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商业金融用地人均比例
㈠ 旅游业用地属于城市什么用地
应该属于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类
㈡ 跪求一些关于舟山发展的资料,用来写调研报告的
浙江省舟山城市总体规划
来源于: 发布日期:2006-8-3
[返回]
第一章 总则
第 一 条 舟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定海区、普陀区行政辖区范围内的舟山本岛及其周围主要岛屿,总面积721.4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64.56平方公里。
第 二 条 舟山市域的城镇体系发展和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 三 条 本规划期限:近期 2000~2005年; 远期 2006~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
第 四 条 本规划自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由舟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第 五 条 近期(2005年)达到更加宽裕的小康水平,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远期(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 六 条 舟山市市域总人口规划2005年104万人,2020年110万人。
第 七 条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推进对策:加快舟山的区位优势和"渔、港、景"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转化,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统缆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抓住机遇,进中求快,强化基础,勇于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争创机制市场化、区域城市化、陆岛一体化,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海洋经济大市,创海洋文化名城。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 八 条 舟山市城镇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中心城市,重点发展中心镇。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舟山本岛城乡发展一体化、大岛城镇发展集约化,建立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相结合,规模不等、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镇发展格局。
第 九 条 预测舟山市2020年城市化水平为65%,城镇人口为70万人左右。
第 十 条 市域城镇体系等级分为三级:
(1)第一级:舟山中心城市,包括老塘山、定海城区、临城城区、普陀城区、朱家尖;
(2)第二级:二级中心城镇,包括高亭、菜园、金塘、白泉、六横、岛斗;
(3)第三级:三级中心城镇,包括小沙、岑港、干石览、、马岙、展茅、册子、桃花、虾峙、东极、秀山、长涂、岱东、泥峙、东沙、岱西、洋山、嵊山、黄龙。
第十一条 以一个中心、"一主三副"四条轴线构成城镇空间结构形态。
(1)一个中心是以舟山中心城市为核心。
(2)城镇发展主轴线为329国道沿线,即金塘岛--册子岛--舟山本岛--朱家尖岛轴线。
(3)城镇发展副轴线为三条:
上海芦潮港--洋山岛--衢山--岱山岛--舟山本岛镇的城镇纵向发展轴线,主要城镇为洋山镇、岛斗镇、泥峙镇、岱东镇、高亭镇、长涂镇、秀山镇。
六横岛--虾峙岛--桃花岛--沈家门的城镇纵向发展轴线,主要城镇为六横镇、虾峙镇、桃花镇。
上海--泗礁岛--马鞍列岛城镇横向发展轴线,主要城镇为菜园镇、黄龙镇、嵊山镇。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第十二条 城市性质: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和海洋开发基地,现代化的港口和海岛旅游城市。
第十三条 城市人口规模:规划近期39万人,远期50万人。
第十四条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远期城市建设用地52.3平方公里,人均104.7 平方米。
第五章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用地发展方向
第十五条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定海城区适当拓展,普陀城区向东港发展,开辟临城(含长峙岛)新城区。
布局结构
第十六条 舟山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为三组团二点带状城市组群,三组团即定海城区、临城城区、普陀城区,二点即朱家尖、老塘山两个发展点。
第十七条 未来城市组团和发展点主要职能为:
(1) 定海城区:现代化的海岛港口城市,舟山市近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 临城城区:舟山市远期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现代化的海岛生态新城。
(3) 普陀城区:全国著名的渔港,海洋渔业加工贸易的主要基地,普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旅游金三角的组成部分。
(4) 朱家尖:普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以休闲度假、海洋科研教育等为特色的旅游区。
(5) 老塘山:以中转港口、仓储功能为主的临港工业区。
居住用地规划
第十八条 居住区规划:
(1) 定海城区应在规划期内完善居住小区--组团功能,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区居住环境。在城区内划分为四个居住区,分别为解放路以北、环城东路以西居住区;解放路以南、环城东路以西居住区;解放路以北、环城东路以东居住区;解放路以南、环城东路以东居住区。规划14万人居住。
(2) 临城城区规划三个居住区,分别是世纪大道(暂名)以西;定沈路以北;定沈路以南、世纪大道(暂名)以东居住区。规划安排14.5万人居住。
(3) 普陀城区规划三个居住区,分别为浦西、老城区、东港居住区。规划18.5万人居住。
(4)老塘山规划0.5万人居住。
(5)朱家尖规划2.5万人居住。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第十九条 在临城新区规划布局市级行政中心,在东港建设普陀区级行政办公设施。
第二十条 在定海城区人民路、解放路一带建设区级商业中心,在沿港路建设区次级商业中心;在临城建设市级商业金融中心;在沈家门老城建设普陀区级商业中心,在东港建设区次级商业中心。
