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乡村旅游资源概况调查

乡村旅游资源概况调查

发布时间: 2021-01-13 08:10:09

1. 关于乡村旅游的调查问卷

女 20-30岁 在读本科
A DE B B bB D C B E
发展自己的特色,并注意环境卫生

2.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调查问卷怎么写

首先现在版纳的旅游资源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景点分散,内容重复。
二、景点建设过于人为化和商业化,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以景点为中心的小村庄,主要居住景点中的服务员。

3. 旅游脆弱性因素的分析与对策论文

看看本文,或许对您有帮助。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

在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会议中提出:生态旅游是通过环境上敏感的旅游和设施提供的宣传以及环境教育,使游人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区域,同时,不对其生态系统或当地社会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或损害。据世界生态旅游大会宣称:现今世界生态旅游的年总收入达200亿美元。另据调查,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收入也已达52亿元人民币。然而,有数据表明:我国生态保护区中,有22%遭到破坏,11%的资源出现退化。这说明,生态旅游迅猛发展,生态旅游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旅游资源还有其非常脆弱的一面,若不重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势必影响到生态旅游的发展,并有可能将生态旅游彻底葬送。
l.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概念的界定

"脆弱性"是指某事物由于受到外力(如拉力、冲击力等)容易破碎的性质或某事物本身具有不稳定因素而造成该事物的不稳定性、不坚强性及易消亡性。据此,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可从以下两方面的理解:一是把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定义为生态旅游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容易受到外界(自然的或非自然的)破坏,从而失去自身的平稳性、坚强性,并最终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消亡。二是生态旅游资源本身具有不适应过度的市场发展和需求,即易受到市场影响,有与市场过度需求相矛盾的一面,也就是“不适应性”。
2.对生态旅游资谅脆弱性的几点认识
2.1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真实性

人们把某个生态区或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开发为生态旅游景点,就有了游人的旅游和消费等活动,生态旅游资源就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恢复起来就没有在自然状态下快,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就会表现出来,且这种表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2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人为性

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人的作用是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主要引起者,但不是全部。因为除了人的作用外,还有自然力的作用,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这些自然力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使生态旅游区失去生态环境或虽然生态环境还存在,但己失去旅游价值。二是人的作用是指人经常性的具有破坏性的作用,而非人偶尔的非破坏性的活动。三是人在生态旅游资源面前多数时候是"破坏者",而不是"建设者"。此话虽然偏激,但是事实。
2.3趋利避害,促进生态旅游资源再生

生态环境坚强性是指生态环境少受或不受人类的影响,其本身所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然而,生态旅游资源为人类利用后,由于受到人类强大外来作用的影响,遭到破坏而失去再生能力,所以才表现出了脆弱性。如何趋利避害,促进资源再生平衡,即是我的根本目标。
3.生态旅游资源脆弱住的表现

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遭到破坏,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这些资源的破坏,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失去稳定性,或者使生态旅游的美学价值遭到损失,从而使生态旅游活动终止。二是表现为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和稳定,如在生态旅游区大搞狩猎、烧烤野味等活动,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使生态旅游失去基础。三是表现为生态旅游创收能力下降,经济效益降低。这是由于前两方面的破坏,使生态旅游价值下降,受到市场规律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引起的。
4.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产生的原因分析

