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红色旅游乡村

红色旅游乡村

发布时间: 2020-11-23 07:44:38

❶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图书信息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整合了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保护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结合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应用中的最新知识,在知识体系上突破传统的重开发轻保护倾向,将资源、资源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予以介绍,增强了该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强调基础理论与应用知识的结合,以培养既具有系统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内容新颖,实例丰富,有配套的教学课件,力求体现高职教育的先进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旅游类高职高专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景区员工学习培训、从事旅游开发策划和规划的相关人员的参考书籍。
需要电子课件者请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出版单位联系。 第一章 旅游资源综述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三、旅游资源的功能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与依据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
一、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
三、综合类旅游资源的形成
四、特殊旅游资源的形成
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述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
一、地文景观
二、水域风光
三、生物景观
四、天象与气候景观
第二节 人文旅游资源
一、遗址、遗迹与遗物
二、建筑与设施
三、人文活动
四、旅游商品
第三节 综合类旅游资源
一、风景名胜
二、乡村田园
三、野外民俗活动场所
第三章 旅游资源开发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区位理论
三、系统论
四、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五、竞争力理论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旅游资源价值分析
二、旅游区位分析
三、区域经济文化背景分析
四、客源市场分析
五、环境影响分析
六、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程序
第四节 旅游地的开发规划
一、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基本原则
二、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基本内容
三、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分类
四、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基本方法
五、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基本程序
六、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分析
七、旅游地的形象定位
八、旅游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
第四章 常见旅游地开发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开发
一、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原则
三、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的开发
一、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原则
三、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三节 森林公园的开发
一、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森林公园的开发原则
三、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四节 历史城镇的开发
一、历史城镇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历史城镇的开发原则
三、历史城镇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五节 文物旅游地的开发
一、文物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文物旅游地的开发原则
三、文物旅游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六节 乡村旅游的开发
一、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乡村旅游地的开发原则
三、乡村旅游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七节 旅游度假区的开发
一、旅游度假区的类型及资源特征
二、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原则
三、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八节 主题公园的开发
一、主题公园类型及其特征
二、主题公园的开发原则
三、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九节 世界遗产地的开发
一、世界遗产地的资源特征
二、世界遗产地的开发原则
三、世界遗产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十节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
二、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四、红色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五章 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与措施
第三节 生态旅游
一、历史城镇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历史城镇的开发原则
三、历史城镇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五节 文物旅游地的开发
一、文物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文物旅游地的开发原则
三、文物旅游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六节 乡村旅游的开发
一、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乡村旅游地的开发原则
三、乡村旅游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七节 旅游度假区的开发
一、旅游度假区的类型及资源特征
二、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原则
三、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八节 主题公园的开发
一、主题公园类型及其特征
二、主题公园的开发原则
三、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九节 世界遗产地的开发
一、世界遗产地的资源特征
二、世界遗产地的开发原则
三、世界遗产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十节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
二、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四、红色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五章 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与措施
第三节 生态旅游
……
第六章 旅游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参考网站
……

❷ 新乡正式确定5个乡村为红色旅游景点,看看都是哪儿

1.贵州红军长征线红色旅游系列景区(遵义市遵义会议会址,红花岗区红军山烈士陵园,汇川区,桐梓县娄山关景区,赤水市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习水县、赤水市、仁怀
市风溪渡口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
习水县黄皮涧战斗遗址,
赤水市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黔南州瓮安县、遵义市余庆县、遵义县和息烽县乌江景区;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会议旧址) 2.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3.安顺市王若飞故居

❸ 谁帮我弄一份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查问卷,急用

总体调查还是专门调查(如各项具体的)?
参考下吧,问题可以对照着修改:
全国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调查问卷

2005-07-14 09:19 商务部 办公厅

填报说明:请在符合您情况选项后“□”内打“√”。

1.使用农药和兽药有无农业技术人员指导:有 □ 无 □

2.蔬菜上市前是否进行产地检测:是 □ 否 □

3.您的种植地或养殖地附近有无下列场所:

化工厂 □ 电镀厂 □ 采矿场 □ 冶炼厂 □ 水泥厂 □

石灰厂 □ 垃圾场 □ 造纸厂 □ 印刷厂 □ 屠宰场 □

纺织厂 □ 印染厂 □ 污水河 □ 无 □

7.您外购食品主要地点是:

