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
⑴ 中国这么多城市. 去哪所城市发展比较好.
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著名城市竞争力研究专家倪鹏飞最近在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城市的人才竞争力比较”论文。本报特选发其中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编者
城市人力资源的数量、流动、质量、适应性及其培养,构成了人才竞争力的主要内容。而创业者数量和适合地方发展的教育体系是从人才方面影响城市发展与竞争力的关键。大量的案例说明人才竞争力对城市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计量和比较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需要相应的指标体系。根据人才竞争力的定义及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作用,我们设计城市人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它包括几个方面:人力资本数量、人力资本质量、人力需求能力、人力资源的增长、人力资源适宜度、人力资本潜力。
本文根据城市综合竞争力现状,选择综合竞争力靠前的47个城市,就它们人才竞争力现状、优势和问题进行分析、比较。
上海人才竞争力居全国第二位,表明上海在人才的质量、数量和潜力方面都比较好,上海吸引人才的政策优惠灵活,熟练工人和高级人才获得相对容易,但高级人才薪酬偏低。
深圳人才竞争力排在第三位。人力资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基本成本最高,人力资源质量较好,教育程度高。
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最优秀的人才精英和科研机构,人才竞争力居全国第一。北京在人才的质量、数量和潜力方面表现都比较好。但是北京在实施吸引人才的优惠灵活政策方面,在降低生活成本、改善人才待遇方面可作更多努力。
广州是优秀人才最向往创业的城市之一。人才的质量高、数量多。广州吸引人才的政策优惠灵活,但在建立现代城市教育体系,培育人才潜力方面需要努力。
东莞人才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但东莞市已经逐步在中小学校普及信息技术和英语教育,建立了适合地方发展的教育体系,IT人力资源数量大。
苏州人才竞争力一般。人才的数量、素质、发展潜力还有待提高,人力资源教育方面应加强投入。但苏州有相当多的经营人才,上海来的技术人才贡献给苏州。因此,实际人才竞争力比统计显示的要好。
天津人才竞争力高。劳动力的数量一般,但人力资源质量和配置不错,人才培养和教育表现稍差。天津在实施吸引人才的政策方面,改善人才待遇方面需要努力。
宁波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沿海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和居民人均年收入比较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名列第10位,在浙江省以微弱优势超过了杭州,显示了其强劲的综合实力。
杭州人力资源竞争力强,位于第四。一般劳动力数量及增长速度不具有优势,但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数比例很高,劳动力平均科技文化水平较高,教育体系发达,教育现代化水平高。表明人才的整体素质较高、提升潜力大。同时杭州也采取多项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人才。
南京人才竞争力非常强,南京在人力资源方面占有很强的优势。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数比例高,劳动力平均科技文化水平较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高。人才的数量、质量和提高的潜力都比较好,同时南京也采取多项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人才。但其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大。
无锡人才竞争力不具优势。一般劳动者数量较少、增长速度较慢,中、高等教育事业薄弱。劳动力质量相对较高,聚集了一批优秀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而教育投入也相对较多。
武汉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很强,在全国位于第10.城市人口和从业人员数量较多,而且人力资源素质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丰富,高等教育发达。
青岛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较强,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尤其是聚集了一批著名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成为青岛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不过青岛高科技人才比较缺乏,高等教育学校数量偏低,发展也不均衡,制约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济南人才竞争力较强。劳动力数量质量处于中游水平,济南教育体系发达,人力资源教育指数较好,人才竞争潜力较大。
温州人才竞争力较弱,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受教育程度都表现较差。但温州拥有大量的海外侨胞和遍布全国各地的商人,构成温州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
重庆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很强,主要表现在城市总人口和从业人员的数量上,一般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也比较容易,但是人力资源消费不足,平均教育程度低。
厦门人才竞争力不具优势,尤其一般劳动力和高级人才数量居全国后列。但其劳动力平均科技文化水平较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高,表明厦门人才的整体素质较高、提升潜力大。
中山人力资源竞争力一般,人力资源质量较好,但劳动力数量有限,教育体系不够发达,发展潜力小。
大连有比较先进的教育体系,人才的整体素质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提升潜力。但在劳动力数量上不具优势。
成都人才竞争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人才荟萃之地,劳动力不仅数量较大,而且科研人员比例也较高,人才整体素质较高,成都的教育也比较发达。
绍兴在人力资源竞争力较靠后,虽然基本教育发达,但是本地人力资源素质很差,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人力资源数量不多,需要改善人才政策,增大人才需求。
