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周边游
⑴ 甘肃卓尼县有哪些旅游景点,现在去有油菜花吗
兰州出发甘南5日游
行程速览:
第一天:兰州--临夏--夏河拉卜楞寺--桑科草原 宿:碌曲
第二天:碌曲--尕海--迭部--扎尕那 宿:扎尕那
第三天:扎尕那--迭部--花湖--唐克九曲第一湾 宿:唐克
第四天:唐克--若尔盖--纳摩大峡谷--郎木寺 宿:郎木寺
第五天:郎木寺---合作--米拉日巴佛阁--兰州 行程结束
⑵ 打算去卓尼,什么季节去最好
各有各抄的好,看你打算看啥了。现袭在是秋天,那边的落叶啊、梯田啊金灿灿的都挺美的,而且人很少,这个时候九寨旺季实在是挤怕了,去卓尼看看挺好。
冬天嘛,雪山啊什么的,还有那边一些非常独特的民俗,就是有点冷。
夏天的时候感觉最适宜了,避暑不要太好,温度也就20度左右,海拔2000多,没有高原反应,山美水美的,当地人还有出去游玩的习惯,带着吃的,找个山坡一趟,倍儿惬意。气候的原因,天气一般都比较好,开车过去很舒服。
春天那阵儿,我倒是没去过,估计就是有点冷。
⑶ 卓尼的浪山节是什么,好玩吗,外地人去了可以一起玩耍吗
卓尼的浪山节是个超级美好的习俗,当地又叫“香浪节”,藏语里是采薪的意思回,据说是康熙年间,每答年的农历六月,外面树木丰茂,天气正好,拉卜楞寺的僧人外出伐木,顺便游山玩水,延续至今,就是浪山节。
每年农历六月,当地人都会携家带口,带着锅碗啊、食材啥的,到草地上、山上、河边游玩,寺里的僧人也会出来浪山,超开心。
每年浪山节的时候都是卓尼乃至整个甘南最舒服的季节,七八月间,水草丰美、气候凉爽,非常适合旅游,可以选择这个时候过去,看到人家在浪山可以有礼貌的过去要求加入,当地人都很淳朴,应该都可以的。
⑷ 大家有谁去过甘南州卓尼县吗
于卓尼县木耳镇境内,景区整体呈r型,分别称旗布沟、阿角沟风景区。主要有:扎西颇章(吉祥宫)、旗布寺档次提升和环境营造、卓玛拉措(度母海)、跑马场和射箭场、藏式别墅群(藏王别墅)、景观设计、人文环境营造、游人中心、宾馆、停车场、阿角沟激情漂流、阿角宫大酒店、登山游步道及观景台等。 距县城37km、省会兰州370km,景区处于兰州至九寨沟热线的中间,融人文和自然资源为一体,以人文资源为主体,辅以自然资源,二者在旅游概念上水浮交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总土地面积5419.68平方公里。全县辖3镇14乡,总人口100882人 ,风景区统计1600多人.迭山主峰扎伊克嘎海拔4920米。沟口海拔2500米,相对高差达2400米。景区内生物垂直分布差异大,迭山雪线以上为裸岩,以下依次为高山草场、原始森林、低山草旬、灌木、农作物等。大峪沟共有9条支沟,依次为桑布沟、阿角小沟、阿角大沟、燕麦沟、扎崖它沟、巴什沟、涅座沟等,分布大峪沟东南,阿角古城之说藏族人一直流传,据考证,阿角之说源于草场,非古城! 大峪沟风景区位于卓尼县木耳镇境内,景区整体呈r型,分别称旗布沟、阿角沟风景区。主要有:扎西颇章(吉祥宫)、旗布寺档次提升和环境营造、卓玛拉措(度母海)、跑马场和射箭场、藏式别墅群(藏王别墅)、景观设计、人文环境营造、游人中心、宾馆、停车场、阿角沟激情漂流、阿角宫大酒店、登山游步道及观景台等
⑸ 甘南十大景点有哪些可以具体说说吗
甘南的十大景点有:拉卜楞寺、扎尕那、郎木寺、桑科草原、达仓郎木寺院、米拉日巴佛阁、玛曲草原、天下黄河第一弯旅游风景区、当周草原风景区、白石崖。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我个人认为不错的景点。
1、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0.5公里处,本名噶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
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各殿堂内高8米以上铜制鎏金或檀香木雕的大佛就有十六尊,各种质地多样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法器等不胜枚举。
