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乡村旅游景区优势是什么

乡村旅游景区优势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1-15 12:30:21

Ⅰ 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现有的特征有哪些

1、缺乏独立性的生存资源
对于现代乡村旅游来说,大多数的乡村旅游资源还不能独立的生存,多数的乡村旅游景区依附于其他景区而存在。乡村旅游在发展的初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发展模式,其自身的旅游特色还不能吸引旅客单独的观光旅游。
2、经营分散且重复性大
就我国当前的乡村旅游景区来说,大多数的乡村旅游旅游景区还没有形成旅游群,而且很多乡村旅游只是停留在“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等简单粗暴型的项目上,项目建设缺少远景规划,当游客的猎奇心过后,对于景区的热度就在慢慢的退化。目前很多乡村旅游项目之时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品牌意识。
3、以情感为纽带吸引游客
对于任何地方或是物品来说,只有赋予了它足够的情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能用自身的质朴打动人,能让上一代人有回忆,同时又能感染下一代,袁家村做到了。中国目前过过快的城市化进程,让很多传统的东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利用情感为纽带来发展本地的旅游业,用情感共享的方式,将农村旅游景区与旅游者紧密有效的联系起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4、缺乏规划和策划
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扶持乡村旅游,全国相继出现了一大批乡村旅游景区,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铭智在乡村旅游规划和策划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并主动参与了广元市剑阁县姚家乡银溪村和沐川县建和乡庙坪村编制完成旅游扶贫规划的旅游扶贫规划公益行动。
5、主题不明显,没有核心产品
前面已经提到过很多乡村旅游景区只是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在形式上简单粗暴,没有文化气息,只能满足了游客一时的猎奇心理,重游率很低。

Ⅱ 如何管理好一个农业生态旅游景区

人文资源占优势的"观赏+学习"模式
对于在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优势的农业地区,我们就可以走这条观赏加学习型的模式路线。例如桂北地区,通过挖掘桂北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文化、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历史、乡镇"社日"壮族歌圩、瑶族盘王节等民族活动将本地区的人文资源和旅游作最优的结合。这种模式不但要求人们要认同当地农业文化充满差异的地域性特征,还要致力于为当地这些处于弱势的文化找到重新发扬光大的理由。
农业文化旅游资源是不能简单地进行自然或人文的划分的,它综合了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特长。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十里不同俗",所以这类地区在开发时应以农业生产劳动为核心,以耕作制度、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生活习俗与禁忌的开发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当地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果实,可以让旅游者充分体验收获的快乐、了解生活习俗特别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活习俗及各种禁忌,以生动的形式与充满想象的内容展示了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劳动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农具的使用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农业文化每一点滴的进步,也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认识农具实际上就是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如果进行适宜地开发,应该可以成为绝好的旅游产品。这些都可以进行观赏性和学习性的开发。
农业旅游(Agriculture Toirism)是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催生的产物。"农业旅游"一词首先出现在世界旅游发达的欧美国家。在国外,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了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专业协会。该协的主要功能是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这实际上标志着农业与旅游业已经结合成为一个新形势的产业。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兴起的这种农业旅游,之后逐步扩展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陆续成为农业旅游的开发热点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大陆开始进行休闲农业的探索性研究和开发。
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国家旅游局推出"1998年华夏城乡游"为主题的旅游年活动,拉开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序幕。2006年确定以"中国乡村游"为主题的旅游年,主题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2009年的"中国生态旅游年",倡导"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些举措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旅游发展,相机出现了以农家乐、度假村、野营地、休闲农村、生态农业观光园、教育农园、民俗文化村、乡村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旅游。全国农业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
折叠可持续
一般生态农业旅游景区都处在城市的边缘,交通方便,投资成本低,回报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折叠生态旅游
生态农业旅游给了人们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让人们可以亲密的和农业接触,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城市已经成为主角,但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兴起给人们一种回归田园生活的感觉。
折叠展望
农业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在国外,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了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现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我们对于生态农业旅游的投入不断在加大,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前途是很大很好的
折叠趋势
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带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带动餐饮、旅馆、交通运输业、旅游产品加工业、房地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实现量的增长与质的飞跃。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还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农业旅游被认为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举措;是推销名优特产品的重要途径;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的好契机;是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新思路;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重要一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Ⅲ 美丽乡村旅游景区特色小镇标识标牌应该有哪些

