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入选4大旅游中心城市
① 中国新兴的四大中心城市,哪些是旅游城市呢
对于旅行,从来都记忆模糊,记不得都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风景,遇到哪些人,尽管同学说,去旅行不在于记忆,而在于当时的那份心情,可是旅行的彼时那刻我的心情一直是好的吗?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可是,旅行回来,都懒得写日记来记录,可见内心底对旅行是多么的淡漠!
西安,其他城市也在韩国著名的文化古都,但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西安,确立了国家的都城也几度从我也可以看出,西安,这个城市自古以来就拥有了巨大的魅力,现在的西安都城的名誉,但是到现在为止,这个城市的发展,西安内部文化原型和城市的魅力依然没有被岁月磨,目前,西安境内有许多文化古迹,同时,西安将这些文化古迹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这几年,西安也有想去的旅游城市,来到这里,可以体验到与自己的城市完全不同的独特的城市魅力。
② 珠城的安徽省蚌埠市
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 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春秋战国时期, 今一市三县地域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的邑地。
秦王朝建立后统一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怀远、蚌埠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后迭经变更,历经西汉、东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南宋宝祐五年( 1257年),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 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濠州(今凤阳县)怀远县,东属濠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灵璧、五河、怀远县分领,五河县属泗州。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凤阳府怀远县,东属凤阳府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凤阳府宿州及怀远、灵璧、五河、凤阳县。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淮泗道(凤阳)。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五河、怀远f、凤阳等县分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蚌埠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伪安徽省政府、凤阳县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蚌埠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蚌埠交通便捷,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通八达。
蚌埠港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新港年吞吐量达百余万吨,拥有数个千吨级泊位。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蚌埠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原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分局、现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仍驻蚌埠,管辖安徽省长江以北的铁路。蚌埠是京沪线和水蚌线的交汇点。蚌埠火车站是纵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一等客站,并经水蚌线、淮南线与京九铁路相连。蚌埠站现日接发图定列车135列、其中动车组列车10列,且是安徽省唯一有进藏列车的车站。从蚌埠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0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和10多个沿海城市。
国家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将设蚌埠南站。蚌埠高铁客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沿线七大客运站之一,站房规模20000平方米,道场共24股线路,设7处500米的长站台,可同时停靠13对列车。正在筹备待建的京福高速铁路也将从蚌埠南站引出,作为未来京沪高铁与京福高铁的联结站和安徽省境内规模最大的高铁枢纽,蚌埠高铁客站定位为全国一流的标志性建筑。预计2015年停靠列车40对(其中4对始发),2020年停靠列车73对(其中8对始发),2030年停靠列车92对(其中11对始发)。
蚌埠东站现为一等货运站,拥有华东地区大型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及大型的集装箱货场。
蚌埠公路四通八达,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京福高速公路(合肥——徐州)、宁洛高速公路(界首——阜阳——蚌埠、蚌埠——南京)已建成。
