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周边游
A. 湖南省石门县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石门名胜古迹颇多,自然风景迷人,人文底蕴深厚。石门历史上是添平土司统治的中心区域,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比例的51%,土家传统习俗浓郁。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处的夹山寺,自唐至明七百多年间为澧水流域佛教文化中心。宋朝圆悟禅师主持著有《碧岩录》一书,是佛家宝典,又被称为“宗门第一书”,流传全国及朝鲜、日本。寺旁有“奉天玉和尚”墓,据考证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禅隐圆寂的墓葬,已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夹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被定为AAA级风景区。坐落在县境西北部的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距县城108公里,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主峰高达2098.9米,为湖南第一高峰,有“湖南屋脊”之称,被列为湖南省十大山岳景观之一,湖南省十个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建设单位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建设目标单位之一。200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联盟、世界银行将壶瓶山确定为全球200个重点生态区之一(中国共9个)。区内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94%,走进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青苔如带如毯,古藤如帘如网,极具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目前已开发湖南屋脊漂、生态游等旅游项目。位于县境南部的蒙泉湖,因北宋书法大家黄庭坚所书“蒙泉”二字碑而出名,水面5800余亩,秀水如镜,曲波衔山,蜿蜒数十里,自成山中泽国。鬼斧神工的“龙王洞”,蜿蜒数十公里,洞内钟乳石争奇斗妍,异彩纷呈,洞口清泉潺潺,如龙吐水。位于渫水中下游的石家坪商代遗址,出土有土陶俑、鼎足、矮足豆、炼铁炉灶及骨刀、骨锥等不少文物。皂市镇燕耳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化石的发现,为研究现代人的起源,研究湖南本土古人类的发展和旧石器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B. 湖南石门有哪些旅游资源
石门县-人文旅游
石门县石门名胜古迹颇多,自然风景迷人,人文底蕴深厚。石门历史上是添平土司统治的中心区域,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比例的51%,土家传统习俗浓郁。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处的夹山寺,自唐至明七百多年间为澧水流域佛教文化中心。宋朝圆悟禅师主持著有《碧岩录》一书,是佛家宝典,又被称为“宗门第一书”,流传全国及朝鲜、日本。寺旁有“奉天玉和尚”墓,据考证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禅隐圆寂的墓葬,已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夹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被定为AAA级风景区。座落在县境西北部的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距县城108公里,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主峰高达2098.9米,为湖南第一高峰,有“湖南屋脊”之称,被列为湖南省十大山岳景观之一,湖南省十个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建设单位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建设目标单位之一。200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联盟、世界银行将壶瓶山确定为全球200个重点生态区之一(中国共9个)。区内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94%,走进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青苔如带如毯,古藤如帘如网,极具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目前已开发湖南屋脊漂、生态游等旅游项目。位于县境南部的蒙泉湖,因北宋书法大家黄庭坚所书“蒙泉”二字碑而出名,水面5800余亩,秀水如镜,曲波衔山,蜿蜒数十里,自成山中泽国。鬼斧神工的“龙王洞”,蜿蜒数十公里,洞内钟乳石争奇斗妍,异彩纷呈,洞口清泉潺潺,如龙吐水。位于渫水中下游的石家坪商代遗址,出土有土陶俑、鼎足、矮足豆、炼铁炉灶及骨刀、骨锥等不少文物。皂市镇燕耳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化石的发现,为研究现代人的起源,研究湖南本土古人类的发展和旧石器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C. 求!石门县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
可以去壶瓶山啊,那可是湖南屋脊哦。
呵呵,这个时间去最好啦,山里面空气好,凉快!
而且在那还可以漂流。。。。
然后就是夹山寺,那里有夹山禅院,还有闯王陵,还有李自成的地下宫殿。。。。
热水溪,龙王洞,蒙泉湖。
D. 石门县西北旅游环线路途经哪些地方
常德政府网8月3日讯(通讯员 张友亮)近日,石门县委书记谭本仲带领相关领导和县直部门负责人赴磨市镇、雁池乡、罗坪乡开展“服务基层年”活动,调度西北环线公路建设。
规划建设中的西北环线公路,起于磨市镇官庄坪村老省道303线70公里处,经磨市镇南岳寺、白鳝峪、洛阳垭,雁池乡苏家铺,第一期工程止于罗坪乡安溪村,全长32公里。其中安溪垭隧道,贯穿罗坪乡安溪村与雁池乡胡家坡村,为平面直线单洞双向两车道四级公路隧道,全长560米,净宽9米,净高5米,项目总投资3000多万元,于2014年12月31日开工,2015年7月16日顺利贯通,为年底竣工通车创造了条件。
