
❷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科学品质。
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在一定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才的施教。
(2)高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扩展阅读
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目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总的目标就是,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让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各地各高校形成广泛共识,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❸ 高校应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工作有四大要素: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培养者。因此抓好创造性人才培养也要从这四个要素着手。美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成功经验,这里结合他们的成功经验来讨论这个设问。
1.明确的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我们要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然而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我们缺少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要求。对此,美国大学就不一样,他们不仅关心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能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的标准。譬如,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的12项标准设计中就包含了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具有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辩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针对这一具体明了的培养目标,大学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有的放矢,而且可以有依可循、有据可查。我们大学在这方面的不足不仅表现在目标笼统不好操作,更重要的是脱离社会现实和时代的要求。美国大学的经验对于我们思考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上,我以为还有一个大学理念需要更新:大学不仅是提供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劳动力输出基地,还应培养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于实践自主创业的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就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2.科学的培养模式。
育人环境决定育人质量。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人文环境。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情感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而素质结构,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教学改革实际上不单纯是教学问题的改革,而是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模式的设计方面,大学总体上应该在面向社会实际、强调学科交叉、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团队精神、训练系统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努力。
(1)教学制度及其改进。
教学制度既关系到学习主体“学的规定”,又关系到教学主体“教的要求”。哈佛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世界领袖地位并经久不衰,就在于近140多年来其7任校长从未停止过教学制度的改革。教学制度设计要体现两个目的:一是有利学生的全面发展(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创新性等);二是有利教学质量的保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于教学制度我以为有如下三个方面可以有所改进。一是学分制问题。学分制不仅只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它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二是建立暑期学制。为一些求学欲很强、有自己发展特殊要求的学生提供一些科学研究训练、素质拓展教育、专业深化教育、工程实践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等,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本科生参与研究。在美国尽管专业教育已经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无不设有本科生研究计划,并将之作为一种必要的人才培养制度。为了激励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美国大学还专门设有表彰本科毕业生优秀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并专门在影响力极大的毕业典礼上颁发。
(2)教学模式及其改进。
教学模式包括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动态的教学方法。教育产品的质量是在教育设计阶段决定的,教育设计不仅是培养目标、教学制度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亦极为重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从而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而他们的情感和素质结构。
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大学如下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其一,十分重视通识课程的作用。其二,十分重视创业课程的作用。
关于教学方法,其一,美国大学特别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其二,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试验和实践是MIT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宝典。
(3)人文环境及其营建。
把人文环境纳入培养模式加以强调,其理由是: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学创设的教育环境。美国大学在有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人文环境营造方面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其一,重视“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和“对国家负责”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文化的营造。一所大学能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首先取决于这所大学的价值选择即使命确定,使命决定于这所大学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传播和发展科学并通过传播和发展科学为人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目前,在我国不少大学缺乏一种以科学为己任的使命意识,更没有将严谨治学作为研究科学的第一要务。当前我们不少大学有一个通病:浮躁和急功近利。具体表现为媚上、媚钱和媚俗,唯独不媚科学。没有这样一种崇尚科学、追求科学并以此为人类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使命文化,大学能有几人安于做真正的学问和科学研究?因此又如何能期待我们能做出世界一流的原创性成果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其二,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的营造。胡锦涛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强调:“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心理学家对“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造力、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遴选有创造力的人”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要培养创新人才也许只有一件事情要做,即消除人才创新的障碍。一所期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学首先应该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的人文环境。大学正是有了有不同学术思想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锋,学术才获得发展的条件,学生才能从大学及教师中获得学术应有的精神。大学的包容性体现了“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的博大胸怀和学术自由的大学原则,而且也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有利学术发展、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只有改革目前在创新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上存在的一些制度和文化障碍,营造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环境,我们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其三,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营造。普遍缺乏想象力和竞争意识,这是我们大学文化中的一个很大的遗憾和缺陷。在美国不少大学都有自己竞争的目标,如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MIT等都是彼此竞争的劲敌。大学之间的竞争不仅激发大学的生机、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会有力促进学生不甘示弱、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我国大学包括著名大学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不仅缺乏与世界优秀大学进行人才竞争的实力,更缺乏的是与之竞争的意识,即便在国内大学之间尤其是著名大学之间也没有形成竞争局面,尤其在人才问题上各校之间似乎保持着高度的友谊,彼此极少有人才的竞争和流动,这种状况对一流大学的建设并非有利。美国大学相信任何创新都有赖于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意,他们相信如果天才学生有了想象力或者遇到有待人类攻克的难题,那么就会在学校上演一场场天才对知识咄咄逼人、比智较劲的惊心动魄的好戏。为此,MIT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意的培养,任何学生只要有了好的创意,都可能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将计划书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潜力和生机的新的专业领域。在MIT没有学科的限制,没有系与系之间明显的分界,学校鼓励学生不受限制地进行跨学科研究。