4C级标准新机场已建成投入使用。 安徽省重要工商业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铁路交点。现有工业企业1258家,其中大中型企业66家。已形成以加工业为主,拥有机械、纺织、轻工、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行业的工业体系,能生产400多大类、上万种产品。安徽丰原集团、八一化工集团、华光玻璃集团、蚌埠卷烟厂等企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平板玻璃、压铸机、滤清器、灯芯绒、啤酒、玻璃制品、卷烟等产品产量、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柠檬酸和对(邻)硝基氯化苯产量、质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蚌埠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矿产有金、铁、钛、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等,在怀远和曹老集都发现煤矿和磁铁矿,已经招标进行一定的开采;农产品有小麦、豆类、薯类、棉花、烟草等;蚌埠港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土特产有石榴、五河螃蟹、午餐肉罐头等。民间艺术主要有泗州戏(拉魂腔)和民间歌舞花鼓灯,微雕、玉雕、通草画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名胜古迹有东部的曹山,相传为三国曹操屯军之地 ; 山南麓的明朝东瓯王汤和之墓 ,为国家级保护文物;怀远境内的荆、涂二山隔河相对,为第四纪冰川遗物;涂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现代化的交通区位优势,营造了蚌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历史上蚌埠以工业闻名,建国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重要工业城市,有着良好的轻、重工业基础。“一五”期间的100个重点项目,蚌埠一地即占3项,后屡受合肥打压及“皖江开发”影响,经济日渐式微,衰退厉害,已逐渐蜕变为二流城市,特产以黄山烟、皖酒、仿古玉器闻名,现以精细化工、玻璃深加工及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丰原集团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柠檬酸生产企业,现有上市公司五家。蚌埠仿古玉器市场是国内三大古玩玉器生产加工地。
蚌埠是花鼓灯、泗洲戏的发源地,以上项目均已申报国家及世界文化遗产。《左传》中“禹会诸侯于涂山”,涂山即在蚌埠境内,有大禹庙、白乳泉等名胜,楚汉战争的垓下古战场、淮海战役(徐蚌会战)遗址、双墩遗址也都为蚌埠主要的旅游资源。此外,蚌埠闸、龙子湖风景区是皖北地区仅有的两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蚌埠市风景秀丽,名胜荟萃。市东龙子湖风景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近有汤和墓、花鼓灯嘉年华,东邻明皇陵、中都城、龙兴寺、白石山森林公园;西郊荆涂二山隔河相对,相传大禹曾会诸侯于涂山,还在此娶涂山氏为妻。现存有禹王宫、启母石以及型山上的白乳泉、卞和洞等诸多名胜散落在青山绿水间。 蚌埠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处于秦岭——淮河天然气候分界线上。蚌埠作为非省会城市拥有独立的省级气象中心——淮河流域气象中心。目前城市治安环境也为省内最好,蚌埠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是国内唯一入选2005年度公安部先进基层单位的110指挥台。
蚌埠市地处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其中固镇花生产量居全国前列,怀远石榴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螃蟹蜚声海内外。 张公山公园
位于蚌埠市西南部,总面积72公顷,是市内最大的公园。1973年始建,1983年正式开放。公园由张公山和化陂湖组成,湖中有岛。
蚌埠龙湖风景区
龙湖风景区位于蚌埠市东郊曹山和雪华山之间,呈两山夹一湖的独特风貌。风景区以自然山水为依托,兼有人文景观,是具有综合游憩功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514平方公里,淮河支流龙子河流经此地。
启母石
涂山之阳,启母涧之西,有巨石如慈祥的妇人端坐于山崖之上。此即传说中启母所化之石。明代邑贤袁赋诗云:涂山之国临淮海,山中石母几千载。苦历冰霜不事妆,任教风雨颜无改。独坐岩头望百川,怀襄疏濬为桑田。平成底绩非无日,不恤三过实母贤相传,禹娶涂山氏女,婚后四日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涂山氏女每日引领南眺,盼望丈夫归来。但是,望穿秋水,也不见禹归。由于朝思暮想,精诚所至,终于化而为石,端坐于昔日与禹幽会之所。启母石系涂山著名风景点,游人在登山凭吊大禹的同时,也必定要对这位在夏开国之初的第一位母后礼赞、凭吊一番。
垓下遗址
垓下之战遗址位于北纬33°21′,东经117°38′处,在今灵壁县城东南,韦集镇单圩老庄胡村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决战于此,刘邦大败项羽,迫使项羽演出“霸王别姬”和自刎乌江的历史悲剧。
珠园
