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主要的旅游城市
㈠ 波兰最大的八个城市分别有哪些
波兰最大的八个城市分别是(城市,人口,省份):
华沙:1707983.马佐夫舍省。版
克拉科夫 :756441.小波兰省。
罗兹:750125.罗兹省。
弗罗茨瓦权夫:632162.下西里西亚省。
波兹南:559458.大波兰省。
格但斯克: 455717.滨海省。
什切青:407260.西滨海省。
比得哥什:360142.库亚维-滨海省。
波兰共和国,简称“波兰”,是一个位于中欧,由16个省组成的民主共和制国家。东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㈡ 波兰的十大旅游地点有哪些
国名:波兰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Poland)
国歌: 《波兰没有灭亡》
国庆日:5月3日(1791年)和11月11日(1918年)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旗面由上白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白色不仅象征古老传说中的白鹰,而且还象征着纯洁,表达出波兰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幸福的美好愿望;红色象征热血,也象征着革命斗争取得胜利。
国徽;为盾徽。红色的盾面上绘有一只头戴金冠、舒展双翼的白鹰。红、白两色是波兰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也是国旗之颜色。白鹰象征波兰人民不屈的爱国精神。
国家政要:总统莱赫·卡钦斯基 (Lech Kaczynski),2005年10月当选,12月宣誓就职;总理卡齐米日·马尔钦凯维奇 ,2005年10月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31万多平方公里。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东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连。海岸线长528公里。地势北低南高,中部下凹。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72%。主要山脉有喀尔巴阡山脉和苏台德山脉。较大河流有维斯瓦河(长1047公里)和奥得河(波兰境内长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亚尔德维湖,面积109.7平方公里。全境属于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3863.2万(2001年底),主要民族是波兰人(98%),其余为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俄罗斯、德意志和犹太等少数民族。全国约90%以上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兰语。
首都:华沙(Warsaw),人口161.5万(2001年),年平均气温9.6℃。
行政区划:1998年7月,波兰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将全国49个省改为16个省,同时重新设立县制,由目前的省、乡两级改为省、县、乡三级,共设16个省,308个县,2489个乡。10月,全国举行了三级地方自治机构选举。新机制于1999年1月1日启动。
货币:兹罗提>>>
简史: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曾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世纪波兰人民多次举行争取独立的武装起义。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39年9月,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纳粹军队占领了波兰全部领土。
华沙的犹太人英雄纪念碑。华沙犹太人隔离区是德国法西斯于
1940年设立的,区内犹太人最多时曾达到45万人,他们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1943年4月19日,忍无可忍的犹太人在区内起义,后被
纳粹残酷镇压,大批犹太人被杀,隔离区也被希特勒军队摧毁。
