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乡村旅游的主要服务有哪些

乡村旅游的主要服务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1-09 11:13:31

『壹』 农家生态旅游中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哪些

对于农家生态旅游来说,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旅游解说系统、游客集散中心、农家住宿等。

(1)旅游解说系统。农家生态旅游解说系统,是指通过由当地居民、当地旅游服务社团的讲解或物品展示等途径和形式向游客进行自然知识介绍与乡土文化宣传的一个旅游服务系统。通过构建解说系统,一方面可以增加游客对有关自然生态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引导其与自然友好的旅游活动及行为;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及乡土文化的保护意识,使他们时刻认识到自我的文化习俗以及乡野的景观特色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从而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解说系统模式为发送者—信息—接受者模式,如图6-3。

(2)游客集散中心。农家生态旅游集散中心也即农家生态旅游的总接待点,用于合理安排游客量以及外来车辆停靠。作为旅游服务,旅游集散中心主要需做好上接与下传工作:上接为游客的接待与旅游活动的安排,下传为与农家乐、度假屋等旅游住宿点紧密联系,合理分配游客。旅游集散中心的合理调配有利于控制农家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从而保持农家生态旅游的原味。

外来车辆停靠点设置是为杜绝大量外来车辆涌入而导致乡村宁静环境的破坏与农家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等现象发生,因为乡村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旅游景区。

『贰』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景观规划,要注意那些事项

乡村旅游应是和谐发展的结果, 也是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结果, 且因有利于乡村自身综合发展才更具生命力。在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保护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遗迹, 发展当地适宜又具地方特色的产业, 建立科学进步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才具有吸引力。
一、加强乡村景观规划, 科学设计本土景观
规划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 科学有序的规划能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中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和景观保护开发等的矛盾。乡村景观规划是围绕着人与景观共生发展的原理展开的, 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各种活动不能违背景观生态特点, 二者互利共生、和谐统一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因此, 从尊重自然、人和地方精神角度出发, 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应积极做好景观规划工作。同时,乡土情结是乡村旅游需求的根本动机, 铭智旅游策划认为只有为游客提供本土的、原生态的乡村景观,才能长久地吸引游客。
二、完善旅游接待服务场所
1、游客接待中心
游客接待中心是一定规模、等级的乡村旅游区应该具有的服务性建筑, 它除了向初来乍到的游客展示旅游区概貌, 还为游客提供休息、观景、娱乐的场所,多位于景区入口附近。
2、游客食宿服务场所
乡村旅游区发展初期, 很少设置独立的游客食宿服务建筑和设施, 游客的食宿大多在农家宅院中进行, 是为玩农家乐的游客提供的附加服务。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 增加独立的食宿服务, 提升食宿服务的档次和品味变得越来越有必要。此外, 在一些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区, 也正在出现餐饮一条街、茶馆、酒肆、乡村酒店这类建筑。从运作的情况看, 设置这样的服务场所和设施必须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开发的各方面条件, 避免盲目开发。
3、游客购物服务场所
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必然现象, 大多数乡村旅游区都存在不小的游客购物需求: 乡村农产品、手工艺品以及乡村的农副土特产品等, 往往能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这样的买卖对游客与村民双方都是有益的,是双赢的。购物场所的设置应当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可以规划适宜的场地, 采用赶集的方式, 为乡村农产品买卖提供服务, 避免随意摆摊设点, 影响景观。也可以把购物与生产加工作坊结合起来, 形成前店后坊的购物街, 使游客参观生产性作坊之后, 能购买相关产品。
4、商务会议办公服务场所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区的接待服务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化,比如某些有商务会议服务需求的乡村旅游区, 可附属于乡村酒店等设置一定档次的会议场所。也可在某些乡村旅游区规划设置独立的小型办公会议建筑, 提供休息、会议、办公的需要。
三、乡村景观意象规划
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在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Mentalmap )。乡村景观意象具有以下特征:乡村景观意象的个性化、乡村景观意象的地方性、乡村景观意象的社会性。乡村景观意象是乡村景观建设的基础上所渗透的景观意象思想, 它的形成离不开历史过程的积累、硬环境以及文化软环境的建设。着力乡村景观意象的规划有助于树立乡村整体目的的形象, 而一个能综合反映乡村地方特色、具有强大市场吸引力的整体目的地形象, 是提升乡村旅游质量的重要前提。
四、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
乡村旅游区的道路交通系统主要包括线状的车行道路、步行道路、马道、自行车道等和点状的停车场地。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一方面能令功能场地空间合理组织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能为游客带来交通体验的乐趣和舒适性。