第二十一条 在定海城区、临城城区、普陀城区分别建设相应的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在朱家尖建设旅游度假区配套商业设施。
第二十二条 在临城规划市级文化、娱乐中心;改造定海城区、普陀城区现有文化娱乐设施;各居住区建设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
第二十三条 保留定海城区现有体育场;在临城建设市级综合性体育活动中心;扩建东港现有体育馆,作为市级体育中心的组成部分;并在东港北部、浦西、临城布置相应的体育设施。
第二十四条 在临城城区新建市级综合医院及医疗服务设施,在浦西、东港各规划建设一个综合医院。
第二十五条 完善定海文教区;在临城城区建设新的文教区;在东港布置教育科研用地。
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第二十六条 工业用地分为五个组团布置:
(1)盐仓市级工业区,主要发展大中型工业项目。
(2)舟山经济开发区,主要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3)临城--浦西工业区,主要发展个私工业。
(4)普陀东港开发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长峙岛利用部分深水岸线,主要发展修造船等港口工业。
其它分布较散的工业企业通过土地置换,逐步向上述工业区内搬迁转移。
第二十七条 在老塘山集中规划建设仓储区,远景布置临港工业区;依托舟山经济开发区、临城--浦西工业区、普陀东港开发区等地安排仓储用地。
第六章 对外交通规划
第二十八条 (1)建设连岛工程,陆路连接舟山本岛与大陆,路线为宁波北仑--金塘岛--册子岛--富翅岛--舟山本岛,与环岛公路连通,近期按照一级公路建设,远期形成高速公路,与宁波市高速公路环线连通。(2)舟山本岛建立"一环三纵"的公路系统,近期为二级公路,远期为一级公路。
第二十九条 保留定海、普陀现有长途汽车站,规划于临城和东港跨海大桥南侧新建长途汽车站各1处。
第三十条 现有机场建设用地基本可以满足机场自身的建设需要。为适应旅客运输增长的需要,扩建候机楼,增设国际厅等设施;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宜开展岛际航空,增加空中旅游项目。
第三十一条 规划新建或完善大小洋山国际集装箱深水港区、岙山兴中石油转运码头、野鸭山国际煤炭中转码头、册子岛石油转运基地、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绿华岛粮食化肥减载码头、衢山岛粮食木材储运码头、金塘岛集装箱码头、长峙港口区、长峙中心渔港、朱家尖旅游港区等港口码头。
第七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第三十二条 道路等级分为四级:即市区间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其中,规划环岛公路作为市区间联系的快速路,道路红线控制60米;城市主干道红线一般按40米控制;城市次干道红线一般按30米控制;城市支路红线按15-24米控制。
第三十三条 道路网规划。
(1)定海城区。除建设外环路、环岛公路之外,在定海城区形成"五横六纵"的城市主干道网。
(2)临城城区。除建设环岛公路之外,在临城城区形成"四横六纵"的城市主干道网。
(3)在普陀城区规划建设30条主次干道。
第三十四条 社会停车场规划。定海城区规划六个停车场;临城规划四处;普陀城区规划九处;朱家尖规划二处。
第三十五条 改造定海汽车东站为公交总站;在临城规划公交站。
第三十六条 规划公交专用道线路线形为:岑港--老塘山(鸭老线)--定海城区(定海外环路城区段)--临城城区(329国道沿线)--普陀城区(沈家门平东线)--东港--朱家尖。
第三十七条 建设货物流通中心3处。
第三十八条 在客运码头、长途汽车站前分别建设交通集散广场。
第三十九条 在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沿海等处建设游憩广场。
第八章 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第四十条 加强中心城区周边大环境的绿化建设。
第四十一条 在城市规划建设区周围、城市各组团之间、规划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规划布置九片城市生态绿地。
第四十二条 规划布置城市综合性公园17处,并按有关标准进行小区及组团级绿地配套建设。
第四十三条 在环岛公路、329国道及河道两侧各设置宽度20米左右的防护绿带,老城区河道设置不得少于8米的防护绿带;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结合道路绿化设置宽度20米左右的防护绿带;在高压线走廊沿线设置相应宽度的隔离绿带;临城新区沿海建设宽度大约为100米的公共绿地。
城市景观规划
第四十四条 城市景观轴:结合大陆连岛工程形成海岛特色景观轴;结合海滨绿化及城市河道绿化形成休闲景观轴;人民路为定海城区的城市生活景观轴;临城行政中心与文化中心构成城市文化景观轴;定海结合历史文化形成人文景观轴;沈家门结合渔港风情形成景观轴。
第四十五条 重要景观地区:在城区内划分出四片重要景观地区,即定海滨海片;临城行政、文化中心片及沿海滨海景观片;沈家门滨海路沿港景观片;东港文化公园片,以上地区需重点进行城市设计,精心建设。
第四十六条 精心设计城市广场、出入口等城市景观结合点。
第九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注:本章以《舟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准)
第十章 旅游业发展规划
第四十七条 规划期内形成独具舟山特色的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参与国内乃至国际旅游大循环;把舟山建成交通便捷、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多元化的海洋佛教文化旅游、海洋度假休闲及会议会展旅游胜地和知名的海岛国际旅游城市。旅游业成为舟山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四十八条 建成海天佛国普陀山--朱家尖--沈家门组成的金三角综合旅游区、列岛晴沙嵊泗旅游区、东海蓬莱岱山旅游区、定海历史文化旅游区、六横--桃花度假休闲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功能区。
第十一章 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第四十九条 继续实施大陆引水工程,到2010年11处水利工程实施完成后,彻底解决舟山的供需水矛盾。
第五十条 规划6个水厂联网供水。新建和扩建临城水厂11万吨/日、虹桥水厂供水能力12.5万吨/日、城北水厂2.5万吨/日、普陀水厂10万吨/日、朱家尖水厂2万吨/日、应家湾水厂1万吨/日。
第五十一条 规划中心城市环状供水管网。
排水工程规划
第五十二条 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第五十三条 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6座,分别为定海(到2020年处理能力7万吨/日,占地7公顷)、临城(12万吨/日,占地9公顷)、普陀东港(4万吨/日,占地4公顷)、长峙岛(1.5万吨/日,占地3公顷)、鲁家峙(0.5万吨/日,占地1公顷)、朱家尖(1万吨/日,占地2公顷)6座污水处理厂。
电力工程规划