集市 □ 附近小卖部 □ 供销合作社 □ 县城 □

8.您购买食品时是否考虑食品安全问题:是 □ 否 □

9.您决定购买的理由: 价格便宜□ 品质放心□

10.您是否因食用外购食品而生病或中毒:是 □ 否 □

11.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向有关部门投诉: 是 □ 否 □

12. 您的投诉是否得到解决: 是 □ 否 □

13.您对投诉解决是否满意: 是 □ 否 □

14.您家裏生熟菜板是否分开: 是 □ 否 □

15.您对改进农村食品安全状况的建议:

所在地区: 省 市

姓名: 电话: 邮编:

❹ 如何提高红色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

浅谈周山红色旅游发展经济效益;一、背景;周山,全称周佳山或周家山,位于福鼎市东北部的佳阳;周山乡村旅游区核心区是周山村和西坑村为核心的区块;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三、原则;1、体现特色;以保护好现存风景资源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突;2、休闲体验;景区建设紧扣休闲度假的发展方向,在景观营造和服务;3、就地取材;开发
浅谈周山红色旅游发展经济效益
一、背景
周山,全称周佳山或周家山,位于福鼎市东北部的佳阳乡,距城关28公里,坐落于闽浙交界的天湖山下,西北与“世界矾都”浙江苍南矾山镇接壤,东北与苍南马站镇为邻。周佳山因周姓族人聚居于此而得名,系闽浙边界千年历史文化名村,素有“进士村、秀才村”、“边界延安”、边界“红色堡垒”、“南国牡丹之乡”等美誉,是“福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小记者福鼎实践基地”。
周山乡村旅游区核心区是周山村和西坑村为核心的区块。景区距县城车程28公里,交通较为便利,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是福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先开发项目,是福鼎市环太姥山旅游带的重要节点。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方针,贯彻休闲度假与观光相结合的规划理念,通过对景点的整理修缮和重新设计以及旅游活动项目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让游人多方位、多层面地接触周佳山,体验牡丹文化、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获得愉悦身心的旅游体验,把周山乡村游打造成为闽浙交界地区的乡村旅游知名品牌。同时,充分考虑投资方企业经营的机会和风险,以费用——效益理念为基点,让投资方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佳,帮助政府达到招商引资的目标,促进周山乡村游迅速启动,快速发展。
三、原则
1、体现特色
以保护好现存风景资源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旅游”的个性特色。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以概括性、艺术性的手法,加工提炼牡丹特色文化,再赋予时代的新内容,创造一个富有个性魅力的文化乡村窗口的形象。
2、休闲体验
景区建设紧扣休闲度假的发展方向,在景观营造和服务设施配置中,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导功能,融入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项目的体验。
3、就地取材
开发中充分利用当地建材,不求华丽,不求排场,但求质朴、韵味、自然。广场、园路、坡坎的铺砌、美化亦提倡逐步完善。以地方化和低成本原则为核心,由骨至肉有序开发,滚动发展。
4、美化环境
坚持绿化先行,加强自然生态、水土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尽量依山就势进行景观设计。同时,重点做好周山村和西坑村的环境整理,把旅游区建成一个旅游功能设施较为完善的旅游村。
四、范围与期限
1、范围
工作范围集中于近期开发目标中的“周佳山古村落旅游核心区和西坑古村落生态休闲区”,具体为周山行政村管辖的周山自然村和西坑自然村所辖范围,面积约31.04公顷。
2、期限
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5-2018年;远期2019-2020年。
五、依据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指导文件和法律法规。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福鼎市旅游发展规划》、《福鼎市城市总体规划》、《周山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和其它有关规划等。
六、目标
规划区以“历史文化、牡丹文化、红色文化”为灵魂,实施旅游扶贫战略,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功能,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把周山乡村旅游区建设成环太姥山旅游带上的一颗新星、在闽浙边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绿、古”相融合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国家3A级旅游区。近期2015年游客量达到8万人次,远期2020年游客量达到20万人次。

