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是不是旅游城市性价比
1. 威海这个城市怎么样,适合生活吗
山东威海应该算是一个旅游消费型的小城市,其实威海这个城市还是挺不错的,威海有山有海,环境特别的宜人,非常适合在这边居住生活。其实现在很多老人在退休了以后,都喜欢去找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定居,威海我认为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这边的生活节奏不像北上广深这边那么快,城市整体还算是比较的干净,比较的整洁,有海景,有山景,特别的适合居住。
除了老年人可以选择来威海以外,我觉得年轻人也可以考虑来威海工作生活,毕竟和一些一线城市相对比这边的竞争力要更加的小一些,发展潜力肯定也会要更加的大一些。近几年威海这边的发展速度还算是比较快的,各种投资商也喜欢到威海这边来投资,所以我觉得未来威海这个城市可以很快的步入国内新一线城市的名单。
2. 问一下威海的环境和经济水平怎么样,值不值得去旅游呢
我想我对威海还是比较了解一点的,但你问的有点笼统,搞不清你的重点,看你前半句,好象你要到威海工作或者定居,看你后半句,好象只是去旅游,呵,不管怎么样,我谈谈我的看法吧:
首先,威海是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好地方,城市不大,空气好,可能是大型企业重型企业污染企业比较少的缘故吧。威海以前是个县级市,1987年才改为地级市,作为地级市也比较小,只管辖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 威海市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及旅游城市,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中国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一,是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 2009年5月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2003年威海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其次,因为是个建市晚的地级市,所以以前只有一个区,叫环翠区,你想想看,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就一个区,威海市区能有多大呢,后来,增加了一个开发区,呵,所以这个城市就只有两个区。我生活在青岛,青岛有七个区,建市早晚不一样,历史底蕴也不一样。
再次,由于大型企业重型企业污染企业很少,所以威海环境很好,但经济水平不算高,但是恰恰因为环境好,所以有钱的人到这里投资,购房产比较多,也就是说这里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主要是工艺品、服装、海产品等多,韩国人到这里投资建厂的也不少,因为是距日韩最近的城市。
第四,威海城市小,说个不好听的,就是到2000年前期,骑个自行车一天也能把威海市转下来,当然不包括开发区。所以说市区很小,不太大,但是威海这个城市海岸线长,所以,后期威海城市扩展和城市美化,主要以海岸线进行布局,所以电视上看起来威海蛮美的。
第五,威海市区的旅游资源本身并不丰富,市区景点主要是刘公岛,就是清朝北洋水师驻扎地,还有就是环翠公园,最多开发区那边还有个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有个拍摄基地,但好象不大对外开放,再就是看大海了。威海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在下面县市,著名的有东方好望角"天尽头"成山头、 岠隅山风景区、石岛赤山、西霞口野生动物园、荣成天鹅湖、赤山法华院、神雕山、天后宫、圣水观、卧龙山、海驴岛、槎山、始皇庙、圣经山 天沐温泉度假村等 。这些景点比较散也比较远,除非自己带车,要不然蛮麻烦的。其中,西霞口野生动物园、东方好望角"天尽头"成山头,比较著名,荣成天鹅湖也不错,但是要赶上季节才能看到,我去看过,不少天鹅,蛮壮观的。
总之,威海环境气候绝对没问题,真的适合疗养,养生,房价不便宜,呵,生活水平还可以,但是要说来旅游,我认为适合短游,不适合长游,因为景点少也散,再有景点后期开发多,毕竟威海不是历史古城。
3. 你去过威海养马岛吗性价比怎么样
养马岛是我国的4A级景区,这里景色优美,风景宜人,非常适合旅游度假,每年都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其实,养马岛并非位于威海,而是在山东省另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那么,养马岛具体怎么样?性价比高不高呢?以下是对烟台养马岛的具体介绍。01、地理位置
烟台养马岛又被称为象岛,是一座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的海岛,当地地处牟平区城区以北九公里处,距离城区不算太远,入岛也有专门的长堤公路,交通比较便利,无需乘船,可自行开车前往。岛上也有自行车和电动车出租,选择范围较广,但建议还是自己开车会更方便一些。
烟台养马岛对外是免费开放的。总得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非常值得一去。
4. 威海和烟台哪个城市更适合旅游
威海更适合旅游,威海是标准的花园城市。
烟台基本上只是个旅游的中转站,因为它回位于蓬莱和威海的答中间,烟台就一个金石滩可以玩一下海水,一般当地人比较多,还有烟台的滨海路很漂亮,去威海的路上会经过。
http://wwwhenghengw.com上边有山东的旅游景点和当地的旅行社的相关介绍,可以上去参考一下她们的行程和报价,还可以直接在线用QQ或MSN交流。
5. 大家觉得威海这个城市怎么样
1、环境 威海的环境在北方算是相当好的。很多人对环境好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空气好上面,实际不然。威海的城建风格和城市绿化我认为是由风格有特色的,同时威海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也被联合国评为“全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综合环境与城市服务来看,威海在中国北方独树一帜。