『叁』 好用的乡村旅游服务平台

如果没有这位全国冠军的实名举报,如果没有舆论的广泛关注,当地政府会高度重视吗?当地政府会派人调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乡村治理靠名人举报,是很不正常的,是令广大普通百姓寒心的。

对乡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政府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这些专职部门的主要责任就是考察、监督乡村干部行为的,查处乡村干部的违法违纪现象,确保乡村的政治生态有良好的环境,确保群众利益不被侵害。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老百姓对乡村干部满意,是这些职能部门的职责所在。这些职能部门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到乡村去,到群众中去,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发现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而不是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守株待兔。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职能部门都能发现,这就需要积极认真地对待群众的举报。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认真调查处理,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而不是束之高阁,对群众长期反映的问题、对群众的举报不闻不问,甚至于通风报信为虎作伥。只有事情闹大了,纸里包不住火了,才开始动手解决问题,又是高度重视、又是派众多的工作组,显示自己有多么重视。

其实,这样的做法已经晚了,已经对群众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已经让一些群众对政府部门失去了信心。

治理乡村的腐败问题,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和责任,相关部门应该把这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积极主动的工作,及早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依靠名人效应,只能解决一个村子的问题,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因为不是每个村子都有名人。解决乡村干部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制度建设,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勇于承担,积极主动工作,广开渠道,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处理群众举报的问题。

『肆』 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如何赚钱

乡村旅游的盈利方式如下:前瞻产业研究院专家整理
一、餐饮服务;民以食为天,吃作为六要素之首是无法回避的,也是必须考虑的,吃不仅仅是客人的必须,也是店家的盈利点,但如何吃好大有学问。
二、住宿盈利
1.乡村别墅:如近水独栋休闲别墅
2.标准客房:按照一般标准建设的楼层套间
3.青年旅馆:按照国际青年旅馆模式建设的适合旅游爱好者的旅馆
4.露营基地:提供大规格的帐篷出租
5.特色住宿:如人工窑洞、石屋、架在树上的鸟巢屋、木船旅馆、迷你微型别墅、茅草居等
6.其他服务:如钟点房、午夜房、包月房等
三、加工盈利
1.自酿谷酒:最好用大坛封装,上贴红纸,小瓶装的贴上自制的土标签,取名“某某家酒”,根据实际情况还可造黄酒、甜酒、米酒、南瓜酒、地瓜酒、葡萄酒等
2.熏制腊味:如腊肠、腊鸡、腊鸭、腊鱼、腊兔等
3.泡菜系列:如腌辣椒、腌萝卜、腌黄瓜、腌茄子等
4.干菜系列:如笋干、豆角干、紫苏干、剁辣椒、萝卜干等
5.粮油系列:如大米加工、大豆加工、红薯加工、玉米加工等
四、休闲盈利
1.乡村茶馆:茶艺表演、茶水服务、茶叶茶具出售,有茶叶基地的还可以组织游客采茶、制茶
2.乡村KTV:以大包厢为主,平时也可作为聚会、培训、会议用
3.乡村酒吧:面积不需要很大,关键要精致,也可做成清吧
4.花园足浴:微风吹来,花香沁鼻,在大自然中享受足浴
5.草坪瑜伽:有辅导老师,可采取会员制,游客也可临时参与体验
6.乡村温泉:将传统的澡堂、桑拿改造成温泉形式
7.乡村高尔夫练习场:占地比较小,可采取会员制
8.乡村马术俱乐部:一种是会员制的马术俱乐部,另一种只是简单的骑马游玩项目
9.拓展训练基地:需要与专业户外拓展训练机构合作,以保证稳定的团体消费
10.短程亲水漂流:适合儿童的短程安全浅水漂流,重在亲水体验
11.乡村游泳池:一种为天然浴场,对河滩进行改造而成,一种为人工修建的游泳池
12.狩猎场:可依据农庄地形,选择封闭性较好的窝地喂养动物,依法开展狩猎活动

『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有哪些方面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日前已经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这个新动作一改以往由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传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旅游业五年发展规划的份量,增强了规划对全国旅游业发展有效指导和执行保障。这次规划跟以往每次旅游业规划一样,都高度重视旅游产品的方向性引导和制度性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指出,大众旅游时代正在到来,这预示着市场对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大量需求。作为最重要的观光旅游产品载体,旅游景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A级景区标准在大众旅游选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继续发挥A级景区国家标准作为观光旅游产品质量信号机制的作用,提出要继续加强A级景区的进入退出机制,尤其是要高度重视5A景区的监管,是景区国家标准质量信号机制不弱化的重要前提。为此,除了继续通过常规的暗访复核等动作加强监管外,要加快出台旅游景区管理相关办法,对景区整改、降级、摘牌等做出规范性要求同时加强对景区在线旅游声誉方面的监管,以及加强对景区资源景观质量评价方面的复核与监管。