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且以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是由于自然力作用而使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它引起的破坏力有大有小,小的破坏可在较短时期内得以恢复,大的破坏甚至在长时间内也不可能恢复。人为因素破坏是由于人类的某些行为,如过度开发等所引起的。这种破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生态环境也是可以自动恢复的。但是,人的有些行为可能造成某些资源的永久破坏,某些物种的消亡或生态旅游价值丧失。因此,人为因素破坏是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引起的主要因素,且破坏也最持久和严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生态旅游区粗放经营,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生态性。部分旅游开发经营管理者重开发轻保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害。如,九寨沟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湖泊水位每年下降6-30厘米,致使黄龙钙化堤已经开始退化变色。另外,经营目光短浅,不顾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盲目扩大游人数、建筑数量;盲目发展机动车辆,致使污染增大。以索道为例,作为国家公园在山上修建索道都是应严格控制,如美国、日本等国家是明令禁止的,而我国则缺乏控制和管理,许多生态旅游区内,都有索道兴建。②政府宏观管理混乱或管理无力。由于主态旅游区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包括:林业、农业、水利、旅游局等。正是由于这种职能划分不明确,导致生态旅游区多头管理。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除在生态旅游区开发旅游外,还在其中开采矿产资源,兴建水电设施等,即政府想最大潜力地挖掘生态旅游区的各种资源。然而,这样只会使生态旅游区遭到破坏,而旅游主管部门又无力制止或干涉。③国民生态意识淡薄,旅游行为非生态化。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欠缺或淡薄,可以说旅游到哪里,就污染到哪里。因为旅行社和各级政府把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自然旅游与生态旅游等同起来,大加鼓吹。在缺乏全局的自然保护规划和不征求当地社区意见的前提下,全民发展生态旅游。黄金旅游周期间许多生态景区游客爆满,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甚至破坏是显而易见的。部分游客随地吐痰、乱扔东西、攀折花木、恐吓动物等,都是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的体现。
5.克服生态旅游资谅脆弱性的对策

生态旅游在开发经营、消费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过度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伴随经济效益增长的是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和传统习惯等代价的付出。生态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生态旅游资源也是有限的,那种对生态旅游资源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效益,造成旅游发展越快,环境污染越严重的状况,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总目标。因此,尊重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不断改善环境质且,促进人类和环境和谐共处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解决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问题的根本办法。
5.1 倡导和坚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基于各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规律是人类反思其历史经验,谋求在人类未来发展中实现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客观需求和规律。根据可持续发展规律,生态旅游开发商、经营管理者和消费者(游客)都要对生态旅游环境实现良性循环担负起更多的责任。生态旅游作为一种高级旅游形式和产品,是实施可待发展的重要方式和行动,应充分考虑它对资源和环境、生物多样化的影响。
5.2 认真做好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是应用生态经济学、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活动与环境特性有机结合,进行旅游活动在空间环境上合理布局的一种规划。在规划时要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特性及分布、旅游者类别及需求特征、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旅游地生物多样性程度和保护条件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旅游地公平发展和各方利益兼顾等原则展开。在不破坏生态旅游环境基本原则指导下,分析生态旅游地重要性,划出功能分区,确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实施步骤,制定旅游线路,选择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旅游和居民居住的规划方案。
5.3 加强教育,提高履行职责与义务的自觉性

生态旅游开发者、管理者往往是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因此,首先就必须对他们实施生态旅游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其次,生态旅游开发者、管理者还要调整理顺管理体制,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的有序性。最后,生态旅游管理必须加强生态旅游法规条例的建立和执行。例如,规定生态旅游的消费模式、征收生态区的生态环境费用;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
5.4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政府宏观管理包括制定相应法规、政策、审批开发项目、监督、评估管理者和宣传教育工作。因此,首先,政府要制定出相应的宏观政策,这是发展的先导,是进行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在经济政策方面,支持那些有利于提高景观生态多样性,增强地方生态旅游特色,可吸引更多生态旅游者的产业;在环境政策方面,加强对生态旅游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有关法规征收一定环境税或颁发无污染奖金;在技术政策上,提倡保留一些民间技术和生产部门,尽量做一些融古老技术和现代技术的体系,使生态旅游区更有吸引力;在社会政策上,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生态旅游活动走上科学化、生态化的道路。

总之,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会随着生态旅游活动的不断发展而延续,随着人们合理化、科学化、生态化的开发保护而得以不断减弱。因此,认真做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并执行生态旅游发展政策;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审计,实施生态旅游管理和认真做好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等工作,才能保证生态旅游地环境容量不超载,生态旅游环境实现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原载《生态经济》2001年第12期)