1944年7月苏军与在苏组建的波军进入波兰国土,22日,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宣告波兰新国家诞生。战后40多年由波兰统一工人党(共产党)执政。1952年颁布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制,设立国务委员会。1980年发生团结工会大罢工,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实施战时状态。1989年4月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认团结工会合法化,决定实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1989年12月29日将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
政治:1997年5月,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10月17日,新宪法生效,它取代了1952年的宪法。新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以社会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规定: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总统和政府拥有执法权,法院和法庭行使司法权;波经济体制的基础为经济自由化、私有制等原则;波武装力量在国家政治事务中保持中立。新宪法保证公民权和经济自由权,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削弱了总统的权力,议会得到下院3/5的票数就能推翻总统的否决,赋予宪法法院强有力的权力,议会不再有权否决宪法法院的裁决。总统选举法规定,如某一候选人在第一轮选举中的得票率超过有效选票的50%,即可当选;如无一人达到50%,则由获选票最多的前两名进入第二轮继续竞选,得票较多者当选。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总统府——贝尔维德宫。
经济:主要矿产有煤、硫磺、铜、锌、铅、铝、银等。2000年硬煤储量为453.62亿吨,褐煤139.84亿吨,硫磺5.04亿吨,铜24.85亿吨。琥珀储量丰富,价值约近千亿美元,是世界琥珀生产大国,有几百年开采琥珀的历史。工业以采煤、机器制造、造船、汽车和钢铁为主。2001年有农业用地1839万公顷。2001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8.3%。农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28.3%。波兰是世界十大旅游国之一。气候宜人的波罗的海港湾,风景旖旎的喀尔巴阡山区,巧夺天工的维利奇卡盐矿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这里的人懂得森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角,因此他们爱林如命。波兰的森林面积为889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近30%。初到波兰的人,常常会被这诗情画意般的绿色世界所陶醉。旅游业已成为波兰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文化:提起波兰,人们自然会想到肖邦和居里夫人。肖邦是波兰人引以为骄傲的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华沙举办的五年一度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吸引着全世界好手角逐,成为国际音乐界的顶级盛事。出生于华沙的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为人类揭开原子的奥秘作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遗产——穆斯考尔公园
新闻出版:波兰报刊实行私有化以来,报刊发行情况变化不定。2001年底全国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5837种,其中主要报刊有:《选举报》,是波兰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共和国报》。此外,还有《论坛报》、《政治》周刊、《直言》周刊、《NEWSWEEK》等。国家主要通讯社有波兰通讯社、波兰国际新闻社。国家主要电台和电视台是波兰广播电台和波兰电视台。1990年10月,波兰众议院通过关于允许开办私营电台和电视台的法令。目前波兰有近180家私营广播电台和26家私营电视台。