珠园位于市中心,原为修建淮河路天桥取土留下的水塘。解放后经全面治理,1958年辟为公园,称大塘公园,总面积6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4公顷。1999年,经重新规划改造后,改名为珠园。
南山儿童公园
南山儿童公园位于蚌埠市中心,总面积5公顷;始建于1927年,是蚌埠最早建成开放的公园。原名中山公园,后曾多次易名,1981年定为现名。园内南山海拔高度448米,依山建有电动飞机、游艇、空中转椅等儿童游艺设施。
白乳泉公园
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境内. 白乳泉,背依荆山,面临淮水,卞和洞以谷为邻。周围峰峦叠翠,榴林似海,绿树掩映,芳草如茵,是远近闻名的天然佳境。白乳泉原名白龟泉,相传唐贞元年间,泉内曾有白龟流出,因此得名。
禹王宫
禹王宫别称禹王庙、涂山祠。在安徽怀远县东南涂山之顶。史载:“禹会诸侯于涂山”,一般即指此。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在此立庙祀。庙始建于唐之前,具体年代不详,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莺修之后改称元妙观,明代正德九年1514与万历二十四年1596均有修缮,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曾两次大修,原有三进,后部分建筑被废,现存二进,院内有千年银杏两株,大可数围,拔地而起。西北有了望台,登临其上,涡、淮波涌,荆、涂翠峰,尽收眼底,西南有启母石,西有“圣泉”“灵泉”,清澈澄碧,四季不竭。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凭吊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苏轼《濠州七绝?涂山》诗碑刻,今珍藏庙壁;邓石如“旷览平城”摩岩题字,仍清晰可见。雄伟壮观禹王宫禹王宫位于猫儿寨东门下虎城老街的背后,背靠鸡公梁,坐西南而向东北。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建成于清乾隆五十五年
濠城I号汉墓
濠城号汉墓位于濠城镇濠城村境内,于2001年8月份由县文物管理所抢救性挖掘保护,沉寂于历史长河千年之后得以重见天日,经初步考证,为东汉中晚期石墓葬,距今已有1800多年。
③ 安徽省的蚌埠市在位置上,等于战国时期哪国的什么城市
战国期间,群雄并起,兼并摩擦此起彼伏。在不断的消耗战争中,一些小的国家相继灭亡,逐渐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格局,直到此时,各国才有了一段较为平稳的时期。各国经过多次战争,其疆域也互有进退。在我国今天所划分的省份,在春秋战国期间,可能是被好几个国家分割瓜分。
蚌埠并不是一座重要的城市。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时期,蚌埠一直都以怀远、凤阳、钟离等名字存在着,所辖区也经常在各个省级和地级实体内被分割合并。即使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安徽局势始终比较混乱,各地筹备建市的计划往往胎死腹中。蚌埠在抗战前后有过多次率先建市的机会,但最终都因为条件不齐备而作罢。
④ 安徽重点发展五大城市有哪些
安徽省社科院通过综合评定,定量测评各地发展情况,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安徽“发展指数”前5名的城市分别为合肥、芜湖、黄山、马鞍山和宣城市。
宣城市创新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而其他指标排名相对靠后。协调发展中,县域GDP占全市比重这项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而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排名相对靠后。绿色发展中,万元GDP水耗和万元GDP占城市建设用地这两项指标都排在全省第一。
⑤ 安徽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分别是
阜阳市、宿州市、蚌埠。
⑥ 求蚌埠旅游景点排名榜,哪些比较推荐
蚌埠旅游景点排名榜:蚌埠博物馆、蚌埠龙子湖风景区、蚌埠市张公山公园、花鼓灯内嘉年华容、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都比较值得推荐。
龙子湖风景区青山碧水相连,湖岸曲折多变,水面纵深开阔,绝壁怪岩裸露,既有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又有韵味无穷的人文景观;既有城市交通干道环绕,又以现代化的城市为依托,景区内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古银杏、石屋、栖岩寺遗址、玲珑塔遗址等古迹或遗址。
仍处于原始状态的芦苇绵延几公里,保持了原生态的自然风貌,魅力独具。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之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⑦ 蚌埠为什么一直是皖北中心城市
首先蚌埠因为京沪铁路和淮河接轨,因而历来就是淮河流域的物资集散中心和 水陆交通中心,这也促进了蚌埠的商业发展,中心城市都是一定区域内的商业中心。
而区域中心城市,像皖北地区这样的中心城市,还必须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不仅是经济,还有科教,蚌埠是安徽三个科教中心,有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蚌埠坦克学院,蚌埠空军飞行学院,安徽电子信息学院,电子40何41所,核工业214所,华东光电研究所,和全国唯一的玻璃设计院等众多科研机构。
蚌埠作为安徽省仅次于合肥的科教文卫中心,是安徽省三大科教集聚地之一(合肥、蚌埠、芜湖),皖北唯一的大学城坐落于龙子湖畔。