4. 生态旅游 森林公园ROS分析

1.有资源条件了解——确定主题与可能的体验
天际岭位于长沙是南郊区,紧依长沙市汽车南站。是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同时是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有科研、公园、科普教育的功能。占地面积140公顷,内有水域面积6公顷,1992年原林业部下文,批准其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既有森林植物资源的收集、引种、良种培育、加工利用的科研基地,又是科普性的游憩地。园内设置植物分类区、珍稀濒危植物区、药用植物区、观赏植物区等10个区,共有森林植物1100种和花卉果树品种1800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区有珙桐、鹅掌楸、金钱松、银杉、红花木莲、金叶含笑、黄山木兰等珍稀植物111种,而药用植物区有植物600多种。
2.游客特征与期望的了解(如长沙游客占多少,株洲的占多少等)
3.游憩者年龄构成
4.游憩者职业构成
5.主要吸引因素
6.各种游憩活动的倾向性调查
7.分析问题
植物园的主题定位落后
植物园的经营管理思想的偏差
缺乏兴趣中心,游憩者普遍的停留时间是半天以下
娱乐项目缺乏新意
娱乐项目与植物园的主题不符,不利于展示植物的主题,不利于提升植物的价值,只有24%的游憩者知道这里的珍稀植物的价值
部分项目与环境相违背,如园内的蒙古包
主导项目违背了游憩者的期望,健身与植物知识
相关的管理问题
8.对策
将天际岭植物园新的定位确立为:长株潭的休闲游憩地
改变环境景观管理理念的(从园林景观到自然游憩空间)
游憩策划

5. 关于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分析报告的问卷调查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调查啊

您可以参考一下http://all.zcom.com/mag2/shehuikexue/wenkejiaoti/30887/200604/15155786/
http://all.zcom.com/mag2/nongyekexue/zonghelei/28196/200703/11503346/
和龙市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http://all.zcom.com/mag2/shehuikexue/wenkejiaoti/31104/200703/15538276/
云南生态旅游的现状评析

6. 怀柔区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

怀柔区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这个开展比较难,说句实话,在怀柔区的不管是河流还是用餐,都有存在部分的村民宰客的事件,而且经常性的!

7. 请你到实地进行调查,常见的乡村旅游项目有哪些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项目的种类很多,像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乡版村休闲旅游、乡村权度假旅游等项目都是很不错的。以下是前瞻产业研究院归纳的几种主流的乡村旅游项目。
(1)观光农园。观光花园:以观花赏花、园艺习作为主题的观光农园。主要利用一些大型花卉生产基地,为游客提供观光、赏花、买花、园艺习作、插花技艺学校等旅游活动场所。
(2)观光牧场。观光牧场开发有两个方向:饲养普通家禽、家畜,如牛、马、羊等,开发参与功能,让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参与。
(3)观光渔村。观光渔村主要以参与为主。如规划地周围有大面积的水面和传统渔业,则应恢复传统渔业生产风貌,甚至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使其具有旅游吸引力。
(4)农业公园:按照公园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思想,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形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