波兰改革中小学教育
波兰这次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是波兰对中小学学校结构、
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按照新的
波兰中小学教育法,儿童仍然是从6岁开始上零级班,把原来从
7岁开始的8年小学义务教育制改为由6年制小学和3年制初级中
学两部分组成的9年义务制教育。义务制教育结束后,学生仍然
同改革前一样,在通过考试后升入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原来
的4年制高中改为3年制,同时把高中分为全日制高中、职业高
中和技术学校3种,学习结束后经成人考试直接获得进入大学学
习的资格;中等专业学校学制2年,学习结束后通过考试可获得
技术工人职称,也可再上两年高中课程以取得参加成人考试的
资格。
改革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是波兰教育部推行此次改
革的重点。为此,6年制小学被划分为1—3年级和4—6年级两个
阶段。小学第一阶段改变传统的45分钟课堂教学法,改为由老
师运用自己的方法自由地掌握时间,向孩子们介绍包括波兰语
和算术等学科在内的各类知识。小学生在这一阶段每周至少要
有3个小时自己动手的实践课。从4年级开始,学生除了上45分
钟一节的各类传统课程外,增加一门外语必修课,同时,每周
增加由校长支配的3—5个小时自由时间,以便校长视情况相应
增加或调整课时计划。除了传统课程外,在小学第二阶段增加
了健康、生态、媒体等课程。小学结束后由不隶属于学校的地
区考试委员会对学生进行考查,考查范围包括读、写、计算和
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考查结果对学生升入初中没有任何影响。
新的中小学教育法侧重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
从小学第二阶段开始到初中毕业,教学大纲要求采取鼓励学生
自学、老师指导的教学方法,重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
造力;而在初中阶段增加文化和传统课,要求老师采用讨论和
模拟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家庭生活;而新增
加的“人与环境”,“人与现代社会”等课程,则重在让学生
自己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据波兰教育部负责人介绍,此次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旨在
使波兰在教育领域开始追赶西欧国家。
㈢ 波兰的三大城市是
波兰的三大城市是:
首都华沙,是波兰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市区位于维斯瓦河两岸,南北延河延伸29公里,东西宽26公里,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市内草坪绿地遍布,市郊森林环绕,有“绿色之都”美誉。华沙居民160多万人
克拉科夫市,位于波兰南部离华沙约300公里的维斯瓦河畔,人口70万,是波兰最大的文化、科学、工业与旅游中心。公元10世纪末克拉科夫并入波兰版图之前,维斯瓦公爵已在此建都。
格但斯克市,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维斯瓦河的入海口。波莫瑞省首府。人口约47万。波兰北部最大的城市。与索波特、格丁尼亚两市形成庞大的港口城市联合体――三联城。格但斯克是波兰重要的造船、石油化工、机械和食品加工工业中心,有两个海港。同时它还是重要的科学、文化、艺术、高等教育和博物馆学中心。
波兰是中欧国家,东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波兰具有迥异的东欧风情。每年的5~9月是波兰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温暖而阳光明媚,9月被誉为“波兰金色秋天”的开始。7~9月是波兰的旅游旺季。
历史上曾是欧洲强国,后国力衰退,并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中亡国几个世纪,一战后复国,但不久又在二战中被苏联和德国瓜分,冷战时期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下,苏联解体后,加入欧盟和北约,近年来波兰无论在欧盟还是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亦与日俱增,自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以来,经过90年的发展变迁,特别是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波兰在欧洲的重要性越来越引人重视。