交通位置的重要性更是不用说,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已经牢牢巩固蚌埠的中心交通地位,而且安徽省内的高速公路网,在皖北也是以蚌埠为中心的放射状,而且在工业方面蚌埠工业门类齐全,轻重比例协调,不是单一的资源型城市。
最近的合肥蚌埠芜湖自主创新经济改革区的申报,更加确定蚌埠在省内的第一方阵的发展位置,历来安徽都是重点放在皖北蚌埠,皖中合肥,皖南芜湖。蚌埠作为皖北区域中心城市,不仅是现在,而且也符合历史传统。
皖北经济圈 蚌埠和阜阳将会作为皖北经济圈的两个中心。蚌埠作为皖北的中心城市,阜阳作为皖北的的第二中心城市(皖西北中心城市)。将会助推皖北崛起。
蚌埠地处淮河中游,面向长三角,背靠中原大地,经济腹地十分宽广,蚌埠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是华东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淮河的航运中心,是皖北的公路运输中心。所以交通便捷,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且蚌埠到济南、上海、南昌、郑州、青岛、武汉等主要城市几乎是等距离。
水路交通
蚌埠市作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安徽省淮河的航运中心。皖北的水路运输中心。省交通运输厅、水利厅与蚌埠市市政府联手打造淮河航运中心。水路运输优势明显。蚌埠地处淮河中下游,坐拥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建立加快蚌埠水运发展的合作机制,打造淮河黄金水道,提升蚌埠的交通地位,不仅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把蚌埠打造成皖北的中心城市需要,也是构筑全省水运网络,提升全省水运优势的需要,交通部门将全力支持蚌埠市的水运事业发展新港年吞吐量达百余万吨,拥有数个千吨级泊位。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铁路交通
蚌埠市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交通优势明显。蚌埠是安徽省的铁路中心,华东铁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全国的交通枢纽城市。
蚌埠设有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原上海铁路局蚌埠分局)。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在蚌埠交会。蚌埠火车东站现为一等货运站,拥有华东地区大型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及大型的集装箱货场。
蚌埠火车站为安徽仅有的3个一级客运站之一(合肥、阜阳、蚌埠,其他的皆是二类站)。日接发图定列车146列。京沪高速铁路经过蚌埠,并设立蚌埠南站,京福高速铁路由蚌埠南站引出。目前,投入使用的蚌埠南站是安徽省境内最大的高铁站。蚌埠南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沿线七大客运站之一,站房规模20000平方米,道场共24股线路,设7处500米站台,可同时停靠13对列车。乘京沪高铁,1小时可抵南京、2小时可抵上海、3小时可达北京。现已通车的京沪高铁在蚌埠将有四十余趟高铁停靠蚌埠南站。从蚌埠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2个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拉萨、西宁、成都、西安、兰州、银川、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合肥、南京、南昌、杭州、福州、贵阳、昆明);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10多个沿海城市(大连市、秦皇岛市、烟台市、东营市、青岛市、连云港、宁波市、温州市、台州市、厦门市)。
公路交通
蚌埠市作为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公路运输中心,皖北高速公路的中心城市,所以皖北的高速公路皆是由蚌埠扩散。目前蚌埠市的高速外环已经形成,公路运输四通八达,蚌埠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蚌京高速公路、蚌福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蚌洛高速公路、蚌连高速公路,蚌淮高速公路、徐明高速公路,蚌埠环城高速公路。空航运输
蚌埠现有军民两用机场,不久的将来可以开辟通向全国的民航支线。蚌埠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70公里,距合肥骆岗国际机场130公里,目前已开通合肥机场蚌埠候机楼。规划建设的蚌埠仁和集机场将是安徽省民航运输的重要节点。
⑧ 蚌埠到底是南方还是北方
蚌埠属于南方,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以内南为南方,容以北为北方,而蚌埠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下,所以属于南方。
(8)蚌埠入选4大旅游中心城市扩展阅读:
蚌埠位于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的交汇点;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
蚌埠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兼有两个气候带的特点。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