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8旅游城市圈
1. 武汉城市圈各产业的具体数据
正确选择武汉未来十年既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又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相适应的支柱产业,是关系武汉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立足于武汉现实产业基础与未来武汉城中功能的提升方向,作为“一家之言”,我们拟选择光电子通信产业、钢铁产业,交通运输产业。商贸产业。旅游产业,住宅产业等八大产业作为新时期武汉的支柱产业(以下称新的支柱产业)。需指出的是。六大产业伙发育状况看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具有发展优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光电子通信产业,目前规模虽然不大,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二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传统产业,如第二产业小的钢铁业,第三产业中的商贸业、交通运输业,特别是钢铁业,历来是武汉经济的强巩需要在新时期再领风骚;三是新兴的服务业,如旅游业、住宅业,武汉要掘弃“非生产性领域”观念,将它们纳入到支柱产业范畴培育发展。我们认为,以上六大产业可构成武汉经济跨世纪发展的新的支撑框架,到2010年六大产业占GDP比重可达64%左右。
一、光电子通信产业
光电子通信产业是全球刚刚起步的高科技产业,光电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又以新需求推动新的供给,引发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当今新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选择光电子通信产业为新的支柱产业,符合武汉市这一产业技术与规模发展的现状与要求。
(一)武汉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与人才优势
武汉是我国光纤通信的发源地,武汉邮电科学院在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传输设备、光仪表方面的研究与工艺技术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该院两个IP技术标准获国际电信联盟批准,标志着武汉在这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华中科技大学拥有我国第一个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儿个激光工程研究中心,该校46项激光方面科研成果有16项获国家专札并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武汉地区42名两院院士中有10人是我国光于信息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
(二)武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现实基础
光电子通信产业在光子与电子相辅相成的基础上发展,其产业链很长,相关产品可以分解出光纤光缆、设备、软件、电子商务等很多行业。1999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丁业企业66家,完成电子工业产值72.13亿元,在电信设备制造业方面,有移动通信、光通信等为代表的通信产品,电传机、传真机产品产量在全国领先;新型元器件方面具有生产优势,石英晶体、热敏电阻、金属膜电阻生产居同类城市前列水平;计算机应用服务方面在全国拥有知名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多媒体软件、华工大的机械CAD软件、武汉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核动力所的仿真软件等多项成果获国家及其他科技奖。全市计算机社会拥有量超过50万台,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取得明显效果,电子商务已经展开。以网络服务为载体的通信业发展迅速,其通信综合能力。综济效益水平与发展前景均居全国城市的前列。1999年全市通信业业务收入29.24亿元,固定资产原值82.25亿元,交换机容量30.69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55.24万户,移动电话用尸50.79万户,市电信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用户5.9万户,全市因特网用户达到35-40万户(专家测算数),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钢铁产业
武汉钢铁公司是武汉钢铁业的主体,武钢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之一,于1958年建成投产。四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新时期,随着“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政策的实施,武汉钢铁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区域布局之一将进一步发挥优势,使其成为钢铁产品中的精品生产基地,进而继续成为武汉的支柱产业。可以说,钢铁业是当前武汉最具优势的产业。
