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风亭周边游

风亭周边游

发布时间: 2020-12-21 08:22:45

㈠ 游松风亭的经历让苏轼悟到什么道理

他在游览爬山来,累得腰源酸腿痛时就能够悟道:“这又有什么歇不得、游不得呢?”(《记游松风亭》)人不能给自己设限,要多给自己一些自由,进、退不能强求。写出无往而不适的放达襟怀。随手拈来,即有意境和性情 或兼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意味

㈡ 扬州周边游攻略 扬州周边有哪些地方好玩

瘦西湖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美丽的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城西北,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清乾隆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成为扬州雍容华贵的象征。
瘦西湖的美主要在于一个“瘦”字。蜿蜒曲折的瘦西湖,与杭州西子湖相比,别有风味。前者宛如修长清丽的窈窕淑女,后者犹似丰满秀丽的雍容少妇。瘦西湖“纤细如一握楚腰,在杨柳风里,甩开绿色的水袖,袅袅婷婷,舞出千古风流”。
瘦西湖堪称是我国湖上园林的杰出代表。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色,组合巧妙,既融南方园林之秀丽、别致,又汇北方园林之雄奇、浑厚,可谓园林艺术中难得的佳品,园区造诣非凡。难怪现代散文家郁达夫在游览之后也说:“瘦西湖的好处,全在于水树的交映与游程的曲折”,那五亭桥“比王鳌玉蝀,虽则短些,可它却是东方建筑的古典趣味。”
“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赫赫有名的虹桥是瘦西湖的第一个景观,历代以来多少文人曾驻足于此,指点江山,评诗论画,勾勒出一片盛世美景。随后那“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方才正式展开:曲折纤细的一泓湖水宛如一根银丝,将长堤春柳、荷浦熏风、四桥烟雨、梅岭春深、水云胜概、白塔晴云、春台明月、三过留踪、蜀冈晚照等众多美景如珍珠般地穿于其上,形成了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卷,引得游人纷纷醉迷其中,又徘徊驻足于二十四桥这点睛之笔的面前。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的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流传了千年,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二十四桥长24米,宽2.4米,台阶24层,有24个栏杆,24块栏板,处处尽与二十四相对应。汉白玉的栏杆雕琢细致,沿展出长虹卧波的美景。栏板之上尽绘浮雕——彩云追月玲珑精美,令人时时思念“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佳境妙景。
瘦西湖精美细致,宛如一颗明珠嵌于扬州古城,衬得古城愈发娇艳,光彩照人;同时在古风古韵的沁润之下,扬州的“湖中西子”也更显妖娆。
景点旅游提示
最佳旅游时间:古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故而4月是出游扬州的好时节。
饮食:景区食肆众多,能够品尝到扬州三宴、扬州大菜等当地美食。
购物:景区内能够购买到诸如剪纸、漆器、玉器、扬州八刻以及酱菜、牛皮糖等当地特产。
住宿:扬州宾馆、新世纪大酒店等数量众多休息的场所提供了优越的精良的住宿环境。
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扬州西北郊的蜀冈之上,为中外驰名的古刹之一,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大明寺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公元457年至464年),故而得名“大明寺”。1500余年来,寺名几经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避讳“大明”二字,一度称之“栖灵寺”。直至1980年,大明寺才恢复原名。
大明寺根据不同的风光特征,可划分为四大景区:宗教区、文人雅士区、东花园区、西花园区。