惠州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很低,排在第41位。人力资源质量水平相当低,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人员比例很小,创业人员缺乏,而且人力资源受教育情况不理想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佛山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在47个城市中位于第23位。优势体现在大量的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需求,发达的经济也保证了城市就业率和人才的获得。但是在人力资源教育方面比较落后,需要注意在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加强本地化和高级人才的培养。
珠海人才竞争力表现很差,城市人口和从业人员数量及增长较低。珠海教育落后,科技人才不足。人口文化素质不太高,近期内提升潜力不大。同时珠海要采取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人才。
台州的人才竞争力很弱,排在第42位。人力资源数量不少,但是质量非常差,配置指数也很低,熟练工人和高级人才缺乏,人力资源的教育情况很差,处于所有47个大中城市的末尾。
泉州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很差,位居47个城市中的第40位。人力资源数量、质量指数都较低,人力资源的教育程度偏低,高层次的人才缺乏,但熟练的工人获得性较好。
福州人才竞争力较强,福州人力资源的数量和整体素质较好,教育发达,人力资源提升的潜力较大。同时福州具有一大批热心家乡发展的在外闽籍同胞的优势。
常州人力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教育体系较为发达,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劳动力素质较高,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但高级人才较为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长春人才竞争力一般,劳动力数量不占优势,但质量较高。人力资源配置指数较高,高级人才获得便利性很高。
长沙的人才竞争力居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城市人力资源配置、质量和教育指数较高,但在人力资源数量和人力需求方面表现较差,说明城市规模偏小,没有形成人才需求和供给的规模化。
石家庄人力资源竞争力较强,表现在城市就业人口及增长率较高,从业人员质量尚可,但不容易获得高级人才,人力资源需求有待扩大。
哈尔滨人才和科技竞争力比较强,科研人员比例、科研院所数量较高,人力资源质量指数、科技创新能力指数表现都比较好。但人力资源需求指数较低,人均消费需求、人力资源基本成本低,在改善人才待遇、吸引人才就业方面需要的高。
南通人才竞争力一般,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质量处于中游水平。人力资源配置指数不高,高级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乏。教育体系较为发达,尤其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拥有一定优势,人才竞争力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西安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较强,城市就业人口数量和增长率不高,但质量较好,各类专业人才荟萃,高等教育发达,但人力资源需求不旺,低素质人口数目也较多。
烟台人力资源不具竞争力,劳动力数量众多,但质量和教育体系均处于一般水平。资本竞争力需要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资本质量和资本的可获得性方面,应当培育有效的投融资体系,吸引境内外资本流入。
舟山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排在所有城市之末,城内人口和从业人员少,教育情况相对落后,熟练工人和高级技术人才获得性差,人力资源需求不旺盛。
徐州人力资源数量较为充足,但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配置指数等指标不高,人才竞争力表现一般。
嘉兴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比较弱,其中人力资源教育指数很低,中等以上学校和成人教育不发达,人力资源数量不少,熟练工人和技术人才获得性比较好。
湖州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很差,位于第46位。除了人力资源数量比较多外,其他几项指标都比较落后,人力资源素质和受教育程度都很低,配置指数不高,高级人才和熟练工人获得性差。
威海人才竞争力不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不具有优势,在人力资源教育体系建设上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
郑州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比较强,位于第11位。作为人口第一大省的省会,人力资源丰富,人才获得性比较便利,受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源质量均较好。
合肥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人力资源质量较好,受教育情况良好,专业人员和劳动力充足,但是创业人员不足,人力资源需求指数很低,处于42位。
昆明的人力资源竞争力中等靠后,城市人力资源数量不多,需求也不旺盛,人力资源质量和受教育指数一般。
海口人才竞争力不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不具优势,人力资源需求指数较高,人才待遇较高;教育体系不够发达。
⑵ 中国城市排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14日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全球第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前10名城市有8个城市属于中国,依次是包头、呼和浩特、烟台、东莞、中山、惠州、潍坊、芜湖。全球增长前50名的城市中,中国有40个。
根据报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本次报告的年度主题为:“城市,中国跨向全球中”。将中国城市置于全球坐标系上,探讨其地位及成因,建议其对策。
中国城市总体处在全球的中下水平,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差异巨大,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全球第一,中国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任重道远。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城市香港仅排在全球500个城市的第26名。