一是具有综合经济效益的优势。当前武钢已经具备年产钢铁各700万吨的生产能力,1999年生产钢625.8万吨,铁61.4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长29.5%和36.6%。完成工业增加值50.9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9.5%;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22万元/人年,处于工业行业前列,在全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是具有新产品开发的优势。武钢是我国钢铁工业品种、规格最齐全的重要板材和关键钢村生产基地,曾被评为全国综合技术开发能力百强第2名。主要产品有热轧卷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彩色涂层板、中厚板、冷轧硅钢片、型村、重村、高速线材、棒材等200多个品种,80年代以来,一批主体设备通过更新改造,技术状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实施三炼钢系统工程、硅钢改扩建工程、高速线材轨轧工程,一炼钢“平改转”工程等,具备了较强开发和生产新产品的能力,科技进步贡献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近六年来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有47个系列、139个产品,尤其是研制开发的高强匿桥梁钢、压力容器钢、电机机系列用钢、低焊接裂纹敏感钢及取向硅钢片等一大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国内仅武钢独家生产;集装箱板、IF钢。石油管线钢等在国内也只有武钢与宝钢生产,均是国内目前十分短缺的替代进口品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是具有产品质量的优势。武钢坚持和深化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不断深化质量保证体系,成为我国首家通过质量体系国际认证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先后有100多产品获全国、省。部优质产品证书,有24个钢材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是具有明显的价格、营销、售后服务优势。武钢近五年来开展“成本效益纵深行”活动,不断降低成本,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并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营销体制,钢材销售网络覆盖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所有地区。并向海外辐射,产品销往东南亚、韩国、日本、台湾、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三、商贸产业
商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市场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国外经济学家把商贸业称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稳定器,即是指在经济的高速增长期,繁荣的商贸流通能够推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在经济的紧缩调整期,商贸业又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从而对社会生活的稳定起到十分突出的作用。对于武汉而言,商贸业是反映综合实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的一个“窗口”,是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与辐射功能的助推器。因此,选择商贸产业作为武汉新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武汉历来是我国内地最大的商贸中,商贸产业是传统的重点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建国初期在总体经济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商贸产业比重超过20%。随着国家建设重点的转移,商业比重下降,但一般占1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商贸产业作为“两通”之一翼开始起飞,九十年代商贸业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1999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9.55亿元,是1978年的8.4倍(扣除价格影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7%,比GDP年均10.5%速度高0.2年百分点,其规模从1994年以来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城市、居第六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稳居第二位。商贸产业的发展与经济总量增长关系密切。统计资料表明、由市场销售所决定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呈刚性推动。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武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3%其中最高为1999年达到80.6%,最低为1994年40.0%,水平差异为40点。而同期投资贡献率差异达105点,净出口贡献率差异达164点,可见商贸业的发展事关上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人局。据投入产出资料,商品流通货币值增加1元,可以推动社会生产2元以上的增加量,武汉每人增加1元的销售值,全市即可增加1500万元的社会生产量。
(二)商贸产业市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1、网点、人员增加,市场服务化程度提高。1999年末,武汉而业及餐饮业网点为14.68万、其中:零售网点占63.15%,批发网点占22.11%;小型企业占98.72%。全部网点比1990年增加1.35倍。随着商业网点密度上儿从业人员迅速增加,1999年商贸及餐饮业吸纳劳动力76.74万人,比1990年增加1.31倍,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8.37%,从业人员与全中人口比例为1:9.63,而1990年为1:20.00;每个网点的服务人口为50.4人,而1990年为107.0人,1978年为 640.0人。
2、主体多元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在放开经营、公平竞争的大环境下,经济主体竟相发展,结构调整抓紧进行。1999年非公有经济销售比重占46.3%,比1990年上升30.l上百分点。其中三资企业销售占2.1%,其数额比外资开始迸汉的1993年增长11.3倍。大型商场经过更新改造提供了现代化的购物环境,发展了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配送,网上购物等经营业万言书态,精品屋、专卖店遍布武汉三镇,旧货业、租赁拍卖也开始出现,各种促销手段把经营管理方式推人高水平。
