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乡村旅游
⑴ 急!急!急!(再加悬赏)
蒂罗尔州:12648平方公里,65万人口。
蒂罗尔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经历了土地分割的苦难。蒂罗尔南部的大片土地割让给了意大利。如今奥地利境内的蒂罗尔成了两块不相连的土地。蒂罗尔州位于阿尔卑斯山东北部,全境几乎都是起伏的山峦,冬季雪量充足,夏季气候宜人,是世界最著名的度假胜地。
福拉尔贝格州:2601平方公里,34万人口。
福拉尔贝格州位于奥地利最西部,与德国、列支敦士登和瑞士交界,雨量充足,日照时间最长,西面与邻国共享博登湖,其余地区均被群山环绕。福拉尔贝格州的畜牧业和奶制品工业非常发达,位于全奥地利之首。食品工业中,巧克力和果汁生产也榜上有名。此外,福拉尔贝格的纺织品工业和电力工业在奥地利也是首屈一指的。
环城旅游的起始点是莫扎特广场和莫扎特纪念碑以及钟楼。 在它旁边的瓦格广场上坐落着老宅,这是萨尔茨堡著名诗人乔治•特拉考的出生地。
在莫扎特广场中心耸立着莫扎特纪念碑。它于1842年9月5日由莫扎特的子孙们主持揭幕。莫扎特的遗孀,康斯坦茨•冯•尼森未能经历这一隆重的庆典。她死于同年的3月6日。人们在她的故居为她设立了一个纪念牌。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是建立此广场的重要倡导者。他私人捐助了巨款,并且还捐赠了一个大理石底座。今天这个底座被收藏在卡罗里诺•奥古斯坦博物馆里。1842年广场得到了扩建。
乔治•特拉考 乔治•特拉考于1887年出生在萨尔茨堡的一个钢铁商人的家庭。一战初期,27岁的他死在克拉考的一间野战医院里。 在他短短的有生之年里,他所创作的诗歌作品为他在二十世纪德文诗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今天他的一些作品被翻译成26种不同的语言。
坐落于瓦格广场旁的这位诗人的诞生地,现在是研究和纪念他的场所,并且专门设有介绍和导游。人们可以在这里参观到作家的手稿和个人信件,还可以了解房间旧貌,文学评论书籍及欣赏配乐幻灯。
主教官邸
中世纪的主教官邸自16世纪末形成了今日的风格,并代表了早先巴洛克建筑雄伟的特点。
可供参观的景点有:主教官邸豪宅-从前的礼仪大厅,萨尔茨堡侯爵主教的住宅, 及收集了16-19世纪欧洲画家众多作品的主教官邸画廊。旧主教官邸对面坐落着主教官邸新楼。
坐落在市中心的萨尔茨堡主教官邸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体,其中包括了180座房间和3个大庭院。这里曾经住过萨尔茨堡的主教们,到19世纪为止,他们一直在这里操纵着这个国家的命运。
萨尔茨堡的主教们修建他们宫殿的时间长达数百年,在无数次的改建中,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冯•莱特奥(1587-1612)对这座建筑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如今,主教官邸被用于招待外宾和召开国际会议。
主教官邸广场
主教官邸广场是依照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的设计建造的。广场周围有大教堂,主教官邸,主教官邸新楼,钟楼,米歇尔教堂和位于中央的中世纪建造的市民住宅。
在广场的正中央是主教官邸喷泉。这座巨大的喷泉设施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它是由古伊多巴尔特•图恩伯爵主教在1656年和1661年间建造的。
主教官邸画廊
具有贵族气息的收藏馆。萨尔茨堡的主教官邸画廊是萨尔茨堡艺术品的汇粹。它继承了巴洛克式的贵族气质,且用一种理想的方式补充了这座城市的巴洛克风格。因此它在萨尔茨堡城多年的文化和艺术活动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展品包括了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16-19世纪欧洲绘画。