8. 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生态化规划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自然资源目标在于要保存现有资源的整体生态价值、基本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干扰进行自我恢复的能力。具体内容有保护、保存并提高地表和地下水质量;保存、保护并提高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的多样性;保护自然风景的质量等。
第二,人文资源目标在于要维护并提高历史和文化资源。具体内容有维护与规划区域整体生态价值相关且协调的传统生活方式;保存、保护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发掘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
第三,发展目标在于采取与景区整体生态和文化价值的保护相互协调的方式来调整旅游产业的发展。如只允许在指定的未来发展区内进行能够促进发展的项目、只允许在规定区域内布置旅游接待设施等。 生态调查的目的在于收集规划区域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方面的资料和数据,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提供基础。
景区生态调查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历史调查及公共参与的社会调查、遥感调查等调查手段来完成。
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野生动物、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人文调查的内容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社会经济要素的调查分析是确定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以及最临近中心城市、经济带、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辐射距离。这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规模有关键的决定作用。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们旅游产品越来越强调生态模式,其中,包括主题生态化、游乐生态化、艺术表现生态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体现旅游景观生态化的项目,有生态迷宫(花卉迷宫、果蔬迷宫、湿地迷宫、水景迷宫、树林迷宫等等)、森林氧吧和森林浴场、大型树屋、大地艺术、空中花园等等。把生态造景与生态游乐结合起来,用绿色植物进行造景,用绿色植物制造游乐项目,用绿色环境打造游憩模式。 生态适宜性分析是生态化规划的核心,其目的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区资源环境的适宜性等级,为景区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议。
以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基础,可以准确地将那些生态上极为敏感、景观独特、宜保持原貌,不宜进行人工建设干扰的区域设为保存区;对有的敏感性稍低,景观较好,宜在指导下做有限的开发利用,设置为保护区,还有生态敏感性较低,自然地形及植被意义不大,适于开发而成为开发区。

9. 乡村旅游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研究是属于什么类型研究

根据乡村旅游的文化特点,可以把乡村游分为以下几种:其一是农家乐类型:农家乐是以体会农家院生活为主要方式,以农村特色为旅游资源,策划开发的旅游类型。
“农家乐”旅游是以农村为背景,以农事作为主要方式,充分突出乡村特色。其二是自然村类型:包括山村类型、水库类型。其三是民俗村类型:包括 “原生民俗村寨”,是在民族地区选择较为典型的天然村落对民俗文化进行开发、保护和利用,展现一个活生生的民族生活现状。我国几千年的发展,给后世留下了拥有大量传统民居的古村落,形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我国乡村旅游古村落类型中,以南方的土楼最具有典型性。其四是田园风光类型:田园风光,是广袤田垄与峰林山峦相连、田秀山青、山环水绕等美妙景色

10. 关于环境保护或者旅游资源的社会调查日记

武夷山风景区,结束了一天的载客漂流,竹筏工彭美兰(左)与伙伴收工归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使这里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各种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都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通过严格保护与管理,武夷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6.3%。而闽江上游绿色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和绿色通道工程的相继启动,也使武夷山的生态资源得到了可持续利用。

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这里森林覆盖率达74.7%,素有“森林之窗,冠甲全闽”之誉;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是福建省重点生态文化旅游区;这里又是福建省绿色产业发展的高地,竹木、茶果、畜牧等多种特色产业加速发展;这里更有通过国企改革后重振雄风而崛起的产业集群……

绿水青山,其实就是金山银山。根据这些特点与优势,南平市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中,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走具有闽北特色的生态效益型、节约型的发展之路。近年来,该市紧紧抓住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建设,在保护资源中求发展,注意处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与此相适应,该市通过打造七大开发区,使之成为闽北经济发展快车上的强力引擎。这七大园区各具特点——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产业特色在于旅游服务业,它为做大做强武夷山旅游业提供产业保障;位于武夷山与建阳之间的闽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是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而南平工业园区、建瓯工业园区、邵武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发展平台,也都在原有的资源和特色优势上,加强自主创新,增加科技含量。

在“十一五”期间,南平将培育出50家以上产值超5亿元的工业企业,而其高新技术产值将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14%以上。

坐拥秀美山川的闽北人,深感当地交通的不便和物流的不畅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通道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在闽北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全市有9个已建成或在建或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达458.86亿元,总里程904公里。其中福银高速已建成通车,浦南高速即将通车,武邵高速已开工建设。今后几年间,南平市将盯住平均每年开工建设一条高速公路的目标,基本形成连接沿海港口、连通长三角和内陆地区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从而为发展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把南平建成闽浙赣三省交界的物流集散中心提供交通保障,让绿色腹地交通便捷畅通。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