3、商品市场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商品市场建设进展顺利,基本形成以市一级市场为主体,区(县)级市场互为补充,多种经济主体,多种经营方式的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的格局。到1999年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共有699个,其中消费品市场621个,生产资料市场78个,营业回积超万平方米的市场57个;商品市场成交额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37个,市场规模的增长幅度在同类城中处于前列。
四、交通运输产业
交通运输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它沟通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提升城市形象,维系武汉跨世纪发展的重要基础。武汉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其置居中,中国绝大部分大城市都在以武汉为中心,半径为1000公里的圆圈内。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促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独特优势。未来二十年,交通运输产业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一)武汉交通运输产业的优势在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武汉的交通运输产业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构成,各种运输方式有其不同特点。五种运输方式共同构成了优势互补的武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迅速
“八五”以来武汉集中财力投资于交通基础设施,使综合运输能力加强。铁路方面,建成了华中第一站一汉口火车站,改造了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一京广线郑武段,机车车辆达到牵引内燃化;公路方面,道路面积增长较快,1999年达到1500万平方米,比1990年增长41.6%,先后完成了107国道、318国道等10条出口通道。建成了日运输力达12000人的武汉客运总站,公交,汽车线路达700多条,日客运能力达20万人、增加了空调卧铺客车、双层客车、集装箱货运汽车等。水运方面,建成了内河最大的客运站一武汉港客运站和一些大型码头、如年吞吐量90万吨的武汉青山外贸码头、集四项国家科技成果于一身的红钢城多用码头和年吞吐量150万吨的舵落口码头;航空方面,建成了国内一流水平的武汉大河机场,引进租赁了一批波音737大中型客机。空中航线达91条。日客运能力达到1.80万人以上。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加快,为武汉提供了展示区位优势,变区位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机遇。1999年交通运输产业增加值为59.76亿元,比1990年增长10.3%、占当年GDP比重为55%。
五、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富生机与活力的产业其经济份额与劳动就业面均占全球10%以上,有专家预测,未来二十年。世界旅游人数与旅游创汇将分别以年均4.3%与7.6%的速度增长。这一速度远远高于全球的经济增长。当前“入世”在即、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着生产。贸易要素,也必将伴随入流的涌动。因此武汉要尽快采取应对措施,抢占旅游战略高寺。在武汉84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做起这个朝阳大产。
(一)发展旅游业的山水资源依托
依托山水建设旅游城市、是面向21世纪发展旅游产业的首要举措。武汉总体地势低平,北部小片山丘最高海拔87.3米,其余95%以上的面积均属江汉平原东部的地域,是浅丘性的河湖冲击平原。武汉的山不高,但数量约有200多座,一般都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自然赋予武汉的山水以独特的美,其诱人的魅力是旅游业的最可宝贵的资源。
(二)建设旅游城市的历史人文资源依托
武汉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据有关旅游资料,目前全市己开发的旅游人文景观256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市级104处,区级87处。全市有优秀历史建筑102项。为了建设独具特色的武汉旅游业,必须从开发浩如烟海的历史遗存中,突出入文旅游资源建设的承接性、融合性、革命性、发展性。承接性是指楚文化、中原文化、汉味民俗文化景点的保护与建设、加以黄鹤楼、盘龙城、集家咀等为标志的文化景观的进一步仟发;融合性是指宗教文化遗存及其交融,如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及其“湖北新政”的历史遗存、汉口中西合壁交融的建筑的保护与开发;革命性是指辛亥革命的遗存、毛泽东及其他老一辈共产党人在武汉活动遗存的深度开发;发展性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文景观建设,如蔚为壮观的南望咀——龙王庙旅游景观建设等。如能将以上四者结合起来,就能体现武汉旅游产业的深厚文化底蕴与面向未来的气魄,从而就抓住了建设武汉优秀旅游城市的精、气、神。
(三)建设旅游城市的产业依托
武汉旅游业的发展一是依靠旅游业本身,二是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持、融合与交流。 从旅游业本身来看,90年代以来武汉硬件设施明显改善,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为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基础,1999年末全市宾馆饭店142家,从业人员2.1万人,全市里级饭店47氛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2家,旅行社106家,定点院校14家。本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748万人次,实现收入104.8亿元;涉外旅游者16.1万人次,创汇收入7336万美元。从产业融合情况看,综合开发型的旅游产业开始兴起。旅游业亦称无烟产业,投入少、收益大,产业关联度高,可以横跨一、二、三产业进行深度开发。有资料显示,旅游收入多增加1元,相应第三产业增加值可增加10.2元。目前由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全市相继出现森林公园、度假村、垂钓区,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趋势明显。与此同时,旅游业与二、三产业发展也在互为融合,到开发区观光、汉正街购物逐渐成为旅游时尚。