城市竞争力最强的十个省区依次是:粤港澳、台湾、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内蒙古和湖南。
这份报告从环境、基础设施、结构、开放、科学技术、人才、企业管理、文化、政府管理、制度、资本、综合区位等城市发展的12个方面,对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的51个重点城市的分项竞争力进行了比较。
经济规模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为: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东莞。
人才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澳门、杭州、南京、重庆、天津。
资本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杭州、天津、澳门、南京。
结构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北京、南京、佛山、澳门、台州。
综合区位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杭州、长春、澳门、沈阳。
环境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苏州、威海、香港、杭州、东莞、厦门、扬州、无锡、大连、绍兴。
文化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温州、深圳、青岛、台州、绍兴、东莞、惠州、香港、扬州、长沙。
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项目组负责人、社科院住房与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倪鹏飞研究员说,这次还推出了十个最佳年度案例城市:苏州、北京、宁波、包头、重庆、南昌、广州、杭州、南通、佛山。
⑶ 201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是怎样的
201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是:广州、上海、北京、成都、深圳。最具有竞争力的是:成都。
2018年,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071.5亿元。新建成创新创业载体36家,面积51万平方米。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5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29项。
完成科技攻关935项、成果推广495项,完成火炬计划491项。全年共申请专利107801件,其中发明43013件,实用新型47891件。专利授权57370件,其中发明8304件,实用新型32885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比上年增长15.8%。
⑷ 唐山市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中等城市中排第几
经济情况:
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副省级城市、不算港澳台。
2008年,唐山市实现地内区生产总值3561.19亿元,排名全容国第19名,比上年增长 13.1%,全部财政收入实现405.82亿元,增长22.7%。唐山首次与广州、深圳、杭州、青岛、宁波、南京、成都、武汉、大连等城市并肩进入中国 GDP“3000亿元俱乐部”,成为河北省首个跻身“3000亿元俱乐部”的城市,富可敌省。
2009年,唐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0亿元,排名全国第18名,同比增长11%以上;全部财政收入413.3亿元,剔除增值税转型政策影响,按上年可比口径增长14.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15.8%。
2010年,唐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00亿元,进入与上海、北京、广州、青岛等城市并列的全国屈指可数的4000亿元俱乐部。在不远的将来唐山市的经济总量将进入全国前10名。
行政级别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18个共四批公布,唐山市作为第一批在1984年10月与重庆、青岛、大连等城市同时获批。河北省域中心城市、中国地级市。
⑸ 北京城市文化竞争力全国居首吗
日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7-2018)》。蓝皮书透露,北京城市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位于全国前列,多项文化发展指数位居第一,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北京文化的建设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在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总体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一;北京城市品牌发展、文化品牌、旅游品牌、宜居品牌、投资品牌和品牌传播指数位居全国第一;北京的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一;北京城市文化影响力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指数总体排名位居第四,城市文化软实力民众满意度指数排名全国第13。这表明北京的宜居城市建设、文化软实力建设,尤其是在城市文化服务公众满意度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⑹ 求历年GDP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排名!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199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中国较早涉足城市竞争力研究领内域的学容术机构,2002年推出第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来源:《中金网》
2016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
该机构当日还发布了其它15项排行榜,包括6项中国城市的分类榜单及9项全球国家与城市的分类榜单。其中,全球国家(经济体)竞争力排行榜中,美国、中国及日本分列前三名;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中,深圳、天津及重庆分别位列前三名;香港在全球最开放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三,在中国最安全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
⑺ 中国有那些城市是经济发展最快的
中国2017年GDP增速最快的四大城市:合肥、西安、南昌、宁波!