第五十四条 在规划期内续建舟山电厂,同时还应考虑本岛电网与大陆省电网220千伏联网工程的建设,以确保海岛经济的发展。
第五十五条 新建2座220千伏变电站;规划建设13座110千伏变电站。
电信工程规划
第五十六条 舟山中心城区话机普及率近期50部/百人,远期70部/百人。预测2005年市话交换机容量23万门;远期为44.5万门。
第五十七条 规划新建 6个市话程控交换局 。
第五十八条 实现光纤到户,形成"三网合一的"网络组织结构。
第五十九条 规划在临城城区各设一个市邮政局和邮件综合处理中心。
第六十 条 建设以光纤与同轴电缆为基础的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
燃气工程规划
第六十一条 规划选择液化石油气掺混空气后形成的混合燃气作为主要气源,同时考虑远景使用天然气的可能性。
第六十二条 规划2020年舟山气化率100%,其中使用管道燃气为90%,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为10%。
第六十三条 定海城区、临城城区、普陀城区使用管道供气,老塘山、长峙、鲁家峙、朱家尖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环卫工程规划
第六十四条 近期垃圾处理方式以卫生填埋为主,远期则采用焚烧和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等处理方式。垃圾清运逐步实现集装箱化和机械化。
第六十五条 保留现有垃圾填埋场,在中心城市外围规划新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规划
第六十六条 规划将中心城区陆域划为五类环境保护区(下见表)。规划将城市饮用水水源作为水环境重点保护,执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其水质达到地面水质Ⅱ类标准,作为景观水面和一般河道,水质达到地面水质Ⅲ-Ⅳ类标准。
第六十七条 环境保护规划措施。
(1)确保全市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目标,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向水域倾倒,不得滥用化肥。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2)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城市气化率,严格控制工业用煤的含硫量,加强锅炉整治与烟气处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倡清洁生产。净化汽车尾气。
(3)加强对城市噪声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重点控制交通干线噪声,限制交通车辆鸣笛。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利用防护林带或绿化隔离作为噪声缓冲带。对扰民严重并且难于治理的单位,实行关、停、并、转。
(4)改善工业布局,对污染严重不能满足功能区要求的企业进行调整搬迁。调整工业结构,适度发展轻污染加工工业,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5)严格控制海上船只生活垃圾、废油的直接排放,加强船只噪音管理。
(6)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
第十三章 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防洪规划
第六十八条 规划区范围内的定海、临城--勾山--沈家门、东港段等闭合区海塘防潮标准远期达到百年一遇,近期定海竹山门到青垒头段达到百年一遇,其余达到50年一遇;老塘山、紫微、石礁、盐仓、朱家尖、鲁家峙、长峙岛等段海塘防潮标准为50年一遇。根据以上标准建设防潮海堤。
第六十九条 排涝标准:规划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受淹成涝。
消防规划
第七十条 在临城建设消防指挥中心;在临城、东港各建一座特勤消防站;在定海城区东部、浦西各建一座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在开发区、长峙、鲁家峙、朱家尖各建一座普通小型消防站;建设空救消防站一座;
第七十一条 在长峙岛规划海上消防站一座,建设专用码头等设施,各港区分别设置相应的海上消防设施。
人防规划
第七十二条 预测2005年人防工程应达到6万平方米,2020年达到17万平方米。2020年前应新增人防工程11万平方米,其中2005年前新增3万平方米。
第七十三条 在雷鼓山建设市级指挥所,普陀建设区级指挥所。
第十四章 郊区规划
第七十四条 工业布局。烟墩集中建设舟山市海洋化工工业园区;白泉镇兴建钓浪围垦工程,依托深水港区建设,规划安排临港工业、仓储项目;金塘岛依托连岛工程,建设深水港区,布局港口工业和仓储中转基地。
第七十五条 在马岙、白泉、朱家尖、金塘岛建设粮食、蔬菜基地。
第七十六条 搬迁现状火葬场,在盐仓北部山麓附近布置火葬场。
第十五章 近期建设规划
第七十七条 近期规划年限2000年~2005年。预测2005年城市人口为3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按照36.7平方公里控制,人均用地94.2平方米/人。
第七十八条 近期以建设临城、东港新区为主,完善定海、普陀城区。疏散老城区人口。
第七十九条 临城城区新建市级公共设施,定海城区、普陀城区、朱家尖完善公共设施。
第八十条 近期加快盐仓市级工业区、长峙临港工业区、舟山经济开发区、临城--浦西工业区的建设。同时,加快老城区内原有工业企业的搬迁。
第八十一条 加快道路建设,为舟山经济腾飞奠定基础。加快以道路网为主的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框架。
第八十二条 加快连岛工程建设和及早筹划与上海的陆岛交通,利用深水岸线,加快港口开发。
第八十三条 新区建设应该环境先行,保护好建设区内的山体绿地,建设生态绿地。
第八十四条 逐步建设定海东山公园、大小五奎山海岛公园、临城田螺峙儿童公园、海洋文化公园、普陀浦西公园、东港文化公园。
第十六章 城市远景规划构想
第八十五条 舟山远景城市将成为多组团空间布局结构形态:包含金塘岛、册子岛、老塘山、定海、临城、普陀、朱家尖、马岙、白泉等组团。远景将开发东山巨 、盘峙等南部岛屿并进行连岛工程建设,开发深水港区。
㈢ 旅游城市的标准有何规定
没有专项的旅游用地。旅游是用地的具体使用功能,甚至可以包含非建设用地地类。按照国家用地分类标准,建议在旅游开发规划编制时采用分类梳理用地的描述方法,结合实际旅游项目需要,分别阐述旅游开发用地中的建设用地需求和非建设用地需求,在此基础上按照国标确定建设用地地类。在新用地国标颁布说明会上有人也问到了类似的问题。一言以蔽之:请分清楚什么是政策功能区与城市用地分类类别。前者是具体实施的土地开发方向描述,具有一定的功能综合性和复合性,后者是用来规范化管理城市土地的分类标准和依据。最后举一例,某旅游开发用地中,包括酒店,公园,城市绿地等等,那在项目报批时就要按照其在用地分类标准所对应的中类或小类分别阐述其所对应的用地性质,而不能用单一的旅游用地而为其分类。
㈣ 昆明市滇池旅游度假区建筑高度限高多少
度假区
滇池边建复筑高度控制制在12米以内
海埂片区
范围:位于昆明主城区西南角,北以广福路和船房河为界,南邻滇池湖岸,西接滇池草海,东抵盘龙江,总面积21.8平方公里。