宗教区为全寺的中心,业已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核心的清代建筑群落。寺前广场修建有一座高大、巍峨的牌楼,上书“栖灵遗址”。牌楼两侧各有石狮一尊,玲珑聪慧。大明寺的山门即为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佛,笑面相迎,憨态可掬。天王殿后直对大雄宝殿,其间庭院内古木参天,东西分别植有桧柏与黄杨,中间立宝鼎两尊,香烟缭绕,木鱼之声不绝于耳,令人心怀虔诚,整襟恭行。大雄宝殿于各殿之中最为雄浑,其内供奉释迦牟尼坐像,两侧为迦叶和阿难,东首坐着药师佛,西首坐着阿弥陀佛。
文人雅士区里,人文景观丰富,欧阳修的讲学、游宴的平山堂、苏东坡所建的谷林堂及欧阳祠等都是历来文人墨客所中意的景观,故而这里也留存下了许多著名文人的墨宝与诗句。
东花园位于扬州西北,以栖灵塔为主体形成了独特的赏景区域,既是扬州制高点,也堪称为大明寺的标志,暗含包容万物之玄机。栖灵塔风格仿唐,东西南北每面四柱三间,一门二窗,平座腰檐,雄踞蜀冈。于塔上眺望,视野开阔,扬州城美景尽显,醉煞千人;西花园风景区则以“天下第五泉”为主体,四水环绕,以康熙、乾隆碑亭为次,亭榭巧合,参差错落,池水波光,景树荷浮,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大明寺内四个游览区分工明确,景色各不相同。合理的布局不尽突出了大明寺的佛家地位,弘扬了佛法,同时也让人们领略了佛教寺院的优美风光。
景点旅游提示
到达方式:扬州市内乘坐21路、22路公交车既可到达。
开放时间:07:30到17:00
饮食:寺内供有斋菜。
个园
个园坐落于扬州市郊的东关街,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本为清代画家石涛故居“寿芝园”旧址,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年至1800年)两淮盐商黄至筠修建为住宅花园。因园内植竹万棵,竹叶形如“个”字而得名“个园”,取竹子“本固”、“心虚”、“体直”、“节贞”之意。
个园为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深得人们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园内广植青竹,翠竹万棵,这在园林构造上较为少见。竹林郁郁葱葱,个个挺拔向上,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发,同时风吹竹动,婆娑婀娜,甚为壮观;二是民间素来有云:“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个园不仅在竹子上力拔头筹,而且合理地将翠竹、奇石结合了起来,形成了独有奇妙的园内山林特色。虽无真正山川之磅礴气势,却有小家碧玉式的精致美感,给人以“假山真味”的意向。
个园之内,万千翠竹不胜言表,不同的竹子展现出不同的风姿,近观细品各个竹子特点鲜明,个性十足;远望纵观一个个竹子合而成林,体态相当,随风舞动,美观旖旎。此外,个园内的叠石也是一奇。园内假山叠石不仅样式美观,极具美感,而且还有四季之分,委实奇妙:春景之石选用石笋插于竹林之中,突出表现雨后春笋的勃勃生机以示无限春色;夏景之石位于荷花池畔,层叠湖石,构出假山,步入山洞丝丝凉意遍袭全身,十分清爽;秋景之石采用黄石堆砌,其所构成的假山峰峦叠嶂,巍峨挺立,登山而望便见秋高气爽,朗朗红叶;冬景之石采用雪石堆叠,如隆冬白雪,纯净素白,十分美观。因此,遍观四石,犹如探访一年,方能体会“春山淡治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所表现的万千姿态。
景点旅游提示
到达方式:扬州市内乘坐8路、游1、2路旅游公交可直达个园。市内乘坐乘坐4路、26路、33路等公交车世纪联华站下车,入东圈门步行即到。
开放时间:07:15到17:15
最佳旅游时间:扬州一年四季景物不同,风、晴、雨、雪各具风姿,特别是个园,随便何时前往,均可看到风姿不同的四季山美景。
何园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清同治年间,道台何藏舠在双槐园的旧址上改建成寄啸山庄,占地14000余平方米。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归隐扬州后,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
全园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以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为一船厅,单檐歇山式,带回廊,面阔15.65米,进深9.50米。以此建筑为主景,南向的明间廊柱上,悬有木刻联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厅北有假山贴墙而筑,参差蜿蜒,妙趣横生;东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墙;西有石阶婉转通往楼廊;南边建有五间厅堂,三面有廊。复道廊中的半月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
