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周边游
1. 我是一名学生,第一次去梵净山,求从印江县城内出发的旅游路线!
要观美丽风景,就一早在柏香林车站乘梵净山车到护国寺转乘观光车至棉絮岭,步专行大约属2小时可以到达蘑菇石。沿途可以看到万米睡佛、薄刀岭、金刀峡、太子石、万卷书、蘑菇石、金顶等美丽风景,感受护国寺的佛教文化。可以坐观光缆车到黑湾河,从江口返回。观光缆车票价可能是90元/人。祝旅途愉快!
2. 求贵州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哪些比较值得去
贵州省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其中几个比较出名的景点:
第四个旅游景点是镇远古城。镇远古城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它是一座千年历史文化的迷宫,与凤凰古城想必,镇远古城又是另一种别样风情。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三十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就在2020年1月7日,镇远古城也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 铜仁印江字牌游戏可以在手机上玩吗
印江字牌, 是印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发展我县字牌回的传统文化,答 使我县字牌这种原生态文化得到更好地发展, 同时更好对印江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基本规则
1、有碰必碰,有开召就必开召,第一张牌不吃,吃第二张就是帽子;第一张牌和了不和,第二张出现时和牌是帽子,改牌后除外;帽子分见错帽和有礼帽。
2、见错帽(犯规) 有:只要有错误就算帽子,比如:吃错,比错,报错,多牌,少牌,数错(讯家),笑牌,重召(八张)发牌,乌龙等等。
3、有礼帽(犯规)有:发牌后,吃错、比错、吃花了,发牌前纠正,不算帽子,报牌时以放在桌面上为准, 一般是名堂自己报, 油子大家数, 名堂以和牌家自己报为准,多报,错报名堂算帽子,以大报小后不算帽子,报多少层算多少层;笑牌以三张为准,讯家抓了三张牌为帽子, 讯家数错三张算帽子。
4、一般情况是4 个人打字牌,有一人数牌(数讯),对面是庄家,庄家的上下家就是闲家。3 个人打字牌时,就是庄家自己数牌。
4. 五一小长假印江近郊游越来越好玩,印江有什么好玩的
“五一”小长假期间,随着印江县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回,选答择近郊游和短途游,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在印江县新寨镇省级生态茶叶园区云上居、观音沟湿地公园、农业公园等景点,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不约而同选择近郊游,与大自然来一场春天的约会。
5月1日一早,记者在印江县新寨镇省级生态茶叶示范园区内的云上居看到,停车场内停满了各种车辆,三五成群的市民漫步在云上天池的环湖栈道上,四周美丽的风景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或拍照,尽情享受着假期的愉悦和大自然的馈赠。
5. 铜仁周边游旅游去哪好
铜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三江沿岸15座大小桥梁凌空两岸,犹如15条彩虹。铜仁老城一面倚山,三面临水,发源于梵净的两条江自西自北而来,汇于铜仁,称锦江;锦江绕城半周,然后东去铜仁一角流入湖南沅水。锦江沿岸有壮观雄奇的六龙山溶洞群。其中已开发的九龙洞为贵州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市内西门码头乘船就可以游览九龙洞及锦江风景区。铜仁是杰出的红军将领周逸群烈士故乡,辟有周逸群烈士故居一处,烈士塑像一座,往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铜仁地区主要旅游景点:梵净山 ·沿河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沿河土地湾黔东革命根据地·九龙洞 ·太子石 ·南岳飞泉 ·沿河麻阳河自然保护区 ·四野屯 ·红二、六方面军纪念碑 ·云海波涛 ·中流砥柱 ·云彩江声 ·鱼梁夜月 ·文笔凌云 ·六洞岚光 ·周逸群故居 ·玉屏晴雪 ·西岭归樵 ·万笏朝天 ·两江春色 ·金鳞游泳 ·东山楼阁 ·东山寺 ·锦江公园 ·十里锦江 ·长寿村 ·思南石
【一】梵净山:
在与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东北边陲,在横亘楚蜀大地、绵延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这就是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梵净山。几百年来,梵净山的名字一直在黔、湘、川、鄂、桂等南国地域久久流传。虽然朝代有更替,人世有变迁,但梵净山的魅力依然历久不衰。是什么原因,是哪些因素造就了梵净山的无穷魅力和巨大诱惑呢?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海拔2493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其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再加上山体庞大深邃,峰峦巍峨雄奇,主峰高耸入云,故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皇帝诏令而建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净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山,或雄奇险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胜的是新金顶,在海拔22 00余米的崇山峻岭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约100米,如巨笋出土,似玉龙啸天,红云环绕,直指苍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将山顶一劈为二。两个山顶上分别建有释迦殿、弥勒殿,两殿之间有天桥相连,朝拜的香火烧到了云天之上。还有那独立撑云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状若册籍的万卷书(山岩)等,形神兼备,令人叹绝!至于梵净山顶部一带常常出现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牵梦绕,一睹为快。水,或涓涓细流,或丁冬垂滴,或白练悬空,或奔腾咆哮,皆异常澄洁。峰回水转,汇成了九十九条溪流,顺山势的东西走向,向东汇成了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汇成印江河,直奔乌江进长江。树,遍山皆树,满眼是绿,繁花争艳,鸟兽和鸣,一幅天然画卷。还有那云、雾、风,波谲云诡,也给梵净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置身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在明朝万历以前,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早已声名远播。在梵净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块奉万历皇帝的诏令而专门竖立的石碑。碑文中写道:“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明朝万历皇帝之所以要下诏重建梵净山金顶正殿(寺庙),是鉴于曾经兴盛一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因长年战乱而日趋衰落破败,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足为万圣临銮。”碑文中把盛极之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比作“极乐天宫”,记载梵净山佛教自开辟以来,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云流水涌,连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梵净山的声名早已传入了南京、北京,倾动了十三个行省的地方长官。
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据史料记载,梵净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谷”,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梵净山”。这大概只有去问当年的佛教高僧们了。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还使梵净山成为一个原始古朴的生态王国。由于梵净山的山体庞大且垂直高差大,形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原始基地。梵净山不仅生长着满山遍岭的各种植物和栖息着各类动物,而且拥有黔金丝猴、大鲵(娃娃鱼)、白颈长尾雉、云豹等珍稀动物和全球仅存的“贵州紫薇”以及中国鸽子花树(珙桐)等珍稀植物。梵净山原始古朴的生物群体,成为了人类的一大财富,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国务院于1978年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单位(中国只有五个成员单位)。梵净山是幸运的,因为在地球的同纬度上,目前只有它还保留有如此原始古朴的生物群体。梵净山的幸运,既得益于先人爱惜,也得力于当代人的保护。