基础概况
一、文物古迹
周山千年的岁月积淀,呈现出周族的荣光和生生不息的文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乾隆皇帝、宰相蔡新、刑部尚书孙希旦、四库全书编撰者陈科捷、翰林院侍读学士阿肃、大理寺卿蓝应元题匾、温州知府张慎和、福宁府郡守李拔等重要题匾。乾隆皇帝御赐“牡丹”、精巧的“木雕、石雕、砖雕”、明清“书法、诗词、绘画” 、清代石狮栏杆、明清古墓等。
传统建筑有周氏宗祠、明清古戏台、古戏台、土地宫、明清古民居、古代水渠等。
二、生态环境
周山的祖先注重风水,也注重树木的种植和保护,在周氏家谱“族训规则”中规定:“??周围树木,原以培护阖族风水,如敢盗砍强伐者,虽一枝之微,必从重惩治”。所以,使得现在的周山绿树成荫,古树名木众多。周山的古树主要有:千年古樟树、西坑古树群、后门山枫树林等。
四、革命传统
周山是闽浙边界红土地,鼎平革命的发祥地。20世纪三十年代,闽东革命迅速发展。1933起,在本村周建生、周钦明、周广达、周招党等进步青年的推动下,周山也融进了革命浪潮中。为进一步开展闽浙边革命斗争,闽东特委于1935年6月在周山成立中共鼎平县委(辖今福鼎、平阳、苍南一带),周建生担任委员。同年,上东区苏维埃政府也在周山成立,组织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1936年初,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刘英的领导下挺进鼎平地区,革命力量不断壮大。慑于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八十师曾在周山建起炮台长期驻扎清剿,共有87户人家113间民房先后被烧毁,周山根据地人民惨遭严重摧残。战火纷飞,周山革命先辈,继续奋战在闽浙边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伟大贡献。

❺ 三下乡具体要干些什么对大学生有什么锻炼对乡村的发展哟偶什么好处

三下乡”活动是在党中央关于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工作的号召下,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分团委牵头,在相关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四名同学组成“三下乡”实践团队,于2006年7月25日至2006年7月29日前往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开展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本次“三下乡”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实践调查工作、后期总结工作。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下乡”实践活动主题、形式的确定、组队,对组员进行思想动员,作初步计划以及《关于木兰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调查问卷》和各宣传单的制作。实践调查工作主要包括通过各级政府,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开展实地考察,走访当地居民并宣传弘扬“两会”精神以及党和国家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发放调查问卷。后期总结工作包括对服务实践活动中资料的整理与总结、开展以交流组员在“三下乡”活动中的心得为主题的座谈会。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通过团队队员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一共分发调查问卷100份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4份,回收率94%。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在计划之下进行的,且大部分的计划都有较强的实效性,但是也由于对当地情况了解有限,以至在计划中一些项目很难实施。我们开展的几项活动所起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达到了我们原定的目标。经过了十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本团队成员都有很大的收获,大家的社会实践能力、搜集资料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后,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三、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组队
基于“三下乡”活动服务农村的宗旨,在活动筹备之初,我们遵循“自愿、争取”的原则,严格把关综合素质,在人员的确定的问题上,对团队成员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其具体如下:
态度端正,有上进心,从思想上加入我们的团队,有服务农村的热情。
作风朴实,能吃苦耐劳。
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有团队精神与团体意识,服从组织的安排,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通过严密把关,我们定下团队成员。但在获得开始之前,原定部分成员因故不能参加,致使团队重组。在反复考虑和征集后,形成了本次“三下乡”实践团队这个充满了凝聚力的团体。这为我们这次活动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2.思想动员,并作初步计划
“三下乡”是党中央提出的一条解决农村缺乏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方案。它的实施不仅反映在具体的行动上,也集中体现在思想上,而且后者为前者之源。只有在思想高度认识了“三下乡”,了解了它的意义,才能做到真正的“三下乡”。针对这一点,我们对全体组员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动员。
首先我们搜集了许多关于“三下乡”的资料。随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小型的座谈,在座谈会议中,大家畅谈自己对“三下乡”的认识,并表明了自己将怎样以实际行动去完成这项坚定的任务。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大家的思想有了明显提高。
由于事先对当地具体情况了解有限,为了使活动顺利的开展,不至于以后陷入被动的局面,队员经过思想学习之后就进入了活动的准备阶段,通过各方渠道了解当地情况,制定了一个初步的计划。计划主要包括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调查,相关调查问卷的完成,“两会”精神的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方针的宣传等。

