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
1.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介绍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从2010年起,利用3年时间,培育10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专旅游示范县和300个全国休闲属农业示范点。这一百个示范县主要起到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
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区别及联系有哪些,谢谢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游览、度假等服务,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所进行的休闲、观光、体验以及学习等旅游活动。做休闲农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展乡村旅游。像远景设计研究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多年,可多了解一下。
3. 新疆2地入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公示名单了吗
中国农业部官网公示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认定名单公示,其中新疆阜康市、和静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入选公示名单。
据悉,未来和静县将紧紧围绕州党委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坚持“大干旅游、干大旅游”不动摇,把旅游业作为应对经济下行、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推进,通过打好生态牌、念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全力构建以巴音布鲁克、巩乃斯景区为核心,东归生态公园—北山森林公园—巴伦台—巴音布鲁克—开都河峡谷沿线—哈尔莫敦镇旅游环线为骨架,周边景区景点为支撑“点线面结合”的全域旅游格局,让各界游客走进和静就像走进一个大景区、一个旅游区。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实施“互联网+旅游”计划,讲好和静故事,给游客一个留下的理由,力争到2020年全县旅游人数突破30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10%,把和静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4. 四川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有哪些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武胜县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广元市利州区曙光休闲观光农业园
丹棱县梅湖湾度假村
泸州市江阳区醉美江湾农业园
什邡市箭台村
5. 我想做个农业生态园旅游项目,怎么能拿到政府方面的扶持资金呢
每个省市的申请手续都不同,以杭州市为例,根据《关于印发杭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扶持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
第九条 杭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集聚体和杭州市农家乐旅游精品示范建设项目,以区、县(市)为单位组织申报,原则上农家乐休闲旅游集聚体项目每单位每年限报1个、农家乐旅游精品示范项目每单位每年限报1—2个。
杭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集聚体和杭州市农家乐旅游精品示范建设项目培育一般由其所在区、县(市)农办(农业局)、财政局确定后先进行农业项目网上申报,并将纸质材料同时报市农办。
申报材料包括县级申请报告、农家乐休闲旅游集聚体和农家乐旅游精品示范项目策划书或规划书、项目培育申报表、项目预算表等书面材料。
(5)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扩展阅读:
根据《关于印发杭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扶持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杭州市的资金管理如下:
第十四条 杭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集聚体和杭州市农家乐旅游精品示范建设项目发展扶持资金根据各级对项目的认定情况、投资情况和考核结果,由杭州市农办与杭州市财政局共同审核,确定奖励资金额度。
第十五条 杭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集聚体和杭州市农家乐旅游精品示范项目必须在规定的用途和范围内使用发展扶持资金,做到独立核算、专款专用。
6. 赤峰的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都有哪些
有克什克腾旗,宁城县,喀喇沁旗。
三、宁城县位于赤峰市南部,总面积4305平方公里,拥有辽中京遗址,右北平黑城遗址等多个风景名胜区。辽中京遗址是辽代五京之一,建于公元1003年,是当时辽朝的政治中心,1960年被发现,并被评为中国国家重点文物。右北平黑城遗址是西汉时期留下来的,曾经在城内出现过很多汉代的文物,康熙皇帝也来此会见过当时的蒙古国皇族。
7. 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达到多少个
从北京勇先创景抄规划设计院网袭站上看到,截至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达到328个,其中2010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2年;2011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8个;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41个;2013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8个;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7个;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68个;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74个。
8.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有什么标准
(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基本条件
1.规划编制科学。示范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规划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发展思路清晰,目标市场定位准确,布局结构合理,工作措施有力。
2.扶持政策完善。当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本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台了较为完善的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
3.工作体系健全。明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职能和主管部门,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统计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已建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重视服务能力提升,能围绕信息服务、创业辅导、融资担保、市场推介、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等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
4.行业管理规范。建立了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对现代农业科技园、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民俗村及连片的农家乐等实行标准化管理,近三年内无安全生产和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园区建设规范,无擅自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修建休闲旅游基础设施行为,无以破坏农业生产为代价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象,没有发生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资源事件。
5.基础条件完备。县域范围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的接待服务能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要做到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网络畅通,要有路标、有指示牌、有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卫生等基础设施要达到相应的建设规范和公共安全卫生标准。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具有农耕文化展示、农业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功能的园区,要做到设施齐全、先进实用。
6.产业优势突出。在全省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0个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分布在全县30%以上的乡镇区域,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或集聚区;主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要有地域、民俗和文化特色,有吸引力较强的体验项目和餐饮、服务功能。能够依托当地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发设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
7.发展成效显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受益面30%以上,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到60%以上,从业人员30%以上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60%以上接受专门培训。
(二) 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基本条件
1.示范带动作用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符合当地规划布局和有关要求,并得到相关部门批准。能够紧紧围绕当地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乡土人情开发休闲产品,周边农民能够广泛参与和直接受益。通过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2.经营管理规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热心公益事业,社会形象良好。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明确,接待服务规范。近三年内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职工工资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现象。
3.服务功能完善。园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休闲项目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强。客房、餐厅干净整洁,卫生设施达标。通讯、网络等设施顺畅。农耕文化展示和农业科技普及、教育等设施完善。机电、游览、娱乐等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
3.基础设施健全。道路通畅,路标、说明牌、路灯、停车场健全。消防、安防、救护等设备完好、有效。无违规建筑和占用耕地乱搭滥建现象。建立了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产和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近三年内没有发生污染环境等问题。
4.从业人员素质较高。高度重视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健全的管理机制,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上岗人员培训率达 100%,关键和重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5.发展成长性好。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坚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所产农产品要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标准。近三年示范点总资产、销售收入和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当年营业收入要达到1000万元以上,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
详细的可以到付件中查看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