在梵净山麓,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羌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体悟到梵净山区丰富深邃的人文文化。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书法艺术。印江,只不过是梵净山脚下的一个区区小县,异常闭塞,可是自明清以来,书法名家辈出,以题写“颐和园”匾牌而名噪海内外的严寅亮就是杰出代表,印江成为了著名的“书法之乡”。在梵净山麓的两个碑林中,你可欣赏到当代书坛泰斗赵朴初、启功、沈鹏等人的墨宝。这里还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山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贵州高原上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即1934年由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创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黔东特区,就屹立在梵净山麓的领边几县。
梵净山的过去属于我们历代的先民,而梵净山的现在和未来已不仅仅属于它所在当地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它还属于全人类。随着大旅游、大开放思路的逐步确立,在自然保护的前提下,梵净山将东连以张家界、武陵源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南接以阳河、杉木河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形成一个合理的旅游链条,构成横跨黔湘的旅游“金三角”。再加上铜仁大兴飞机场的复航,玉屏至铜仁高等级公路的改造以及梵净山登山索道的建成,渝怀铁路也即将开通,梵净山必将逐步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这,也是铜仁的希望之所在。
梵净山是佛教名山,是生态王国,是风景胜地,是一方净土。谁不向往这么一个返朴归真、怡养身心的人间仙境呢!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梵净山山清水秀,号称有“九十九溪”,这些溪流汇成黑湾河、马槽河等十一条主要河流,呈放射状奔腾而下,沿途多急流险滩,跌水瀑布。梵净山是佛教胜地,“梵净”二字,即含佛家超凡脱俗之意。自明万历年间开始,建梵刹庙宇,成为与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遥遥相对应的佛教名山。
梵净山中最珍贵的动物是黔金丝猴,有“世界独生子”之称,因其背部有青灰色的毛,又称之为“灰金丝猴”。梵净山为世界上唯一分布区,最初1991-1993调查仅为3只!现在仅有500余只,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黔金丝猴的分布环境比较特殊,主要活动于保护区东北部松江县境内,海拔1400—1800米之间;那里地形崎岖、林木茂盛。它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树皮和果为食,它们过着典型的群体树栖生活。各群均由不同年龄组成,最强壮的雄猴任群体的首领,但各群体间互不往来,活动的地域范围各不重叠,囿于固定的领地。对于受伤和死亡者则有抢尸习俗。
【二】九龙洞: 九龙洞景区位于城东的漾头镇是市区较近的旅游好去处,六龙山脉北端、洞内景观锦江南岸大峡谷之中,区内山峰林立,重峦叠嶂,溪谷幽深,竹木苍翠,植被完好,既有璀璨峥嵘的岩溶洞群,雄奇险秀的锦江峡谷,逶迤秀丽的锦江(漾头)库区,还有考古价值较高的岩董、杜家园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的古文化遗址,是一个集观赏和科研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九龙洞是该景区的主体景点,洞内空旷宽敞,气势磅礴,景物众多。(主)洞长2284米,宽100多米,高75~80米,面积7万多平方米。全洞分为8厅和一道暗河,厅又分为两层,上层6厅,下层2厅,上下厅及洞洞之间均有小洞相连,深不可测。洞内遍布钟乳石笋、石柱、石帘、石瀑、石幔、石花、石针等,有的似云海奔涌,有的似飞禽走兽,有的似奇花异草,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神奇瑰丽,令人留连忘返,遐想不断。从市区坐旅游景区的车或者去城区中心西门桥渡口乘坐旅游船可以到达{是欣赏锦江沿岸秀丽风景,良好生态景观的好选择。},坐车的人到了锦江对岸乘船过河,均为坐马上山,走路也行但是喜欢轻松的游客和想体验坐马背感觉的游客可以选择,到了门口购买门票即可进入内部检票进入洞内,欣赏雄奇壮丽的溶洞自然奇观。
