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广西乡村民俗旅游

广西乡村民俗旅游

发布时间: 2021-01-14 19:10:08

Ⅰ 北京周边游民俗旅游去哪好

你好,北京周边的民宿旅游可以选择周边的民俗村去,体验一下民俗风情是很不错的选择。下面推荐几个北京周边民俗村。

红石门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

金海湖镇红石门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位于平谷区和镇域东北部,西南距平谷城区24公里,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该村四面环山、环境优美,农产品和果品资源丰富,有明长城和国务院立“河北、北京、天津三界碑”一座。

鱼子山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

山东庄镇鱼子山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位于平谷区东北部,镇域北部,紧邻京东大峡谷景区,周围是连绵的群山,明长城从村北山上蜿蜒而过。西南距平谷城区10.2公里,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民俗村古朴的村庄,纯朴的民俗,清新的空气,凉爽的山风,都会给您带来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泉水峪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

大华山镇泉水峪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地处平谷北部山区,镇域东北部。东南距平谷城区20公里,南距镇政府驻地3.1公里。该村山川秀美,风景如画,国家A级景区胜泉庵位于泉水峪村东山山谷之中,景区因胜泉而得名。景区内树木繁茂,花草丛生,气候宜人,空气清新。以泉取胜,以幽著称。

将军关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

金海湖镇将军关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位于平谷区和镇域东北部。西南距平谷城区22.4公里,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上(宅)陡(子峪)公路从村西穿过,交通方便。将军关村由全新二层别墅楼组成,四周被大山围得严严实实,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景观河道环村而过,千亩果园包围着整个村落。新村在建设上采用先进的太阳能供暖、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户户通,实乃休闲度假,体验田园风光的好地方。

张家台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

镇罗营镇张家台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位于平谷区东北部,镇域东南部。西南距平谷城区36公里,西北距镇政府驻地11公里。村域面积4.67平方公里,共有75户,总人口210人。张家台村发展旅游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依山傍水。这里自然生态极为丰富,各种果树、松柏树、天然次生林以及奇花异草满山遍野,可说是个“天然绿色大氧吧”,常到这儿来游览观光,有益人的身体健康。

太后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

王辛庄镇太后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位于平谷区北部,镇域北部偏东,南距平谷城区9公里,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该村是距离城区最近的山区村,整个村庄坐落在群山之中,历史文化悠久,《平谷县志》上有关于太后传说的记载―――“辽国萧太后出生在本村的肖家院”,这里环境优美且充满了神秘。抛弃都市的喧闹,回归自然的恬静,这里将是最理想的去处。

井儿峪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

王辛庄镇井儿峪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位于平谷区和镇域北部,南距平谷城区9.1公里,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该村三面环山,冬暖夏凉,是天然的避暑山庄。井儿峪新村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登山健体,休闲避暑、观光采摘为主。全村总面积9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其中水浇地700亩,1600亩散生林,即贡柿基地。井儿峪村经济以果品为主,有远近闻名的贡柿、满山的冬枣和正在发展的红杏、核桃等。其中井儿峪贡柿,明朝即使贡品,2006年取得国家有机食品转换证,同年注册商标“京东井儿峪贡柿”,年产250万公斤。

老泉口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

熊儿寨乡老泉口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位于平谷区北部,乡域西北部。南距平谷城区17公里,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该村自然生态优美,空气清新,林木覆盖率 90%以上,水果资源相当丰富,北方地区能生长的干鲜果品应有尽有,采摘时间长,从 4 月底到 11 月可持续采摘各种果品长达 8 个多月。

挂甲峪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

大华山镇挂甲峪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位于平谷北部山区,镇域东南部,两山相峙的沟谷之中。南距平谷城区20公里,西北距镇政府驻地2.8公里。相传这里曾是杨家将抗辽的古战场,因杨六郎常把铠甲卸下挂在山间的大树上,所以后来这里就被叫做挂甲峪。另外在挂甲峪村内还建有一处集餐饮、住宿、娱乐、休养为一体的挂甲山庄,拥有木屋40多栋,被评为国家A级景区具有浓郁的山村特色。

梨树沟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

黄松峪乡梨树沟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位于平谷区东北部,乡域最北端,西南距平谷城区30公里,南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这里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山乡景色如诗如画,是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梨树沟村南邻4A级景区京东大溶洞、石林峡,2A级景区湖洞水,北接飞龙谷自然风景区。这里空气新鲜,植被茂密,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核心区,古火山口坐落在村北侧。