3.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活动,为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构成大学不可或缺的两类性质和任务均有所不同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授的主体,离开其一大学不再称之为大学。因此,大学的优秀,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优秀;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优秀。但是正如法国教育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所指出: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然而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对照我国大学,不仅确实存在有学者尖锐批评的“不少老师已经沦为教书匠,死气沉沉地照本宣科,只会给学生灌输教条思维和死的知识,教学不是智慧的启迪,而是程式化的知识灌输,机械地记住结论”的问题,更严重的是我们既缺乏一批把追求科学、追求创新视为自己学术生命的高水平的学术领袖型教师,而且缺乏美国大学那种把发现、培养、扶植优秀学生视为教师天职的教师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学科带头人缺乏的问题,教风和学风不良的问题,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教师人事制度刻板的问题,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问题。明智的大学领导者,必然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摆到学校发展战略最重要的位置,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与发展。当然所谓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既依赖于有水平的教育者,也依赖于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两者都重要,不可厚此薄彼。但是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否则大学以及“大学者有大师之谓”者失之意义。这也是本文尤其强调教师之优秀重要性的目的。
❹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 出处在哪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版须把提高质量始终权贯穿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各项工作之中;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讲话内涵丰富,论述深刻,是指导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又一篇纲领性文献。同时,总书记首次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提出来,这是对大学职能认识的新丰富和新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兰州大学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❺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是什么
就是学校培养学生的定位,比方说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简单来说,就是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怎么教等等。
❻ 对于能够拉动内需的市场服务行业,政府给予哪些优惠政策,急急急!!!悬赏100!!!!
节能汽车,或叫做新能源汽车,政府应给予补贴,一是补贴给企业做开发;回二是补贴给消费者,使得答消费者能够购买。另外,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限制燃油动力汽车。
放开核心城市周边地区的限购与限贷,发展城际快速交通,在区域规划中,将产业布局分布在核心城市周边,解决就业与生活的问题,减少市民城际间的往来。
为了鼓励消费者在卫星城市置业,应放开城际间快速路的收费。
逐渐取消非商品房销售,鼓励成品房销售。
继续鼓励家电、家具、家居用品的更新换代,政府采取补贴政策。
发展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和产业,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该领域,将公益性欲商业性分开,促进商业性医疗和教育事业发展。
鼓励带薪休假,继续放开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促进假日经济发展。
❼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市场需求
为了适应旅游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方向的拓展、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必须在“规模化、特色性”上做文章。各院校要善于洞察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热点,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准确地运用超前意识,结合自己的特色优势,培养特色专业人才,体现人才培养的适度超前性,实现跨越发展。
从国际旅游教育发展来看,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是旅游教育的一大特色。当前旅游企业普遍认为,创造性人才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是接近企业需求;二是能迅速融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旅游院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必须注重搜集来自实业界的信息和知识,以旅游业的前沿动态作为教学课程设置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完善旅游专业理论性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强应用性课程设置。应用性课程的设置要注意广而大,增强实用性和战略性,这样才能保证院校人才的特色供给与旅游人才需求的成功对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校企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全程产学交叉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并把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带回学校与导师共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解决企业常见问题,符合企业需求的创造性人才,最终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使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都受益。
❽ 高校人才培养发展态势及培养目标和规格
一、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发展。这种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高校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原来计划经济的办学机制上,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现在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所面临的挑战,并已着手进行改革。有的从机构调整开始,有的从定编定员起步,有的从专业改造入手等等,各有千秋。下面内容将从专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向上进行探讨。
1.目前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一些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不注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或者只注意到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没有长远的和发展的观念,没有对未来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和预测;或者是远远超越经济的发展,只重视高深理论的研究,不注重实际生产经营的需要。这些情况都造成了与实际需求的脱节,影响了高校的自身发展。
(2)专业结构不合理
一个学校的专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这个学校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一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搞一刀切,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不注重骨干专业与重点专业的培养,这就造成了人才培养上的平淡无奇,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拳头产品”,形不成自己的优势。
(3)专业规模不协调
有些院校在专业规模上也不尽合理,不注重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种类和层次的变化,在专业与专业之间,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不协调。一方面造成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又出现就业困难。同时,在同一个专业内部也缺乏研究生层次、本科层次、专科层次比例的协调,出现专作本用,本当专使的现象。
