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低碳化
① 低碳旅游与乡村旅游怎么结合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和特色化的发展趋势,乡村旅游逐渐成为融观光、考察、学习、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产业规模较大,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但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低碳经济受到世人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低碳旅游借用了低碳经济的理念,
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新的旅游方式。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 为响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鉴于我国国情和乡村旅游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低碳旅游成为其不二的选择。因此低碳经济观和低碳生活观与政府、企业、景区、社区、旅游者的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肩负起各自的环保责任,
形成合力共同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路径保障, 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六个环节中实现低碳旅游规划发展行为方式的转变。
1) 一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规划项目。
2) 二是扭转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3) 三是加强旅游规划发展的智能化,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② 倡导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属于哪种经济与发展模式() A:循环发展 B:绿色发展 C:低碳发展
BD 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③ 求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低碳旅游3者的异同
生态旅游的主要客源应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其开发的最佳地域,以城市为中心,30公里~50公里为半径,为第一生态旅游圈。这一圈基本离开城市,摆脱了城市困扰。第二生态旅游圈是以城市为中心,50公里~100公里为半径。这一圈污染少,生态环境受破坏少,一般距城市1小时左右车程,是较理想的生态旅游地域。第三生态旅游圈是以城市为中心,100公里~160公里为半径。这一圈生态环境好,在交通方便的地区驱车2小时即可到达,宜开发为二日游的休闲度假地。
可持续发生的旅游业既要顾及现时游客及旅游地区的需要,同时亦要保障和增加未来的发展机会。为达到这个目标,在管理资源时便须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及美学的需要,亦要保存该地的文化传统、基本生态发展、生物品种及生态系统。
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