西园空间开阔,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池的北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中楼的三间稍突,两侧的两间稍敛,屋角微翘,形若蝴蝶,故而俗称“蝴蝶厅”。楼旁与复道廊相连,并与假山贯串分隔,廊壁间有漏窗可互见两面的景色。池东有石桥,与水心亭贯通,亭南曲桥抚波,与平台相连,是纳凉之所。池西一组假山逶迤向南,峰峦叠嶂,后有挂花厅三楹,有黄石假山夹道,古木掩映,野趣横生。
池西的复廊南有一幢三开间的两层小楼,独占小院的一角,楼前山石峻峨,清静幽雅。由此再往南即为住宅区。
何园虽是平地起筑,但却独具特色。通过嶙峋的山石、磅礴连绵的贴壁假山,把建筑群置于山麓池边,并因地势高低而点缀厅楼、山亭,错落有致,蜿蜒逶迤,山水建筑浑然一体,有城市山林之誉,是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园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药,南山的红枫,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筑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变化,极尽人工雕琢之美。
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八怪纪念馆
扬州八怪纪念馆是宣传和弘扬扬州八怪艺术成就的专业纪念馆。纪念馆占地4452平方米。现存古建筑明代的楠木大殿,今辟为主展厅,展示十八世纪扬州的风土人情。东西廊房及珍品陈列厅,陈列有“八怪”书画及扬州书画家代表作,供游客品赏。
金农寄居室复原陈列貌,展现“八怪”书画创作生活的历史氛围。馆内有千年古树,假山水池,绿草如茵,洁净清幽,是扬州独具特色的参观游览景点。
八怪纪念馆由西方寺改建,八怪的代表人物金农晚年即生活于寺中,以其故居为馆,实在难得。西方寺建于隋朝,原为避风庵,面临大江,据说唐代时,寺前掘得三尊石佛,唐太宗赐“西方禅寺”,不久僧人智完迁建该寺于今址。
王振世的《扬州览胜录》载:“清乾隆中,仁和画师金冬心先生游扬州,尝客寺中,后殁于世。”金农晚年信佛,专事画佛写经,他在寺中曾题诗壁上:“无佛又无僧,空堂一盏灯。杯贪京口酒,书杀剡中藤。占梦今都应,谀人老未能。此处何所想?池上鹤窥冰。”他当时境况甚为凄凉,画家孤灯独卧,形只影单,不趋炎附势,以其人品和艺品赢得人们的缅怀。
瓜洲古渡风景区
瓜洲古渡风景区是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扬州市古运河下游与长江交汇处,距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中心15km,润扬公路大桥、镇扬汔渡、扬州港与其毗邻相接,镇江金山寺与园区隔江相对。“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千年古渡,胜境犹存,唐代高僧鉴真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康乾二帝及历代诗人墨客途经瓜洲,留下了许多哙炙人口的诗篇。民间传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古渡遗址、御碑亭、沉箱亭已成为中外宾客寻幽探古的佳处。
近年来,瓜洲闸管理处积极响应水利部的号召,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挖掘历史沉淀,美化环境建设,在抓好水利工程节制闸、船闸、抽水站及排涝闸安全运行管理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旅游项目。闸区进行了园林化建设,先后兴建了银岭塔、锦春园、映影池、园中园、“瓜洲古渡”碑、牌楼、沉箱亭、观潮亭、游泳池等景点,并投资扩建了古渡宾馆、南苑餐厅等旅游服务设施,现已成为集历史遗迹凭吊与现代人文景观欣赏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娱乐场所。
多年来,在这块“绿洲”接待了93个国家的外宾,7位总统及89位部长级来宾,以及祖国各地数十万人次参观的客人。园区滨江邻河,四面环水,树林葱郁,四季有花,楼台亭榭参差有致,历史遗迹分布其间,堪称“古渡明珠,江滨宝石”。