展览馆定期举行特别展览。如果您提前预约,还可以得到导游以及博物馆师范介绍。
萨尔茨堡大教堂
最初的建造要追述到774年,当时正是圣维吉尔的时代(745-784年)。在经历了1598年的一场大火后,1614年主教马库斯•史提库斯依照桑提诺•索拉力的设计开始重建这座大教堂。 1628年,新教堂在巴黎斯•罗德龙主教主持了大教堂的落成仪式。教堂博物馆中有丰富的藏品。
城中最重要的宗教建筑物是天主教的中心萨尔茨堡大教堂。它以其雄伟的立面和巨大的圆形屋顶体现了阿尔卑斯山一侧早期巴洛克风格雄伟的特征。自它落成之日起,它就与教廷王侯的一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教堂在大火中被烧毁,到被重建和扩建,这一系列过程中无一不见证了萨尔茨堡教主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与独立性。
1944年的轰炸摧毁了教堂的屋顶和部分圣坛。之后 ,又被重新修葺。1959年又根据其原来结构的基础上做了扩建。刻在门栅栏上的年代标志记录了“774”,“1628”,“1959”三个年代。它们使人们想起在这三年里的三次修葺。在正墙里面上有4座巨大的雕像:手持钥匙和宝剑的圣徒彼得和保罗,手持盐瓶和教堂模型的州守护神圣徒鲁佩特和维吉尔。作为墙饰的2个印有花纹的盾代表了大教堂的两名主要建造者马库斯•西提库斯和巴黎斯•罗德龙。
大教堂广场构成了大教堂的前庭。古伊多巴尔德•图恩主教于1660年让乔瓦尼•安东尼奥•达利欧设计修建了大教堂的穹顶。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1766-1771沃尔夫冈与约翰•巴布提斯特•哈根瑙尔为希基斯蒙•施拉腾巴赫伯爵大主教建造的圣母柱。
萨尔茨堡要塞
萨尔茨堡要塞建于1077年。由大主教格博哈德主持修建。后由雷翁哈德•冯•克罗查赫(1495-1519)主教进行了扩建。要塞完全继承了中欧城堡风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世纪侯爵的房间和城堡博物馆。自1892年起乘城堡小路上的缆车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城堡。
萨尔茨堡要塞作为莫扎特故乡的标志完全保持了中欧城堡的风格。这座有超过900年历史的建筑物的初建可以追述到授职之争时期。当时发生了教皇与国王之间的主教任命权力的争夺。忠于教皇的萨尔茨堡主教格博哈德于1077年在其领地上萨尔茨堡,上沃尔分,弗里萨赫建造了防御建筑。格博哈德的防御设施在康拉德一世(1160-1147)的领导下全部完成。
15和16世纪,在匈牙利战争和农民起义的混乱状态下,萨尔茨堡也被卷进其中。大主教们都退到城堡的保护之下。在此期间,城堡的主要建筑被加高了一层,并建造了兵械库。雷奥哈德•冯•克尔查赫主教(1495-1519)又扩建了城堡,并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在萨尔茨堡要塞漫长的历史中,没有任何进攻者能攻占下它。城堡过去常年是一座防御设施,间或也作为主教官邸。同时,它还充当过兵营和监狱的角色。
沃尔夫•迪特里希主教被他的侄子暨继承者马库斯•希提库斯囚禁在这里五年之久,直到1617年去世。
今天城堡全年为游客开放。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来这里参加国际夏日学院举办的课程。
每天都有导游带您参观王侯房间。
城堡博物馆 城堡博物馆和莱纳政权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萨尔茨堡国家政权第59号"莱纳大公爵")。博物馆的展览包括城堡历史,萨尔茨堡的武器手工业以及司法权史。
要塞铁路 1891年8月,萨尔茨堡地区委员会做出决定,建造一条要塞铁路。仅用了78天时间,这座被萨尔茨堡居民们亲切地称为"水罐铁路"的项目完工了。
"水罐铁路"这个名字源于缆车所应用的一种技术。而这种技术恰恰是车辆运行所需要的。在山顶车站,人们在车辆的底盘上灌上水,通过重量平衡的办法把固定在同一根缆绳上的缆车从山谷牵引上来。每辆车搭载的乘客数量不同,就需要加入不同数量的水(每个乘客大约相当于80升水)。44年后这种车辆实现了"电气化"。在城堡铁路建成100年后的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为最现代化的缆车铁道之一。