定位:利用滇池风景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旅游资源条件,重点发展国际旅游业和配套设施等第三产业项目,逐步成为具有高原湖滨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集旅游度假、康体体育、民族文化和综合现代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旅游度假区。
用地
总用地面积:2182.48公顷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82.71公顷
规划一类居住用地:271.5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04%)
规划二类居住用地:454.2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21.81%)
规划绿地广场用地:342.1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6.42%)
●规划保留原有的一类居住用地,增加少量的度假型公寓和酒店。
●原则上不允许新开发居住项目,新增加的居住用地以二类居住为主,主要是已审批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人口:总人口16万人
限高:建筑高度由北向南、由东向西接近滇池水面,呈递减趋势,形成36米、24米、12米三个层次的主体高度控制区。靠近滇池区域不得建设多、高层建筑。
㈤ 城市用地分类和建筑规划标准中有旅游类用地吗
城市用地分类和建筑规划标准中没有旅游用地。
城市用地分类只有回八大用地:城市和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
(5)旅游城市商业金融用地人均比例扩展阅读:
用地属性:
1、自然属性
土地的自然生成,具有不可移动性。即有着明确的空间定位,由此导致每块土地各具有相对的地理优势或劣势,以及各所具有的土壤和地貌特征。另外土地还有着耐久性和不可再生性。
2、社会属性
地球表面,绝大部分的土地已有了明确的隶属,即是土地已依附于一定的拥有地权的社会权力,无论是公有的或私有的形式。
㈥ 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采用“上天下海”方式的主要原因是()A.科技发达,增建旅游项目B.环境优美,
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沿海平原狭窄,平原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加上人口密度大,香港为了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楼房往高空发展,并且不断地填海造陆.根据题意.
故选:C.
㈦ 城市规划------工业用地和旅游用地规划在一起是否合理
肯定是不合理的。
一般的轻工业(电子,服装,玩具等)还可以接受。大型火电厂,炼油厂,化工厂这些重度污染的产业,对旅游风景区致命的影响。
㈧ 常德市2008年至2020是如何进行城市规划
常德市1999年一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摘要)
一、概述
(一)现状概况
常棵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东滨洞庭,南通长沙,西连黔川,北临鄂西。市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涅润气候区,洞庭湖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兼备平湖,丘岗、山地地形特征。全市现辖两区、一市、六县,面积18190平方公里,1998年底户藉人口595.0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303.7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常德市中心城区由江北城区、江南城区、德山开发区三片组成,至98年底,三片建成区面积48. 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7. 25万人。其中江北城区为常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设用地面积31.1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 29.76万人;江南城区为鼎城区政府所在地,建设用地面积9.35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76万人;德山开发区为常德市的主要工业基地,建设用地面积10.4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73万人.
(二)规划期限
近期2005年,远期2020年,远景2020年后30-50年。
(三)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范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江北地区、武陵镇、德山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护城乡、东郊乡、东江乡、河伏镇、丹洲乡、南坪岗乡、芦荻山乡、灌溪镇、白鹤山乡、斗姆湖镇、石门桥镇,太阳山林场,总面积约638平方公里。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区位条件
常德市域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地处我国“东靠西移”战略的中间地带,是长江流域经济发达的上海、江苏与相对落后的云、贵、川的过渡区,它既受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中心的南中国经济圈的辐射影响,也是湘西北汇入长沙经济带的必经通道。
(二)城镇发展战略与布局
常德市跨世纪的城镇发展战略为:强化中心城市,加强县城建设,积极发展中心镇。城镇发展布局将在现有基础上形成“一个中心,两大城市群,三条轴线,四类空间,五个等级”的战略布局。一个中心即以常德市城区为市域中心城市;两大城市群是以石门为核心的西北城市群和以津市、澧县为核心的东北城市群;三条轴线指南部发展轴(319国道、石长铁路、长常高速公路沿线)、北部发展轴(从津市、澧县沿澧水流域到石门)和中部发展轴(207国道、石长线和1836省道沿线);四类空间是以常德市城区为中心的大都市区,以各城镇发展为依托的城镇密集区,以交通干线和沿线重要城镇为骨干的城镇点轴发展区和西部山区的城镇点状发展区;五个等级是指中心械市——次中心城市——县城一一中心镇———般镇的五级城镇体系结构。
(三)总体发展目标
20l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O0亿元左右,2020年达到1500亿元左右,人均GDP超过20000元。建立—个适宜常德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等级规模完善,空间市局合理,功能组织协调的城镇体系结构。城市化水平,2010年:40%,2020年:50%。
三、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一)城市发展战略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营环境的改善,加强城市建设力度;发挥中心城市的凝聚力,促进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塑造有特色的宜人的现代