寺内还珍藏有历代嘉木样大师的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又有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大幅匾额、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
反映藏传佛教内容的各类壁画规模巨大,绘画技法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藏区共有两座米拉日巴佛阁,这座佛阁为安多藏传佛教名刹之一,建筑气势雄宏,金碧辉煌。
⑹ 卓尼县旅游介绍
阿子滩景区:来景区位于县城自西北部,辐射阿子滩、申藏、完冒三乡。
石门峡景区:景区位于县城东部洮砚乡境内。
康多峡景区:景区位于县城东北部康多、杓哇和恰盖三乡境内。
九巅峡景区:景区位于县城东部藏巴哇、柏林两乡境内。
卡车、拉力沟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景区位于县城西卡车乡、大族乡境内。
大峪沟:大峪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木耳镇大峪沟,距县城三十多公里,总面积1052.146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⑺ 有人去过卓尼吗 卓尼的经济环境怎么样
于卓尼县木耳镇境内,景区整体呈r型,分别称旗布沟、阿角沟风景区。主要有:扎西颇章(吉祥宫)、旗布寺档次提升和环境营造、卓玛拉措(度母海)、跑马场和射箭场、藏式别墅群(藏王别墅)、景观设计、人文环境营造、游人中心、宾馆、停车场、阿角沟激情漂流、阿角宫大酒店、登山游步道及观景台等。
距县城37km、省会兰州370km,景区处于兰州至九寨沟热线的中间,融人文和自然资源为一体,以人文资源为主体,辅以自然资源,二者在旅游概念上水浮交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总土地面积5419.68平方公里。全县辖3镇14乡,总人口100882人 ,风景区统计1600多人.迭山主峰扎伊克嘎海拔4920米。沟口海拔2500米,相对高差达2400米。景区内生物垂直分布差异大,迭山雪线以上为裸岩,以下依次为高山草场、原始森林、低山草旬、灌木、农作物等。大峪沟共有9条支沟,依次为桑布沟、阿角小沟、阿角大沟、燕麦沟、扎崖它沟、巴什沟、涅座沟等,分布大峪沟东南,阿角古城之说藏族人一直流传,据考证,阿角之说源于草场,非古城!
大峪沟风景区位于卓尼县木耳镇境内,景区整体呈r型,分别称旗布沟、阿角沟风景区。主要有:扎西颇章(吉祥宫)、旗布寺档次提升和环境营造、卓玛拉措(度母海)、跑马场和射箭场、藏式别墅群(藏王别墅)、景观设计、人文环境营造、游人中心、宾馆、停车场、阿角沟激情漂流、阿角宫大酒店、登山游步道及观景台等
⑻ 卓尼有哪些古代名人
卓尼藏区人文历史述略
杨
勇
印经院
[
内容提要
]
卓尼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曾在安多藏区享有盛誉。卓尼
大寺及其印经院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卓尼籍的诸多杰出人物为继承和
弘扬藏民族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卓尼人文历史旨在激发民族自信心和
自豪感,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紧随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推动藏区经济社会全面发
展。
[
关
键
词
]
卓尼大寺,印经院,扬土司,高僧大德
一、引言
1982
年
10
月,班禅大师视察卓尼时说:
“卓尼在我国历史上是个有名的地
方,因此,很多年前我就想来卓尼访问。„„就寺院来说,卓尼禅定寺原先是一
座很大的寺院。„„现在有你们,珍贵的文物得到了保护,这非常好,不仅我高
兴,人民会说好的,党也会说好的。
”
[1]1990
年
7
月,第五世策墨林
?