2、房价 威海房价我认为不算高,在沿海城市中房价处于下游。市区房价集中在5000-8000 ,均价大概在6000,好地段好楼盘会达到1W以上。
3、消费和收入 威海人普遍收入不算高,平均工资应该位于3000-4000这个区间内(和石家庄差不多)。但威海作为一个小城市,很多本地人的收入来源不仅限于工资,算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地方吧。作为旅游城市物价会略高于平均水平(实际感觉物价和成都差不多)
在威海,购物当然不能够和二线城市相比,不仅品牌不全,折扣力度也不大。威海市区比较好的商圈是振华华联威高商圈、九龙城商圈,这几个地方品牌设置合理,从奢侈品牌、轻奢品牌、快时尚品牌都有,比较适合购物。
PS:经典百货奢侈品牌和轻奢品牌也不少。
4、饮食 美食这方面根据个人口味不同见仁见智了。作为一个本地人,对威海饮食的喜爱是任何地方的食物都代替不了的,典型的胶东风格的饮食在我看来是很美味的,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大陆离韩国最近的城市,威海有很多地道的韩餐馆,很值得一试。
5、旅游 威海旅游景点名气最大的应该就是刘公岛了,但是我觉得刘公岛并不是很有吸引力,不能体现威海的美。在威海旅游绝不能错过环海路沿线的风景,山海相依的景色美不胜收。如果要去岛屿玩的话,推荐荣成的海驴岛,许多候鸟在上面栖息;如果是冬天可以去荣成天鹅湖拍照,每年的这个时候会有很多天鹅在这里栖息,也是一道独特的景色了。
6、交通 说到这里我必须要吐槽一下了,威海的交通很不方便,这是一个看着去哪都近,实际上去哪都远的地方,位于交通死角,国家又不重视,轨道交通不发达的令人发指,万万没想到啊,在2016年的今天威海去青岛的高铁竟然还没有修好,真是令人感动。
顺便吐槽一下,据说当年威海的第一条铁路桃威铁路是威海人自己捐钱修的(手动微笑),恳请国家能照顾一下我们这种老少边穷地区,多给威海修一些铁路。
6. 威海市旅游怎么样
给你发几段采访的话你就知道了吧
邵春(原《中国旅游报》总编):威海的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千公里海岸线,无论从海滩的质量,还是气候、环境条件,都是中国海岸线的精华所在;湾多、岬角多、沙质好,作为旅游景区可以大做文章;与京津、日韩建立一小时交通圈,处于东北亚中心地带,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纵观威海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历史与文化项目做得很有特色,山地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营销思路也体现了创新性,“走遍四海,还是威海” 的宣传口号就让人印象很深刻。威海要发展旅游业,首先要有准确的定位———这里不是转移站,也不是过渡带,而应该是一个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目的地。威海旅游定位应确定三个发展层次,即中国休闲度假的著名品牌城市;东北亚地区休闲度假的中心城市,或者是中心城市之一;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的明星城市。旅游定位与城市定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认为,威海的城市定位应该是以旅游为主业的海滨生态城市,是不仅宜居,而且宜业、宜游的城市,“旅游立市”应该成为威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威海应按照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架构服务体系和产品支持。城市的框架、功能,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要尽量适应休闲度假旅游的要求,这一点应在规划中体现出来。此外,体量重大的吸引物、规模化的景区群要建立起来,打造辐射能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融合全国、全球特色风味的风情街等;要把单一的洗海水澡逐步丰富为邮轮、游艇、沿海游、渔家乐和环海游。为避免同质化的产品近距离不合理竞争,威海各市区应打造独自的卖点,形成旅游风格的多元化。
威海旅游的突破口选在哪里?我认为应该选在以温泉为载体的康体健身项目上。温泉是休闲产品的一大亮点,抓休闲抓旅游业是城市产业链中的一个牛鼻子,是城市转型的催化剂,是城市形象的宣传书。温泉开发有三个境界,一是洗身体,二是洗文化,三是洗精神,这就需要对温泉和文化两大资源进行整合。在确定明晰的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威海应提升城市营销水平,加强协调、加大投入,高端发力、高端策划,打造东北亚休闲度假中心城市。
王衍用(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在中国很多旅游城市,都着力打造以度假为主,或者是以休闲为主、体验为主的目的地,它的产业的立足点不是景观,而是环境。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发展旅游需要从养眼的角度向养生和养心的角度提升。旅游发展靠什么?一个靠资源,一个靠客量。要把资源观变成环境观,大家就应该对环境展开说明,将大气、水、气温的优势用数据体现出来,将城市的好客度、社会风气和安全,用指标表示出来。
一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和决策层的战略。我们做旅游规划,是在评价环境、建设环境、营造环境和优化环境,而不是在建设景观,建设景点,盖房子。旅游是一个产业,是一个创意,所以如果我们老想建景点、盖房子,这个理念一定是错的。我们应按照旅游者的要求来打造城市,第一有文化特色,第二城市配套健全,城市环境优美。
此外,我们威海要考虑城市外在形象及文化的打造,海洋文化、渔业文化在城市旅游中要体现。要围绕城市建设,第一打造旅游城市中心服务区,建设我们旅游城市的特色,中心城市优先建设好环境,要为市民打造休闲的空间。旅游景区的革命要抛弃风景名胜区的概念,风景名胜很静态,我们要把风景变成环境,要把名胜变成场景,这才是文化旅游需要做的。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旅游产业首先最大的贡献是形象产业,打造区域形象,你不要指望它挣多少钱。威海应把地标性的东西,地脉当中原点、本色的东西,充分利用起来,做好海疆文化、渔家文化、休闲度假文化的结合与对接,形成核心竞争力。
