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
① 旅游供给侧改革对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的有利影响
旅游业的供给改革是在旅游业领域内,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的理念,调整旅游供给的总量和结构,从而更好满足国民旅游需求的过程。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增加旅游供给总量,提高旅游供给质量,调整旅游供给结构,补充公共旅游供给短板。
增加旅游供给总量。未来旅游供给总量的增长,主要在于几个新兴领域的政策供给能否突破。包括修学旅游、度假旅游、购物旅游、老年旅游、自驾车房车旅游。修学旅游作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方式,对于全面培养青少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有关部门早就认识到修学旅游的价值和意义,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对教育部要求有:将研学旅游、夏令营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然而目前3年过去了,并没有实质进展。度假旅游能否突破,则依赖于休假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带薪年假的全面落实,以及通过政策支持相关度假资源的管理和开发。2015年10月9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对这个领域的一个重要促进,然而目前仅仅认定了17家国家旅游度假区,难以满足蓬勃发展的要求。购物旅游方面,由于中国的奢侈品税收政策,游客购物免税、退税政策的供给不足,导致大部分购物旅游需求是通过国外市场满足的,未来的关键在于财政、税收、海关几个部门的游客购物免税、退税政策。老年旅游则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异地医疗报销、保险等因素。自驾车、房车旅游市场的主要障碍是路桥收费政策,可以观察到,黄金周期间拥堵的高速公路,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降低自驾车路桥费用的渴望,而这依赖于交通部门的相关政策;房车旅游目前司机驾驶证类别、过路过桥费都比较模糊,上牌照、保险也存在困难,需要有关部门予以解决。此外,还需要从政策上降低旅游企业运营成本,应首先落实一些呼吁多年仍未得到落实的政策,如降低酒店水电费率的标准、降低旅游刷卡费率等。
提高旅游供给质量。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改善国内旅游市场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近几年,国内旅游市场中,团队旅游市场上导游和游客矛盾尖锐,冲突时有发生;散客旅游市场也充斥着“坑蒙拐骗”现象,类似于“青岛天价大虾”,“哈尔滨天价鱼”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导致相当一部分游客“用脚投票”,转向国外市场。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中国旅游产品供给质量亟需予以改善。第二个层面,提高旅游产品供给的科技水平。表现在旅游业内部应用互联网、高科技的规模和深度进一步提升,深化旅游体验。
调整旅游供给结构。由于旅游业具有拉动最终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因此被一些地方政府寄予了过高的经济期望。旅游规划者为了迎合这一期望,在旅游开发和策划中不恰当地向高端市场倾斜,漠视中低端旅游者的诉求。在全国相当多的地区,普遍偏向高端旅游产品,如高星级酒店、温泉产品、高端会展产品等。这种策划和决策导致高端旅游产品供给过剩,而庞大的中低档大众旅游者,却缺乏满意的旅游产品和设施。
补充公共旅游供给短板。旅游供给分为公共旅游供给和私人旅游供给,私人旅游供给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是私人产品;公共旅游供给主要由各级政府提供,是一种公共产品。过去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主要围绕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如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等,在旅游目的地接待强度不高的情况下,矛盾尚不突出。但是随着旅游者出游率的提高,中国许多地区旅游接待强度持续扩大,许多地区旅游者总量远远超过常住人口数倍,按照常住人口数量提供公共设施和产品,显然无法满足旅游者需要。这需要政府治理理念和思维方式发生根本变化,要认识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不仅仅是当地居民的城市,也是外来旅游者的城市。外来旅游者享有相应的资源和设施占用权利。这要求城市在进行各类资源设施供给时,必须把旅游者需求放在和当地居民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考虑,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线路等。
○随着人们物质拥有程度的提高,拥有物质产品的幸福感越来越低。可以预见,未来的需求将上升为以文化和精神等非物质产品为主,而目前相应的产业供给远远不足。
○增加旅游等产业的供给,事实上是中国经济供给侧补短板的一种方式。在现阶段“去产能”“去库存”的实际工作中,旅游业也能发挥其他产业难以替代的作用。
○旅游业的供给改革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增加旅游供给总量,提高旅游供给质量,调整旅游供给结构,补充公共旅游供给短板
② 全国各省省会 城市
1、山东:济南
2、河北:石家庄
3、吉林:长春
4、黑龙江:哈尔滨
5、辽宁:沈阳
6、内蒙古:呼和浩特
7、新疆:乌鲁木齐
8、甘肃:兰州
9、宁夏:银川
10、山西:太原
11、陕西:西安
12、河南:郑州
13、安徽:合肥
14、江苏:南京
15、浙江:杭州
16、福建:福州
17、广东:广州
18、江西:南昌
19、海南:海口
20、广西:南宁
21、贵州:贵阳
22、湖南:长沙
23、湖北:武汉
24、四川:成都
25、云南:昆明
26、西藏:拉萨
27、青海:西宁
28、天津:天津
29、上海:上海
30、重庆:重庆
31、北京:北京
32、台湾:台北
(2)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西部,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综合改革实
分析可知,(1)三明市的地形以林地为主;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版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权冬季温和少雨.
(2)三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的发展给三明市带来的好处是:人民收入增加,环境更加优美.
故答案为:
(1)林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人民收入增加,环境更加优美.
