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化城市旅游
㈠ 山西旅游业如何走向国际化
1观光产品占主体,主要是文物古迹游居多,度假、休闲游比例较少,淡旺季也过于明显,2相当一部分资源开发水平不高,深层次挖掘不够,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不配套,难以形成旅游精品和绝品;3相当一部分旅游景区可进入性差,交通不畅;4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影响,商务客人少。 。。。。 这就是现实的。。。。。
㈡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化的国际化旅游现象
中国已跻身世界来旅游大国之列源,必须在参照国际旅游业的公约和惯例 的同时,构建、实施适应21世纪国际格局需要的中国旅游法律规范体系,加快走向旅游产业化、市场化、本土化、国际化.文章从旅游发展全球观的视角,分析国 际化与本土化的内在机理和文化多元,提出旅游立法的统一性、二元性.
㈢ 杭州推进旅游国际化是真的吗
目前,在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等方面均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前三。
与此同时,《杭州市第四轮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2016-2020年)》、《杭州市旅游休闲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批顶层设计相继出台,发挥着旅游业在城市国际化中的龙头和先导作用,推进旅游和城市的融合,从旅游国际环境、国际旅游产品、国际营销、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入手,突出“文化彰显”和“舒适度提升”,加深国际游客心中的美誉度。
㈣ 中国旅游品牌并未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原因是什么
(1)很多城市的复旅游产品雷同化、同质制化、单一化。一旦某旅行社推出一个旅游品牌,其他旅行社便纷纷效仿,导致城市旅游品牌形象不鲜明。
(2)品牌意识不强烈,未来的竞争不但是技术的竞争,还是品牌的竞争。
(3)误认为品牌是广告宣传出来的。现在,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认为打品牌就是打广告,这是一个误区。那么广告到底重不重要呢?广告很重要。我们曾做过这样的统计,广告在快速消费品当中占40%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国,如果说某一个旅游城市的品牌宣传火了,这个品牌就会在全国获得更多的消费者,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4)广告的设计不合理。大家现在都知道广告对产品宣传的重要性及品牌的重要性,有很多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迅速让大家知道,不惜血本,不惜重金请明星做品牌代言人、广告代言人。但是,有些广告的效果却很让人遗憾,人们记住了明星,却没有记住产品,产品和品牌没有得到有效宣传。
(5)品牌空心化。品牌与公司所有决策、制度、技术、产品、工艺、质量、管理、企业文化都是密切相关的。但是有些旅游企业,广告做得很好,所推出的旅游产品知名度也很大,但是却没有利润,这样的品牌做得并不扎实。
㈤ 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有许多优秀的旅游景点.某旅行社对4月份本社接待的2000名外地游客来沪旅游的首
(1)
;
(2)2000×(1+60%)×(1+60%)=5120人;
(3)5200×0.325=1690人.
故答案为:5120、1690.
㈥ 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八大标准是什么
1,国际级的旅游资源品质
2,60%以上的境外旅游接待人数
3,50%的旅游外汇收入
4,国际机场及国外主要客源地的航班
5,国际范围的目的地推介活动
6,国际先进的旅游理念
7,旅游服务设施达到国际标准
8,地域文化传统的保护及传承
㈦ 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模式有哪些
旅游企业国际化成长的模式和路径选择
(一)客源依托型成长模式
客源依托型的成长模式是指旅游企业利用本国较大规模的出境客源,跟随他们的空间移动轨迹做产业链条的延伸,进而在多个地点获取旅游产业价值链上更多的收益点。这一成长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企业所属国家必然为人口基数相对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还具备一定规模的出境旅游人口的国家,也就是大部分的旅游经济发达的国家。
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也证实,大多数旅行社(尤其是出境旅行社)的业务扩张都是通过本地代理机构或者旅游目的地履行机构提供旅游地服务开始的。对于德国、英国、荷兰和北欧等主要客源国的旅行社企业来说,大都掌着一定的客源,当这些客源足够大的时候,他们就会倾向于采用直接投资或者品牌许可的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因此德国的TUI和英国的Thomason Holiday (已被TUI收购)都在西班牙和地中海区域有自己的分支机构,日本的旅行社也是随着日本客流的方向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地区进行业务扩张实现国际化成长的。这一类型的饭店企业在国际化的经营过程中,因为掌握本国客源所熟悉的管理技术,也就意味着占有比较优势,因此常常采用非产权的方式进行扩张,扩大自己市场区域,表现在现实中,为那些主要客源国的饭店集团通常利用品牌许可、特许经营和管理合同的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
(二)资源获取型成长模式