弗朗西斯卡教堂
萨尔茨堡最有趣最具有历史风格的教堂建筑便是弗朗西斯卡教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公元1220年左右教堂的新建筑落成。
在教堂的对面是鲁佩特收藏馆。 这座博物馆收藏着现代艺术品和萨尔茨堡地区收集品的一部分。
与萨尔茨堡大教堂一样, 弗朗西斯卡教堂的历史可以溯源到萨尔茨堡基督教早期。两座教堂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与作用.。萨尔茨堡大教堂是巴洛克式主教教堂,主要用于宗教活动, 而弗朗西斯卡教堂则是细长的歌特式,在这里人们可以静静地祷告。
关于教堂的兴建年代人们不是很清楚。有些人说可能早于萨尔茨堡大教堂.。它的建造应归功于圣•维吉尔。
如同其它萨尔茨堡的教堂一样它也受到了大火的毁坏. 1167年 作为弗立德里希• 巴巴罗萨皇帝的裁判所这里成了大火的牺牲者。而后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得到重建。 这次重建受到了当时正处在发展阶段的资产阶级的影响,并在15世纪初大大加强。
在历史上每一位执政的大主教均对弗朗西斯卡教堂进行了改建。 普通市民与大主教们都争取使自己在弗朗西斯卡教堂的历史上留下永远的一页。 因此在这里就统一了从罗马时期到近现代所有的建筑风格。
大学教堂
大学教堂是萨尔茨堡最大的巴洛克式教堂。作为大学专用教堂它由菲舍尔•冯•艾尔拉哈修建,并于1707年投入使用。其中的4个小教堂用于四个系。人们在1990年对大学的广场进行了翻修。
这里的"绿色市场"除周末外每天都进行典型家居用品的销售活动。这座于1622年落成的大学的主教学楼建于1618至1652年间。
要建一座大学教堂的计划最早是由巴罗斯•罗德龙主教提出的。当时,即1623年他正在萨尔茨堡创建修士学院。最终开始动工则又等待了很长时间。因此当时教授与学生们只能在学术礼堂进行礼拜仪式等宗教活动。除此之外在这座礼堂里还举行戏剧演出和其它庆祝活动。
直到70年后的1694年主教约翰•爱恩斯特•冯•图恩才将建造独立教堂的计划付诸实施。
大主教选了当时最著名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师约翰•贝昂哈德•菲舍尔•冯•爱尔拉赫作为主建筑师。同时这座建筑日后也成为菲舍尔最著名的杰作。大学教堂落成典礼于1707年11月20日举行,持续了38天。
艺术节剧
艺术节剧院坐落于僧侣山山脚, 人们把这里称作艺术节戏剧区。 小艺术节剧院建于1924到1925年。 而大艺术节剧院则由克来蒙• 霍尔茨麦斯特于1956-1960年建成。 此外还有一座于1693年按菲舍尔计划建成的骑术学校。年的萨尔茨堡艺术节汇演都在这里举行.
这里的马匹洗浴池于1695年由米歇尔•哈德哈特•曼德尔建成。一组建筑中的三座剧院各有各的风格与情调。因此重要的文艺演出都在一起进行,从这一点上讲萨尔茨堡是幸运的。
大剧院由奥地利建筑设计师克雷门斯• 霍尔茨麦斯特设计建造的, 1960年在卡拉杨主持开幕。剧院视野宽阔,拥有2177个座位.在这里主要演出歌剧和大型音乐会。主幕的入口可以调节,范围在14米到30米之间。小剧院有1324个座位和60个站位。其实规模并不小。1924年初建,后来几经改建。最后一次是在1963年。
⑵ 欧洲著名旅游景点
欧洲著名景点分布在很多国家。我刚才去看了逸行网的欧洲线路,觉得有一条特别不错,不但走遍了欧洲的六国,而且还把许多欧洲著名景点全部浏览到了。从法兰克福,到巴黎,再到维也纳,维尼斯,罗马这些都是欧洲的必游之地哦。而且国内外航空公司多种选择,意大利全程四星级酒店,算起来挺适合的。除了凯旋门,霍夫堡皇宫,圣马可大教堂这些欧洲著名景点之外,还可以在巴黎特别停留两晚,登巴黎最高的56层建筑蒙帕纳斯大厦,在卢浮宫可以亲眼看看镇馆三宝,著名的蒙娜莉莎的微笑,米罗的维纳斯雕像和胜利女神像。欧洲之旅,可以算是文化与艺术之旅了,世界名地的旅游之中,就数去欧洲特别浪漫。而这款逸行网的奥德法瑞意梵6国12日游,所到之处都是经典之中的经典。我是报名了,楼主有兴趣吗?