Ⅱ 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属于乡村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独特的文化魅力将有助于乡村旅游发展。以成都彭州的实践为例,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相关产业互为促进。
2013年6月,第四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办。从2007年以来,成都作为我国唯一的承办地,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国际“非遗”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非遗之都”。人们普遍认为,“非遗”是世界的。然而,“非遗”更是本土的,对成都享誉全国的乡村旅游而言,也需要借力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特殊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然的特殊性,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地域性、民间性等方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
主要包括六大类:一是口头传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的载体的语言。二是传统表演艺术。三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是有关自然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技艺和经验,如传统的生产技术、医药、体育健身活动等。六是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存在空间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开发潜在的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这需要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发挥旅游资源中文化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非遗”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在世界各地迅速展开。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非遗”抢救和保护工作也就势在必行。通过乡村旅游科学、合理的方式来保护“非遗”,能够使珍贵的“非遗”能够完善的保存下来,同时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能够反哺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从远处说,“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义有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近处说,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非遗”保护和传承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转移富余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由于乡村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动力外出,造成了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出现,而现目前乡村也是犯罪率比较高的“重灾区”,缺乏文化的熏陶,让乡村沦为文化的“沙漠”,不利于乡村的长治久安,稳定发展。所以“非遗”保护和传承,加速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坚守文化基石,对于乡村来说意义非同小可。

Ⅲ 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民俗文化时要兼备什么

下次旅游产业开发民俗文化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那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嗯,在那个在。

Ⅳ 高速公路假期免费政策带动了京郊旅游的增长.据悉,2014年春节7天假期,我市乡村民俗旅游接待游客约697 0

C.

Ⅳ 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

乡村游主要是田园风光游,侧重于玩耍。
农业游是农业成果观光和农业劳动体验,侧重于参与体验。
民俗游是观光体验民间风俗。
三者联系较密切,可以综合开发。

Ⅵ 乡村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首先跟你说一下。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自然资源比如说奇山、瀑布、喀斯特地貌等等。人文历史资源有历史遗迹、古董书画。等等~~比如说鸟巢和水立方现在也成为了人文历史资源了,供游客参观。你家用的一个普通吃饭的碗,如果能好好保存下来,一千年后也许也可能成为古董了。你这里所提到的乡村风俗应该是属于人文历史资源,个人分析人文历史资源开发起来难度比较大。目前开发的现状及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前期投入资金比较大,人文资源不像自然资源那样本身就可直接供游客欣赏,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风吹雨打,保存完好的遗迹基本上就没多少了,所以必须从新修葺,恢复原貌,修复的东西始终是没有原汁原味的那种感觉。2、这跟人文资源的分布地域有关系,人文资源是以点分布的形式,比较散,而且比较小。比如说某某地方有个古村,某某地方有栋古建筑。3、旅游资源不丰富,仅仅开发乡村民俗资源就太单一,没有什么比较吸引人的地方。这样回头客就比较少了。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也许把各地的风俗习惯,建筑特点聚在一起进行开发倒是可以。4、跟交通发达与否有关系,往往人文历史环境保护的好的地方都是交通比较闭塞,要想富,先修路是非常有道理的。5、投入多少不等于回报就有多少。投资商不可能会做亏本生意的,如果是对古镇进行开发可行性还是比较大的。建议搞生态农业一体化,可能比开发乡村民俗旅游更合适。

Ⅶ 如何应对民俗旅游淡季

如何提升冬季乡村旅游

想要做好冬季乡村旅游,要牢牢抓住乡村冬季环境特点,抓住游客需求,研发、创新运营新模式,推陈出新,打造特色,冬季也许不再是让各大农业主心寒的季节,也不再与旅游无缘,乡村旅游也就能打出一手独具特色的冬季牌。

一是增加冬季旅游产品创新,特别是在冰雪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方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冬季民俗旅游产品;

二是完善道路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冰雪旅游目的地要提升道路进入性,加强冬季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防止欺客宰客等事件发生;