【三】锦江旅游区
从佛教名山梵净山,流出两条江,一条叫大江,一条叫小江,两江穿山越谷,在铜仁城中汇合形成了锦江。就在三江汇流的地方,一巨大岩石突兀江心,成为铜仁的中流砥柱——铜岩,岩上供奉“儒、释、道”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尊铜像,铜仁的历史渊源由此而起,铜仁因此而得名“铜人”。又因三位鼻祖的教义宗旨均以“仁”为核心,遂改名为铜仁。
山是铜仁的根,水是铜仁的魂,锦江孕育了铜仁——仁义之城。这是一个被山怀抱的城市,一个被水滋润的城市。穿城而过的锦江孕育着这方美丽富饶的土地,将城市装扮得如诗如画。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水墨山水画卷伴着千年流淌不息的锦江徐徐展开。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中国委员会、香港中国城市研究院CUI等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三届(2009)中华100大生态亲水美景口碑金榜,日前在香港发布,贵州省铜仁市十里锦江入选十佳。
铜仁因水而兴。锦江下洞庭,入长江,古时,是铜仁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舟楫往返,商贾云集”,曾经盛极一时,素有“黔东重镇”之称号。自古以来,临水而居的铜仁人,水上行舟,运输、捕鱼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你依然能听到城中江声渔歌缭绕,看到绿柳下一个个静候江水的休闲垂钓者。更为有趣的是那夕阳里的十多座大桥上,一排排桥钓者悠然自得的情景不得不令你驻足守候桥下的鱼上钩。锦江带给这里的人们无限欢乐,让您无时无刻都能尽享到游泳的乐趣,垂钓的乐趣,人鱼水嬉戏的乐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垂钓、游泳、高台跳水、龙舟、漂流、独竹漂等水上运动依然是铜仁人最大的爱好和乐趣,锦江不仅养育了勤劳勇敢的铜仁人,更赋予了铜仁独具特色的水文化、渔文化、龙舟文化。团结、力量象征的龙舟竞渡也因此而成为铜仁最悠久、最丰富、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习俗。
龙是中国吉祥的象征,掌管降雨的神。古时,是铜仁侗族人最崇敬的神灵。龙的传说在这里优美动人,惟妙惟肖。赛龙舟的传说更是深入人心,源远流长。龙舟竞渡,在铜仁俗称“划龙船”,虽然同纪念屈原有关,但在铜仁却赋予它新的含义。最早是这里的侗家人向神龙祈福免灾的一种祭祀活动。铜仁有句俗话叫做“端午不下,犁耙高挂”。意思就是如果端午不下雨的话,今年就会遇到旱灾。一年无雨,必影响到农作物生长,没有收成。因而,每年农民完成了一年的春耕春种,就开始忙着向降雨的神龙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时值端午时节,村村寨寨的人们杀猪宰鸭,沿母亲河——锦江开展祭祀活动。为了能引起神龙的注意,让神龙知道百姓的意愿,按时节降雨。每个村寨家家户户就按人头凑份子,依照龙的样子打造一条龙船,并买来猪和鸭子做供品。挑选村里身强力壮的后生20—40人在河里来回划着龙船,齐声吼叫,唤龙降雨,并扔下活鸭子和香喷喷的腊肉、豆腐、糯米做的粽子,盐菜、酸辣肉馅的蒿菜粑诱龙出水,意在请出水里的神龙来到人间接受村民的供奉,降雨。争强好胜的侗家汉子划着几十上百条龙船在锦江欢快的穿梭,相互追逐,追抢在河里扑腾的鸭子,欢呼声、呐喊声震天响。船越划越有劲,舟越行越快,最后演变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勇敢争先的划龙船比赛。岸上人都为自己村里的龙船呐喊助威,哪个村的龙船胜利了,就是为这个村争了光,村民像迎接英雄一样将划船的后生迎进村,全村男女老少一起涌进村里的祠堂,摆上庆功宴,端上丰盛的贡神食物,家家户户拿出自制的甜米酒开怀畅饮,犒劳为村争光的英雄们。只有拿头奖的英雄们才能吃上猪头。那是一件终身都会感到光荣而自豪的事情。划龙船比赛从此成为同饮锦江水的各族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自发性水上运动。每年端午前十几天,村村寨寨农民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把搁置了一年的龙船用桐油“油”一遍,请进水里,开始操练起来。到了了端午那天,各地龙船便相约聚集在铜仁城中三江汇流的铜岩,等待比赛。这一天,铜仁城乡万人空巷,齐聚锦江两岸,观看比赛。政府从此也将这项自发的群众体育赛事纳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壮大起来。锦江儿女一代代传承着这瑰丽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且愈演愈烈,从由男人主宰的龙舟比赛发展到女子龙舟参与比赛,从传统龙舟比赛发展到国际标准龙舟比赛,直至演绎为举办国际龙舟赛事。2009年1月,铜仁还荣获了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的称号。