(四)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依托
武汉的区位优势,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条件。要利用这一优势,合理组织丰富多彩的旅游市场。编排以武汉为中心的旅游线路,尽快建设以武汉为中心,以长江中游地区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辐射全国、接轨国际的“大武汉旅游圈”形成吸纳客源与输送客流的良性循环讥制。
六、住宅产业
住宅产业是为人类生活提供居住空间的产业。它包括第二产业中的住宅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服务业。大力推动住宅消费、扶持与培育住宅产业,使其成为支柱产业,是武汉面向21世纪,振兴经济的重要举措。
(一)住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住宅是人们最大的生活资料,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消费需求演变趋势看,80年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求中的前两项已经基本解决。进入90年代后,市场无新的消费热点,消费性储蓄持续积累,城市居民总体购买力上升到“万元级”,但消费尚未“升级”。因此开拓住宅市场,调动与满足经济发展的最终需求,是居民消费的内在迫切面积为8.5平方米,距小康水平差3.5平方米,按原七城区人口384.78万人计算,需住房1347万平方米;城调资料还显示,现在单元式配套住宅只占总量72.8%,还有27.2%的住宅处于普通住宅及其他住宅的低水平状况;每年有近5万对新婚家庭;全市有170多万流动人口,以上因素都构成住宅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
(二)住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住宅业有较强的相关效应,前后与50多个行业相关联。与建材、冶金、纺织、化工、机械、仪表、木材等行业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家电、家具、装修、金融、保险、旅游、运输、商业等行业发展。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住宅建设增长10%,就能推动GDP增长0.5至1个百分点。未来10年武汉如能发展市场潜力大而又与其他产业相关性强的住宅产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保持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会给住宅产业自身发展带来宽松有利的宏观环境。
21世纪初叶,武汉住宅产业面临着产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遇。首先是资金来源增加,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在区位优越的武汉,住宅产业将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标。
其次是产业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随着开放的扩大,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住宅消费个性化的超势已见端倪,千楼一面,千户一面的“火柴盒”式住宅楼不吃香了,除面积需求外,还出现个性的需求。
2. 武汉周边旅游城市
温泉池中、餐厅里、林间小道上,听到的都是武汉腔,距汉不到2小时车程的应城新温泉,成为武汉人周末休闲的新去处。旅游界人士则用专业眼光评价,新的休闲景点正以形式创新,谋求缩短武汉人周边游的半径。
过去一些老温泉,一池热水多年不变,如今应城新温泉,用108孔形态各异的露天温泉池,半路拦截了不少武汉人。他们在武汉打出的广告是,不到两小时的车程很有吸引力,有事随时都可开车赶回。
高山大川也是都市人向往之处,两天周末,想去游三峡不免太累,路程更近的孝感双峰山、黄冈天堂寨,也新近纳入武汉人出游考虑的范畴。因为这些景点宣传的主打内容也是缩短路线、“玩得轻松”。
业内人士表示,不少新兴旅游景点在宣传上取得了成功,因为他们看准了武汉人在一周工作后只想“出武汉轻松一游”的心理。在武汉周边这样的景点还有很多,竞争正日趋激烈。
3. 武汉旅游e卡通包含哪些景区
武汉旅游e卡通包含这些景区:
58家景区包括东湖游船、东湖落雁景区、木兰天池、木兰山、园博园、东湖海洋世界、武汉植物园、锦里沟、清凉寨、九峰森林动物园、九真山、胜天农庄、紫薇都市田园、张公山寨、古琴台、木兰古门、龙泉山、船长九号、九真桃源;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仙湖画廊、仙佛山、龙凤山、磁湖游船、铜绿山、西塞山;薄刀峰、大别山主峰景区、桃花冲森林公园、五脑山森林公园、东坡赤壁、三里畈沙雕公园、天马寨;金卉庄园、白兆山;咸宁三国赤壁古战场、玄素洞、太乙洞;梁子岛、鄂州东海洋世界;天湖野荷生态园;章华台遗址、世博湖北馆;京久花世界;天悦湾温泉和水上乐园;武汉鸟语林、农耕年华;汉城汉宫景区;英山四季花海;万紫千红植物园;宜昌青龙峡风景区;青龙峡漂流;三峡车溪景区;宜家冰雪王国、醉美西湖、武汉花世界、姚家山、黄陂木兰草原。
4. 想知道以武汉为中心方圆10万公里以内的城市有哪些,旅行景点有哪些谢谢
用圆规按世界地图的比例,以武汉为中心划个圆。在圈里就是你要找的城市也包括了旅游景点,一目了然。
5. 武汉城市圈旅游e卡通哪里有卖的
好像网上就有卖的。
通过微信城市服务、淘宝、京东、携程、去哪儿都可以买。
景区应该也可以买。