化城市环境。
(二)城市性质、规模
常德市位于湘鄂边境,同属武汉经济圃和湖南滨湖经济区,同时受到湘中经济圈、湘北经济圈、湘西经济圈、鄂中南经济圈、鄂西南经济圈的影响。处于国家开发中西都地区“东靠西移”的过渡地带,是湖南省北部联系长江流域重要的门户与通道,滨湖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湖南省建设湘西北地区的重点 。 因此性质拟定为:湘西北的中心诚市,交通枢纽和流通中心,以轻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根据预测,2005年城市人口 60万(其中江北城区38万,江南城区10.5万.德山开发口10. 5万),2020年城市人口 100万(其中江北城区60万,江南城区20万,德山开发区2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05年控制在60平方公里左右,2020年控制在95平方公里左右。
(三)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及总体布局
江北城区近期沿武陵大道两侧向北发展,远期适当向东发展,主要向北、向西发展。德山开发区上要向南发展,江南城区向西、向南发展。城市未来的总体布局仍是—城三镇形式。江北城区作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南城区作为区域性商贸市场中心,德山开发区作为市级工业基地,并在发展中完善其城市职能。
(四)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l、居住用地规划
考虑到常德市城区原有居住用地相对分散.对居住用地按居住片区进行规划布局。城区规划12个片区,其中江北城区5个,江南城区3个,德山开发区4个。
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为强化江北城区的行政职能,在洞庭大道北侧,龙港路与皂果路之间布置市政广场及相应的行政用地,形成江北城区新的行政中心,也是常德市城区的行政中心。 同时增强各行政单位的绿化用地,改善行政办公的环境。
(2)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江北城区在规划中形成两个较大的商业中心,—个是对原有人民路周围的商业用地进行改造增建,扩大规模,形成具有传统气息的商业中心;另—个是结合新的行政中心布置—定的商业用地,形成新的现代
化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以现在的洞庭大道中段为基础,加以配套、完善,作为将来的金融中心。江南城区结合市场用地适当布置一定规模的商业金融用地。德山开发区沿乾明路两侧布置小型的商业用地。
(3)市场用地规划
江北城区和德山开发区对原有市场进行改造,适当增加部分专业市场。江南城区适当扩大原有市场规模,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增加专业市场。
(4)文化娱乐用地规划
江北城区结合新的行政商业中心,布置一处文化娱乐用地,形成整个市区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江南城区在沅南路北侧新增—处文化娱乐用地,形成其文化娱乐中心。德山开发区在崇德路南侧建成该区的文化娱乐中心。
(5)体育设施用地规划
现有市体育中心作为整个市区的体育活动中心,老体育馆环境改善后作为江北城区的体育活动中心;江南城区现有体育馆作为其体育活动中心;德山开发区在桃林路北侧新增一处体育用地,形成其体育活
动中心。
(6)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规划新增加2所综合性医院。一所位于江北城区芙蓉路北段东侧,主要为江北城区西北部新建城区居民服务;另一所位于德山开发区南部新建城区的中心。
(7)科研教育用地规划
规划中新增的科研教育用地主要集中在江北城区。在江北城区西北部芙蓉路西侧,规划一个占地85公顷左右,环境优美,大中专院校云集的新型科研教育园区。市区—些比较分散、教育设施落后的大中专
院校经拆迁后主要在该园区选址。
3、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1)工业用地规划
江北城区主要集中在城域区的西南与东南两处;城区其他比较分散的工业,除了几处对城市环境没有污染的工业外全部搬迁。江南城区近期在城市东部安排一处工业用地;远期结合南站港区的建设,在西部 安排一定规模的用地。德山开发区南部布置两处工业用地,西部布置一类工业,东部可以布置污染程度较小的二类工业。
(2)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5个大型的仓储中心,即落路口港区仓储中心、盐关码头仓储中心、南站港区仓储中心、德山专用码头仓储中心、德山火车站仓储中心。
4、开发区规划
德山开发区作为常德市区重要的经济开发区,应重点发展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常德市的工业基地,同时应完善其城市功能。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应重点做好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配套完善服务设施。武陵开发区地处江北城区,可适当发展一些一类工业。
(五)对外交通规划
1、公路
利用新建和原有的207国道、319国道过境段,组织市区快速外环,把国道207、319和省道1801、1804及长常高速公路通过立交形式姐织在一起,保证城市出入口畅通。规划新建常德到张家界、吉首等高速公路,将常德汽车北站搬迁至常德火车站西侧,将常德汽车南站搬迁至金霞大道北侧,在德山火车站附近新建德山汽车站。
2、铁路
规划三条铁路专用线:盐关码头专用线,德山粮库专用线,火车站货场专用线。
洛湛铁路常德城区段沿石长铁路北侧、东侧布置。
3、水路
规划将沅江航道改造为三级航道,使其能够常年通行1000吨级的船舶。对港口布局作些调整,规划七个港区,即夹街寺港区、落路口港区、中心区港区、盐关港区、南站港区、德山港区、德山专用码头区,原有大西门港区取消,中心港区将煤碳、砂、等有碍城市环境的物质向盐关港区转移。落路口汽车渡口、青年路汽车渡口作为战备码头保留。
4、航空
对机场周围用地进行控制,为机场扩建留有余地,同时将机场路拓宽并向南延伸至常长高速公路入口。
(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承航规划
(1)路同规划
中心城区干路网采用棋盘式布局形式。近期过境交通由南坪路、启明路、樟桥路和沅江东大桥组成的东干线承担;中、远期沅江西大桥建成后,由金丹路、金霞路、善卷路组成的西干线承担;城区三片的交通联系主要由沅江大桥承担。规划洞庭大道在柏园桥东侧辟为十字路口,即向北延伸至南坪路,与1804省道连结,向东延伸至启明路:建设西路向西延伸至人民西路。城区形成两条主干线:西干线由金丹路、沅 江西大桥、机场路、金霞路、玉霞路、善卷路、忠德路组成;东干线由南坪路、启明路、沅江东大桥,樟桥路组成。两条主干线红线控制为50米。
(2)城市广场规划
规划在常德火车站,常德火车东站、德山火车站和德山长途汽车站布置交通集散广场;在江北城区洞庭大与皂果路交汇处西北角,布置一处市级游憩集会广场,同时在江北、江南、德山各布置4—6个区级游憩集会广场.供市民工余时间和节假日生活游憩活动使用。
2、公交网路规划