旅游景区标识是随着社会发展,标识从广告行业分离出来,在景区等领域的专业化分工后独立出来的一个更精细的子行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同步呼应,因此我们景区标识的发展是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的。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是旅游景区重要的服务设施,对展示景区文化和形象,方便游客顺利完成旅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完善的景区标识系统应从其规划设计入手。

那么

旅游景区,特色小镇标识标牌有哪些呢?

1

大交通

a)旅游交通标牌系统F杆

2

标识牌

a)入口风情特质展示标识

b)全景标识牌(全景图)

景区总导览图主要内容应有旅游景区的全部介绍文字及游览路线图,景区获得相关的荣誉、奖项或称号

c)村庄入口形象标识牌

d)景点介绍标识牌

景点景物介绍牌是介绍景区的精华和主要游览内容必不可少的导览服务设施。每个景区都有景区独特的特色和吸引力,有些景点景物介绍牌壮观,形象生动、造型特别,比较直观的了解景区的特色特点;

e)游客中心标识牌

f)卫生间标识牌

g)温馨提示标识牌

揭示景区规章制度,规范游客行为。设置在休息点与主要出入口等游客比较集中、难以回避的地点。通过这类标牌,提醒游客注意自己的责任,使游客的行为符合生态旅游的原则。标牌的内容明确清楚,措辞明确、一目了然。

h)安全警示标识牌

在景区可能出现危险和安全隐患的地段、或提醒游客应特别注意的地方设置此种标牌。这类标牌又可以分为提示性标牌和警示性标牌。

3

指示牌

a)导览指示牌(导览图)

b)道路指示牌

道路导向标识是引导游客正确到达景点游览的重要导示牌,能正确的引导游客到达所要到达的地方,引导游客到达功能区的最重要标识牌。

c)公共服务设施指示牌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作为旅游景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游客在全程游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在创造景区和谐的游览与休闲环境,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上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Ⅳ 如何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和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开发

乡村旅游规划和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前提,受村民审美意识的限制,村民对新式 洋楼推崇之至,对传统建筑却是嗤之以鼻,显而易见,盲目的追求新潮会让农村脱离传统文 化建设内涵。在“新村运动”的影响下,规划乡村必须以和谐美为建设目标,不仅要切实解 决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发展矛盾,还需尽可能减少机械化生产给农村环境带来的 环境压力。“官民一体”是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理念的核心,在全面了解农村居民生活 需求和发展诉求的基础上,农村政府还应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重点规划项目。规划需 要具体建设项目落实,建设项目需要在严格落实规划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乡村发展目标,因 此,从规划和建设两方面来讲,规划是前提,而建设是整体生态型美丽乡村的项目核心。 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建筑、环境优化、村庄用地布局等方面。以上内容参考天成规划设计。乡村的美化过程不仅体现在现代化建设上,也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上。乡村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区,在地域经济 上虽然存在薄弱环节,但是其发展的意义和公益能力却非常重大。因此,要创建生态型美丽乡村不仅要注重考虑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需在整顿农村经济建设空间结构、环境上多下功夫。政府必须正确把握角色,在乡村建设中与农村居民做好沟通,让农村居民可以加入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队伍中来。

Ⅳ 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具体应该怎么去做

山合水易认为乡村旅游景点规划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比如采摘的景点要迎合游客的喜好,可以设置茶亭、休息区,再如休闲的景点就要突出地方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针对每个景点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规划,找好定位。