⑶ 欧洲有哪些适合旅游,物价便宜的冷门国家
1、就欧洲旅游业来说,波兰的低消费非常诱人,食宿和出行都很便宜。它拥有独特的建筑,美好的生活,以及最轻松的气氛。国内许多景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如维利奇卡盐矿、奥斯威辛集中营及比亚沃韦扎森林等。此外,波兰还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人文环境著称。闻名世界的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以及现代天文学的创始人哥白尼均出生于波兰,而五年一度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音乐界的一大盛事,被誉为世界最具权威的钢琴比赛之一。 波兰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它的气候,在冬季会特别寒冷。
⑷ 农村户口办理旅游签证需要注意点什么啊
申请旅游签证与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准备好办理签证的资料即可。
办理程序:
1、递交有效的护照。
2、递交与申请事由相关的各种证件,例如有关自己出生、婚姻状况、学历、工作经历等的证明。
3、填写并递交签证申请表格。签证不同,表格也不同,多数要用外文填写、同时提供本人照片。
4、前往国驻该国大使馆或领事馆官员会见。有的国家规定,凡移民申请者必须面谈后,才能决定;也有的国家规定,申请非移民签证也必须面谈。
5、大使馆或者领事馆,将填妥的各种签证申请表格和必要的证明材料,呈报国内主管部属门审查批准。有少数国家的使领馆有权直接发给签证,但仍须转报国内备案。
6、前往国家的主管部门进行必要的审核后,将审批意见通知驻该国使领馆。如果同意,即发给签证。如果拒绝,也会通知申请者。
7、缴纳签证费用。一般来说,递交签证申请的时候就要先缴纳费用,也有个别国家是签证申请成功的时候才收取费用。一般而言,移民签证费用略高,非移民签证费用略低。也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签证是免费的。
(4)匈牙利乡村旅游扩展阅读:
《申根协定》于1995年7月正式全面生效。申根公约的成员国亦称“申根国家”或者“申根公约国”,成员国的整体又称“申根区”。
申根公约的目的是取消相互之间的边境检查点,并协调对申根区之外的边境控制。根据该协定,旅游者如果持有其中一国的有效签证即可合法地到所有其他申根国家参观。
即在成员国之间取消边境管制,持有任意成员国有效身份证或签证的人可以在所有成员国境内自由流动。公约签订以后不断有新的国家加入进来。
截至2008年,申根的成员国共有24个: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
根据申根国家协议,在入境申根国前所有申请人必须购买并出示申根签证保险医疗保险,否则后果是被禁止入境。申根签证保险要求投保金额在3万欧元以上,须涵盖所有旅游期限包括出行和回程期在内,部分国家有额外要求:如意大利要求前后多加几天。
⑸ 西班牙真的和农村一样吗风光比欧洲其他地方差这么多吗
首都马德里,相比于复欧洲其他同等制名气的城市可能是会让人失望,不过它周围的几个小城市还是值得一去的(比如托莱多,塞戈维亚);如果你喜欢高迪风格的建筑的话 巴塞罗那不容错过;瓦伦西亚有片科学与艺术之城,干练大气又不失优雅,卡拉特拉瓦的作品;北部(巴斯克地区)风景不错,大片田野上的一栋小房子就很能愉悦你的心情,另外还有美味的pinchos;南部安达卢西亚省是很值得一去的,但要看你游览的point了,因为去那儿就是看“农村”的,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场之一(在塞维利亚附近的龙达),佛拉门戈发源地,伊斯兰文明的遗迹(科尔多瓦 格拉纳达)等等。总之,西班牙不会像“传说中的发达西欧国家”那样给你留下“精致”“有序”“华丽”这样的印象,但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要不然也不会成为第二旅游大国。
⑹ 欧洲有哪些国家和语言
