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脱贫经验
㈠ 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有什么政策支持
各地方政策不一,具体情况到当地农业局咨询
㈡ 最好的精准扶贫就是发展旅游业吗
不一定,但是如果当地的环境适合的话,发展旅游业确实能做到精准扶贫。
三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为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困人口量身定做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路径。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最新统计,目前全国仍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按国际极端贫困人口标准,我国目前仍有4%左右的贫困人口。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发展历史等各有不同,造成经济落后、人口贫困的根源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市场条件等千差万别。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旅游开发、管理和经营方案,做到目标精准、对象精准、方案精准、路径精准,让那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以最适合的方式和路径实现脱贫致富。
四是要有系统的引导政策和推动机制。到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发展目标。旅游扶贫是全国旅游界积极参与国家行动、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有系统的政策支持和推进机制,本着“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户受益”的原则,动员和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旅游业界参与到旅游扶贫这一历史性工程中来。政策内容应包括资金扶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援、技能培训等,推动机制应包括社会动员、奖励和激励、监督管理、绩效考核等。通过系统的政策体系和推进机制,把旅游扶贫做得更加精准、扎实、卓有成效。
今年5月以来,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启动了2015年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在全国共选取了5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旅游扶贫试点。要求各级扶贫部门和旅游部门加强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广泛动员力量、扩大社会参与、组织开展培训、加强监督管理,切实把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旅游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理应成为“精准扶贫”的先行者,使参与旅游发展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成为“精准脱贫”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㈢ 甘南熊猫沟村发展生态旅游如何促脱贫
背山面水,平均海拔2780米的熊猫沟村依托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大景区的旅游规划,以发展特色民俗和生态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自开发旅游业以来,许多游客都会来熊猫沟村过夏天。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熊猫沟村正计划在山谷里开发一个滑雪场和若干攀岩基地,尽量开发多样化旅游经营模式,丰富冬季旅游资源。孟永祥说,再过两个月,6米宽的柏油路将修到熊猫沟村村口。届时,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将迎来更多四面八方游客,该村的旅游业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来源:中国青年网
㈣ 如何利用精准扶贫政策推进乡村旅游
转变传统的以发放扶贫款项为主的“救济式”扶贫,以旅游开发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村落及村民的特征,创新扶贫方式,制定不同的旅游扶贫手段,实行精准化扶贫。根据村民的能力和发展旅游的意愿,将村民分成三类。通过乡村旅游扶贫,将为乡村提供多种种创业类型和就业岗位,开发8种分红收益,辐射多个村落,对全县的乡村旅游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㈤ 浅析乡村旅游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内容大怎么写
远的可以参照安徽西递宏村案例,新的可以真人秀综艺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然后展开,在当地旅游网站上都会有大标题宣传的,获得可得性数据后就好绘图直观分析了,关于内容主体是有你的文章性质决定的,可以侧重乡村旅游发展纵观,也可以侧重发展乡村旅游的影响。
㈥ 政府如何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
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日前印发《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切实加大旅游扶贫支持力度。
拥有天然的旅游才能更好地发展。
㈦ 乡村旅游如何让旅游扶贫真正落地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业态不断丰富,社会影响持续扩大。《通知》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快推进新时代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提高旅游脱贫质量。
对于如何让旅游扶贫真正落地,《通知》指出,各地要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围绕《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出台配套措施,积极引导各方扶贫资金、扶贫惠民政策向旅游扶贫项目倾斜,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拓宽旅游扶贫项目的融资渠道;结合旅游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能够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的旅游扶贫产品;发展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策划一批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参与型的旅游娱乐活动,开发徒步健身、乡村体育休闲运动,培育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文化演艺和节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