3.调查问卷及宣传单的制作
在查找翻阅了有关资料(主要是关于问卷制作和新农村方面的资料)后,按照相关主题初步拟定了一份关于木兰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调查问卷,共10道选择题,4道问答题,1份1张共100份。
制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单,1份1张共100份
制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画,1份1张共50份
制作关于“红色旅游”的宣传单,1份1张共100份
制作关于“红色旅游”的宣传画,1份1张共50份
(二)实践调查工作
1.通过当地旅游度假局管理委员会了解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 木兰乡拥有的主要旅游资源
在搜集了部分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料之后,我们和该区旅游度假局管理委员会方主任针对该地区的实际开发情况进行了访问。在访问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木兰乡的旅游资源丰富,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 木兰湖旅游度假
木兰湖位于武汉市北郊60公里,座落在荆楚名胜木兰山脚下,是武汉市重点旅游开发区,被市政府列为“武汉市后花园”,规划总面积5000公顷,木兰湖湖面面积达三万亩,约为17批平方公里。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最狭窄处约1.2公里。湖水平均深度为23米,最深处有28米。1959年开始,因为兴修水利,筑建大水坝,形成了现在的木兰湖。60年代开始,木兰湖中开始出现各种鱼类,于是又开始发展渔业。直到1992年才开始发展旅游业,到目前为止,湖中共有大小游艇150条。木兰湖最为独特的景观是鸟岛,湖东南岸三千亩林区,十万余只鹭科候鸟在此栖息,秋去春来,繁衍后代。其区位优势明显,基础环境具备,交通便捷,电力充足,通迅发达。总体的规划已被联合国列入中国21世纪优先发展项目。现有大批客商来此投资开发旅游业,已建成的项目总投资高达5亿元人民币。星级宾馆、豪华别墅区和度假山庄在湖畔星罗棋布。
② “红色旅游”
木兰乡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是当年鄂豫皖边区著名的赤色根据地。更是董必武、李先念、刘华清等革命家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在大革命时期,木兰乡农民组织的赤卫队、护卫队就有大约1.2万人参加,并在其间所牺牲的烈士,记录在案的就有12280人。
在木兰乡,共有13处“红色旅游”景点:静山庙农民武装暴动纪念碑、塔区(即现在木兰乡)共青团第一个团支部纪念碑、李先念革命活动旧居、英雄树、戴慧兰烈士墓、两处烈士纪念碑、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七军会址、仇恨树、血泪井、新四军抗日标语、塔区第二乡苏维埃政府旧址。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木兰湖畔出生的杜义德、袁学凯、陈福初等7位红军将领共和国将军军衔。1985年,木兰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有大批青少年学生来木兰湖瞻仰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
③ 林果业、茶业、甘柿大乡
木兰乡是武汉市有名的板栗、柿子、茶叶"三品"之乡,有人称赞是“春来花开满枝头,秋来层林果丰硕”。
木兰乡共有12万亩山场,种植有约1.5万亩银杏树、8000多亩板栗,同时拥有3000多亩茶林,桃树、杏树、梨树、柿树和柑橘一共有5000多亩。在林果业方面的发展前途十分可观。
④ 大余湾民俗村
大余湾距武汉市区40公里,坐落在乡村的公路边。依山傍水,宁静如画。占地面积300亩,该村的古建筑群属明末清初的民俗建筑,20余条巷子纵横分隔。尚存明清古宅40余栋和大量的古迹文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辉煌历史。据当地史书记载,该民俗村始建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目前尚存民居50余幢,当地有一民谣形象概括了古民居建筑独有的特色:“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套客房,室内雕塑刻,门前面檐廊,方块石板路,滴水溅石墙”。和古民居同在的还有明清家具、农具、手工作坊等生产工具以及古朴的民风民俗。整个民俗村将古文化溶于古建筑中,每种建筑风格体现出不同的古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⑤ 远古寺庙、将军庙遗址
木兰将军庙坐落于木兰湖西岸的将军庙村,是花木兰祖庙,亦是木兰生态游览区最古老的殿庙之一。其始建于唐,扩建于明,重建于今。与将军墓一起列为木兰湖两大历史陈迹。将军庙、将军墓与木兰山金顶、玉皇阁遥相呼应,一脉同轴。同时还有远古寺庙约20多处。
(2) 木兰乡“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落后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因分析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作出明确规定。这表明,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尽管现在“红色旅游”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相对生态旅游来说,“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仍不容乐观。
我们实践团队通过对该区旅游度假局管理委员会方主任的访谈以及实地在走访了解,分析了该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并将其归纳和整理:
国家政策对大众的引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追求物资享受外,也开始转向精神享受。现在比较大众化的一种追求精神享受的方式就是外出旅游,而且随着大众生态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应运而生,我国从90年代就开始了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并且在各方面政策的保证和支持下,生态旅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红色旅游”这种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却被忽视甚至遗忘了,尽管国家现在开始提倡“红色旅游”,但由于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其发展程度自然无法与生态旅游相比了。
“红色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人并未从思想根本上接受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但是,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能被大众所接受,“红色旅游”也是如此。大部分人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红色旅游”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已开发的地区看不到成效,这就导致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越加迟缓。
“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资金不足 我国目前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每年用于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的资金极度不足,目前的文物保护的经费来源,一靠政府财政拨款,二靠横向创收。但在木兰乡,财政核拨的经费,连景区的正常运作都不够。加上不少文保单位位于农民群众集中居住的村之中,文化遗产在农村改造过程中被损毁的问题时有发生。位于叶家田李先念旧居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尽管近年来市、区文物部门拨出专款对重点危房进行了一些“救命”的修缮,李先念旧居却还是在去年的一场大暴雨中倒塌了。
“红色旅游”景区的地理和交通限制 由于当年革命游击战争的需要,“红色旅游”景点多位于山旮旯之中,地点分散,而且交通极不便利。地点分散,就导致“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难上加难;交通不便,就导致人们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参观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要想更好的开发“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就必须先修路搭桥,解决交通不便利的问题。这就又涉及到了资金的问题,因此,“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速度无法进一步提高。
(3) 制约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三下乡”活动期间,我们实践团队通过对该区旅游度假局管理委员会方主任的访谈以及实地在走访了解,分析了该地区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并将其归纳和整理:
开发经费的限制 自1994年起全市文保经费每年一直维持在100万元的水平,而除掉物价因素外,仅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已由当时的135处增加到178处,但经费却没有增加;就是这笔十分有限的钱,市主管部门优先考虑的是中心城区,7个近郊区占39.3%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能够分配到的就非常有限,至于主要靠各区解决的110处区级文保单位则事实上更难落实维修经费。
在此情形下,各地只能发动各自能量,借助本土资源,大搞各类旅游开发。甚至出现“开发收益第一,有效保护为次”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开发好了,经济效益增加,政府负担也自然减轻,因此,除非出现明显违法行为,各地政府往往对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视而不见,政府对旅游业开发的这就制约了当地旅游开发的进一步发展。
这也是当地旅游业发展受限的最主要的原因。
土地政策的限制 1997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该通知主要政策内容为:加强土地的宏观管理;进一步严格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加强对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加强土地管理的执法监督检查。2001年4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主要内容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严格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大力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加强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加强地价管理;规范土地审批的行政行为。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以建设度假区、文化城等,而各种土地政策的出台,限制了旅游业对土地的使用,导致许多旅游资源开发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进行。
开发规划与当地居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规划落实无法到位 许多旅游景区的开发,需要当地居民进行搬迁移民,但政府无法给予相当的经济补助,当地居民便不肯配合,居民工作做不通,导致开发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4) 木兰乡旅游开发规划
在下一步的旅游开发规划中,木兰乡旅游局打算在天子山一带的景区打造出江城第一漂流的大型的旅游娱乐项目。天子山景区一共有三个自然村,157户农民,拥有一万多亩的山场,并且与木兰湖相连,景色宜人。
经过规划,木兰乡旅游局预备将天子山现有村民全部迁出,合并成一个大的村落。为了解决开发过程中的资金问题,木兰乡决定招商引资,由加拿大皮卡尔投资建造一个大型水上公园,并在水上公园周边建造一个饮食文化城。
这个计划将在今年10月份开始实施,预计在三年之后完成。