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欧洲以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经济发展速度位列其他大洲之先;同时,欧盟等区域性组织正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洲各个国家与民族间的差异也在一点点地消弭。但是,由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洲有着非常复杂的民族结构,因而,欧洲的语言差别仍然十分显著。
目前来看,欧洲存在五大语系,包括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以及巴斯克语。其中,巴斯克语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系,只是一种语言,至今尚未有语言学家将巴斯克语归入任何一个欧洲语系。
印欧语系是欧洲占统治地位的语系,也就是说,欧洲的语言大部分属于这个语系之内。印欧语系下包含罗曼语族、日耳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克尔特语族、波罗的海语族、希腊语族、阿尔巴尼亚语族及印度语族;乌拉尔语系包括芬兰语族和乌戈尔语族;阿尔泰语系下包含突厥语族和蒙卉语族;闪含语系下只有马耳他语。
由于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下的每一个语族里面又包括了多种语言,所以,下面就将这三个语系的系谱分别陈列:
罗曼语族:包括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加泰隆语、加利西亚语、摩尔达维亚语、雷托罗曼语。
日耳曼语族:分为两日耳曼语支和北日耳曼语支。前者包括德语、荷兰语、佛拉芒语、英语;后者包括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和冰岛语。此外,一部分犹太人讲的意第绪语也属于日耳曼语族。
斯拉夫语族:分为东斯拉夫语支、西斯拉夫语支和南斯拉夫语支。东斯拉夫语支由俄罗斯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组成,并在苏联各国通用;两斯拉夫语支包括波兰语、索布语、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属于南斯拉夫语支的语言,有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马其顿语、斯洛文尼亚语。
斯拉夫语族是欧洲最大的语言集团,较之罗曼语族和日耳曼语族,各斯拉夫语言之间存在更多的共性,其原因主要是该语族发展缓慢,保存了较多的古斯拉夫语的特征。自公元10世纪以后,斯拉夫语族逐渐分为3个语支:东斯拉夫语支、西斯拉夫语支和南斯拉夫语支。
克尔特语族:包括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威尔士语和布列塔尼语。
波罗的海语族:由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组成,或称其为列托一立陶宛语族。
希腊语族:希腊语自成一体。
阿尔巴尼亚语族:日前仅存阿尔巴尼亚语。
印度语族:目前在欧洲主要指吉卜赛人的本族语言。
乌拉尔语系
芬兰语族:包括芬兰语、萨阿米语、爱沙尼亚语、卡累利阿语、莫尔多瓦语、马里语、乌德穆尔特语、科米语等。
乌戈尔语族:马扎尔语或称匈牙利语。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包括土耳其语、楚瓦什语、鞑靼语、巴什基尔语、哈萨克语。蒙卉语族:为卡尔梅克语。
(6)匈牙利乡村旅游扩展阅读
语言背景
也比较单纯,基本属于印欧语系。此外还有其它四种语系,既
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乌拉尔山附近的芬兰、爱沙尼亚等地;高加索语系:北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和车臣等地(30种语言);
阿尔泰语系:亚洲中部地区的俄罗斯卡尔梅克和鞑靼共和国以及土耳其(Turkey-Turk);
闪含语系: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希伯来语)以及马耳他语。
语言系属不清的民族、巴斯克族。
除以上四种欧洲基本都是印欧语系,而欧洲的印欧语系又分为三大语族:
日耳曼语族:欧洲西北部地区(西日耳曼语支为英德荷等语,北日耳曼语支为北欧诸国)
斯拉夫语族:欧洲的东南欧地区(俄国、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东欧诸国的语言)