6. 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哪几个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中三角”,是以武汉、南昌、长沙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回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答、环鄱阳湖经济圈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以浙赣线、长江中下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向东向南分别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中三角”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和宜荆荆城市带(宜昌、荆州、荆门)、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株洲、湘潭、衡阳、娄底)和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新余、抚州、宜春、吉安)。
7.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包含汉川吗
包括,汉川在武汉附近
长江中游城市群即“中三角”,是以武汉、长回沙、南昌为中心答城市,以武汉城市圈、环洞庭湖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等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以浙赣线、长江中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中三角”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宜荆荆城市带(宜昌、荆州、荆门),襄阳。[4] 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株洲、湘潭、衡阳、娄底)和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新余、抚州、宜春、吉安)。
望采纳O(∩_∩)O谢谢
8. 紫薇都市田园可以使用武汉城市圈旅游年卡吗
可以使用,包含紫薇都市田园。紫薇都市田园景区以植物编织文化为主题,在整个华中地区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性。紫薇都市田园以打造新洲区第一家AAAA级景区为目标,游客可以在紫薇园漫步观薇、骑行娱乐,到荷花园赏荷采莲、戏水划船,还可以到桂园提前感受丹桂海洋。
腾旅e卡通旅游年卡其实也叫“武汉城市圈旅游e卡通”旅游年卡,定价200元 ,e卡通用户可全年不限次免费畅游57家优质景区,且节假日不限。 “武汉城市圈旅游e卡通”门票总价值4043元,并可独家免费游玩宜昌青龙峡漂流、车溪景区,及木兰天池跨山玻璃天桥。
57家景区包括东湖游船、东湖落雁景区、木兰天池、木兰山、园博园、东湖海洋世界、武汉植物园、锦里沟、清凉寨、九峰森林动物园、九真山、胜天农庄、紫薇都市田园、张公山寨、古琴台、木兰古门、龙泉山、船长九号、九真桃源;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仙湖画廊(八仙群岛)、仙佛山、龙凤山、磁湖游船、铜绿山、西塞山;薄刀峰、大别山主峰景区、桃花冲森林公园、五脑山森林公园、东坡赤壁、三里畈沙雕公园、天马寨;金卉庄园、白兆山;湖北咸宁,三国赤壁古战场、玄素洞、太乙洞;梁子岛、鄂州武汉东海洋世界;天湖野荷生态园;章华台遗址、世博湖北馆;京久花世界;天悦湾温泉和水上乐园;武汉鸟语林、农耕年华;汉城汉宫景区;英山四季花海;万紫千红植物园;宜昌青龙峡风景区;青龙峡漂流;三峡车溪景区。 宜家冰雪王国、醉美西湖、武汉花世界、武汉姚家山。
9. 2018年武汉城市旅游年票包据哪些景:
武汉城市旅游年票包括45家景区、4家温泉和2家观光游船,其景点包括:黄鹤楼、东湖落雁景区、木兰天池、木兰草原、云雾山、木兰山、锦里沟、清凉寨、武汉植物园、东湖飞鸟世界、长春观、张公山寨、农耕年华、黄鹤楼落梅轩、九峰森林动物园、九真山、龙泉山、紫薇都市田园、木兰玫瑰花园、解密汉秀剧场(非演出票)、 园博园、姚家山、木兰三台山、木兰花海乐园、九真桃源、东湖游船(限10次);
两江游览(武昌、汉口各限5次)、小雷山、三里畈沙雕公园、黄石矿山公园、薄刀峰、凤娃古寨、雷山温泉、山湖温泉、三里畈温泉、瑶池温泉、金龙水寨、双峰山、天紫湖、金卉庄园、白兆山、木兰水镇、木兰花谷、杜莎夫人蜡像馆(限3次)、花朝河湾、熙凤水乡、楚珍园、盛世闻樱、武汉动物园、大余湾、木兰湖。
(9)武汉18旅游城市圈扩展阅读:
武汉市年卡为有价证卡,年卡仅含景区(点)首道门票,不含景区内讲解、导游、索道、景区内交通和其他自费等项目。持有人进入景区时,不得再索要门票和发票,年卡不含保险,建议持卡人在旅游时另购保险。对涂改、仿照、转借的年卡,景区验卡人员有权没收并上交年卡管理办公室。
年卡实行实名制,仅限本人持卡使用,实体卡使用时需携带二代身份证原件。首次使用年卡时,需在年卡自助机处采集指纹(左、右手大拇指或食指),完成指纹与身份的绑定后方可使用。
10. 离武汉较近的旅游城市有哪些
1,黄石
黄石,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截至2015年,黄石市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有各类文化遗迹2103处,其中,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7座。
2,鄂州
鄂州,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湖北省省辖市鄂州市为湖北省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古铜镜之乡,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原产地,素有“百湖之市”、“鱼米之乡”等称号。
3,黄冈
黄冈,湖北省地级市,地处湖北省东部,截至2017年底,黄冈市AAAA级景区达到17家,AAA级景区发展到32家,A级景区总数达到56家;有世界地质公园1个: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
4,孝感
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孝感市拥有多个级别风景区,其中双峰山、汤池温泉、天紫湖、观音湖四个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景区,其他景点如白兆山、汈汊湖、宣化店、仙女山等十大景点也非常有名。
4,仙桃
仙桃是湖北省直管县级市,为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仙桃市名胜古迹遍布,如:屈原沧浪遇渔父、郭河楚王五乐台、狄仁杰沔城问政、缅伯高洗鹅沔阳湖、李白游沙湖、沔城禹公祠、沙湖魁星阁、沙湖娘娘庙、沔城司马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