东关街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这条街上“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这里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
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能凸现扬州文化名城的非凡品位。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个园、逸圃、汪氏小苑,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有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马监巷内有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清真寺,有东关街西头香火很旺的财神庙,广储门街口的砖砌圈门,拱门上还镶嵌有“盛世岩关”四个大字。
如今东关街东街口又发现了宋大城东门双瓮城遗址。名人故居就更有不少,其中有江上青(东圈门16号)、刘文淇(东圈门14号)、金农(三祝庵)、汪伯屏(地官第14号)、何廉舫(东圈门22号)、洪兰友(地官第10号)、熊成基(韦家井6号),曹起蟳(东关街238号)等。
观音山
观音山是隋代迷楼故址,据《迷楼记》载,迷楼是隋炀帝行宫,浙江匠人项升设计,“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隋炀帝曾说:“使真仙游此,亦当自迷。”隋亡楼毁,明代雇桐曾题匾“鉴楼”,分明取“前车之鉴,以警后世”之意,以隋炀帝的教训鉴戒后人。
从元代至元年间开始,历经明、清两代,屡废屡修,现在寺的建筑多为光绪年间所建,佛像均为1984年以后重塑。观音山是山寺的代表,它处蜀岗东峰,因其地势在扬州最高,所以构寺才大胆使用山寺的构造方式:不强调对称,而是在山体顶峰,随山势筑殿。山上古树蔽日,红墙高耸,楼殿参差,山与庙俨然一体。其特点一是曲折幽深,从山前道路上山,曲折逶迤,攀登到顶,砖铺山道,蜿蜒而陡峭,两旁如城墙上的女墙,因而有“小长城”之誉。山上有圆通宝殿、迷楼、紫竹林、上苑等建筑。
这些建筑都不在同一中轴线上,比如山门殿,坐西面东而建,而天王殿和圆通宝殿则坐北朝南,你正以为无路可走时,绕过偏殿,则入紫竹林,登几级台阶,又见迷楼出现在你面前。古代墨客勾勒过这里的景致:“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木盾,互相连属,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户,上下金碧。”其特点之二是险,寺处山巅,以块石垒基,建筑皆气宇轩昂,崇楼杰阁。山下仰视,悬崖上危楼对峙。这里的树林叫“云林”,此处的池塘为“天池”,此处的楼为“摘星楼”。高宗南巡时,曾赐一联“渌水入澄照,青山犹古姿”,横批“峻拔为主”将其险峻之态恰当地概括出来。
观音山的佛像是很有特色的。这里的佛像不同于一般寺院以“释迦牟尼”为主像,其他佛像皆众星捧月。此处以“菩萨”为主体,同时供奉四大佛教名山菩萨,院落东侧房中为文殊菩萨,西侧房为普贤菩萨,文殊殿后为地藏王殿,在四大菩萨中又突出观音菩萨,主殿圆通宝殿中供奉观世音菩萨巨型坐像。观音山的佛像,美学价值极高。古代的雕像家逐渐将世俗融汇于佛教虚幻之中,其塑像造型力求塑出人物的不同神韵,观音山的三十二应身,不仅面型、衣着、动态各尽其妙,无一雷同,更重要的对人物神态的细部处理力求呈现人物不同性格,衣裙褶纹飘飘欲动,栩栩如生。
荷花池公园
园临砚池,隔岸有文峰塔,景名“砚池染翰”。园主购得太湖奇石九峰,大者过丈,小者及寻,玲珑剔透,相传系宋代花石纲遗物。该园旧有澄空宇、海桐书屋、玉玲珑馆、雨花庵、深柳读书堂、谷雨轩、风漪阁诸胜。乾隆帝南巡游此,大加赞赏,赐名九峰园,并纪事略。后奉旨选二峰送往京师御苑,扬州今尚存二峰,一在瘦西湖,一在史公祠,称“南园遗石”。嘉庆之后园渐圮,咸丰年间,废而不存。
1981年在荷花池建南郊水上公园,即荷花池公园。公园在池之北,呈半鸟形,绿树成荫。已建古典式砖木厅房、风景各一座。厅房三楹,三面回廊,飞檐翘角;六角风亭居西北高阜,檐下六面饰精雕花板。园内有花房,栽百余种花木,四季花香,春有杜鹃、茶花、春兰、茉莉;夏有仙人昙花、睡莲、六月雪、夹竹桃;秋有桂花、菊花、石蒜、一串红;冬有腊梅、天竹等。四季常绿的有铁树、五针松、南洋杉、黾背竹等。
园内陈列大量盆景,树种有黄杨、雀梅、榆桩、罗汉松、刺柏等。花房内置小型湖石假山,旁有水池,假山有滴泉。公园池面放养鱼苗,池南辟作苗圃。现扬州市政府已决定将荷花池及双桥渔场划拨、征用给园林部门,以充实、扩大荷花池公园风景览区。
宋大城遗址博物馆