拉丁罗曼语族:西南欧地区(受拉丁语影响的法、意、西、葡等语,以及罗马尼亚语)
其中斯拉夫语族又划分为三支:东斯拉夫语支的俄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西斯拉夫语支的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和索布语(卢日支);南斯拉夫语支的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保加利亚语以及斯洛文尼亚语等。
也还有比较单一的印欧语系的语族分支:希腊语族和阿尔巴尼亚语族;凯尔特语族(高卢历史上有过辉煌,今天留存于爱尔兰语、苏格兰语、威尔士语以及法国的布列塔尼语);还有立陶宛语和拉脱维亚语也非常特殊。
⑺ 罗马尼亚的旅游
议会宫位于布加勒斯特市西南部的山坡上,原称人民宫、共和宫,前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统治期间兴建,今为罗马尼亚议会参,众两院,宪法法院和一些重要机关办公所在地。1984年动工,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地面主体建筑高84米,地上有11层,地下室7层,据称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第二大行政建筑。议会宫耗资巨大,1989年时已耗资20亿美元。是齐奥塞斯库晚年干的最不得人心的一项工程。1989年12月齐政权刚刚被推翻之时,曾有人提议将整栋大楼一炸了之,以便使齐利用这一宏伟建筑为自己“树碑立传”的美梦彻底破灭,但如今议会宫却被视作罗马尼亚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被认为是这个国家二十世纪中最伟大的建筑。
罗马尼亚议会宫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均由罗马尼亚人自行完成,所用建材和家具多为罗本国生产。白色大理石,巨大的木门,晶莹剔透的水晶吊灯,鲜艳的手织地毯,构成了一幅富丽堂皇的精美画面。 位于布加勒斯特以北约130公里的南喀尔巴阡山中段的小城锡纳亚,建筑风格为哥特式,始建于1873年,1883年完成首期工程,1914年全部竣工。它的外观体现了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三个尖塔直插云霄。宫殿前面是一个大理石平台,平台上有水池和千姿百态的石雕。宫殿内部富丽堂皇,陈设幽雅,大小厅如兵器厅、议事厅、办公室、音乐厅、宴会厅、小剧场、卧室、起居室等共160间,展现了德、意、英、土等不同国家的风格。兵器厅藏有15-16世纪德国各种兵器以及印度、波斯、土耳其制造的军械盔甲。
1866年,当时的罗马尼亚联合王国的国务会议作出决定,请德国亲王卡罗尔任罗马尼亚的国王。1872年,卡罗尔国王请来德国建筑师设计建造佩雷什王宫,建成后成为不朽的杰作。
距佩列什王宫不远处还有一座小佩列什宫,建于1899-1902年,曾是卡罗尔一世的继子费迪南德的夏宫。另外还有一座称作费伊绍尔的狩猎宫,原是卡罗尔一世的孙子卡罗尔二世的行宫。1975-1985年,经过改建装修,曾一度成为齐奥塞斯库的夏宫,但齐本人从未在此居住过。 多瑙河奔流直下,汇入黑海,形成了欧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位于罗马尼亚东部,是罗著名旅游胜地,由多瑙河日日夜夜从上游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这里风光绚丽、资源丰富,被誉为是欧洲最大的地质、生物实验室。三角洲河道纵横,泽地成片,几千条运河和水道构成了神秘的泽国,把座落在它们中间的村庄、渔场、农田联结起来,尤如大自然中的一座水陆迷宫。两岸丛林密布,高大的橡树、白杨、柳树和各种灌木林到处可见。湖面碧波荡漾,湖水清澈见底,红白相间的水百合花和水蜈蚣随波起舞。
“浮岛”是三角洲腹地的奇景之一。它表面象陆地,上面长着茂盛的植物,但下面却是一片湖泊。三角洲还是鸟和动物的“天堂”,不计其数的湖泊和沼泽哺育着300多种鸟类和45种多瑙河及其支流中特有的鱼类。 至2008年止,罗马尼亚共有7处世界遗产,如下:
马拉穆列什木结构教堂、摩尔达维亚教堂、锡吉什瓦拉历史中心、达契亚人城堡、特兰西尼亚村庄、设防教堂、霍雷祖修道院、多瑙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