除了欧盟和北约外、波兰还是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贸组织的成员国。
㈣ 波兰最大的八个城市分别有哪些
主要城市
城市 人口 省份
华沙 Warszawa 1 707 983 马佐夫舍省 mazowieckie
克拉科夫 Kraków 756 441 小波兰省 ma?opolskie
罗兹 ?ód? 750 125 罗兹省 ?ódzkie
弗罗版茨瓦夫权 Wroc?aw 632 162 下西里西亚省 dolno?l?skie
波兹南 Poznań 559 458 大波兰省 wielkopolskie
格但斯克 Gdańsk 455 717 滨海省 pomorskie
什切青 Szczecin 407 260 西滨海省 zachodniopomorskie
比得哥什 Bydgoszcz 360 142 库亚维-滨海省 kujawsko-pomorskie
卢布林 Lublin 351 345 卢布林省 lubelskie
卡托维兹 Katowice 311 179 西里西亚省
㈤ 波兰的旅游胜地
克拉科夫:古都和第三大城市。重要科学、文化教育和冶金中心,市东诺瓦胡塔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黑色冶金工厂,市东南山谷中有历史悠久的大盐矿。有古老的雅盖龙大学。这里是维斯瓦族的故乡,其名来自一个叫克拉科夫的鞋匠,相传,他用智慧杀死了危害人畜的恶龙。这里还是波兰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没有遭到破坏的城市,有圣玛丽亚教堂、瓦维尔宫、苏金尼策市场等古迹。
格但斯克:1793年起被普鲁士占领,改名为但泽,1919—1939年为“但泽自由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归还波兰,恢复原名,与格丁尼亚和索波特组成为联城。是全国造船业中心。近年来建有新港口。全城的古老建筑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现有的多为重建的。著名者有维任纳城门、市政大厅、圣玛利亚教堂、波美拉尼亚博物馆等。
什切青:最大海港,位于西北部奥得河下游。港口面积1 500平方千米,每年的吞吐量都是上千万吨。也是波罗的海的大型港口之一。人们认为这里是斯拉夫人在波罗的海的最古老的城市。景色秀丽,古迹众多,以皮雅斯特古堡、教堂、古城门等著名。 波兹南:古都,位于中部大平原,被誉为是波兰民族的摇篮。市容特色是到处都有文艺复兴和巴罗克式的建筑。圣玛丽亚教堂、大主教宫、王宫城堡、乐器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考古博物馆等非常著名。有波兰最古老的动物园和最好的植物园。
弗罗茨瓦夫:古城,位于西南部。石器时代已成为聚居点,城初建于9世纪。城中多哥特式的建筑,著名者是弗罗茨瓦夫大教堂、圣伊丽莎白教堂、马格德林教堂等。市政厅现为博物馆,内藏许多精美的雕刻和纪念碑。
格涅兹诺:第一古城,位于波兹南市附近。文物古迹众多,被誉为波兰文化的发祥地。波兰第一个王朝在此建都,建于977年的大教堂是许多国王行加冕礼的地方。公元1000年时建立的独立的大主教区,是波兰第一个天主教大主教区。格涅兹诺大教堂是最著名的建筑物,周围有许多文艺复兴时代的祭坛和墓碑,以罗马式拱门、木十字架最为著名。
弗龙堡:渔港和旅游地,位于维斯瓦湾南岸。城周有古树,大教堂里安葬着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哥白尼1510—1543年在这里生活,直到逝世。《论天体运行》一书也是在这里写就的。市内有哥白尼纪念馆。 琴斯托霍瓦:宗教中心,位于华沙西南200千米。每年有20万左右的教徒来这里朝圣。修道院内的圣母马利亚画像相传是圣路加所绘制,被尊为波兰女王,是波兰民族救亡的象征。
杜纳耶茨河谷:欧洲大陆自然景色最美丽的地方,波兰最大的旅游中心。位于南部塔特拉山的北部,景色是湍急的河流、深邃的峡谷、独特的岩石、银白色的山峦。古老小镇和星罗棋布的矿泉为这里增添了人文的色彩。
波莫瑞(波美拉尼亚)湖区:位于国境西北部,属典型冰碛丘陵地带,有美丽的湖泊、森林、河流和中世纪的小城镇、古老教堂等。
沃林岛:最大的岛屿,著名的海滨疗养地。位于波罗的海的南岸。是有千年历史的古城。
希尼亚尔德维湖:最大的湖泊、旅游胜地。位于东北部,面积100多平方千米。
㈥ 波兰有什么旅游胜地和特产
一,特产
1,琥珀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2,波兰伏特加