Ⅵ 无特色乡村旅游怎么样做景区提升

乡村旅游景区当下火爆升温,千篇一律成为常态,做好乡村旅游景区的景区提升是关键!抓住要点,做出创意。
一、 深挖地域特点,整体化发展
乡村旅游景区要想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享有占有率,旅游规划找准特色是关键。找到特色也就是找到了景区开发的灵魂,找到了自己有别于其他景区差异化的东西。体现差异化是保持自己在市场占有率。结合地域特点发展系列旅游产品如观光、体验、购物、娱乐等多重功能。这种特色要颠覆传统的认知,给体验者全新的体验。
二、 注入地域文化,寻找记忆
地域文化是旅游景区的灵魂,景区景观的设计没有了文化就没有魂。通过设计一些复兴传统工艺的创意文化,把它融入到景观点的设计中,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寻找到儿时的记忆,体验传统工艺的精髓。
三、 景观点的创意设计,引爆景区
在景区所在地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如水库、古树、古井、祠堂、有历史的旅游规划老房子等有历史价值的东西为依托来打造景点,寻找景区发展不曾有过的东西。让这些不被发现的资源通过包装成为景区有别于其他景区的亮点。
四、 主题营造,使产品有魂
通过围绕主题氛围的营造,让景区和产品有文化有内涵有韵味。整个景区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让景区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产品具有延续性。

Ⅶ 乡村旅游发展宜坚持哪些原则才不走弯路

(一)前瞻性原则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对旅游项目开发经营内容、途径的取舍,还是对休闲农业生产项目开发经营内容、途径的取舍,都应既着眼于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又较好地预测到将来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既着眼于当前休闲旅游消费时尚,又较好地预测将来休闲旅游消费热点,以使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项目和休闲农业生产项目的开发经营,既能适应于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休闲旅游市场需求发展现状的需要,又能适用于将来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休闲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的需要。

(二)个性化原则
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开发若不能充分张扬自身个性就难对休闲旅游需求市场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就难从众多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中脱颖而出。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旅游项目和休闲农业生产项目的开发经营规划有利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张扬自身个性,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品牌。

(三)创新性原则
"创新"符合人们选择、购买、消费的心理需求,越是有创新性的景区景点就越容易引起广大旅游者的关注和青睐。"创新"是战胜竞争对手的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在当今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和人们消费水平普遍日趋提高的时代,无论是就影响力度而言还是就影响时间的长短而言,价格竞争的优势已经是大大不如创新竞争的优势和质量竞争的优势。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都应当讲究创新性。

(四)和谐化原则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须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
1、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关系对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项目和休闲农业项目开发经营内容、途径的取舍,要充分考虑将来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能否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问题。

2、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须顺应自然、延续地方文脉,使景区景点旅游项目和休闲农业项目开发经营活动与大自然完美地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3、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与其周边区域和谐发展的关系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将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各种旅游经营资源要素和休闲农业经营资源要素有机地衔接起来,全面优化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资源配置,还需要注意将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各种资源要素与周边区域各种资源要素有机地衔接起来。

(五)品牌化原则
在当今旅游开发经营活动中,开发主题趋同、质量标准趋同、服务规范趋同、促销手段趋同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此发展趋势下,谁拥有景区品牌,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取得良好的效益。

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项目和休闲农业项目开发经营实现品牌化的主要途径

Ⅷ 什么是生态旅游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它不仅被用来表征所有的观光自然景物的旅游,而且强调被观光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是在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旅游活动。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却面临下降的威胁,广大旅游者对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却面临着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被动局面,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如何使旅游业的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怎样既发展旅游业,又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既开发旅游资源,又保证持续利用,诸如此类的问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因此,生态旅游这一内涵丰富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在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目前,野生动物资源使非洲成为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尤其是南部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已成为当今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在亚马逊河流域的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是生态旅游较发达的地区。在亚洲,印度、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是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地区。此外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也有所发展。这些地区和国家开展的主要生态旅游活动有野生动物参观、原始部落之旅、生态观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赏鸟、动物生态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参观等。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2)湖泊生态景区,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3)森林生态景区,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4)草原生态景区,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5)海洋生态景区,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6)观鸟生态景区,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7)冰雪生态旅游区,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8)漂流生态景区,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