单增赤列
活佛访问卓尼时,随行的西藏佛教协会副会长,色拉寺第
96
任赤巴、著名佛学
家益西旺秋在讲话中说:
“卓尼在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在西藏政府和三大寺中
担任过高级职务,他们对藏区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有很大贡献,建议卓尼组
织力量,编写他们的传记,最少也要把他们的姓名,历任职务,出生地方等搞清
楚。
”班禅大师和益西旺秋给卓尼作了确切的评价,并肯定了过去卓尼在藏区的
重要地位。
卓尼土司和卓尼大寺在整个藏区有过较大影响,
曾经以其丰富的文化
底蕴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姿态引领过安多藏区的文化。
卓尼土地孕育出的高僧大德
成为这一地区的文化精英,树立了卓尼人在历史上的光辉形象。
二、卓尼名称的由来
卓尼系藏语,
汉意为两棵油松或油松。
相传很早以前在卓尼大寺寺址处有两
棵苍劲挺拔的油松。据《丹珠尔经纲目卓尼历史如意宝鬓》和《安多政教史》记
载:
1254
年(藏历第四绕迥木虎年)
,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被忽必烈诏请,
在赴京途经卓尼时,
见到两棵奇特的马尾松,
便将寺址选在这里。
当地藏族称马
尾松为“召相”
,此后寺院和地名因此而得名
,
“卓尼”是“召相”之变音。
“卓
尼”
还有另一解释:
相传卓尼土司的祖先当初从西藏盼包宗
(
今达孜县
)
起程东来
之际,其所在部族的首领穆旺坚参告诉他们:
“你们一直向东走,可遇到一条大
河,那儿有很多的交相
(
油松
)
。
”土司先祖率部辗转到达今卓尼时,果然遇见了
滔滔东流的洮河,并有很多油松。于是,抑制不住喜悦心情,脱口说出“交相尼
达”
!
在这里“尼”可解释为“找到”
、
“寻见”
。按寺址的土壤和当地气候来看,
适宜油松生长
,当时八思巴派人建寺,这里可能有很多油松。若只有两棵油松
树,很可能是建寺前已有人栽培。
卓尼一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地名,
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而卓尼之所以在
藏区和内地享有一定盛誉,
是与卓尼悠久的历史、
卓尼土司的政教业绩、
卓尼大
寺及其卓尼版《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藏经等卓尼地区光彩夺目的人文历史密
不可分。
三、卓尼历史
卓尼位于甘肃南部,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份。
因受地理、
人文等因素的影响,
从古代到近现代,
卓尼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状况不
断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对当地及周边地区乃至于整个安多地区的社会历史都产生
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卓尼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十分遥远
的旧石器时代。从洮河流域发现的诸多人类文化遗迹表明,四、五千年前,卓尼
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中国西部是历史上古代民族频繁活动的地区,
而羌人在
这里势力最大,史载:秦汉时为诸戎之地,诸戎当然包括诸羌。晋以后吐谷浑人
西迁至此,
使这一地区又增加了新的民族成份。
尽管这一地区民族成份复杂,
但
始终没有改变羌人为主体民族的局面,
据此,
我们可以说卓尼甚至甘青藏族的渊
源之一就是古羌人。
“古代羌人和现今藏族的渊源人们虽有不同的解释,但从各
种古籍、传说、古地名及古部落名称等来分析,古羌人与藏族有相同的语言,青
海羌人为藏族族渊之一,也似可定论。
”
[2]
因此,古羌人为甘南藏族渊源之一,
也似可以定论,甚至可以肯定。
“藏俗,人名之前,常冠以地名或部落之名,以
表明其所属。钟为甘南洮河中上游及白龙江上游一带古羌人氏族之一,古称钟
羌。
”
[3]
卓尼土司的辖区卓尼、
迭部和舟曲及临潭县部分地区,
就是洮河中上游
及白龙江上游一带。
唐时吐蕃势力不断向东发展,
大批将士及随军家属迁徙定居
到甘、
青地区。
吐蕃的武力征服和宗教文化影响,
加速了对甘青羌人的一体化过