波兰伏特加的酿造工艺与俄罗斯相似,区别只是波兰人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一些草卉、植物果实等调香原料,所以波兰伏特加比俄罗斯伏特加酒体丰富,更富韵味。
二,风景名胜
1,条顿骑士团城堡
马尔堡的特多尼克奥尔多城堡,又称条顿骑士团城堡、马尔堡城堡,位于波兰马尔堡镇,曾为德意志条顿骑士团总部。城堡建于1276年,由三个砖结构城堡结合而成,条顿骑士团曾称其为玛丽安堡。
2,华沙历史中心
华沙历史中心靠近维斯图拉河岸,城市围绕着集市广场发展起来,主要特点是街道按照方格网状进行布局规划。随着街道从市中心向外延伸,这种布局的规范性逐渐消失。
3,维利奇卡盐矿
维利奇卡盐矿(Kopalnia soli „Wieliczka”),位于波兰克拉科夫附近,是一个从13世纪起就开采的盐矿,已基本停产。
盐矿地下挖掘开发出了九层深度的古盐矿,最浅处在地下64米,最深处在地下327米,所有通道的总长合计为250公里。盐矿中有房间、礼拜堂、盐雕和地下湖泊等,宛如一座地下城市。
㈦ 波兰主要城市全部
波兰主要城市
华沙(Warsaw)介绍
波兰的首都华沙(Warsaw)建立于公元13世纪,位于欧洲北部平原心脏地带,地势为维斯图拉河岸边水土丰饶的斜坡地,沿克拉科夫下游的城市横跨维斯图拉河两岸。历史上一直是波兰的政治、行政中心,现为国家首都和主要省会城市。1280年马佐瓦亚公爵建立华沙,修建城堡以控制维斯图拉河渡口,这是华沙城开始发展的标志。1344年华沙成为马佐瓦亚公国首都。15世纪,历任公爵在华沙修建了自己的住宅,随着城市功能的迅速完善,华沙的政治地位也越发显赫。1596年,波兰王城从克拉科夫迁移至华沙古城,从此华沙成为波兰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大兴土木,华沙即刻兴盛起来。1656和1702年华沙两次被瑞典人摧毁,又两度重建。18世纪末华沙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二次大战末期,华沙举行反纳粹占领者起义,起义总指挥部设在古城。起义失败后,希特勒下令把华沙从地球上抹掉。古城90%被毁。战后,人们急切地展开了重建工作。到1966年,所有旧城的纪念建筑都依照14至18世纪原样重新修建。华沙文化中心靠近维斯图拉河岸,城市围绕着集市广场发展起来,主要特点是街道按照方格网状进行布局规划。随着街道从市中心向外延伸,这种布局的规范性逐渐消失。宽阔的广场提供了广大深远的视野。 16-18世纪的建筑物外墙为华沙提供了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色,装饰着壁画和石门的房屋沿市场一直延展开去。广场附近另一排房屋正面建造了装饰性的拱顶和游廊。老城边上靠近城堡的地方,一连片色彩艳丽的住房与整个城市和谐地融为一体。俯瞰全城的皇宫旁另有一些纪念建筑成为重建后华沙的点缀,这些建筑具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等各种风格。靠近城堡并沿维斯图拉河生长的绿林将老城环绕起来。
华沙古城南侧五边形的华沙王宫,也称为华沙城堡,建筑美仑美奂,装修富丽堂皇。王宫画廊里陈列的全部是波兰历史上最有名画家扬.马特伊科描绘波兰历史的油画。王宫西侧是不大的广场,广场南端立有一根22米高的花岗石圆柱。圆柱顶端是决定定都华沙的奇格蒙特三世的青铜铸像。这根圆柱是华沙最古老的纪念碑,也是华沙的象征之一。它同王宫形成一个和谐的主题。 华沙王宫是波兰千年国家历史传统的文化象征,也是民族兴衰史的见证者。 华沙王宫的历史是从13世纪玛佐夫舍公国建造防御性木结构城堡开始的。不久就开始建造了第一批石结构建筑物来取代。王宫最古老的建筑物是14世纪上半叶建造的哥特式"大庭院",当时用作玛佐夫舍大公的府邸。16世纪上半叶玛佐夫舍公国归并波兰王国,1595年,瓦维尔宫被大火焚毁,国王把国王府邸签到华沙。17世纪中叶,王宫已经成为华沙的主要景观。
华沙王宫多次受到战争的破坏,最严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动闪击战,华沙王宫也成为希特勒军队狂轰滥炸的主要目标。1944年8月华沙人民反纳粹起义失败后,纳粹专门部队爆破了古老建筑、纪念碑、古迹等。1944年12月,一个纳粹工兵连终于把早已千疮百孔的残余王宫炸成一片废墟。战后华沙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努力,严格按照保存下来的原设计图纸重建王宫,十几万人参加修复工作,其中义务劳动量达数十万工时。许多散失的王宫艺术品也通过各种途径回归王宫。1984年9月1日11点15分,即45年前王宫奇格蒙特塔的大钟停摆的时刻,隆重举行了王宫修复竣工仪式。城毁后又严格按原样进行了重建。这表明了努力保留波兰传统文化环境的真切心情,并以经典的方式显露了20世纪下半叶重建技术的功效。