2. 通过当地团委机构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搜集掌握了大量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料之后,我们和木兰乡团委书记陈清同志针对该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访问。在访问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木兰乡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如下:
① 结合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在木兰乡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坚持依法行政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的基层管理体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增强村级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功能,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改善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展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改善农村社会发展环境,逐步建立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努力把试点村建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民主法制健全、管理服务有序、环境卫生整洁、社会文明和谐的温馨家园,为全市全面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探索经验,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② 旅游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充分利用木兰生态旅游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俗乡情、丰富的农业资源,以旅游业和配套服务产业为支撑,以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为特色,以庭院经济和打工经济为补充,培植木兰生态旅游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其区域位置、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把致富门道明晰工作落实到村、落实到户。其工作内容是:1、落实“三农”各项政策。2、调整产业结构。3、做好科技兴农入户工作。4、健全生产经营服务体系。5、推广小型农机应用。6、规范农资市场秩序。7、促进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8、完成农民增收目标。
③ 集中资金,有序建设
结合天子山景区的开发资金,首先打造天子冲家园。明晰致富门道,发展旅游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立社保体系,稳定社会和谐。并对此进行大力的宣传。
打造“农家乐”项目,包括旅游农家乐,红色农家乐,服务农家乐等内容,并对服务业的工作者进行定期定量的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在建设天子冲家园的同时,加紧进行“通湾道”的道路建设计划,把路修到各村、各湾,以保证旅游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全部的“通湾道”建设预计将在2007年的上半年完成。