程;吐蕃和古羌人在文化及语言、宗教、风俗等方面有同源关系,加速了吐蕃一
体化过程。从另一方面讲,吐蕃的向东发展,不但是军事扩张,而且是一次民族
大迁徙。
甘肃藏族后来的许多部落与吐蕃人向东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卓尼一部分
藏族至今还称自己为“藏巴哇”
,这可断定他们最早来自西藏后藏地区。卓尼境
内有一座神山,对此有如下传说:很早以前,赞普从西藏射了一枝神箭,于是部
分属下向东寻找,
在遥远的一座山上找到此箭,
并将此山奉为神山来信仰。
从民
俗的角度看,
这个传说显现了民族迁徙的某些影子。
卓尼部分藏族自称
“噶玛洛”
,
这是因为吐蕃时
“从军中挑选出九名勇士,
率部驻扎在霍尔与藏区之交界处,
令
其以后未接藏王圣旨不准返回
。因之,他们的后裔就称噶玛洛。
”
[4]
更登群培
《白史》
云:
“卓尼巴等亦有是松赞之军队等传说。
”
卓尼有些地区藏族也传说他
们的祖先是从西藏某个地方迁来。
因此,
卓尼藏族就是东迁蕃人和羌人融合而成
的。
吐蕃王朝衰落后,
甘青吐蕃人失去了中心,
有些官员和握有兵权的将领,
纷
纷各自为政,
“有的几千户、几万户聚居在一起,互不统属。
”
[5]
一些较大的部
落集团,
在政治上与中原王朝建立了不同程度的隶属关系。
吐蕃人在甘肃南部的
洮河流域、白龙江流域和大夏河流域势力强大,占据着临洮、河州、洮州、岷州
和迭州等地。宋朝建立后,上述地区的吐蕃人和宋朝处于对峙状态。洮州、迭州
和岷州部分地区后来成为卓尼土司的辖区。
厮啰政权兴起后,甘肃南部吐蕃地
区由其统治。
厮啰政权存在了百余年,
后由于统治者上层争权发生内讧,
加之西夏人和宋
朝先后攻击,其政权最终衰落。厮啰余部以河州、洮州和岷州为根基,与宋朝处
于时战时和的状态。
后来厮啰之孙巴珍觉归顺宋朝,
被安置在岷州,
并赐名赵醇
忠。巴珍觉是厮啰后裔中很重要的一支,在金朝时迁到临洮,至元时受封重用,
成为雄据一方的土司。
至今洮岷地区有许多赵姓的藏族,
这无疑是巴珍觉之后裔。
同时洮岷地区吐蕃大首领裕罗格勒率十二万余口举族归宋,
足见其势力之大。
裕
罗格勒归宋后,
仰慕宋朝名臣包拯
(
包公
)
之名,
请求赐包氏名顺;
其兄辖约稍后
归宋,赐名为包顺,其弟赐名为包诚。包氏家族在南宋、金朝时期仍在洮岷一带
活动。卓尼、迭部、岷县和临潭等地至今还有很多包姓藏族,仅是卓尼县洮砚乡
就有几个包姓藏族村落。该乡四下川村有座称包家寺的寺院(于
1949
年初毁于
火灾)
。上述似乎与卓尼历史并无关系,但这些都发生在后来的卓尼土司辖区,
换而言之,这也是卓尼地区的藏族人文历史。
元朝建立后,
即在河州
(
今临夏
)
设置了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甘、
青
藏族由其管辖,
都元帅之下的官员都由吐蕃上层人士担任。
卓尼所处的洮岷地区
有吐蕃十八族,
“十八族为大族,散居洮、岷、叠一线”
,元时萨迦派第五代法王
八思巴被封为国师,之后又设掌管全国佛事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机构的总制院,
八思巴又被任命为总制院院使。
萨迦派因得元朝强有力的支持,
在藏区占据政教
统治地位,其教法也在甘青藏区迅速得以传播。八思巴曾长驻香根城
(
临洮
)
,
足迹踏遍河州、洮州和岷州等地,并以大元帝师之威,打击洮岷等地苯教势力,
令其改宗萨迦派。公元
1254
年,八思巴赴京途经卓尼时,见此地有吉祥之兆,
就令其弟子喜饶益西建寺,公元
1295
年寺院建成,藏史称为卓尼大寺。这座萨
迦派寺院建成后,
当地藏族首领协第德抓住机遇,
与该寺建立供施关系,
从此随
着寺院势力的发展,
他的势力也得以壮大,
终于成就卓尼土司的始祖。
卓尼土司
与卓尼大寺结成供施关系,
推行萨迦派式的政教合一制度,
尽管卓尼大寺后来改
宗为格鲁派,
但土司家族仍就掌握寺院统治权,
萨迦派式的政教合一制度始终没
有改变。
明朝建立后即进兵西北地区,当初西北各藏族首领均持观望态度。
1370
年,
元吐蕃宣慰使都元帅索南普归顺明朝,
并赴南京向皇帝朱元璋进贡方物,
受到明
政府的嘉奖。
各藏族首领纷纷效仿,
争先赴京归附明朝,
分别受赐不同的名号和
官职。
1404
年,
卓尼继位土司率部收服迭部十八族,
遂于
1416
年赴京朝贡致敬,
被明廷授封洮州卫正千户和世袭指挥佥事兼武德将军。
从此卓尼土司借明廷之威
,
不断发展势力。
卓尼第
5
代土司旺秀赴京朝觐期间,
被明武宗赐予汉族姓名杨洪,
从此卓尼土司以杨为姓,后来土司辖区民众也随之以杨为姓,这就是如今卓尼、
迭部和舟曲等地藏族多为杨姓的来源。
在明代,
每一位土司为了和明廷保持密切
关系