④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旅游的怎样的一番景象
德安杰,中国旅游创新传播专家,总裁贾云峰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主要以发展海外入境旅游,国内旅游还没有形成规模。这个时期的人们旅游不过是为了去看看异地他乡的风景,当然,当时的旅游也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除了基本的“吃、住、行”,那时候的人们更注重的还是“游”,对于“购”和“娱”还是处于萌芽的状态。 在计划经济中,旅游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基本是有一些旅游景点,大家就去这些地方旅游,如北京故宫、颐和园等历史人文资源。也有的是自然生态资源,就包括珍稀动植物等。这些旅游资源属于传统旅游观光。所以,当时的国内旅游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公园、动物园等地休息、游玩;一类是受单位奖励的先进工作者的旅游,因而国内旅游规模非常小。 这个阶段的旅游行为,往往以一日游为主,很少计划过夜游。因为这些历史名迹也好,珍稀动植物也好,基本可以在一天时间内结束。国内旅游刚兴起的时候,许多人去北京旅游,很大动因是想去天安门看一看,照张相留念而已。旅游本是一种求异的过程,早期的旅游观光满足了人们求异的心理,但是,并没有完全得到旅游所能创造的价值。
⑤ 十大冬暖夏凉城市都是哪些
十大冬暖夏凉城市有四川成都、云南昆明、江苏苏州、福建厦门、海南三亚、广东湛江、贵州贵阳、山西太原、山东青岛和山东大连,具体介绍如下:
1、成都
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各类人才约389万人;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285家。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发祥地。周太王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 ;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
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名胜古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5、三亚
三亚,简称崖,古称崖州,别称鹿城。是海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三亚东邻陵水县,西接乐东县,北毗保亭县,南临南海。三亚市陆地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6000平方千米。东西长91.6千米,南北宽51公里,下辖四个区。
2018年,全市年末户籍人口614647人,聚居了汉族、黎族、苗族等20多个民族。三亚是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2016年6月14日,中国科学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三亚宜居指数在全国40个城市中位居第三。
2016年9月,三亚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2017年2月,三亚入选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之一。三亚也是同时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及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5)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扩展阅读:
6、大连
辽宁省大连市,别称滨城,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交界处,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基本地貌为中央高,向东西两侧阶梯状降低;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12573.85平方公里。
截至2018年,大连市户籍人口595.2万人;下辖7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个县;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7668.5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9644元,三次产业比重为5.7:42.3:52,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4亿元。
⑥ 中国重点打造一省一岛一市是哪些
“一省”是指云南省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
“一岛”是指海南国际旅游岛版。
“一市”则权是指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这些都是有很好的旅游经济业的发展向往,所以重点打造这些应该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提高,GDP增长。
(6)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扩展阅读:
“一省一岛一市”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格局
从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大背景的考察中统一认识。目前,国家在旅游综合改革方面已经初步构建了“一省一岛一市”的格局。
“一省”是指云南省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一岛”是指海南国际旅游岛,“一市”则是指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也就是说,桂林市是目前全国惟一一个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地级城市,可见国家对桂林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
这是桂林旅游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打破一些制约桂林旅游向更高层次跃进的问题和瓶颈,桂林旅游业才能在别的省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实现在全国和广西领先发展。
⑦ 中国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有哪些
中国的十大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1.威海。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恰好处在中国南北平分线上,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韩国最近的城市。威海拥有中国城市中最长的海岸线,是著名的港口城市及沿海旅游城市。2006年,威海被联合国授予“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荣誉。威海,不仅受到中国游客的喜爱,同时也是“欧洲旅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
(7)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扩展阅读
宜居城市是指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宜居城市其特征是: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
“宜居城市”是指那些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较高,城市综合宜居指数在80以上且没有否定条件的城市。城市综合宜居指数在60以上、80以下的城市,称为“较宜居城市”。城市综合宜居指数在60以下的城市,称为“宜居预警城市”。
⑧ 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变,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
我国旅游业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
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在校学生73.49万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71万多人。
主要表现在:
1.建立健全组织;
2.破除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体制,实行政企分开;
3.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
以上供参考。
⑨ 中国哪个省份的面积大
面积最大的前十个省份排名如下: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面积166万平方千米)版
(9)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并受最大力度援建,无论是经济水平、城市规模,都遥遥领先南部省份。而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开展,东北的重工业优势逐渐削弱,到1997年,北部仅辽宁、河北位于GDP前十,到2017年就仅剩河北了。而2017年北方的经济比重仅占34%,南北经济失衡严重。
随着东北的没落,南部省份加速崛起,2017年,贵州、云南、重庆等西南省份增速都超过9%,其中贵州增速超10%;安徽、湖南、江西等中部省份增速也超8%,经济重心加速向南迁移
⑩ 沈阳市有多少区、县,有多少万人口
沈阳市共辖1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0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2个县。沈阳市人民政府驻浑南区沈中大街206-3号。2019年末,常住人口831.6万人,城镇人口673.6万人。
沈阳,区位优势明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网密集,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航空港。与周边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七城市构成的沈阳经济区,资源丰富、经济互补,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0)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扩展阅读
沈阳,发展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工业名城,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农产品深加工、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等优势产业,为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金融业发展迅速,全市金融及金融服务机构达726家,已成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丰富,现有44所普通高校、2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沈阳,对外交往活跃,已同18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贸往来,与13个国家的18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21个国家63个城市结为友好合作城市,已开通国际航线59条,美国通用、德国宝马、法国米其林等87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沈阳设立企业152家。
沈阳,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示范区,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全力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2019年2月28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正式命名沈阳市为“国家卫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