3.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主题一 反映当地居民对“红色旅游”的了解问题
第1题,其中选“一般了解”的占51.1%,占了大多数,选“不了解”的占35.1%,不在少数。而选择“非常了解”和“很不了解”则各占了9.6%和4.2%;在第2题(对国家关于“红色旅游”开发的相关政策的了解)中,选择“非常了解”只占了3.2%,而选“不了解”的占48.9%,占了大多数,选 “一般了解”的只占了40.4%,。 “很不了解”这一选项则占了7.4%。从这两题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地居民对“红色旅游”知之甚少。即使有所了解也不过是略知一二。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地关于“红色旅游”的相关宣传很不到位,有待提高。
主题二 反映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认可度和关注度
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认可度:第3题:认为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非常合理或是一般合理的占78.7%,认为不合理的只占了19.1%,剩下的0.2%对此没有感觉。不难看出,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第4题(在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在哪一个方面不合理),此题是多选题: 在认为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的人和一部分认为开发一般合理的人当中,有29.1%的人认为在资源保护上做得不好,而51.0%的人认为环境协调工作不到位,占了大多数。12.7%的人认为是与相临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关系不和谐,23.6%的人认为是经济效益不够明显。
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关注度:第6题,有28.7%的人非常关注木兰乡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出台,有43.6%的人只是一般关注,而有27.7%的人不关注相关政策的出台。这反映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还是比较关注的;第7题和第8题是问答题,主要涉及当地居民关注的侧重点和不关注的原因,绝大多数人表示比较关心环境卫生的治理方面以及经济效益方面的政策,还有部分人比较关注旅游业发展政策中的农民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还有一小部分人表示比较关心旅游业发展政策中关于教育的政策、支持“红色旅游”的优惠政策以及开发项目方面的政策;而不关注的原因则多为自身没有意识到、没有时间、政府宣传不够,没有了解渠道、发展速度太慢,看不到变化而不再关注等等,还有一小部分人则表示是由于所居住的地区与乡镇中心相距太远,不便关注或是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
主题三 反映木兰乡旅游资源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积极影响:第9题,此题为多选,42.6%的人认为木兰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就业机会,41.5%的人认为增加了家庭的收入,有20.2%的人表示对此没有什么感觉,还有16.0%的人选择了“其他”,其中包括的有带动旅周边游业发展、促进了消费、推动了经济、对国家有益、提高了农民思想文化、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公路得到修建,当然还有极小部分人认为没有什么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第10题,此题为多选,54.3%的人认为木兰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21.3%的人认为外来人员的入住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有16.0%的人表示对此没有什么感觉,还有22.4%的人选择了“其他”,其中包括的有社会风气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如酒店小姐、赌博、打架闹事等)、物价上涨,在这之中也有部分人认为没有什么消极的影响。
主题四 反映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第5题,有35.1%的人表示意识到了要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并且常常这么做,有54.3%的人表示意识到了但很少做,9.6%的人表示并没有意识到。看来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主题五 反映当地居民对“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支持度
第11题,75.5%的人表示十分看好或者一般看好木兰乡“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其他的人则表示不看好或是没有意见;第12题,52.1%的人选择了去生态旅游,37.2%的人表示愿意选择“红色旅游”,还有一部分人表示不清楚自己会选择那种旅游。从这两足数据说明大家对木兰乡“红色旅游”的发展前景还是持乐观的态度的,但更愿意接受生态旅游;问答题13题涉及了选择两种旅游的原因,选择生态旅游的人多是因为生态旅游区风景气候宜人,能让人得到好的放松,选择红色旅游的人则是由于“红色旅游”为最近的热门,更多的是因为“红色旅游”对教育后辈、提高思想素质、缅怀历史、忆苦思甜所起到的作用。
主题六 反映当地居民对旅游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问答题14题和问答题15题,在14题中,许多人都认为,要想更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速度,加强农民素质,并在发展中注意保持可持续发展,尽量避免因旅游开发带来的不良影响;在15题的回答中,几乎100%的人都认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新农村的建设有促进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农村的通水通电、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农民视野变得开阔、思想素质得到提高等方面。