今天的华沙市依然保持着老城和新城的布局。各种历史纪念物、名胜古迹大都集中在老城区,特别是宏伟的宫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样的箭楼、城堡等,每年吸引着大批来自境外的游客。在新城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幢连着一幢,各种商店、饭馆、旅店、宾馆比比皆是。环境幽雅的居民住宅区,布局合理,生活便利,林木苍郁,花草广植,宛如花园一般。市内交通四通八达,井然有序。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现代艺术馆、影剧院、体育场分布各区,充满生机。登上230米高的文化科学宫顶端,眺望四周,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华沙美景一览无余
波茨南城市简介
波茨南人口约60万,位于波兰西北部.是波兰Wielkopolskie这个波兰最富裕的省份的首府.和克拉科夫,托伦,弗罗茨瓦夫,华沙被列为波兰的五大历史名城.波茨南位于柏林和华沙之间,就象一做桥梁连接着欧洲的东西部.卓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波茨南优秀的经济位置,在作为原有的农业和工业基地外,波茨南也是欧洲最重要的会展城市和贸易城市之一.每年这里举行的各种会展多达200多场,作为波兰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这里也更加吸引外国资本的注意.目前波茨南具有私人企业73000余家,1991至2000年间,共有20亿美金的外来资金投入到这个不断发展的城市中.波茨南也是一所学术和研究的城市,整个城市共有高校大学生3万名,同时也有很多著名的高等学府.分别是 THE 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THE POZNAN UNIVERSITY OF TECHOLOGY WSNHID THE ACADEMY OF ECONOMICS POZNAN SCHOOL OF BANKING TH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THE KAROL MARCINKOWSKI MEDICALACADEMY
克拉科夫古城克拉科夫古城 古时曾是克拉科夫的市中心,称作“主市场”。14世纪时商人们在这里经营各种呢绒制品,并在这宽敞美丽的广场上建起了专门的交易大楼—苏肯尼茨交易楼,文艺复兴时期又进行重建。目前该大楼一层是纪经营各种呢绒制品,并在这宽敞美丽的广场上建起了专门的交易大楼—苏肯尼茨交易楼,文艺复兴时期又进行重建。目前该大楼一层是纪念品商店,二楼是国家博物馆画廊,收藏着18至19世纪画家的作品。在其旁边耸立着一座哥特式塔楼,原是市政厅,目前是历史博物馆。古城还有一座著名的玛利娅教堂。这是波兰最漂亮的哥特式古建筑之一,高81米,里面陈列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如著名的总祭坛(1477至1489年建成)著名铜版艺术家斯托什雕刻的带有耶稣受难画面的十字和五彩缤纷的玻璃绘画等。此外,每隔一小时,教堂钟楼上的号手吹响一次长号。据记载,这是为纪念中世纪抵抗异族入侵的一位忠于职责、坚守岗位的号手而流传下来的。
弗罗茨瓦夫Wroclaw-波兰
弗罗茨瓦夫位于波兰西南部,是下西里西亚省(Lower Silesia)的省会。是连接波兰西、南部和东欧的交通要道的交汇点。现在弗罗茨瓦夫已经成为波兰的四大城市之一,约有人口70万,占地293平方公里。国际机场有固定航班开往法兰克福、哥本哈根、维也纳和华沙。还有直通柏林、汉堡、德累斯顿、布拉格和布达佩斯等欧洲城市德铁路。弗罗茨瓦夫是波兰经济发展最快德城市之一,仅次于首都华沙。经济德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里良好的教育和大量的企业。约2000多家外国公司在茨设立了分公司,如VOLVO 、SIEMENS、STANLEY、BOSCH、AIG、TOYOTA、VOLKSWAGEN。
供您参考,请评好...谢谢
㈧ 波兰有哪些城市
波兰的城市:
华沙、克拉科夫、罗兹、弗罗茨瓦夫、波兹南、格但斯克、什切青、比得哥什、卢布林、卡托维兹、比亚韦斯托克、格丁尼亚、琴斯托霍瓦、拉多姆、索斯诺维茨、托伦、凯尔采、格利维采、扎布热、比托姆、奥尔什丁、别尔斯科-比亚瓦、热舒夫、鲁达希隆斯卡、雷布尼克、蒂黑、栋布罗瓦古尔尼恰、普沃茨克、奥波莱、埃尔布隆格、大波兰地区戈茹夫、瓦乌布日赫、弗沃茨瓦韦克、绿山城、塔尔努夫、霍茹夫、卡利什、科沙林、莱格尼察、布札希尼。
波兰共设16个省,308个县,2489个乡。
㈨ 波兰的主要城市
华沙(Warsaw)