遗址是位于四望亭路,展示了扬州宋代城池史,为“八五”期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史载扬州宋代有三城:宋大城、(老城区)、宝佑城(蜀冈上),夹城(笔架山),宋大城的形制为:规整的长方形,城内开十字大街,与四面城门相通,南北向大街,西侧平行一河(汶河,今填平为汶河路),河与南北水门相通。东西向平行街道三条,分别通过太平桥、开明桥、小市桥。相距300-500米。遗址透视宋代扬州城池概貌:五代后周周世宗在唐代旧城的东南隅改筑了一小城,世称周小城,西城门在五代周小城基础上修筑,并一直沿用到清代。
附近为五代城墙马面(城墙女墙上的战棚),北宋、南宋的瓮城门道,进出城门的砖铺路可以看出宋代时我国已开始使用砖砌券顶式圆形城门洞,替代了在此以前的木构过梁式方形城门洞,这是因为宋代火药的发明,对作为战争防御功能的城门也是提出了更为坚固的要求。
现今修缮的五代马面高5.5米,虽为局部,但使人想起宋代沈括《攀溪笔谈》中对赫连城马面的记述“极长且密”,“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为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攻也。”
如今有了原始实物佐证修缮的北宋瓮城、南宋瓮城分别达了4.5米和3.5米,城内空间有400平方米,虽为局部,但如标本范例,毕竟展示了五代、北宋、南宋城池的差异和师承。北宋、南宋瓮城外砖铺路面倒是历史的原状,都是立砖铺地,不仅路牙严整,路面逞中高边低的弧状,且砖与砖之间排列整齐,错落规矩,北宋路面车辙痕迹深凹,路面损坏严重,证明了北宋社会安宁,经济繁荣。南宋路面辙浅,路面平,分明战乱频仍,经济萧条,人口稀少的原因。
唐城遗址博物馆
唐城遗址博物馆:扬州唐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存完好,城廓明晰。成象苑为隋炀帝成象殿,前立唐代城阙高大巍峨,后耸庑殿或延和阁,门道,门楣条石,上下千层石阶皆是唐代宫城旧制,几百件唐代出土文物,风采依旧。让您感受大唐文化的风采,领略盛唐扬州的繁荣景象。
唐代扬州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京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商业城市,其时手工业发达,商业繁华,文化艺术繁荣,人文荟萃,是全国最大的贸易市场和货物集散地,又是中外交通的著名港口和国际大都会.扬州唐城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1957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指定公布扬州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唐城遗址博物馆是1979年建立的从事对扬州唐城遗址进行保护、唐代文物征集、收藏和保管、唐代扬州历史文化研究的专业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唐衙城遗址的西南角、隋炀帝行官的旧址上,馆内藏有陶瓷器、铜器、金银器等唐代扬州各类出土文物三百余件。现有唐代扬州出土文物展、崔致远史料陈列等基本陈列。唐城古遗址与唐式平桥、仿唐城墙厥楼、唐式宫廷建筑延和阁等交相辉映,再现了盛唐文化风采。古朴典雅、山水相连、景色优美,是蜀冈风景区著名的遗址园林式博物馆,也是扬州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观赏唐文化、领略唐风古韵、观光的好地方。
唐城古遗址的保护、展示与科研:唐代扬州城以蜀冈上下分为子城和罗城,蜀冈上为子城,亦称“衙城”或“牙城”,为官衙府署所在地;蜀冈下为罗城,是居民和工商业区。唐子城遗址面积约三平方公里,保较为完整,城墙四至明确,夯土城墙长约6850多米,高出地面5-10米。子城的四周土城、城河、角楼、城门、城内道路等,至今历历在目保存完好。唐城遗址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考古价值和研究价值,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唐城考古科研被列为国家重要科研课题,1986年起,对扬州唐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其成果分别被评为一九九三年和“八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