三是要加强冰雪旅游、乡村旅游等品牌供给和需求引导,让游客去有品质的旅游目的地。“希望国家增加以冰雪旅游为核心的冰雪经济的产业链长度和附加值,尽快推出国家冰雪旅游等品牌工程,让优质企业更兴旺。

冬季乡村旅游:如何让“淡季”焕发生机

外寒内暖,动静相宜

冬季户外寒冷,冰雪和低温资源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冬日休闲活动。室内要保证温暖,特别是没有集中供暖的南方地区,更要重视冬季取暖。在温暖的室内开展娱乐、戏水、泡温泉、手工 DIY、文化体验,将会极大丰富冬季旅游活动内容。要充分研究室内外活动的特点,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穿插进行,动静皆有,以舒缓为主,增强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度。

冬季乡村旅游:如何让“淡季”焕发生机
日夜一体,有声有色

冬季白天短,夜晚长,应利用冰雪、光照等资源尽可能丰富白天的旅游体验。夜晚要保证室内环境的温暖,适当开展文体活动,如音乐会、美食会、歌舞演艺、泡汤水疗等,以此驱赶冬季夜晚情绪低落、伤感的不佳状态。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适当开展户外篝火晚会、冰雪灯会等。要增加活动空间的色彩度和声效感,以此克服季节性不利因素,促使大家积极参与,提高人们的兴奋度和喜悦感,进而强化体验感受。

Ⅷ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1)开发经营者的思想认识不足。乡村旅游业是一种农业和旅游业相交叉的产业,受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们对乡村旅游业的认识产生了两种误区:一是只注重其旅游功能,未以生产为核心,无农业经营收入,仅靠旅游收入维持其发展;二是农业经营者只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单一经营思想,认为旅游业可有可无,如有些地方对旅游者的接待,要视自家房屋的空余而定。因此如何使农业和旅游业得以交融,互为补充,形成特色产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在景点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产品档次较低
第一、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远景设计院谈到由于忽视了农业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使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功能、内容单一,如观光果园只供游人观光、采摘果实,民俗旅游产品多限于民俗文化村、民俗节庆活动项目、民俗博物馆等,开发的广度、深度不够,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无法跟上现代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项目模式雷同,重复建设。我国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尚不多见,各地开发模式雷同。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许多地区一哄而上,既无市场考察,也无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条件分析,结果形成了民俗资源开发无序,民俗村重复建设。如仅北京一地,以民俗风情为题材的便有三处:朝阳的中华民族风情园、怀柔的中国民族文化城、大兴的中国第一文化村。
第三、人工倾向化、城市化严重。部分开发经营者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也使其失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3)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受农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方式的制约,我国乡村旅游的项目存在着总体规模狭小的特点,尚未形成参观、购物、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产业体系。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休憩服务设施不足,缺少必要的休息、娱乐、餐饮等设备,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交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因素。
(4)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一是大多数民营资本进入后,采用家族式管理,用人制度极不完善,任人惟亲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内部管理混乱;二是立法机制几乎空白,因项目雷同,争夺资金等而导致的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等的市场营销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制;三是在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方面有很大欠缺,由于执法渠道不畅,执法手段不严,而使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旅游开发到哪里,环境破坏到哪里”的局面。

Ⅸ 乡村旅游的类型有哪些

1、以绿色景观抄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

2、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

3、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4、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9)广西乡村民俗旅游扩展阅读

乡村旅游的设计要点:

1、乡村旅游要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坚持宜发展就发展,不要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绝不能千村一面。而乡村千篇一律,到处都是一样的商业化、城市化氛围和人造景观,就会既失去了个性,也失去了乡村的魅力。

2、乡村旅游属于一种服务业,要在保持乡村独有田园风光和农家文化的基础上去引导需求。现在不少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大拆大建,而且随着新楼一片片崛起,承载历史的记忆也同时被抹去。为了避免这种灾难性的发生,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乡村旅游

Ⅹ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4分
人文第一第三城市(4分)
(2)
3分
乡村旅游景观与城市景观差异大,特色明显;乡村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环境质量比城市高;交通通达度日益提高,私人小汽车的普及。(3分)
(3)
2分
乡村旅游规模小,旅游线路短,旅游资源类型单一;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多以本地为主,距离近。(2分)
(4)
5分
有利: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答对3点得3分)
不利:物价上涨;导致文化资源被不正当的商品化;造成文物古迹的损坏。(答对两点得2分)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