谭本仲一行实地踏看了西北环线公路沿线和洛阳垭隧道苏家铺出口、安溪垭隧道、洛阳垭隧道磨市出口。在磨市镇政府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谭本仲指出,西北环线公路建设是县里的重点民生工程,是人民群众期盼、渴望已久的脱贫路、小康路和旅游路。修好西北环线,有利于加快贫困地区人民脱贫步伐,有利于加快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利于解决西北山区群众的出行,达到交通分流的目的。要组建专门的班子,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调度力度。要按“统一规划,整体争取,分步实施,尽早建成”的原则确定项目建设的规模与进度。要明确建设责任主体,加强资金争取和资金整合。县直相关职能部门要为西北环线公路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E. 石门旅游资源有哪些
石门是常德地区一处山水秀丽、名胜荟萃的地方。这里有燕尔洞晚期智人遗址、仙阳春秋古城遗址、二都宝塔商代遗址等多处遗迹,展示着石门具有古老悠久的文明历史。
距石门县城13公里有一座夹山寺,这里是澧水流域的佛教文化中心和茶道文化源头。相传李自成兵败后曾禅隐于此,寺旁的“奉天玉和尚墓”中出土了多件文物,证明该墓为李自成之墓。有"湖南屋脊"之称的壶瓶山也位于石门县,它海拔2098米,山上有4万余亩原始次生林,风光如画。相传唐代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此地时,曾写下“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千古佳句。
离石门县城不远处还有一个“龙王洞”,该洞内阔如中堂,纵深数里,荡舟入洞,恍如置身龙宫;此外,石门的热水溪温泉是休闲疗养的好去处;峡谷河两岸十几里生长着的大片野生腊梅群,寒冬梅花怒放时,香溢长谷,景色奇丽醉人;蒙泉千岛湖则有着旖旎的湖光山色。总之,石门山水美如画卷,来常德是不可不来石门的。
有600多年历史的文庙,以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屹立在县城腹地。县城东南12公里处有唐代古刹夹山寺,是集佛教圣地、闯王陵园、茶道源头、森林风光于一体的国家示范森林公园,饮誉海内外;李白成归宿夹山通过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史学界的深入研究已成为主流说。
城西38公里处的龙王洞,有“洞中画卷、地下画廊”之称。城西北62公里处的热水溪,温泉终年喷涌,极具医疗价值。城西北138公里处的渫水发源地——龙门出水奇景,令人叹为观止。与其对峙呼应、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壶瓶山,神秘莫测,令人神往。
F. 石门县的旅游资源
石门自然风景迷人,高山、平湖、漂流、温泉、峡谷、瀑布、溶洞、奇泉、鸟岛、桔岗、茶山等一应俱全,自北向南分布着壶瓶山-东山峰、仙阳湖、夹山寺、蒙泉湖等景区。
位于渫水中下游的十家坪商代遗址,出土有不少文物:土陶俑、鼎足、矮足豆、炼铁炉灶及骨刀、骨锥等。此外,县城附近还有旧称“石门八景”的层山古柏、石门峭壁、云寺晓钟、方顶留茵、将军野渡、麒麟绣水、清濑流觞、洄湍卷雪等名胜。 夹山寺位于县城东12公里处,规模宏伟,有“骑马关山门”之说,系唐代古刹。夹山寺自唐至明七百多年间为澧水流域佛教文化中心。宋朝圆悟禅师主持著有《碧岩录》一书,是佛家宝典,又被称为“宗门第一书”,流传全国及朝鲜、日本。寺旁有“奉天玉和尚”墓,相传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禅隐圆寂的墓葬,已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有李自成博物馆,被《中国名胜辞典》收入词目。
2014年夹山风景区被定为4A级风景区。 长梯隘景区位于石门县罗坪乡,地处武陵山脉北向支脉横断山左侧之根部,距石门县城137公里,相距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区110公里,距湖南屋脊壶瓶山32公里。长梯隘海拔600—800米之间,属喀嘶特地貌,土壤酸性,黄壤,溶洞多、大、奇,民房多以有钥匙头、高门坎、高窗户、吊脚木质结构为主,居民以土家族人为主,林茶相间、林烟相间、林房相间。境内森林茂密,山秀水清,生态优美,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拥有一系列优美的大自然杰作。
景区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花丝洞、青石林、红石林、牙齿洞、东湖、西湖、天井屋、观景亭、香炉观(古庙)、观猴峡、百果园、石鼓、百丈峡洞(华中第一大、长洞)、岩子口和龙头河峡谷(统称黄虎港峡谷,是华南第一峡谷)、万亩生态林观光园,钥匙头、高门坎、高窗户吊脚木质结构房屋群、道尔堰山顶出泉水、古汉墓、千年银杏古木参天、亮垭山狩猎场等。 石门柑橘出产于石门县山区独特的土壤气候环境中,山多林密,环境清幽,水、土、大气没有污染,光照条件好,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质果品生产先天的资源优势,被国际果业界认定为“蜜橘绝佳产地”。据史志记载,早在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石门就是江南著名的柑橘产区。
果实每年九、十月间成熟,外形扁圆,大小均匀,整齐美观,单果重150—170克。果皮色泽金黄,鲜亮光滑,薄韧易剥。果晶白1968年以来,连续数十年对外出口,畅销欧美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开始选进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98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水果”,多次荣获国家、省级优质柑桔称号,深受消费者喜爱,先后被国家有关权威部门评定为“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和“全国园艺产品(柑橘)出口示范区”等荣誉称号,石门柑橘的品牌--湘冠牌柑橘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石门是湖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其西北部渫水两岸武陵山脉东端海拔500~1000m的云雾山中,茶园四周的大气、土壤、水源等无污染,截至2011年,有茶园面积6.8万亩,其中有机茶面积3700亩,年产量3000多吨。其中,石门银峰”已成为石门县的一大公共名优茶品牌。
石门茶成名于宋代。晚清年间,广东商人卢次伦在壶瓶山镇开办茶厂“泰和合茶号”,高峰期拥有员工6000人,茶农万余人,1899年生产“宜红茶”30万斤,茶叶全部远销英国,“北祁红,南宜红”名闻遐迩。民国时期,石门为全省13个茶叶主产县之一,1933年产茶120吨。1949年,全县茶叶面积1万亩,产茶156吨。石门成了孕育“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禅之乡”、“全国绿茶出口基地县”、“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和“全国茶叶优势区域重点县”。 1、石门马头山羊
2、石门土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