,均先后赴京朝贡,以求政治上的支持。卓尼土司如是拥有了皇恩加宗教
之威,
逐渐将卓尼和迭部等地纳入自己统治之下,
并成为洮岷地区势力最强的土
司。清朝建立之初,各地的反清力量还很强大
,
卓尼土司洞察时局,服从清朝调
遣,协助清军镇压了洮岷地区的反清势力
,
为此康熙皇帝特封第
9
世土司杨朝梁
为洮州副将并赐佥事大印一颗,还令其“护汉、藏、蒙三族交界之边塞。赐尔等
⑼ 卓尼县那些风景好啊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甘肃省南部,甘南州的东南部,东接岷县、漳县,北靠渭源、康乐、和政,南邻迭部、四川省若尔盖县,西通合作、碌曲,中部与临潭县插花环接。全县总土地面积5419.6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介于东径102°40′-104°02′,北纬34°10′-35°10′。东西长115公里,跨径1°22′,南北宽113公里,跨纬1°,海拔2000-4920米,县城海拔2540米,年均温4.6℃,麻路海拔2690米,年均温4.9℃。全县辖1镇16乡,98个村委会,4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万多人,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有汉、藏、回、土、苗等10多个民族。属国列牧业贫困县,也是全省十二个重点天然林区县之一。
卓尼县辖3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木耳镇、扎古录镇、纳浪乡、大族乡、卡车乡、刀告乡、尼巴乡、完冒乡、阿子滩乡、申藏乡、恰盖乡、康多乡、勺哇土族乡、洮砚乡、柏林乡、藏巴哇乡。
卓尼,系藏语,意为松树。1939年设卓尼设治局,1950年改置卓尼自治区,1955年改为卓尼县。
卓尼县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景观雄浑壮美,人文景观粗犷朴实。经初步调查了解,全县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县城--禅定寺--古雅山森林公园,麻路藏族风情旅游开发小区,大峪沟、卡车沟、车巴沟、康多峡、九巅峡、石门峡等八大景区六十八处主要景点,而且许多景区景点都具有相当高的品位和开发价值,近期可开发的景区主要有两个小区:县城--禅定寺--古雅川森林公园和麻路藏族风情旅游开发小区。三沟:大峪沟、卡车沟、车巴沟三大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两峡:康多峡、九巅峡(包括石门峡)风景区。其中:麻路旅游开发小区是全州三大旅游开发小区之一,也是全省批准的甘南两个小城镇综合改革示范点之一,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卓尼县人文景观粗犷朴实。文物古迹极为丰富,境内有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特征的遗址;有历史悠久景色幽雅的安多古刹禅定寺和旗布寺、勺哇寺、贡巴寺等十多处寺院;有对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第十九任卓尼土司杨积庆烈士的陵园、甘南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胁巴佛烈士纪念碑亭、开创西藏策墨林传承制度的藏王——策墨林一世家族的墓地——藏王坟,还有唐代大将军哥舒翰创立的神策军重镇、洮西地区古代著名的军政重镇阳坝古城、明代边墙古长城及烽燧墩壕等古代军事设防遗址。
卓尼县是全州、全省旅游资源大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八大景区一百多处主要景区(点)。目前规模发展的有南部石门绝景生态文化游览区、西部森林草原宗教藏俗游览区、北部奇峡画廊名寺土风游览区、东北部高峡平湖洮砚文化游览区等四大功能分区。独特的觉乃藏族民俗文化、悠久的藏传佛教文化、秀美的自然生态文化、厚重的卓尼土司文化、灿烂的洮砚文化是卓尼的五大文化现象,也是五大旅游文化资源。
以森林生态为主的自然景观雄浑壮美,苍翠的山峰、清澈的河流令游人留连忘返,自然风光融山、水、林、草、为一体,兼惊、险、奇、秀为一体,是全省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和甘南州的旅游资源大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八大景区一百多处主要景区(点)。