资源获取型的成长模式是指那些国土资源狭隘或者客源规模有限,或者本国的旅游企也在争夺客源的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旅游企业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通过直接设立、购买、并购等方式在国际旅游产业链条上来获取利润增长点来实现企业成长。这一成长模式一般适用于,旅游企业所在的国家客源规模有限,旅游企业经过国内市场的发育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作为后盾。如果旅游客源国家的客源有限或者旅游客源国的旅游企业为了争夺客源而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旅游企业就会倾向于利用自身教之于东道国旅游企业的比较优势在客源充足或者旅游市场发育不完全的国家进行国际化经营获取成长。
(三)竞争力外溢型成长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指那些在多元化成长过程中利用其积累下来的丰富的经营、宽阔的营销网络、公司的品牌的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所具有的竞争优势的外溢而快速进入国际化范畴的旅游企业。这一类型的企业如果从原来所从事的主业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这些在管理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所在的产业日趋衰落,或者是市场的狭小限制了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进而通过这些竞争优势的外溢到旅游产业中来实现国际化成长;另一类就是那些原本从事旅游业务经营的企业,通过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来实现国际化成长。
㈧ 中国游客喜好国际化什么意思
虽然以往的中国游客会在意酒店能否提供饮用热水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回问题,但是,现答在新一代的中国游客已经越来越国际化,“他们与自己的父辈有所不同,与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越来越像,更喜欢体验当地生活。中国的游客来到塞维利亚,并不是希望早餐同样是米饭,他们也想要尝试土豆饼和火腿。”
㈨ 商务旅游对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影响
成都目前已经是一个消费城市,要想促进她的国际化进程影响,商务旅专游是其中可循的一条发属展的路子!
商务旅游不光光是人们来旅游,外界的人带来的是外界的文化,那就是外界的影响了,这其中就等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能够把成都带向国际化,但是首先成都本身要不断的吸收外界的文化和科技!
㈩ 中国有多少国际化旅游城市
众所周知,会奖旅游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仍然赶不上大多数世界知名的会奖市场。就总体实力而言,北京算得上是中国最像样的MICE目的地了,但仍因其城市服务功能、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意识薄弱,而无法傲立于“国际会奖旅游城市”之林。 然而,中国很多二三线旅游城市,在打造会奖旅游城市的进程中,“悍然”将自己包装成国际化旅游城市。无论召开一个多大规模的会议,都冠之以“国际”会议,无论举办一个什么样的展会,也美其名曰“国际”展览会……令人们一见“国际”,便心生疑窦。此番举动,如同偷摸着把LV商标剪下粘在自己的背包上,还自欺欺人地以消费奢侈品为荣。 虽然,目前国际化城市的认定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有几点国际化城市的共性特征,是全世界认可的。一是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位列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之一,有相当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经济运行完全按国际惯例,并有很高的办事效率;三是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综合服务功能强。综合上述观点,所谓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存在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力的国际一流都市。“荣升”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点是“影响力”。 高楼大厦可以一朝建起,GDP目标也能在一定期限内实现,而经济实力、影响力很难短期内发展起来。打造国际化城市又谈何容易?! 此外,凡是“国际的”就应当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知名度,“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没有用的。比如,法国的小镇尼斯因举办世界顶级展会而驰名,即使在最严寒的季节仍有人惦记着要去尼斯开会、度假;再如,美国电影之城洛杉矶,因为有了好莱坞名扬天下,街道拐角的咖啡馆里都能遇到某某誉满天下的编剧、导演;而拉斯维加斯大道虽地处茫茫沙漠,因博彩聚集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而后变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在这条街上,你几乎无法辨别路人的国籍。在中国也有个地方叫博鳌,因经常举办国际重要会议而著称,常有国家首脑、社会名流集聚,说这个地方是国际会议中心似乎人们也没有太多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