公交线路。结合近期建设,对现有的10条线路进行调整,同时增设9条新线路:火车站至白鹤山、火车站至桃花源、江南城区环线、武陵开发区至柳叶湖、江南城区至德山开发区、火车站至花岩溪、师院东院 至西院;三岔路至万金障农场。公交站场设施分首末站、停车场、保养场三部分。江北城区东部靠近铁路设一处公交保养场,负责整个城区车辆的保养:公交首末站的设置结合居住区规划,在每3—5万人的居住用地或居住小区设置一处;公文停车场的设置与公交保养场、公交首末站相结合,在江北城区没置4处,江南城区设置2处,德山开发区设置3处,
9、交通设施规划
在城区三片的出入口设处外来机动车辆公共停车场。市内公共停车场主要设在商贸、娱乐集中的地区和交通枢纽附近,共规划23处。加油站按服务半径每1. 5公里设一座,共设17座。
(七)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特色规划
1、绿地系统规划
加强城市及其周边大环境的绿化建没,利用城区边缘山地扩大和开辟林地、园地,并沿铁路、高速公路两侧建设防护林带,创造城市的绿色大背景。建设完善柳叶湖、江北水系绿化带、江北中心区绿地、滨湖公园、临讧公园、江南城区中心绿地、德山公园,形成较大面积的绿色空间。利用江北水系绿化带、城市林荫道等带状绿地串联各类大小广场、绿地,使绿色空间得到有机的联系,灵活的拓展。争取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接近15平方米/人。
2、城市景观特色规划
常德市城市宏观自热环境要素可概括为‘三山、三水”,即:太阳山、德山、河伏山,柳叶湖、沅水、江北水系。因此.城市特色的塑造主要突出山、水要素。城区的整体特色为山、水交相辉映的现代化新城,同时各片区又有重点的塑造各自的特色。江北城区临沅江水面带注重城市立面的塑造,临柳叶湖以开辟绿色空间为主,沿江北水系则以小桥、流水,错落起伏、富有生气韵律的灵活空间面貌为主。江南城区沿沅江应与江北城区的建设相呼应,繁荣、流动的闹市为其主要特色。德山开发区山、水条件俱佳,临江工业区在未来的建设、改造中注意形象的塑造,大部分地区结合丘陵地形进行建设,形成山地城市风貌。
(八)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近期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取700升/人.日,远期取900升/人.日。水源以沅江地表水为主.近期完成四水厂—期工程(15万吨/日),远期逐步扩建四水厂和三水厂,取消一水厂,实现全城多水源环状供水。
2、排水工程规划
城区三片分别建立独立的排水系统,排水体制主要采用分流制,部分老城区采用合流制。三片各建—座污水处理厂,江北城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35万吨/日,江南城区7万吨/日,德山开发区12万吨/日。
3、电力工程规划
常德城区高压电网采用220KV、IlOKV两个电压等圾,取消原有35KV电压等组。220KV电网结构,拟采用环绕城区周围形成220KV的环网结线力式,并主要通过500KV岗市变电站取得省内外大型水、火电厂送来的电源。110KV电网结构保证每个变电站有两个电源。
4、通信工程规划
(1)电信
2010年话机普及率达到50部/百人;2020年话机普率达到65都/百人,市话交换局七个,长途交换局二个。
(2)邮政
在江北新建常德市邮政大楼,火车站支局,黄家大屋邮政所等15个邮政局所;在江南新建长家岗邮政所、朱家岗邮政所等8个邮政局所。至2020年,市区设局所50个。
(])广播电视规划
2020年,全市的无线广播电视的覆盖率达到98%,有线广播电视的覆盖率达85%以上,电视的采、编、播、传输和接收实现全数字化;建成全市的有线广播电视光纤基础网,实现网络传输数字化。
5、燃气工程规划
近期气源采用液化石油气,远期主要采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辅助气源。近期居民气化率100%,其中管道气化率39.2%,瓶装气化率60.8%;远期管道气化率93.2%,瓶装气化率6.8%。
6、环境卫生规划
近期内实现垃圾卫生填埋达到无害化要求;远期在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粪便处理无害化的同时,达到综合利用的要求。公厕按每2500人城市人口一座公厕的标准设置,主要繁华街道公厕间距为300
—500米,一般衔道为800—1000米。垃圾中转站以小型站为主,积极推广使用具有“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中转”等多项功能的垃圾中转站。在肖伍铺到大龙站沿线以东一带的山地中规划—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约400亩,用于江北城区的垃圾投填埋;另在益阳冲填埋场附近规划—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120亩,用于江南城区,德山开发区的垃圾填埋。
(九)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区空气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水厂取水点附近,沅江水质要满足Ⅱ类地面水质标准;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的水质满足Ⅲ类水质标准;工农业用水区的水质满足Ⅳ类水质标准;内湖
水体水质达到lll类水质标准,内河水质达到V类水质标准。噪声控制区覆盖率达到90%。
(十)文物保护与旅游规划
确定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文物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深度开发常德市旅游资源、重点发展常德城区和桃花源、夹山寺、壶瓶山、花岩溪、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等旅游区,搞好市区德山、河伏山、太阳山的开发建设,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东西、南北旅游通道。
(十一)综合防灾规划
1、防洪规划
城市防洪近期按50年—遇.远期江北城区按200年一遇,江南城区和德山开发区按100年一遇标准建设。防洪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现有防洪体系的基础上,按规划防洪标准加高加固堤防。
2、防震减灾规划
重大建设工程及生命线工程如洪水、供电、交通、通信、医疗、燃气、粮食、消防等设施,均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新建工程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计和建设。避震疏散用地不少于每人3平方米。城区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各类工业民用建筑,要基本具备抗御六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3、人防规划
常德市为三类人防重点城市。城市总体防护按照“片区防护,基础配套、分层布局、平战结合”的模式,进行长期建设。规划修建市及区级指挥所,修建四所地下医院、八个急救中心,十二个急救站。
4,消防规划
规划消防站13座,其中江北城区9座,江南城区2座,德山开发区2座。将消防指挥中心迁往柳叶路消防站 消防供水以城市自来水为主;消防用水管道与城市给水管道共用—套系统,城市消火柱间距不超过120米。
(十二)近期建设规划