(4)教学内容不适宜
教学内容上,一部分院校不注重教学计划的修订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在骨干专业和非骨干专业之间,热门专业和非热门专业之间,以及同一专业的不同层次之间,教学内容上缺乏轻重缓急,缺乏理论性与实用性的协调,缺乏能力培养和知识更新的协调等。
2.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应掌握的原则
(1)处理好社会需求多变性与人才培养滞后性的关系
高等院校在设置、改造和调整专业结构时,一定要有长远的观念,要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不能只看眼前。因为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从招生开始到向社会提供合格人才,需要一个培养过程,而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变的,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今天需要的这种人才,将来就可能需要另外一种,而且对人才的需求层次、结构比例、素质要求、能力水平等都会发生变化,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专业设置、结构调整以及教学内容上都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利于高等院校的自身发展。
(2)做到人才多样化和发展方向性的结合
高等院校在进行专业结构设置或专业结构调整时,一定要结合本校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确定自己的重点学科或重点专业,以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在人员配备、师资力量、资金设备、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不断地扶持和创造条件,促使其不断发展,不断地强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当然,在确定重点发展方向的进程中,也要注意到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做到重点专业大规模多层次,一般专业多方向小规模,做到重点与一般的统一。
(3)搞好人才流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一般来说,高等院校的人才流向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即使是在全国统一招生统一就业,其就业方向上的区域性也很明显。这种区域性一方面表现为行业的区域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地理上的区域性。行业上的区域性在我们目前的高等院校体现得比较明显,但在就业去向上的区域性往往容易忽略。而事实上,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确实存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了由南向北,由沿海到内地、由东部到西部的经济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上的这种不平衡性已越来越明显。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直接表现为对人才需求种类、质量、层次结构的不同。发达地区注重开拓性、管理型、高科技型人才的开发;而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则更多地注重对适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设置专业或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时,一定要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集中区域,结合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速度、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3.相关对策与建议
(1)做好人才需求预测
高等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时,一定要做好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预测,也就是对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这种需求形势分析包括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结合本行业、本部门未来的发展规划、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分析人才的供给情况,从而对未来若干年内,本行业所需人才的种类、层次、质量、数量、结构比例等做出科学的预测。
另一方面是针对毕业生就业区域的形势分析。这种形势分析是和目前本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这些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处境、所起的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是实用型、技术型、还是开拓创新型、参与管理决策型做到准确掌握,在根据本地区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来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本地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层次、种类、结构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设置布局更加科学,专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专业发展方向切实可行。
(2)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包含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说在确定本校的主攻方向及重点专业时,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现有基础之上,要考虑到目前学校在本部门、本行业以及本地区的学科专业优势,结合本校目前主要的学科研究领域,合理确定自己的重点发展专业和发展方向,集中主要优势力量,给予人、财、物、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倾斜,促使其迅速成长、发展、壮大,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专业群,占有相当的人才市场和科研开发领域;另一层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结合现有专业、现有实力,实行多角化经营,以满足人才市场对多种类型、多种层次人才的需要,这种多角化经营包括纵向和横向的专业拓展。如对过去过细专业的拓宽改造、大专业多方向、文理渗透的复合型人才,研究生、专科、本科等多层次结合等。这样,在重点发展一部分专业的基础上,拓宽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种类,一方面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3)根据市场需求做到深和广的协调
高等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时,一定要做到深和广的协调。这个深和广的协调直接表现为人才种类、人才层次的比例结构,即各专业在招生规模上的比例结构,同一专业不同层次之间的比例结构。例如,研究生是作为高级决策人才和高级科研人才培养,本科生重点在于实用,并能参与管理和决策,专科生则更接近于从事实际工作,处理日常业务。这种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在不同专业中应该是不同的,在同一个专业中,高、中、低的比例要协调,这个比例的确定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未来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预测,不断调整比例结构,使其更加合理和协调。
伴随着人才层次比例结构的协调,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计划、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环节也应有所侧重。例如,对于专科生的培养,必须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要熟练处理日常业务,注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专而精,不能面面俱到,只求一行精通,一上岗就能胜任;而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则要侧重于深、尖、边缘领域的研究,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各有所长,各得其所,适应多层次需求。
(4)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要培养出好的人才,除了做好专业调整和课程建设等各项工作之外,还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工作,要做到学校的宏观管理、院系的中层管理、教研室微观管理的校、院、系、室多级管理相结合,其他部门做到很好的配合和协调,以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5)进一步深化改革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高等院校要想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人才,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深化改革,实行定编定员,加强机构改革,不断扩大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比例,缩小行政人员比例,使两者的比例关系更加趋于合理,这是高校不断发展、不断强盛的基本前提。
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高等教育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就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扬长避短,除垢纳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持动态的协调关系,才能使高等教育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发展态势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孕育着重大变革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知识经济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等等。面对如此复杂的时代特征,无论是驻守一隅的专才,还是博而不精的通才,都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21世纪人才提出了四个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认为这四种基本学习是人生的支柱,教育应当围绕它们加以组织。