大峪沟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石峰嵯峨参差,谷崖间石门如屏,苍松挺立岩头;牧草青青,宛如仙境的旗布原、桑布草原;浓荫蔽日、流水潺潺有十里画廊美称的旗布峡,森林茂密、碧绿如染的旗布林,以上三景色可与九寨沟景色相媲美。颇具“刺破青天锷未残”气势的三角石奇峰,突兀而起,观此石具有移步换景之妙,自然天成;传说中仙女沐浴之处“神女潭”也藏身于此,还有两崖雄峙并立、若即若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线天,沟内还有瀑布、塔峰、莲花峰、迎风展、金钟石、太白望月、通天柱、卧龙山、盘龙峡、西天取经、飞流峡、十八道交河、迭山玉笋、迭山横雪等景点,是原始风景的天然陈列馆。大峪沟除了奇山异水外,还有许多奇花异草和珍稀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探险寻幽的好去处,也构成了卓尼特有的风景线。
麻路藏族风情旅游景区位于卓尼县西南部,辐射扎古录、刀告、尼巴三乡和车巴、立竹、塔乍三沟,主要景点有车巴、立竹、塔乍三沟茂密的原始森林是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繁衍栖息区,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这里的风景更是奇特,如“九眼泉”绝壁石崖,冬季冰瀑尤为壮观,泉顶为“九龙山”旅游点;柏香山—神女湖,四季香气四溢的柏香山形似神女,被清澈见底的湖水所环绕;有千年神潭—白地漩和白地滩民俗帐篷城;还有洮水流珠景观,洮水流入扎古录乡塔乍地段后,脱开草原川地,渐入峡谷区,河水在石岸上左击右突,水花飞扬,每逢冬季气温骤降,湍急之河水溅起水花,形成无数冰珠涌向下游,成为洮州八景之一。
分布在卓尼境内的著名景区还有九巅峡景区、康多峡景区、石门峡景区、卡车-拉力沟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等,更是充满无限的美景和奥妙等待游人一一开启。
卓尼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在流经境内174公里长的洮河两岸,密布着古人类各个时期的如已挖掘出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哇文化”等文化遗址和历代大小城堡遗迹,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居此地的各族人民和谐共处,繁衍生息,共同开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卓尼历史文化。□吴继荣杜胜林。
[编辑本段]卓尼名称的由来
卓尼系藏语,汉意为两棵油松或油松。相传很早以前在卓尼大寺寺址处有两棵苍劲挺拔的油松。据《丹珠尔经纲目卓尼历史如意宝鬓》和《安多政教史》记载:1254年(藏历第四绕迥木虎年),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被忽必烈诏请,在赴京途经卓尼时,见到两棵奇特的马尾松,便将寺址选在这里。当地藏族称马尾松为“召相”,此后寺院和地名因此而得名 ,“卓尼”是“召相”之变音。“卓尼”还有另一解释:相传卓尼土司的祖先当初从西藏盼包宗(今达孜县)起程东来之际,其所在部族的首领穆旺坚参告诉他们:“你们一直向东走,可遇到一条大河,那儿有很多的交相(油松)。”土司先祖率部辗转到达今卓尼时,果然遇见了滔滔东流的洮河,并有很多油松。于是,抑制不住喜悦心情,脱口说出“交相尼达”! 在这里“尼”可解释为“找到”、“寻见”。按寺址的土壤和当地气候来看,适宜油松生长 ,当时八思巴派人建寺,这里可能有很多油松。若只有两棵油松树,很可能是建寺前已有人栽培。
⑽ 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有个大峪沟风景区有人知道吗
位于卓尼县木耳镇境内,景区整体呈r型,分别称旗布沟、阿角沟风景区。主要有:扎西颇章(吉祥宫)、旗布寺档次提升和环境营造、卓玛拉措(度母海)、跑马场和射箭场、藏式别墅群(藏王别墅)、景观设计、人文环境营造、游人中心、宾馆、停车场、阿角沟激情漂流、阿角宫大酒店、登山游步道及观景台等。
距县城37km、省会兰州370km,景区处于兰州至九寨沟热线的中间,融人文和自然资源为一体,以人文资源为主体,辅以自然资源,二者在旅游概念上水浮交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