Ⅸ 如何发展景区农村经济

乡村旅游不仅在国际旅游中成为热门,在宜昌也渐成时尚。近年来,宜昌加快了自然山水、民俗文化、休闲娱乐等要素的整合,以发展乡村旅游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宜昌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宜昌乡村旅游起源于城郊“农家乐”,并以“农家乐”为主要形态逐渐扩展。宜昌城郊“农家乐”的兴起,从而带动了宜昌乡村旅游由城郊向县市、由点到面的快速发展。“吃农家饭、看农家景、干农家活”等休闲活动成为“农家乐”的主要内容,“农家乐”已成为宜昌旅游的亮点和特色品牌。
经过七八年的发展,宜昌乡村旅游日渐成熟,并培育出车溪民俗风景区、三峡人家风景区、柴埠溪风景区等一批特色景区。“笔笔陡陡两座山,中间只有丈把宽,出门就是单身汉,油盐全靠鸡蛋换”。位于点军区土城乡的车溪,过去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旅游业的发展使车溪旧貌换新颜,很多城里或外乡的女子主动嫁给村里的小伙子。
目前,我市“农家乐”已达家,乡村旅游景点47处,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处,从业人员共计1.8万人,其中农民就业1.5万人。今年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07万人次,总收入突破6422万元。
特色产业支撑乡村旅游
宜昌特色产业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支撑。春赏桃花、夏品仙桃的枝江安福寺万亩桃花园、以种植梨树为主的百里洲砂梨园、以清江奇石加工、展览、销售一条龙的长阳奇石村,长阳高家堰根雕盆景,都是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不断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板块”。
渔峡口的椪柑节、火烧坪的高山蔬菜节、榔坪的木瓜节、都镇湾的金栀节如火如荼;枝江桃花艺术节被评为省内十大桃花旅游胜景之一;宜都青林寺谜语村开展“农家乐”特色菜评比活动;西陵区在城郊举办钓鱼锦标赛。各地立足资源优势,将旅游与文化完美“嫁接”。
原始质朴的土家文化、源远流长的峡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成为宜昌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和载体。车溪、三峡人家、柴埠溪等景区,对地方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包装,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成为宜昌乡村旅游的典范。
宜昌旅游发展规划中,还确定重点发展秭归、长阳、五峰等3个乡村旅游特色县,夷陵三斗坪镇、兴山高阳镇、点军土城乡等10个乡村旅游特色镇及猇亭区黄龙寺村、枝江市安福寺镇秦家塝村、西陵区窑湾乡黑虎山村等1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
旅游开发助推新农村建设
据统计,宜昌现有23家3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其中有18家分布在乡村。在这些景区的带动和辐射下,已呈现出发展一个景区,致富一方百姓、带动一方经济的效应。
秭归县通过发展九畹溪漂流景区,将进出景区的两个集镇、10个村的38公里乡村公路全部改成了柏油路面,景区所在地的周坪乡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三峡环坝旅游集团争取国债资金3600万元,修通了从三斗坪镇到黄牛岩顶的道路,使当地的老百姓告别了世世代代肩挑背扛的生活。
随着游客的大量进入,加强了村民与外界的交流,促进了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村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在旅游的热潮中逐渐培养起来,过去不值钱的土特产变成旅游商品,过去熟视无睹的河滩小卵石也摆上了摊位,过去与陌生人一说话就脸红的农民也学会了讨价还价,就连原来藏在深山的民间艺人,也纷纷出山找市场。
发展旅游业,石牌村的农民盖起了新楼房,购置了现代化的家电和交通工具,村民用上了沼气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村民们无不感慨地说:“没想到我们会碰上今天的好日子,这多亏了景区的开发,为我们铺就了一条致富路。”(记者 陈 芳 通讯员 张 琰)

Ⅹ 什么是生态旅游景区的核心价值

什么是生态旅游景区的核心价值?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析,在生态园设计中,要着重把握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设计,它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只有充分利用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才能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