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功能布局
『壹』 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区划布局
莲花来山度假区地处长白山余脉大黑源山中段,坐落在长东北核心地带,是主城区连接空港、内陆港、能源供应区和水源地的必经区域,也是长吉图战略的重要起步区。度假区规划控制面积417平方公里,下辖劝农山镇、泉眼镇、四家乡“两镇一乡”,共26个建制村,总人口5.9万人。
成立莲花山度假区是长春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国家关于长吉图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我省长吉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对莲花山度假区发展寄予厚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高广滨和市长崔杰不仅多次过问这里的招商引资情况,还带领市直相关部门到度假区现场办公,明确赋予度假区市管省级开发区政策。
莲花山度假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着力实施“创新引领、生态先行、环境立区”战略,正按照森林湖滨观光、山地冰雪运动、健康森林体验、民俗风情、乡村体验和休闲疗养、风情小镇6大功能区划布局,全力打造以冰雪运动、温泉疗养、休闲度假、时尚娱乐、四季和谐为特色引领的生态型、全景式国际旅游目的地。同时,正计划将镇区建设成服务于长春、吉林中心城区高端居住承载地和旅游度假服务中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旅游资源模糊多级综合评价模型。
旅游空间布局的整合是旅游产业主体的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表现,是各层级的主体在各自利益的推动下进行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空间经济活动。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的主体主要有三个层次:
1、微观层次独立的企业
微观层次的企业是以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进行空间企业的选址。旅游企业主要有旅行社或旅游公司、旅游餐饮住宿业、旅游车船租赁业。旅游企业多数集中布局在旅游依托城市中心,形成便于旅游者接近的市场区位,使市场区最大化,从而最大化企业利润。
2、一般层次的区域旅游行业管理部门
旅游行业的管理者通过制定相关的行业内部政策影响区域空间的旅游业的布局,进行旅游空间布局的整合。旅游行业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行业法规和旅游政策,营造区域旅游经济环境,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进行行业内的宏观监控,实现旅游业区域空间布局的最优化,促进各空间要素的联合与协调。但是,由于受到我国旅游业管理体制的限制,旅游部门现阶段的管理权限只是集中体现在对行业内的调整上,而旅游业布局受到来自各相关部门与产业的影响与制约,单一的部门调整难以实现旅游空间布局的优化整合。
3、宏观层次的政府主体
政府管理部门对旅游产业的宏观布局的把握,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因而具有更高的战略视角,能够从城市格局与三次产业宏观布局的角度进行考虑,把握旅游空间布局,因而进行旅游空间布局与整合的相关政策往往经由政府部门控制决定。
乡村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空间划分类型,也是监管划分类型的一种。乡村是一种景观,也是具有独立空间属性的景观空间。因此,乡村旅游资源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能够被利用的景观及景观资源,是对无论是乡村居民或城市居民都能够产生吸引力,并满足旅游需求的乡村食物、事件、过程、活动、人物、乡村文化、乡村民俗、口头传说、民间艺术、乡土教育等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品味、地方性组合特征和乡村居民的友善好客等居民态度构成乡村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更新条件等成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条件。
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非常丰富,依据国家标准(GBT—2003),旅游规划公司将乡村旅游资源划分为9个大类、51个亚类和266个基本类型,构成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完整体系。
『叁』 针对旅游乡村业态布局比较单一怎么解决
可以从五个方向着手:一是发展产业化,各地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兴办乡村旅游,已经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二是:业态多样化,从初级观光向高级休闲、从同质开发向差异发展、从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的转变,各地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
三是:产品特色化,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现状、目标人群,因地制宜,细分市场,精致产品,创新设计,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色的乡村旅游定位和策划,避免低层次雷同建设和重复开发,构建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体系。
四是:运作组织化。改变传统的个体分散经营模式,建立协会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社会参与水平。
五是:服务标准化,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出台的各类乡村旅游相关的规范、标准50多个,涵盖10余种类型,有效地解决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散、乱、差等问题。
还可以要通过专业的设计院进行产业的布局设计,有效的提高游客的体验效果。比如远景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