波兰首都、历史名城。全国第一大城市华沙,工业、贸易和最大科学文化中心及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位于国内中部平原上,坐落在维斯瓦河中游西岸,面积450平方公里,人口165万,是中欧诸国贸易的通商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非常繁华的地方。十世纪和十一世纪初已有居民,城市初建于十三世纪中叶,1596年成为首都。十八世纪初起受外国统治达二百多年,1919年起复为波兰首都。1920年人口即超过百万,为当时欧洲大城市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严重破坏,战后迅速重建。工业部门繁多,以机械制造业最著,包括电机、精密机械、机床、飞机、汽车、农机等部门。化学(药品、塑料、化纤)、纺织、食品加工等工业也很发达。又是全国最大印刷工业中心。设有波兰科学院、许多研究机构和学会,全国最大的综合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以高度绿化闻名,市区绿化面积126平方公里,分布着大小公园67个。西北郊热拉佐瓦沃拉是音乐家肖邦的故乡。
波兹南
波兰中西部城市,波兹南省首府。临瓦尔塔河,居大波兰平原的中心。人口 57.4万(1984)。初建于公元九世纪,后曾为波兰首都。多条铁路干线会集点,公路枢纽,大河港,空运发达。波兰最大的工业、交通、文教和科研中心之一。工业部门众多,以机械制造(机床、轴承、机车车辆、精密机械等)为主,并有冶金、化学、橡胶、纺织等。设有多种科研机构、大学、自然博物馆、考古博物馆等。1921年起国际博览会定期在此举行。
罗兹(波兰语:Łódź),又译作洛次,是波兰的第二大城市(2004年的人口数据为776,297人)。它位于波兰的中部,是罗兹省的首府。在波兰语中,「罗兹」这个词语是指「小船」,并出现在市旗和市徽之上。
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全称克拉科夫皇家首都(波兰语:Królewskie Stołeczne Miasto Kraków)是小波兰的首府,波兰的旧都。位于维斯杜拉河畔。克拉科夫是波兰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克拉科夫省首府,直辖市。位于维斯瓦河上游两岸。人口约74万。建于700年前后,是中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为维斯瓦族的故乡。他们统治小波兰直至10世纪。1320~1609年为波兰首都,18世纪瑞典人入侵后日益衰落。1795~1809年、1846~1918年两度受奥地利统治,1918年又归属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占领期间损失惨重,雅盖隆大学(波兰最古老的大学,建立于1363年)全体教师被杀,5.5万犹太人被遣送集中营。战后重建,后为波兰第三大工业城市。现为水陆交通枢纽,工业中心。钢铁工业尤为重要,市东新胡塔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列宁钢铁厂”,年产钢及其他冶金制品600万吨。炼焦化学、建筑材料(水泥、耐火材料和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机械(机车车辆、农业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也很发达。仅次于华沙的文化教育中心,有历史悠久的大学(1364年创立)、综合工业大学及艺术院校和矿冶研究院、原子物理研究所等。设有天文台、博物馆,还有瓦韦尔宫(收藏古代艺术珍品)、城堡和教堂(著名的古教堂有60余座)等古迹名胜。有纺织、食品加工、化工、琢石、冶金等工业,市东郊的新胡塔有全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波兰南部重要铁路枢纽。城中历史建筑众多,1966年起国际艺术展览会定期在该地举行。
弗罗茨瓦夫
(波兰语:Wrocław;德语:Breslau,中文译为布雷斯劳;捷克语:Vratislav;拉丁语:Wratislavia 或 Vratislavia)是波兰城市,位于波兰西南部的奥得河畔,自1999年起是下西里西亚省的省会。该市人口约为635,800人(2005年),列波兰第四大城(次于华沙、罗兹和克拉科夫),同时也是波兰仅次于华沙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在经济、文化、交通等诸多方面都在波兰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http://www.doc88.com/p-3436994394453.html格但斯克(波兰语:Gdańsk),德语称但泽(Danzig),是波兰波美拉尼亚省的省会,也是该国北部沿海地区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