严国泰(上海同济大学旅游与文化系主任):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这两者之间到目前为止,应该属于相辅相成的。在我看来,威海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上来讲,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和休闲城市概念的转移和发展,这一点,在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当中,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和珠海、厦门等城市相比,威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这说明威海发展旅游业的总体思路中是注入了文化和环境因素的。
海滨地区不仅为城市居民,而且也为旅游者提供了户外游戏场所以及城市休闲体验。如果我们只有海滩没有文化,很难发展高端的旅游产品。所以,我认为威海在发展海滨休闲旅游的同时,还要挖掘威海的文化内涵,比如刘公岛在威海旅游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我们应强化刘公岛与城市互动的关系,以刘公岛品牌为起点,延伸到威海的其他景点,而后一一串联起来;强化城市与乡村旅游板块的互动。现在,体验乡村、回归自然是趋势,我们应高度重视乡村田园景观的建设,夯实乡村游的基础。
威海的地缘及资源优势决定了这座城市应该坚定不移地发展度假旅游。游客在这里呆上一两天就匆匆忙忙返回,没有真正融入,是不能体验到威海的独特魅力的。我们的观光旅游阶段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要做的应该是实现旅游业的升级,强化威海旅游文化内涵,让人多留点时间在这里,使威海能够让人留下来。
吴文媛(雅克兰德(香港)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城市型旅游是高端的产业,它应该在中心区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心区必须具备两个特色:公共资源提供的作用足够多、商品必须具有地域特色。然而在威海中心区,唯一的公共资源就是滨海公园;中心区提供的韩国产品也属于低端、基础的旅游消费品,没有特色。这两方面的问题必须加以改进。
中心区首位度的强化,需要“金角银边”的支持。我认为应该降低山和海之间,人和海之间,人和人之间的跨越度,因为对旅游城市来说,道路的面积度越低越好,但同时道路的线密度越大越好,因为道路带来的是路边,俗称“金角银边”,这里全都是经济价值最高的区域。
中心区首位度的强化,还应该改善中心区的公路脉络。现在城市中心区的脉络不能连续,这种不连续的城市界面、商业界面制约了夜生活和商业生活的繁荣。
只有本地人乐在其中,幸福指数很高的区域才可能成为旅游的目的地。因此,我反对为城市建设将人们的生活从海边“赶出去”,人们就应该在离海更近的地方生活,这样可以有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参与海上运动,才能向旅游者传达一种滨海生活方式。
周志辉(深圳锦绣时代景区管理公司总经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景区景点只是配套产业,最根本的支撑还是城市特色和服务业。一个城市的特色不是建筑特色,最重要的是本地的自然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和风情文化特色。
我们可以借鉴北欧的旅游经验。相比南欧,北欧没有气候优势,也没有交通优势,它凭什么吸引游客?南欧主打阳光、沙滩和海水,建设以大规模的豪华酒店为主体的度假村。北欧注重的是原生态的自然,强调文化和心灵的回归。它把森林、大海、湖泊作背景,以城市和各种旅游接待乡镇为主体,游客来了之后体会的是北欧的一种幸福生活。此外,北欧的城市规划,处处都有文化、生活、环境、情景的气息。这种旅游项目和自然生态相互尊敬的关系,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作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威海的主要卖点,应该是威海这座城市,城市和特色城镇才是威海骨干的产品体系,风景名胜区仅是体系中的补充。因此,威海的旅游开发应该和城镇体系建设、资源保护、优质产业,以及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结合。
真正做一个休闲度假城市,应如何开发?对于老城区,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复兴应该是重点,新城区的重点是功能的完善、配套的到位和服务的提升。作为一个创业、旅游、居住的三宜城市,整座城市建设的配套标准和服务标准,应该远远高于国家标准。此外,专项度假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是作为城市的补充,应做到少而精,打造有品位的景区,丰富整个城市旅游产品类型,提升整个区域的档次。
张人天(深圳创业投资集团公司首席投资顾问、投资总监):威海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要发展度假旅游,首先要弄明白度假旅游是什么。度假游就是让度假者来分享这个城市人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要有情感互动。
有些地方搞旅游景区开发,把居民拆迁走,将风情小镇风干,抽空了当地人的生活态度,变成一个空壳,成了趋同性景观,游客来了也不能有深度的体验。威海的旅游要真正有特色,就要营造出一种文化,迥异于其他地区的地方风情。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应该眼高手低。所谓眼高,是指站在未来,规划今天手上的活,手低就是要针对现实。
要把万里长江水烧开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打上一桶烧开。所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以利用既有条件,进行开发梳理。像刘公岛这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我们可以尊重它的历史,拣起过去那些失落的记忆,融入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把它发展成一个高端度假区。除了度假,还可以吸引游客来此开会、聚会、丰富度假区的内容。