(三)后期总结工作
1. 调查报告的完成以及资料整理
返校后,我团队成员开始了对活动期间各类资料的总结和整理工作,在8月1日-8月6日近一周的时间里队长周颖君同学在整理了《关于木兰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调查问卷》后,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并通过六个专题将该调查问卷反应出的问题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以《谁抛弃了我们》为题的感想总结。龚啸宇同学根据在当地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并通过网上资料、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完成了《2006年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报告。其余队员也在总结“三下乡”期间的所感所悟的同时,着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并整理了其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8月14日晚6:00,我们“三下乡”团队全体成员利用QQ,召开关于“三下乡”心得的网上座谈会,座谈会上各队员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在“三下乡”过程中的感想和收获。通过这次座谈会,队员纷纷表示加深了对“三下乡”的活动认识。
2. 对木兰乡关于“新农村”建设在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上的可行性分析
在讨论和分析了我们所搜集掌握的材料之后,对于木兰乡关于“新农村”建设在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上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如下总结:
(1)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背景
木兰生态旅游区总面积947平方公里,涉及蔡店乡、木兰乡、姚集镇、长岭镇、罗汉街、李集镇、王家河镇等7个乡镇(街道),已规划开发和建成的主要景点有9个。被纳入 “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的村有32个,涉及自然塆329个,村民12354户、49405人。其中,9大景点周边有12个村,以黄土路为主轴的景区沿线有20个村。
近几年来,木兰乡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以此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木兰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团队进行了调查分析之后,认为:木兰乡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木兰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中起到铺垫和促进作用。
(2)木兰乡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木兰乡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形势良好,政府对此也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加上木兰乡本身拥有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其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木兰生态旅游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俗乡情、丰富的农业资源,以旅游业和配套服务产业为支撑,以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为特色,以庭院经济和打工经济为补充,培植木兰生态旅游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木兰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一定能顺利开展。
但是由于资金的限制,开发速度还不是很理想。在这一点上,还需要花大力气

❻ 红色旅游、文博旅游、乡村旅游,那种旅游最受00后追捧

红色旅游、文博旅游、乡村旅游,那种旅游最受00后追捧,现在随着00后的成长,其实这几种旅游方式都非常受00后喜欢,我个人认为今年最火的莫过于红色旅游了,因为庆祝祖国70周年,但是其余两种旅游方式喜欢的人也非常多。

假日期间,全省各地还围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活动主题,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活动和体验项目,吸引广大游客。不得不说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了今年00后的旅游热点。

❼ 政府,国家分别对乡村旅游扶持政策的支持有哪些

根据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科学利用资源,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观光旅游质量,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文化、红色、乡村、森林、湿地、草原、海洋等专项旅游,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和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全国特色名镇(村)建设,规范发展主题公园。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推进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加快旅游立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十二五”时期,旅游业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1.乡村旅游发展。
推进实施《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示范村和示范县,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扶持。
2.旅游精品建设。
推进实施《“十二五”全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打造一批国家级城市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精品景区,推出一批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和精品旅游线路及文物、森林、海洋、温泉、草原、工业、科技、会展、修学等专项精品旅游景区。
3.红色旅游发展。
推进实施《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深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建设,加强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结合,完善配套服务,提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❽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有哪些方面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日前已经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这个新动作一改以往由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传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旅游业五年发展规划的份量,增强了规划对全国旅游业发展有效指导和执行保障。这次规划跟以往每次旅游业规划一样,都高度重视旅游产品的方向性引导和制度性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指出,大众旅游时代正在到来,这预示着市场对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大量需求。作为最重要的观光旅游产品载体,旅游景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A级景区标准在大众旅游选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继续发挥A级景区国家标准作为观光旅游产品质量信号机制的作用,提出要继续加强A级景区的进入退出机制,尤其是要高度重视5A景区的监管,是景区国家标准质量信号机制不弱化的重要前提。为此,除了继续通过常规的暗访复核等动作加强监管外,要加快出台旅游景区管理相关办法,对景区整改、降级、摘牌等做出规范性要求同时加强对景区在线旅游声誉方面的监管,以及加强对景区资源景观质量评价方面的复核与监管。

当然,我们也要充分重视在大众旅游时代人们休闲度假方面的需求发展,尤其要重视低收入阶层在休闲度假方面的需求及我国有限度假资源所面临的强大市场压力。因此,此次规划提出的“国民度假地”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新提法。

一方面,《旅游法》提出,“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因此十三五规划有必要采取必要措施,以低价格方式向国民休闲度假设施与产品,保障低收入阶层的休闲度假需求。既然中央政府把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那旅游业就有必要通过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度假权利的角度来保障人们在未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获得感。

另一方面,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有必要在出境客源输出、资本流动以及资源介入这三者衔接方面深入创新,在境外合适区域建设我国出境旅游的境外度假地,这将是有助于解决资源压力、资本出口以及利润回流等问题的重要举措。与传统的观光旅游设施建设相比,休闲度假设施的建设有着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土地使用方面的要求,因此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参与将有助于休闲度假设施建设过程中在土地供给限制等方面的保障。