1.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经济形势分析
面向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五大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网络信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趋显露。21 世纪世界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入世”要求强化教育质量,培养“国际性复合人才”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了世界经济大循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方位的开放,通用国际贸易规则;另一方面也失去了原有的优越条件和保护,在经济、科技、文化、人才等方面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要想自如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就必须主动地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去主动地学习和运用国际惯例,熟悉WTO规则,就必须拥有大批掌握外语、经济、贸易、法律、信息技术且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2)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知识的创新、传递、应用为基础,从而形成经济力量。未来经济发展中知识的含量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飞速发展,主要依靠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贡献。现在支持美国的不再是传统的汽车和钢铁工业,而是四万多家软件公司和三百多家芯片公司。国际经验对中国教育是不乏启迪的,即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新经济时代的必然,也是教育改革的归宿。
(3)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推广,要求培养“创业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 2000年已达到10.5%,2005年以前可望达到15%。而且随着我国人口高峰的过去,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适龄生源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大有普及和推广之势。这将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用人单位结构调整、减员增效将是经常性的行为,这些都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减少。如果高校还以过去的思路培养人,发展空间会越走越窄。必须努力培养“创业型”人才,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还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就要求人才除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他们还要有自信心、冒险精神、开拓精神等。
2.我国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这一趋势不仅对广大工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对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挑战。
(1)工商管理日益国际化的挑战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是:有管理的制度,缺管理的行动;有管理的愿望,缺管理的人才;有管理的大纲,缺管理的细则。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作为WTO的正式成员,我国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许多外国公司进入中国,中国也将有许多企业走向国际。要想使我们的民族工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使我们的民族工业成功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就要求工商管理类人才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经营、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还必须熟知国际经济法、涉外谈判、风险管理等知识。即未来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应树立竞争观念、合作观念、风险观念、信息观念等与市场经济相关的观念和意识。同时,他们还必须具有战略头脑,开阔的思路、高瞻远瞩的谋略、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适时决策。只有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从事国际商务的能力,适应全球化管理的需要,才能成为新世纪勇敢挑起民族工业发展重担的管理人才。
(2)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挑战
在信息社会,对信息的开发、占有、控制和使用将成为经济管理的核心。网络技术空前发展将削弱经济活动与时空因素的制约,从而对管理活动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管理科学突飞猛进,这客观上要求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跟上时代步伐,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这也对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现代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全面素质要求的挑战
面对高度复杂、瞬息万变的管理对象和管理任务,面对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21 世纪的管理者必须是全面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必须建立起动态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掌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相关技术、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灵活地、创造性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巧。同时,社会责任感、伦理道德、环境意识、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跨文化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民族文化内涵的认识等等也需要掌握。
3.当前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十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生重大转变的五年,一是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提高;二是由宏观布局结构调整转向校内学科专业调整。这些重大转变都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变化而作出的战略性调整。当前,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基础化、综合化、实用化、终身化和国际化。
(1)人才培养的基础化趋势
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要大力加强基础教学,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知识老化周期缩短以及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因此,普通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这一趋势要求,夯实和拓宽基础,这一基础包括三个层次的基础:第一个层次是科学知识基础,如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人文科学基础;第二个层次是素质能力基础,如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语言基础、文化修养等;第三个层次是专业基础,如经济知识基础、管理知识基础、动手和实践能力基础等。
(2)人才培养的综合化趋势
人才培养的综合化是21世纪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这一综合化的要求首先表现为学科专业的综合,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其次是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即体现为各方面前沿性、边缘性理论知识的综合集成和不同分析研究方法的优化整合;再次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即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利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互动规律,构建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体系。
(3)人才培养的实用化趋势
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专科生侧重于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是在本科生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在某一领域深入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处于上述两者之间,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倾向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按照高等院校的不同层次,又有重点和一般之分,它们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不同任务和要求,一般院校更侧重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一般院校绝大部分为地方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的发展格局,这就要求广大的一般院校,必须结合不同地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