分别从城池与行政区域、手工业与商业、文化艺术、对外往来等方面,详尽直观的介绍了唐代扬州城的城市规模、范围、布局、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展示了唐代扬州的繁华景象。展出了唐纪年题名八角石柱、唐三绝碑、唐咸通十四年经幢、唐独木舟、唐代金银器、铜器、陶瓷器等数百件出土文物,反映了唐代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来自新罗的友好使者—崔致远与扬州:崔致远,新罗(今韩国)人,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取唐宾贡进士,并在唐入仕。唐末来到扬州,任职淮南,授予掌s书记、都统巡官、官驿巡官等职,勤于政务,参与军事和修筑唐城,写大量公文表状,写《黄巢书》天下传诵。有《桂苑笔耕集》二十卷。884年离扬归国,回国后积极传播汉文化,被誉为“东国文学之祖”。展览以详实的史料、图片和文物介绍了他在扬州的业绩,赞赏了这位来自新罗的有好使者。
唐城遗址博物馆自1979年开放以来,接待了许多国家、省的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旅游团体,游客参观人数达几百万人次,为专家学者研究扬州唐城、大中小学生学习扬州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馆内风景优美,观四季景色,秀丽优美,典雅别致;名木花卉,争芳斗艳;碧荷劲竹,桃红柳绿,假山池塘,石桥流水相映成趣。领略历史遗迹,珍贵遗物,欣赏唐代乐曲,悦耳动听;感受古文化的风采,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汪氏小苑
位于东圈门历史街区东首“地官第”14号,是扬州保存最完整的清末民初大型盐商住宅之一,房屋布局规整,装饰雕琢精湛,庭院玲珑精巧,文化底蕴丰富。小苑以其独有的特色和鲜为人知的盐商秘闻多少年来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来访。
原汁原味盐商豪宅——汪氏小苑除了一般园林的奇巧布局和精妙构造,砖刻木雕石雕等各种装修雕琢也值得玩味。当然,最引人入胜的是小苑中有不少暗门密室,据说有藏室洞至今未被找到呢!
汪氏小苑座落在扬州市东圈门历史街区东首“地官第”14号,因主人姓汪,住宅为主,苑则相辅,苑面积不大,故称汪氏小苑。小苑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遗存老房旧屋近百间,建筑面积1580余平方米,是今存扬州大住宅中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盐商住宅之一。其宅特点是房屋布局规整,装饰雕琢精湛,庭园玲珑精巧,文化底蕴丰厚。汪氏小苑以其独有的特色和鲜为人知的盐商秘闻多年来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来访。
小苑组群布局规整:住宅横为三路并列,纵为主房三进延伸,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体现儒家中庸之道思想。正厅旁厢边廊,堂后寝室耳房,体现尊卑有等、男女有别的封建伦理观念。构屋取奇数组合,体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神秘风水意识。
住宅庭院比例均衡,通风采光充足,纵横互联相通,内外分合自如,是扬州大宅门传统格局形式之一。庭园玲珑精巧:厅前屋后辟“可栖”、“小苑春深”、“迎曦”小苑,使住宅小苑揉为一体,曲折多变。装修雕琢精湛:木雕、砖雕、石雕与装修、墙面、地面巧妙结合,交相辉映。取材珍贵,有汉白玉、金丝楠木、红木、柏木等;技法多样,有阴刻、平、浅、深浮雕、单面、双面透雕;题材丰富,有几何图案、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寓意深刻,吉祥如意。
文史蕴含深厚:门楣、石额、匾额、楹联包含书法“楷、隶、行、草、篆”,出自名家佳作,用典精巧,耐人寻味,且与小苑内环境融为一体,相映成趣。鲜为人知秘闻:苑内有暗门、暗室、暗壁、暗阁、暗藏宝洞、地下室等。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扬州城南古运河东岸宝塔旁文峰寺内。建于明朝万历10年,相传是为镇住扬州之文风,使学子在科举场上出头而得名。
文峰寺位於扬州南郊古运河畔,始建於明朝万历十年(1582),由僧人镇存募化,知府虞德晔建浮屠,邵御史题名“文峰塔”,寺亦名“文峰寺”。兵部尚书王世贞作记。清康熙七年(1668)夏六月地震,塔尖坠地,第二年天都闵象南捐资修葺。咸丰三年寺毁于兵火,由万寿寺住持寂山等募资复建。文峰塔七层八面,砖木结构,如孤峰耸诱,矗入云宵,足可镇江淮之水,收吴楚之胜。唐鉴真大和尚第二,四,六次东渡,均由次入长江。清康熙、乾隆几次南巡,都曾由此经过。历史渊源,虽动难不断,然古塔尚存。弯弯河运流水,悠悠行舟竞发,巍巍宝塔倒影,幽幽静谧寺宇。古往今来,文峰寺成为扬州塔、寺、园合一的特色景点。

