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适合去丽水旅游景点
A. 浙江丽水过年前几个月会扫黄么 这边好像管的很松啊
不是吧,这年头还有人问这问题(O_O)?
B. 我在丽水市岳母家过年。现在能回余姚自己家吗
水市岳母家过年。现在能回余姚自己家吗?可以
C. 丽水人怎么过年
丽水在浙西南山区,与全国各地一样,春节是全年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几千年的历史,也使丽水形成了与全国各地大致相同却又独具自己特色的过年习俗。
做黄粿:黄粿,是浙西南山区特有的一种食品,其做法是到山上选用特有的几种小灌木,将其烧成灰,然后用开水冲泡,将灰中碱分泡出来。然后将泡好的碱水沥清,用来浸泡做黄粿的大米(大米也是特选的,不是一般的大米就可以做黄粿),等大米吃透碱水后,将浸泡好的米放入蒸笼或蒸饭用的木桶内蒸熟,放入石臼中打细,然后用手工做成各种各样形状的黄粿。这种米粿不但韧性好,而且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是人们特别喜爱的一种食物,到了腊月十十三、四,家家户户都要相互帮工做很多的黄粿。由于用了碱水,黄粿可以放较长时间不会变质。曾记得小时候过年时家家要做一个大大的粿碇,叫 “粿王”,要一直放到农历二月二才吃,叫“二月二吃粿王”。现在,黄粿已大多用机器生产,已经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大城市里销售。
祭祖敬神:每逢大节,祭祖敬神都是少不了的事情,这与全国各地一样。但家乡的祭祖敬神是在大年三十下午开始的,一般在下午三点钟左右,各家各户就罢上香案,开始迎接祖先和平时敬奉的神氏到自个家过年,要敬好祖先和神氏之后,才一家子聚到一起高高兴兴吃年夜饭。到了正月初五,再进行一次祭祖敬神活动,告诉祖先和神氏过年过完了,发送祖先和神氏回到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去。
正月初一白天不睡觉:虽然除夕之夜守了一晚的夜,人们都很累了,但大年初一人们在白天是不能睡觉的,据说是谁睡了,谁家的田就会塌方(山区里都是一级一级的梯田)。
正月初一晚上睡早觉:到了正月初一晚上,家家户户早早吃了晚饭,就放起关门炮来,早早关门睡觉。这种习俗有两种说法:一种据说大年初一晚上是老鼠嫁女儿的时候,我们人类不能去打搅它们,不然老鼠就会进行报复,谁打搅了它们,它们就在农作物成熟时将谁家的果实吃光。另一种说法是,有后辈的祖先和各路神氏都在大年三十被人们请去过年了,而那些孤魂野鬼和入不了正道的妖魔没有地方去过年,于是在正月初一晚上就出来到处乱闯,人们如果不早早睡觉,就会遇上它们。于是各家各户早早就放起关门炮来赶走孤魂野鬼和入不了正道的妖魔,然后关门睡觉。
正月初一早上的洗脸水不能往外沷:这个习俗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大年初一的洗脸水往外沷,会把一年的财运沷掉,所以,大年初一洗好脸后,要将洗脸盆的水轻轻往自身方向倒,倒掉盆中的水,示意一年财气往里来;另一种说法是说洗脸水往里倒,一年上山不怕马蜂,这种说法的由来已无从了解,这是老一辈人依然有此一说而已。
正月初一不扫地:大年初一是绝对不能扫地的,人们相信,因为大年初一扫地不但会把财气扫掉,还有可能引来扫帚星,给家人带来灾祸,所以,每到除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把扫把藏起来,初一那天不管地上有多脏,没有人会说你不讲卫生的。
除夕封称:在农村,一般家庭者有自用的称。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会将自家的称在称头上贴上红纸,进行封存,直到初五过后才会拿出来用。传说称是蛇妖的化身,称上的星子就是蛇妖身上的花纹。大年初一到初五用称,会引来群蛇,而农民平常上山干活,最怕的事莫过于遇上毒蛇,所以,过年是一定要封好称不用的,以免引来毒蛇。
烧洋猪:旧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备一些树根等不容易烧的柴火,除夕晚上在灶前的小火塘里烧一堆火,叫“烧洋猪”。丽水的人以前都到大山里做香菇,相传山上有一种妖怪叫“山肖”,菇民们每年上菇山后都要供奉它,它就帮助菇农看菇不被野兽毁掉。有一年,一个菇民回家过年,山里的“山肖”跟了回来,看到那个菇民的媳妇非常漂亮,就想把这个媳妇占为己有。这个媳妇非常聪明,就想法子相把“山肖”赶走。大年三十那天,正好天下大雨,这个媳妇就叫“山肖”帮她上山去找点菜,山肖应允了,回来时给雨淋得湿透,媳妇就叫它到灶前的火塘烤一下,而事先这个媳妇早就在火塘边上的灰里埋了一些鞭炮,“山肖”去烤火嫌火不够旺,拿根棍子捣火,引发了鞭炮,“山肖”被鞭炮的爆炸声吓得逃回了深山。年过后,菇民回到菇山遇见“山肖”,就问它为什么不辞而别,“山肖”说丽水地里有地雷,不敢去了。从此,山里人家就在除夕晚上烧起一堆火,山里的“山肖”等鬼怪看了,就不敢再下山来了。人们管这堆火叫“烧洋猪”,也有老人说,以前山里很封闭,有的农户家里连火柴都没有,过年的时候没了火种,是不能到别人家去借火的,所以就都在自家火塘里烧起一堆火以保留火种。从现实角度分析,还是这种说法比较有道理。