此外,还要注重打造城市品牌,传播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应该有垄断性,用简单的话说清楚这个城市是什么,内涵是什么,与其他城市区分开,让城市形象有较高的识别性。同时还要让外地人有办法很便捷地验证甚至可适度地体验,让游客和城市互动起来
魏敏(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教授、度假胜地和著名饭店研究中心主任):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缺少文化的城市旅游就没有了内涵和潜力,失去了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意味着一切旅游项目、产品的开发,都必须以文化为依托。回顾威海旅游业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与同等级的旅游城市相比,威海的发展速度已走在他们前列,尤其在观光旅游方面卓有成效,在全国叫响了“人居”品牌。
按照旅游业发展的轨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旅游业便进入了观光旅游为主的发展形态,但当人均GDP水平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就由观光旅游开始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在发展观光旅游的基础上,逐渐向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发展休闲度假,威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它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与青岛、烟台相连,交通便利;山、海、岛群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全国享誉盛名;刘公岛、圣经山、铁槎山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要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威海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缺少叫得响的旅游度假胜地,没有功能齐全的酒店和基础配套设施,更重要的是没有旅游产业的大企业、大品牌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果有了这些有形的资产,就能在无形中大幅提高威海的社会效益和知名度。
我认为,在下步威海打造旅游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大力拓展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文化产业层次。以人居节为例,可以更多地融入绿化、园林设计等相关文化元素,丰富人居品牌的内涵,拉长产业链条。第三,我认为要实行多部门联动机制,共同促进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千方百计提高普通市民参与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意识。
朱凯(威海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教师):作为一名外地人,我眼中的威海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而且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刘公岛、圣经山、赤山等文化底蕴丰厚的著名景区,“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响亮口号,又使这座城市成为在全国都能叫得响的“人居”城市。
但是,这样一座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却有着许多不相称的软环境。以公交车司机为例,标准的“威海话”曾经让无数游客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在不经意间,会让美丽的威海失色不少。我认为,威海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城市的人文素养,可以学习大连市的经验,从细节之处着眼,无论从城市环境的保洁和自然资源的维护方面,都一丝不苟。另外,要注重旅游项目、产品的形象包装,要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创意,挖掘威海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威海的各个景区还应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文化资源。以济南的九顶塔为例,它在景区内加入了民族风情园,举行了一系列少数民族特色的风俗活动,与游客形成互动,增强景区的感染力。对比威海,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公岛应充分挖掘那段历史背后的故事,而以民俗文化著称的荣成,也可以将民俗文化通过文化长廊等方式展现出来,有利于将游客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的氛围中
7. 中国山东威海是不是一个旅游城市
威海的气候是最宜人的,环境好,干净的海边城市,风景非常好。
最佳旅游季节:夏季气候尤其宜人
8. 威海这个城市怎么样呢
这么复说吧,这个城市在国内制来说算干净整洁的,且山珍海味齐全,南方北方的物品齐集,比较丰富,海景山景靓丽,是个不错的地方.但是,你若是年轻有为的人想有大的发展,机会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少,如果你的年龄在45以后,且经济基础不错,建议你来威海,这里还是比较适合生活的地方的,只是物价房价贵些,所以经济要好才行,否则生活的不舒服.
9. 山东威海城市消费高不高!我想去旅游!
大巴路费 80 RMB 消费 比不上青岛 100RMB一天 可以主中挡宾馆, 带上800-1000 就够你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