江北城区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改善其居住环境,完善武陵大道北段两侧的建设,进一步建设充实朝阳路两侧柳叶湖与滨湖路之间的城市用地。江南城区近期在沅江、金霞大道、机场路之间形成布局合理和具有良好建设形态的城市用地。德山开发区近期在现状建设用地与崇德路之间形成一定的城市规模。
(十三)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远景江北城区用地向西、北部扩展,江南城区向南部发展,德山开发区向南发展。将常德市建成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景观优美、各类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大城市
㈨ 昆山旅游年卡期限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信息网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规划局
苏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部,北倚长江,西南靠太湖,东与上海接壤,西与无锡为邻,南与嘉兴、杭州相连。苏州市现为省辖市,下辖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太仓、吴县六个县级市,平江、沧浪、金阊三个城区、一个郊区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1995年底总人口为572.91万人。市区总面积392.3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70.2平方公里,古城面积为14.18平方公里。95年底市区总人口为105.74万人,其中古城内人口为29.3万人。
规划期限
1996——2010年。
城市性质
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城市规模: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85万人以内,其中吴县市区为15万人。2010年城市用地规模控制在186.6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5平方公里。
总体布局
采用“分散组团式”布局,将市区划分为5个组团(即古城、苏州新区、工业园区、吴县市区、浒墅关新区五个规划分区),在保护古城的前提下,综合协调各组团及周边城镇的功能,组团间以绿化地带隔离,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又相互间以干道相串联,形成古城居中、东园(工业园区)、西区(苏州新区)一体两翼,南景(风景区)、北廊(交通走廊)、多中心、开敞的城市布局形态。古城内保持传统的“假山假水城中园”和路河平行“双棋盘”格局,古城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真山真水园中城”和路河相错套棋盘的格局。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苏州城镇体系规划包括张家港、常熟、昆山、吴江、太仓、吴县六市(县),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
总规划区确定为2014.7平方公里,现状人口219.8万人,规划人口633.8万人。
城市规划规模:现状建成区70.2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人均用地89.9平方米。规划建成区186.6平方公里,人口185万人,人均用地100.9平方米。
其中:中心分区建成区64.9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
苏州新区规划分区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
工业园区规划分区61.74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
浒墅关规划分区1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
吴县市区规划区1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
在城市建设用地中
居住用地:56.4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30.52平方米
公共设施用地:17.22平方公里,人均用地9.31平方米
工业用地:48.13平方公里,人均用地26.02平方米
仓储用地:8.3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4.52平方米
对外交通用地:5.2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2.84平方米
道路广场用地:23.0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2.46平方米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5.3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2.90平方米
绿地:22.08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1.94平方米
特殊用地:0.7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0.38平方米
实施效果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层次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全面展开,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法制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按照规划要求,历史文化名城得到全面保护,风景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㈩ 城市规划方案怎么写都包含哪些内容