锦江景区沿岸如诗如画的景点,主要包括武陵桥城、锦江十二景、锦江公园、水晶阁等。
(1)武陵桥城。铜仁市是一座多水的桥城,仅城区就有大小十余座风格各异的大桥。桥下江水碧波荡漾,锦江两岸绿树掩映,江上渔舟点点,既有名城苏州的婀娜多姿,更有山城铜仁的风格特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桥城。
(2)锦江十二景。锦江十二景是锦江沿岸较有特色的自然景点,分别是:南岳飞泉、两江春色、中流砥柱(铜岩)、东山楼阁、云彩江声、文笔凌云、金磷戏水、渔梁夜月、石笏朝天、芦洞岚光、玉屏晴雪、西岭归樵。
(3)水晶阁半岛。位于城东太乙峰下,锦江东岸,岛三面环水,半岛古树参天,幽香四溢。江面碧水映翠,渔舟如梭,宛如一幅流动的风景图。
(4)铜岩跨鳌亭。在铜仁锦江两江汇流处,有一巨石突起江心,高出水面十多米,总体面积486平方米,“孤屿嶙峋,当两江湍流中”,“作中流之砥柱,挽狂澜于既倒”,这便是与“铜仁”有着极深渊源的铜岩。相传,元朝时有渔人潜入铜岩底,“见岩足如鼎,中有铜范三教像”,“挽而出之”,“铜仁”也因此而得名。三尊铜人为儒、道、释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而铜岩上的“跨鳌亭”,历代皆有修建,最早为明正德十一年(1516)所建,现存之亭系1993年重建。旧时相传,铜岩旁迎小江处有沙洲隐于水中,每逢乡试前,如洲现水面,郡人必有中榜者,故俗名“挂榜洲”。每逢乡试前七日,铜仁的地方官按古制举行宾兴大典,在跨鳌亭上设宴招待应举之士,“酌旨酒以盈卮,于斯亭以宠饯”,以求个“独占鳌头”的吉兆。
【四】中南门古商埠文化街区
据史料记载,作为“黔东门户”的铜仁,早在宋代就有湖南、四川、江西的客商来此贸易;明、清时期,更是“商贾樯帆、络绎不绝”,素有“黔东护商栈”之誉;清末民初,铜仁滨河“船舶往来,日凡数十百号,商务不衰。外商在铜开设洋行五、六家”,城内有大中商户400余家,成为黔东和川东一带的各种土特产和省外常德、汉口等地工业品的集散中心和销售市场。中南门、西门几大码头商旅辐辏、异常繁荣。中南门曾是铜仁著名的码头和繁华商业区,以八大商号为主的大小商家,主要集中在中南门一带。
(1)中南门古城区。中南门古城区系明、清传统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位于锦江北岸、东山西麓的中南门片区,背依东山,南临锦江,群体庞大,布局井然。古城区占地总面积36685平方米,古民居建筑总面积25544平方米,保存完好的四合大院35个,古巷道11条,现存木结构及砖木结构建筑228栋。其房屋、道路建设及排水系统设计科学合理,显示了古代民居建设规划设计技术的高超水平,为黔东民居之典型。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2)铜仁古城垣。在中南门码头边,看到一道用青石块砌筑的石基,时断时连,沿城蜿蜒而伸去的,那就是铜仁古城垣的遗址。铜仁古城垣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距今已有700百余年的历史。为铜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川主宫。川主宫是铜仁市现存时代最早(明洪武八年即1375年)、保留最完好的古建筑。位于铜仁大小两江交汇处的西岸,与铜岩上的跨鳌亭隔江相对峙。川主宫为二进高封火墙围护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宫内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遍及全宫,令人目不暇接,是研究明清时期社会生活、戏曲、宗教艺术的珍贵实物。
6. 从贵州印江县到梵净山的自驾游线路有哪些
线路走法1:印江县城—天下奇观—郎溪古镇—合水古法造纸村—紫薇王保护园—团龙民俗回村—护答国寺—棉絮岭—十里生态画廊—接引佛——滴水崖—蘑菇石群—金顶等。
线路走法2:江口县城—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太平河漂流—亚木沟—世界最大金佛—黑湾河—坐缆车上金顶。
7. 印江是那个省
印江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不是一个省,它属于贵州省铜仁市辖自治县。
望采纳,谢谢!
8. 铜仁周边有些什么旅游景点
铜仁去凤凰比较近,一个小时可以到。铜仁市下属的石阡县有温泉,松桃县有苗王寨,不过这两个地方没什么好玩的。江口和印江两个县分别在梵净山东西方向,都可以上梵净山,两边都有索道,梵净山是原始森林,风景很好,可以爬山,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