乡村旅游在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作用,如何在十三五期间解决好乡村旅游“补短板、优质量、上水平”的问题上取得突破至关重要。规划很清晰地认识到环境与人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引入外部创新创意资源、推行合作社模式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发展质量的关键,有效解决好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这两者之间的高频带低频问题是提高乡村旅游效应的关键。规划提出整治乡村旅游公共环境、推进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是对症下药的好思路。实际上,乡村旅游需要真正从农村思维走向乡村思维,从“后备箱工程”深入到乡村产品价值实现空间,有效地衔接好乡村农副土特产品的电商化,充分利用现代物流体系,将产品的销售与价值实现从乡村延伸到客源地空间,才是下一步应该真正关注的。以往“农超对接”解决的是乡村农副土特产品的出路问题,乡村旅游则是促进农副土特产品升值的最好方式。乡村旅游发展整体环境的改善,需要从政策上进一步明确,在符合条件的地方,跟乡村有关的资金可以集中归集用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像之前规定涉农资金的归集使用一样。

红色旅游在当前社会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突出的作用,这次规划除了继续强调这一点之外,还提到了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原则,实际上是在一定意义上明确提出了发展红色旅游与红色根据地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红色根据地发展红色旅游的条件做了隐含的分析和判断。红色根据地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红色根据地发展红色旅游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平衡。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的红色根据地都适合发展红色旅游,也并不是说红色根据地只适合发展红色旅游。如何在红色旅游与红色根据地之间明确概念差异,又如何推动红色根据地旅游的融合发展,是红色旅游发展三期纲要实施以及通过旅游发展带动红色根据地脱贫致富的重要课题。

休闲度假的发展离不开对海洋与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滨水与海洋旅游是我国海洋国家战略的重要提现方式,也是沉淀、消化日益发展的休闲度假需求的需要。目前海岛目的地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海岛旅游基础保障能力、整体水平亟待提升;邮轮发展很快,但通关、服务、签证仍需要优化;邮轮港定位、差异化发展以及通过邮轮发展入境游方面仍待十三五期间深化。所以邮轮旅游发展指导意见、15天免签政策推广、围绕需求优化港口配套与邮轮创新、邮轮港与免税体系建设等问题,仍是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工作。虽然未来旅游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但作为制度供给主体,政府如何加强休闲度假产业的引导,破除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障碍仍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当然,这些制度供给改革需要除旅游局之外其他相关部门的多方协同。

当然如何发挥冰雪资源在满足休闲度假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是落实“两山理论”、探索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新亮点的重要课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际上是要旅游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传统区域经济复兴方面的突出作用。我国冰雪运动人口基数少,冰雪旅游区域强始终是困扰我国冰雪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利用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融合综合度假地思路,科学谋划冰雪旅游地的四季旅游产品,提高冰雪旅游地设施的均衡利用能力,是冰雪旅游地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如何建立冰雪旅游推广联盟,提高冰雪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性认知水平;如何形成冰雪旅游内部交换网络,有效提高交换网络内冰雪旅游目的地的需求粘着度,是保证冰雪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

为了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改善旅游体验的效果,开放开发低空旅游是大势所趋。低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另一视角看风景的可能。但如何探索新模式,集中力量,提高低空旅游装备的研制水平,增加相关装备供给的国产化水平,以市场需求带动供给侧改革和旅游装备科技水平;以及如何依托景区,以线路化而非节点式地呈现低空旅游产品,对于保障低空旅游的市场基础举足轻重。

❾ 对建设美丽乡村有何建议

一、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

二、要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的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村中老房子,建设一座小型的村史馆,展示村子的历史,陈列村中的风物,让年轻人和后来者记得住乡愁。

三、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村子进行合理的设计打造,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彰显美丽乡村的魅力,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村中的墙绘内容要因村而异,不需要的绝对不能盲目的乱画。村头的标志墙也要有特色,不要搞成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马头墙,以免破坏了村子的古朴自然与北方建筑风格。

五、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和自然休闲特色生态旅游,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带动村中的经济发展,使村民增加收入。

六、在做好传统古村落保护的同时,特别要注重村中红色资源。按照习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积极挖掘村中的历史,打造红色村庄,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

(9)红色旅游乡村扩展阅读:

农村规划与基础设施:

(一)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

(二)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会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 )“十一五”期间,全国很多省市按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纷纷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之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