碑林区 ■区域定位:以科研文教、旅游、商贸为主导产业,具有良好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西安市主城区的功能区之一。 ■用地规划:建设文艺路演艺基地,形成市级文化娱乐中心。在每个居住组团内建设居住区级文化中心,包括图书阅览室、一处300—500座的多功能电影院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在各居住小区建设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人活动室。以万达广场为中心,调整周边用地,形成商业、金融中心片区。完善其他片区内如东关正街、长安中路及边家村商业设施建设。 旧城区原则上不再建设成片的住宅区,降低建设密度,行政职能逐步外迁,旧城区功能主要以旅游和商贸为主。 至2020年,居住用地为1016.53公顷,占碑林区总用地的44.20%,人均居住用地约17平方米。新增中学2所,小学4所。 雁塔区 ■区域定位:以科研文教、商贸、居住、文化旅游为主的社会经济繁荣、人文环境荟萃、生态环境和谐的新型城区。■功能分区:北部为商贸旅游服务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杜陵保护区发展为旅游生态度假区,南部为文教科研区,西南部为高新技术产业区,西北部为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用地规划: 商业用地:新增区级商业金融中心5处,形成“一心、两翼、三轴”的商贸体系结构。 “一心”指小寨商圈, “两翼”指以高新区商业核心及曲江商务会展中心的发展为契机,带动雁塔区东、西两片区商业设施的发展。“三轴”指长安路,小寨东、西路,三环路两侧带状区域。科研教育:人均教育科研用地5.7平方米/人;市级教育科研基地两处,位于长安南路东侧及曲江雁翔大学城。 莲湖区 ■区域定位:以现代装备制造业、服务业、旅游文化业为一体的、保持古城风貌的商业和居住综合区。■功能分区:呈“三心”、“四轴”、“七片”区的发展模式。老城区定义为城市商业区,定位为市级商业副中心的土门商业中心与老城区形成商业主轴线。依托玉祥门和西门形成环城西路休闲商务中心。■近期建设: 重大项目:大唐西市;大明宫地区城市改造;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大兴新城改造规划;三民村土地储备规划。市政项目:大庆路、汉城路等道路的拓宽改造工程,以及桃园路、劳动路等道路的打通工程。增设汉城路与红光路、大庆路昆明路交叉口的分离式立交建设。建设西安地铁1号线。建设4座110千伏变电站和一座330千伏变电站。 新城区 ■区域定位:以商贸业、旅游业、高新产业及科教为支柱,以大明宫遗址保护区建设为契机,建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新型城市中心区。■功能分区:大明宫地区:将遗址公园建设、地区改造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依托,逐步形成遗址保护、文化旅游、商贸、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 老城商贸区:形成集高尚购物、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特色的西安市核心商业区。综合居住区:除老城外集大型商业、医疗、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居住区。高新产业区:借军工产业北迁的契机,将传统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方向进行调整,成为西安市东部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未央区 ■区域定位:西安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居住、教育、工业、物流、文物和生态保护功能为主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功能分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浐灞河生态区、大明宫新区、草滩文教区、铁路北客站门户区、西咸共建区、六村堡空港区、行政商务区、未央湖度假区、汉城古遗址保护区、阿房宫古遗址保护区。 ■文保规划:划定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阿房宫遗址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确定保护要求;保护钟楼—张家堡广场的视线通廊,大明宫遗址—汉城遗址的视线通廊。■近期建设: 重点区域:行政中心,北客站新区,大明宫新区,大明宫建材市场新区,浐灞河生态区,草滩大学城及未央路以东大学城。重点项目:铁路北客站,地铁二号线,污水处理厂三处,城北供热中心,变电站9处及立交桥6处。 灞桥区 ■区域定位:西安东部新区、宜居新地、商贸新都、物流之都、人文生态新灞桥。区域职能包括居住、生态旅游、商贸、文化娱乐、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等。 ■功能分区: 文化娱乐设施:加强纺织城地区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结合当地商业的迅速发展,建成市一级文化娱乐中心。 物流业布局:建设国家级物流园区新筑综合物流园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改造和提升市域物流中心纺织城纺织品及服装物流中心。 旅游:结合城市滨水景观空间,以广运潭为重点,打造西部第一水城,建设泾渭浐灞滨水游憩旅游板块。■综合交通:新增互通式立交5座,分离式立交10座;规划公共停车场58个;规划三处公交保养厂;规划有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经过。 临潼区 ■区域定位:以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及文物旅游为特征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区。到2020年,临潼区规划期末市域城镇人口为26万人,建设用地33.5平方公里。■功能分区:依据区域职能定位,区内共分为6个组团:骊山组团:以旧城区为基础形成临潼城区的核心区,是城市的标志性区域,以旅游度假、商业服务和生活居住为主要职能。 代王组团:是秦始皇陵博物院的生活配套区?熏主要承担生活服务和机械加工等职能。新丰组团:仓储、交通运输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区组团:以居住、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副中心,是新的城市政治中心。代新工业园组团:以机械加工为主,以发展旅游加工产业为副的生态型工业园区。唐文化组团:辅助骊山组团旅游服务,以发展温泉休闲、旅游度假服务为主要职能。 长安区 ■区域定位:科教文化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生态民俗旅游度假区;建成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教文化旅游型城区;重点发展商贸、旅游服务、金融等第三产业,成为市区的金融商贸副中心区、文化娱乐旺区、科教培训基地;与雁塔、碑林、莲湖、新城一起共同构成全市的城市中心。■土地规划: 居住用地:确定合理的用地结构与用地指标,强调与城市发展形态及发展方向相适应。按居住区生活组织次序的原则,3万—5万人为一个居住结构单元规划。中小学:在城市新发展居住用地中增设中学、若干个小学及部分教育科研用地,以保证学生出行的安全距离。规划小学44个?熏规划中学23个。公共绿地:在中心城区内共布局4个区级公园,在中心城区内规划7个规模不等的绿化广场,公共绿化总面积1319.26公顷。 阎良区 ■区域定位:根据西安市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确定为—阎良航空科技城。■功能分区:形成“四区、五轴、两带”的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四区”:即生活商务区、航空工业建成区、航空科研区、航空产业配套区。 “五轴”:即由迎宾大道、振兴路、人民路、关中环线和北部规划路形成的5条城市主轴线。“两带”:即由西禹高速、西韩铁路线沿线防护绿化形成的绿带。 关于物流园区 构架要好 一定要大 成本均摊 就会低 价格就会有优势 再把服务做好 就OK拉