当然,我们也要充分重视在大众旅游时代人们休闲度假方面的需求发展,尤其要重视低收入阶层在休闲度假方面的需求及我国有限度假资源所面临的强大市场压力。因此,此次规划提出的“国民度假地”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新提法。

一方面,《旅游法》提出,“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因此十三五规划有必要采取必要措施,以低价格方式向国民休闲度假设施与产品,保障低收入阶层的休闲度假需求。既然中央政府把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那旅游业就有必要通过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度假权利的角度来保障人们在未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获得感。

另一方面,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有必要在出境客源输出、资本流动以及资源介入这三者衔接方面深入创新,在境外合适区域建设我国出境旅游的境外度假地,这将是有助于解决资源压力、资本出口以及利润回流等问题的重要举措。与传统的观光旅游设施建设相比,休闲度假设施的建设有着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土地使用方面的要求,因此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参与将有助于休闲度假设施建设过程中在土地供给限制等方面的保障。

乡村旅游在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作用,如何在十三五期间解决好乡村旅游“补短板、优质量、上水平”的问题上取得突破至关重要。规划很清晰地认识到环境与人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引入外部创新创意资源、推行合作社模式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发展质量的关键,有效解决好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这两者之间的高频带低频问题是提高乡村旅游效应的关键。规划提出整治乡村旅游公共环境、推进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是对症下药的好思路。实际上,乡村旅游需要真正从农村思维走向乡村思维,从“后备箱工程”深入到乡村产品价值实现空间,有效地衔接好乡村农副土特产品的电商化,充分利用现代物流体系,将产品的销售与价值实现从乡村延伸到客源地空间,才是下一步应该真正关注的。以往“农超对接”解决的是乡村农副土特产品的出路问题,乡村旅游则是促进农副土特产品升值的最好方式。乡村旅游发展整体环境的改善,需要从政策上进一步明确,在符合条件的地方,跟乡村有关的资金可以集中归集用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像之前规定涉农资金的归集使用一样。

红色旅游在当前社会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突出的作用,这次规划除了继续强调这一点之外,还提到了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原则,实际上是在一定意义上明确提出了发展红色旅游与红色根据地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红色根据地发展红色旅游的条件做了隐含的分析和判断。红色根据地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红色根据地发展红色旅游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平衡。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的红色根据地都适合发展红色旅游,也并不是说红色根据地只适合发展红色旅游。如何在红色旅游与红色根据地之间明确概念差异,又如何推动红色根据地旅游的融合发展,是红色旅游发展三期纲要实施以及通过旅游发展带动红色根据地脱贫致富的重要课题。

休闲度假的发展离不开对海洋与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滨水与海洋旅游是我国海洋国家战略的重要提现方式,也是沉淀、消化日益发展的休闲度假需求的需要。目前海岛目的地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海岛旅游基础保障能力、整体水平亟待提升;邮轮发展很快,但通关、服务、签证仍需要优化;邮轮港定位、差异化发展以及通过邮轮发展入境游方面仍待十三五期间深化。所以邮轮旅游发展指导意见、15天免签政策推广、围绕需求优化港口配套与邮轮创新、邮轮港与免税体系建设等问题,仍是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工作。虽然未来旅游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但作为制度供给主体,政府如何加强休闲度假产业的引导,破除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障碍仍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当然,这些制度供给改革需要除旅游局之外其他相关部门的多方协同。

当然如何发挥冰雪资源在满足休闲度假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是落实“两山理论”、探索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新亮点的重要课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际上是要旅游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传统区域经济复兴方面的突出作用。我国冰雪运动人口基数少,冰雪旅游区域强始终是困扰我国冰雪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利用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融合综合度假地思路,科学谋划冰雪旅游地的四季旅游产品,提高冰雪旅游地设施的均衡利用能力,是冰雪旅游地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如何建立冰雪旅游推广联盟,提高冰雪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性认知水平;如何形成冰雪旅游内部交换网络,有效提高交换网络内冰雪旅游目的地的需求粘着度,是保证冰雪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

为了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改善旅游体验的效果,开放开发低空旅游是大势所趋。低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另一视角看风景的可能。但如何探索新模式,集中力量,提高低空旅游装备的研制水平,增加相关装备供给的国产化水平,以市场需求带动供给侧改革和旅游装备科技水平;以及如何依托景区,以线路化而非节点式地呈现低空旅游产品,对于保障低空旅游的市场基础举足轻重。

『陆』 旅游产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旅游产业的基本特点:

1.综合性

旅游业是集行、游、住、吃、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产业,其综合性是由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决定的。这种综合性的特点,同一个旅游目的地对旅游业必须实行全行业管理。

2.经济性

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旅游业本身就是由旅行社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和交通客运业等众多的以盈利为目的并进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构成的。因此,经济性是旅游业最根本的属性,是旅游业的核心和实质。

3.服务性

旅游业为旅游者提供的劳务是一种可以用于交换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而生产这种特殊商品的过程就是服务。

4.依赖性。

我们了解旅游业的依赖性特点,要明确它是一个较为敏感而且脆弱的产业,同时也是有一定风险性的产业。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把它视为唯一经济支柱,一旦发生巨大波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5.带动性

方能带动其他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产业全体的发展。所以是一业兴、百业兴。

6.外向性

现代旅游业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或涉外性。

7.季节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季节性同该国或地区的旅游活动密切相关,而且是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所决定的。但是,游览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不受季节的限制。

(6)乡村旅游的主要服务有哪些扩展阅读

旅游业的组成要素为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1、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2、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3、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旅游业的重要性:

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

经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一般是从国内旅游业开始,逐步向国际旅游业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经济建设需要外汇,大多是从国际旅游业开始发展的。国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是密切相联的统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资料:网络-旅游业

『柒』 为什么说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是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壮大的根本

农家的家庭成员一般是农家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主力。由于缺乏正规的训练,可能与旅游者之间存在沟通困难,甚至产生隔阂、矛盾,这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项目的评价,并通过旅游者之间的交流,最终对旅游目的地产生不良评价,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农家旅游产业的开发陷入停止、萎缩状态。因此,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与服务水平对于农家生态旅游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发展农家生态旅游过程中,必须由政府作为监督者、管理者,从长远角度考虑,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服务水平,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捌』 4.0时代乡村旅游怎么搞

1乡村价值的解读与重塑
旅游导向下的乡村规划,以发现和重塑乡村价值为根本出发点,在全面解读乡村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产业价值、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寻找和探索乡村复兴的核心战略与独特路径。
文化价值:乡村中保存的老宅大院与历史遗址,乡村中流传的美丽传说、乡村中独特的手工技艺和传承手艺的老艺人、乡村中丰富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活动,都是体现乡村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
生态价值:乡村的生态价值在于原生的乡土自然,由村落中及村落周边的古树池塘、水系湿地、田园山林等共同构筑的乡土生态系统。
产业价值:乡村中出产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林果、茶,制作精美的竹编、草编工艺品等手工艺品,是乡村产业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乡村旅游业发展重要依托资源。
美学价值:和谐有序的乡土肌理、依法自然的民居格局、与山水和谐的乡村色彩、精美讲究的民居建造工艺,是蕴含着中国传统生活艺术的乡村美学空间。

2微创式的乡村空间整理改造
旅游导向下的乡村规划,一般不采取“大拆大建”乡村建设模式,而是倡导通过“微创式”的乡村空间整理与改造,在保留传统格局与肌理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民居院落空间、文化景观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休闲游憩空间等多元化的乡村空间体系,实现居游共享的乡村格局再造。
民居院落空间:注重对典型传统民居的整体保护,同时新民居建设延续传统民居风格,色彩、建材的选择与整体村落协调一致;强调闲置民居院落的旅游化、度假化利用。
文化景观空间:注重对村落内的宗祠、古井、戏台等传统文化空间的修复整理,并重新赋予文化景观与文化活动功能。
公共服务空间:嵌入乡村肌理之中,服务于旅游发展的小型公共服务空间,包括停车场、休闲商业区、游客集散区等。
休闲游憩空间:依托田园、山地、林场、湿地、河流等自然空间,打造的休闲农场、自然学堂、乡村营地等具有休闲体验功能的新型空间。

3尊重传统,又独具设计感的产品与体验转化
旅游导向下的乡村规划,强调对传统本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同时,也注重通过设计、导入,实现乡村传统资源的创意转化,衍生乡村民宿、乡村度假酒店、乡村艺术沙龙、休闲农场、乡村营地等多种业态,将传统村落空间变成一个有趣而时尚的创意聚落。

4旅游业为核心的乡村产业全面升级
旅游导向下的乡村规划,注重通过乡村旅游发展,联动传统农业、渔业、林果业、特色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乡村多种产业,一方面,衍生和孵化新型产业业态,促进乡村产业整体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包装设计,开发高端创意农产品品牌,提升传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乡村产业效益。

5围绕旅游服务业的精准扶贫方式构建
旅游导向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注重以旅游开发为切入点,创新扶贫方式,并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村民群体进行细致研究,制定精准旅游扶贫策略,发挥乡村旅游富民惠民功能。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