正月不剃头:丽水的人正月是不剃头的,说是正月剃头会死娘舅。相传,有一个外甥很顽皮,有一年过了年的时候去舅舅家拜年,舅舅看到他头发很长,就拉着外甥去剃头,外甥不愿意,说哄舅舅说:“舅舅,正月正头是不能理发的,理了头发损(死)娘舅的”,于娘舅再也不敢拉外甥去理发了。此俗不知从何时而起,但直到今天,很多人者会在年前理了发,正月是一般不理发的。
丽水过年还有很多习俗,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习俗已渐渐被人们淡忘,被许多新的文化生活所取代了。
D. 丽水春节的习俗
丽抄水春节习俗
1、除夕:
十二月最后一天叫除夕,俗叫三十夜。遂昌县山村有小孩上山摇毛竹的习俗,摇毛竹时,口念"毛竹哥,毛竹娘,你和我一样粗,我和你一样长",以祝小孩长得快,长得高。
除夕夜全家团聚,共进晚餐,叫做"吃分岁"。媳妇必在除夕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在娘家。除夕夜餐的菜肴特别丰盛,必有鱼、芋艿,豆腐圆三样菜,以“鱼”、“芋”和“余”谐音,含有吃之有余之意;豆腐圆是象征全家团圆。若有人外出,不能返家吃分岁,亦放一付碗筷,以示团圆。若养有猫或狗的,也要给猫狗吃分岁。
夜晚,合家围炉畅叙家常,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居室各处都要点灯,称为“全堂红”。
2、春节:
正月初一,择吉辰开门,开门后放一串鞭炮和三个双响炮,忌哑炮,此称开门大吉。家中长者在开门后,立即洗手洗脸,然后点燃中堂神位前的香烛、中堂檐口处的三官灯及土地神位前的香烛,在先祖神主牌前祭祀。然后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坐在中堂正中,前铺红毡条,小辈跪拜。是日,不动刀斧,忌扫地,妇女不上灶等。
初二开始,至亲好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拜年礼品有用纸衫(厚草纸)包就的白糖、冰糖、桂圆、荔枝等,俗叫做包,也有送贺年片以示祝愿的。
E. 过年有没有浙江丽水回湖南冷水滩丶东安的
你好,我可以去找你车找人你在哪里具体位置?
F. 写丽水2017年过年的作文
年夜饭后,我们全家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就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问爸爸:“今天是大年初几?”“大年三十呗!”爸爸心不在焉地说。突然,他反应过来了,说:“不对,现在是大年初一了!”我高兴地笑了。过时,楼下响起了一阵阵鞭炮声,震得地板都有点颤动。“放鞭炮的时间到啦”,我急吼吼的拿上准备好的一袋鞭炮拉着姐姐来到楼下。打开袋子,只见里面有会飞的小蜜蜂、小蝴蝶,会转的荷花,会亮的陀螺,能喷出降落伞的瓶子……各类品种应有尽有。我先拿出会飞的蜜蜂、蝴蝶,拿起打火机对准翅膀上的导火线一点,“嗖”一声,里面就跃出了一串串火花,接着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好像想和月亮、星星姐姐打招呼呢!我又拿出了小糖果烟花,你们可别小看这身长不足二厘米的小烟花哦,它竟然可以喷出有自己十倍多长的火花,映的四周一片绚烂。这时,邻居哥哥走了过来,他拿出一支大擦炮,点燃了火,还在手里晃了晃才扔掉,“嘣”,声音惊天动地,吓得我和姐姐赶紧捂上耳朵。哥哥得意地看看我们,继续点炮。前面几次还好,可在燃第四支的时候,手刚松擦炮就炸了,好险啊,幸好没炸到手,我惊叹道。哥哥看了看有点发黑的手,甩了甩,故作镇定地朝我们做了个鬼脸。然后,我们又一起玩了陀螺、金字塔等烟花,一直放到了凌晨两点。
新年的第一天我们玩的多么愉快呀!过年真好!不过,小朋友们在玩鞭炮时可要注意安全哦,不要像哥哥那样把点燃的鞭炮放在手里玩,那样很危险的。让我们过一个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年吧。
G. 2013年过年上海到丽水的客车票和火车票的价格是多少
这个我坐我过,老乡啊。坐大巴168元,6个半小时,坐火车只有k8401,晚上23点左右开,第二天8点前到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