⑻ 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的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既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该地区发展活力的重要标志;城市竞争力评价既是对一个地区当前发展水平的总体评判,更是对该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全面衡量。
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以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文化传统、产业基础等要素供给为依托,以与周边地区竞合发展的形势为背景,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为指向,综合考量各类因素,合理确定提升路径,自觉寻求差别化竞争的特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三新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大力打造“生态、人文、宜居”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魅力;大力提升城市生活品位,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为应对全球激烈竞争,世界先进城市正在进行以下努力:
一、制定发展战略,实施规划引导;
二、改善营商环境,扶持中小企业;
三、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城市转型;
四、全民终身教育,招纳世界贤才;
五、重视环境保护,追求永续发展;
六、塑造城市品牌,开展城市营销;
七、实施企业化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
八、塑造城市个性,培育多元文化。
政府要正确处理以下10个重要而复杂的关系:扩大地方自主权,并使财权与事权相对称;政府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同时积极吸引市场参与政府的公共事务;积极利用世界,坚持地方特色;实施全民终身教育;让居民成为产业升级的动力,并分享升级的成果;促进全民创新与创业,实现外来移民与当地居民的共赢;统筹兼顾,引导经济与社会平衡发展;在城市和区域的关系上:促进一体化,以竞争激发雄心,用合作分享外部经济;实施归核化发展战略,发展几个而不是一个或多个产业及功能;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商务环境与生活环境共建设,建设创业的乐土和生活的家园。
⑼ 中国大陆十大城市排名
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1月6日发布
本排名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度两岸社会科学合作课题成果之一,本排名系统分2011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100强,2011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20强,2011年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20强,2011年中国城市社会竞争力20强,2011年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20强,所参考的数据截止2010年10月13日。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是以经济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基础,并结合生态环境竞争力后计算得出。
城市经济竞争力涵盖GDP总量,GDP增速,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和产业结构,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以及经济发展潜力等方面。
城市文化竞争力涵盖教育实力,科技创新水平,文化及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和文化影响力,文化氛围,公民总体素质和公民意识,城市历史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
城市社会竞争力涵盖人口结构,社会结构,基尼系数,社会治安状况,居民幸福指数,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国际化程度和社会包容性以及慈善事业发展状况等方面。
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涵盖空气质量,污染物排放程度,森林覆盖率,生态多样性及野生动植物分布,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布,旅游业总收入GDP占比以及环境承载力等方面。
2011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100强
1北京 2上海 3香港 4深圳 5广州
6台北 7南京 8大连 9苏州 10青岛
11无锡 12佛山 13重庆 14宁波 15杭州
16成都 17武汉 18澳门 19天津 20沈阳
21厦门 22泉州 23珠海 24东莞 25唐山
26福州 27长沙 28大庆 29常州 30西安
31烟台 32潍坊 33徐州 34中山 35济南
36鄂尔多斯 37哈尔滨 38长春 39包头 40呼和浩特
41绍兴 42江门 43惠州 44新竹 45温州
46高雄 47湛江 48淄博 49秦皇岛 50昆明
51南通 52扬州 53洛阳 54郑州 55乌鲁木齐
56威海 57金华 58芜湖 59南宁 60鞍山
61嘉兴 62东营 63漳州 64株洲 65营口
66台州 67泰州 68台南 69镇江 70马鞍山
71南昌 72日照 73湘潭 74吉林 75德阳
76太原 77绵阳 78兰州 79宜昌 80沧州
81襄阳 82邯郸 83延安 84合肥 85榆林
86桂林 87淮安 88柳州 89岳阳 90克拉玛依
91贵阳 92海口 93喀什 94大同 95锦州
96宜宾 87南阳 98银川 99咸阳 100九江
2011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20强
1上海 2香港 3深圳 4北京 5广州
6台北 7苏州 8青岛 9宁波 10无锡
11杭州 12大连 13南京 14佛山 15重庆
16成都 17天津 18澳门 19武汉 20厦门
2011年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20强
1北京 2南京 3上海 4台北 5香港
6西安 7杭州 8广州 9沈阳 10苏州
11成都 12武汉 13澳门 14大连 15青岛
16重庆 17绍兴 18天津 19厦门 20深圳
2011年中国城市社会竞争力20强
1北京 2南京 3香港 4上海 5苏州
6台北 7无锡 8青岛 9杭州 10威海
11扬州 12宁波 13桂林 14常州 15济南
16潍坊 17镇江 18烟台 19泰州 20湖州
2011年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20强
1黄山 2桂林 3三亚 4张家界 5阿坝州
6伊犁 7海口 8威海 9舟山 10大理
11九江 12林芝地区 13赣州 14南平 15丽江
16杭州 17台中 18黔南州 19拉萨 20宜昌
⑽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包含哪些指标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是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发布的一个城市综专合竞争力排名,属依据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环境、教育、科技、政府行政能力等指标。
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应用自主创立的GN评价指标体系,调查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国34个省级城市和295个地级市,根据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大系统及多项指标,作出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估,至2015年已连续13年发布相关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