(4)人才培养的终身化趋势
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再是某一特定年龄段的人们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被动接受教育的过程,也不是人生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和学生走向社会的终极训练场。大学本科教育仍然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这个基础要注重于能力与素质、知识和专业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工具性知识和今后继续学习的自学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激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后续的创新性工作和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5)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趋势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的工商管理类高等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本民族、本区域,必须是面向国际,面向世界。因此,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设计上要扩大知识的领域和范畴,增加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WTO规则、国际惯例等国际经济方面的知识;从学生的意识和观念上要树立全球意识与大市场观念,提高他们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要注重东西方多元化文化的交融,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礼仪、意识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适应未来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能力与素质结构的优化
高等院校肩负着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任。因而,高等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相适应。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从知识型转向了能力型和素质型,尤其是对于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以培养管理类人才为主的学校,更要不断地调整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不断地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更主要的是,应把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优化素质结构,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选择培养方案,落实培养措施,以达到最终的培养目标。
1.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一项社会系统和战略抉择。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素质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内涵及品格,必将对社会教育和国民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有利于重建当代中国跨世纪改革与发展所呼唤的新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的第一个独特内涵和品格在于其教育的全方位及综合性。与传统教育注重单一的“应试”策略不同,素质教育倡导全方位综合的“素质”战略,即要做到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做到博学与专长、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做到学习与信仰、个性与社会、为学与做人的统一。这种新的综合与统一,将以更高的标准在大教育、大文化背景下提高全民族的科教思想道德观念、民主法制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国民思想的解放和文化意识的觉醒,重建全民族的科教意识与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的第二个独特内涵和品格在于其教育的适应性与时代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浪潮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舞台和现实需要,因而素质教育要结合时代、顺应时代并具有前瞻性。素质教育这一战略工程的提出,正在于顺应这一时代召唤,大力推进改造全民族文化素质的“能力”教育;通过基础理论教育以增进其思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教育以增进其应变能力;通过专业技术教育以增进其操作能力;通过新学科、新思维教育以增进其创造能力,造就一大批能肩负起新时代使命的“能人”——复合型多功能人才。这是基础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巨大挑战。素质教育的使命也正在于培养和重建跨世纪一代人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及时代精神。
2.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特点及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构成
(1)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特点
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保证,而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开发,归根到底还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作为一个面向21世纪成功的生产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具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和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高科技水平和高信息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未来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如下的能力和素质结构(图4-1):
图4-1 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素质结构图
(2)管理类学生能力与素质结构的内容
从图4-1中可以看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上述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但这一综合的能力和素质是最终的素质结构组合,即是通过四年(或多年)学校全面的教育和培养,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继续学习、实践和锻炼才能达到的目的,是具体的应用能力和素质,是培养的最终目标。而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这一培养过程中,必须系统地、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实施各项培养方案,从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入手,配合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其他社会知识教育、实践训练等环节,达到最终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
3.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结构的优化
从图4-1可知,要达到未来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能力与素质,是我们最终的培养目标,而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学生能力和素质内容体系的各个方面来实施培养,即结合专业课程进行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包括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攻关能力、理解能力、科研能力、观察能力、管理能力等很多方面,而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对最终目标实现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因而,在培养过程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根据最终的培养目标,对上述各项能力和素质进行优化,我们采用优序表法进行优化。
优序表法又称优序图法,是以强制确定法的0-1法,以表格形式比较和表明各评价项目的相对重要性,或表明各评价项目的优劣顺序的一种选优方法。优序表法根据其具体使用情况不同,又分为简单优序表、多输入优序表、多输入加权优序表和最高分取某一偶数时的优序表。本次我们邀请了六位专家和教师,请他们就以上14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对于管理类专业人才能力及素质结构培养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如表4-1所示。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优化可知,管理类学生优化培养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结构组成为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14个方面。这些能力和素质与专业培养、政治教育及思想教育相结合,通过各个培养方案及各项具体措施的实施,经过四年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和训练,最终实现培养目标,达到一个优秀管理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水平。
表4-1 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与素质结构综合分析优序表
❾ 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会导致怎样的就业问题啊
什么培养不培养的,985,211学校怎么培养都是供不应求,其他的培养再合理也看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