㈢ 记游松风亭的赏析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网络文库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学 体育 亚运会 欧冠 核心用户

记游松风亭目录

作者
原文
题解

编辑本段作者
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生平 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一百卷
编辑本段原文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脱勾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
译文: 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树林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想:怎样才能到得了。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有了顿悟,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编辑本段题解
据《舆地纪胜》,松风亭上植松二十余种,清风徐来,松声如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苏轼游松风亭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月间事。时章敦为相,东坡知定州,谪知英州,未到任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政治打击接踵而来,然而仍怀着极高的兴致游览了松风亭。文章记录了游览时轻松愉悦的心情,显示了对待贬谪的旷达态度,读来理趣盎然。 松风亭在广东省惠阳县东弥陀寺后山岭上。 【注释】 1.纵步:放开脚步. 2.死敌:死于敌手 3.恁么:如此,这样 4.熟歇:好好的休息一番 5.死法:死于军法 6.意谓:心里说

㈣ 【 乙 】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 ① ,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 ② 一两

1.D
2.A
3.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4.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内静意对之
5.用比喻容来描写夜色。积水比喻月光,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竹柏的影子。
6.月色美好;幽静。
(意对即可)


㈤ 《记游松风亭》 苏轼 翻译及赏析

释义:

我曾经寄居在惠州的嘉佑寺。在这里的松风亭下面散步。走得腿脚感到疲惫了,就想到亭子里休息。可是眺望着山上的亭子还掩映在高高的树捎上面,心想这可怎么能够到上面体息呢?思索很久很久,一下子茅塞顿开,忽然说:“这里的山间有什么地方不能歇息呢?”于是就像挂上钩的鱼。忽然间得以解脱。

如果人能够感悟这种境界,即使在战场上短兵相接,战鼓声犹如雷霆震响,前进就会死在敌人手中,后退就会死于军法制裁,在这个时候也就不妨足足地歇息一下。

鉴赏:

作者说他一次本欲纵步松风亭顶,因足力疲乏,不由产生畏难情绪。正在踌躇之际,突然悟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如电光,如火花,这个妙悟令他豁然开朗,顿时获得了“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般的轻松。

并由此及彼,进而觉悟到,即使在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的战场,人当“进则死敌,退则死法”的生死关头,亦不妨好好歇息一番!此间之顿悟,是禅宗“当下即是”、“看穿忧患”思想的发明,是他在严重的政治打击之下,依旧能处处坦然、无往而不乐的精神支柱,在这里,佛家思想给了他积极的影响。

然而这种思想的表述,作者在文中并未空对空、由抽象到抽象地加以诠释,而是于娓娓叙来、随笔点染中,寓理于象,又夹以解颐的妙语,精彩的比喻,在轻松怡然的情调中,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赏会及对生活哲理的领悟;且文章着墨不繁,却既富理趣,又饶情趣,令人玩味不尽。

原文:

《记游松风亭》 宋代: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注释:

1、尝:曾经。

2、寓居:暂居。

3、纵步:放开脚步走。

4、就:靠近。

5、木末:树梢 。

6、死敌:死于敌手。

7、死法:死于军法。

8、意谓:心里说,文中有“心想”之意。

9、由是:因此。

10、死敌:死于敌手。

11、虽:即使。

12、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

13、恁么:如此,这样。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


(5)风亭周边游扩展阅读:

绍圣元年(1094),章惇为相,复行新法,苏轼因再次遭贬,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宋代,节度使是无权的虚衔),惠州安置。贬惠两年半期间,他曾两次寓居又两次迁出嘉祐寺。待四年二月十四日白鹤峰新居成,又自嘉祐寺迁出入新居。文当写于前次或后次离嘉祐寺后。

松风亭在惠州东。文写游松风亭,却既未着意描写“游”,也未对亭景作模山范水的铺陈,而只是表达了作者在遥望亭宇时所产生的一种“顿悟”思想。

㈥ 《记游松风亭》表达了什么情感

东坡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专树林里休属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想:怎样才能到得了。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有了顿悟,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苏轼虽被贬官有二品大员一下官至九品,远发海南,但晚年的他政治心态和人生已趋向平和,“人为什么一定要登上某个极点呢?为何不欣赏沿途的风景,歇歇脚后下山呢?”

文章记录了游览时轻松愉悦的心情,显示了对待贬谪的旷达态度,读来理趣盎然。

㈦ 记游松风亭文言文启示

其实,人有时是自己给自己设个牢笼,在自己心灵上加上沉重的负担.一旦摆专脱了这种自我限制,获得了心属灵的完全自由,浑身一下子就会舒坦许多、轻松许多.东坡先生在平常生活中就能悟出这个“大道”.他在游览爬山,累得腰酸腿痛时就能够悟道:“这又有什么歇不得、游不得呢?.”(《记游松风亭》)人不能给自己设限,要多给自己一些自由,进、退不能强求.就像大自然有晴天也有阴雨,有暖春也有寒冬;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东坡先生在《与陈秀才书》中这样说道:“我将自己整个都交给了上天,听其运转,顺流而行,遇低洼而止;不管是行是止,就都没有什么不好的了.”这种能行则行,该止则止,成则不狂,败则亦安的人生心态正是东坡先生“悟道”的结果.东坡先生认为,人生只有安于时代的潮流,因任自然的法则,才能进退有居,成败皆乐.
总之,人生在世:
有所求,不强求,尽力而行;心要静,身要勤,能行则安.
平凡的人生是最真实的人生,一个人既能安于平凡,又尽力而为、努力不懈,平凡者既有知足的快乐,又有追求和成功的喜悦.人生如斯,不亦善乎!

㈧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人当时虽然被贬,但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游玩,表达了豁达态度和看开一切内的胸襟与情怀。

原文:容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甚么时,也不妨熟歇。
本文作者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松风亭在广东省惠阳县东弥陀寺后山岭上。据《舆地纪胜》,松风亭上植松二十余种,清风徐来,松声如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苏轼游松风亭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月间事。时章敦为相,东坡知定州,谪知英州,未到任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政治打击接踵而来,然而仍怀着极高的兴致游览了松风亭。文章记录了游览时轻松愉悦的心情,显示了对待贬谪的旷达态度,读来理趣盎然。

㈨ 蚌埠附近的旅游景点

第1天
淮河文化广场 - 禹墟 - 锥子山 - 曹操纪念馆 - 魏武祠 - 白衣律院 - 毫州华佗纪念馆
第2天专
徽园属 - 包公祠 - 包公园 - 李鸿章故居 - 相隐寺
第3天
春申君陵园 - 忘情谷
蚌埠位于安徽东北部,是省辖市,因过去盛产河蚌而得名,所以蚌埠也称为“珍珠城”。蚌埠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相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现在成了风景区。主要景点还有龙湖风景区、濠城古镇等。固镇石雕茶壶也是一大特色,凤阳花鼓戏闻名全国。风味美食有:濠城霸王饼、烧饼夹里脊、牛肉豆腐脑。交通比较方便,蚌埠机场每周都有飞往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航班;蚌埠火车站是京沪、淮南线的交通枢纽,每天有多趟列车进站停靠。最佳季节:3-5月、9-11月。春秋两季是蚌埠的最佳旅游时间。 蚌埠地处淮河流域,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三度左右,结冰期约半月之久;夏季炎热,35℃以上的高温期通常超过20天。6、7、8三个月是蚌埠的雨季,降水较多且空气潮湿,旅行时体感较差。

㈩ 记承天寺夜游与记游松风亭

乐观、旷达豁达、洒脱。随缘自适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